[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阿西莫夫、劉慈欣作序推薦)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科幻小說
    【市場價】
    2075-3008
    【優惠價】
    1297-1880
    【作者】 美詹姆斯岡恩 
    【所屬類別】 圖書  小說  科幻小說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62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特種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56272
    作者:[美]詹姆斯.岡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阿西莫夫、劉慈欣作序


    科幻研究泰鬥詹姆斯•岡恩經典著作


    近五百幅經典科幻雜志及小說封面全彩呈現


    獨*收錄華語科幻百年發展歷程


    世界兩大科幻獎項“雨果”與“星雲”歷年獲獎名單

     
    內容簡介

    現實世界與科幻世界創造了彼此。在科技每天都將人類的想像變為現實的今天,世界終於追趕上了科幻的腳步!


    從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到奇想天外的“三體世界”,科幻小說中凝聚著人類想像力的極致。《交錯的世界》從*早充滿想像力的口述故事開始,通過一代代作者創作的各種鮮活故事追溯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以及不同時代的科學和技術創新如何改變人類對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認識,並改變科幻小說。作者詹姆斯•岡恩作為當代世界科幻界公認的權威,如數家珍地討論了影響整個科幻小說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說發展道路上發揮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為不斷變化的科幻小說勾勒出清晰的脈絡。


    原書出版於1975年,岡恩教授補充了新的章節,將時間線提至21世紀並充實了亞洲部分,使新版本成為世界範圍內蕞新、蕞權威的世界科幻小說史。

    作者簡介

    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


    1923年生於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美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編輯、學者和評論家。曾任美國科幻作家協會主席(1971—1972)和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主席(1980—1982)。現任堪薩斯大學英文繫名譽教授,以及堪薩斯大學科幻小說研究中心主管。“科幻之路”繫列和《交錯的世界》是其重要的學術著作。


    1976年,他榮獲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頒發的“朝聖獎”;同年,世界科幻小說年會授予他的《交錯的世界》雨果獎特別獎;他撰寫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奠基者》贏得1983年的雨果獎非小說作品獎;1992年,他又榮獲“伊頓終身成就獎”;2007年,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在星雲獎頒獎典禮上授予岡恩“達蒙•奈特紀念大師獎”,以表彰他的終身成就。


     


    譯者


    姜倩,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科幻小說翻譯史,著有《幻想與現實:二十世紀科幻小說在中國的譯介》。

    目錄
    中文版序言
    版前言
    我愛你,科幻 艾薩克•阿西莫夫
    科幻的原力(代序) 劉慈欣
    章 現狀
    第二章 開端
    第三章 走向凡爾納:1800—1885
    第四章 維多利亞時期的工程師: 1828—1905
    第五章 大眾雜志的誕生:1885—1911
    第六章 進步的先知:1866—1946
    第七章 廉價雜志的興起:1911—1926
    第八章 令人“驚奇”的十年:1926—1936
    第九章 擴張的宇宙:1930—1940
    第十章 令人“新奇”的編輯:1938—1950

    中文版序言


    版前言


    我愛你,科幻           艾薩克•阿西莫夫


    科幻的原力(代序)     劉慈欣


    章 現狀


    第二章 開端


    第三章 走向凡爾納:1800—1885


    第四章 維多利亞時期的工程師: 1828—1905


    第五章 大眾雜志的誕生:1885—1911


    第六章 進步的先知:1866—1946


    第七章 廉價雜志的興起:1911—1926


    第八章 令人“驚奇”的十年:1926—1936


    第九章 擴張的宇宙:1930—1940


    第十章 令人“新奇”的編輯:1938—1950


    第十一章 大發展:1940—1955


    第十二章 另外的世界:1949—1965


    第十三章 未來世界


    第十四章 已到來的“未來世界”:1975—2016


    附錄


        科幻小說的主題


        西方文明、科學、技術與科幻小說大事記


        歷屆星雲獎獲獎作品


        歷屆雨果獎獲獎作品


        中國科幻小說極簡史         吳岩

    前言
    中文版序言

    科幻小說是變化的文學,其本身正是變化的好例證。不同於其他將自身繁榮建立於對傳統的操縱之上的文學類型,科幻小說吸引讀者的地方是它的求變與求新。正如西奧多•斯特金所言,科學即“知識”,而科幻小說就是關於知識的小說。知識是處於不斷的更新、重估和轉變之中的,因此,與科學緊密相連、從科學中獲取靈感的科幻小說也處於不斷的更新、重估和轉變之中。再者,科幻小說是一種流行文學形式,不是說它優於其他的類型小說,比如傳奇故事、懸疑小說或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奇幻小說,而是說閱讀和欣賞科幻小說的讀者人數眾多,範圍廣泛,並且,科幻小說與讀者之間的傳播媒介是那些在實際操作層面和經濟層面上均依賴於一些隨科技變化而變化的、應用廣泛的體繫。當科技發生變化之時,科幻小說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中文版序言


