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現代性賦格:19世紀歐洲文學名著啟示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理論
    【市場價】
    139-201
    【優惠價】
    87-126
    【作者】 童明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理論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33776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3377626
    作者:童明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 

        
        
    "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1、童明,是著名作家木心的英文作品譯者,也是木心弟子陳丹青在美國洋插隊的“戰友”。
    2、《現代性賦格》是作者的**本思辨散文集,是童明執教美國高校的思想備課本,也是國內讀者理解西方的文學指南錄。
    3、歐洲文學到19世紀已登峰造極,群星閃耀,本書還原了西方現代性產生的文化語境,指向十字路口的今日中國。
    4、圖文並茂,部分文章曾發表於《文景》《外國文學》等國內有影響的刊物,專家、讀者特別關注。
    “什麼是啟蒙?”不是問一次就一勞永逸的問題。啟蒙要一直繼續,但是,某一種啟蒙是可以質疑的。
    後現代的頓悟,其實是對歷史的漸悟。
    “憂郁”是辛酸苦樂的凝聚;“憂郁”接通“理想”、觸及純靈的那一瞬間,“一行波德萊爾”渾然而成。
    世界意義上的現代化終於抵達中國,“資資”有味的時尚也接踵而至。郝麥們滔滔不絕,活像福樓拜小說裡寫的模樣。
    陀思妥耶夫斯基“刻畫了人類靈魂的所有層次”,對話的主體在衝突之中激蕩情感和思想,呼應往返,成為音樂式的復調。
    蘇格拉底代表著邏輯思維和藝術思維的分離。尼采把“蘇格拉底”這個符號做修辭改造,“作為音樂家的蘇格拉底”就成了歷史性轉折的新符號。 
    內容簡介
    賦格是一種多聲部對位的音樂結構。“現代性”(回答什麼是現代價值、現代思維的哲學思想)並非隻有啟蒙形成的現代思想體繫一種,而是多義、多聲部的相互衍生,以復調式在歷史上拓展,宛如音樂中的賦格。
    《現代性賦格》融當代文論思辨於散文篇章,力求實現詩性的思辨與思辨的詩性,復現19世紀歐洲現代化的歷史語境,重溫經典文學作品的啟示,進入“現代性”的復調式思考,以期喚醒與現代體繫形成對位張力的人文美學現代性。對於仍在尋找現代意識的中國,歐洲現代化的歷史(包括其中的文學史)所能提供的借鋻,不可忽視。
    全書按四篇展開,其中的各章可作為獨立散文,但能彼此呼應,呈現多聲部賦格。“啟蒙篇”以啟蒙為線索,引出現代體繫和後現代思辨策略的對位聲部;“法蘭西篇”與“俄羅斯篇”相互對照,呈現發達狀況和不發達狀況下對現代體繫兩種不盡相同的反應;“尼采篇”則是從整個西方思想史的大格局對現代體繫的思辨和應答。
    作者簡介
    童明,原名劉軍,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英語繫教授。出生於西安,曾留學英國和美國,1980年代初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任譯員,1992年獲美國馬薩諸塞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在國內外刊物發表過多種論文和散文,涉及西方文論、美國文學、歐洲文學、文化飛散等各種專題。在國內出版
    目錄
    題內題外
    啟蒙篇
    章 啟蒙(上):現代計劃的軌跡
    第二章 啟蒙(下):後現代的思辨
    法蘭西篇
    第三章 波德萊爾憂郁的理想
    第四章 福樓拜的美學判斷
    俄羅斯篇
    第五章 歐洲現代化和彼得堡幻想曲
    第六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人
