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小穿芳峪藝文彙編:三編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清)於弼清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01343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0134316
    作者:(清)於弼清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

    內容簡介
    對天津地方文獻進行現代化整理,是天津市貫徹和落實兩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重要抓手之一,對於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促進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本書對20餘位晚清民國時期天津薊州藉學者文人的詩文集進行標點整理。這些作者都與薊州區小穿芳峪有著密切關繫,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學者群體。全書具體包括於弼清《恆齋日記》、李濬《哲亭遺詩》、趙紳《竹樓遺稿》、方德醇《粹庵稿存》、王詢《西軒老人隨筆雜存》、李湘《竹汀遺墨》、孟昭明《篆山耕人遺稿》、王翼之《敬齋詩文雜存》、盧素存《侶硯山房文稿》、孫盛平《蘊山詩》、張膺《次拳詩存》、於弼勛《於小霖詩》詩》、李九思《李九思詩》、吳湘《汲青詩僅》、王塾《朱華痴衲遺稿》、孟昭曦《暉三文稿》、金鳳翥《金鳳翥文稿》、劉化風《味虛簃稿拾殘》、李萱《露生詩遺》等。
    作者簡介
    羅海燕(1982-),男,漢族,河北平山縣人。畢業於南開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天津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等。主要研究明清文學與文獻、天津文化與文學。先後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小穿芳峪藝文彙編?二編》等專著多部,主持、參與與省部級課題多項。
    苑雅文(1968-),女,漢族,天津人。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獲管理學博士。2010天津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出站。現為天津社會科學院現代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與企業競爭力、文化產業與旅遊開發等。發表《環黃渤海合作區域產業集群的社會網絡分析》等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小穿芳峪藝文彙編?初編》等專著多部,主持參與與省部級課題多項。
    目錄
    於弼清集
    恆齋日記
    恆齋日記序
    恆齋日記 卷上
    恆齋日記 卷下
    於溥暄墓表
    恆齋日記跋
    附錄
    《鄉塾正誤》跋於弼清
    恆齋記李江
    書於溥暄論辨王竹舫課程後李江
    附哭於溥暄同學【弼清】李樹屏
    於弼清《恆齋日記》陳左高
    李濬集

