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林青霞推薦精選潘耀明與巴金、錢鍾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1412-2048
    【優惠價】
    883-1280
    【作者】 潘耀明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064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210644
    作者:潘耀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6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這部豐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現當代文學史上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嚴家炎

     
    內容簡介

    香港知名作家、出版家潘耀明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從事當代中國作家的研究以及相關著作出版工作,在與文化名家們來往交流中,收藏了大量名家書信、照片和字畫。本書精選潘耀明與巴金、錢鍾書、楊絳、葉聖陶、俞平伯、瀋從文、卞之琳、艾青、駱賓基、秦牧、顧城等名家的交往研究文章,同時配以這些名家與作者交往過程中的書信、手稿、照片等珍貴資料。作品感情真摯,打動人心,多角度地呈現了一批文壇名家的風貌。

    作者簡介

    潘耀明,筆名彥火。福建省南安縣人。現職《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文綜》社長兼總編輯、香港作家網社長。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工作委員會榮譽委員、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香港作家聯會會長、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長、香港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執行會長、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成員、馬來西亞“花蹤世界文學獎”評審委員會顧問;並擔任香港期刊傳媒公會創會副主席、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常務理事、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


     主要創作:評論、散文集十五種,分別在內地、港臺及海外出版。近著有《山水挹趣》(2018年,香港中華書局)等,其中《當代中國作家風貌》被韓國聖心大學翻譯成韓文,並成為大學參考書。部分作品被收入香港中、小學教科書內。


     1994年,憑《竹風·竹笑與血性》一文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第九屆“海峽情”文學獎,首屆“四海華文筆彙”授予散文特別獎。


     2009年,獲日本聖教新聞社頒發“聖教文化獎”。


     鋻於在企業創新領域和對亞洲社會、文化及經濟方面的傑出貢獻與成就,2019年9月8日獲得亞洲知識管理學院頒授2019年度“亞洲華人領袖獎”。

    目錄
    序:用生命寫作的人 嚴家炎 / 001
    前言:心中宛有當時在 潘耀明 / 011

    上帝與魔鬼都是人的化身 / 001
    艾青 : 我愛這土地 / 005
    冰心的歲月 / 011
    很現代的葉聖陶 / 015
    令人惋惜的茅盾 / 019
    無可奈何的俞平伯 / 024
    早慧的紅學大家俞平伯 / 030
    傾國安知真國色 / 034
    俞平伯遲來的春天 / 039
    講真話的巴金 / 044
    憤憤不平的巴金 / 048

    序:用生命寫作的人 嚴家炎 / 001


    前言:心中宛有當時在 潘耀明 / 011


     


    上帝與魔鬼都是人的化身 / 001


    艾青 : 我愛這土地 / 005


    冰心的歲月 / 011


    很現代的葉聖陶 / 015


    令人惋惜的茅盾 / 019


    無可奈何的俞平伯 / 024


    早慧的紅學大家俞平伯 / 030


    傾國安知真國色 / 034


    俞平伯遲來的春天 / 039


    講真話的巴金 / 044


    憤憤不平的巴金 / 048


    巴金談諾貝爾文學獎 / 052


    誇父戰士式的風範 / 057


    錢鍾書妙談官話和流水 / 062


    錢鍾書的一封長信 / 067


    錢鍾書的妙喻與幽默 / 072


    錢鍾書的訪問記 / 077


    蕭紅與端木蕻良 / 081


    蕭紅與蕭軍 / 085


    端木蕻良的憂郁和孤獨 / 090


    生死相隔不相忘 / 095


    蕭紅與駱賓基的姊弟戀 / 099


    駱賓基與《金文新考》 / 103


    與吳祖光搭伙之誼 / 107


    翩然的白面書生 / 111


    令人心痛的晚年吳祖光 / 116


    吳祖光新鳳霞主演的現代版《牛郎織女》 / 120


    玉為風骨雪為衣 / 124


    自在神仙——汪曾祺 / 128


    愛人和愛美女的汪曾祺 / 132


    自娛遣興漫說汪曾祺的畫作 / 137


    現代派詩人王辛笛 / 142


    不及林間自在啼 / 146


    愛寫“怪詩”的杜運燮 / 151


    在橋上看風景的卞之琳 / 155


    卞之琳的美詩妙譯 / 160


    苦戀一世的卞之琳 / 164


    有潔癖的卞之琳 / 172


    愛死美文美女的蔡其矯 / 176


    忍受黑暗的蔡其矯 / 180


    臧克家的“愛情遊戲”及其他 / 185


    曾獲召見 / 190


    大纔女趙清閣 / 194


    趙清閣與老舍的結緣 / 199


    趙清閣:讓落葉埋葬夢一般的愛情 / 203


    魯迅夫人:趙清閣緘默文靜,學生氣很濃 / 211


    趙清閣筆下的俞珊 / 215


    老舍的第二段感情生活 / 219


    老舍之死 / 223


    老舍妻子胡絜青的丹青之路 / 227


    顧城二十年祭 / 231


    析顧城與謝燁、英兒的三角戀 / 244


    顧城的伊甸園 / 248


    顧城與謝燁的“遊戲生活” / 252


    談顧城的畫 / 257


     


