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不哭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148-216
    【優惠價】
    93-135
    【作者】 申賦漁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紀實文學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992849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9928494
    作者:申賦漁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4月 

        
        
    "

    編輯推薦
    同情不幸,珍惜已有的幸福
    ——王蒙題於《不哭》初稿
    本書作者、裝幀設計之稿費,將全部捐出,江蘇文藝出版社和廣東聯合圖書有限公司同時承諾:您每購買一本書,錢用於資助安徽潁上“孤殘兒童之家”
    有愛,就有希望,請伸出你的手,你的一點愛心,也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這是一串或淺或深的時代烙印,這是一段生動的社會生活史。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由18個新聞故事組成的書稿。他們,大多數是不滿18歲的孩子,都有著各自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他們,被定義為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然而,他們在弱小的生命與渺茫的未來中,卻仍然保有自己的夢想。正是這些夢想,讓他們擁有著繼續生活、前行的力量。有夢想,就有希望。
    本書為我們展開了這個時代掙扎於貧困生活中的少年群像的感人故事,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這力量來自這些故事本身的奇異和書中包含強烈的悲憫之心。
    目錄
    寶寶,不哭
    為了孩子去流浪
    孤兒院
    9月1日
    壓垮的18歲
    宏雅的微笑
    14歲,15歲
    血色少年
    城市邊上
    他想坐牢
    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
    我是誰
    媽媽我餓
    河水冰冷寶寶,不哭
    為了孩子去流浪
    孤兒院
    9月1日
    壓垮的18歲
    宏雅的微笑
    14歲,15歲
    血色少年
    城市邊上
    他想坐牢
    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
    我是誰
    媽媽我餓
    河水冰冷
    守口如瓶
    我要媽媽
    姐姐不瘋
    鄉路帶我回家
    算是跋
    設計人語
    媒體評論
    《不哭》,沉甸甸
    塗塗
    我是在火車上讀完《不哭》的。隆隆車聲中,身邊的人群是昏昏欲睡,手中這捧淚痕斑斑的文字卻熱得發燙。雖然申賦漁給書取名《不哭》,我卻毫不猶豫地讓淚水滿眶,而且
    在線試讀
    寶寶,不哭
    她纔一歲半,父親把她一個人,丟在醫院。
    麻醉過後。光亮一點點從她的眼睛裡消失,熄滅了。她的眼睛裡滿是淚水,在慢慢合上之後,緩緩地,從眼角落下。
    病房很大,靜靜的。一個小不點,孤零零地躺著,床顯得特別大。病房裡隻有她一個人,她就是那個受傷的,一歲半的女孩。她張了張嘴,想哭,臉上掛著淚。她的父親送她到醫院,就走了,不再出現。留下她一個人,躺在重癥監護室的病床上。
    她的一條腿纏著繃帶,懸空弔在架子上,架子很高。她全身都裹了繃帶。她這樣躺著已經一個月,身邊沒有親人。
    “42%的面積被燒傷,35%是三度重傷。”主治醫生說。
    女孩哭起來。
    護士摸摸她的手:“寶寶不哭。”
    醫生說:“寶寶不哭。”
    我也說:“寶寶不哭。”
    孩子哭得更厲害,喊:“媽媽,媽媽。”
    媽媽不在。沒有人知道,她還能不能見到她的媽媽,她的爸爸。沒有人知道她是誰,她的家人是誰。她一個人,被丟在醫院。南京紅十字醫院。
    2004年3月9日。白下路,南京紅十字醫院。
    晚上8點,7病區,燒傷科。門衛打來電話:一個小女孩燒傷,很重。護士趕忙下樓,去接。
    “我到一樓電梯口,兩個男的,前面那人手裡抱著個孩子。用棉被嚴嚴實實地裹著。上了電梯,他說兩天前火燙的。小孩她媽媽回四川老家弄錢了。他在鎮江打工。孩子在句容醫院治過。醫生讓轉來這裡。那人後面跟著的是他朋友。”護士說。
