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雙生石 亞伯拉罕維基斯 呂玉嬋 雙生兄弟傳奇的成長故事,書寫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小說
    【市場價】
    436-632
    【優惠價】
    273-395
    【作者】 亞伯拉罕·維基斯 
    【所屬類別】 圖書  小說  外國小說  美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558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755831
    作者:亞伯拉罕·維基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作者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十年淬煉的小說
    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2009)
    都柏林國際文學獎入圍(2011)
    奧巴馬夏季書單推薦(2011)
    ★雙生兄弟傳奇的成長故事,書寫家族命運和行醫人生中的悲歡離合。
    ★幸福的關鍵不隻是承認自己擁有的,更在於承認自我的缺失。
    出生時,他們是連體嬰。相連著的除了臍帶,還有充滿波折的命運。
    成年後,他們是傑出的醫生,卻要不斷修補各自生命裡的破洞。


     

     
    內容簡介

    我們的出生是一場災難,身為修女的母親難產而死,而醫術精湛的父親拋下我們,音信全失。盡管如此,我們仍舊繼承了父親的平凡與天纔、天真與世故、熱情與漠然,彼此互補也互斥。出生時被迫分割,年少時形影不離。直到發生了那件事,彷佛一把背叛的利刃,把我、弟弟濕婆和我深愛的珍妮特三人緊密的關繫生生割裂。多年後我纔明白,如果一味埋藏對父親的想念和憎恨、對珍妮特未竟的情感,以及我與濕婆遭遇的波折,我將無法好好地踏出下一步。

    作者簡介

    亞伯拉罕?維基斯:1955年出生,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醫學理論與實踐繫教授,作品曾榮獲1994年美國國家書評獎提名,並入選《時代周刊》最佳選書。
     呂玉嬋,翻譯家,畢業於臺灣大學,擁有英語和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其翻譯作品涵蓋了小說、散文、詩歌等多種文學形式,並長期致力於推廣國際文學作品。 

    目錄

    序幕·到來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謝辭
    附錄·注釋

    媒體評論

    “小說充滿了神秘的場景與令人深深感動的角色。作為小說家,維基斯有點像魔術師。”
    ——《今日美國》


    “維基斯有一種罕見的天賦,隨著故事的發展,他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筆下的角色,從悲劇到喜劇再到情節劇,結局一部分像是狄更斯,一部分像是《實習醫生格蕾》。這本小說是一部家族傳奇,但更多的像是給醫學界的一首頌詩。”
    ——《娛樂周刊》


     


    入選奧巴馬夏季書單(2011)

