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情關西遊(增訂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評論與鋻賞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張怡微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評論與鋻賞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732013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73201331
    作者:張怡微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青年作者張怡微的“西遊”隨筆集,五年暢銷,增訂再版。
    ★《情關西遊》2016年初版,豆瓣評分8.1。此次增補十餘篇文章,並對初版文章逐一修改。
    ★四十餘篇隨筆,四十餘個話題,每個話題,都讓你有重讀《西遊記》的衝動。
    ★角度獨特,觀點新穎,文字洗煉而細膩,盡顯作者的纔華。
    ★希望“西遊”能成為讀者“溫柔有情亦有生活能量的日常陪伴”。
    ★附贈青年藝術家汪玉硯創作的西遊繫列卡片(隨機附贈一張,全套五張)
    ★小32開,精裝,隨身攜帶,隨心閱讀。
    ★2017.04.21 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對張怡微《情關西遊》(初版)進行專訪。https://www.iqiyi.com/v_19rraiz1go.html

     
    內容簡介

          《情關西遊》是青年作家張怡微近年來潛心研讀《西遊記》和《西遊補》的學術隨筆集,此次新增文章十餘篇,並對初版文章逐一修改。作者以重詮“西遊”故事為方法,著眼“西遊”情難為鏡像,引領讀者燭照世情、反觀自身,重探中國文學、文化經典的魅力。作者寫“好名與未名”“不老與長生”“事人與人事”“心猿與心魔”“取經人的怕和愛”“許敗不許勝”“西遊女子圖鋻”“情關、情種與情路”“情夢與盜夢”……視角敏銳,文筆凝練,讀之令人興趣盎然。人生斯世,各有正業,各有所取之經,各有一條西天之路。希望“西遊”能成為讀者“溫柔有情亦有生活能量的日常陪伴”,“隨著孫行者的成長而成長,隨著他的跋涉而跋涉”。

    作者簡介


          青年作家,文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繫副教授、戲劇(創意寫作)專業導師。出版作品二十餘種,代表作《細民盛宴》、《櫻桃青衣》、《明末清初西遊記續書研究》等。2021 年獲得第四屆“茅盾新人獎”提名獎、“未來文學家”大獎。

    目錄
    目 錄
    (帶※的是新增文章)

    序一 溢出的意義 / 汪行福
    序融通成為可能 / 竺洪波 ※

    上編
    世道與末技
    遊戲與西遊
    《西遊記》是一本怎樣的書?※
    玄奘的西域與唐代的西域 ※
    從卵生石猴到“美猴王”
    好名的石猴,未名的命運
    哲學與幼童

    目 錄


    (帶※的是新增文章)


     


    序一  溢出的意義 / 汪行福


    序二

     


    上編


    世道與末技


    遊戲與西遊


    《西遊記》是一本怎樣的書?※


    玄奘的西域與唐代的西域 ※


    從卵生石猴到“美猴王”


    好名的石猴,未名的命運


    哲學與幼童


    不老與長生


    “小妖”與“大人”


    求名與求官


    給無價的靈猴定價


    沒有薪水的孫大聖


    明升暗罰的“招安”


    事人與人事


    《西遊記》中的“金錢”


    被刪節的“唐王遊地府”


    幽靈之家


    一匹馬能馱得回那麼多經卷嗎? ※


    心猿與心魔


    無能的唐僧


    獵人與樵子


    孫悟空學本領


    取經人的怕和愛 ※


    唐僧的潛能


    許敗不許勝 ※


    爭名與爭功


    孫悟空的友誼 ※


    西遊女子圖鋻 ※


    他本是一世無雙 ※


     


    下編


    虛無與情難


    餓眼與貪看


    眼淚與聖徒


    無情僧與粉骷髏


    情關、情種與情路


    行者的“情關”


    《西遊補》的時空


    行者與容器


    魚肚情結


    虛無與情難


    “情”的造型與延展


    失靈的行者


    夢僧董說


    鏡喻與補天


    物色與名色


    “情夢”與“盜夢” ※


     


    附錄


    《西遊記》中的“水難” ※


    關索、格斯爾與孫悟空 ※


    《後西遊記》在日本 ※


    重探《西遊記》的域外傳播 ※


    讀《續西遊補》雜記 ※


    《西遊補》域外研究述評補正 ※


     


     別有世間曾未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 張怡微 ※

    前言
    序一 溢出的意義

    汪行福

    張怡微讓我一個《西遊記》學的門外漢給她的新書《情關西遊》作序,實在勉為其難。本來,讀《西遊記》已經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具體情節已經模糊,如果領受了任務再去讀,難免過於功利。好在她的這本書並非一本故事書,而是對《西遊記》和《西遊補》的意義的德裡達式的“增補”。哲學就是對意義的思考,我還能說上幾句,故而應承下來,有了這篇不倫不類的序言。

    序一 溢出的意義


     


    汪行福


     


          張怡微讓我一個《西遊記》學的門外漢給她的新書《情關西遊》作序,實在勉為其難。本來,讀《西遊記》已經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具體情節已經模糊,如果領受了任務再去讀,難免過於功利。好在她的這本書並非一本故事書,而是對《西遊記》和《西遊補》的意義的德裡達式的“增補”。哲學就是對意義的思考,我還能說上幾句,故而應承下來,有了這篇不倫不類的序言。