    病區處置室。喬騁醫生已經在這裡等,他是燒傷科主任。“燒得非常重,非常危險。左側下肢已經炭化。用手敲,硬梆梆的。血管也燒焦了,血管就像樹枝形狀,僵化凝固著。孩子休克了。”寶寶,不哭
    她纔一歲半,父親把她一個人,丟在醫院。
    麻醉過後。光亮一點點從她的眼睛裡消失,熄滅了。她的眼睛裡滿是淚水,在慢慢合上之後,緩緩地,從眼角落下。
    病房很大,靜靜的。一個小不點,孤零零地躺著,床顯得特別大。病房裡隻有她一個人,她就是那個受傷的,一歲半的女孩。她張了張嘴,想哭,臉上掛著淚。她的父親送她到醫院,就走了,不再出現。留下她一個人,躺在重癥監護室的病床上。
    她的一條腿纏著繃帶,懸空弔在架子上,架子很高。她全身都裹了繃帶。她這樣躺著已經一個月,身邊沒有親人。
    “42%的面積被燒傷,35%是三度重傷。”主治醫生說。
    女孩哭起來。
    護士摸摸她的手:“寶寶不哭。”
    醫生說:“寶寶不哭。”
    我也說:“寶寶不哭。”
    孩子哭得更厲害,喊:“媽媽,媽媽。”
    媽媽不在。沒有人知道,她還能不能見到她的媽媽,她的爸爸。沒有人知道她是誰,她的家人是誰。她一個人,被丟在醫院。南京紅十字醫院。
    2004年3月9日。白下路,南京紅十字醫院。
    晚上8點,7病區,燒傷科。門衛打來電話:一個小女孩燒傷,很重。護士趕忙下樓,去接。
    “我到一樓電梯口,兩個男的,前面那人手裡抱著個孩子。用棉被嚴嚴實實地裹著。上了電梯,他說兩天前火燙的。小孩她媽媽回四川老家弄錢了。他在鎮江打工。孩子在句容醫院治過。醫生讓轉來這裡。那人後面跟著的是他朋友。”護士說。
    病區處置室。喬騁醫生已經在這裡等,他是燒傷科主任。“燒得非常重,非常危險。左側下肢已經炭化。用手敲,硬梆梆的。血管也燒焦了,血管就像樹枝形狀,僵化凝固著。孩子休克了。”
    “孩子上肢全是針眼,沒法打針。包扎也很專業,顯然在醫院搶救過。”
    病區進入緊張狀態。
    “切靜脈。輸蛋白血漿、輸抗生素、輸抗休克藥物、輸維生素。”
    “全身檢查。換藥,重新包扎。”
    孩子的父親靠著床,蹲在地上,用手按著胸口。他的朋友去辦住院手續。“我身上隻有1,孩子她媽媽明天就來,帶錢來。”辦完住院手續,他的朋友說妻子也在住院,得走。孩子的父親守著孩子。他站不住,他說三天沒喫飯了,也沒睡覺。他蹲著。
    一個小時過去,孩子從處置室被推進重癥監護病房。
    孩子在輸液。父親在床邊看著孩子。孩子又黑又瘦,臉上皴得厲害,或許是哭的原因,皴的地方甚至結了痂。
    父親摸著孩子的手、孩子的頭,孩子昏睡著。他趴在孩子的床邊,看她的臉。他兩眼充血。
    父親在孩子的床邊趴了40分鐘,孩子始終睡著。
    “我要喫點東西。”父親一臉痛苦,隻在登記表上寫了孩子的名字:李霞,年齡:一歲半。家庭地址:四川內江。就捂著胸口,要下樓喫飯。
    父親走了。從五樓的樓梯走下去。
    有護士下樓去,在三樓樓梯口看到他。他趴在欄杆上吐,吐完了,一直趴著。
    他的表情痛苦而傷心。
    他沒有來。他再也沒有出現。他把自己的孩子,一個人,留在醫院。
    “孩子處於休克期。四肢發冷,血壓低,心率快,發燒,39℃。”喬騁主任說,“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一天、 兩天、三天,孩子的情況在慢慢好轉,孩子的家人杳無音信。
    “3月12日,上午8點。我們給孩子進行次手術。”
    手術必須盡快進行。孩子左下肢被火燒壞的部分深達兩釐米:皮膚——皮下組織——淺筋膜——脂肪,隻有深筋膜、肌肉、骨頭未曾傷及。
    “壞死組織是病灶,是細菌繁殖的土壤。休克期過了,要立即動手術去除壞死組織。”
    3月12日的次手術是對左下肢進行切痂——清除壞死組織,然後敷上生物敷料。3月15日進行植皮手術。從孩子的頭上取下7%的皮,植在她的左下肢。
    3月23日,對右下肢進行切痂。
    3月28日,對右下肢進行植皮。
    “手術都很成功。”喬騁主任微笑著說。
    孩子的家人一直沒有出現。
    孩子不會說話,隻會喊“爸爸、媽媽”。偶爾喊一聲,大部分時間都是沉默,或者哭泣。不笑。不知道是因為痛苦,還是因為對於陌生人的恐懼。
    沒有人知道孩子到底是怎樣燒傷的。孩子父親當時的描述是,媽媽不在,他們住在二樓,他上廁所。發現起火了,跑進來,孩子就燒成這樣。他沒有帶病歷,說全部忘在了出租車上。他除了登記的那點點不知真假的信息,沒有留下任何資料。
    “他的說法太簡單,對於起火的原因,被燒的當時情況,我們一無所知。從孩子的傷情來看,火源在她的左下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孩子被燒得如此之重,至少被燒了有四五分鐘。這麼長的時間,孩子為什麼沒跑,為什麼沒人救她?孩子一個人在上面,怎麼會燃起這樣的火?”