    在線試讀
    序幕?到來
    我們出世的奇跡發生在失迷醫院的三號開刀房,那正是母親瑪莉·約瑟夫·普雷斯修女多數工作時間的地點,也是她最能發揮纔能的地方。
    我們的母親是修女,隸屬馬德拉斯市主教管區的聖衣會。在那個九月的上午,當她不期然開始陣痛,埃塞俄比亞的豪雨停歇,失迷醫院鐵皮浪板屋頂的喋喋雨打戛然而止,好像饒舌的人話纔講到一半便打住。在闃靜無聲中,十字架雛菊在一夜間怒放,將亞的斯亞貝巴的山坡染為金黃。在失迷醫院四周的草地,莎草克服了爛泥,如燦然的毯,一路攤展到醫院的水泥門檻前,帶來了比打板球、槌球或羽毛球更實在之活動的希望。
    失迷醫院位於翠綠的山丘上,單層與雙層的石灰建築群集錯落,仿佛在造就恩托托山脈的地質活動悶響中,與山巒一同自地表隆起。槽型花圃由屋頂檐槽滿溢的流水澆灌,如護城河環繞低矮房舍。赫斯特院長的薔薇攀上了牆,緋紅的花沿著每道窗框,蔓生延及至屋頂。由於土壤肥沃,院長(也就是醫院睿智又明理的領袖)警告我們別光著腳踩上去,免得新的腳趾頭會冒出來。
    五條小徑夾在肩頭高的灌木叢中間,如輪輻自醫院主建築散開,通往五間幾乎被雜木、樹籬、野生桉樹與松樹掩藏的平房。這是院長的意圖,她希望失迷醫院像座植物園,或倫敦肯辛頓公園的一角(來非洲之前,身為年輕修女的她常在那裡散步),或者人類墮落前的伊甸園。
    失迷醫院(Missing)其實是布道傳教的使命醫院(Mission Hospital),埃塞俄比亞人的舌頭念這幾個字會帶嘶聲,因此聽起來像是“失迷”。衛生署一位纔高中畢業的職員在執照上打了“失迷醫院”,對他來說,這纔是發音正確的拼法。由於一位《埃塞俄比亞先鋒報》記者,拼錯的用語繼續沿用下去。當赫斯特院長跑去找衛生署職員修正時,他拿出原本的打字文件說:“女士,您自己看看吧!Quod erat demon strandum(拉丁語:證明完畢),是失迷醫院沒錯。”那口氣仿佛他證實了畢達哥拉斯的定理,太陽就是位居太陽繫中心,地球正是球體,還有,證明了失迷醫院在想像中的地球精準位置。於是乎,它叫失迷醫院。
    在釀成劇變的臨盆陣痛過程中,瑪莉·普雷斯修女沒有迸出哭聲,也不曾發出呻吟。三號開刀房隔壁的旋轉門後方,有蘇黎世路德教會捐贈的特大號壓力鍋,滾燙的蒸汽消毒了即將用在母親身上的手術器械與毛巾,同時低聲怒吼為她悲嘆流淚,畢竟母親的庇護所就在壓力鍋間的一角。在我們狂暴抵達之前,母親在失迷醫院待了七年,並且在不鏽鋼巨獸旁為自己布置了避難處,靠牆的連桌椅是從停辦的教會學校搶救來的,上面有許多學生失意時的鑿痕。白色開襟羊毛衫搭在椅背上,有人告訴我,她在手術與手術之間常把毛衣披在肩上。