    於弼清集


    恆齋日記


    恆齋日記序


    恆齋日記 卷上


    恆齋日記 卷下


    於溥暄墓表


    恆齋日記跋


    附錄


    《鄉塾正誤》跋於弼清


    恆齋記李江


    書於溥暄論辨王竹舫課程後李江


    附哭於溥暄同學【弼清】李樹屏


    於弼清《恆齋日記》陳左高


    李濬集


    哲亭遺詩


    年閏中秋


    閏八月二十四日赴萬泉縣路上口占


    除夕有感


    燈下即事


    貢生原天與號敬承者時常接濟度用有感


    步門生王盛斯【際清韻


    哲亭遺詩跋


    附錄


    殘句李濬


    挽聯哲亭兄【濬】卒山西猗氏縣任聯李江


    送哲亭兄之任猗氏李江


    趙紳集


    竹樓遺稿


    復李觀瀾書


    重修龍王廟碑


    意園記


    閨思


    桑蟲詩為友人鄂小蒼【素】作


    阿招詞為蘭陽史漱芳【樽】孝廉作


    遊龍泉寺


    遊穿芳峪龍泉寺二首


    竹枝詞十首【存一】


    附錄


    同人賭快


    卷上漁陽趙紳【竹樓】著


    卷下漁陽李江【觀瀾】著


    殘句趙紳


    殘句趙紳


    贈內殘句趙紳


    遊龍泉寺殘句趙紳


    方德醇集


    粹庵稿存


    蒔菊軒詩序


    鸚哥寨訪觀瀾先生


    題龍泉園圖


    和龍泉先生響泉園落成二首原韻


    粹庵稿存跋


    養菊說


    養菊餘論篇


    養菊說跋


    附錄


    遊龍泉寺殘句方德醇


    跋所書方粹庵楹聯【原聯“但以農桑為正業;不容子弟作遊民。”】李江


    七夕寄懷方粹庵【德醇】李樹屏


    初夏寄方粹庵【德醇】李樹屏


    與方粹庵【德醇】茂纔李樹屏


    《讱齋詩存》跋李樹屏


    王詢集


    西軒老人隨筆雜存


    跛狐


    東嶽廟


    夢話


    悔過吟【以九月二十一日戒煙入字,冠各句之首,志勿忘也】


    李德翁之歿三十五日矣墓祭感書


    即事【壬辰】


    書贈劉樹聲


    聯語附


    挽外舅劉鳳翔先生


    春帖


    李湘集


    竹汀遺墨


    上家五兄觀瀾先生書


    見情錄


    挽孫有民表兄


    挽溫典翁


    挽內弟張壽萱


    又代令姪聯奎作


    挽京都賢良寺和尚


    挽家敘堂四兄


    挽家竹泉兄


    挽家樾庭四姪


    挽家雲農六姪


    挽史又畦兄



    挽史蘭孫孝廉


    挽門子湘襟文


    挽內姪張慶彬


    挽佟德齋外孫【丁亥】


    又代族姪子朱作【又】


    挽胞兄伯川【己丑】


    竹汀遺墨跋


    孟昭明集


    篆山耕人遺稿


    易水李氏族譜序


    擬李龍泉先生傳略四則


    蕉雪軒之詩跋


    約同人立會研究演說報章六啟


    願為小相圖題語


    寅旭跋【丙午】


    手抄《三字鋻》弁言


    自題照像


    寢饋餘閑錄一【筆記】


    寢饋餘閑錄二【述聞】


    張聾子


    北京某氏婢


    京師某


    錢龍小說


    信手撚來


    篆耕山人遺稿跋


    聯語附


    春帖


    代段龍圖挽徐母


    代人挽舅母


    代人又挽


    代人挽嶽祖母


    代人挽內嫂徐


    代人挽姑母


    代人挽姑媳同殯


    挽母舅王問山先生【庚戌】


    代李明墀丹崕昆仲挽同村王問山先生


    代人撰賀因勸辦樹藝蒙獎


    擬題劉氏宗祠


    代人擬贈劉君樹聲



    自嘲


    王翼之集


    敬齋詩文雜存


    蟲鬥


    湧翠泉


    擬遊二閘用吳君雲皆原韻


    盧素存集


    侶硯山房文稿


    侶硯山房征詩文啟


    張雪蕉先生傳


    衛武公論


    江漢朝宗於海


    附錄


    盧吉士《事物類考》跋李江


    孫盛平集


    蘊山詩存


    遊金雲峪晚歸穿芳峪


    留別龍泉園


    穿芳峪晚望


    遊桃花寺


    張膺集