          《西遊記》是家喻戶曉的古代小說。長期以來,該書的誕生和作者一直成謎,雖經胡適和魯迅等人考證,認定該書為明人吳承恩所著,但此說也未成定論。關於此書的價值和意義更是眾說紛纭。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假欲勉求大旨,則謝肇淛(《五雜組》十五)之‘《西遊記》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意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數語,已足盡之。”意即無論心神,還是欲念,都需“馴伏”,在此意義上,《西遊記》不過是一篇勸喻賢文。


          胡適的評論更為消極。他說:“《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它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它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此處“玩世主義”是否就是西文的“犬儒主義”(Cynicism)?如是,則大有考究。犬儒主義本是希臘哲學的一個學派,創始人是西方先哲蘇格拉底的學生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而著名的代表人物則是大名鼎鼎的第歐根尼(Diogenes)。此君行為放蕩,不拘禮節,善譏諷,愛罵人。在第歐根尼看來,不論權勢、榮譽還是金錢什麼都是浮雲,而且日常人倫禮節也是虛飾。犬儒主義意味著憤世嫉俗。犬儒在西方傳統中受到許多人的推崇,福柯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與第歐根尼相比,其他的希臘先哲都隻不過是哲學家,隻有他纔是真正的哲學英雄,因為他能以自己的生命實踐著“說真話”的要求。但是,犬儒主義還有另一形像。在羅馬時期,一些自命為犬儒的人東施效顰,表面上放浪形骸,落拓不羈,私下裡卻聲色犬馬,出入豪門,淪為玩世不恭的俗儒、賤儒,玷污了犬儒形像。我們不知胡適所用“玩世主義”何意,但無論如何,僅著眼於嬉笑怒罵和滑稽有趣,已使《西遊記》迷們感到失望。


          清人張書紳對《西遊記》微言大義的評論為平實雋永:“人生斯世,各有正業,是即各有所取之經,各有一條西天之路也。”如果人生在世各有正業,而人生正業又各有其道,如是則《西遊記》就與我們有關了。張怡微把這段話作為題記,正是想把《西遊記》作為一面“鏡子”,讓人透過這面鏡子反觀自己。《情關西遊》是一種非典型的寫作,體現了作者多方面的纔能。文中既有對《西遊記》故事疑點的釋疑解惑,也有對人情世道的借題發揮,中間又穿插名家評論,看似閑庭信步,實則苦心孤詣。借用張怡微的微信公眾號,這本書寫的正是“自怡微言”。


          作者的書名《情關西遊》就埋有伏筆。孫悟空由石猴風化而來,本無情擾。作者指出:“孫悟空‘無性’,自然就沒有生殖、沒有情關。”到明人董說的《西遊補》纔補入孫悟空的情難,“情關”對孫悟空纔有了實指的含義,似乎書名未能涵蓋《西遊記》,重心完全放在《西遊補》上。然而,“情”有多解。撇開《西遊補》中的情難,“情關”之說也是貫穿全書的。雖然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無性”、無情,但是,作者已道出自己一直“情繫”《西遊》。鐘情是好的鑰匙,正是“情關”西遊,纔有了這些“自怡微言”。另外,孫悟空雖然沒有兒女私情,但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矢志不移,體現的不正是佛教普度眾生的“聖情”嗎?


          書中有許多“微”言大意。在“從卵生石猴到‘美猴王’”中,作者提到,孫悟空原為一石猴,乃自然造化,但自然在創造生命的同時,卻不負責創造“覺悟”,也不自然和必然地催生出“啟迪”。石猴是在“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之後,纔有了心、有了魔,也有了命運。這段話說得極有哲理。覺悟或“心”不過是善惡之官能,有了它,人纔為人,但正因為有了它,也就有了心魔和記掛,人類的始祖亞當與夏娃不也是走出伊甸園纔開始有了覺悟的必要和救贖的願望的嗎?


          在“好名的石猴,未名的命運”一節中,作者借孫悟空的名字談到“命名”問題。孫悟空在書中有許多名字:“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孫行者”等,其中對他意義的是後兩個名號。命名是成人禮,正是通過命名,個體的生命纔進入人倫世界。雖然“美猴王”、“齊天大聖”這些名頭很風光,但隻有在他有了“孫悟空”、“孫行者”之名後纔對自己的生命有了覺解。其實,“命名”是一個復雜的哲學問題。中世紀的實在論與唯名論就爭論“名”的意義。在實在論看來,名是事物的本質,我們可循名求實;而唯名論認為,命名是完全偶然的,它隻是聲音和符號,沒有內在的意義。其實,這兩種觀點皆有囿限。名字固然是聲音和符號,但被命名者一旦有了對自己的“名”的依戀、覺悟和忠誠,名字就有了貼己的生存論意義。孫悟空在西行途中幾番負氣離開又幾番回頭,就是聖人行跡中展開的名與行的辯證法。


          一些人把《西遊記》視為孫悟空的成長小說,但張怡微更多地把它視為一部悟道之書。孫悟空花果山稱王,既有權力,又有自由和享樂,何不快哉?然而,孫悟空想到自己有一天終有一死時,“忽然憂惱,墮下淚來”。死亡是每個人貼己的有限性。西方古代哲人曾說哲學就是死亡的練習,海德格爾也有“向死而生”的說法。生死問題是孫悟空先感到煩惱的問題。他先是選擇入陰曹地府,在生死簿上把自己的名字劃掉,以期長生不死。然而,長生不死之後,孫悟空卻有了新的煩惱。就如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中的主人翁雷蒙·福斯卡食了一種神奇的藥,可以長生不死。但他在活到了六百歲,閱盡人間百態之後,不死對他已經是一種折磨和天譴,以至於後他用拐杖不停地敲打著死亡之門,呼喊道:“讓我進去,讓我進去!”因為對不死的人來說,一切選擇都無意義,一切可以再來,沒有喜也沒有悲,也就沒有了“觸情生情”的緣由。怡微在書中多處思考了這個問題。在“不老與長生”中,作者借“有緣喫得草還丹,長壽苦捱妖怪難”的詩句談到,“長壽不是件高興的事,自有苦處,也惹來險難”。在“心猿與心魔”中又指出,《西遊記》由孫悟空的“小我”意圖起始,他先是“畏死”,但等求到不死之方後,仍覺不放“心”。這說明,不死不足以詮釋永生,永生問題比“不死”問題更深沉、更幽暗。正是經歷了西行的磨練,孫悟空纔逐漸悟到:“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隻有到了此時,孫悟空纔真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越了生死的心魔,進入到永生之境。此中所悟之道固然是佛理,但也可通達俗世。我們每個人在生命之途中難道不也想超越“小我”,求得終極關懷意義上的“放心”嗎?