    由於忙於搶救孩子,沒有人想到仔細盤問。當時火災情形隻能猜測,無法證實。知道內情的孩子的家人竟然從此全無音信。孩子在遭受火燒之後,又失去了親的人。
    “我喜歡女孩。”他的父親曾這樣對護士講。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要說這句話。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而他所喜歡的女兒,一個一歲半的孩子,獨自承受著身體的痛苦,無助地在痛苦中喊著“媽媽”。
    醫生、護士,完全打亂了自己的工作規律。她們要給孩子買牛奶、買“小饅頭”、買尿片,甚至小玩具。她們要給孩子喂奶、把大便小便,她們要明白孩子的哭,是因為疼痛、饑餓還是恐懼。
    “我們3個人,24小時輪流值班。”燒傷科人力緊張,可是孩子現在成了中心。
    4月6日下午,我站在孩子的床頭。孩子緊張地看著我,眼睛圓圓大大的,驚恐不安。給她東西,她的手一動不動。隻是驚恐地看著,嘴一扁,哭出聲來。護士給她喂小饅頭,她噙著淚,停止哭泣,眼睛還是緊張地看著病床邊的不速之客。
    她已經是個漂亮的女孩了。“跟剛來的時候不能比。”護士說,“她會笑了,昨天笑了一次。”
    總有病友來看她。弔著手臂的、駐著拐杖的。他們靜悄悄地站在她的床頭,看一會兒,再悄悄地離去。他們在過道中嘆息。
    喬醫生又來看她。孩子哭起來。“她怕我。”喬醫生說,“給她換藥。每次總是十二萬分的小心,用消毒水把紗布沾濕了再揭,肯定還是會疼。”
    孩子大聲地哭。隔壁病房的一個小伙子,拿了自己的隨身聽,放在孩子的床頭。音樂緩緩飄動,孩子奇妙地安靜下來,眼睛盯著。音樂響著,孩子的眼睛漸漸蒙矓。睡著了的孩子,不知道夢裡能不能見到她的媽媽,她的爸爸。
    “明天還要動手術。”喬醫生說。
    4月7日,8點。住院醫生、護士,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孩子的床邊。今天,是孩子的第五次手術。“手術成功,這就是後一次手術了。”喬騁主任說。
    孩子身上被燒壞的,沒有植皮的地方這次全要補好。
    住院醫生剃去孩子頭上的頭發,用刀刮成光頭。手術中要從這裡取頭皮,植到她的身上。“頭部血供好,頭皮再生快。另外,以後頭發長出後,完全看不出傷痕。她是個女孩。”醫生說。
    女孩哭了,輕輕地。她也許知道會發生什麼,也許不知道。她都會哭。
    8點36分。護士把孩子推進電梯。手術室在7樓。3號手術室。
    孩子被送進手術室。圍著孩子的隻有醫生,還有我。家屬等待區的走廊裡空空蕩蕩。
    一個夾子夾住孩子細小的手指,監視器接通。很普通的夾子顯得很大,不知道孩子的手指會不會很疼。
    心率正常,血氧飽和度正常,血壓正常。
    “給氧。”護士給孩子接上氧氣管。
    “麻醉。”麻醉主任給孩子實施全身麻醉。
    兩位擔任助手的住院醫生拆開孩子身上的繃帶,開始對創面用碘伏清毒。一定很疼。
    醫生輕輕撥弄著金屬器械,踫撞的聲音讓我的心一陣陣發緊。我盯著孩子的眼睛。亮光在她的眼睛裡慢慢地消失,像漸漸地小了並終於熄滅的油燈的火苗。她的眼睛完全失去了光亮,眼角噙著淚,無聲地望著天花板。
    “孩子睡著了嗎?”我問。
    “不是睡著了,是麻醉了。”
    孩子的眼睛慢慢地合上,手術要開始了。
    手術室充滿監視器發出的孩子的心跳聲。怦、怦、怦、怦,聲音不大,可是非常有力,非常穩定。每分鐘145下。
    9點50分。孩子身上的傷口清理完畢。血袋裡的血一滴一滴地滴進孩子的體內。“為了防止失血過多。昨天夜裡已經輸了75毫升的血,現在還要輸225毫升。”喬主任說,“孩子太小,身上血量少。”