    次拳詩存


    東石橋晚步


    東石橋步月


    於弼勛集


    於小霖詩


    龍泉園春夜


    附錄


    論官人習農於弼勛


    敘於小霖刻書李江




    龍泉園即事


    李九思集


    李九思詩


    春日獨過龍泉園


    吳湘集


    汲青詩僅


    偕友遊桃花寺


    王塾集


    朱華痴衲遺稿


    芙蓉居士傳



    山村即景


    孟昭曦集


    暉三文稿


    五龍山棲賢庵碑文


    秋圃黃花錄


    吳漢願光武慎無赦論


    漢高祖詔郡國求遺賢論


    韓信召用辱己少年論


    明宣宗遷開平衛於獨石論


    明鄭雒經略邊防論


    明景帝立團營論


    明英宗罷保舉論


    明英宗復開福建浙銀場論


    明宣宗詔髒吏不得贖罪論【其一】


    明宣宗詔髒吏不得贖罪論【其二】


    明孝宗命兩京五品以下官六年一考察四品以上自陳著為例論


    明神宗詔減均徭加派論


    漢文帝因大旱蝗詔弛利省費振民論


    為泰東西各國利用說【大公報征文題】


    女學堂服制即以滿洲為標準,以為文明各國之先遵議【大公報征文題】


    葉向高七十上書請補閣臣論【丙午考職】


    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義【丙午考職】


    諸葛亮王猛合論


    太子真金卻獻論【小試補遺】


    漢通西域宋棄西夏孰得孰失論


    卜式以牧羊為官論


    金鳳翥集


    金鳳翥文稿


    漁陽志略


    儷左韻編


    西園文


    養正史略自序


    田氏家譜序


    西園詩


    感賦


    有感


    杜維楨集


    郎當舞


    送劉樹聲表兄赴綏遠序【戊午】


    祭王石卿先生文【壬戌】


    王孺人小傳【壬戌】


    祝劉樹聲表兄五十五歲壽序【甲子】


    勉學齋詩集跋【丙寅】


    硯耕齋詩集序【己巳】


    用樹聲韻


    次劉樹聲東園書事原韻七首【錄一】


    中秋對月


    月夜不寐回文體


    疊前題韻


    送劉樹聲之綏遠


    懷人【己未】


    詠適樓四首


    賀友壽【李君晴嵐】


    步晴旦立春韻【甲子】


    步樹聲甲子旦韻


    步周蘭韻


    步晴嵐壽友原韻


    偶成


    代柬寄劉樹聲用松岩送別韻【乙丑】


    步李松岩送別韻


    步劉樹聲寄懷原韻


    祝李晴嵐五十五歲壽【仍用前五十三歲韻】


    祝周蘭生學博六十九歲初度【丙寅】


    祝周蘭生學博六十九歲初度敬韻


    疊前題


    祝劉樹聲表兄五十九歲壽詩【戊辰】


    步劉樹聲表兄六十三韻【壬申】


    補祝樹聲表兄壽即用自壽詩原韻【甲戌七月】


    樹聲表兄六旬晉五壽


    聯語附


    挽李梓壽


    賀李晴嵐為子畢姻


    賀李雨辰為子完婚


    壽劉樹聲五十六【乙丑】


    又壽六十二【丙寅】


    又壽六十三【壬申】


    又壽六十七【乙亥】


    郎當舞跋


    劉化風集


    味虛簃稿拾殘


    卷之一詩


    六十五歲自壽用壬申自壽韻【甲戌九月】


    和李觀平老人詩韻示晏如【甲戌】


    旦漫書【乙亥】


    寶坻王默庵函寄黔菜二十四詠矚題成絕句四


    水仙不花【丙子丁丑】


    偶成


    聽鸝感書


    文濬以詩見壽,依韻和之湊泊,然不能改也


    和晏如集唐四絕見壽之作,亦用集唐體


    又和晏如二絕集唐宋句


    晏如以橋上劇期訂圖良晤,至日停演,率筆為此寄之





    蟋螂


    見粟山書扇一律頗佳,秋雨無廖,爰次其韻


    見月再步粟山韻一首


    和劉子勤一絕步韻【七月】


    晏如示和金粟山均二詩,爰再為二首,姑命題曰遣問還以奉似


    三月十五曾孫見晏如曾賀以詩依韻賦和


    悼外甥寶田


    和晏如韻


    九月二十九日招同吳汲青【湘】盧豁亭【一新】潘文濬【學淵】顧泮生【芹】


    莫瑞廷【如德】潘晏如【學誨】在敝廬為七老娛年之會,泮生有詩為此和



    薊縣署內二堂改琴詩以落之代