          在《情關西遊》中類似的思考還有很多,讀者可以與作者一起去思考、去證成。理解全書的總綱在書的結尾:“如果說《西遊補》寫得好的是關於‘人的處境’的勾畫,行者是行者的鏡子,我們卻照出了自己的情難。”泛而言之,《西遊記》的意義不就是:行者是行者的路,我們卻照出我們的人生。


     


     


    序融通成為可能


     


    竺洪波


     


          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情關西遊》初版的目錄表,其中“遊戲與西遊”、“從卵生石猴到‘美猴王’”、“孫悟空學本領”等流暢、醒目的標題,給我的感覺:童書。及待讀到全書,我像許多喜歡追星的“小伙伴”一樣被徹底“驚獃”了:說“童書”並非全錯,它選題清雅,結構奔放,所述故事優美,文字流暢;開本裝幀也是小冊子(787×1092 1/32)——童書的通常開本——的形式,封面右上、左下分別裝飾著兩幅兒童卡通圖片,尤其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上架建議”上赫然寫著:“文學·隨筆”。然而它又確實是一篇篇立論新穎、論述嚴謹的小論文——童書與學術論文兩種截然不同的知識形態在這本《情關西遊》裡得到了融通。


          我要思考並抒發的是:這種神奇的融通如何成為可能?又是如何實現的?


     


    一、 體悟與思考


     


          《西遊》之情,不同於《紅樓》之男女愛情,它指向信仰、追求、懺悔、救贖這些人類學本體論問題,是謂“聖情”。《情關西遊》作為“自怡微言”(本書初版汪行福先生序),記錄著張怡微對《西遊記》的個性化(也包含一些情緒化)的心靈體悟,以及探索文學經典“微言大義”的理性思考。


          張怡微少年成名,形像清麗,吸引“粉絲”無數。但對於她艱辛的奮鬥歷程和心靈受難——比如盛名之下如影相隨的困惑、求學期間“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大家並不了解。那麼請看“心猿與心魔”一節文字吧!她借孫悟空的求道故事抒發了對長生、安心(修心)等人性問題的感悟。經她勾勒的《西遊記》人生格言有: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第十三回)


          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第十七回)


          一念纔生動百魔。(第七十八回)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第八十五回)


     


          張怡微告訴我們:人生的障礙不在外部世界,而在自己的本心,心魔(私念和貪欲)不除,就不能心安,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生幸福,即或是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孫悟空也“永遠不可能得到他想要的那種‘長生’”(《心猿與心魔》)。她還說過,如果你欲望太盛,心神不寧,那麼“長壽不是件高興的事,自有苦處,也惹來險難”(《不老與長生》)。在我看來,這是一次對《西遊記》金丹大道也即“長生”主題的顛覆性理解。


          聯繫她在初版《後記》中的真情傾訴:因為遇到過不少人生的風浪和險難,所以文學就是“我的避風港”,《西遊記》“更是我孤獨生活中的樂觀源泉”,正是它“在我困頓的時候,給予我安寧、有樂趣的角落”;我受《西遊記》安撫與啟迪的是這樣一幅對子:“乘龍福老,往來必定皺眉行;跨鶴仙童,反復果然憂慮過”,在成長—修煉心安神定—的征程中,福老、仙童是我“紙上相逢的知音”:既然仙人都難免有苦惱作伴,又何況我們普通人類呢!可知這種深刻的感悟來自女作家真實的心靈,是“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同時,當心靈感悟與思考相結合的時候,這種對人生意義的認識和自我解剖就達到了“明心見性,直至本心”的深度,或者說感悟被賦予了“溢出的意義”。


     


    二、 從《西遊記》到《西遊補》


     


          《西遊記》結構完整,沒有續寫的可能和必要,所以現存《後西遊記》、《續西遊記》等續書基本乏善可陳。但是,正如老子所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它是一個靈動的“空白結構”,可以任由後人穿插和填空。嚴格地說,《西遊補》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續書,而是一部“嵌入文”,鑲嵌在火焰山故事之後、“唐僧金光寺掃塔”之前,如果不是因為篇幅過大,足以獨立成書,其情形與“陳光蕊—江流兒”等故事的增插沒有兩樣。


          關於董說《西遊補》的主旨,歷代眾說紛纭,或曰“鑿天驅山,出入老莊”,或曰“逆數歷日,孤臣心事”,尤以魯迅所論有代表性:“全書實於譏彈明季世風之意多,於宗社之痛之跡少。”(《中國小說史略》)但張怡微回歸本色,刪繁就簡,歸為“情關”二字。把《西遊記》與《西遊補》融會貫通,並以“情關”串聯主題,所談深入淺出,舉重若輕,不失為這本《情關西遊》的亮色。


