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上海詩歌四十年(1978—2018)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436-632
    【優惠價】
    273-395
    【作者】 孫琴安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274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2027419
    作者:孫琴安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6月 

        
        
    "

    編輯推薦

    書中對上海的舊體詩詞創作、散文詩創作、網絡詩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詩歌批評家及其詩歌批評家隊伍的形成,也都分別列有專節論述,從而更完整地體現出上海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詩歌發展的整體面貌。

     
    內容簡介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上海一直是中國詩歌的重鎮,有其自身的品格、特點與堅守。改革開放四十年,上海的詩歌又取得了重要成就,湧現出了一批重要詩人和優秀詩作,出現了一些值得探討的詩歌現像和流派主張,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論述、研究和總結,以利於上海詩歌更好地走向未來。本書便想做這樣的一種努力和嘗試。


     


    書中把改革開放以來的上海詩歌分為三個階段:一、改革開放之初(1978-1989);二、困頓與渙散(1990-2000);新世紀的曙光(2001-2018)。為了較全面地反映出上海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詩歌發展狀況,書中對上海的舊體詩詞創作、散文詩創作、網絡詩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詩歌批評家及其詩歌批評家隊伍的形成,也都分別列有專節論述,從而更完整地體現出上海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詩歌發展的整體面貌。

    作者簡介

    孫琴安,當代著名作家、學者。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教授,上海文史館館員。長期從事文學與文化研究,已出版個人著作30多部,其中《中國評點文學史》《中國性文學史》《中國詩歌三十年》《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上海旅遊文化史》等十部著作獲獎。《劉禹錫傳》《徐志摩傳》《現代詩四十家風格論》《朦矓詩二十五年》(四冊)等也頗受讀者歡迎,產生一定影響。為李白研究會、杜甫學會、徐志摩研究會顧問。目前正承擔一項國家重大項目的研究。

    目錄
    目 錄
    章 改革開放之初的上海詩壇(1978—1989)1
    節 概述: 蘇醒、回歸與崛起1
    第二節 荒唐歲月裡的撫弦低吟4
    第三節 前輩詩人的回歸與心聲5
    第四節 從風雨中走出的青年詩人50
    第五節 工人詩人的轉型與新時代的步伐75
    第六節 校園詩人的活躍86
    第七節 民間詩社、詩刊與先鋒詩的活躍103
    第八節 上海詩詞的復蘇與振興111
    第九節 上海詩詞界的代表詩人(上)113
    第十節 上海散文詩的發展(上)127
    第二章 20世紀末的上海詩壇(1990—2000)141
    節 概述: 個體寫作與表現自我141