    蕭乾——進行第三類接觸的人 / 266


    蕭乾與瀋從文的師徒恩怨 / 272


    蕭乾的感情之旅 / 278


    蕭乾晚年“搬動大山”記 / 289


    蕭乾對 21 世紀的寄望 / 293


    從夏志清一封信談起 / 298


    夏志清逝世前後偶拾 / 309


    曹禺的苦惱和遺憾 / 313


    柯靈的煮字生涯 / 318


    出生香港的散文家秦牧 / 329


    瀋從文詩書妙品 / 341


    瀋從文文學生涯 / 345


    瀋從文愛情的甜杯與苦杯 / 360


    恩義情仇——說瀋從文丁玲的關繫 / 368


    瀋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成書故事 / 375


    一鳴驚人的張賢亮 / 393


    丁玲的浮沉錄 / 400


    口銜葉笛的詩人郭風 / 416


    閩籍散文大家——何為 / 424


    小說家茹志鵑訪問記 / 433


    手跡之外一章:我與金庸 / 446

    前言
    序:用生命寫作的人──名家歲月留痕
    嚴家炎
    我與潘耀明先生相識於1992年秋天。我到香港中文大學訪學,金庸先生得知後,委派潘耀明來接我去他位於香港太平山麓的家。我們相談甚歡,潘耀明則謙遜有禮地坐在一旁,始終面帶微笑。
    那時的潘耀明,剛接手金庸先生創辦的《明報月刊》總經理兼總編輯一職,至今已近三十載。其間我們曾在多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上相遇,多次一起陪伴金庸先生遊覽內地的名勝古跡,也曾多次出席他主持的文學與文化交流會議,拙作則有幸多次在《明報月刊》發表。

    序:用生命寫作的人──名家歲月留痕


    嚴家炎


    我與潘耀明先生相識於1992年秋天。我到香港中文大學訪學,金庸先生得知後,委派潘耀明來接我去他位於香港太平山麓的家。我們相談甚歡,潘耀明則謙遜有禮地坐在一旁,始終面帶微笑。


    那時的潘耀明,剛接手金庸先生創辦的《明報月刊》總經理兼總編輯一職,至今已近三十載。其間我們曾在多個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上相遇,多次一起陪伴金庸先生遊覽內地的名勝古跡,也曾多次出席他主持的文學與文化交流會議,拙作則有幸多次在《明報月刊》發表。


    如今的潘耀明,已被譽為香港著名作家、編輯家、出版家、文學活動家。除繼續主持《明報月刊》外,還兼任香港作家聯會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執行會長、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會長、香港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會長等職務。2019年春,韓國、中國內地及香港的一些有識之士,有鋻於潘耀明以香港為基地,在四十多年的歷史中,於文學創作、編輯出版、文學社團、國際文化與文學交流等方面付出的巨大辛勞,創下的不朽業績,理應得到世界華文文學界高度認可的初衷,在韓國首爾舉行了“潘耀明(彥火)文學事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濟州舉辦了“潘耀明與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我因事先承諾了另一個會議,錯過了韓國之約。稍後在北京相聚,潘耀明隻字未提韓國的事,仍如當年一樣的謙遜有禮。


    近,我收到作家出版社寄來托我寫序的潘耀明新著《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以下簡稱本書),方知這些年潘耀明在萬忙之中,還抽時間收集整理了四十多年來,他與大陸和海外文學家來往交流的大量書信、照片和字畫,並從中挑選出精華部分,彙集寫就了這部四百多頁的大著。捧讀這部書稿,不禁令我百感交集,單單看他拜訪過的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曹禺、丁玲、艾青、端木蕻良、蕭乾、錢鍾書、瀋從文、俞平伯、汪曾祺、吳祖光、新鳳霞、柯靈 …… 無一不是新文學史上熠熠閃光的文學大家,就非常之難得,而且每位人士他都不止拜訪過一兩次,交往時間一般都長達數年,十多年,甚至幾十年,包括書信往來,比如他和蕭乾通信就長達二十年,外加在香港難以計數和熱情周到的接待。新時期的著名新老作家如茹志鵑、秦牧、張賢亮、蔡其矯、郭風、何為……他也都有交往。這部書中收錄了他與這些人士的部分書信和受贈書畫。這些通信和書畫登陸內地還是首次,而本書中的眾多采訪筆記,更是首次公之於世。我相信,對上述文藝家進行的如此大量、多次、有實錄的采訪,迄今為止,海內外包括大陸在內,隻有潘耀明先生一人做到了,由此可知這部作品彌足珍貴。