    序幕?到來


    在母親子宮晦蒙處度過八個月之後,弟弟濕婆與我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的傍晚,來到了人世間。於海撥兩千四百米的高度,我們吸入第一口空氣,吸進了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稀薄空氣。
    我們出世的奇跡發生在失迷醫院的三號開刀房,那正是母親瑪莉·約瑟夫·普雷斯修女多數工作時間的地點,也是她最能發揮纔能的地方。
    我們的母親是修女,隸屬馬德拉斯市主教管區的聖衣會。在那個九月的上午,當她不期然開始陣痛,埃塞俄比亞的豪雨停歇,失迷醫院鐵皮浪板屋頂的喋喋雨打戛然而止,好像饒舌的人話纔講到一半便打住。在闃靜無聲中,十字架雛菊在一夜間怒放,將亞的斯亞貝巴的山坡染為金黃。在失迷醫院四周的草地,莎草克服了爛泥,如燦然的毯,一路攤展到醫院的水泥門檻前,帶來了比打板球、槌球或羽毛球更實在之活動的希望。
    失迷醫院位於翠綠的山丘上,單層與雙層的石灰建築群集錯落,仿佛在造就恩托托山脈的地質活動悶響中,與山巒一同自地表隆起。槽型花圃由屋頂檐槽滿溢的流水澆灌,如護城河環繞低矮房舍。赫斯特院長的薔薇攀上了牆,緋紅的花沿著每道窗框,蔓生延及至屋頂。由於土壤肥沃,院長(也就是醫院睿智又明理的領袖)警告我們別光著腳踩上去,免得新的腳趾頭會冒出來。
    五條小徑夾在肩頭高的灌木叢中間,如輪輻自醫院主建築散開,通往五間幾乎被雜木、樹籬、野生桉樹與松樹掩藏的平房。這是院長的意圖,她希望失迷醫院像座植物園,或倫敦肯辛頓公園的一角(來非洲之前,身為年輕修女的她常在那裡散步),或者人類墮落前的伊甸園。
    失迷醫院(Missing)其實是布道傳教的使命醫院(Mission Hospital),埃塞俄比亞人的舌頭念這幾個字會帶嘶聲,因此聽起來像是“失迷”。衛生署一位纔高中畢業的職員在執照上打了“失迷醫院”,對他來說,這纔是發音正確的拼法。由於一位《埃塞俄比亞先鋒報》記者,拼錯的用語繼續沿用下去。當赫斯特院長跑去找衛生署職員修正時,他拿出原本的打字文件說:“女士,您自己看看吧!Quod erat demon strandum(拉丁語:證明完畢),是失迷醫院沒錯。”那口氣仿佛他證實了畢達哥拉斯的定理,太陽就是位居太陽繫中心,地球正是球體,還有,證明了失迷醫院在想像中的地球精準位置。於是乎,它叫失迷醫院。
    在釀成劇變的臨盆陣痛過程中,瑪莉·普雷斯修女沒有迸出哭聲,也不曾發出呻吟。三號開刀房隔壁的旋轉門後方,有蘇黎世路德教會捐贈的特大號壓力鍋,滾燙的蒸汽消毒了即將用在母親身上的手術器械與毛巾,同時低聲怒吼為她悲嘆流淚,畢竟母親的庇護所就在壓力鍋間的一角。在我們狂暴抵達之前,母親在失迷醫院待了七年,並且在不鏽鋼巨獸旁為自己布置了避難處,靠牆的連桌椅是從停辦的教會學校搶救來的,上面有許多學生失意時的鑿痕。白色開襟羊毛衫搭在椅背上,有人告訴我,她在手術與手術之間常把毛衣披在肩上。
    在課桌上方的灰泥上,母親用圖釘釘了張日歷圖片,是貝裡尼著名的雕塑:亞維拉的聖泰瑞莎。聖泰瑞莎宛如昏厥,體態軟綿無力,嘴唇因銷魂而張啟,眼神失焦,眼皮微掩。在左右兩側,各有一群合唱團員從祈禱臺俯瞰窺探。一名男童天使隱約帶笑,聳立於虔誠而縱欲的修女旁,健壯的身軀與年少的臉龐相違。他以左手手指撩起遮掩她胸脯的衣緣,右手拎著箭,優雅得猶如小提琴手提著弓。
    為什麼放這張圖片?媽媽,為什麼是聖泰瑞莎呢?