     


    科幻小說是變化的文學,其本身正是變化的好例證。不同於其他將自身繁榮建立於對傳統的操縱之上的文學類型,科幻小說吸引讀者的地方是它的求變與求新。正如西奧多•斯特金所言,科學即“知識”,而科幻小說就是關於知識的小說。知識是處於不斷的更新、重估和轉變之中的,因此,與科學緊密相連、從科學中獲取靈感的科幻小說也處於不斷的更新、重估和轉變之中。再者,科幻小說是一種流行文學形式,不是說它優於其他的類型小說,比如傳奇故事、懸疑小說或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奇幻小說,而是說閱讀和欣賞科幻小說的讀者人數眾多,範圍廣泛,並且,科幻小說與讀者之間的傳播媒介是那些在實際操作層面和經濟層面上均依賴於一些隨科技變化而變化的、應用廣泛的體繫。當科技發生變化之時,科幻小說自然也會發生變化。


    本書的目的是通過描述科幻小說的形成原因——包括人的經驗和想像力兩個方面——來給科幻小說下一個定義。《交錯的世界》從早充滿想像力的口述故事開始,通過一代代作者創作的各種鮮活故事追溯了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由於科幻小說是關於知識的小說,本書在每章開頭都會講到不同時代的科學和技術創新,科學技術不僅改變了人類生活,改變了我們對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認識,還孕育並改變了科幻小說。書中各章還討論了科幻小說是如何受到其傳播方式影響的:科幻小說先是以精裝本圖書形式傳播,後來通過雜志方式傳播,再往後是平裝本、電臺、電視、網絡,天曉得以後還會出現什麼新的方式。不管新的方式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科幻小說總會及時記錄它,根據它做出相應的改變,並想像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交錯的世界》本身也是變化的好例證。創作這本書的念頭起於1970年。作為美國國內早的科幻課程的繫列講座內容,本書原本是針對選修這門課的學生撰寫的,他們從未想到自己鐘愛的讀物居然有著一段值得研究的歷史,或是值得考察的理論。後來,在一繫列事件和決定的影響下——如今看來,這些事件和決定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這些講座的內容被整理成章,成為一部帶有插圖的咖啡桌圖書(說它是咖啡桌圖書,是因為此書體積龐大,插圖精美,適合放在咖啡桌上展示)。《交錯的世界》問世後影響廣泛——特別是在推出平裝版之後——並榮獲了幾項大獎。


    到目前為止,距離此書次出版已有四十三年,距書中內容初成形之時更是有四十八年之久了。如今,《交錯的世界》被譯成了中文,要在世界上人口多、近年來經歷了天翻地覆之巨變的國家重新出版。我特意在本書的開始和結尾部分各新增一章,前者追溯了版中描述的景像在這些年的變化,後者描畫了從版問世到現在,科學技術和科幻小說各自的變化。這些年來,科幻小說有了顯著的改變。盡管科幻雜志依舊存在,但它們不再擔當科幻小說守門人的角色,平裝本不斷萎縮,就連精裝本和普及版平裝本也受到了電子出版發行物的威脅。我在互聯網上甚至還發現了《交錯的世界》的一個盜版電子書。科幻電影成為左右公眾看法的一個重要影響源,而電視已將科幻作為主要的節目內容。變化代表了人類生存永不靜止的狀態,科幻小說是它的代言人。


    世事變化萬千。即使是科幻小說,也無法確定自己何去何從、如何發展,無法確定未來不可預見的結局是什麼。但是,它將盡力去想像。


    我要感謝李廣益促成了此書中文版的問世,他在堪薩斯大學參加暑期科幻小說課程時向北京世紀文景提出了出版一繫列科幻學術書籍的設想,感謝他發起這個重大項目的卓見和勇氣。我要感謝吳岩教授專門為本書撰寫了中國科幻小說簡史的部分。還要感謝前來堪薩斯大學訪學一年的姜倩女士嫻熟地將此書翻譯成中文所付出的努力。