    更令人無比感慨的是,潘耀明獨自開始這項重大工程的時間點,是四十多年前內地“文革”剛結束不久,幾乎被摧殘殆盡的文學界和文化界,都是一片荒蕪的時候。許多冤假錯案還遠未澄清昭雪,我和我的同道們也正忙於高校現當代文學教育的撥亂反正書歸正傳,而無暇顧及其他。潘耀明當時先是擔任《海洋文藝》雜志執行編輯,繼後在香港三聯書店工作。少年時代就萌發的對中國文學的熱愛與痴迷,使他對創作了這些作品的文學家們充滿了崇敬和向往。1978年夏天,僑辦主任廖承志邀請了一批香港出版界代表團訪問內地,潘耀明有幸成為代表團的成員。他立即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踏上了拜訪和結識那些早已銘刻在心的文藝家之路,目標遠遠不隻是“約稿”而已。


    官方安排的活動之一,是讓“文革”中被批判後復出的文藝家與香港文學界的朋友會面,而他想見的詩人艾青卻不在裡面。那時剛從新疆勞改回來的艾青還沒有獲得平反。潘耀明便按照聶華苓女士給他的地址,“私訪”了艾青。激情似火、筆名“彥火”的潘耀明,見到早已心儀的大詩人艾青的興奮與激動,歷經磨難的艾青先生見到這位來自香港、仰慕自己已久的文學青年的驚喜與慰藉,想必都是難以名狀的。擺談中,艾青得知潘耀明喜歡自己的兩首詩《我愛這土地》和《時代》,後來便特別謄抄了寫於1938年的《我愛這土地》,書寫了“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的墨寶給他留作紀念,潘耀明都收入了本書,使我們有幸觀賞。自此他們開始了多年的交往。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潘耀明自己收入並不寬裕的時候,在香港熱情接待了艾青夫婦,還買了錄音機、計算機和速溶咖啡送給艾青。隨後,潘耀明在艾青家認識了閩籍知名詩人蔡其矯,從此結為好友,也在本書中對蔡其矯做了專項介紹。


    1981年潘耀明以虔誠之心,拜望冰心先生,後來又拜望過多次。他敬慕冰心戰勝病魔頑強的毅力和看待死亡超然的灑脫。冰心打心裡喜歡這位鐘情於文學的福建同鄉,顯得格外高興,特親自揮毫,寫了一張秀麗的小楷給他:“海波不住地問著岩石,岩山永久沉默著不曾回答;然而它這沉默,已經過百千萬回的思索。”潘耀明深為感激地寫道:“這也是冰心自己的寫照。冰心愛大海,人世間一切的卑微、污穢和不安,都將為大海廣袤的襟懷所淨化。無欲則剛,這也許使她能一直葆有青春的心態和清泉一樣淨澈潔明的靈性。”


    巴金先生也是潘耀明無比敬慕和多次拜訪的著名作家。他認為,巴金一再彰顯“說真話”的精神,在假話滿天飛的今天,令人對他崇高的人格,肅然起敬。潘耀明去年在整理作家的手跡時,初步統計巴金給他的信札至少有十二封。近重新翻閱作家信札時,又發現了巴金一封新的信。這封信是筆者負笈美國,在紐約大學攻讀出版管理和雜志學期間,巴金從上海寄給他的,袒露了心跡,彌足珍貴。潘耀明把這封信收進了本書,令我們也有幸分享。


    潘耀明得知巴金逝世的噩耗時,悲痛之餘告訴了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金庸先生,請他為自己主編的新一期雜志“巴金特輯”寫篇文章。金庸得知後連夜趕寫了一篇悼念文章《正直醇雅,永為激勵》。文中提到他早年讀《家》《春》《秋》,覺得沒有讀武俠小說過癮,“直到自己也寫了小說,纔明白巴金先生功力之深,纔把他和魯迅、瀋從文三位先生列為我近代佩服的文人。”“如果我遇到巴金那樣重大的壓力,也難免寫些違心之論,但後來卻決不能像他那樣慷慨正直地自我檢討,痛自譴責。”他還說,巴金在“文革”時飽受磨難,但意志堅毅,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寫出了“這部擲地作金聲、驚天動地的《隨想錄》”“實在是中國文化界的大幸事”。相信這也是潘耀明和我們共同的心聲。


