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與陳詞濫調一戰(英國文壇教父馬丁·艾米斯三十年經典書評合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隨筆
    【市場價】
    440-638
    【優惠價】
    275-399
    【作者】 〔英〕馬丁·艾米斯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外國隨筆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856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20185696
    作者:〔英〕馬丁·艾米斯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斬獲2001年全美書評人協會獎

    • 一部充滿銳氣和智趣的個人閱讀史,一份帶著睿智的偏見的歐美文學指南

    • 收錄1971年至2000年作家為《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新政治家》《觀察家》《泰晤士報書評增刊》《大西洋月刊》等英美頂級文化媒體撰寫的深度書評

    • “每年我都要重讀這本書因為每次想淺嘗幾段,結果都忍不住把整本書讀完…就覺得自己正投身於一個光輝的傳統中,每次都讓我大為振奮。”——《紐約時報》首席書評人帕茹兒塞加爾(Parul Sehgal)

    • “艾米斯不隻是在評論這些書,他簡直是在重寫。”——傑夫戴爾(作家)

     
    內容簡介

    《與陳詞濫調一戰》是英國作家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1949—2023)最負盛名的文學評論集,曾獲得2001年全美書評人協會獎。


    本書集結的文章為1971年至2000年艾米斯撰寫的深度評論,他以磅礡的閱讀儲備,為塞萬提斯、彌爾頓、約翰·多恩、簡·奧斯丁等經典作家的作品貢獻了洞見非凡的解讀,同時也以其毒辣而正派的口味,評判了20世紀下半葉英語文壇代表人物,如索爾·貝婁、菲利普·拉金、納博科夫、伊夫林·沃、阨普代克、V.S.奈保爾、菲利普·羅斯等人的作品。


    陳詞濫調、矯揉造作、政治正確——這些都是艾米斯的敵人。對艾麗絲·默多克、庫爾特·馮內古特、雷蒙德·錢德勒、安東尼·伯吉斯、V.S.普裡切特、唐·德裡羅等當代名家的作品,艾米斯也自有公允的論斷。此外,作家的興趣還延及國際像棋、英國足球流氓文化、吉尼斯紀錄大全,等等。


    本書既是一部充滿銳氣和智趣的個人閱讀史,也是一份帶著睿智的偏見的歐美文學指南。

    作者簡介

    馬丁•艾米斯,英國當代作家,小說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素有英國“文壇教父”之稱。1974年,憑其處女作《雷切爾文件》摘得毛姆文學獎,此後出版多本小說,包括《金錢》《倫敦場》《時間箭》《夜行列車》《黃狗》《利益區域》等,以及短篇小說集《愛因斯坦的怪獸》《重水》。


    自1970年代起,馬丁·艾米斯先後擔任《星期日泰晤士報》《新政治家》《觀察家》《大西洋月刊》等刊的書評人,著有書評和隨筆集《白痴地獄》《與陳詞濫調一戰》《時間之痕》《拜訪納博科夫夫人》等。


    2008年,《泰晤士報》將其評選為“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作家”。2023年,艾米斯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去世,生前最後一部作品是自傳性小說《局內人》(2020)。

    目錄
    I/ 致謝

    偉大的作品
    449 / 折斷的長矛
    456 / 愛情的力量
    465 / 與陳詞濫調一戰
    473 / 美國雄鷹
    501 / 納博科夫的大滿貫

    526 / 人名對照表

    I/ 致謝


    1/前言


     


    論男性氣概及相關問題


    3 / 宙斯和垃圾


    11 / 在血泊深處我已踩得太遠


    19 / 一個首相,一個總統,一個第一夫人


    33 / 世界與我


    37 / 貓王和安迪:美國男人


    46 / 噩夢種種


    57 / 你最喜歡哪樣?


