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印度文學在中國:百年譯介與傳播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1744-2528
    【優惠價】
    1090-1580
    【作者】 曾瓊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053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205320
    作者:曾瓊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

    編輯推薦

    全書資料豐富,文獻扎實,引用準確,結構合理,是一本繫統、全面介紹20世紀以來印度文學在中國的傳播、譯介情況的參考書。


    本書後兩章以印度電影和旅印遊記為主題,內容生動,體貼生活,是了解印度社會、印度文化的好幫手,可以幫助中國讀者近距離認識印度,形成“印度印像”。


    本書利用圖表對印度文學和電影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做了分門別類的彙總,是實用性強的資料。

     
    內容簡介

    《印度文學在中國:百年譯介與傳播》是一本全面梳理、介紹一百多年來印度文學在中國的翻譯、研究和傳播情況的專著。圖書以印度文學的翻譯和研究史為主線,介紹了20世紀以來印度文學在中國形成的幾次譯介、研究高潮,並分門別類地研究了兩大印度史詩,梵語古典詩歌,泰戈爾詩歌戲劇作品,印地語、烏爾語、孟加拉語等印度語種文學,印度文藝理論及文學史在中國的傳播和研究情況,書中論及大量從事印度文學翻譯和研究工作的中國學者,包括蘇曼殊、鄭振鐸、冰心、季羨林等名家。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專章研究、討論了印度電影、旅印遊記對中國觀眾和讀者中產生的影響,有助於我們了解當代印度和修正對印度的刻板印像。


    全書共11章,30餘萬字,資料豐富,是一部全面介紹近現代中國的印度文學接受史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曾瓊,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南亞語種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印度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東方文學、中印文學比較研究、泰戈爾研究。出版學術專(譯)著4部,在海內外累計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參編教材多部。

    目錄
    緒論
    章世紀上半葉印度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傳播
    節蘇曼殊與印度文學
    第二節鄭振鐸的印度文學譯介
    第三節徐梵澄印度經典漢譯述評
    第二章兩大史詩在世紀的譯介與研究
    節譯介與研究概述
    第二節《羅摩衍那》的譯介與研究
    第三節《摩訶婆羅多》的翻譯研究
    第三章梵語古典詩歌戲劇在世紀中國
    節譯介與研究概述
    第二節迦梨陀娑作品研究
    第四章泰戈爾作品在中國的譯介、研究與影響
    節泰戈爾作品譯介與研究概況