    目 錄


    章  改革開放之初的上海詩壇(1978—1989)1


    節  概述: 蘇醒、回歸與崛起1


    第二節  荒唐歲月裡的撫弦低吟4


    第三節  前輩詩人的回歸與心聲5


    第四節  從風雨中走出的青年詩人50


    第五節  工人詩人的轉型與新時代的步伐75


    第六節  校園詩人的活躍86


    第七節  民間詩社、詩刊與先鋒詩的活躍103


    第八節  上海詩詞的復蘇與振興111


    第九節  上海詩詞界的代表詩人(上)113


    第十節   上海散文詩的發展(上)127


    第二章  20世紀末的上海詩壇(1990—2000)141


    節  概述: 個體寫作與表現自我141


    第二節   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詩社與詩歌活動143


    第三節  活躍於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詩人(一)156


    第四節  活躍於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詩人(二)171


    第五節  上海的詩評家192


    第三章  21世紀初的上海詩壇(2001—2018)201


    節  概述: 從表現自我到201


    第二節 &nbs共存的詩社詩刊205


    第三節  《上海詩人》的出現與改版207


    第四節  逐漸增多的對外詩歌交流210


    第五節  活躍於21世紀初的上海詩人(一)212


    第六節   活躍於21世紀初的上海詩人(二)227


    第七節  活躍於21世紀初的上海詩人(三)239


    第八節  代表詩社及其代表詩人259


    第九節   上海詩詞界的代表詩人(下)305


    第十節  上海散文詩的發展(下)317


    第十一節  豐富多彩的新詩選本和個人詩集323


    主要參考書目328


    後記340

    前言
    1976年10月,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迅速轉入改革開放的時代。這是中國當代詩歌的轉折點,也是上海當代詩歌的轉折點。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上海一直是中國詩歌的重鎮,劉延陵、朱自清等在此創辦了中國詩歌界的《詩》刊物。郭沫若在此又卷起了《女神》的浪漫詩風,隨後又有以徐志摩為首的新月派和以戴望舒為首的現代派。1930年“左聯”成立之後,又有以蔣光慈和殷夫為代表的太陽社詩人,以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為代表的創造社後期三詩人。兩年以後,以蒲風、楊騷為代表的中國詩歌會又在上海成立。這些代表詩人和詩歌團體,都曾引領潮流,在全國產生過重大影響。

    抗戰爆發,全民抗戰。中國的詩歌走向了民族救亡和現實主義的廣闊道路。抗戰勝利,內戰繼起,上海又出現了以辛笛為代表的“九葉詩派”,穆旦、鄭敏、陳敬容、袁可嘉、杜運燮等名重一時,同時又出現了以袁水拍、臧克家為代表的政治諷刺詩,也都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

    1976年10月,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迅速轉入改革開放的時代。這是中國當代詩歌的轉折點,也是上海當代詩歌的轉折點。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上海一直是中國詩歌的重鎮,劉延陵、朱自清等在此創辦了中國詩歌界的《詩》刊物。郭沫若在此又卷起了《女神》的浪漫詩風,隨後又有以徐志摩為首的新月派和以戴望舒為首的現代派。1930年“左聯”成立之後,又有以蔣光慈和殷夫為代表的太陽社詩人,以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為代表的創造社後期三詩人。兩年以後,以蒲風、楊騷為代表的中國詩歌會又在上海成立。這些代表詩人和詩歌團體,都曾引領潮流,在全國產生過重大影響。


     


    抗戰爆發,全民抗戰。中國的詩歌走向了民族救亡和現實主義的廣闊道路。抗戰勝利,內戰繼起,上海又出現了以辛笛為代表的“九葉詩派”,穆旦、鄭敏、陳敬容、袁可嘉、杜運燮等名重一時,同時又出現了以袁水拍、臧克家為代表的政治諷刺詩,也都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上海與全國一樣,寫詩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詩基本上成為政治宣傳的工具。在此情況下,辛笛、任鈞等老詩人已很少寫詩,活躍於上海詩壇的基本上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湧現出來的一批新詩人,如石方禹、蘆芒、冰夫、寧宇、宮璽、羅洛、於之、黎煥頤、謝其規、吳鈞陶、肖崗等。與此同時,上海也湧現了一批工人詩人,如毛炳甫、居有松、仇學寶、谷亨利、陳宴、李根寶等。不久,聞捷、白樺等詩人從各地調至上海,增加了上海的詩歌力量。但與民國年間上海在全國的詩歌地位和影響來說,卻相去甚遠,不可同日而語。


     


    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上海的詩壇。在解放思想的鼓點聲中,上海的詩人也衝破了原有的思想禁錮,邁開步伐,放開喉嚨縱情抒懷,有對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的深刻反思,也有對人性的熱烈感召和強烈呼喚,有對新時代的美好憧憬,也有對前進道路上的新的思考和探索。其中白樺無疑是傑出的代表,他在詩中大膽提出的一繫列的反思和批判,是有力量的,而且與北京的北島、福建的舒婷等人幾乎是同步的。他所寫的《春潮在望》《陽光,誰也不能壟斷》等詩,可以說是上海詩人中吹響解放思想的為嘹亮的號角,振聾發聵、振奮人心。與此同時,錢玉林、張燁、許德民等詩人也帶著他們的困惑和惶恐,質疑世界,尋覓人性。他們幾乎是隨著“崛起的詩群”而共同崛起的。而辛笛、寧宇、宮璽、冰夫、黎煥頤、謝其規、吳鈞陶、肖崗、姜金城等一批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飲譽詩壇的著名詩人,此時也煥發青春,重新歌唱。


     


    至此,上海詩歌翻開了新的一頁,也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而本書就是對這一時期的上海詩歌所進行的研究。


     