    尼采篇
    第七章 尼采式轉折(上):悲劇之力
    第八章 尼采式轉折(下):別忘了音樂,蘇格拉底
    參考文獻題內題外
    啟蒙篇
    章 啟蒙(上):現代計劃的軌跡
    第二章 啟蒙(下):後現代的思辨
    法蘭西篇
    第三章 波德萊爾憂郁的理想
    第四章 福樓拜的美學判斷
    俄羅斯篇
    第五章 歐洲現代化和彼得堡幻想曲
    第六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人
    尼采篇
    第七章 尼采式轉折(上):悲劇之力
    第八章 尼采式轉折(下):別忘了音樂,蘇格拉底
    參考文獻
    索引
    鳴謝
    在線試讀
    啟蒙篇
    章 啟蒙(上)
    現代計劃的軌跡
    1 從啟蒙說起
    有一些思辨策略(critical strategies),是在質疑啟蒙的現代價值體繫之中形成的,這些策略已成為後現代(postmodemity或postmodernism)理論重要的一維。“後”(post—)有“思辨”的含義,是後現代的語義之一,指的是對體繫化的現代性與啟蒙的思辨。
    針對現代價值體繫,後現代做不事體繫的思辨,並非拒絕秩序,而是在歷史、變化、新語言認識的更大格局中,尋求啟蒙所必需的心智之光。對啟蒙的思辨正是為了再一次啟蒙,換一個說法,後現代也是現代,可稱作“對位現代性”(當代理論常見的另一個用語),恰如賦格音樂中的主題和對題,一問一答,相互追逐。
    我們把啟蒙這件大事分上、下篇敘述。上篇,綜述啟蒙的現代性計劃形成了怎樣的哲學思想體繫,同時論及一些非體繫的啟蒙思想。下篇,以19世紀歐洲文學和後現代主要理論家為例,針對現代體繫的宏大敘述,揭示後現代針對現代體繫的理性、主體、知識、人等提出的思辨策略。
    2 啟蒙種種
    啟蒙在中文裡的基本詞義是接受入門教育、獲得初等知識,然而在歐洲各國語言裡,啟蒙的對應詞義卻是——不入小學,直達大學。獲得新知新解,開啟並解放思想,是啟蒙在歐美語言中的主要語義。英語的enligtrtenment,法語的eclailcissement、lumiere,德語的auftdaung,或指光亮穿透陰霾,或指思維由暗而轉明朗。啟蒙欲借心智之光(笛卡爾稱“自然之光”)驅散黑暗愚昧,掃除迷信無知。因此,作為動詞的enligllten(eclaircir、aufldaren)就有“菩提樹下心中開悟”之意,不過此種開悟在西方啟蒙運動中必是理性之悟,即科學理性、工具理性。
    既然啟蒙是褒義詞,既然它的反義詞是愚昧、混沌、迷信、無知,等等,那麼主張“反啟蒙”的人在遣詞用字上已經輸了。啟蒙是對的,因為愚昧無知、執迷不悟一定不對。
    當然,啟蒙,即英文裡大寫的Enlightenment,具體指產生現代價值的啟蒙運動。啟蒙的現代計劃(the project of modernity)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問題,西方思想史對此長期的質詢,逐漸形成各種思辨策略,近幾十年纔彙總在“後現代”這個傘形概念之下。啟蒙篇
    章 啟蒙(上)
    現代計劃的軌跡
    1 從啟蒙說起
    有一些思辨策略(critical strategies),是在質疑啟蒙的現代價值體繫之中形成的,這些策略已成為後現代(postmodemity或postmodernism)理論重要的一維。“後”(post—)有“思辨”的含義,是後現代的語義之一,指的是對體繫化的現代性與啟蒙的思辨。
    針對現代價值體繫,後現代做不事體繫的思辨,並非拒絕秩序,而是在歷史、變化、新語言認識的更大格局中,尋求啟蒙所必需的心智之光。對啟蒙的思辨正是為了再一次啟蒙,換一個說法,後現代也是現代,可稱作“對位現代性”(當代理論常見的另一個用語),恰如賦格音樂中的主題和對題,一問一答,相互追逐。
    我們把啟蒙這件大事分上、下篇敘述。上篇,綜述啟蒙的現代性計劃形成了怎樣的哲學思想體繫,同時論及一些非體繫的啟蒙思想。下篇,以19世紀歐洲文學和後現代主要理論家為例,針對現代體繫的宏大敘述,揭示後現代針對現代體繫的理性、主體、知識、人等提出的思辨策略。
    2 啟蒙種種