    緒論    


    章世紀上半葉印度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傳播  


    節蘇曼殊與印度文學  


    第二節鄭振鐸的印度文學譯介  


    第三節徐梵澄印度經典漢譯述評   


    第二章兩大史詩在世紀的譯介與研究  


    節譯介與研究概述  


    第二節《羅摩衍那》的譯介與研究 


    第三節《摩訶婆羅多》的翻譯研究  


    第三章梵語古典詩歌戲劇在世紀中國  


    節譯介與研究概述  


    第二節迦梨陀娑作品研究  


    第四章泰戈爾作品在中國的譯介、研究與影響  


    節泰戈爾作品譯介與研究概況 


    第二節泰戈爾戲劇在中國的譯介、研究與傳播——以《郵局》為例  


    第三節泰戈爾對冰心的影響  


    第四節王統照對泰戈爾文學的吸收與超越  


    第五章印地語文學譯介研究 


    節譯介與研究述評 


    第二節普列姆昌德譯介與研究述評 


    第六章烏爾都語與孟加拉語文學的譯介研究  


    節烏爾都語文學的譯介與研究  


    第二節孟加拉語文學的譯介與研究  


    第七章其他語種文學與佛教文學、民間文學、印度英語文學譯介研究  


    節其他語種文學、佛教文學、民間文學  


    第二節印度英語文學的譯介與研究述評  


    第八章印度文藝理論與文學史譯介與研究  


    節印度文藝理論譯介與研究  


    第二節文學史的譯介述評  


    第九章印度電影在當代中國的傳播  


    節印度電影與印度文學文化  


    第二節印度電影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  


    第三節印度電影的中國境遇及意義探析  


    第十章當代中國遊記中的印度書寫  


    節被記錄的印度風景  


    第二節典型印度形像解讀  


    第三節印度形像與文化想像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中國與印度兩國相互為鄰,卻有世界的喜馬拉雅山脈橫亙其間,這一特殊地緣,決定了兩國文化交流的基本特點。若站在中國立場上說,要與印度進行交流,必經一個字方可,那就是“翻”。“翻”這個漢字既會意,也很形像,頗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晉唐之際歷代求法僧的天竺之行,靠的是“翻”山;而中國歷代佛經的漢語轉化,靠的則是“翻”經。梵漢兩種語言阻隔甚大,不能隻靠平行迻譯的“譯”,更需要使用中國古代譯學家所說的“翻轉”或“翻”的翻譯方法。
    無論是“翻山”之翻,還是“翻經”之“翻”,難度都很大,隻有少數勇於舍身求法、甘於寂寞、獻身學問的人能夠做到。這樣的人物,在古代有法顯、義淨、玄奘等,在現當代則有季羨林、金克木、徐梵澄、黃寶生、劉安武等,人數雖不多,卻能以一當千,成果有質有量,蔚為大觀,從而形成了中國的印度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另一個特點,那就是精英性和高端性,在中國文化寶庫中尤顯璀璨與珍貴。

    中國與印度兩國相互為鄰,卻有世界的喜馬拉雅山脈橫亙其間,這一特殊地緣,決定了兩國文化交流的基本特點。若站在中國立場上說,要與印度進行交流,必經一個字方可,那就是“翻”。“翻”這個漢字既會意,也很形像,頗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晉唐之際歷代求法僧的天竺之行,靠的是“翻”山;而中國歷代佛經的漢語轉化,靠的則是“翻”經。梵漢兩種語言阻隔甚大,不能隻靠平行迻譯的“譯”,更需要使用中國古代譯學家所說的“翻轉”或“翻”的翻譯方法。
    無論是“翻山”之翻,還是“翻經”之“翻”,難度都很大,隻有少數勇於舍身求法、甘於寂寞、獻身學問的人能夠做到。這樣的人物,在古代有法顯、義淨、玄奘等,在現當代則有季羨林、金克木、徐梵澄、黃寶生、劉安武等,人數雖不多,卻能以一當千,成果有質有量,蔚為大觀,從而形成了中國的印度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另一個特點,那就是精英性和高端性,在中國文化寶庫中尤顯璀璨與珍貴。
    因於這樣的特性,要對印度典籍、印度文學的漢譯與傳播進行縱向的歷史研究,並寫出相關的學術史著作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古人並沒有“翻譯史”這樣的研究模式,但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寫作動機與嘗試,梁朝慧皎的《高僧傳》、宋代贊寧的《宋高僧傳》以高僧傳記的方式做了初步的總結與梳理,梁朝僧祐的《出三藏記集》、今人許明編著的《中國佛教經論序跋記集》(五卷)等,彙集編纂了相關版本的序、跋、記,也可以視為一種翻譯史的史料長編。現當代出版的各種中國佛教史著作也自然會涉及佛典漢譯,但是除了普及性的小書之外,迄今仍未見從翻譯史角度寫出的內容翔實可靠的佛典翻譯史研究的專門著作。不僅如此,近現代中國的印度文學翻譯史、研究史之類的著作,也是長期付諸闕如。
    進入21世紀後,學界也為此做過一些努力。2001年,我在《東方各國文學在中國——譯介與研究史述論》一書中,對印度文學在中國的翻譯與研究史,用了六萬來字粗陳大概。接著,又與學生們合著《佛心梵影——中國作家與印度文化》一書,並於2007年出版。該書從中國作家與中國文學的接受角度對中印文學關繫做了探索嘗試。2011年,曾瓊獲得博士學位後,來北師大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曾瓊在北京大學師從劉曙雄教授攻讀印度文學,受過專門訓練,我認為由她來研究中印文學關繫的課題,是有條件、有優勢的,作為合作導師,我支持她將“印度文學在中國”作為博士後研究課題。經過兩年的努力,她完成了這一研究課題,並通過了專家組的評審驗收。接著,曾瓊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任職後,申請到了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印度文學20世紀中國傳播史”,此後發表了一繫列相關論文作為前期成果,並於2018年順利結項。現在,在該課題結項成果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印度文學在中國:百年譯介與傳播》一書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是令人十分快慰的事情。
    《印度文學在中國:百年譯介與傳播》中的“百年”,指的是20世紀。從東漢時代以來的中印上千年文化交流史上看,在宋代以後六七百年的沉寂後,20世紀的一百年,中國迎來了譯介印度文學的轉型期和復興期。曾瓊的這部著作將整個20世紀作為一個整體,從縱向上把握不同階段印度文學譯介傳播的不同特點,尋求和總結其中的一些規律性現像,尤其是對民國時期中國的印度文學譯介與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視,強化了此前被忽視的一些現像與環節,也影響啟發了相關領域的深入探索,如深圳大學王春景教授近年來對民國時期中印文學交流,特別是印度遊記的發掘與研究,實與曾瓊的研究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在研究範圍上,曾瓊的這部著作除了關注了印地語、烏爾都語這兩大語種之外,還較為繫統關注了孟加拉語、泰米爾語、旁遮普語以及英語等其他語種的印度文學。而對孟加拉語、旁遮普語、泰米爾語文學的譯介和接受的研究,在中國學界是具有開創性的。而且,不隻是關注名家名作的翻譯及研究,還將大眾文藝範疇的電影和遊記作品納入了研究視野之中,也能更全面地反映20世紀印度文學在中國譯介傳播的整體面貌。
    尤為可貴的是,曾瓊的這部書對中印文學關繫的研究,不僅僅是國別的研究,更具有作為區域研究的東方學的學科意識與自覺。這些年來,曾瓊曾在北大、天津外大、北外等協調組織了多次東方學、東方文學的學術會議,編輯出版了《認識“東方學”》《探索“東方學”》等論文集。曾瓊的著述與學術活動,都是對中國的東方學學科建設的切實貢獻,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當然,正如我在本序開頭所說的那樣,由於語言文化等種種方面的原因,這個領域的研究十分不容易。從翻譯學上看,如何由一直以來的“譯介學”(翻譯的文化學研究模式)的研究,進一步轉向以譯文的微觀分析、以譯文的審美評價為中心的“譯文學”的研究模式,還是一個尚需努力的方向。