    潘耀明對文學的鐘情與執著,使他能從作家們的作品中讀出別樣的韻味和價值。例如一般評論者往往將瀋從文歸於鄉土文學,擅長寫鄉間的小人物。潘耀明卻認為,“貫穿瀋從文作品的創作思想,是在城市與鄉村兩個世界的對立中建構的。人神的統一與分裂、人與自然的契合與人性的扭曲、原始生命力量等等,所有這些對人生的觀察,已使瀋從文進入哲學的領域。”瀋從文筆下的這些小人物,“都是有血有肉、可親可愛的,他們有勇敢、正直的人性的光輝的一面,也有愚昧無知和粗魯的一面,瀋從文與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是他連這些小人物的負面也不忍苛責,而是以寬容諒解的態度視之,顯現他博愛的精神。”他對瀋從文的欽佩不止於此,還不吝筆墨詳細介紹了瀋從文因回避政治干擾,轉行研究古代服飾及相關文物的傑出成就以及為此所付出的超乎尋常的艱辛代價。他認為:“綜觀瀋從文畢生事業,他的服飾研究成就不可能不提,值得大書特書。”


    潘耀明痴迷這些作家學者的作品纔華,同時也崇敬他們高尚的人格人品。俞平伯先生上世紀50年代初就因《紅樓夢》批判犯上被打入冷宮,沉寂數十年,潘耀明認為他的道德文章如高山流水,仰之彌高,照樣多次上門拜望,而且用了四節的篇幅介紹了這位一身傲骨的學者,如何在長期寂寥冷漠中堅持學術研究,筆耕不輟,碩果累累。從中我們也得知,俞平伯的處女作《紅樓夢辨》原稿失而復得的奇特故事。潘耀明推想:“假如俞平伯失去了稿件,假如他沒有出版《紅樓夢辨》,就不會發生1954年批判他的紅學研究,‘文革’中也不會被當‘資產階級學術權威’來揪鬥 …… ” 俞平伯也把《紅樓夢辨》稿的失而復得比喻為“塞翁失馬”,不勝感慨。他將潘耀明這位熱情真摯的後輩視為知音,俞平伯的外孫韋柰在《舊時月色 —— 俞平伯身邊的人和事》一書中寫道:“外祖父喜他的為人,也喜他的纔氣,常誇獎他是一個很有作為的青年。在潘耀明遷居太古城時,外祖父曾書‘既醉情撚杯酒綠,遲歸喜遇碗燈紅’聯贈他。”


    本書名曰《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正是“這情感”,支撐著潘耀明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時間、精力和心血,成就了與老一輩學者作家們難能可貴的隔代情誼。但是,能夠使這些文壇大師們接納他並長期保持聯繫,當然不能僅僅靠情誼。既然是知音,就要有共同語言,就要有令大師們覺得有話可說、有信可寫的豐厚的知識和學養。正是俞平伯所感受到的潘耀明的“纔氣”,使他得到了大師們心悅誠服的認可。


    在學術界都流傳著這樣的說法,錢鍾書先生為了做學問,常常是閉門謝客的。在潘耀明心中,“錢先生的學問如浩瀚大海,他學識淵博,精通五國文字。我看中國從古到今沒有一個人能與他相比,單是《談藝錄》與《管錐編》的學術成就,已足以震古爍今了。”然而,錢先生不僅向潘耀明敞開了家門,多次與他推心置腹地交談,如有關《談藝錄》先後修改出版的經過等;還有不少書信往來,信中尊稱潘耀明為“兄”;不止一次贈送潘耀明墨寶;更讓他拍攝了好幾張生動難求的照片,有一張照片上還有極少與外人合影的楊絳先生。


    潘耀明的纔氣,來自他多年對文學、對出版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勤奮努力。在數十年的生涯中,身兼多項國際國內文化交流重任的潘耀明,還出版了近三十部書,每一部都有獨特的視角和思考,每一部都是妙筆生花、美文迭出。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出版了《當代中國作家風貌》,後來又出過《當代中國作家風貌》續編,堪稱首屈一指。單是主編《明報月刊》近三十年,他為之所寫的卷首語就將近三百篇,如彙編成集也有好幾部。《明報月刊》是深受海內外廣大知識分子首肯和喜愛的雜志,每一期的內容都涉及時事、政論、科技、文學、藝術、美食等等,而且作者不乏名家大腕。要寫好這樣一本雜志的卷首語,所需要的有關知識涵養以及筆頭功力,可想而知。潘耀明不虛此職,信手撚來便是一篇篇包含歷史、文化、文學、哲思的泛散文,有學者稱他是“破繭而出的散文文體家”,實不為過。