    10點10分,喬主任開始在孩子頭上取皮。怦、怦、怦、怦,脈搏正常。孩子安靜地熟睡著,什麼也看不到,什麼也不知道。我退出手術室。她隻是一個一歲半的孩子,這個孩子現在正遭受的一切,我不敢面對。穿著無菌的白色大褂,我突兀地站在手術室外的走廊上。
    孩子在7樓手術室。5樓,她的病房裡空空蕩蕩。病床上潔白的床單鋪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一個布娃娃放在枕頭旁邊。那隻隨身聽悄悄地,擺放在床頭櫃上。
    12點30分。從孩子被推進手術室到現在,已近4個小時。
    喬騁主任開門出來:“手術順利。”
    4月8日。
    護士給孩子喂著稀飯。“她能喫不少。”護士小姐給我看她手中的杯子。孩子看著我,眼神鮮亮。
    孩子的腿還是用繃帶弔在支架上,兩隻手也用帶子拴著,怕她亂抓。她的頭可以動,眼睛可以四處張望。
    “再過一個月,就可以出院了。”喬主任說。
    喬主任所說的出院,是指通常意義上,有家的人。
    沒有人知道,一個月後,等待這個孩子的是什麼。
    她父親留下的線索便是孩子曾在句容人民醫院治過。可是經過調查,句容醫院沒有收治過這樣的幼兒。
    她無處可去。
    “孩子出院後,要護理,要幫她鍛煉。路還很長。”
    “以後,她能走。她的手沒有問題,她的智力不會受影響。她能自食其力。”
    “但不可能像正常人那樣。”
    從喬主任辦公室出來,我再去看孩子。
    “她一直喊著媽媽,喊個不停。現在睡了。”護士說。
    孩子睡了,臉貼著布娃娃的臉。護士用濕紗布擦去她臉上的淚痕。
    “她還要經歷很多痛苦。每年都要做一次手術,直到發肓成熟。”醫生說。
    她纔一歲半。
    這是一次特殊的采訪經歷,因為采訪對像已經走進我的內心,影響著我,牽扯著我。我是一個幸福的4歲女孩的父親,我為另一個陌生的不幸寶寶而痛苦,她的痛苦我甚至感同身受。因為這,我想替她,感謝這些善良的人們,並且記下他們的名字——雖然,也許他們並不需要:南京紅十字醫院燒傷科的喬騁主任,是他給孩子帶來新生、醫院工會郭明主席,是他的奔波呼喊,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孩子;還有燒傷科醫生:楊永勝、陳勇;護士:王燕,丁小燕、田亮、梁凌虹、仝開棉、蘭志紅,她們是真正的天使,是她們把孩子從噩夢中牽引到溫馨的人間。感謝的名單中還應列上沒有留下全名的鐘小姐,她為孩子帶來了筆捐款。還有小李霞的病友們,他們給了孩子貼近的溫暖。這個感謝名單很不完整,因為隻要用心去關注孩子的,哪怕為孩子的命運有過一聲嘆息的善良的人們,都體現著人性的美好。
    後,我想對孩子的爸爸媽媽說一句:孩子她想你們。痛苦時,她呼喊著你們,恐懼、饑餓時她喊著你們,她在夢中喊你們,在無助孤單時,她要你們。在她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年半的時間裡,她親的是你們,她可以依靠的是你們。疼她的,也是你們。
    也許,你們有著自己的無奈,也許,你們有著太多不得已的理由。可是誰都沒有權利讓一個無辜的寶寶永遠哭泣。請你們給孩子一個未來,不要讓一歲半的孩子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永遠找不到爸爸、媽媽。
    她想回家。
    (經過多方努力,兩年之後,孩子終於被一個合適的家庭收養。她家的附近,就有一座大型醫院。)
    孤兒院