    ²  王向遠:印度文學在中國·序言


    《印度文學在中國:百年譯介與傳播》中的“百年”,指的是20世紀。從東漢時代以來的中印上千年文化交流史上看,在宋代以後六七百年的沉寂後,20世紀的一百年,中國迎來了譯介印度文學的轉型期和復興期。曾瓊的這部著作將整個20世紀作為一個整體,從縱向上把握不同階段印度文學譯介傳播的不同特點,尋求和總結其中的一些規律性現像,尤其是對民國時期中國的印度文學譯介與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視,強化了此前被忽視的一些現像與環節,也影響啟發了相關領域的深入探索,如深圳大學王春景教授近年來對民國時期中印文學交流,特別是印度遊記的發掘與研究,實與曾瓊的研究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


    這部書是研究中國東方學、印度學的學術史的,同時它本身也是中國的東方學、印度學學術史的一部分。有了曾瓊這部書,再加上早幾年出版的郁龍餘、劉朝華著《中外文學交流史·中國—印度卷》(2015年)、郁龍餘等著《印度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2016年)等,這方面的相對完整的知識領域就基本上建構起來了。這是讀者的眼福,也是中國東方學、印度學之幸。


    ——王向遠   


     


    ²  全書內容的說明


    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有著兩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文學交流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翻譯以及對譯介作品的研究,是文學交流和傳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也是能直接體現文學交流、傳播狀況的一個指標。因此,文學傳播史的研究對像,必然涵蓋文學的翻譯與研究。本書的主題“印度文學在中國:百年譯介與傳播”,其研究的時間跨度主要為20世紀,前後均稍有延展;研究內容為印度文學的漢譯、研究和傳播,及其在學術界引起的回響,並嘗試兼及在大眾中引起的反響。


     


