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古典詩法舉要(戀上古詩詞:版畫插圖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古詩詞
    【市場價】
    292-424
    【優惠價】
    183-265
    【作者】 陳如江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古詩詞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456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20145607
    作者:陳如江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

    編輯推薦

    本繫列中少見的古詩創作方法論著,為古詩摹寫者與欣賞者提供切實的助益


    剖析古人作品,既賞其詩法精妙獨到之處,亦揭其缺陷與不足,使今人免於再次犯錯


    中國傳統色“蛾黃”融入裝幀設計,雅致紙護封夾帶大地紙飛花令卡片,內文絲滑雙膠紙,組配古典版畫插圖,品相精美

     
    內容簡介

    本書將詩法按感情、意像、語言、結構、詩趣、聲韻六個方面大致分類,然後分別列出細目進行論述與闡釋。在研究方法上則采用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方式,既避免從理論到理論、缺乏對具體作品分析的空洞論述,亦避免隻著眼於一句一詞、缺乏理論上升華的瑣屑之談。在剖析古人作品時,既賞其詩法精妙獨到之處,亦揭其缺陷與不足,以幫助讀者借助這些詩歌創作的手法與技巧,真正把握詩人的藝術匠心,從而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與審美鋻賞能力。

    作者簡介

    陳如江,1957年出生於上海,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繫,1984年起歷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文學編輯、副總編輯、編審,2013年所編圖書獲國家級圖書獎,2014年轉入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詩詞百品》《尋找古典之美——詩詞探藝錄》《唐宋五十名家詞論》《古詩指瑕》等。

    目錄
    序 引
    感情的表達
    詩法之一:就景敘情
    詩法之二:融情入景
    詩法之三:立意高遠
    詩法之四:自標靈采:
    詩法之五:樂景寫哀
    詩法之六:托物言志
    詩法之七:正言若反
    詩法之八:借人映己
    詩法之九:因形說理
    詩法之十:情中有思

    意像的浮現

    序 引



    • 感情的表達


    詩法之一:就景敘情


    詩法之二:融情入景


    詩法之三:立意高遠


    詩法之四:自標靈采:


    詩法之五:樂景寫哀


    詩法之六:托物言志


    詩法之七:正言若反


    詩法之八:借人映己


    詩法之九:因形說理


    詩法之十:情中有思


     



    • 意像的浮現


    詩法之一:時空交織


    詩法之二:瞻言見貌


    詩法之三:化美為媚


    詩法之四:體物入微


    詩法之五:取神題外


    詩法之六:以小見大


    詩法之七:烘雲托月


    詩法之八:相題行事


    詩法之九:非喻不醒


    詩法之十:取類不常


     


    第三章  語言的鍛煉


    詩法之一:顛倒詞序


    詩法之二:奪胎換骨


    詩法之三:片言百意


    詩法之四:淡中有味


    詩法之五:借石他山


    詩法之六:俗中出雅


    詩法之七:惜墨如金


    詩法之八:用事入妙


    詩法之九:設眼句中


    詩法之十:板中求活


     


    第四章  結構的安排


    詩法之一:先聲奪人


    詩法之二:推開作結


    詩法之三:一字作綱


    詩法之四:事斷意貫


    詩法之五:首尾相銜


    詩法之六:交綜呼應


    詩法之七:盤馬彎弓


    詩法之八:龍跳虎臥


    詩法之九:逆敘倒挽


    詩法之十:疏密相間


     


    第五章  詩趣的創造


    詩法之一:反常合道


    詩法之二:化丑為美


    詩法之三:古意翻新


    詩法之四:用常得奇  


    詩法之五:下語嶄絕


    詩法之六:認假作真


    詩法之七:感覺移借


    詩法之八:諧音雙關


    詩法之九:反覆成趣


    詩法之十:寓莊於諧


     


    第六章  聲韻的和諧


    詩法之一:四聲參互


    詩法之二:聲義相切


    詩法之三:隨情用韻(上)