          請看張怡微的立意。《西遊記》以取經為主題,但須遭千魔百怪即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其中即有“情關”:“四聖試禪心,絆住了八戒;西梁女國,唐僧好不容易掙脫了(愛情的)是非圈。”(《情關、情種與情路》)那麼,孫悟空的情關又在何處?《西遊記》中的孫行者通天徹地,“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不知情為何物,一生不為情困,於是她機敏地把目光投向了《西遊補》。


          《西遊補》敘寫孫悟空入夢,為“鯖魚擾亂,迷惑心猿”,先後入古人世界、未來世界,忽化美女,又做閻王,尋秦王,遇關公,勘秦檜,拜武穆,既見風流天子,又逢大考盛況,林林總總,迷迷幻幻,後由虛空尊者點化夢中醒來,“亂窮返本,情極見性”,孫悟空打殺鯖魚精,收束“放心”,重新回到取經征途的正道上來。


          張怡微認為:《西遊補》的價值在於對“‘情’的造型與延展”,鯖魚精“是作為一種情欲的像征而存在的。它不是一個劫難的實體,而是一個空間的隱喻,像征著孫悟空的在世處境”(《“情”的造型與延展》)。按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夢,即是個體欲望的宣洩和替代性滿足。她引錄《西遊補答問》說明這一觀點:


     


          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內;走入情內,見得世界情根之虛,然後走出情外,認得道根之實。《西遊補》者,情妖也;情妖者,鯖魚精也。


          此正是補《西遊》大關鍵處,情之魔人,無形無聲,不識不知,或從悲慘而入,或從逸樂而入,或一念疑搖而入,或從所見聞而入。其所入境,若不可已,若不可改,若不可忽,若一入決不可出。知情是魔,便是出頭地步。


     


          遭受並戰勝鯖魚精的誘惑,標志著孫悟空形像(性格)的轉型。在過去,他盲目自大,恃力胡為,“普天神將,莫能禁制”,與《西遊記》“歸於禁錮一咒”的構思不同,《西遊補》卻將觸角深入孫悟空的內心,“呈現了行者少見的自我懷疑”(《“情”的造型與延展》),穿過了“心理迷失”和“認識困境”,走向了性格的成熟,同時彌補了《西遊》人物——特別是孫悟空——“情緣”的不足,從而“開闢了豐富的心靈勝景”(《行者與容器》)——也是“一個無助、焦灼、彷徨的新的精神領域”(《虛無與情難》)。


     


    三、 民族傳統與世界性現代視野


     


          眾所周知,《西遊記》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典。《情關西遊》也理所當然地涉及儒、釋、道三家文化的精華,其中為醒目的是在肯定佛道融合的基礎上揭示孔孟儒家情懷。張怡微將清人張書紳“人生斯世,各有正業,是由各有所取之經,各有一條西天之路也”一語作為書前“題記”,顯然有以儒家思想為全書統率的立意:立正業,求正道,成正果,即是以《西遊記》為修心的指引,也即前人所謂“悟之者即可成聖”。張書紳《新說西遊記》向有“《大學》別體”之譽,認為讀《西遊》者即可釋阨、明德、達至善,張怡微在本書醒目位置安放這則“題記”,說明與其發生了真切和深刻的共鳴。


          明清兩代,《西遊記》闡釋蜂起,談禪、證道、說儒,不一而足。張怡微繼承了魯迅先生的精神,采納明人謝肇淛“求放心”說為主題的“正解”。查謝肇淛原文如下:


     


    《西遊記》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意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五雜俎》卷十五)


     


          她認為孫悟空“道心開發”(長生意識的覺醒)之後又遇迷津,自由欲極度賁張,無法無天,大鬧天宮,需要收束“放心”,自我砥礪,顯然,“踏上漫漫取經路獲得救贖纔是正果”(《孫悟空學本領》)。


          另一方面,由於作者求學經歷的特殊,《情關西遊》又具有開闊的世界性現代視野。民族傳統與世界性現代視野的融合,構成她解讀《西遊記》的又一個重要維度。


          《情關西遊》初版有一個副標題:“從《西遊記》到《西遊補》”,其視閾顯然與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有關。張怡微融會《西遊記》與《西遊補》,是以洞悉兩者的互文性為基礎,在《情關西遊》的相關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兩書客觀存在的互文性——不同文本的間性關繫。同時,書中確實多次出現了“互文性”這個前沿性術語。不容否認,這裡面顯示出作者自覺的必然性選擇。


          從方法論上說,張怡微采用了德裡達式的“增補”,或曰“修正閱讀”的方法。所謂“德裡達式的增補”,是指文學批評對文本意義的不斷派生和發揮,它寄生於原作但超越原作,是對原作的“修正性閱讀”;而修正閱讀是一種創造性閱讀,但也是“危險的閱讀”,因為它有可能由於過度闡釋而偏出原作初的願望,脫離德裡達所謂的“記憶的邏各斯”。


    ......