    ²  新世紀之交的特點:印度電影和旅印遊記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印度文學和文化在我國的傳播又出現了新的特點。其一是傳播媒體的多樣化,其中又以印度電影為集中代表。電影是電影文學的一種具體化表現,尤其印度電影往往與印度傳統文學作品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傳統神話、經典作品往往成為印度電影故事的精神來源和改編藍本。因此,鋻於印度電影近年來在我國大眾文化傳播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書將印度電影也納入了考察範圍。其二是隨著國人越來越多地出遊印度,各類印度遊記成為印度文化在中國傳播的新媒介,因此本書也將20世紀的印度遊記納入考察範圍,以觀察印度文學文化在我國大眾心目中的形像。


     


    ²  鄭振鐸譯筆優美清麗


    鄭振鐸譯《飛鳥集》,譯筆優美清麗,生動活潑,又不失典雅大方。例如:“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了。”(第6首)“鳥兒願為一朵雲,雲兒願為一隻鳥。”(第35首)“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近於偉大的時候。”(第57首)“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第82首)在這樣詩性的句子中,不通孟加拉文和英文的讀者,也仿佛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泰戈爾深邃的思想和優美的文筆。讀者與泰戈爾的文學作品,甚至與印度的文學都會結下一段美妙的“文學因緣”。


     


     


    ²  季羨林翻譯出版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全譯本


    我國的《羅摩衍那》翻譯在20世紀80年代似乎忽然登上了一個高峰。從1980年至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出版和發行了由季羨林先生從梵文直接翻譯的《羅摩衍那》全集,至此,我國擁有了《羅摩衍那》的全譯本。這套全譯本共七卷八冊,長達九萬餘行,它的翻譯和出版,是現當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樁重大事件,也是我國文學翻譯史上的一件大事,填補了我國外國文學名著翻譯上的一項重大空白。據季先生的回憶,他對《羅摩衍那》的翻譯開始於1973年,前後十年,歷經了精神上的困苦、學術上的探索,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對這部皇皇大作的翻譯。譯著出版時季先生已年近七十,並剛剛經歷了可以說人生為低沉、黑暗的時期,這部七卷本的《羅摩衍那》,代表的是季先生對學術、對生命的堅持和希望。


     


    ²  冰心譯《吉檀迦利》獲得了極大成功


    195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由冰心翻譯的《吉檀迦利》全譯本,這是個真正在我國讀者中廣泛流行的譯本。冰心從青年時期就崇拜泰戈爾,她自己又是詩人、作家,因此盡管她譯的《吉檀迦利》有一些誤譯或錯譯之處,整個譯本卻獲得了藝術上的極大成功。冰心譯本在譯文中保留並強化了英文版的節奏感,遣詞用句精準獨到。由於深知泰戈爾對詞語使用的嫻熟和英文版《吉檀迦利》本身言辭的優美,在翻譯過程中,冰心對字、詞的選用是頗費心思的,關於這一點,她自己曾說:“為了要盡情傳達出作者這‘歌鳥’般的飛躍鳴囀的心情,使譯者在中國的詩歌詞彙的叢林中,奔走了好長的道路!”……《吉檀迦利》冰心譯本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獨立的漢語文本,它具有不依附於英文原文的、屬於漢語原創詩歌的文學美,它不僅僅是翻譯,更是一部翻譯文學的經典,它自身也成為漢語詩歌財富的一部分。冰心的《吉檀迦利》也是目前流傳為廣泛、得到讀者和研究者共同承認的Z具權威性的版本。


     


    ²  冰心的詩歌創作受到泰戈爾影響


    周作人在《論小詩》中提出,小詩由於所受的日本與印度的影響不同而分為冥想與享樂兩個流派,冥想派直接受到泰戈爾詩歌尤其是《飛鳥集》的影響,冰心的《繁星》是其代表。在《繁星》中的不少詩歌上都可以看到《飛鳥集》的影子。如《繁星》六:


     


    鏡子——


    對面照著,


    反而覺得不自然,


    不如翻轉過去好。


     


    與《飛鳥集》二八:


     


    啊,美呀,在愛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鏡子的諂諛中去找呀。


     


    這兩首詩的題材、旨趣都十分相似。又如《繁星》一一六:


     


    海波不住的問著岩石,


    岩石永久沉默著不曾回答;


    然而它這沉默,


    已經過百千萬回的思索。


     


    與《飛鳥集》一二:


     


    “海水呀,你說的是什麼?”


    “是永恆的疑問。”


    “天空呀,你回答的話是什麼?”