    詩法之四:隨情用韻(中)


    詩法之五:隨情用韻(下)


    詩法之六:雙聲疊韻


    詩法之七:同字回互


    詩法之八:重言摹擬


    詩法之九:重沓舒狀


    詩法之十:蟬聯取勢


     


    主要征引書目


     


     


    序 引


    袁枚曾雲:“詩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諸身而足矣。”(《隨園詩話》此語一出,許多人便將作詩看成是一件方便事,似乎信手寫便能詞達,脫口說就可意宣。錢泳所謂“自太史《隨園詩話》出,詩人日漸日多”(《履園譚詩》),便是針對這一誤導而言的。


    詩歌創作是一個取於心而注於手的過程,要完成這樣一個過程並非易事,往往得心者未必就能應手,正如劉勰所說:“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也。”(《文心雕龍•神思》)因此,詩歌創作手法與藝術規律的研究歷來受到重視。


    西晉的陸機是最早對寫作方法展開探討的。他本身是一個纔思敏捷的作家,然而在創作中也常常遇到“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的無奈,因而他寫了一篇《文賦》,“專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在文章中,他總結並提出了一些寫作的手段,如想像的展開, 警句的熔鑄,語言的提煉,結構的安排,等等。雖隻是提綱挈領,略引端緒,但畢竟開了後世詩法之先河。


    齊梁時期,文學創作初步繁榮,從而產生了兩部文學理論批評著作,一是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是鐘嶸的《詩品》。《文心雕龍》是一部詩文作法指導書。全書共分五十篇,前二十五篇為上篇,是文體論;後二十五篇為下篇,是創作論。其中《總術》篇是創作論之總和,這個“術”,也就相當於後世之所謂“法”。在劉勰看來,“纔之能通,必資曉術”;“執術馭篇,似善弈之窮數;棄術委心,如博塞之邀遇”。意思是說,精通創作的人,一定懂得方法,掌握方法來駕馭篇章,好像善於下棋的精通棋術,不懂方法任憑主觀,猶如賭徒輸贏全仗僥幸。可見,他對於“術”是相當重視的。也正如此,書中的《通變》《定勢》《熔裁》《聲律》《章句》《麗辭》《比興》《誇飾》《事類》《練字》等篇,對詩歌的材料組織、謀篇布局、段落剪裁,一直到比喻、誇張、聲律、辭藻、對偶、用典等藝術技巧都有比較深入的研討,詩法由是大備。鐘嶸的《詩品》也是一部指導人們怎樣寫詩、讀詩和評詩之作,從創作論的角度來看,其涉及的面雖不及《文心雕龍》,但對如何直面其景、直抒其情,如何酌情運用賦、比、興,如何避免詩中高談哲理等,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對這兩部著作分別給予“體大而慮周”“思深而意遠”的評價。


    唐代是詩歌創作的全盛時期,然而有關詩法的著作卻不多,這恐怕就是理論遲於創作的原因罷。初、盛唐時兢的《古今詩人秀句》、崔融的《宋約詩格》和王昌齡的《詩格》,但均已散佚,部分內容藉日僧遍照金剛的《文鏡秘府論》得以保存。這三書主要是談對偶聲律以及作詩的一些病犯。中、晚唐時期,有關詩法的著述開始增多,如李洪宣的《緣情手鋻詩格》,賈島的《二南密旨》,白居易的《金針詩格》,齊己的《風騷旨格》,文彧的《詩格》等。這些書並沒有多少新意,有的還繫後人偽撰。唯皎然的《詩式》是當時一部較為繫統、較有影響的論詩專著。全書共五卷,著重於詩歌作法及規律的探討,對詩的體勢、聲對、用事、取境、氣格、創新等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觀點。


