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推敲“自我”:小說在18世紀的英國(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評論與鋻賞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黃梅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評論與鋻賞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14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8051455
    叢書名:三聯·哈佛燕京學術繫列叢書

    作者:黃梅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5年01月 


        
        
    "

    編輯推薦
    作者在這一新課題的研究中全面地論證了18世紀英國小說,並充分顯示當時的文學作品在反映時代精神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參與價值觀念(不論是道德的還是美學的)建構。作者完全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來展示敘述,概論後面總是有細致精到的文本閱讀與分析。尤為難得的是,作者在著述時處處顯示出她對當下中國的關懷,並老練地將這種關懷自然融入全書,讀了有“撒鹽於水,化於無形”之感。



     
    內容簡介
    《推敲“自我”:小說18世紀的英國》全面評介了從17世紀英國現代小說興起之初始階段到18世紀英國小說首次繁榮昌盛這一百多年裡的主要小說作家、主要作品、流派風格和在英國及西方小說史上的貢獻。《推敲“自我”:小說18世紀的英國》包容、點評了西方特別是英美學者們過去對這些作家、作品從不同觀點和角度所發表的重要評論意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具體評介上,作者顯示了出色的解讀文本和人物分析的水平,把文本多層次含義都一一展示出來,起到了經典賞析的作用。
    作者簡介
    黃梅,1950年生,1968年從北京赴山西雁北插隊。1973-1989年間先後在山西大學外語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外國文學繫和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英語繫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著作有《女人和小說》、《不肯進取》、《雙重迷宮》、《起居室裡的寫者》、《碼字的女人》、《灰姑娘夢的演變》(英文,在美國出版);編著《現代主義浪潮下》,並參與翻譯了《浪漫派·叛逆者·反動派》(與陸建德合譯)等。
    目錄
    緒言
    章貝恩和復闢時代的遺產
    一 復闢時代的兩種文學
    二 “老”故事中的“新”角色
    三 “貝恩的追隨者”
    第二章笛福筆下的精神飄流
    一 新世界的創業英雄
    二 魯濱孫的“在場”和“不在場”
    三 羅克薩娜的“罪”與“罰”
    四 笛福與對“人性的”的推求
    第三章諷刺的機鋒
    一 “南海泡沫”
    二 哈哈鏡裡看英國
    三 審視語言和思想緒言

    章貝恩和復闢時代的遺產

    一 復闢時代的兩種文學

    二 “老”故事中的“新”角色

    三 “貝恩的追隨者”

    第二章笛福筆下的精神飄流

    一 新世界的創業英雄

    二 魯濱孫的“在場”和“不在場”

    三 羅克薩娜的“罪”與“罰”

    四 笛福與對“人性的”的推求

    第三章諷刺的機鋒

    一 “南海泡沫”

    二 哈哈鏡裡看英國

    三 審視語言和思想

    四 “憎惡人類”?

    第四章《帕梅拉》風波

    一 帕梅拉的雙重人生設計

    二 菲爾丁的反詰

    三 《帕梅拉》與婦女問題

    第五章克拉麗莎的“戰爭”

    一 哈婁家族同根相煎

    二 拉夫雷斯的選擇

    三 “演示”死亡

    四 追求的悲劇

    第六章從湯姆,瓊斯到阿米麗亞

    一 世相全景

    二 “英雄”與“小人”

    三 權威的聲音

    四 《阿米麗亞》和寫作的“斷裂”

    第七章《拉塞拉斯》和奧古斯都風格

    一 “東方故事”中的人欲

    二 文本內外的對話

    三 文化大師,傳世箴言

    第八章嘶特恩和“情感主義德行的困境

    一 無法無天的敘述

    二 “解構”,還是炫示?

