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北京的歌謠(海外藏中國民俗文化珍稀文獻)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評論與鋻賞
    【市場價】
    683-990
    【優惠價】
    427-619
    【作者】 意韋大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評論與鋻賞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95349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9534979
    作者:[意]韋大列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5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海外藏中國民俗文化珍稀文獻”的一種,也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數據庫建設”(項目編號:16ZDA163)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北京的歌謠》初版於1896年,為意大利人韋大列(Baron Guido Vitale)收集的近代北京地區流行的170首歌謠。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英文撰寫的序言,簡要介紹了作者搜集歌謠的過程及歌謠的價值;第二部分為歌謠索引;第三部分為170首歌謠的中文原文、英文注解及英文譯文。其中英文注解除了由作者對歌謠的部分中文字詞進行標音、釋義外,還涉及歌謠的內容、演唱情境及北京的各類民俗事像,是研究近代歌謠與北京民俗不可或缺的材料。書中收集的大部分歌謠在今日仍廣泛流傳,如《看見她》《小白菜》《水牛兒》等。  


     


    意大利駐華公使、漢文正使韋大列在華二十年(1893—1913)間,除擔任翻譯一職外,還業餘從事漢學研究。其著述包含英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種語言。憑借其法文著作《蒙文語法與詞彙》,韋大列獲法國“銀棕櫚”勛章,並被授予“學院騎士”勛章。


    《北京的歌謠》廣為歌謠運動中的中國學者所知,並對中國的民間文學運動產生一定影響。該書於1896年由北堂印書館刊行,目前藏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圖書館。

     
    內容簡介

    《北京的歌謠》是“海外藏中國民俗文化珍稀文獻”項目之一。本書在節選影印北堂印書館原版圖書的基礎上,增加了譯者序、導言和兩篇附錄,並選取原文中一些重要注解進行翻譯。本書對當代讀者了解《北京的歌謠》原版圖書本來面貌、編撰價值、出版始末,以及清末北京歌謠的存在狀況等大有助益。


    叢書名:海外藏中國民俗文化珍稀文獻   


    叢書簡介:“海外藏中國民俗文化珍稀文獻”從海外藏的中國民俗文獻精選出19種進行整理、翻譯、出版,涵蓋了文本、圖像與實物三大類別的民俗文獻資料。內容為海外館藏中國民俗珍貴的圖片文獻,包括耕織圖、外銷畫、契約文書、民間神靈雕像、明清官文等,以及西方來華傳教士、探險家、漢學家的中國民俗志著作,記錄了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意]韋大列(Baron Guido Vitale, 1872——1918)1893年來華,曾任駐華公使、漢文正使。韋大列精通多種語言,其代表著作有《蒙文語法與詞彙》《中國笑話:漢語口語初級讀本》及《北京的歌謠》等。先後獲得法國政府授予的“銀棕櫚”和“學術騎士”勛章。


    譯者簡介:


    崔若男,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城為民俗學史、民間文學,先後主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在《民俗研究》《文化遺產》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目錄
    導讀:韋大列《北京的歌謠》與中國現代歌謠運動 / 001
    北京的歌謠 / 017
    索引 / 019
    拉大鋸 / 026
    上轱轆臺 / 027
    楊樹葉兒 / 031
    沙土地兒 / 033
    小禿兒 / 034
    痳子痳 / 036
    誰跟我頑兒 / 038
    我一個大兒子 / 039
    我兒子睡覺了 / 040
    黃狗黃狗你看家 / 041
    寒鴉兒寒鴉兒過 /045