     


    英式文章


    65 / 普裡切特贊


    73 / 死亡之友:安格斯•威爾遜


    82 / 艾麗絲與愛


    93 / J.G.巴拉德


    112 / 安東尼•伯吉斯:傑克快點


    128 / 冷遇


    141 / D.M. 托馬斯現像


     


    菲利普•拉金


    149 / 緣起:幼蟲拉金


    152 / 結局:赫爾的唐璜


     


    正典


    177 / 柯勒律治美妙的疾病


    185 / 徒勞的補綴


    188 / 為彌爾頓辯護


    193 / 狄更斯黑暗的一面


    199 / 背道者多恩


    203 / 沃的代表作;伍德豪斯的日落


    211 / 勞瑞:火山裡


     


    爭搶風頭


    219 / 續錢德勒


    224 / 侏羅紀公園2


    230 / 維持全靠埃爾莫爾 •倫納德


    235 / 一半是沃爾夫


    239 / 鮑勃•斯尼德打破沉默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253 / 生平


    257 / 講稿


    261 / 戲劇


    265 / 書信集


    270 / 洛麗塔的小妹妹


     


    美式文章


    277 / 梅勒的高潮與低谷


    291 / 維達爾的鏡子


    297 / 菲利普•羅斯與自我


    312 / 名叫威廉•巴勒斯


    319 / 庫爾特的宇宙


    323 / 杜魯門的回憶


    327 / 唐•德裡羅的力量


    337 / 甚至更晚


     


    痴迷與好奇


    345 / 像棋是他們的生命


    362 / 足球瘋狂


    374 / 多伊爾流派


    377 / 信不信由你


    380 / 並非好笑的事情


    約翰•阨普代克


    387 / 寫生課


    超凡脫俗


    413 / 全都在場


    416 / 俄羅斯的幽靈


    419 / 沒什麼是理所應當,一切都逆來順受


    423 / 受過教育的魔鬼


    430 / 絕不


    437 / 更多尸骨

    偉大的作品


    449 / 折斷的長矛


    456 / 愛情的力量


    465 / 與陳詞濫調一戰


    473 / 美國雄鷹


    501 / 納博科夫的大滿貫


     


    526 / 人名對照表


     

    前言

    前言


    盛韻


     


    當我在腦海中得意揚揚地計劃這本書時,一直想加一個美美的小章節,就叫《文學與社會》,然後把我寫過的文學與社會的文章(我寫過F.R.利維斯、萊昂內爾•特裡林,還有不那麼出名的人物比如伊恩•羅賓遜和丹尼斯•多諾霍)都收進去。“文學與社會”在一段時間裡人人談論,甚至有了專屬縮寫:Lit & Soc。我依稀記得“文與社”曾經是我的長期興趣所在。但當我翻閱厚厚的手稿,隻找到了幾篇文章,而且全是七十年代初寫的(那時我纔二十出頭)。重讀之後,我又考慮是不是該把我這美美的小章節叫作《文學與社會:逝去的爭鳴》。然後我決定最好讓我的論點也逝去。這些文章都太急切、自負了,還很沉悶。不過起決定作用的,是“文與社”已經死透透了,現在連文學評論都不見了。


    那個時代在今天看來已經遙遠得面目模糊。我曾經在《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打過工,當時就感覺到了差異,我去開編前會(好像是幫忙準備一期文學與社會專刊)時留著及肩長發,穿著花襯衣和三色高筒靴(不過被我褲子的喇叭形褲腳完美遮住了)。我的私生活算中產波希米亞——就算不是直白的放蕩,也是嬉皮風加上享樂主義;但隻要一涉及文學評論,我就非常有道德。我無時無刻不在讀評論,在浴缸裡讀,在地鐵上讀;我總是把埃德蒙•威爾遜或威廉•燕卜蘇放在手邊。我對這事兒很嚴肅,當時的人都這樣。我們探討文學批評總是流連忘返。我們坐在酒吧、咖啡館裡談W.K.維姆薩特和G.威爾遜•奈特,談理查德•霍加特和諾思羅普•弗菜,談理查德•波利爾、托尼•坦納和喬治•斯坦納①。大概就是在這麼一個場合,我的朋友兼同事克菜夫•詹姆斯首次形成了他的重要觀點——文學評論對文學來說並非必要,但文學和評論兩者對文明來說都不可或缺。人人都同意這說法。我們覺得文學是內核,文學評論探索其重要性並將之普及化,在文學周圍制造一種空間,從而進一步提升它。應該加一句,七十年代初有兩種文化的大討論:藝術對陣科學(或者說F.R.利維斯對陣C.P.斯諾)。也許這一文化時刻最美妙的是藝術似乎占了上風。