    “是永恆的沉默。”


     


    可以看出,冰心這首小詩是受到了泰戈爾詩歌的啟發,它是對後者的一種演繹和推衍。這樣的例子在《繁星》中並不少見,乃至《繁星》這部詩集的名字,也可以說不無《飛鳥集》的影響。


     


    ²  印度民間文學翻譯概況


    據筆者不完全統計,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國編譯和出版的印度民間故事有20餘種,其中極少數譯自蘇聯的譯本,大部分譯自印度本國的作品。從譯介的數量來看,20世紀50年代是個小高潮,有五部作品;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明顯的高峰期,湧現了十數部譯作;之後對印度民間文學的翻譯逐漸減少。從譯介過來的作品看,各作品集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復,譯作既有譯自印度出版的英文編譯本的作品,也有譯自梵語、巴利文等古老語言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在印度十分經典和流行的版本。在這些譯作中,有兩部值得格外注意:一部是《五卷書》,另一部是《故事海》。


     


    ²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印度文藝理論研究的標志性事件


    1949年到2009年間,我國的印度文藝理論譯介與研究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逐漸成熟的過程。其中有幾個標志性的事件,分別是1980年由金克木翻譯的《古代印度文藝理論文選》的出版、1993年黃寶生著《印度古典詩學》的付梓、1997年倪培耕著《印度味論詩學》的出版、2006年郁龍餘著《中國印度詩學比較》的出版和2008年黃寶生編譯的《梵語詩學論著彙編》問世。


     


    ²  印度文學與印度電影的關聯


    印度電影與印度文學有密切的聯繫,印度神話是印度文藝作品主要的靈感源泉之一,尤其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的神話故事一直是印度文學和藝術取之不竭的靈感來源。神話傳說是印度民族集體無意識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在印度當代的影視作品中有各種表現。


    …………


    印度文學影響印度影視作品直接的代表是《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的超長電視劇,如印度Star Plus公司2013年出品了二百六十七集版《摩訶婆羅多》。其變形作品則不一而足,除了《猴神老哥》之外,遠的如《印度超人》(2006),近的有上下兩部的《巴霍巴利王》。對印度神話不了解的觀眾覺得這些作品神乎其神,極盡誇張。但深諳印度神話傳說的人則能充分理解其中各種情節,並由此看到印度觀眾對此類影視作品極其欣賞的深層心理原因。


     


    ²  印度女性題材電影的突破


    印度一些現實題材的電影也與印度的傳統文化、社會現實有著密切的聯繫。以女性題材為例,印度是一個傳統的國家,宗教與個人生活滲透捆綁,由此倫理規範的制約也變得不可動搖。在這樣的習俗約束下,女性的生存狀態一直令人擔憂,很難得到改善,像西方國家女性那樣走上街頭為自己的權益奔走吶喊是她們可望而不可即的。


    當代諸多印度電影對女性現實問題有所反映,其中《摔跤吧!爸爸》《護墊俠》《印式英語》《神秘巨星》《廁所英雄》等都是撼動人心的佳作,各從不同角度和立場為印度女性群體發聲。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引導性作用不僅能娛樂大眾,更將整個印度社會逐漸帶入反思歷程。


    《摔跤吧!爸爸》中兩個女孩兒通過父親的嚴格訓練終擺脫了過早嫁作他人婦的命運,開啟了屬於自己的人生模式;《護墊俠》中的妻子遇到了一個為她設身處地著想的好丈夫,不但解決了她的問題,還將整個印度女性的衛生事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印式英語》中的賢妻良母終受不了丈夫與孩子的嘲諷而勵志學好英語,終於重新贏得身邊人的尊重;《神秘巨星》憑借女兒的勇氣和母親的堅毅終造就了大小兩位名副其實的“巨星”;《廁所英雄》則是用妻子的堅持和丈夫的支持來敦促在村莊設立公共衛生間,為自己和他人帶來了切實的方便和利益,也為女性的安全和隱私贏得了應有的關注度和相應的保障。


     


    ²  印度老電影廣受中國觀眾喜愛


    印度電影在我國的傳播,初起源於20世紀中期。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是中印雙方文化交流協議的簽訂,它為印度電影在我國的傳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兩畝地》《大篷車》《流浪者》等一繫列印度電影傳入我國電影市場後,觀影人數眾多,贏得了廣泛而熱烈的好評,使得國人對印度文化形成了深刻的認識。