    導讀:韋大列《北京的歌謠》與中國現代歌謠運動 / 001


    北京的歌謠 / 017


    索引 / 019


    拉大鋸 / 026


    上轱轆臺 / 027


    楊樹葉兒 / 031


    沙土地兒 / 033


    小禿兒 / 034


    痳子痳 / 036


    誰跟我頑兒 / 038


    我一個大兒子 / 039


    我兒子睡覺了 / 040


    黃狗黃狗你看家 / 041


    寒鴉兒寒鴉兒過 /045


    小白菜兒 / 046


    張大嫂 / 047


    日頭出來一點紅 / 049


    剔燈棍兒 / 051


    石榴花兒的姐 / 052


    槐樹槐 / 055


    小二哥 / 056


    金轱轆棒 / 058


    扯扯 / 059


    大禿子得病 / 060


    樹葉青 / 062


    立了秋來立了秋 / 064


    小五兒 / 066


    小小子兒 / 068


    高高山上有一家 / 069


    香香蒿子 / 070


    泥泥泥泥餑餑 / 071


    水牛兒水牛兒 / 072


    妞兒要喫面 / 073


    出了門兒 / 076


    褡連兒搭 / 077


    羅鍋子橋 / 079


    東嶽廟 / 080


    大娘子喝酒/ 081


    禿子禿 / 082


    褡連兒搭 / 083


    三兒三兒 / 084


    咩咩羊 / 086


    大翻車 / 087


    高高山上一座小廟兒 / 088


    新打一把茶壺亮堂堂 / 089


    一進門兒喜衝衝 / 090


    一呀二呀 / 092


    打花巴掌的正月正 / 095


    打羅兒篩 / 099


    一副筐 / 100


    翻餅烙餅 / 101


    高高山上一落磚兒 / 102


    厚底兒鞋 / 103


    杜梨兒樹 / 106


    紅葫蘆 / 107


    樹葉兒黑 / 110


    荊條棍兒 / 111


    鐵蠶豆 / 112


    娶媳婦兒的 / 113


    喜雀尾巴長 / 115


    小禿兒 / 116


    花紅柳綠線兒 / 117


    糊糊 / 118


    煤模兒 / 119


    丫頭丫 / 119


    玲瓏塔 / 120


    雉雞翎 / 122


    藍靛廠 / 123


    風來咯 / 125


    高高山上一顆蒿 / 126


    香爐兒 / 127


    小妞兒 / 128


    爺爺抱孫子 / 128


    小腳兒娘 / 129


    高高山上一座樓 / 130


    你媽七 / 133


    桃樹葉兒尖 / 134


    小小子兒 / 135


    高高山上一顆麻 / 138


    好熱天兒 / 138


    羊巴巴蛋兒 / 140


    高高山上有個小廟兒 / 141


    有個妞兒不害羞 / 143


    有個小禿兒本姓高 / 144


    立立立立站兒 / 145


    羅鍋兒橋 / 146


    黑老婆兒 / 147


    小小子兒 / 149


    黃城根兒 / 150


    檐蝙蝠 / 151


    老太太叫貓 / 152


    小秦椒兒 / 153


    蒿子燈 / 155


    小三兒他媽 / 156


    小耗子兒 / 157


    兩枝蠟 / 157


    八仙桌兒 / 159


    喜兒喜兒喫豆腐 / 160


    喜兒喜兒買豆腐 / 161


    顧不得一時睡著 / 161


    小大姐 / 164


    新姑娘十幾咯 / 165


    有邊兒有邊兒真有邊兒 / 166


    咚咚咚 / 168