    在線試讀


    別有世間曾未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二〇一二年負笈臺灣之前,我一定不會想到《西遊記》對於我人生的重要意義。和許多人一樣,我以為《西遊記》是給小孩兒看的書。博一那一年,在臺灣政治大學上高桂惠老師的西遊課程,還帶著遊戲的心。我當然不會想到,很多年後,我將會在復旦大學申請開設本科生通識課的“《西遊記》導讀”,因為“西遊”而安身立命。這些年,我做了二十多場西遊講座,在小區圖書館、中小學、大學,甚至補教機構,因為《西遊記》,我認識許多新朋友,增添了許多新的情誼。


          《情關西遊》並不是我的博士論文,而是在寫作博士論文前,我重讀《西遊記》時寫下的讀書心得。我沒想到這樣一本小書,還有機會重版,還有機會增訂。此次增訂,增補了五萬餘字,其中有十餘篇文章是新寫的,還修改了一些錯漏。差不多就是這些年的思考和感悟。如果要用簡單的話來概括《西遊記》給予我的啟迪,其實還是來源於中國通俗小說的魅力。它一定是在講故事的,故事一定是傳遞道理的。有一些是哲學道理、有一些是人生道理。我常在演講中提及的一則“西遊”道理,是“許敗不許勝”。觀音菩薩、彌勒菩薩、如來佛祖都曾教導孫悟空“許敗不許勝”,就是“不能贏”。這真是頗為世故的長輩意志,年輕人總有好勝心,滿腔魯勇,誰都不服,也不願意誇獎別人。可心中一旦有了更遠大的目標,更值得追逐的理想,沿路的是非惡海、口舌兇場,真的一定要辯明黑白真假、強弱勝負纔能往下走嗎?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大陸“西遊”文化受到影視劇影響頗深,坊間喜歡討論的問題,有一些並不是世本《西遊記》中的文學問題,而是跨媒介改編所創造的問題。譬如,為什麼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期那麼能打,到了取經之路上反而連個小妖怪都打不過呢?孫悟空那麼厲害,為什麼取經隊伍的核心卻是唐僧?很偶然的機會,我和寵物貓玩耍,我突然發現,我打貓都是假打,貓打我都是真打。雖然感到傷心,但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所以找出大鬧天宮時玉帝的命令,發現玉帝好像並沒有說要殺孫悟空,說到的幾次,也很快被化解。於是,這又形成了一個頗為世故的、官僚的情境,如果天兵天將接到的任務是“降伏”孫悟空,那麼他們究竟應該怎麼打?會不會從中有一個新的尺寸,叫做“打不過”?孫悟空長大了之後,會不會也懂得了這個道理?“就讓他覺得他贏了吧”,到底也是世間平常事。至於取經隊伍的核心,如果我們理一理《大唐西域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取經詩話》到寶卷雜劇、平話的基本脈絡,當然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西遊”故事是玄奘的故事,自《取經詩話》出現猴行者的形像,一直到董說《西遊補》,孫悟空的形像日益喧賓奪主,成為了的主角。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刪節了“唐王遊地府”的《西遊記》電視劇的廣泛傳播,讓觀摩者對於取經主旨一頭霧水。實際上,《西遊記》中提到三藏真經內容包括“談天、說地、度鬼”,其中“度鬼”議題始終潛藏在《西遊記》故事中,包括“上西天”也和死亡有關。孫悟空沒法超度亡魂,也沒法普度眾生。不僅讀者搞不清楚,取經團隊中人也未必搞得清楚,豬八戒還曾問孫悟空為什麼不直接把師父馱到西天去,孫悟空答“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可見如果正果在別人身上,自己再強又如何呢?


          另一個被廣泛討論的話題,就是取經人的感情問題。幾乎每一部改編作品,取經人都在談戀愛,這實在是荒唐又值得玩味。在我看來,孫悟空的感情問題就是唐僧。而唐僧充其量是有面對感情問題的機會,可他自己放棄了。我們可以看到《西遊記》中取經人的眼淚,孫悟空有大部分都是為唐僧而流,而唐僧卻幾乎都是在哭自己。孫悟空對唐僧的感情,有共情的柔腸(第三十四回“他當時曾下九鼎油鍋,就煠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點淚兒。隻為想起唐僧取經的苦難,他就淚出痛腸,放眼便哭”),有無畏之勇(第七十四回“我這一去,就是東洋大海也開湯開路,就是鐵裹銀山也撞開門!”),有痛心之處(第九十二回“為你不識真假,誤了多少路程”),更有天真的心酸(第五十七回“我是有處過日子的,隻怕你無我去不得西天”)。這些場景,都讓我在成年以後重讀《西遊記》時感慨萬千。沙僧也想著孫悟空,見到孫悟空“滿腔都是春”,孫悟空卻隻是不欺負他。豬八戒也哭,卻頗有綜藝節目的興味。但這些眼淚呢,像我們自己流過的眼淚一樣,真心真意,又過眼煙雲。第三十九回行者自己說:“哭有幾樣!若干著口喊,謂之嚎;扭搜出些眼淚兒來,謂之啕。又要哭得有眼淚,又要哭得有心腸,纔算著嚎啕痛哭哩。”我們討論取經人如何度過“情關”是很荒唐的事情,但荒唐歸荒唐,細講起來卻總有一點動容,這就是文學的魅力。


          就像巴爾扎克所說的,偉大的愛情一開始都是沒有什麼感覺的,說的真像我和《西遊記》的關繫。我原本以為,《西遊記》隻是我的一門選修課,沒想到到如今,它已經成為了我貧瘠的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撐。對我而言,《西遊記》早已不是冷冰冰的研究對像,而是溫柔有情亦有生活能量的日常陪伴。我可能不是一個傑出的學者,但我隨著孫行者的成長而成長,隨著他的跋涉而跋涉。我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它至於我個人的人生,早已有了接近“偉大”和“神跡”的意義。