    三 多情的姿態

    四 逢源——時的情感主義

    第九章“觀者”的喜劇

    一 且行且議

    二 為什麼是克林克

    三 邊緣處的女人

    第十章哥特小說的出現

    一 華爾浦爾別樹一幟

    二 墮落的寓言

    三 說不盡的哥特小說

    第十一章伊芙琳娜和她的姐妹們

    一 ”藍襪子”作家群

    二 伊芙琳娜的語調之辨

    三 女人的愛與怕

    四 艾米琳的抗爭和“勝利’’

    五 小說與革命

    餘語

    參考年表(1688-1789)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後記

    出版後記
    在線試讀
    顯然,魯濱孫從來不曾像莎士比亞的泰門那樣義無反顧地憎恨或厭棄金錢,他對貨幣的嘲笑並不意味著根本性的轉變。他雖然已脫離了原來存身的社會環境,但是他和英國社會相連的精神臍帶遠未割斷。就思想來說,他在很多本質方面原封未變。他認真收存錢幣的舉動印證著他與“文明世界”的內在聯繫和以體面回歸歐洲社會為目標的人生期望。
    在羈留荒島的歲月接近尾聲時他曾再一次“檢討”當年。“不安於上帝和自然為自己安排的位置”,他說,乃是人類的的“疾患”,人的苦難大半由此而生。他本人的教訓是對所有患有此病的人的一個警戒:當初他因不滿足現狀背棄家庭、犯下忤逆的“原罪”;後來在巴西經營種植園時又不能止步於“適度的欲望”(confined desire),以至遭遇不測;否則,時至今日,他可能早就有十萬金幣的家產了(152頁)。這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向神悔罪時使用的卻是典型的魯濱孫式簿記語言。以這套話語度量,貪心的壞處是得不償失。他在誠惶誠恐地否定過去的同時,卻肯定了造成當初那種心態和行動的發家事業及其思想邏輯。顯然,真誠的悔罪像對使用價值大徹大悟的思索以及對金錢的嘲諷一樣,沒能使魯濱孫徹底洗心革面。除了“原罪”一詞,他還用“意願”(inclination)、“天性”(propension of nature)、“欲望”(desire)、“稟性”(temper)等詞*[27]來指稱自己對航海和冒險的渴望。這樣一來,便使那種追求似乎真的像原罪一樣與生俱來、不可避免,從而也就給它留下了一個可以重新登場的後門。
    總之,孤島環境隻是使“占有”和“謀財”的思想態度像魯濱孫藏在洞裡的錢一樣,以靜止的和純粹的狀態被塵封數十年,幾乎成為某種被淨化了的抽像物;使魯濱孫雖然保持了資產者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特征,卻摒除了它們發揮作用的社會機制或條件,避免了其可能產生的某些社會後果和道德後果,並在此基礎上使之和主人公的創造性的生產活動一起得到認可、同情乃至敬仰。和遭遇海難以前無法用道義和責任為自己辯護的魯濱孫不同,此時這位業已懂得必須止步於“適度的欲望”的個人奮鬥者的心理活動得到了正面表達,被敘述所認可。麥基恩說:“魯濱孫取得的社會成功之所以重要,並不在於他爬得有多高,而在於他能夠用自然通則和上帝意志來為現狀辯護。”[28]


    顯然,魯濱孫從來不曾像莎士比亞的泰門那樣義無反顧地憎恨或厭棄金錢,他對貨幣的嘲笑並不意味著根本性的轉變。他雖然已脫離了原來存身的社會環境,但是他和英國社會相連的精神臍帶遠未割斷。就思想來說,他在很多本質方面原封未變。他認真收存錢幣的舉動印證著他與“文明世界”的內在聯繫和以體面回歸歐洲社會為目標的人生期望。