     


    詹姆斯•岡恩


    堪薩斯州勞倫斯市

    媒體評論
    沒有任何其他小說能帶給你科幻小說的閱讀體驗,沒有任何其他世界像科幻小說當中描述的世界那樣與眾不同,沒有任何其他危險像科幻小說中的危險那樣引人入勝。
    ——艾薩克•阿西莫夫

    作為一個老科幻迷和由此成為的作家,我翻開這本書後立刻對自己說:“哇,他是我們的人!”
    ——劉慈欣


    詳細又有趣的科幻史,條理清晰地梳理了每個時代科幻文學的經典之作和特色,還有科技發展、出版業發展、文化娛樂形式的發展,以及科幻迷的發展壯大在其中的作用。書裡還收集了大量珍貴的經典科幻小說和雜志的封面彩圖,值得收藏。

    沒有任何其他小說能帶給你科幻小說的閱讀體驗,沒有任何其他世界像科幻小說當中描述的世界那樣與眾不同,沒有任何其他危險像科幻小說中的危險那樣引人入勝。


    ——艾薩克•阿西莫夫


     


    作為一個老科幻迷和由此成為的作家,我翻開這本書後立刻對自己說:“哇,他是我們的人!”


    ——劉慈欣


     


     


    詳細又有趣的科幻史,條理清晰地梳理了每個時代科幻文學的經典之作和特色,還有科技發展、出版業發展、文化娛樂形式的發展,以及科幻迷的發展壯大在其中的作用。書裡還收集了大量珍貴的經典科幻小說和雜志的封面彩圖,值得收藏。


     


    難得的一部全面、權威的科幻圖史,有阿西莫夫和劉慈欣作序,作者還專門為新版補充了新的一章。

    在線試讀
    章 現狀

    世界終於追趕上了科幻小說的腳步。
    這是1975年本書初版時的開篇語。這句話在2018年顯得更為合適。
    1975年,我想說明什麼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的趨勢,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何改變了世界、科幻小說又是如何改變了世界。在這次新版中,這仍是我的目標。
    科幻小說與世界。它們創造了彼此,而這個共生的過程,正是本書所關注的。外部世界對科幻小說的影響顯然更加巨大,但科幻小說對世界的影響卻更有針對性。兩者扯平了。
    況且,我們生活在一個科幻的世界裡,這一點毫無爭議。我們周圍隨處可見新秩序的種種跡像:我們的生活和父輩相比大不一樣,與父輩的父輩更是截然不同。生活的節奏日益加快,我們不是被它裹挾向前,就是被拋在後頭。我們騎在科技這匹飛奔馳騁的駿馬背上,如若冒險躍下,必然摔斷脖頸。我們——或至少是大多數人——坐在起居室裡觀看能夠移動和說話的圖像。我們乘坐時速達100英裡的汽車奔馳在橫跨大洲的寬闊柏油馬路上,或是乘坐速度接近聲速的飛行器在空中飛行。我們在氣溫可自動調節的房屋裡居住,在聳入雲霄的高樓裡上班。我們—或至少是我們中的某些人——手裡掌握著摧毀另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力量。我們—或至少是我們中的一些人——已登上月球。
    以上是我在四十多年前所寫的話。它們依然真實,但已平淡無奇。今天我們已建造了一座空間站;我們觀測到了木星、土星和海王星;我們已測繪了火星,我們的機器人探測了火星表面;在軌道望遠鏡的幫助下,我們擴充了對宇宙的了解,通過巨型加速器分辨出了小的分子結構;我們克隆出了羊和豬,轉而討論是否該克隆人類;我們破解了人類基因組;我們消滅了天花這樣的疾病,卻又發現了足以消滅全人類的新型疾病;我們桌上使用的電腦,其運算能力足以與四十多年前那種房子大小的機器相媲美;我們在互聯網上做買賣,與人交流,網絡讓我們能與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保持聯繫。不管是在堪薩斯州的勞倫斯,還是紐約或上海的大街上,我們通過移動電話與人交談,或是收發信息;有時我們通過戴在手腕上的設備就可以拍攝電子照片,並將它們即時傳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我們時刻不停地從新聞媒體那裡獲得消息,而這些媒體在1975年時還壓根不存在呢……

    章 現狀


     


        世界終於追趕上了科幻小說的腳步。


        這是1975年本書初版時的開篇語。這句話在2018年顯得更為合適。


        1975年,我想說明什麼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的趨勢,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何改變了世界、科幻小說又是如何改變了世界。在這次新版中,這仍是我的目標。