    在前幾年撰寫完成的《中國詩歌三十年》一書中,我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詩歌的論述,主要是從中國詩歌的區域性和群落性來加以考察的。而在此書的撰寫中,我根據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詩歌發展的一些狀況和特點,決定換取一個角度,主要從這一時期上海詩歌發展的幾個主要階段來加以研究。也就是以時間性為主,突出階段性的主線,設計基本框架,把各個不同時段出現的一些風格流派、代表詩人、社團活動和詩人群落等,串掛在這一主線上,有機結合,各有側重,時而交叉,各成風景。


     


    根據我個人的考察,改革開放以來的上海詩歌創作和發展,大致可分三個階段,即:


     


    1978年至1989年,為階段;


     


    1990年至2000年,為第二階段;


     


    2001年至2018年,為第三階段。


     


    這三個階段的詩歌現像和特性是各不相同的。


     


    1978年至1989年,上海詩歌的覺醒和活躍階段。


     


    在“文化大革命”的荒唐歲月裡,上海與全國一樣,多為類似於標語口號般的革命詩或政治宣傳詩,一些真正的詩和詩情則被壓抑著、沉默著。而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中華大地的時候,上海也開始解凍,許多老詩人重新放開歌喉,詠懷抒情,其中辛笛、白樺、蘆芒、寧宇、黎煥頤等人的聲音,尤為高亢動人。一些從“文化大革命”風雨中走出的青年,隨著崛起的詩群而登上詩壇,也顯得異常活躍,其中趙麗宏、張燁、許德民等詩人,都是改革開放之初走上詩壇,引起全國詩歌界的關注的。


     


    與此同時,上海的高校和民間詩社也相當活躍。在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校園,大學生們都成立了自己的詩社。而在社會上,則有《海上》《大陸》《撒嬌》《喂》《傾向》等一些民間詩刊的湧現。而在這些民刊的背後,幾乎都有一批青年詩人組成的民間詩歌團體。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上海的詩歌力量和民間詩社,已引起了全國的關注,一度曾引領潮流。直至1989年“六四”以後,纔走向低落沉寂。


     


    1990年至2000年,上海詩歌的沉默與消沉階段。


     


    從1990年開始,上海的詩歌與全國一樣,從熱鬧而轉入冷清。盡管這一時段上海也有過一些全國性的大型詩歌活動,如李疑的《詩時代》和鐵舞的城市詩人社,有時也舉辦一些詩歌比賽或詩歌研討,但民間詩社、詩刊大多不再活躍,有的甚至銷聲匿跡,難覓蹤影。更糟糕的是,許多上海詩人不再關注社會,關心民眾,遁入個人生活的小圈子。以詩自娛自樂,或寫閑情逸致,或寫一些誰也看不懂的詩,一時或為時髦。用當時詩圈為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詩是寫給自己看的,與別人無關。”在這種詩歌觀念的影響下,詩歌墮入了表現自我的狹隘圈子。在改革開放之初,不少詩人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為民請命而走上詩壇的,他們讓詩歌鋒芒不僅指向自身,反思自己,而且常常指向社會,反思社會,對社會的不良現像和弊端會加以批判。而現在則完全相反,他們的詩歌隻表現自我,沉湎於個人,寫詩隻是自己的事,與社會無關;詩隻要自己能懂就行,別人是否能懂並不重要。有的甚至陷入了自我和個人主義的泥潭。詩歌已失去了改革開放之初的轟動效應,詩人大多也都僅作為個體而存在。他們所寫的詩愈顯晦澀,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互相看不懂。上海的詩歌陷入了困境,有的甚至走進了誤區。


     


    2001年至2018年,上海詩化階段。


     


    新的世紀帶來了新的氣像。當21世紀的縷曙光灑在了上海這座東方都市的屋檐和江面時,立刻給上海的詩歌帶來了新的希望。


     