    和晏如韻即用為詩


    和豁亭歲暮感懷一首步韻


    安陽七老歌即題圖上【戊寅】


    和韻二首還簡梅村韻


    晏如以味虛簃詩草贈玉田趙煥亭【裁章】辱荷題詞二章因次其韻


    酬慵叟見贈卻寄


    詠花香鳥語之軒


    偶成十首


    白荷花


    石竹


    即事感賦


    感書


    讀慵叟哭張輔臣二律輔臣


    步壬溪秋眺一首


    等是


    餘年


    前路


    稱翁


    七月六日避地山園


    天道


    無可


    不惜


    卷之二文


    記馬節婦事【光緒辛卯】


    李光四先生家譜序【甲午】


    祭廣紹榮【】文【戊戌】


    《樂在其中》跋【己亥】


    祭母文代【辛丑】


    禱雨疏集書經及易林句【癸卯】


    謝雨疏【癸卯】


    劉烈士瀛事壬子】


    跋漁陽蔣氏印遺【癸丑】


    識賜環草後【癸丑】


    李觀瀾先生小傳【乙卯】


    賀人鸞續再蘸幼婦小語代【乙卯】


    跋一琴堂詩詞稿後【乙卯】


    祭母文代【丁巳】


    孟憲章事略【丁巳】


    禱雨疏【丁巳】


    書陳椋皋經語集字後【丁巳】


    禳雨文【丁巳】


    謝晴表【丁巳】


    《廣三字經》書後【丁巳】


    狼就相


    醉訴


    將赴歸綏留別杜翼周表弟序【戊午】


    福功張公傳【庚申】


    重葺溪東別館額跋【辛酉】


    為王仁山書親仁慎術額跋【辛酉】


    告溺井無名男子文


    書盧慎欽記李石漁前輩語後【癸亥】


    蘭雪齋詩選跋【癸亥】


    八秋詩草小引


    書盧慎欽駢文後【癸亥】


    卷之三筆記


    可幕偶娛【上】


    卷之四筆記


    可幕偶娛【下】


    溪東漫筆


    卷之五聯語上


    代李松亭壽趙翁八十【戊午】


    挽李澤濃福廷


    挽謝楫用連遴親家


    挽馬茂亭景鮮


    挽孟立功


    挽孟妻劉


    王子莊忠義祠聯


    祝李子香先生七十壽


    代王容伯壽李子香先生


    賀盧庶咸為子納婦


    同王子文智輔臣王容伯公挽楊捷卿母夫人


    挽王齡甫之母


    挽王生桐蔭


    挽紀廷銓之母


    外王容伯挽趙振遠


    又代挽墨卿弟


    代人擬挽母


    挽張友香母張宜人


    又代鄭蘭池作


    賀人母病愈


    代人挽堂外祖母某節婦


    擬挽王墨卿


    擬祝王志襄大京兆封翁植軒先生夫婦六十雙壽


    代周子厚挽孫小亭之父耀先先生母何太淑人


    自遣【時寓城館】


    挽楊雪門先生


    雹神廟聯


    挽靳薪圃之德配【己未】


    代綏遠陸軍騎兵營兵士公挽正目李之祖母陳


    代人擬贈妓聯


    壽範子瑜中將【國璋】尊大人印卿先生七十五聯代


    挽族伯福廷公


    挽孟篆山夫子


    挽李菊友世叔【長經】


    代王瑞符少將【麟慶】作哭母聯


    又代作哭堂兄諱餘慶聯


    又代作挽內兄王某


    代人擬贈金喜校書【庚申】


    挽舅祖馬公樂山


    挽適王祖姑母


    挽同村張公膚功


    代擬祝雙壽集易林句


    又擬壽聯集易林句


    春帖子王瑞符屬作,時同客綏遠


    挽舅氏芳亭公【辛酉】


    代王瑞符挽同學李【思敬】德配


    挽盧橘生先生


    代人挽祖母


    五十二歲初度自壽


    自遺


    書贈王仁山


    代挽軍官剿匪陣亡者


    挽瑞翁團長【壬戌】


    代鄭蘭池挽劉翁


    王硯農五十八歲令誕


    挽馬翰如表叔


    初度日感書


    挽王石卿


    代賈曉嵐挽王石卿


    代鈖兒挽其嶽父王石卿


    挽王齡甫【永耆】


    代人挽其嶽父王齡甫


    代人挽史竹孫先生【癸亥】


    改李雨辰挽茹澤涵聯


    代劉鏡泉挽劉杏村【一清】


    壽李晴嵐


    改盧幼橘壽其居停五十七歲【期在本年鼕至後七日】


    挽李子壽


    歲暮雜擬三則


    自述【甲子】


    代劉子勤挽其外姑


    代王石如挽其嶽父