          我從小喜歡聽故事,也喜歡編故事,更不嫌棄改編故事。這是我進入“西遊故事”群落打野眼的鋪墊。有一則有趣的改編現像是,我們的孫悟空越來越能打了,我們的唐僧越來越能挨打,在新電影中,觀音的力量日益衰弱,而觀音曾經是世本《西遊記》中重要的救援之力。取經人越來越相信自救,文本內外,仿佛總在提示著我們新的意義。可見改編未必都是“狗尾續貂”,有時也會成為修正的閱讀。《西遊記》重要的一部續書作品《西遊補》,就展現了不凡的文學魅力。我很喜歡《西遊補》,並非因為它是《西遊記》的續衍,而是因為這個故事的角角落落、細枝末節都傳遞著人之為人的深刻沉思,包括對於生死、對於情、對於家國。好的續書作品會提醒我們在閱讀原著時遺漏了什麼。世本《西遊記》八十一難,寫了四十一個故事,幾乎每到山邊,唐僧就開始害怕,以為“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於是到了《西遊補》中,孫悟空就想為唐僧尋找“驅山鐸”,“驅山鐸”在秦王那裡,這便通過同音勾連到了歷史情境中“情”的大問題。“情”字又被拆解為“小月王”,可見作者對於漢字的想像力,我們進入“情魔”的方式是不知不覺的,我們走出“情關”仿佛一場幻夢……世本《西遊記》中,八十一難關聯到取經人的心魔,有的心魔是唐僧的,有的心魔是豬八戒的,有的心魔是孫悟空的。火焰山之火就與孫悟空童年大鬧天宮的劣跡有關,《西遊補》在這一回目為孫悟空補入情難,具有深意。鐵扇公主因情而動火,孫行者卻因火而求情,這種“求情”的方式與我們在夢境中對於童年生活負疚的潛意識十分相像。可見心生種種魔生,“情”是孫行者自己求來的試煉。二〇二〇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由趙紅娟教授新校注的《西遊補》,我和趙老師曾經隻是紙上相逢,終於得見,因緣於《西遊補》。我能看到多年前她在學界探路付出的辛苦,她的《明遺民董說研究》一書,一直是我的手邊書。


          我的博士論文是《西遊記》閱讀的延伸,研究的是續書,涉及《西遊補》、《後西遊記》、《續西遊記》三個文本,當時沒有將研究成果完全放入《情關西遊》的寫作中,隻有一些片段,如今已經交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名為《明末清初西遊記續書研究》,有關《西遊記》續書沒有展開的部分,可以在那本書中找到。我也將一些重要的發現,作為本書“附錄”,分享給對《西遊記》及其衍生文本有興趣的朋友們。


          藉此機會,感謝我的兩位恩師高桂惠、許暉林,感謝幫助過我的師長和前輩們。


     


    張怡微


    二〇二一年於上海復旦大學


     


    《西遊記》是一本怎樣的書?


     


          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常識”,恰恰是我們應該警惕的,因在我們誤以為的“常識”中隱藏著許多陷阱。例如“四大名著”這個詞,它的歷史並不長。在明朝末年的時候,馮夢龍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評定為“四大奇書”,文學研究領域,“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更為準確。清代的李漁曾在為醉田井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時提到過“四大名著”的說法,但這個定義被廣泛流傳要到解放以後。當代的通行本《西遊記》,從195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本開始,因為與其他三本名著綁定售賣,這纔有了“四大名著”的稱呼。


          此外,《西遊記》的作者是誰呢?


          這個問題說來復雜,學界至今都有爭議。比較保險的說法是“不一定”。我們當然知道《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幾乎所有《西遊記》通行本的封面上都是這樣印刷的。但深究起來,《西遊記》與“吳承恩”的名字連在一起,是20世紀20年代以後的事了。英國浸禮會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在1913年將《西遊記》內容翻譯成英文,取名為《天國求經記:偉大的漢語史詩及寓言》(A Mission to Heaven: A Great Chinese Epic and Allegory)時,《西遊記》的作者署名還是丘長春(CH’IU CH’ANG CH’UN)。1943年,阿瑟·韋利 (Arthur Waley)節譯版《西遊記》更名為《猴》(The Monkey),但作者“吳承恩”與“西遊記”開始同時出現在譯本的封面上。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簡而言之,有人在《淮安府志》裡發現了一條,吳承恩:《射陽集》四冊,《春秋列傳序》、《西遊記》。實際上叫《西遊記》的書有很多,有一些是遊記,並不一定是我們熟悉的《西遊記》故事。“承恩”兩個字在《西遊記》書裡是多次出現過的,比如第七回“偷桃偷酒遊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第九回“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或者第二十九回的標題“承恩八戒轉山林”。古人重視名諱,把自己的名字如此頻繁地放到小說回目和內容中,這是很不常見的。


          古代章回小說寫作方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文人獨創型,一種是世代累積型。《西遊記》是一部世代累積型的小說。這一論斷由魯迅、胡適和鄭振鐸於“五四”時期提出,並得到後來學界認同。所謂明代小說四大奇書並不出於任何個人作家的天纔筆下,他們都是在世代說書藝人的流傳過程中逐漸成熟而寫定的。寫作《西遊釋考錄》的竺洪波先生認為《西遊記》成書軌跡大致如下: 《大唐西域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西遊記》雜劇→《西遊記》平話→《西遊記》百回本小說。成書的過程並不會是線性的,而是非常復雜的。很顯然,所謂的“西遊故事”,一開始是一個和尚取經的故事,是玄奘的故事,直到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纔次出現了“猴行者”的形像,作為主要保衛者輔佐唐僧取末明初,楊景賢利用西遊故事寫成雜劇,共六本,二十四折。在《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從來沒有說過“俺老孫”,隻說“你外公”、“你老外公”,但在如今搬演的西遊戲中,依然可以聽到類似的自稱。《西遊記》流衍至當代的過程,其實也是孫悟空逐漸“喧賓奪主”的過程。