    經過了整整十年的痛苦掙扎、沉默和醞釀之後,上海詩人終於在新世紀來臨的那一刻,做出了新的選擇。那就是讓詩從表現自我的狹隘圈子裡掙脫出來,重新走向社會,走向民眾;讓人在表現自我的同時,也表現社會,表現民生,表現時代的各種風貌和各種情緒。與此同時,許多新的民間詩社和民刊,如海上詩社的《海上》詩刊、虹口詩社的《海上風》詩刊、東宮的《上海詩人報》、顧村的《詩鄉報》、碧柯詩社的《新聲詩頁》詩刊,乃至《外灘》《活塞》《雅劍》《浦江詩荟》等民間詩刊,也都在新世紀的陽光中破土而出。上海的詩歌進化、多流派的創作階段。近些年來,又在詩歌藝術的提升、新舊詩的交彙融合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新的探討。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詩歌的發展歷程,亦即以上三個不同的階段,可以發現,上海詩歌的起落變化,幾個比較重大的轉折和走向,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詩歌發展歷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可以折射出近40年來中國詩歌發展的基本風貌,即使視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詩歌發展的一個縮影,也不為過。


     


    盡管如此,由於上海在中國地位的獨特性,本身也有自己的一些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因此,改革開放以來的上海詩歌發展,還是顯示出了自身的一些特點。其中比較突出的有兩點:


     


    ,城市詩。


     


    作家的創作與其生活的環境和氛圍關繫甚大,並影響著他的文學創作。詩人也是如此。上海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早在民國年間就有“東方的巴黎”之稱,為遠東大都市。改革開放以後,城市化建設和進程相當迅猛,至今仍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之一。對於上海的詩人來說,他們就生活在這座城市之中,天天面對這座城市,即使主觀上想完全回避或擺脫城市的影響,實際上也很難辦到。天長日久,不少詩人在城市環境氛圍的影響下,不得不感受城市,描寫城市,融入城市。甚至有不少詩社詩刊的名稱,都與城市有關,如“城市詩人社”“新城市詩社”“浦江詩會”“《外灘》”等,其中湧現出了不少城市詩,也出現了一些描寫城市的代表詩人,除老一輩的詩人辛笛、公劉、宮璽、謝其規、姜金城等在詩中有著描寫以外,從風雨中走出的一批詩人的筆下,似乎有著更多的描寫,如張燁、趙麗宏、宋琳、徐芳、李天靖、桂興華、韋泱、蕪弦、古岡、曲銘、楊明、繆克構、程林、汗漫、陳佩君、張健桐等人的詩中,都有這方面的代表作。此外,劉希濤、錢國梁、朱珊珊、季渺海、路鴻、朱金晨、鐵舞、谷亨利、陳柏森等詩人,都曾參與過這座城市的建設,他們不僅寫出了曾在這座城市裡的勞動生活和青春歲月,而且也寫出了這座城市的側影和內層,以及他們悲欣交集的復雜心情。盡管法國的波特萊爾、阿波裡奈爾,比利時的凡爾哈倫,美國的龐德、桑德堡等著名詩人,都曾對城市有過出色的描寫,在城市詩的發展過程中做出過重要貢獻,但上海詩人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描寫和反映,卻有著其特有的影響與色彩,有其不可取代的地方,這也是上海詩人對城市詩的一種特有貢獻。


     


    第二,包容性。


     


    改革開放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人口禁錮的格局重被打破,人口流動量增多,大量人口湧入上海。上海本來就是一座移民城市,高校林立,百業待興,急需大量的各界人纔,此時立刻以博大的胸懷吸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纔資源。從政府官員到外企高管,從科學技術到文化藝術,從工礦企業到服務行業,從大學生到打工族,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在這批“新上海人”中,也不乏詩人和熱衷寫詩的人。


     