    壽某君五十五歲初度代


    賀李晴嵐生孫


    擬祝劉俊卿之母壽代


    擬挽族兄化育


    壽李晴嵐五十四歲


    代李松亭先生挽其胞兄夢熊先生


    擬挽李夢熊先生


    擬挽某君


    賀莫耀卿生曾孫


    雜擬


    卷之六聯語下


    挽孟母盧【壬申】


    挽陳秀川先生【壬申】


    又代人作二則【壬申】


    挽前薊縣縣長王稷岑【夢魚】


    挽前薊縣中營巡檢楊雨人之【癸酉】


    挽表弟李佩卿代【癸酉】


    擬挽某先生【友人屬作】


    挽金粟山先生鳳翥【乙亥】


    挽王劍秋【乙亥】


    挽曹君樂【乙亥】


    挽剿匪陣亡特警代 【丙子】


    挽劉子勤之尊人【丙子】


    挽杜欽甫先生【丙子】


    挽李維周之尊人【丙子】


    挽周景賢先生光熊【丙子】


    挽張生松石 【丁丑】


    挽趙組臣【丁丑】


    代人挽外舅【丁丑】


    賀孿生者同日受室【丁丑】


    擬改人挽叔嶽【丁丑】


    挽孫靜山傅仁【丁丑】


    賀友人為猶子納婦【丁丑】


    擬挽觀平老人【丁丑】


    歲暮雜撰【補乙亥】


    追挽老友王硯農先生【戊寓】


    書春隨擬【戊寅】


    挽杜翼周表弟【維積】


    挽仇蘊芳襟兄


    盧一新集


    懺非室詩存


    雪後晚眺【丁丑】


    送春


    和樹聲近作一律


    亂後久不出門聞秋禾已熟村外觀稼【又七月二日】


    避亂


    秋日晚眺


    獲稻


    除夕


    日天陰有雨意,至晚稍晴,燈火甚稀,不復太平景像矣,對之慨然【己卯】


    晏起


    幾上列紅梅與迎春各一盎,往歲立春日先後著花,今則同時開放,然計日已遲


    一月矣,撚此戲詠


    詠迎春


    詠梅


    伏中多日不雨,晚禾又苦旱干,立秋後五日幸得大雨,秋收有望矣,詩以志之


    和溪東老圃韻四首【錄三】


    初學韻語多承溪東老友指迷,又時以家藏名稿投予所好,垂愛之意深矣,未敢


    雲謝,以詩報之


    續前作二首


    中秋日老圃以慰解詩見示,讀之如月墜懷義切肺腑,欲酬答而無詞,以詩報之,


    仍韻


    欲訪老圃未果以詩寄之


    感秋【重陽後二日作】


    老友溪東送別賦此以贈


    老圃見訪,爰赴賞菊之約,對坐長談,頗饒清興,詩以紀之【十月十四日作】


    老圃以感舊詩四章見示,痛亡友潘令文濬而作也,感書於後


    猶是


    讀雲溪狷庵兩先生詩書後


    鼕日偶成


    鼕至日作


    和老圃韻


    歲暮得微雪而晴


    和艷秋作即步其韻四首【錄一】


    不履橋市歷數月矣,初十日曉晴乃一趁墟感而賦此【辛巳二月】


    和老圃韻二首


    偶成寄老圃


    春山


    春水


    春柳


    春草


    自嘆二首【清明前二日作】


    清明後二日晚步有愴於懷歸而作此


    初夏即事有感


    劉樹聲德配周宜人挽詩四首


    中秋夜坐


    病中寄懷圃叟


    病中自述


    劉化風跋


    李萱集


    露生詩拾


    露生自序


    散步


    盆菊


    遊響泉園


    晚歸


    秋雨


    晚步


    秋野


    重陽前四日大雨


    題畫


    秋日登五龍山遠眺


    新月


    冒風村外小步賦成寄李位東【鏞】


    亂後喜家大人還鄉


    喜於芳五姊丈至


    寄懷任靜溪


    龍泉溪小步


    哭李位東


    和小詩龕主溪韻【小詩龕主人為文竹坪淇,居北安門明故宮南內】


    附原作


    響泉園晚歸


    劉樹聲先生以小討龕主溪橋詩境詩索和因賦此以答


    重陽後喜朱蔭庭師王季生師暨孫虞卿同門到山詩以志之


    寒夜大雪曉起遠眺


    七百戶道中


    曉起偕任靜溪登龍泉山絕頂復北下遊半壁山


    感懷


    餘家


    秋日得芳五乞菊書,時送到秋蟲數頭


    陪萬萸生太守登鶯歌寨


    夏夜獨坐


    呈李松亭太姻丈


    大辛莊河干晚步


    訪任靜溪


    曉起緣龍泉溪小步遂到響泉園


    田家