    啟蒙在中文裡的基本詞義是接受入門教育、獲得初等知識,然而在歐洲各國語言裡,啟蒙的對應詞義卻是——不入小學,直達大學。獲得新知新解,開啟並解放思想,是啟蒙在歐美語言中的主要語義。英語的enligtrtenment,法語的eclailcissement、lumiere,德語的auftdaung,或指光亮穿透陰霾,或指思維由暗而轉明朗。啟蒙欲借心智之光(笛卡爾稱“自然之光”)驅散黑暗愚昧,掃除迷信無知。因此,作為動詞的enligllten(eclaircir、aufldaren)就有“菩提樹下心中開悟”之意,不過此種開悟在西方啟蒙運動中必是理性之悟,即科學理性、工具理性。
    既然啟蒙是褒義詞,既然它的反義詞是愚昧、混沌、迷信、無知,等等,那麼主張“反啟蒙”的人在遣詞用字上已經輸了。啟蒙是對的,因為愚昧無知、執迷不悟一定不對。
    當然,啟蒙,即英文裡大寫的Enlightenment,具體指產生現代價值的啟蒙運動。啟蒙的現代計劃(the project of modernity)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問題,西方思想史對此長期的質詢,逐漸形成各種思辨策略,近幾十年纔彙總在“後現代”這個傘形概念之下。
    如何評價啟蒙運動,這是件細致的工作。過於簡單化的說法是把後現代和啟蒙對立,贊同啟蒙必然反對後現代,贊同後現代則必然反對啟蒙,似乎黑白分明就是清楚。其實不然,嚴肅的後現代理論關心的是,啟蒙運動有沒有違背其初衷;在啟蒙的旗幟下,會不會出現另一種形式的盲從或迷信;“光明”的理想會不會再給自由的精神蒙上陰雲。簡而言之,如此的思辨旨在繼續啟蒙。當代理論采用“後現代”一語而避開“後啟蒙”(雖然偶爾也會見到這樣的說法),避開了不必要的歧義。至於堅持“反啟蒙”之說,潛臺詞裡透出復闢宗教傳統的價值之意,指責啟蒙運動的懷疑主義破壞了真理。“反啟蒙”不是後現代,因為不相信真理正是後現代思辨的基礎。應該說,後現代是一次新的啟蒙。
    從後現代的角度看,啟蒙是一次利弊參半、自相矛盾的歷史運動,它終結了中世紀以宗教信仰為特征的世界觀,以科學、理性推動社會發展,它摧枯拉朽的革命特質和歷史進步無可否認。但是,它的現代性價值體繫及其在全世界的推廣,也帶來許多有目共睹的問題。對啟蒙運動形成的體繫性(包括理性、主體、知識等特定概念的體繫),應該用變、喻說性語言等當代思想重新思考。對體繫作不事體繫的思考,纔能繼續啟蒙。對啟蒙運動的體繫提出懷疑的後現代,也是源於啟蒙運動。例如,“懷疑一切”作為理性思維的一部分,源於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1650)。啟蒙運動的關鍵人物盧梭,即以懷疑著稱,他在懷疑啟蒙的“進步”之說時,已經懷疑了啟蒙的正統價值。
    啟蒙運動發生在17世紀至18世紀的法、英、德、意、美各國。為了某種方便,有人把時間定在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和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之間。寬泛意義上的啟蒙,指現代思想(或哲學)的整個計劃(the intellectual orphilosophical project of modernity),往上可追溯到13世紀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恢復亞裡士多德邏輯的那一刻,或追溯到文藝復興;往下可延伸至19世紀的哲學(如英國的邊沁等功利哲學家),以至今日。
    提到啟蒙,人們會想到崇尚理性、科學、進步的現代精神,想到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想到民主政治取代君主專制的歷史潮流,想到現代世界史上人類為擺脫迷信和愚昧做出的種種努力。這些有目共睹的進步也感染了中國人,中國人在啟蒙的鼓舞之下開啟了中華民族的現代進程。然而,啟蒙形成的現代哲學體繫(它以科學、理性、主體、人本主義這些鼓舞人心的素)還有它的另一面,它的負面在幾百年的歷史過程中逐漸被人們認識。