        科幻小說與世界。它們創造了彼此,而這個共生的過程,正是本書所關注的。外部世界對科幻小說的影響顯然更加巨大,但科幻小說對世界的影響卻更有針對性。兩者扯平了。


        況且,我們生活在一個科幻的世界裡,這一點毫無爭議。我們周圍隨處可見新秩序的種種跡像:我們的生活和父輩相比大不一樣,與父輩的父輩更是截然不同。生活的節奏日益加快,我們不是被它裹挾向前,就是被拋在後頭。我們騎在科技這匹飛奔馳騁的駿馬背上,如若冒險躍下,必然摔斷脖頸。我們——或至少是大多數人——坐在起居室裡觀看能夠移動和說話的圖像。我們乘坐時速達100英裡的汽車奔馳在橫跨大洲的寬闊柏油馬路上,或是乘坐速度接近聲速的飛行器在空中飛行。我們在氣溫可自動調節的房屋裡居住,在聳入雲霄的高樓裡上班。我們—或至少是我們中的某些人——手裡掌握著摧毀另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的力量。我們—或至少是我們中的一些人——已登上月球。


        以上是我在四十多年前所寫的話。它們依然真實,但已平淡無奇。今天我們已建造了一座空間站;我們觀測到了木星、土星和海王星;我們已測繪了火星,我們的機器人探測了火星表面;在軌道望遠鏡的幫助下,我們擴充了對宇宙的了解,通過巨型加速器分辨出了小的分子結構;我們克隆出了羊和豬,轉而討論是否該克隆人類;我們破解了人類基因組;我們消滅了天花這樣的疾病,卻又發現了足以消滅全人類的新型疾病;我們桌上使用的電腦,其運算能力足以與四十多年前那種房子大小的機器相媲美;我們在互聯網上做買賣,與人交流,網絡讓我們能與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保持聯繫。不管是在堪薩斯州的勞倫斯,還是紐約或上海的大街上,我們通過移動電話與人交談,或是收發信息;有時我們通過戴在手腕上的設備就可以拍攝電子照片,並將它們即時傳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我們時刻不停地從新聞媒體那裡獲得消息,而這些媒體在1975年時還壓根不存在呢……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這難道不是一個科幻世界嗎?


        四十多年前,人們向科幻作家提出的問題已經從“你們這些瘋狂的想法是從何而來的?”變為“人類現已登上月球,你們還能寫什麼呢?”。而今,當科學技術每天都將科幻小說中的想像變為現實時,這些問題已變得無關緊要。四十多年前,艾薩克• 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就曾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科幻的世界裡:宇宙飛船和核威力(以及核戰爭威脅),比聲速還要快的飛機,抗生素,登月(在阿西莫夫看來,這是稱得上美夢成真的事了)——這些都是他和羅伯特• A. 海因萊因(Robert A. Heinlein)還有其他作家在1939年和1940年代初所描寫的。


        本書版面世的二十五年前,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正走向終結。約翰• W. 坎貝爾(John W. Campbell)和他的《新奇科幻》(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雜志是黃金時代的霸主,但到了1950年,隨著《奇幻與科幻雜志》(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和《銀河科幻小說》(Galaxy Science Fiction)這兩本新雜志的誕生,文學科幻和社會科幻由此開啟。我的篇科幻小說就是在此前一年發表。而再往前回溯二十五年,即1925年,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正在籌辦本科幻雜志——《驚奇故事》,這本雜志後來使科幻小說正式成為一種文學類型,也使美國科幻成為其他科幻看齊的典範。從那時到現在,一晃已經過去了九十多年。但是科幻小說的歷史並非始於1925年,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談的。


        早在1863年,從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Five Weeks in a Balloon)起,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就開始描寫源自科學家實驗室和工程師繪圖板的種種奇跡。庫爾德•拉斯維茲(Kurd Lasswitz)於1897年創作了《雙星記》(On Two Planets);1911年,根斯巴克在美國創作了《大科學家拉爾夫124C 41 》(Ralph 124C 41 );而更早的時候,1849年,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發表了《未來之事》(“Mellonta Tauta”)—他的書和故事描寫了未來的種種奇跡,以及暢遊奇妙美好、讓人興奮的未來世界的偉大旅行。然而,一個多世紀以來,特別是1926年以後,大部分人(也包括少數著名科學家)會對科幻小說當中的概念嗤之以鼻,比如比空氣重的飛機、核武器和原子能,還有太空飛行等,任何涉及這些概念的作品都被認為“純屬科幻”而遭到摒棄。