    天亮了,打開門,一個孩子被用繩子拴在孤兒院外面的柵欄上。孩子裹著棉衣,也許是哭累了,躺在泥地上已經睡著。一臉的淚。
    2006年9月19日。
    在安徽潁上到阜陽的102省道110公裡處,一面旗子,高高地插在樹椏裡。沒有風,旗子貼著樹干一動不動。一位瘦小的老人在旗子的下面,努力朝遠方張望著。
    他說,我就是王家玉孤兒學校的老師。
    “孤兒院在河的對岸。”他用手指指。
    一群母雞在學校門口的草垛下面刨食,對於來人毫不驚慌。兩個七八歲的女孩子笑著喊著,奔過來,打開院子的柵欄門。接著有更多的孩子湧過來,朝我們拍手,笑著,喊“歡迎”“歡迎”。
    推開校長室的門,木頭門發出吱呀的怪叫。一位老人聞聲從牆角的行軍床上艱難地爬起身。
    他說,是的,我是王家玉。上樓梯的時候,這位67歲的老人摔了一跤,腰部骨折,已經臥床兩個多月。
    老人從昏暗的角落裡走到透著陽光的窗戶跟前,笑著,笑容落寞而沉重。孩子們的小腦袋在窗口挨挨擠擠,不一會兒,上課的鈴聲響起。一哄而散。
    這個簡陋甚而寒傖的校園裡,生活著214個孤兒。
    孩子們在上課。
    一年級的課桌是一塊塊的木板,鋪在水泥墩上。孩子們看到了我,齊聲地,把拼音讀得格外的響亮。
    秋日的傍晚,風裡已經透著陣陣的寒意。高聲讀著拼音的六七歲的孩子們,絕大多數還穿著拖鞋和涼鞋。
    一年級教室的後面,是聾啞孩子的教室。孩子們在畫畫。牆上貼著幾張畫好的水彩,美得讓人心痛。因為他們之中,已經有人被揚州選去當了玉雕工人。孩子們更加的刻苦,他們有了希望。
    而在後面一個小小的院子裡面,三位老人手裡抱著,車裡推著五六個幾個月大的孩子。都是殘疾孩子。
    老人們是放棄了家裡的勞動,來這裡幫忙的。
    “想到這些孩子,我就忍不住眼淚。我在家裡什麼也干不了,我天天來帶他們。”
    他們都是孤兒。214個孤兒。他們,每一個都有著言說不盡,甚至無法言說的可悲身世。然而,他們看上去,幾乎是快樂的。他們的笑容熱情而靦腆,他們的眼神單純而清澈。也許,在經歷了太多災難的之後,衣食無憂,就是他們心目中幸福的全部含義。
    孤兒們人生當中的這個小小綠島,是從王家玉的一次街頭偶然開始的。
    1994年。
    “我到潁上縣城去辦事,五六歲的一個孩子,在垃圾堆裡扒東西。辦完事回來,他還在那裡扒。我說,孩子,這裡東西髒,不能喫。我買了兩個燒餅給他。後來,幾次來縣城,都遇見他。就每次給他買兩個燒餅。他一看我,就跑過來。親熱得不得了。我說,算了,你干脆跟我回家吧。”
    “他父母都不在了。後來,他大了,送他學了汽修。現在在蘇州工作了。”
    “他是我收留的個孩子。”
    誰會在意,在廣大的城市鄉村,處處都有流浪孩子的棲身處呢?王家玉總是能發現他們,他們也總是對這個面容和善的老爺爺充滿不同尋常的信任,這真是難以解釋的現像。王家玉親自發現收留的孤殘兒童,在四五年間,竟然有二十來個。安徽阜陽穎上縣的這個行為不合常理的農村老漢,一下在四裡八鄉出了名。出了名的結果,是更多的孩子被送到了這裡。到了2003年底,王家玉的孩子,達到了183個。
    王家玉出生在貧困縣窮的農家,家徒四壁,少年喪父,三十歲纔娶上了患有癲痫的妻子。因為妻子無法料理家務,王家玉遠赴東北做伐木工人,竟要背上兩個弱智的女兒。能喫苦的他,憑著木工的手藝,開辦家具廠,1994年,他的家底有了四、五萬,成為當地有戶。到了2003年,他的收入增長到幾十萬,而孩子增長速度,又遠遠超過了收入的增長。孩子,讓他的廠房,變成了校舍,讓他的全家和工人,成了護理員和廚師,更讓他本人徹徹底底,從富翁,變成了還有大批欠款的窮漢。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