    現代哲學體繫主要依賴科學理性,更貼切的說法是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指那種依賴可計算性的邏輯推理。工具理性可以把思想轉化為物質、效率,為現代社會青睞,助長重物質實效和實證的現代價值。然而,對工具理性的依賴不能提供生命的意義,甚至會排斥美學思維,排斥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更深遠的智慧。過於相信可計算的邏輯,其實是人類的驕傲自大。有些啟蒙思想家對人類進步的展望,基於這樣的想法:人的邏輯計算必然符合自然規律,人算等於天算。而越來越多的事實是,當人算不把天算放在眼裡的時候,天算不動聲色地懲罰人算。
    此外,被工具化的理性還可以服務於殖民主義的掠奪、帝國主義的霸權邏輯。工具理性造成新的迷信,產生違背人性的秩序,甚至法西斯的秩序。因為理性的同義詞是“合理”,理性被用來將不合理的事物合理化的事例,比比皆是。
    在啟蒙那個時候,人類似乎蘇醒過來了。如今看來,這個蘇醒並不是那麼醒。人,確實醒了過來。人,又昏昏睡去。
    總還是有一些人清楚地知道人類的醒與睡的狀況,18世紀有,19世紀有,20世紀也有。他們有時被尊為偉人,但也常被別人當作瘋子。
    科學、理性、知識、主體、進步,這些曾經(並仍然)激動人心的中心詞,構成了啟蒙運動的宏大敘述。宏大敘述展現如幻如夢的前景,令自主自由者受之鼓舞而有所作為,而不可自主者則為之迷茫並反遭愚弄。宏大敘述是那種高度統一(supremely unifying)的敘述,因而是不容“差異”的敘述。它要求樂觀,不允許任何悲觀或任何人的悲觀。為什麼呢?因為不敢悲觀哪,悲觀不起。
    回顧兩三百年來的人類歷史,不禁要問:宏大敘述表述的樂觀,會不會出自盲目,甚至出自虛偽?
    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他的後現代理論較詹姆遜的略早,思路也更清晰)用一句話講清楚了後現代。他說:“若簡化到極致,我對後現代的定義就是,對(啟蒙運動)宏大敘述存疑。”(xxiv頁),“存疑”——incredulity(incredulous)——在英語裡還有“難以置信”的意思,像是搖著頭,有感而嘆:“怎麼竟會如此?”利奧塔說“存疑”,言下之意是,我們曾經對啟蒙寄予希望,如今對啟蒙的可能性仍然寄予希望;現代體繫靠宏大敘述的描繪,確實令人感覺宏大,可是對它的歷史軌跡、後果、語言邏輯加以思考,又令人不得不存疑,不得不感嘆。
    人,中國人在啟蒙的鼓舞之下開啟了中華民族的現代進程。然而,啟蒙形成的現代哲學體繫(它以科學、理性、主體、人本主義這些鼓舞人心的素)還有它的另一面,它的負面在幾百年的歷史過程中逐漸被人們認識。
    現代哲學體繫主要依賴科學理性,更貼切的說法是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指那種依賴可計算性的邏輯推理。工具理性可以把思想轉化為物質、效率,為現代社會青睞,助長重物質實效和實證的現代價值。然而,對工具理性的依賴不能提供生命的意義,甚至會排斥美學思維,排斥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更深遠的智慧。過於相信可計算的邏輯,其實是人類的驕傲自大。有些啟蒙思想家對人類進步的展望,基於這樣的想法:人的邏輯計算必然符合自然規律,人算等於天算。而越來越多的事實是,當人算不把天算放在眼裡的時候,天算不動聲色地懲罰人算。
    此外,被工具化的理性還可以服務於殖民主義的掠奪、帝國主義的霸權邏輯。工具理性造成新的迷信,產生違背人性的秩序,甚至法西斯的秩序。因為理性的同義詞是“合理”,理性被用來將不合理的事物合理化的事例,比比皆是。
    在啟蒙那個時候,人類似乎蘇醒過來了。如今看來,這個蘇醒並不是那麼醒。人,確實醒了過來。人,又昏昏睡去。
    總還是有一些人清楚地知道人類的醒與睡的狀況,18世紀有,19世紀有,20世紀也有。他們有時被尊為偉人,但也常被別人當作瘋子。
    科學、理性、知識、主體、進步,這些曾經(並仍然)激動人心的中心詞,構成了啟蒙運動的宏大敘述。宏大敘述展現如幻如夢的前景,令自主自由者受之鼓舞而有所作為,而不可自主者則為之迷茫並反遭愚弄。宏大敘述是那種高度統一(supremely unifying)的敘述,因而是不容“差異”的敘述。它要求樂觀,不允許任何悲觀或任何人的悲觀。為什麼呢?因為不敢悲觀哪,悲觀不起。
    回顧兩三百年來的人類歷史,不禁要問:宏大敘述表述的樂觀,會不會出自盲目,甚至出自虛偽?