    本書也處處閃現這位散文文體家的過人纔華,比如他寫端木蕻良送他的兩幀畫:“一張是羅漢松,一張是風荷,都是水墨國畫,不設色,更顯其功夫。羅漢松莽莽蒼蒼,粗壯的枝干和如戈戟的針葉,頗見精神;風荷墨色厚重,迎風右擺,柔中見剛,別有韻致。”他寫汪曾祺的家書:“文字精練、幽默、風趣,可讀性極高。他寫他在美國所遇到的人和事及所見所聞所感,筆下如一條涓涓清流,澄澈中不含沙石,果然與一般家書迥異,後者往往失之瑣碎。”他寫秦牧的散文:“作者文筆清新雋永,既有‘怒潮奔馬’那樣的豪放,也有‘吹簫踏月’那樣的清幽;既有司空圖《廿四詩品》中指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的雄渾,也有‘娟娟群松,下有漪流’的清奇。”他寫福建詩人郭風:“果爾蒙的大膽想像和奇異的聯想,凡爾哈倫的充滿了對於生之禮贊的力量和樂觀,阿左林的精練簡潔的文句、對於西班牙鄉間和小鎮上的勞動者和景物的尊崇的感情,都對少年的郭風發生深刻的影響,特別是這些作家的像征手法和對家鄉深沉的感情,對於郭風創作的影響,更是刻骨難忘的。”


    潘耀明以他的為人和纔氣得到了大師們的信任和倚重,他們不但將自己的文章交給他主辦的《海洋文藝》和《明報月刊》發表,自己的書稿也請他幫忙出版。卞之琳先生與潘耀明有二十多封書信往來,其中不乏逾千字的長信。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卞之琳的《雕蟲紀歷 —— 1930 — 1958》,但因為“私生活中一個隱秘因素”,他把1939年前寫的詩刪去了不少,而潘耀明認為這些詩的可讀性相對地高,所以利用在香港三聯書店任職的機會,為他出版了繁體字版《雕蟲紀歷 —— 1930 — 1958》 (增訂版),增加了三十首詩,讓讀者一睹為快。巴金先生的《隨想錄》繁體字版,也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請潘耀明在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


    潘耀明1978年與蕭乾相識,一直到他1999年去世,往來與書信從未間斷。1982年潘耀明次赴美,蕭乾怕他人生路不熟,給他寫了六七封推薦信,以便沿途有人照應,令潘耀明很感動。蕭乾和夫人文潔若晚年“搬動大山”翻譯《尤利西斯》,也令潘耀明深感欽佩。瀋從文曾經是蕭乾的恩師,後來兩人之間有了怨氣,外人諱莫如深。蕭乾生前寫了《我與瀋老關繫的澄清 —— 吾師瀋從文》的文章,叮囑文潔若待他身後再發表。蕭乾逝世後,文潔若交給了潘耀明,特地囑咐他在《明報月刊》發表。潘耀明遵囑發表於2001年12月號《明報月刊》,兩人結怨的前因後果纔為外人所知。蕭乾生前還寫有一篇三十多頁的長文,這是一本記錄了他初戀的私人筆記,也是請潘耀明在《明報月刊》發表的。


    類似潘耀明與大師們親密互動的故事,本書中比比皆是。1983年秋,潘耀明與吳祖光、茹志鵑、王安憶、陳映真、七等生為同一屆的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邀請的華人作家。他與吳祖光同住一套房間,彼此分工合作,吳祖光負責去超市買菜,潘耀明則不辭辛勞負責烹飪每日兩餐,兩人相處三個月,關繫十分融洽。臨別時吳祖光題贈報恩詩一首:“不屈為至貴,富是清貧。”潘耀明深諳,典出隋朝王通的名句,“不辱於人謂之貴,不取於人謂之富”,很能啟迪人心。這次相聚也開啟了潘耀明與吳祖光、新鳳霞夫婦的交往之旅。在潘耀明的筆下,我們不僅看到了文壇上這對現實版牛郎織女的戀愛經過,看到了他們在各自的舞臺所展現的精彩絕活,也看到了雙雙戴上右派帽子以及“文革”所經歷的嚴酷磨難,還看到了新鳳霞在被迫害致殘後,從文盲到筆耕不輟寫出三十部作品、逾四百萬字的著述。20世紀80年代,潘耀明負責香港三聯書店的編輯部,曾參與籌劃了一套《回憶與隨想文叢》,主要是老作家的回憶文集,其中有一部就是新鳳霞執筆的。


    本書既展現了大師們的精神風貌、創作纔華,也沒有忽視常被大師的光華遮蔽的女中豪傑的業績。趙清閣在文學史上往往是在談到老舍時,作為他的紅顏知己被人們提及。但潘耀明用了將近一萬字的篇幅,歷數她多纔多藝的非凡生涯。既披露了她與老舍相識相知難以割舍的情感,也記述了她後來為此而付出的數十年的隱忍與孤苦。而潘耀明筆下的老舍夫人胡絜青也深明大義,晚年“竭力親自為老舍整理了不少文集,還親自寫序。如《老舍文集》《老舍生活與創作自述》《文牛》等,還把早年老舍創作、因政治原因未能出版的《正紅旗下》,也重新校訂整理出版”。同時潘耀明還讓我們知道了胡絜青本人也是師從齊白石的一級畫師,有幸見到胡絜青1981年在香港舉辦畫展時,贈給潘耀明暗含寓意、相當生動的小雞包圍蟋蟀的中軸水墨畫。