    在羈留荒島的歲月接近尾聲時他曾再一次“檢討”當年。“不安於上帝和自然為自己安排的位置”,他說,乃是人類的的“疾患”,人的苦難大半由此而生。他本人的教訓是對所有患有此病的人的一個警戒:當初他因不滿足現狀背棄家庭、犯下忤逆的“原罪”;後來在巴西經營種植園時又不能止步於“適度的欲望”(confined desire),以至遭遇不測;否則,時至今日,他可能早就有十萬金幣的家產了(152頁)。這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向神悔罪時使用的卻是典型的魯濱孫式簿記語言。以這套話語度量,貪心的壞處是得不償失。他在誠惶誠恐地否定過去的同時,卻肯定了造成當初那種心態和行動的發家事業及其思想邏輯。顯然,真誠的悔罪像對使用價值大徹大悟的思索以及對金錢的嘲諷一樣,沒能使魯濱孫徹底洗心革面。除了“原罪”一詞,他還用“意願”(inclination)、“天性”(propension of nature)、“欲望”(desire)、“稟性”(temper)等詞*[27]來指稱自己對航海和冒險的渴望。這樣一來,便使那種追求似乎真的像原罪一樣與生俱來、不可避免,從而也就給它留下了一個可以重新登場的後門。

    總之,孤島環境隻是使“占有”和“謀財”的思想態度像魯濱孫藏在洞裡的錢一樣,以靜止的和純粹的狀態被塵封數十年,幾乎成為某種被淨化了的抽像物;使魯濱孫雖然保持了資產者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特征,卻摒除了它們發揮作用的社會機制或條件,避免了其可能產生的某些社會後果和道德後果,並在此基礎上使之和主人公的創造性的生產活動一起得到認可、同情乃至敬仰。和遭遇海難以前無法用道義和責任為自己辯護的魯濱孫不同,此時這位業已懂得必須止步於“適度的欲望”的個人奮鬥者的心理活動得到了正面表達,被敘述所認可。麥基恩說:“魯濱孫取得的社會成功之所以重要,並不在於他爬得有多高,而在於他能夠用自然通則和上帝意志來為現狀辯護。”[28]

    孤島上的魯濱孫有著多重身份。他既是悔罪者,又是來自歐洲的疆土開拓者和實用技術發明人;他被置於隱修反思的環境中,但仍是貨真價實的現代資產階級市民。他的宗教活動並不能簡單地被歸為“副業”或周末的消遣,[29]然而,另一方面,它們也並不如有的學者所說,構成一個貫穿、主導全書的關於“叛逆”、“懲罰”、“接受[神]和“拯救”的繫統的精神寓言。[30]如前邊所分析,魯濱孫在這方面不但含糊其辭、矛盾百出,而且是有一搭沒一搭的。他一面訕笑金錢,一面收存錢幣;一面斥責自己的個人抱負,一面一步步把自己變成荒島的“所有者”。後,仿佛是要嘲弄自己在島上的再三悔過,他以再度登上航船結束自己的自述,並且在《魯濱孫飄流記》的第二部中依然故我,雖然矢口否認自己重新“出山”、遠航東亞是為了錢,卻一如既往不厭其煩地說明如何販鴉片到中國換取瓷器、生絲、茶葉等,其中利潤和風險如何。總之,小說的敘事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主人公身上那不安分的浪跡者和虔誠的悔罪人之間的對立。[31)這兩者形成有力的對照,互相烘托,互相揭示著對方的矛盾性和不穩定性。數百年後,我們不免在魯濱孫自以為“正義”的思想和行動中讀出許多破綻和反諷。然而,即使我們不贊成他的答案,也不能不重視他的嘗試——因為,即使蹩腳、有限的答案也包括了其前提,即問題的提出。魯濱孫“斷斷續續”的宗教憬悟和思考[32]的重要性在於它們在這位新世界代表人物的創業神話中標出了幾個問號。

    “修得正果”的魯濱孫帶著他多年收藏的錢幣回到英國後,島上的孤寂生活立刻被一繫列令人目不暇接的經濟活動和法律認證所取代。這裡,我們不能不對笛福的敏銳的社會直覺感到

    驚訝——他意識到,隻有重新置於社會之中,魯濱孫在島嶼上的精神修煉和道德改良纔有意義。實際上,整個故事是以此為指歸的。對於笛福來說,魯濱孫荒島餘生不隻是講述新奇的冒險