    一進門兒黑咕窿咚 / 169


    高高山上一座樓 / 170


    兒 / 171


    月亮爺 / 172


    哏兒哏兒 / 174


    茉莉花兒丈夫 / 175


    平則門拉大弓 / 177


    紫不紫 / 181


    說開船就開船 / 183


    拉拉谷的車三哥哥 / 184


    小三兒小三兒 / 186


    隔著牆兒扔切糕 / 187


    膠泥瓣兒 / 189


    祭灶祭灶新年來到 / 190


    滴滴滴 / 191


    月亮爺 / 192


    松枝兒樹 / 193


    黃豆粒兒 / 195


    松柏枝兒 / 196


    一個毽兒 / 196


    門兒敲得梆梆 / 198


    小陶氣兒 / 199


    打羅兒篩 / 200


    小大姐 / 201


    我的兒 / 202


    豆芽菜 / 203


    秦始皇 / 204


    蹊蹊蹺 / 205


    白塔寺 / 206


    痳子鬼 / 207


    喜花掏來戴滿頭 / 208


    錐幫子兒 / 209


    月亮爺 / 210


    高高山上一窩豬 / 210


    廟門兒對廟門兒 / 211


    鳥鳥鳥 / 212


    這個人生來性兒急 / 212


    窮太太兒 / 213


    是誰拍我的門兒 / 214


    大哥哥二哥哥 / 214


    正月裡正月正 / 215


    小小子兒開鋪兒 / 216


    小姑娘作一夢 / 216


    養活豬喫口肉 / 217


    喜兒喜兒 / 218


    鼓靠著鼓來 / 219


    紅得哩 / 221


    大娘二娘猜 / 222


    小胖小子兒真有哏兒 / 224


    高高山上一個牛 / 225


    買一包 / 226


    初一初二初三四兒 / 227


    你要奢你要奢 / 228


    鞭爆一響把張開 / 229


    天皇皇 / 231


    灶王爺 / 232


    年年有個三月三 / 234


    南京大柳樹 / 235


    轂洞洞 / 236


    壽星老兒福祿星 / 237


    小胖哥 / 238


    附錄一 晚清來華外交官威達雷與《中國民俗》 / 241


    附錄二 清末來華西人歌謠收集活動的文化史考察


    ——以韋大列和何德蘭為中心 / 249

    前言
    導讀:韋大列《北京的歌謠》與中國現代
    歌謠運動
    崔若男
    《歌謠周刊》發刊詞中曾提出歌謠研究會搜集整理歌謠的兩個目的:學術的與文藝的。文藝的指“從這學術的資料之中,再由文藝批評的眼光加以選擇,編成一部國民心聲的選集。意大利的衛太爾曾說‘根據在這些歌謠之上,根據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種新的“民族的詩”也許能產生出來。’所以這種工作不僅是在表彰現在隱藏著的光輝,還在引起當來的民族的詩的發展;這是第二個目的”。意大利駐華公使韋大列在《北京的歌謠》一書中提出的“民族的詩”這一說法被引入發刊詞,進而獲得了當時歌謠運動知識分子的關注。

    導讀:韋大列《北京的歌謠》與中國現代


    歌謠運動


    崔若男


    《歌謠周刊》發刊詞中曾提出歌謠研究會搜集整理歌謠的兩個目的:學術的與文藝的。文藝的指“從這學術的資料之中,再由文藝批評的眼光加以選擇,編成一部國民心聲的選集。意大利的衛太爾曾說‘根據在這些歌謠之上,根據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種新的“民族的詩”也許能產生出來。’所以這種工作不僅是在表彰現在隱藏著的光輝,還在引起當來的民族的詩的發展;這是第二個目的”。意大利駐華公使韋大列在《北京的歌謠》一書中提出的“民族的詩”這一說法被引入發刊詞,進而獲得了當時歌謠運動知識分子的關注。