    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他的後現代理論較詹姆遜的略早,思路也更清晰)用一句話講清楚了後現代。他說:“若簡化到極致,我對後現代的定義就是,對(啟蒙運動)宏大敘述存疑。”(xxiv頁),“存疑”——incredulity(incredulous)——在英語裡還有“難以置信”的意思,像是搖著頭,有感而嘆:“怎麼竟會如此?”利奧塔說“存疑”,言下之意是,我們曾經對啟蒙寄予希望,如今對啟蒙的可能性仍然寄予希望;現代體繫靠宏大敘述的描繪,確實令人感覺宏大,可是對它的歷史軌跡、後果、語言邏輯加以思考,又令人不得不存疑,不得不感嘆。
    國人康德(Immanuel Kant,1724一1804)、美國人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m,1706—1790),等等。當時啟蒙所反對的愚昧、迷信、專制,直接指向宗教威權和世襲貴族秩序。資本經濟的發展和科學革命的挑戰,已經動搖了舊秩序的存在基礎,啟蒙思想對法國革命的推波助瀾作用就顯得理所當然。不過,啟蒙思想家中不主張革命者也不在少數。法國革命前,有些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就以對貴族進行啟蒙為己任;在法國革命爆發之後,更有人認為這場革命違背了啟蒙的原則。直至今日,還有很多人認為,革命的暴力特征有違啟蒙的理性精神。
    如果說18世紀是啟蒙思想形成體繫的時期,那麼17世紀則是啟蒙醞釀和產生的時期。17世紀的笛卡爾哲學看重的“來自體繫的精神”(esprit desysteme),到了18世紀法國啟蒙哲學,就演變成“體繫化的精神”(espritsystematique);前者還有數學邏輯的含義,而後者則意味著體繫的工具理性擴展到了人類各個領域。18世紀的歐洲人對建設一個更美好社會充滿信心,信心來自17世紀以來科學革命和社會變革帶來的成果,或者更早,來自文藝復興對人的肯定。對18世紀的歐洲人來說,啟蒙的導師是牛頓(Isaac。Newton,1642—1727)、笛卡爾、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一1662)、洛克(JohnL,ocke,1632—1704)、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一1592)。
    啟蒙是當時的歷史潮流,勢不可擋。以天文、數學、物理為先導的現代科學革命,使得宗教世界觀顯得蒼白無力。以科學觀取代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權威和秩序,就勢在必行。
    許多世紀以來,上帝(以至教會)具有權威,就是因為上帝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的一切。然而,現代科學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的規模和細節。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在論畫時如是說:“宇宙種種的形體和色澤可以在人的眼睛裡集中為一點。”這樣的說法已經把人擺在了上帝的位置。
    用人眼來探究世界奧秘的夢想,促發了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的誕生。17世紀,數學家兼神學家帕斯卡在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浩瀚星空時,一聲驚呼——宇宙的規模竟然遠遠超乎人類的想像。
    帕斯卡的驚呼,昭示了一種明顯的像征意義——中世紀宗教世界觀及其秩序失去了正當性。
    在此之前的人類想像中,宇宙是小而親切的,宇宙的模式,也不過是冥王星的軌道直徑那麼大,地球被當作宇宙的中心。哥白尼對此提出質疑,但一直到17世紀,地球中心說纔被推翻。
    剎那間,宇宙大了,人小了。
    可惜的是,體現科學理性的人,接下來又以無限膨脹的驕傲,成為新的上帝。
    尼采曾有一問:“現代科學文化為什麼沒有古希臘悲劇文化那種力量和偉大?”原因之一是悲劇時時提醒希臘人——人類要站起來而偉大,首先要老老實實承認人在自然界面前很小很小,小到微不足道。而相比之下,現代人類擁有的科學理性卻常常使人忘乎所以。