    可見,這部豐富而厚重的著作,在現當代文學史上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前言:心中宛有當時在


    潘耀明


    時代已進入網絡化,文人寫稿不用再像以往一樣,一筆一畫地爬格子,而是清一色用計算機寫稿;通信也不用書寫了,用“伊妹兒”(E-mail)或微信,既簡便又快捷。


    書寫的年代已逐漸遠去。文人的信札、手跡已成為歷史陳跡。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做過現代中國作家研究,編過文學書和文化雜志,與文化人接觸和交往特別多,也收集了一些文人墨寶、手跡。


    香港兩家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先後舉辦了我的“現代文人書畫手札特展”和“現當代名作家手稿書畫展”。過去對這些墨寶、手跡都沒有好好整理過,因這兩次展覽,我花了死功夫,翻箱倒篋,竟然揀出逾百件的作品,隻是藏品三分之一,大都是有代表性的作品。


    巴金的信札有十三封之多,他都是用鋼筆書寫的。他晚年身體不大好,字體很小,卻很清晰。內容大都是談他的創作經驗和近況,其中不少內容涉及他寫《隨想錄》的點點滴滴。他的繁體字版《隨想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我當時負責三聯書店編輯部,所以就出版繁體版的《隨想錄》事宜與他有過較多的書信來往。


    我手上還有巴金《隨想錄·總序》及《隨想錄》繁體版的序言原稿。


    巴金一再彰顯“說真話”的精神,在假話滿天飛的今天,重溫這些信札,令人對他崇高的人格,肅然起敬。


    艾青是我早認識的內地詩人,那已是四十多年前的1978年了。他剛摘了右派帽子,從新疆石河子回到北京,也可以說他是我早的忘年交,早有書信往來。


    信大都是他親自寫和復的,後來,他身體欠安,纔由夫人高瑛代筆。他的許多詩篇都是我早年所熟讀的。他那一首《我愛這土地》很感人,我每次朗讀,都不禁熱淚盈眶。我從沒讀到一首同樣的詩篇可以對祖國愛得那麼深沉!所以我特地請他謄抄一遍給我。


    在作家的信札中,我收有蕭乾信件共有七八十封。信札牽涉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他的書稿、生活、近況等等。他是一個熱心人,他還向我推介不少海外文化界朋友。他的字比較潦草,但仔細辨認,還是可以明了的。


    俞平伯先生的信札特別珍貴,都是在八十歲以後親筆寫的信,共有二十七封,也是十分珍貴。


    錢鍾書的信札都是用毛筆寫的,如他的文章,揮斥方遒,龍飛鳳舞,蒼勁而逸致,很有收藏價值。


    關於墨寶方面,瀋從文、俞平伯、茅盾、葉聖陶、蕭軍、端本蕻良、汪曾祺、趙清閣、張充和等都是文人、作家兼書法家。


    蕭紅的三個男人──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我與他們都有較多交往,也有他們三個人的墨寶,並略窺他們之間復雜的關繫。


    俞平伯的書法十分清秀,別有風骨。某次,他知道我要搬新居,特別寫了一對聯來志賀:既醉情撚杯酒綠 遲歸喜遇碗燈紅


    我搬了幾次家,這對聯一直懸掛在我的客廳中。每次歸家讀到這對聯,都會令我感到難言的溫煦和親切感。


    作家中,擅畫畫的,就我所交往的,端木蕻良和汪曾祺是特別出眾的。前者是芸芸東北作家中是纔氣橫溢不過的;後者的小說、散文都很空靈而慧黠,他的書法、畫也很講意境,備受稱許。


    金庸曾說過,他沒有真正學過書法,但他的書法自成一體,別饒興味。他為我2000年兩部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隨筆《魚化石的印記》《永恆流動的情感》題的字,言簡意賅,很有情味。值得一錄──


    魚非當年魚,石非當年石,


    魚化石中,宛有當年在。


    你非當時你,我非當時我,


    我心中有支歌:“記得當時年紀小。”


    心中宛有當時在 —— 有你,有我,有當時。


    為耀明兄《魚化石的印記》作


    ──金庸


     


    許多天、許多年之前,情感曾在你心中流過,


    今天、明天,明年、後年,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卻永遠流不盡,


    因為有些情感──是永恆的,那是深情。


    為耀明兄《永恆流動的情感》書


    ──金庸


     