    然而,這樣一本被歌謠運動知識分子多次提及的書,卻缺乏對其繫統的評價,也沒有研究涉及其與歌謠運動的可能關聯。但事實上,韋大列在《北京的歌謠》中還曾提到“真的詩歌可以從中國平民的歌找出”(The notion that some true poetry may be found in chinese popular songs),這段話同時廣為胡適、周作人、朱自清等歌謠運動中的知識分子所引用,“借以說明歌謠所傳達的最為真實的‘人民的真的感情’是詩歌發展所應汲取的重要資源”。但是,“真詩”(true poetry)這一說法的提出,絕不僅僅是對民間歌謠中的情感因素的肯定。將“真詩”放入更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可以發現其背後關聯著兩個重要的學術問題:第一,在中國傳統文論中,歌謠從來都是獨立於“詩”的文類,但韋大列卻將歌謠稱為“真詩”。那麼,以韋大列為代表的來華西方人怎樣看待“歌謠”與“詩”的關繫?將“歌謠”歸入“詩”的範疇(即間接肯定了歌謠的文學價值)是否對中國知識分子提出的歌謠研究的第二個目的——“文藝的”產生了影響?第二,韋大列所言之“真”具體指的是什麼?他所指的“真”與《北京大學征集近世中國歌謠》所提倡的“歌辭文俗一仍其真”有何關繫?韋大列在《北京的歌謠》中如何踐行“真”的標準?歌謠之“真”與歌謠運動知識分子提出的歌謠研究的“文藝的”目的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沿著這一思路,梳理來華西方人對中國歌謠的認識,同時將韋大列提出的“真詩”與《歌謠周刊》發刊詞中提出的“文藝的”目的進行比較,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來華西方人輯譯中國歌謠的活動與中國歌謠運動之間若隱若現的關聯,也有助於我們重新剖析中國歌謠運動中的“外來力量”。


    一、歌謠與“詩”(poetry)


    近現代以來,“詩學”常被對譯為西方文論中的“poetics”,而“詩”也因此被對譯為“poetics”的對像“poetry”。“poetry”在西方主要用來指“史詩或敘事詩、 抒情詩和戲劇詩, 即使是作為狹義的poetics之對像的‘poetry’也是指所有分行排列的韻文”。而在中國古代文論中,“詩”是一個與“詞”“曲”“賦”等並立的文類,因此民間歌謠的相關文類如“歌”“謠”“諺”等並不屬於傳統的“詩”的研究範疇。中國古代之“詩”與西方文論之“poetry”意義並不對等。


    民間歌謠被納入“詩”及“詩學”研究,當始自近代來華的西方漢學家在確立“詩”與“poetry”的對譯關繫中。宋莉華以18—19世紀西方漢籍目錄為研究對像,探討了在中西文體踫撞的過程中,小說、戲曲、民歌等原屬於通俗文學的文類如何被納入正統的“文學”(literature)範疇之下,進而獲得合法性。在談及“詩”與“poetry”的關繫時,她指出:“在西方漢籍目錄中,詩、賦、詞、曲一並歸入‘poetry’……因而,當‘詩’與‘poetry’對應時,轉換生新,變成了一種新的文體,即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可以包容中、西多種文類和作品。”也即,“詩”這一中國古代原有的文類,在經西方漢學家“改造”之後,內涵更為豐富,通俗文學中的韻文形式也被納入其範疇,尤其是民間歌謠也進入“文學”,被歸入“詩”(poetry)之下。


    盡管宋莉華已經提及民間歌謠如何進入近現代的“詩”,但並未就此過多言及,也沒有提到將民間歌謠納入“詩”對現代民間文學研究及中國歌謠運動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在此基礎上,補充文獻,重新梳理西方漢學家如何將民間歌謠歸入“詩”(poetry),以及其對歌謠運動中知識分子的影響。