    由於唐代的詩歌創作積累了許多可資借鋻的成功經驗,以歐陽修的《六一詩話》為濫觴,宋代的詩話類著作盛極一時。據今人郭紹虞的考證,宋詩話完整流傳至今、有佚文可輯及有名目可考見者約有一百四十餘種,還有大量詩論散見於各種文集、野史、雜談、筆記、題跋之中。宋人的詩話之作,多半是閑談式的,但也不乏理論思考,尤其是對於詩歌創作的內部規律諸如“篇法”“句法”“字法”,作了比較全面的探索,概括出了不少表現手法與藝術技巧。如出於陳師道《後山詩話》的“以俗為雅”法,出於惠洪《冷齋夜話》的“換骨奪胎”法,出於範溫《潛溪詩眼》的“點鐵成金”法,出於葉夢得《石林詩話》的“緣情體物”法,等等。宋人雖強調“守法度曰詩”(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但同時也提倡“活法”和“悟入”(見呂本中《夏均父集序》及《童蒙詩訓》),即要求人們不要用僵死的觀點對待“法”,當於字句法度之外求其自然。嚴羽的《滄浪詩話》是宋代最有價值的一部詩歌理論著作,全書在繼承與總結前人詩法的基礎上,比較繫統地提出了自己對詩歌創作審美規律的認識與理解,對後世詩歌藝術理論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在線試讀
    《毛詩序》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言志,並不意味志即是詩,兩者的區別在於,一乃經過審美的加工,是詩意的情感,可以興;一未經過審美的加工,是自然的情感,不可興。審美的加工,就是將自然的情感上升為詩意的情感,這個過程也就是感情的表達過程。在此過程中,立意是關鍵。立意越是高遠,感情越能深厚,所以潘德輿有“詩最爭意格(《養一齋詩話》)之說。凡耐人尋味的作品總是借助景物來表情達意的,唯其有景有物,從而使詩歌所抒發的感情具有玩之無窮、味之不厭的審美性質。這一章便著重探討古代詩人在感情的表達方面所采用的藝術手法。

    詩法之一:就景敘情
    一個善感的詩人,當他面對自然景物之時,就會像陸機說的“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文賦》)。不少詩歌也反映了這種應物斯感的情況,如《詩經•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邊沙洲上雎鳩鳥的“關關”鳴叫聲,引發起了君子想求得淑女為配偶的情意。詩人表現這種景物對人的感應的方法,稱作“就景敘情”法。劉勰所謂“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文心雕龍•物色》),就是對這一方法的最好闡釋。就景敘情之作,情景但取當前,因而觸目興感,即景會心,往往能生動而細致地表現出詩人曲折委婉的內心活動。試看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是一首干謁詩,詩人希望得到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的援手,但措辭不卑不亢,不失身份。從詩的感情線索來看,當詩人面對著浩瀚激蕩、水天一色、容納百川的洞庭湖時,不由得觸景生情,因以“欲濟無舟楫”轉入感懷,表示自己閑居有愧於聖明之世,最後通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二句,含蓄地請求張丞相能加以引薦而不致使自己的心願落空。很明顯,此詩是詩人順著“情”與“景”感應的脈絡而寫成的。
    同樣是寫洞庭湖,杜甫的《登嶽陽樓》詩也采用就景敘情的手法。詩如下: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毛詩序》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言志,並不意味志即是詩,兩者的區別在於,一乃經過審美的加工,是詩意的情感,可以興;一未經過審美的加工,是自然的情感,不可興。審美的加工,就是將自然的情感上升為詩意的情感,這個過程也就是感情的表達過程。在此過程中,立意是關鍵。立意越是高遠,感情越能深厚,所以潘德輿有“詩最爭意格(《養一齋詩話》)之說。凡耐人尋味的作品總是借助景物來表情達意的,唯其有景有物,從而使詩歌所抒發的感情具有玩之無窮、味之不厭的審美性質。這一章便著重探討古代詩人在感情的表達方面所采用的藝術手法。


     