     


    ²  印度電影觀照現實問題的人文關懷引發共鳴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本土大片大多不涉及中國社會問題。但印度電影並未刻意回避社會現實問題,甚至對現實問題表現出了較高的重視程度,對“貧民窟”等社會現像進行了生動的描述與刻畫,並且還有進一步的升華。與印度電影相比,中國電影在這方面做得是不夠的。由於中印兩國具有諸多共通點,導致兩國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繫列類似問題,並且還存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衝突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顯然印度電影更能符合中國觀眾的觀影需求,同時還能激發中國觀眾的精神共鳴。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將印度電影看作一面鏡子,雖然它與我們有一定的距離,其反映的結果並不是完全準確,但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從中觀察到自身。


     


    ²  旅印遊記中對印度消極現像的描寫


    沒有什麼字眼比髒亂差更加頻繁地出現在(旅印遊記)文本中。印度奇慢的行政效率是這種髒亂差的重要體現之一。……印度的火車總是誤點,印度人的時間觀念並不可靠。這些負面的描述都是近代沒落印度形像的延續,透露出行遊者的不解與困惑。餘秋雨驚異於印度人的無所事事:這些人“三成擺攤,一成乞討,剩下的六成閑站著。閑人熱衷於湊熱鬧,擺攤的人則毫無秩序可言,使得本來擁擠的街道更加密密麻麻”。在眾多遊記對印度的描述中,作者的觀念與情感也在髒亂差這些詞彙所構成的詞語群、語彙網、語義場中限度地表現了出來。西川在《遊蕩與閑談》附錄中談及自己上當受騙的經歷時說:“作為一個外國人,不論你來自東方還是西方,你都必須小心花錢,否則你就得花1400盧比去買一尊價格應該在300盧比的銅制濕婆像,花租一條價格在50盧比的船去遊覽恆河。”於堅則在《印度記》中形容印度的電車像幽靈一般,似乎從未清洗過,污垢像漆一樣閃著光。乘客人人都有飛身一躍的本領。其實不隻是西川和於堅,眾多的旅行者都在遊記中記錄了他們跟印度小販鬥智鬥勇的過程和莫名其妙被騙的掃興經歷。他們把這種不誠實的行為歸結為印度的貧窮。


    眾多行旅者筆下的印度鄉村殘敗狹窄,排水溝裡流淌著綠色黏液,牲畜和人擠在堆滿了垃圾和食物的肮髒的泥巴屋子中,蒼蠅成群,氣味難聞。這種從現代角度看來匪夷所思的場景帶給了他們失落和憤怒的感情。這種失落在見到印度人獨特的如廁習慣之後達到D峰。西川寫道:“我見到過一個拉屎的女孩的黑屁股。我沿路走來,她看見我,從地上站起,裙子自然垂下,遮住了該遮的一切。我走過她,走出十幾步,回頭看,她又蹲了下來。”


     


    ²  印度人的露天廁所觀念


    印度人對於使用大自然這一天然廁所的坦然和自得往往令外國人感到驚異。現代印度依然是一個被廁所問題嚴重困擾的國度。為確保印度達到無露天排便行為的標準,印度政府2014年推出了“清潔印度”運動(Swachh Bharat),誓言五年內在全國範圍內消除露天方便。但這一運動的成效卻並不令人滿意,政府斥巨資修建的許多廁所或因缺失無法使用,或因為生活習慣被棄用。就像印度呈現給世界的各種復雜形像一樣,它在廁所問題上也表現出多重矛盾:一方面廁所數量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現成的廁所卻很少人使用;一方面政府希望取締延續千年的旱廁和人力淘糞工,另一方面種姓制度的限制使得淘糞工隻能安於淘糞。


    在部分印度人的觀念中,隨地大小便其實是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而傳統西式的廁所將人憋在火柴盒大小的房間裡,使人不得不置身臭氣當中。如果在露天的環境中,則可以在解決生理問題的同時仰望天空進行冥想。除此之外,他們的印式廁所環保潔淨,不浪費樹木。這種觀念也可視作印度獨特“潔淨觀”的投射。