    要說明民間歌謠與“詩”的關繫,首先需要討論“詩”與“poetry”如何確立了對譯關繫,以及在這種對譯過程中民間歌謠如何被納入“詩”的範疇。


    以筆者所見,收錄民間歌謠的西人目錄學著述並不多,大多數目錄學著述還是以中國傳統的經典為主,附帶有小說、戲曲等在民間較流行的通俗文本。歌謠在中國古代向來不受關注,多以口頭流傳,因此傳世文本較少;此外,相比較而言,來華西方人集中在民間歌謠上的注意力也不如其他文類那麼多。不過,在有限的關注中,畢竟還能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例如,早在1840年,德國漢學家威廉·肖特(Wilhelm Schott,1802—1889)的《御書房滿漢書廣錄》(Verzeichniss der Chinesischen und Mandschu-Tungusischen Bücher und Handschriften der Könglichen Bibliothek zu Berlin)即在“詩歌”(Lyrische Poesie)下,收錄了《行山歌》和《粵謳》這類民歌作品;1881年,法國著名漢學家考狄(Henri Cordier,1849—1925)在其《西人論中國書目》(Bibliotheca Sinica)的“詩歌”(Poésie)類別下,也收錄了司登德(George Carter Stent,1833—1884)的《中國歌謠》(Chinese Lyrics)、《二十四顆玉珠串》[The Jade Chaplet in Twenty-Four Beads. A Collection of Songs, Ballads, &c. ( from the Chinese)]和《活埋》[Entombed Alive and Other Songs, Ballads, &c. ( from the Chinese)]等歌謠類著述。


    除了以上將民間歌謠歸入“詩”的目錄學著作外,在一些研究性著述中,也可見到這種傳統。英國漢學家德庇時(John Francis Davis,1795—1890)1870年出版的《漢文詩解》(Poeseos Sinicae Commentarii: On 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就體現了這種傾向。德庇時在“詩”的選材上,不僅關注了《詩經》及各個朝代的文人詩,還引用了很多“民間”作品,如《三字經》、《千字文》、打油詩、格言警句、對聯及采茶歌(Tea-picking Ballad)。德庇時對民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也許沒有哪一種語言的詩歌能比第68頁的采茶歌包含更自然的情感表達,或者一種不那麼誇張的風格”。


    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曾於1882至1885年間在《教務雜志》(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上連續刊登了有關中國諺語、俗語的繫列文章,後結集出版為《漢語諺語俗語集》(Proverbs and Common Sayings from the Chinese)。在該書中,明恩溥將收集到的中國諺語、俗語分為七大類,其中有一類即是“以詩的形式呈現的詩行或對句”(Lines or couplets in a poetical form),包括了“文人詩(如李白的《靜夜思》、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打油詩以及民間歌謠等”,這些內容在該書的第四章統一被稱為“詩性引用”(poetical quotations)。而收入其中的民間歌謠《天皇皇地皇皇》也被稱為“詩”(poem)。


    1907年,英國漢學家波乃耶(J. Dyer Ball,1847—1919)在《中國的節奏與韻律:中國詩歌與詩人》(Rhythms and Rhymes in Chinese Climes: A Lecture on Chinese Poetry and Poets)一書中,除提到幾首情歌(love-song)外,波乃耶在結尾還提醒讀者在研究中國詩歌的韻律時,不要忽視中國的兒歌,並引用了何德蘭(Isaac Taylor Headland,1859—1942)的《孺子歌圖》(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中的五首兒歌譯文作為例子。


    除了以上直接將民間歌謠收錄進poetry裡的著述外,作為poetry下屬類別之一的lyrics也常涉及一些民間歌謠的內容。lyrics主要指抒情詩。lyrics用在歌謠著述中主要是司登德的《中國歌謠》一文。該文曾於1871年6月5日在皇家亞洲文會北華支會(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宣講過,後發表在《皇家亞洲文會北華支會會刊》(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第7卷(1871—1872)。《中國歌謠》中共收錄了5首歌謠,分別是《王大娘》(Wang Ta Niang)、《十二月歌謠》(The Twelve Months Many Stories)、《煙花柳巷》(The Haunts of Pleasure)、《玉美針》(The Beautiful Jade Needle)及《小刀子》(The Dagger)。文中每首歌謠均先附五線譜,次附中文原文和英文譯文或作者的簡要說明。