          一直到1592年,也就是萬歷二十年,南京夫子廟附近金陵世德堂書店刻印了《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署名是“華陽洞天主人校”,《西遊記》較為穩定的版本纔出現。與現在通行的百回本《西遊記》略有不同的是,唐僧的身世反而是清代的刻本添加的,對唐僧出身故事的不同處理,不同版本的《西遊記》回目略有不同。大約就在世德堂本刊行的時候,市面上就有兩個唐僧故事的簡化本。一個是由朱鼎臣所編《唐三藏西遊釋阨傳》,另一個很短的本子通常叫做《西遊記》或《西遊記傳》,是楊志和編纂。所以,《西遊記》肯定不是一次寫成的,也不是吳承恩一個人能完成的。我們現在看到的百回本《西遊記》也不是的、標準的西遊故事。西遊故事的形成過程非常復雜。我們自以為非常了解它,其實我們可能了解的是有關“西遊故事群落”中的一鱗半爪。更因為我們受到二手改編的材料影響太大了,尤其是現代圖像,形成了許多不正確的“刻板印像”。想要知道西遊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可能還是要回到原著本身。


     


    情關、情種與情路


     


          《西遊記》中取經人都經歷過“情關”的檢驗,四聖試禪心,絆住了八戒;西梁女國,唐僧好不容易掙脫了是非圈。孫悟空自石卵生,天生無性,降妖除魔中承擔了大部分頗“無情”的角色任務。那孫悟空的“情”究竟是怎樣的呢?


          八戒的“路障”說很有意思,因為他說出了我們中國人對於“情”的描述,大都模糊不清,需要寄托於物像來表達。或者說,正因情難以描述、難以定義,所以纔需要一個容器,框定“情”的邊界。《紅樓夢》中就有著大量“情”的容器。


          所謂“情關”,“關”為關口、要塞之地,突出其險。《西遊記》中,唐僧每見山就害怕,以為“山高必有怪,峻嶺卻生精”,高山就是關峽,關如情。第五十五回琵琶洞一節,張書紳批:“不慮毒有山大,隻怕情有海深。無如三藏無情,則亦無所施其毒也,是為無有失一轉。”


          而“情種”、“情根”恰如植物深入身體發膚。《長生殿》四十七出,寫“單則為一點情根,種出那歡苗愛葉”。五十出終於一曲〔黃鐘過曲·永團圓〕:“神仙本是多情種。蓬山遠,有情通。情根歷劫無生死,看到底終相共……”《紅樓夢》回:“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隻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隻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脂硯齋批:“自謂落墮情根,故無補天之用。”第六十四回唐僧木仙庵對詩,詩心亦是心之旁騖,出家人不可輕為,然而唐僧不知其故,直至杏仙精都要與他成親。張書紳批:“《西遊》一書,有色相之魔、五行之魔、情欲之魔、水火之魔、風土之魔、禽獸之魔,又有人魔、鬼魔、神魔、仙魔,此木仙庵乃是一草木之魔也。”


          “情路”則是“路境”的延展,十萬八千裡取經路作為“險難”結構的“魔境”,表現為妖魔的附著處。也就是說,人選擇怎樣的路境,妖魔就會附著在這漫長實踐之途之上。並非這條現實的道路上自帶妖魔,誰去都會遇到。相反,對別人而言那就是普通的道路,可一旦成為私人之路,便自有私人的磨難會在途中靜候。第二十八回,唐僧路過黑松林,“原來那林子內都是些草深路小的去處。隻因他情思紊亂,卻走錯了”。因亂情思而走錯路,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無論是“情關”、“情種”、“情路”,在《西遊記》險難設計中無疑都是虛幻的心魔。邪魔作為一種心病,阻礙了啟悟之路的前行。“情”、“欲”宛若山川、精怪、毒阨,是一種劫難,與其說是克服,不如說是度脫。


          餘國藩在《源流、版本、史詩與寓言——英譯本〈西遊記〉導論》一文中,曾援引鈴木大拙的說法,“‘空’的消極面,是指殊相的消失,個體的不存。其積極面則是指出世事的變幻無常:‘變’的纔是恆常律動,是因緣轉變的生生不息”。夏志清早就指出孫悟空對於《心經》詮釋的高妙,第二十四回三藏問西天“幾時方可到”時,悟空說:


          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隻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第九十八回“凌雲渡”,三藏心驚膽戰道:“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別尋路徑去來。”行者笑道:“正是路,正是路!……必須從此橋上走過,方可成佛。”


          然而這條路走到頭,孫悟空反而發現了路的分野。


          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孫認得路。”大仙道:“你認得的是雲路。聖僧還未登雲路,當從本路而行。”……


          原來這條路不出山門,就自觀宇中堂穿出後門便是。


          雲路本路有別,念念回首處。


     


    重探《西遊記》的域外傳播


     


          2020年春天,南京師範大學的朱婧老師給我寄了四張卡片,是動畫《大鬧天宮》的插頁,說是在南京一家書店看到的,可能是蒙文。我給研究蒙古學的朋友看,他說這不是蒙文。字符上有很多圈圈,我又問是不是緬甸文,但是沒有得到回答,這件事就擱下了。2020年末,在徐州見到了徐州工學院的青年教師趙皙博士,她現在在做一些臺港文學研究,本科卻學的是尼泊爾語。趙皙一眼就認出,這是僧伽羅語,真讓人驚嘆。