    題畫二首


    雪中遣興


    秋晚即事


    滿山紅葉,幾縷白雲,三兩人家,晻映林際,儼然一幅秋山圖也,因成短句一什


    梁各莊館中作


    和王冷佛步劉鈖韻二首,時冷佛遵化報館主筆


    贈王敘九


    歸裡


    遲王敘九不至


    書懷


    遊響泉園時,園已出租,景物荒涼不堪入目,令人不勝今昔感也


    旅館阻雨


    八家村館


    過溪東別館訪劉樹聲先生


    疊韻酬樹聲先生


    偕王清源遊響泉園


    自遣


    題蔡璞如先生七十有四寫經小照


    戊寅亂後欲訪趙毓祺未果賦比卻寄


    己卯初鼕曉起,由七百戶步行回裡,過三岔口河,因憶此河。曩從於曉霖師時


    時由此往,來抵今已四十餘年矣。時曉霖師歸道山已五載,露生亦行年六


    十有二,真不勝今昔之感也


    春日病起


    小令附


    十六字令·秋夜


    如夢令又


    十六字令又


    浪淘沙·春日獨坐


    南歌子·春晚


    踏莎行·長夜


    踏莎行·春日大雪


    後記

    前言
    保護鄉土文化資源,建設新鄉賢文化

    如何破解人生的種種難題?大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永恆追求。
    中國文人雅士,歷來對此認識不一。那些性情恬淡的,往往采取退避三舍的辦法,回歸鄉土,隱遁紅塵,傍山枕水,眠風餐莢,蕭然無世俗之思,淡泊有閑適之情,於閑暇中構建自己,於是乎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特有的隱逸文化。
    在這樣的文化傳統籠罩下,時間就像幽咽的泉水,千百年來,悄無聲息地淘洗出一代又一代的大小隱逸名士。
    隱逸,作為一種修齊治平的中國特色文化傳承,還能不能融入今天的生產生活,轉化為符合現代人需求的休閑文化和對時代有益的思想財富呢?
    應當感謝苑雅文博士,在她的主持下,她和團隊成員羅海燕博士挖掘、整理出代表和反映近代天津隱逸文化、也可說是中國後一代隱逸文化的歷史文獻——薊州區《小穿芳峪藝文彙編》,其中包括過去鮮為人知的《龍泉園集》《問青園集》《八家村館集》,以及曾在這裡生活過的其他幾位近代隱逸之士的屐痕。

    保護鄉土文化資源,建設新鄉賢文化


     


    如何破解人生的種種難題?大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永恆追求。


    中國文人雅士,歷來對此認識不一。那些性情恬淡的,往往采取退避三舍的辦法,回歸鄉土,隱遁紅塵,傍山枕水,眠風餐莢,蕭然無世俗之思,淡泊有閑適之情,於閑暇中構建自己,於是乎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特有的隱逸文化。


    在這樣的文化傳統籠罩下,時間就像幽咽的泉水,千百年來,悄無聲息地淘洗出一代又一代的大小隱逸名士。


    隱逸,作為一種修齊治平的中國特色文化傳承,還能不能融入今天的生產生活,轉化為符合現代人需求的休閑文化和對時代有益的思想財富呢?


    應當感謝苑雅文博士,在她的主持下,她和團隊成員羅海燕博士挖掘、整理出代表和反映近代天津隱逸文化、也可說是中國後一代隱逸文化的歷史文獻——薊州區《小穿芳峪藝文彙編》,其中包括過去鮮為人知的《龍泉園集》《問青園集》《八家村館集》,以及曾在這裡生活過的其他幾位近代隱逸之士的屐痕。


    小穿芳峪在薊州區境東北,南對翠屏,東接遵化市,三面環山,歷史上以泉取勝。


    同治九年(1870)曾在兵部任職的州進士李江(觀瀾)因病還鄉,築園龍泉旁,“仰可看山,俯可聽泉”,因名龍泉園;又墾地數畝,廣為種植。李江歿後,門人李樹屏(髯)將其生前著述編為《龍泉園集》,除詩歌、尺牘、序跋外,多為各類筆記;唯集中的《村居瑣記》是他卜居此處後,“事事問園翁”的忠實記錄,分農、谷、蔬、木、花、鳥、畜、占侯、鄉俗和俗言十個部分,其中的精華要義,至今仍具傳承價值。


    不久,在李江的影響下,時任禮部尚書的萬青藜、內閣學士崇綺、道員綸雨芗、州人趙連增等,也先後在這一帶建起了響泉園、問源草堂、樂泉山莊和習靜園,一時間,風韻彌醇的小穿芳峪竟成為近百年來隱逸文化返璞歸真的仙野綠洲。


    《問青園集》的作者王晉之(竹舫)是位舉人,也是李江的摯友,二人平日過從甚密。李江說,龍泉“園成而王竹舫亦來卜居,其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