    於是,共同的生活與共同的愛好,使他們很快融入上海的詩人隊伍中,並成為上海詩人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如嚴力、汗漫、程林、徐俊國、韓高琦、鼕青、孫思、小魚兒、曉霧、谷風、林溪、語傘、秦華、胡桑等,在詩中都有很好的表現。為此,楊斌華和陳忠村還特意主編了一本《新海派詩選》,內收陳倉、聶廣友、許雲龍、肖水、茱萸等十位已融入上海詩壇的中青年詩人的詩作,證明這些人都已成為上海詩壇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種詩歌的融入性現像,中國大陸似乎隻有北京、廣州、深圳等少數城市纔更具代表性,上海無疑是其中之一。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新詩逐漸發展壯大,至20世紀中葉,基本上成為中國詩歌的主流,其霸主地位已成定論,不可搖撼。故此書論述改革開放以來的上海詩歌,仍以白話新詩為主。然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舊體詩詞也出現了復興的現像,形成了一個創作高峰,上海也不例外,出現了許多名家名作,與新詩創作並行不悖。此書把其也作為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詩歌現像之一,納入了研究視野,加以簡要論述,其中包括了蘇步青、王蘧常、朱東潤、蘇淵雷諸名家。凡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已去世者,如劉大傑、周瘦鵑、龍榆生諸名家,則隻好忍痛割愛,暫付闕如,以俟來日。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文體眾多,卻無散文詩。此體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從國外引入中國的舶來品。即使在西方,也隻不過100多年的歷史。其中以波特萊爾、屠格涅夫、惠特曼、泰戈爾、紀伯倫諸家的散文詩為有名。自魯迅《野草》誕生以來,在中國也有一些熱心於此文體者,出現過一些散文詩作家,如石評梅、郭風等。其實像陸蠡、麗尼、繆崇群等人的一些散文作品中,也頗有散文詩的氣息,有的甚至完全是散文詩寫作模式了。改革開放以後,在散文詩的復蘇過程中,上海也出現了一些散文詩作者,雖然相對於新詩來說,散文詩仍是一個難以產生廣泛影響的小品種,但上海畢竟也有著肖崗、趙麗宏、張燁、桂興華、秦華、古銅、王迎高、語傘、包建國等一批散文詩作家,故此書也加關注,作有簡要論述。


     


    另需說明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有不少詩人如辛笛、白樺、寧宇、宮璽、趙麗宏、張燁等,他們的詩歌創作早在1976年之前就已開始,而且在改革開放40年的各個時段都在寫作,都產生了影響。他們甚至可以稱之為跨世紀的詩人。即使更年輕一點的詩人如許德民、傅亮、陳東東等,也幾乎貫穿了改革開放的各個時段。為了便於和兼顧到一些新生代詩人的論述,所以本書在撰寫過程中,把上海的一些代表詩人,都分別歸屬於一定的歷史時段加以論述,一般情況下不再重復論述。除辛笛等個別情況例外。其實,有些新生代的詩人也一直在詩園裡辛勤耕耘,有著跨時段、跨世紀的現像,這裡還側重其嶄露頭角或產生影響的那一時段加以論述,不再重復。


     


    此外,對於一些有影響、跨時段的民間詩社和校園詩社,也采取同樣的敘述辦法。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詩歌確實取得了十分可喜、甚為可觀的成就,僅出版的各類個人詩集,就已大大超過了新中國成立之初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總和。詩人的寫作環境,雖然尚有待進一步的調整與改善,但較之新中國成立前的30年,已寬松了許多,所以民間詩社和民間詩刊也比較活躍,自生自滅,此消彼長,從未間斷。此外,詩歌的對外交流也日益頻繁。辛笛、白樺、羅洛、謝其規、冰夫、寧宇等老詩人都曾走出國門,與外交流,張燁、趙麗宏、田永昌、郭在精、海岸、楊小濱等詩人後來也步其後塵,先後作為上海詩人的代表,出訪國外,參加世界詩人大會或其他各項國際詩歌交流活動,有的甚至還獲得了國外的詩歌大獎,為中國詩歌和上海詩歌獲得了榮譽,也擴大了上海詩人在海外的影響。與此同時,許多國外詩人也走進上海,與上海詩人共同交流,切磋詩藝,增進友誼。至於上海與北京、浙江、江蘇、港澳臺的詩歌交流活動,那就更多了。凡此,也大大推進了上海詩歌發展的步伐。


     


    不過,上海近40年來的詩歌發展盡管有成就,有影響,有特色,但與上海的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成就比起來,顯然還有很大差距,與北京、成都等一些大城市的詩歌力量比起來,似乎也有距離。能在海內外享有盛譽,並能為全國所認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著名詩人,也嫌太少。在全國的詩歌地位也並不耀眼。在詩歌創造上的創造力和衝擊力,也有待大幅度的熔鑄、提升與爆發。凡此,也都有待於上海詩人的共同努力。


     


    上海在前進。上海的詩人也在前進。我們希望上海的詩人在前進的道路上能為上海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詩意,寫出更多的好詩,使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能感覺到詩意的存在,並能詩意地棲居。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