     

    在線試讀
    第四章 第三節
    一、冰心是中國的泰戈爾式作家
    我用“中國的泰戈爾式作家”來形容冰心,是想指出泰戈爾在印度文化生活與印度文學中所起的傑出作用,特別是泰戈爾和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近代文學巨匠之間的巨大差異。我不想在這一點上大加發揮,隻是概括地指出幾點。我覺得泰戈爾之所以偉大,在於其兩大特點。,他一方面盡情吸納西方文明的優點,又敏銳地覺察出西方文明的嚴重缺陷。他的這種敏銳是因為他辯證地繼承了東方文明,特別是印度文明幾千年積累的廣博精深的智慧。第二,他熱愛人類,相信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文學寫作對他來說是對社會和人類的服務、奉獻,不是鬥爭;文學是滋補飲料,不是武器(更不是“投槍”);文學重在安慰、鎮定、啟發,不是咒罵、刺激、挖苦、打倒(不是“打落水狗”)。泰戈爾對西方文明的透徹了解是與他同時代的胡適、林語堂、陳獨秀等人無法相比的。可是他並不“一邊倒”,而是站得高,看得遠。他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對西方文明所做的評論,現在仍然能為全世界所接受與學習,這是值得肯定和深思的。泰戈爾強調應該重視印度文化和東方文化中的優秀傳統與特質,並非一種保守主義,而是面對強勢的西方文明時,他清醒地看到了其中的不足,並深刻認識到了東方文明的價值,因而他以高遠的目光和超乎時代的認識,提倡應該捍衛印度傳統和東方傳統。
    當然,我不是說冰心在中國文化界的地位,或者在中國文學上的成就可以和泰戈爾在印度的地位和成就相提並論。冰心並不是“中國的泰戈爾”。在這一點上,應該看到,冰心是中國男尊女卑歷史上得到新潮流解放的代女性,在當時的社會中還屬於“必須保護”的類型,不可能達到泰戈爾那樣受人普遍敬仰的程度。但是,冰心能夠在20世紀20年代就以女性作家的身份在男權世界的思想界與文學界中和其他名人平起平坐,已經是了不起的,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另外,促使中國真正接受泰戈爾的影響並把這種影響擴大到中國思想界與文學界中,對中國文化與文學的發展起到了良性作用的正是一位女性——冰心,這也是空前的。
    冰心在文學創作和思想上對泰戈爾的接受,有其必然的原因。就20世紀初期的整個文學和文化氛圍來說,對外國文學文化的學習是當時的一種文化潮流。在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的作品被大量譯介到中國來,這是冰心能夠閱讀到泰戈爾的作品並接受其思想影響的外部機緣。就冰心個人來說,她對泰戈爾的接受,還有更為深刻的內在原因。

    第四章 第三節


     一、冰心是中國的泰戈爾式作家


         我用“中國的泰戈爾式作家”來形容冰心,是想指出泰戈爾在印度文化生活與印度文學中所起的傑出作用,特別是泰戈爾和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近代文學巨匠之間的巨大差異。我不想在這一點上大加發揮,隻是概括地指出幾點。我覺得泰戈爾之所以偉大,在於其兩大特點。,他一方面盡情吸納西方文明的優點,又敏銳地覺察出西方文明的嚴重缺陷。他的這種敏銳是因為他辯證地繼承了東方文明,特別是印度文明幾千年積累的廣博精深的智慧。第二,他熱愛人類,相信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文學寫作對他來說是對社會和人類的服務、奉獻,不是鬥爭;文學是滋補飲料,不是武器(更不是“投槍”);文學重在安慰、鎮定、啟發,不是咒罵、刺激、挖苦、打倒(不是“打落水狗”)。泰戈爾對西方文明的透徹了解是與他同時代的胡適、林語堂、陳獨秀等人無法相比的。可是他並不“一邊倒”,而是站得高,看得遠。他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對西方文明所做的評論,現在仍然能為全世界所接受與學習,這是值得肯定和深思的。泰戈爾強調應該重視印度文化和東方文化中的優秀傳統與特質,並非一種保守主義,而是面對強勢的西方文明時,他清醒地看到了其中的不足,並深刻認識到了東方文明的價值,因而他以高遠的目光和超乎時代的認識,提倡應該捍衛印度傳統和東方傳統。