    文學史家將之稱為批評時代。姑且說它始於1948年吧,那一年艾略特出版了《關於文化定義的幾點說明》,利維斯出版了《偉大的傳統》。何時終結的呢?野獸派的回答是一個四字母的詞: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六十年代你隻要十先令就能湊合一個禮拜,在別人家地板上借宿,靠朋友施舍,“唱歌換晚飯”。然後突然間,一張公交車票就要十先令了。油價高漲,先通脹後滯脹,文學評論立刻成了有閑階級庸俗廉價的玩物之一,我們得學著沒有它也能過。反正我就這麼覺得。但現在回頭看,文學評論一早就注定在劫難逃。不管旁人是否看得明白,它的基礎是階層和等級,它隻關乎有纔的精英。當民主化的各種力量齊齊助推,任他高樓大廈也會化成商粉。


    那各種力量在我們的文化中強勢無敵,繼續推啊推。它們現在撞上了天然屏障。誠然,有些避難所被證明是可以衝垮的。你沒有纔華就可以變富(買個彩票說不定就能中個長久沒人領獎而積累的大彩),你沒有纔華也可以出名(放下身段去上電視綜藝節目——那種書獃子看的冷門知識競賽,這可比殺死一個名人繼承其光環的老法子要好多了),但你沒有纔華是沒法當纔子的。所以,纔華必須滾蛋。


    現在文學評論幾乎完全被限制在學院裡,靠用行動反對經典來反對纔華。好好研究華茲華斯的詩歌在學院裡可不能保證晉升,但研究他的政治立場就可以——比如他對窮人的態度或是他對拿破侖的下意識“評價”,要是你能徹底忽略華茲華斯,而去研究他同時代的那些被(公正地)遺忘的人物就能升得更快些,所有這些都讓經典被靜悄悄地、一步步地蠶食了。隻要打開互聯網你就會發現,在這行當的另一個極端,人人都成了文學評論家,至少也是個書評人吧。民主化造成了一種不可讓與的增益:情感的平等化。我記得戈爾•維達爾之前就說過這話,沒有嘲笑,而是帶著生動的懷疑。他說,現如今,沒有誰的感情比其他人更真,所以也沒有誰的感情比其他人更重要。這是一種新的信條、新的特權。這種特權在當下書評寫作中比比皆是,不論在網上還是文學雜志上。書評人鎮定地翻開一本新小說或是無名之輩的新詩集,心存戒備地慢慢進入小說的節奏,然後看自己會受哪種刺激,是舒服的還是不舒服的。這一接觸的結果會形成書評的素材,完全不用提小說背後的東西。我恐怕,小說背後的那個東西就是纔華,還有經典和我們稱之為文學的知識體。


    可能有些讀者會產生一種印像,覺得我在惋惜事情的走向。並不是。隻有閑到蛋疼的人纔會惋惜當下,惋惜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論你喜歡與否,現實是無可避免的。我已經七十多了,經常荒唐得可笑,還有屬於我們的種種“謬誤”和我們的七型(對利維斯的圍攻實在荒謬,他最尷尬的難道不是把 D.H.勞倫斯當成清醒的楷模嗎)。情感的平等主義則比較難攻擊。某種意義上我也尊重它,但它總有種虛幻的蒼白之色。它是烏托邦,也就是說現實無法去支撐它。不過,這些“感受”也很少是純粹的,它們總是摻雜著群體意見和社會焦慮、虛榮、斤斤計較,以及一切使人為人的東西。