    關於該文,有學者將其譯作《中國的抒情詩歌》,也有學者將其譯作《中國歌謠》。僅從Chinese Lyrics的字面意義來看,譯作《中國的抒情詩歌》也無可厚非。因為“lyrics”一詞在西方語境中,很少被直接用來指涉“歌謠”,大多數時候指的是詩歌。尤其當Chinese與lyrics連用時,一般指的多是中國古典詩歌。例如愛爾蘭女詩人海倫·沃德爾(Helen Waddell,1889—1965)選譯的《中國抒情詩》(Lyrics from the Chinese,1913)、詹姆斯·惠特爾(James Whitall)譯自法語的《中國歌詞》(Chinese Lyrics from the Book of Jade,1918)及初大告(Ch’u Ta-kao)選譯的《中華雋詞》(Chinese Lyrics,1937)等,都是對中國古詩的翻譯。這5首民間歌謠後來收入司登德的《二十四顆玉珠串》和《活埋》中時,均以“ballad and song”命名,這也直接說明了司登德實際上是受到了西方poetry含義的影響,即將中國民間歌謠也一並視為“詩”的一部分。


    基於poetry在西方文論中的意義,在來華西方人這裡“詩”(poetry)不再是中國古代文類中的傳統意義,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了以韻文為主的一切文類的代名詞。正因為如此,在韋大列的《北京的歌謠》中,他纔會說從“民歌”(popular song)中能發現“真詩”(true poetry)。而這也是為什麼《北京的歌謠》中收錄了一些被中國知識分子認為屬於“唱本/彈詞”(ballad)而不是歌謠的內容。例如,常惠就曾懷疑《北京的歌謠》和何德蘭的《孺子歌圖》中的部分兒歌,應當屬於唱本或彈詞,或者至少受到了它們的影響,不能算是完全的“自然的歌謠”。他還把韋大列所收的《石榴花兒的姐》、何德蘭所收的《樹葉青》分別與唱本《百花名》、彈詞《英烈春秋》進行了比較。一方面,固然是由於民間歌謠與唱本、彈詞類的說唱文學之間可能存在互相影響的關繫,因此也不排除這些唱本、彈詞演化出了民間歌謠版本,抑或反之;但另一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來華西方人這裡“詩”(poetry)本來就是一個包含了“民歌”、“兒歌”(nursery rhyme)、“唱本/彈詞”等多種韻文形式的文類。


    通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到,來華西方人在對譯“詩”和“poetry”的過程中,將民間歌謠納入了“詩”,賦予其正統地位及合法性,承認了歌謠在文學上的價值。同時,這一做法直接進一步擴大了“詩”的研究範疇,而這很可能影響到了晚清的“詩界革命”,進而影響到歌謠運動對歌謠文學性的肯定。


    梁啟超於1899年12月25日在《夏威夷遊記》中提出了“詩界革命”的說法。後來他在其主持的《清議報》和《新民叢報》上開闢了《詩文辭隨錄》和《詩界潮音集》兩個專欄,在詩歌形式上主張“吸收民歌形式和學習來源於古代民歌的歌行體”。而1903年,梁啟超直接指出了西方的“poetry”被譯為中國的“詩”時,擴大了“詩”的研究範圍,進而提出“詩”的廣義和狹義之分:“彼西人之詩不一體,吾儕譯其名詞,則皆曰‘詩’而已。若吾中國之騷、之樂府、之詞、之曲,皆詩屬也。而尋常不名曰‘詩’,於是乎詩之技乃有所限。吾以為若取最狹義,則惟‘三百篇’可謂之‘詩’;若取其最廣義,則凡詞曲之類,皆應謂之‘詩’。” 


    雖然一般學界將中國現代民間文學的源頭追溯到歌謠運動,但早在20世紀,鐘敬文已經將這個源頭追溯到了晚清。鐘敬文認為,蔣觀雲、黃遵憲、梁啟超、劉師培等晚清學人因為受到西方學術的影響,纔重新認識到了民間歌謠的價值。而黃遵憲首先在其《人境廬詩草》中收錄了山歌9首,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種創舉”。隻不過鐘敬文的梳理停留在了晚清的中國學人身上,並未進一步深入探討西方學術思潮如何具體地影響中國學者對歌謠的認識。