          《西遊記》與斯裡蘭卡淵源很深,以這樣當代風格的圖像成功地進行文化輸出,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光榮。許多人都談到過《大唐西域記》中的獅子國就是“僧伽羅”,也就是斯裡蘭卡古代的名稱。義淨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作師子國、師子洲。如今,在斯裡蘭卡西北角,有一個突出海上的狹長島叫馬納爾島,正對著班本島的東,當中有一條48公裡的海峽,名叫“亞當橋”。在印度著名的史詩《羅摩衍那》中,王子羅摩的妻子被魔鬼頭子擄走,王子為了救妻,請來了一隻名叫“哈奴曼”的神猴,幾天時間就在印度與斯裡蘭卡之間的海峽間架一座浮橋,這座橋就是亞當橋。“哈奴曼”大家都很熟悉,胡適認為是孫悟空的原型。1923年在《西遊記考證》一文中,胡適列舉了《羅摩衍那》哈奴曼的種種神通:“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但魯迅不同意,魯迅認為孫悟空就是中國的猴子。)《西遊記》中的朱紫國一難,與《羅摩衍那》中的救妻故事是很相似的,神猴所起到的救援力量、救援技能也很相似。足見不同文化相互影響的力量。



    僧伽羅語《大鬧天宮》


          另一些不成氣候卻讓我不斷感到驚喜的發現,就是關於《西遊記》對日本的影響。學界做這方面研究的學者不少,仍有難以成文的邊角料信息很少被談論到。如大正九年(1920),中島茂一曾經翻譯過《西遊記》,署名中島孤島。中島孤島1878年生,是日本的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1899年東京專門學校(現早稻田大學)畢業。這個譯本中的觀音圖像,長得很像聖母瑪利亞。據說,“聖母瑪利亞”在日語裡翻譯為“マリア観音”,就是“瑪利亞觀音”。江戶幕府時代有禁信仰令,隻能信佛教。於是天主教信徒就用觀音來代替聖母瑪利亞供拜,日久而融(轉引微博“文物醫院”)。幕府禁教非常嚴酷,遠籐周作有一部小說《沉默》說的就是那個時代的事,後來還被翻拍成電影,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曾在上海電影節上映。在2019年華東師大中文繫主辦的西遊記高峰論壇上,我見到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吳曉芳博士,她曾研究《西遊記》英譯史,關注到了晚清天主教漢文護教文獻中出現的“西遊記&rdq素,例如有些佛教神像圖像中會出現“鴿子”等天主教的符碼。在中國臺灣地區,“瑪利亞觀音”的圖像也很多。



          在中國臺北求學時,我發現當地中國文學所的《西遊記》研究是非常傳統的。而日據時期,亦有《西遊記》傳播改編的史料。如1942年,西川滿曾以“劉氏密”為筆名在《國語新聞》上連載《西遊記》。西川滿有兩次翻譯《西遊記》的經歷,與其說翻譯,不如說是改寫。1942年,他翻譯的《西遊記》5卷,曾引發熱賣。戰後通貨膨脹,中山省三郎介紹八雲書店給當時經濟拮據的西川滿,再次出版《西遊記》,此次是3卷本,由宮田彌太郎繪制封面。20世紀50年代,這套3卷本《西遊記》又在日本新小說社再版。我曾收一本昭和四十三年(1968)年峯梨花所畫的《西遊記》,她和手工書之魔西川滿多有合作。1987年,西川滿的《女怪西遊記》,也是由峯梨花畫封面,發行量非常少。秋天的時候,百城堂書店林漢章先生替我找到了一本。



    西川滿譯《西遊記·火雲卷》



    峯梨花繪、君島久子譯《西遊記》


          奇特的發現,要屬一張雜志插頁。1916年,日本發行《飛行少年》雜志,鼓舞熱血少年展開飛行擴張的決心。自從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以來,美、英、法、德等工業強國都開始了自己的飛機制造探索之路。作為後進國家的日本先後派遣軍人前往歐美諸國學習航空技術,並積極購買航空器材回國研究。據wiki上關於日本航空歷史的大事年表記載,“1910年12月14日,日本陸軍的日野熊藏大尉駕駛著德國制的格拉德單翼機完成了在日本上空的首次飛行”。這是日本的航空之夢開始之原點。和田博文有一本《飛行之夢1873—1945》,書中提到過一個人,叫尾崎行輝,1888年生,是一個飛行器工程師。他曾在《畢業飛行感想》一文中,提到自己的偶像,是踩著筋鬥雲的孫悟空。在那個年代,飛行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據說1914年以前,英國飛行員上天後的平均壽命是7天。林徽因的《哭三弟恆》、白先勇的《一把青》都曾描寫到中國飛行歷史的嚴酷。1920年,這本《飛行少年》雜志第6卷發行,配套印刷了一張《孫悟空西遊記雙六》的大圖,圖上有多處戰場畫面,與中國猴模仿兩宋僧侶行者的錦布直裰穿著不同,圖中猴子更像是武士戰陣鎧甲的裝束,也沒有什麼虎皮裙。猴子是我們的猴子,但衣服不是我們的衣服。孫悟空的形像居然被運用於侵略戰爭,甚至成為戰鬥偶像,這多少有些諷刺。但從《西遊記》傳播角度來說,還是讓人驚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1945年,張光宇畫成彩色漫話《西遊記漫記》,借用西遊人物諷刺動蕩時局,其中有日軍“無條件投降”圖像。對照來看,“戰爭”與西遊故事改編亦有復雜的、發人深省的關繫。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