    文學的歷史性弱點之一,就是它作為研究對像,從來不夠難。對那些被壓垮的書評人和文學批評家可能是頭一回聽到,但千真萬確。於是有了種種提升它、將之復雜化、繫統化的嘗試。與文學互動很容易,人人都能參與,因為詞語(不像調色板和鋼琴)過著雙重生活:我們都會說話。於是不出所料,個體感性強勢介入,同樣不意外的是,文學比化學或古希臘研究更迅速地滾進了民主化大潮。但從長遠看,文學會拒絕平均化,回歸等級制。這不是什麼純文學作家的清高決定,而是時間的判決,時間會把能傳世的文學和不能傳世的區分開。


    讓我再來一個擴展明喻。文學是一個大花園,二十四小時向所有人開放。誰來打理它呢?哔嘰工裝被汗水浸透的老導遊、森林學家、看大門的、停車場看守,這些人如今都不見了;如果你今天看到一個官員或職業人士,他們多半穿著實驗室白大褂愁眉苦臉,來鏟平一片森林或削平一座山峰。閑逛的公眾總是一驚一乍,或抱怨或譏笑,一人一個意見。他們投喂小動物,踩在草坪上,踏進花壇裡。但花園從不叫苦,它當然是伊甸園,永不墮落,無需打理。


     


    我想提醒本書的讀者注意每篇文章末尾的發表日期,它們跨越了三十年的時光。隨著時間推移,人會變得更放松、自信,也肯定會更友善(至少看上去是)——隻要避開你不喜歡的東西就行了。喜歡羞辱別人是一種年輕人的腐敗權力。當你意識到別人那麼努力、那麼介意、那麼記仇(安格斯•威爾遜和威廉•巴勒斯哺育了我到死也改不了的吹毛求疵,肯定還有其他人至死不渝),就沒有那麼起勁了。不可否認,有些評論家到了中年依舊喜歡羞辱人,我經常好奇為何此種現像看上去如此不體面。現在我知道了,那是羊肉打扮成羊羔肉—裝嫩。我還驚訝於自己為何要對那些試圖影響我的作家(可能是我想多了)痛下狠手,比如羅斯、梅勒、巴拉德。


    讀者還需要注意引文。引文是書評人的唯一鐵證,或者說半鐵證。沒有引文,評論就是在商店裡排隊時的自言自語。對文學評論的帝國主義者(尤其是瑞恰慈)而言,苦於沒有區分傑作和次傑作的工具。地表最孔武有力的文學評論家也沒有設備能判定這行詩:


     


    那淚水通常抵達不了的最深處的思緒


    (Thoughts that do often lie too deep for tears)


    要好過:


     


    一剎那間我瞥見一叢叢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如果真要這麼做,評論家就得說前一句包含了一個附加強調的“do”來支持詩律。反正引文就是我們所有的證據。說得理想化一些,所有寫作都是反對陳詞濫調的運動,不光反對文字的陳詞濫調,也反對頭腦和心靈的陳腐。我通常會引用陳詞濫調作為批判的樣本,也會引用與之相反的清新、有活力、值得回味的文字去贊美。


    2000年10月於倫敦

    媒體評論

    從長遠看,文學會拒絕平均化,回歸等級制。這不是什麼純文學作家的清高決定,而是時間的判決,時間會把能傳世的文學和不能傳世的區分開。——馬丁·艾米斯


    艾米斯纔氣過人,他對任何一本書和作家的判斷顯得都是對的。——《華盛頓郵報》


    不管是哪一本書,你都更想讀到艾米斯,而非其他人的評論。他的文字永遠那麼熱鬧,以至於他不隻是在評論這些書,他簡直是在重寫。——傑夫·戴爾(作家)


    充滿洞見、熱情,派頭十足……不僅勾勒了閱讀的一生,更宣示了他對一些作家的熱愛是何等成熟。——《紐約時報》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