    現在看來,梁啟超對“詩”的廣義的界定,很有可能參考了當時西方學術界對“poetry”的定義。盡管梁啟超的“詩界革命”所倡導的是“當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與胡適為代表的新詩一派在詩歌形式這一方面存在分歧,但胡適在提到梁啟超的影響時說道:“二十年來的讀書人差不多沒有不受他的文章的影響的。”而對於“詩界革命”的主要實踐者黃遵憲,胡適更是稱其“我手寫吾口”和以“俗語方言”寫詩,是詩界革命的宣言。因此,就承認民間歌謠的文學價值來說,“詩界革命”的影響不可小覷。它在肯定歌謠的文藝學價值的同時,認為白話詩可取法於民歌。受其影響的胡適,在談到韋大列的“真詩”說時,也直接肯定了民間歌謠對於新詩的重要性。他聲稱“衛太爾男爵是一個有心的人,他在三十年前就能認識這些歌謠之中有些‘真詩’……現在白話詩起來了,然而作詩的人似乎還不曾曉得俗歌裡有許多可以供我們取法的風格與方法,所以他們寧可學那不容易讀又不容易懂的生硬文句,卻不屑研究那自然流利的民歌風格。這個似乎是今日詩國的一樁缺陷吧。我現在從衛太爾的書裡,選出一些有文學趣味的俗歌,介紹給國中愛‘真詩’的人們。”直到1936年,《歌謠周刊》復刊,胡適還在提倡歌謠對新詩、新文學的重要性。


    此外,歌謠運動中的另一健將周作人也很可能受到了韋大列的影響。陳泳超認為,在評價歌謠的文藝學價值上,周作人觀念的轉變“除了應合歌謠運動的時代因素外,大約Vitale(包括何德蘭、平澤平七)之類的外來影響是要占很大勢力的”。雖然陳泳超並未進一步具體分析是何種影響,以及這些外國人的歌謠著述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了歌謠的文藝學價值,但周作人幾乎是最早向中國歌謠學界引介韋大列、何德蘭、平澤清七(即平澤平七)等人的學者。加之周作人對西方學術的熟稔,在這種時代思潮下,韋大列的“真詩”影響到周作人對歌謠的文藝學價值的肯定也並非沒有可能。周作人曾言:“民歌的最強烈的最有價值的特色是他的真摯與誠信,這是藝術品的共同的精魂,於文藝趣味的養成極是有益的。”此外,《北京的歌謠》序言中常被歌謠運動諸多學者提及的一句話,並且被引入《歌謠周刊》發刊詞中的“民族的詩”(national poetry)這一說法,實質上也是在“詩”(poetry)的基礎上定義歌謠,而周作人不可能不知道“詩”對於歌謠研究意味著什麼。他毫不諱言歌謠可以“供詩的變遷的研究,或做新詩創作的參考”。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也等於直接肯定了歌謠的文藝學價值。

    媒體評論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外交官韋大列在北京搜集了不少兒歌並對其進行翻譯和注解,最終以《北京的歌謠》為名出版。《北京的歌謠》保留了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對於中國歌謠學研究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同時也引導我們從一個西方人的視角一窺當時蓬勃又富有生命力的民間社會風采。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萬建中


     


    早在一百二十六年前,意大利人韋大列就在《北京的歌謠》中,開拓性地將中國歌謠與中國人的民族精神聯繫在一起,認為 “根據在這些歌謠之上,根據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種新的 ‘民族的詩’也許能產生出來〞。這些判斷不僅啟發了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先驅者,也啟發了“五四”運動的先驅者,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中國歌謠運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北京的歌謠》不僅僅是一本歌謠集,為我們保存了一百多年前根本入不了士大夫法眼的北京歌謠,更是一本具有深刻學術史意義和社會史意義的現代知識分子啟蒙讀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施愛東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