    此外,我還擁有金庸一幀較罕有條幅。是我請金庸為我題鄭燮的《竹石》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結果金庸根據後兩句詩的意思改寫題贈給我:


    千磨萬擊強身術


    東西南北過耳風


    耀明兄有勵志聯謹為書之


    ──金庸


     


    寫這對聯的時候,我剛給金庸擋了一位文人的暗箭(以後有機會我會專文解釋),從這對聯用意可想而知。後來我一直把金庸的墨寶懸掛在廳中,以為自勉。


    以上這些手跡以及書寫的文字,都是深情的,曾在文化人心間流過,以筆記下,也將是恆久的。


    知名學者、文學評論家嚴家炎教授百忙中慨然賜序,嚴夫人盧曉蓉女士從旁協助糾正文稿資料,不勝榮幸,深受鼓舞,銘然於懷!


    此書能夠成功出版,特別要感謝吳義勤兄。在一次文友飯局中,談起我與作家的交往和作家手跡收藏,他主動表示作家出版社樂意出版此書。本書大量後勤繁雜的編輯工作,得力於丁文梅女士及彭潔明女士辛勤的付出,謹此一並感謝。


    2020年11月13日

    在線試讀
    上帝與魔鬼都是人的化身
    ——詩人艾青的墨跡
    2015年年初,艾青的夫人高瑛大姐從北京南下“私訪”香港,時值她有一本新書《艾未未的母親、艾青的夫人 —— 高瑛自述》在香港出版。她不想驚動傳媒,隻給我捎了信息。
    她是勇敢的女人!早年她與艾青共同遭到迫害,與艾青一道勞改、受批判。自從艾青逝世後,她孑然撐持了一家子的擔子。八十多歲的老人,歷風雨而彌堅。
    高瑛大姐一行,在香港勾留三天。她說,她過去對香港印像不太好。這次重蒞,隻是想感受香港自由開放的氛圍。
    艾青40年代曾兩度經香港,因是路過,印像並不深刻。1980年,艾青、高瑛夫婦再一次蒞臨香港,這是他們與王蒙一起接受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主任聶華苓、保羅·安格爾夫婦邀請到美國途次香港的。
    這一期間,我在香港三聯書店任職,曾參與接待他們。當年香港三聯書店隻有兩個招待所,一在北角僑輝大廈,一在九龍土瓜灣中華大廈,都是在鬧市,環境及設施條件都不是很好。
    艾青他們被安排在九龍招待所,那區的空氣較混濁,而且招待所側畔剛在起屋,打樁機竟日轟轟隆隆不停。艾青等人白天給吵得耳朵嗡嗡不絕,苦不堪言。
    時值8月,是秋老虎肆虐的日子。那個年代,招待所還沒裝冷氣,隻有電風扇勁吹,害得艾青也睡不好覺。艾青對這次香港行印像不佳。
    待艾青等人從美國回程經香港,被安排住在三聯書店北角招待所,便沒有那麼吵鬧。<旦那天,我特地帶他們登上太平山。從蜿蜒回旋的上山路,看到不少掩映在樹木間的樓宇。艾青說,山上的屋與山下的屋,真是有天淵之別呀!我說,樓價也有天淵之別。
    那天天晴日麗,山風徐徐,登上太平山山頂,豁然開朗,艾青也為之精神一振,話語也多了。他說,香港也有她美的一面,不過多是用金錢砌的。
    艾青後來參加屆“新加坡國際文藝營”,與蕭軍、蕭乾一道經過香港,我帶他們遊海洋公園,乘電纜車,舉目海闊天空,下瞰山水一色,令人心曠神怡。此後,艾青對香港的印像也比過去好得多。
    但是,“文革”後復出的艾青,行蹤所及,寫過美國愛荷華,寫過新加坡 …… 卻沒有寫過香港。可見,香港在詩人印記,並未掀起情感的微瀾,也談不上詩興。正如高瑛大姐說的:“這兒並不是天堂!”

    上帝與魔鬼都是人的化身


    ——詩人艾青的墨跡


    2015年年初,艾青的夫人高瑛大姐從北京南下“私訪”香港,時值她有一本新書《艾未未的母親、艾青的夫人 —— 高瑛自述》在香港出版。她不想驚動傳媒,隻給我捎了信息。


    她是勇敢的女人!早年她與艾青共同遭到迫害,與艾青一道勞改、受批判。自從艾青逝世後,她孑然撐持了一家子的擔子。八十多歲的老人,歷風雨而彌堅。


    高瑛大姐一行,在香港勾留三天。她說,她過去對香港印像不太好。這次重蒞,隻是想感受香港自由開放的氛圍。


    艾青40年代曾兩度經香港,因是路過,印像並不深刻。1980年,艾青、高瑛夫婦再一次蒞臨香港,這是他們與王蒙一起接受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主任聶華苓、保羅·安格爾夫婦邀請到美國途次香港的。