        《大科學家拉爾夫124C 41 》描寫了太空旅行、整容術、熒光燈、自動投幣式唱機、液體肥料、擴音器、飛行器、睡眠學*、太陽能、雷達、不鏽鋼、微縮膠片、電視、無線電網絡、空中文字1、水栽法、錄音機、水上運動表演、自動售貨機、夜間棒球、玻璃纖維制作的衣服、合成纖維—所有這些都寫於1911年。


        科幻小說基於這樣的理念: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變化,人類要麼自己去適應環境,要麼就讓環境適應人類,否則就會走向滅亡。這正是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創作於1970年的暢銷書《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的主題,作者在書中寫道:


     


        變化的狂流是如此強大,它掀翻了體制,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使我們的根枯萎。變化即未來對人類生活的入侵過程,我們必須對它加以仔細審視,不僅要從歷史的宏觀角度,也要從親身經歷變化的活生生的人的角度。


     


        如今,沒有人再談什麼未來帶給人們的衝擊了。這並不是因為人們對托夫勒所謂的由“未來提前到來”所引發的“疾病”產生了免疫,而是因為變化早已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不值一提。然而,在1970年代早期,托夫勒就指出科幻小說能夠讓人們對未來衝擊產生免疫力


    他引用了另一位“未來主義者”(這個術語在過去幾十年裡已為人熟知)羅伯特•詹克(Robert Jungk)關於教育的一番話:


     


        如今,人們幾乎隻關注於學習已經發生或完成的事情。明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課程和習題應當關注發展中的科學、技術、哲學和人們已預測到的危機,以及應對這些挑戰的未來的可能答案。


     


        托夫勒接著指出:


     


        我們並沒有“未來文學”可供在這些課程當中使用,但我們卻有關於未來的文學,其中不僅包括那些偉大的烏托邦小說,也包括當代科幻小說……科幻小說是一種拓展思維的力量,可以用來培養人們預測未來的習慣。我們的兒童應當學習阿瑟• C. 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威廉•泰恩(William Tenn)、羅伯特•海因萊因、雷•布拉德伯裡(Ray Douglas Bradbury)和羅伯特•謝克利(Robert Sheckley)的小說,不是因為這些作家能夠讓他們了解宇宙飛船和時間機器,而是因為他們能夠引領那些年輕的心靈去探索政治、社會、心理、倫理事務的叢林,這些是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必須面對的。科幻小說將是“未來學初級課程”的書目。


     


        這並不是說,我們所處的這個科幻世界是科幻作家們想要看到的那個世界。有時,像雷•布拉德伯裡那樣的作家,他們的目的並非預示未來,而是阻止未來。沒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迫不及待地盼望著未來的到來,而他們的讀者也有別於那些害怕改變、屈服於未來衝擊的芸芸眾生,這些人不想等著未來按部就班地降臨,而是希望通過閱讀關於未來的小說提前目睹未來的景像。但是,在關於未來的小說中,含警戒意味的故事幾乎和粉飾未來的故事一樣多,就連美妙的技術天堂裡也有那麼一兩個長蟲的蘋果。


        生態問題、人口過剩、機械化戰爭的種種可怕之處、核能的濫用、心理戰中的洗腦術、社會對人的洗腦—所有這些,以及更多的問題,早在其他人將它們視作問題之前,就已成為科幻小說家譴責的對像。


        這種預示未來危機,生動表現危機帶給人類的後果與啟示,並提出避免危機發生的其他替代方案的能力,正是科幻小說的主要功用之一。在其生動表現力面前,科幻小說為世人所熟知的預言能力則變得黯然失色。


        科幻小說為何及如何擁有這種能力,我將在下面的章節中展開。不過,假如事實的確如此,科幻小說理應被視為科幻世界的文學。那個快樂無比的時代尚未來臨(這是我寫於1975年的話),但這偉大的一天必將到來。


        那個快樂時代也許已經到來,但人們發現,正如那些科技天堂一樣,這是一個長了蟲的蘋果。既然1967年哈蘭•埃裡森(Harlan Jay Ellison)在《危險幻像》(Dangerous Visions)的導言中能這樣說:“新千年就在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成就了我們。”那麼,到了2018年,我們就能在回顧過去時這樣說:“已經發生的一切成就了我們。”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