    四歲的我偷偷躲入無窗的房內研究圖像。隻憑膽量,是無法讓我通過那扇重門的,隻是我覺得她在裡面,一心一意地想認識身為母親的那位修女,於是產生了力氣。我坐在壓力鍋旁,它像清醒的龍,低沉咕噥,嘶嘶作聲,仿佛我咚咚的心跳喚醒了這隻野獸。我坐在母親的桌前,心情一點一滴地平靜下來,感覺好像與她在溝通交流。後來我纔知道,沒人敢把開襟羊毛衫自椅子披掛處拿走,它是聖物。不過,對一名四歲孩童而言,樣樣事物都既神聖又普通。衣服有抗菌肥皂的氣味,我把它拉到肩頭,還用指甲繞著干涸的墨水瓶,追尋她手指曾經走過的路。如同她坐在無窗房間中一定會做的事情,我仰頭凝望日歷圖片,那圖像怔住了我。幾年後,我得知聖泰瑞莎重復看見天使的幻覺被稱為“穿心神跡”,字典說是靈魂因上帝之愛而“激烈燃燒”,心髒遭神的愛“穿刺”;她這份信仰的隱喻同樣也被當作醫學的暗喻。在四歲的年紀,我不需要“穿心神跡”這樣的字眼,就可感受到圖像所引發的崇敬。我沒有母親的照片可尋,情不自禁地想像著圖片中的女子就是她;她受了脅迫,揮舞尖矛的男童天使即將讓她心神蕩漾。我總是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來呢?”冰冷磚瓦傳回我微弱聲音的回聲。你什麼時候會來呢?
    我低聲回答:“上帝,讓她來吧!”那句話是我唯一擁有的憑借。當我第一次閑蕩到這裡時,戈什醫生前來找我,越過我的肩膀注視著聖泰瑞莎的圖片,說出了這句斷言;他用強壯的臂膀抬起我,用他那與壓力鍋勢均力敵的嗓音說:“來了,上帝讓她來了!”
    自我呱呱落地之後,四十六又四年過去了,奇跡似的,我有機會回到那間房。我發現自己體型龐大,坐不進那張椅,開襟羊毛衫掛在肩頭會像祭司的花邊白麻圍肩。然而,椅子、開襟羊毛衫、穿心神跡的日歷圖片都還存在,我——馬裡恩·斯通已然不同了,而其他的改變並不多。身在依然如舊的房內,時光與記憶快速往回翻動。貝裡尼的聖泰瑞莎雕塑圖片沒有褪色,母親以圖釘固定的紙片現在裝了框,存放在玻璃底下。這張圖片好像提出了請求,我不得不理出生命事件的順序,說它是從這裡開始的;又因為它從這裡開始,所以有了那樣的一段故事,而結局就這麼又銜接到了開端。於是,我在這裡。
    我們擅自來到這人世,別忘了,饑餓、苦難、早夭是普遍的命運;僥幸的話,或許能超脫命運,找到目的。我長大了,我找到了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成為醫生,與其說是要拯救世人,我的意圖其實是要自我治療。沒有幾個醫生會這樣承認,年輕一輩絕對是不會的,不過進入了這一行,我們潛意識中一定相信照料他人能治療自己的創傷。的確可以,不過也能加深傷口。
    院長是我童年與青春期中堅定不變的身影,我為了她,選擇了外科專業。在我前半生最灰暗的日子中,我去找她尋求忠告。她問:“如果你盡力而為,什麼是你所能做到最困難的事情?”
    我局促不安。院長輕而易舉便探測出追尋抱負和苟且偷安之間的距離。“為什麼我非要做最困難的事情?”
    “因為你是上帝的樂器,馬裡恩,不要讓樂器留在盒子裡,孩子,演奏它!好好利用樂器的每一部分,你能演奏《榮耀頌》的話,何必安於童謠《三盲鼠》呢?”
    太不公平了,院長竟然提起那首昂揚的聖歌,每每聽到這首曲子,我便覺得自己愣愣獃獃,與所有凡人一同站著仰望天空。我不成熟的個性,她都明白。“可是,院長,我無法幻想我能演奏巴哈的《榮耀頌》……”我壓著嗓子說。我從沒彈奏過弦樂器或管樂器,我看不懂樂譜。
    “馬裡恩,我不是這個意思。”她說。溫柔的凝視迎來,一雙飽經風霜的粗糙手心摩挲著我的臉頰。“不是巴哈的《榮耀頌》,而是你的,存在你心裡的《榮耀頌》!不去找出它,忽視上帝賦予你的可能能力,那是至深的罪惡啊!”
    從性情來說,我更適合走認知相關學門,從事深入探究的領域,例如內科或精神病學。一想到手術房的景像,我便汗如雨下,想到手持手術刀,肚子就揪成一團(至今還是如此)—手術是我能想像得到最困難的事情。
    於是乎,我成了外科醫生。
    三十年後,我不是以速度、膽大或手藝纔能而出名。說我從容、說我埋頭苦干、說我采用適合病人與特定情況的做法與技術,那麼,我會把這些話當成重要的贊美。同事自己必須挨刀時會來找我,這一點讓我信心大增,他們知道,無論是術前、術中或術後,馬裡恩·斯通都同樣地投入時間與關注;他們知道,我不喜歡“有疑問就切除”或“能動刀就不等”之類的外科箴言,這些言論隻會確實地揭露我們領域中最膚淺的人纔。我的父親擁有我最敬佩的外科醫術,他說:“手術結果最為成功的,是你決定不動刀的那一項手術。”我知道何時不該開刀、何時能力不及、何時該尋求擁有父親水平能力的外科醫生協助—那樣的天賦、那樣的“纔華”,都是自己始料未及的。