    這一期間,我在香港三聯書店任職,曾參與接待他們。當年香港三聯書店隻有兩個招待所,一在北角僑輝大廈,一在九龍土瓜灣中華大廈,都是在鬧市,環境及設施條件都不是很好。


    艾青他們被安排在九龍招待所,那區的空氣較混濁,而且招待所側畔剛在起屋,打樁機竟日轟轟隆隆不停。艾青等人白天給吵得耳朵嗡嗡不絕,苦不堪言。


    時值8月,是秋老虎肆虐的日子。那個年代,招待所還沒裝冷氣,隻有電風扇勁吹,害得艾青也睡不好覺。艾青對這次香港行印像不佳。


    待艾青等人從美國回程經香港,被安排住在三聯書店北角招待所,便沒有那麼吵鬧。


    旦那天,我特地帶他們登上太平山。從蜿蜒回旋的上山路,看到不少掩映在樹木間的樓宇。艾青說,山上的屋與山下的屋,真是有天淵之別呀!我說,樓價也有天淵之別。


    那天天晴日麗,山風徐徐,登上太平山山頂,豁然開朗,艾青也為之精神一振,話語也多了。他說,香港也有她美的一面,不過多是用金錢砌的。


    艾青後來參加屆“新加坡國際文藝營”,與蕭軍、蕭乾一道經過香港,我帶他們遊海洋公園,乘電纜車,舉目海闊天空,下瞰山水一色,令人心曠神怡。此後,艾青對香港的印像也比過去好得多。


    但是,“文革”後復出的艾青,行蹤所及,寫過美國愛荷華,寫過新加坡 …… 卻沒有寫過香港。可見,香港在詩人印記,並未掀起情感的微瀾,也談不上詩興。正如高瑛大姐說的:“這兒並不是天堂!”


    那天與高瑛大姐通了電話,翻開了日歷,纔知道艾青已走了十六個年頭,令人憮然。


    1980年,時值中國剛改革開放不久,已屆七十歲的艾青,仍然豪氣干雲,特地寫了一幀條幅送給我:“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這兩句詩是摘錄自艾青寫於40年代的長詩《向太陽》,年輕的艾青懷著滿腔熱血的激情,追求光明、進步,向往革命,謳歌“一切把人類從苦難裡拯救出來的人物”。詩寫道:“從遠古的墓茔/從黑暗的年代/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 …… ”


    這幾句詩的關鍵詞是“太陽向我滾來”,“滾”字是詩眼,展現讀者面前的是恢宏的畫面,氣勢磅礡。前面幾句,都是為“太陽向我滾來”做伏筆。暗喻“太陽”是從歷史的遠處滾來,不管這漫長的歷史多麼黑暗,又多麼艱難,“太陽”以它不可阻擋的氣勢,光亮亮地滾來了。詩人用意很明白:歷史是不可阻擋的,光明的到來是必然的。


    日月嬗變,時移勢易。我沒有問詩人,寫這兩句詩,是否還是當年的心態,還是有新的感受、新的解讀。


    我想,在嶄新的時代,飽經滄桑的詩人肯定心潮起伏,難掩激動之情。一句“太陽向我滾來”,是否也可以注入新的注解:詩人以當家做主的姿態出現,不再像過去那樣懷著對太陽禮拜的卑微心態,我想,時代變了,更準確的說法,應是太陽向人民的詩人(艾青有“人民的詩人”之稱)滾來了!


    2015年5月杪,高瑛大姐打了幾通電話來,讓我專程上一趟北京,說有要事與我談。到了北京,高瑛大姐把她珍藏多年的艾青的另一幀條幅鄭重其事地轉贈給我。


    條幅的內容是“上帝與魔鬼/都是人的化身”,出自艾青的《花與刺》,這兩句詩意喻崇高的與丑陋的,都是人類制造出來的。


    艾青是無神論者,他既否定上帝的存在,也反對神權、反對人間造神運動。他曾吶喊道:“要用科學代替迷信”“不依靠神明的憐憫,不等待上帝的恩賜。”(《在浪尖上》)並直接對“上帝”的存在表示質疑和否定。


    在《人和上帝》中,艾青還通過人和“上帝”的相互埋怨,深刻揭示了“上帝”隻是人為了欺騙自己而創造出來的荒誕形像,建立在人的荒誕性的基礎上。艾青自己便深受造神運動之害。


    艾青後期給別人題字,多用上這句話,也可視作他晚年的心聲。高瑛大姐告訴我,這幀字寫於艾青八十歲之前,他還未斷胳膊之前寫的。所以還寫得不錯,她一直藏到今天。


    我恭敬地奉接這幀墨寶,恍惚捧著詩人那一顆矢志追求真理和光明的躍動的心。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