    詩法之一:就景敘情


    一個善感的詩人,當他面對自然景物之時,就會像陸機說的“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文賦》)。不少詩歌也反映了這種應物斯感的情況,如《詩經•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邊沙洲上雎鳩鳥的“關關”鳴叫聲,引發起了君子想求得淑女為配偶的情意。詩人表現這種景物對人的感應的方法,稱作“就景敘情”法。劉勰所謂“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文心雕龍•物色》),就是對這一方法的最好闡釋。就景敘情之作,情景但取當前,因而觸目興感,即景會心,往往能生動而細致地表現出詩人曲折委婉的內心活動。試看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是一首干謁詩,詩人希望得到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的援手,但措辭不卑不亢,不失身份。從詩的感情線索來看,當詩人面對著浩瀚激蕩、水天一色、容納百川的洞庭湖時,不由得觸景生情,因以“欲濟無舟楫”轉入感懷,表示自己閑居有愧於聖明之世,最後通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二句,含蓄地請求張丞相能加以引薦而不致使自己的心願落空。很明顯,此詩是詩人順著“情”與“景”感應的脈絡而寫成的。


    同樣是寫洞庭湖,杜甫的《登嶽陽樓》詩也采用就景敘情的手法。詩如下: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起首寫登樓,接下便描寫登樓之所見景色。在詩人眼裡,茫無際涯的洞庭湖宛如分開了吳國與楚國的疆界,湖水晝夜湧流,日月星辰就像漂浮於其中。其時,杜甫正以年老多病之身在湖北、湖南一帶飄泊,見到如此壯闊宏偉的洞庭湖,感懷生平,喚起了心中“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感嘆。這兩句隻要補出各藏的後二字就不難理解,即“親朋無一字相遺,老病有孤舟相伴”。詩人雖俯仰身世,淒然欲絕,但並沒有局限於一己之私情,結句一轉,抒發了憂傷國事的情懷。從整首詩可以看出,後半的所敘之情乃是憑借了前半的所寫之景,而後半的所敘之情又使前半的所寫之景有了韻味。全詩情景相宣,渾成一片。


    就景敘情之作有一個常見的規律,那就是層次安排上先寫景後說情,這是因為景物對人的感發過程,總是以景物的觸引在先,情意的感發在後的。如上面所例舉的兩首詩,都是前四句寫景,後四句說情,所敘之情完全是由所見之景觸發而生。這種安排在北宋詞中尤為多見,試看範仲淹《蘇幕遮》詞: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此詞的大意是,詞人在傍晚時分,高樓遠望,然而注入眼中的蕭瑟秋色,反而勾引起他無限的悲哀,舉杯銷愁愁更愁,最後禁不住聲淚俱下。從全詞章法看,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寫景先由上而下,由近及遠,表現出一幅令人黯然銷魂的深秋暮景,再由“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一句折進,似合似起。下片乃似轉似承,盡情地傾瀉景物所觸引起的內心的羈旅愁思。以“樓高”“獨倚”點明上片皆憑高所見,以“鄉魂”“相思”點出芳草的暗喻,最後以“淚”字作結。全篇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深得就景敘情之法。再看一首柳永的《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這首詞寫思鄉懷人之情。開端以自然意像“暮雨”“江天”“清秋”和動詞“灑”字、“洗”字,描畫出一幅滿目蕭瑟淒涼的景像。緊接著以“霜風”呼應“清秋”,以“關河”復現“江天”,以“殘照”隱喻人生,層層遞進。“是處”句寫萬物衰殘,“惟有”句寫江河永恆,於對比中見出傷感情懷。換頭,因景生情,依次用“不忍”“望”“嘆”字,如抽絲剝繭般地呈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抒發自己單棲的蹤跡和多感情懷的苦悶。隨後筆尖一轉,推己及人,猜想遠方深閨的愛人,最後回到目前的“凝愁”。全詞寫的是眼前景,抒的是心中情,景為情設,情自景生,感情的層次非常分明。夏敬觀曾說柳永詞“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始終不懈”(《手評樂章集》),實非過譽之辭。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