    有一回病人病情危急,我求父親動刀。他默默地站在床邊,測好心跳數後,手指還在病人的脈搏上流連不去,久久不肯放開,好像需要摸著肌膚,感受動脈血管纖弱的訊號,纔能歸納出結論。從他緊繃的表情中,我注意到百分百的專注,我想見他腦中的齒輪轉動,幻想看到他眼中淚光閃爍。他小心翼翼地權衡不同選擇的利弊,最後搖了搖頭,轉身走開。
    我跟上前去。“斯通醫生。”我用他的頭銜喊他,縱然內心渴望呼喊一聲“爸爸”。我說:“手術是他唯一的機會。”我心底明白,機會微乎其微,麻醉藥纔噴一下,或許就扼殺了他的性命。父親把手放在我的肩頭,口吻溫和,就像對資淺同事而非兒子說話。“馬裡恩,不要忘記第十一戒,”他說,“不要在病患大限之日動刀。”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滿月時分,刀光閃耀,石頭與子彈紛飛,我感覺好像站在屠宰場,而不是三號開刀房,皮膚沾了一點點的碎骨與生人的血。在這樣的時分,我想起他的話。我沒有忘記,可是開刀之前不見得都知道答案,開刀當下隻能專注於開刀一事上。事後,在我們稱之為“死亡及並發癥研討會”的鬧劇上,那些妙語如珠或成為媒體名嘴的會議召集人,隨隨便便就能大放馬後炮,宣告你的決定是對或錯。生命同樣也是如此,你往前走,回頭纔了解它,唯有駐足回首纔發現卡在你車輪下的尸首。
    而今,我五十歲了,見到開膛剖腹,依然一股敬意油然而生。人類彼此殘害、褻瀆人體的能力令我汗顏,可是這樣的能力讓我明白玄奧的和諧,心髒從肺髒後方窺探而出,肝髒與脾髒在橫膈膜的穹窿底下彼此協商—這些讓我驚訝得無言以對。我的手指“在腸道滑走”,尋找刀身或子彈造成的洞孔,閃爍微光的腸道一圈又一圈,那近乎六十釐米的長度緊密收攏在這般窄隘的空間內。在非洲的夜晚,如此這般從我指縫中滑過的腸子,至今累積的長度可能得以延展至好望角,而我還看不到這條長蛇的頭在哪裡。不過,我能查看藏於肌膚肋骨肌肉底下的平凡奇跡,目睹身體對主人所隱瞞的景像,人間豈有比此更為崇高的殊榮?
    在這樣的時刻,我不忘感謝我的孿生弟弟濕婆—濕婆·普雷斯·斯通醫生。我尋尋覓覓,在兩間開刀房之間的玻璃隔板上尋找他的倒影,然後點頭致上謝意,因為是他讓我成為今日的我,一名外科醫生。
    對濕婆而言,生命終究是在修補破洞。濕婆講話不用隱喻,他要說的,就是“修補破洞”這四個字,不過,這個隱喻用在我們這一行恰如其分。然而,還有一種破洞,就是讓家庭分裂的傷口。這種傷口,有在出生之際產生的,也有日後纔出現的。我們都在彌補裂傷,這是畢生的任務,而許多的未竟,則留給下一代。
    生於非洲,離鄉背井來到美國生活,最後又重返非洲,我是“地理即命運”的實證。命運將我帶回到出生的地點,不偏不倚,就在我出生的那一間手術房。我戴上手套的雙手在三號開刀房的手術臺上方活動,母親與父親的雙手,也曾在這同一個空間。
    有些夜晚,蟋蟀唧唧地叫,成千上萬隻的叫聲壓過了山腰上土狼的咳聲和哼鳴。但霎時,天地萬籟俱寂,猶似點名時間結束,時候到了,蟋蟀在闃黑中找到配偶,撤退離開。接踵而來的寂靜真空中,我聽見星星尖銳的嗡鳴,欣喜若狂,為自己在銀河中低渺的地位感到欣慰。就是這樣的時刻,我覺得自己承受了濕婆的恩惠。
    身為孿生兄弟,我們同睡一張床直到十幾歲,頭顱相倚,兩腿軀干往不同方向偏轉。長大後,我們不再那樣親密,然而我依然渴望,渴望親近他的頭。當我醒來,收到又一個日出作為禮物,頭一個念頭是想喚醒他,告訴他:多虧有你,我纔得以見到晨光。
    而我虧欠濕婆最深的,是把故事說出來。這是我母親瑪莉·普雷斯修女未曾揭露的故事,是我膽大的父親托馬斯·斯通所逃避的故事,是我必須一片一片拼湊而得的故事。唯有講述,纔能愈合弟弟與我之間的裂痕。的確,對於外科手藝,我有無窮的信心,但沒有哪個外科醫生能修復兩兄弟的分歧。精彩的故事於此出現,就從故事起頭的地方開始說吧……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