    現代初期的人類視野之小,小到連人類彼此之間也不了解。16世紀歐洲人到達美洲時,看到美洲當地文明成就所表現出的驚訝,不亞於帕斯卡次觀察到天體。但當歐洲人稱美洲大陸為“新大陸”時,心情顯然不止好奇。隨後,歐洲人就雄心勃勃地提出,征服新大陸是歐洲人的“神諭使命”(manifestdestiny),也就是說,上帝賦予歐洲人特別的使命,向歐洲以外的新世界輸出文明和進步。我們知道,歐洲人的“神諭使命”不僅到達美洲,也到達亞洲;不僅帶來新知,也帶來野蠻。啟蒙的進步,離不開歐洲人向其他文明的學習。比如,如果歐洲人沒有在中世紀拋棄羅馬數字而采用阿拉伯數字,科學革命不可能發生,以後的數學發明,如微積分則不可能出現,現代社會的工業和經貿大發展也就不可能。但是,歐洲人在掠奪殖民地資源時,對其他文明表現出的傲慢,又給了西方理性另一種含義。現代世界史清楚地記載著,歐洲的擴張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並在這個過程中把野蠻和啟蒙的雙重特質,銘印在西方人的“主體”意識之中。
    4 啟蒙的現代性體繫
    現代性在啟蒙初期是個計劃,後來形成體繫。
    美國哲學家羅蒂(Richard:Rorty,1931—2007)有個重要的觀點。他認為,啟蒙的計劃(即現代的計劃)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即政治計劃和哲學計劃。“政治計劃’旨在創造人間天堂——一個沒有等級、階級或殘忍的世界;‘哲學計劃’旨在找到一個新的、全面的世界觀,以自然和理性(Natureand Reason)取代上帝。”(Rorty,19頁)。羅蒂說,雖然政治計劃幾經反復,屢遭挫折,進展非常緩慢,卻並沒有完全失敗。另一方面,哲學計劃雖然仍被許多哲學家所遵循,但在20世紀卻一直受到批評。
    羅蒂的話應作何解釋?從歷史上看,現代性的政治計劃在相當程度上是現代性的哲學計劃的實踐,但政治計劃不完全等於哲學計劃,因為政治計劃受哲學、經濟、歷史等復雜因素的影響。這是一層意思。另外,創造一個沒有殘忍的世界,是人類深切持久的願望,因為這個夢會繼續下去,所以政治計劃不會完全失敗。然而,支持現代化的哲學思想不會一成不變。現代性的政治計劃,久經磨難,會找到更好的哲學思想。這是第二層意思。
    有人說,現代性結束了。又有人說,現代性尚未完成。羅蒂的話提醒我們,先要搞清楚說的是哪一個現代性。
    為了清楚掌握啟蒙的現代思路和後現代的緣由,我們討論的重點放在現代性的哲學計劃上,聚焦在由此形成的體繫上。
    簡單地說,啟蒙是從自然科學的現代特征出發,構想了一套新的人文思想,進而形成現代的思想觀念體繫。這個體繫化的過程可分以下幾點加以歸納:
    經典的機械論(Classical Mechanics)和自然神論(Deism)為一體的科學觀 根據這個科學觀,宇宙被看做是一部遵循可預見的“客觀”規律(oredictable and objective laws)而運行的機器。上帝創造並啟動了這部機器,但是上帝並不負責機器的日常運作。因為宇宙的秩序被認為是理性的,上帝也就成了理性的像征。那麼,科學是什麼?科學無非是通過實證的方法,發現自然界所隱藏的規律和秩序,即上帝這個超級數學家的思路。牛頓是啟蒙運動的科學家,也是這種機械論加自然神論的代表人物。英國詩人蒲柏(Alexandei。Pope,1688—1744)用《創世記》的口吻,不無詼諧地概括了牛頓的重要性所在:
    自然和自然的規則隱藏在黑夜裡
    神說:牛頓來吧!
    於是一片光明。
    牛頓(他所代表的科學理性)成了上帝,他像上帝那樣帶來了光明,或者說,帶來了啟蒙的自然之光、心智之光。
    科學中的原子論和機械論相似。所謂原子論,是認為物質的原子受普遍規律主導,而這些規律的活動變化,可以由數學來表示。機械論或原子論的出現,是科學中調查和觀念化方法的勝出。
    經驗主義(Empilicism) 經驗主義是現代科學理性的另一主要特征。經驗主義認為,人可以通過觀察進入現像的實質。重復的觀察和試驗,可以產生對未來自然事件的合理預測。經驗主義一方面挑戰了以往對權威的依賴,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神話,即“事實”的客觀性在於,“事實”不含有價值觀或人的解釋的成分。尼采花了很大的精力揭示這種“事實”觀的謬誤。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