    經歷,因而僅僅獲救或返鄉決不足以作為小說的恰當結尾。魯濱孫帶到島上的問題來自社會生活,他獲得的嘗試性的解答也須再被重新帶回到社會。

    重返社會的魯濱孫已是一名“經過教化的沉著鎮定的現代資本主義企業家”。[33]他在海外冒險多年,歷經千辛萬苦,終得到了可觀的財富,完成了他的富於時代特征的創業歷程。但是我們沒有見證他參與為獲得財產而進行的具體的經營或剝削活動。當我們的模範資產者魯濱孫在島上不為利潤辛勤勞動、修煉德行的時候,在他不在場的情況下他的資本卻自動地(在神意或處於我們視野之外的某些人的照拂下)高速增殖著,直到有一天所有他“新發現的財產都安然到手”(235頁)。所有者和資產的分離把財富的“來歷”排除在敘事之外,從而使美洲奴隸莊園的發展史成為被用括號括起來了的“潛故事”。由於這種分離,主人公纔得以擺脫經營奴隸莊園等活動所難以避免的血汗泥污,在孤島的單純“實驗室條件”下緩慢地修煉一種較少引起內外衝突和傷害的道義上可行的個人主義以及相關的心理素質,完成對無節制的貪欲的心理調控。也正是由於這種分離,原始積累的創業神話和有關“精神、道德再教育”的寓言[34]纔能夠作為雙重敘事而共存於魯濱孫的歷險故事中。

    善於抑制自己的衝動並能仔細體味“職業”和“責任”的新魯濱孫不僅慷慨地對待那位陷入貧困的老船長,還照顧他自己的姐妹子姪,以及曾幫助過他的倫敦老婦和遠在巴西的寺院和窮人。與他的變化相應和,整個世界也似乎有了改變。不僅老船長表現了“誠實”、“友情”、“榮譽”和“信義”,魯濱孫遇到的每個有產者都浸透著這些美德,到處彌漫著公平交易的誠信氣氛。神意的魔力仿佛已和資本的魔力合而為一。當年不擇手段從事販奴買賣的冒險家或他們的後代如今個個都是謙謙君子:魯濱孫缺席幾十年,卻沒有任何人企圖侵吞他的那份神聖不可侵犯的財產。他們紛紛向魯濱孫呈上了無比誠實的帳簿。敘述者未曾為此新氣像做任何“寫實主義”的鋪墊,它更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魯濱孫在島上修得的內心烏托邦的外化。代表著理想社會秩序和人際關繫的帳單來得十分突兀,幾乎像發現海盜私藏的價值連城的寶物一樣令人難以置信。不管作者本意如何,它的出現是一個標志,提示著我們那個缺席的巴西故事的存在。

    魯濱孫思考、言說和行為的方式以及他獲得大量財產的結局肯定了對利益的追求,並和小說中對“欲望”的質詢形成一種充滿張力的矛盾關繫。正因為孤島的道德寓言摒除了巴西故事,卻又依賴後者造成的財富來完成自身,魯濱孫的精神飄流纔如此有力地代表了他的時代的中堅人物謀求財富和“發展”的心理驅動力量,他們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和矛盾以及解決問題的努

    力。因此,瑞凱提說:“《魯濱孫》是關於現代個人主義的寓言,既概括了其成就,也表達了伴隨它而產生的深切的憂慮。”[35]如果說所有的意識形態繫統都必然是復雜的矛盾結合體,那麼,在笛福這裡,內在矛盾是以無比的坦率和尖銳方式表現的,被摒除在外的東西和被直接陳述的內容都意味深長。



    這位抱怨者顯然有意識地繼承了與斯威夫特、菲爾丁們一脈相傳的諷刺文風。他對聚在巴思市的一群療養者的概括是個突出的例證:

    我不禁又是驚訝又是憐憫地打量這幫人——我們一共有十三個;其中七人因痛風、風濕或麻痺癥而一瘸一拐;三人因意外事故致殘;其餘的不是聾就是瞎。頭一個家伙跛來跛去、第二個一蹦一跳,第三個像受傷的蛇一樣拖著腿,第四個則架在雙拐上,仿佛掛在鐵鏈上的鷹隼標本;第五個的腰彎至水平方向,像是放置在支架上的望遠鏡,由兩個抬轎人搬了進來……(63頁)

    這種一二三四的句式、生動誇張的筆致、譏誚挖苦的腔調在布朗勃爾(以及他外甥傑瑞)的信裡反復出現,表明他(們)有意以幽默或諷刺作者的身份出現在朋友面前——那種文學傳統使牢騷

    升華為一種藝術和一種社會批評。

    布朗勃爾自稱“厭世之心日甚”(56頁)。但是,他的信也表明他對家人、朋友和僕人佃戶十分寬容仁善。傑瑞正利用旅行的機會學習觀察世事,並一枝一葉地在信裡向他的貴族朋友描

    述。面對有教養的同儕的“審閱”,傑瑞在遣詞用字上用足了心思,並著意地維護灑脫、譏諷的筆調。他講述一路所見的恩將仇報的暴發戶、宮廷裡的勢利眼、和方方面面的人亂拉關繫的政客以及事事不滿的作家,或描繪同行者中女僕溫妮跳樓和看戲的情形、蘇格蘭退伍軍人裡斯馬哈戈奇丑的外貌以及姨媽泰貝追求男人的經過,無不詼諧生動。他也記錄老古板舅舅的言行,並且把零星的印像拼合起來,下結論說:布朗勃爾是個怪人,他故作嚴苛“厭世”狀,常常是為掩飾自己的“多情之心”和“精細”的情感(38、58、75頁),一如當時英國小說中的其他那些“古怪”而仁慈的善感者。這樣一個冷眼旁觀的少年公子的證詞,使人對那個老頭有了幾分敬意和親切感。

    在這種鋪墊下,布朗勃爾鋪天蓋地而來的抱怨讓讀者既不意外,也不反感。多年沒有出門的布朗勃爾多少也像“世界公民”一樣,不但有外來人的眼光,而且有大驚小怪的特權。於是

    許多司空見慣的事物在他的筆下變得鮮明而刺眼了。他覺得18世紀英國人趨之若鹜的溫泉療養勝地巴思市乏善可陳。它“讓人徹底失望……面目全非,我簡直無法相信這就是三十年前我常來常往的那個地方”。如今的巴思“是喧嘩和放蕩的中心……除了噪聲、紛擾和忙亂什麼也沒有”。標新立異的環型樓和新月樓等等不討他喜歡,雨後蘑菇般冒出的新房更讓他忍無可忍:

    “一批冒險家被建築熱所蠱惑,於是我們看到,在巴思的每個出口和每個角落,到處都是新房;未經熟慮草草設計,不思牢固粗率施工,胡亂堆靠在一起,毫不考慮規劃和搭配……”(43—45頁)。總之,熙熙攘攘的巴思是一鍋“令人作嘔的腐敗之湯”(73頁),洗浴館所是傳染疾病的場地,而社交聚會上的濃烈的氣味競熏得他當場暈倒。

    快速膨脹的倫敦也不更賞心悅目——“僅在威斯敏斯特一帶七年間就起了一萬一千多所房子”,首都成了“生長過度的超大怪物”(95頁),裡面擁塞著大量的流動人口和無數過寄生生

    活的闊佬。城市污染驚心動魄:

    如果我想喝水,就不得不狂飲接納著各種污物的公共水道裡的惡心液體;要不就得吞下涵容了倫敦和威斯敏斯特區所有垃圾的泰晤士河帶來的一切——其中的固體物包括工匠和制造廠使用的各式各樣的藥劑、礦物、毒品,外加上牲畜和人的腐尸,人的糞便隻是其中不讓人討厭的一種;然後進一步和來自所有的洗衣盆、下水道和公用污水溝的人間可能有的全部污物混合。(126頁)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