         當然,我不是說冰心在中國文化界的地位,或者在中國文學上的成就可以和泰戈爾在印度的地位和成就相提並論。冰心並不是“中國的泰戈爾”。在這一點上,應該看到,冰心是中國男尊女卑歷史上得到新潮流解放的代女性,在當時的社會中還屬於“必須保護”的類型,不可能達到泰戈爾那樣受人普遍敬仰的程度。但是,冰心能夠在20世紀20年代就以女性作家的身份在男權世界的思想界與文學界中和其他名人平起平坐,已經是了不起的,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另外,促使中國真正接受泰戈爾的影響並把這種影響擴大到中國思想界與文學界中,對中國文化與文學的發展起到了良性作用的正是一位女性——冰心,這也是空前的。


         冰心在文學創作和思想上對泰戈爾的接受,有其必然的原因。就20世紀初期的整個文學和文化氛圍來說,對外國文學文化的學習是當時的一種文化潮流。在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他的作品被大量譯介到中國來,這是冰心能夠閱讀到泰戈爾的作品並接受其思想影響的外部機緣。就冰心個人來說,她對泰戈爾的接受,還有更為深刻的內在原因。


         冰心童年時代的成長環境是她接受泰戈爾思想的基礎。對於冰心所受泰戈爾的影響,茅盾曾經指出,要了解和分析冰心思想的成因,固然應該看到她受到了基督教教義和泰戈爾哲學的影響,但這種因素隻占了一半的比重。因為一種思想要產生影響,就必然需要有其條件。茅盾以“種子”和“土壤”作比喻,指出外來思想這顆種子如果要生根發芽,就必須有適合它的土壤。而茅盾認為的適合的土壤,就是一個人小時候的成長和生活環境。冰心成長於詩書禮儀之家,父母對她寵愛有加,她與弟弟年齡差距雖然較大,但關繫卻很好,她自幼在海邊長大,對海懷有深厚的感情,這些都為她接受泰戈爾的“愛”的思想奠定了適宜的基礎。例如,在她的詩歌中,海的形像經常出現,她對自然的愛,往往寄托在對海的描述與贊美之中。冰心在自傳中還寫道,由於童年生活的影響,“我喜歡空闊高遠的環境,我不怕寂寞,不怕靜獨,我願意常將自己消失在空曠遼闊之中。因此一到了野外,就如同回到了故鄉,我不喜城居,怕應酬,我沒有城市的嗜好”。她的這種對於獨處的喜愛,對於自然和靜謐的喜愛,是她能理解並接受泰戈爾“無限”與“有限”思想的重要原因。此外,冰心對基督教的了解,對中國傳統儒釋道文化的熟悉,使她對宗教具有一種開放的態度,因此對於泰戈爾所帶來的印度教的觀念,她也並不排斥,並能加以吸收利用。對此香港學者梁錫華曾撰文指出冰心的宗教思想“既是耶、是佛、是印,也是非耶、非佛、非印”。


         在《文學家的造就》一文中,冰心認為一個人要成為文學家,必須具備以下一些條件:家庭中要有文學的氛圍;出生在風景美好的地方;生於中產之家;多讀古今中外文學作品;與自然接近;多研究哲學社會學,少於紛繁的社會交際;多做旅行。考察冰心和泰戈爾的身世,我們便會發現,兩人都符合冰心所列的這八個條件,這便為兩人之間的契合打下了基礎。她對泰戈爾的忠誠可以從翻譯《吉檀迦利》的例子看出。冰心從1946年開始翻譯,到1955年詩集全譯本出版,歷經了近十年時間。這十年正是冰心人生中起伏不寧的一個時期。從20世紀30年代末起,冰心的生活就已經開始變得動蕩不安。其間她全家幾經遷徙,從北京到昆明,從昆明到呈貢,又從呈貢到重慶。1946年隨丈夫吳文藻赴日本,她與家人又不得不再次分離。不但如此,在這段時間內她還經歷了喪父、喪弟、喪友之痛,生活上也日漸困窘,在到了重慶之後有段時間甚至不得不捉筆賣文以求得生活之資。但她始終抽出時間不斷修改《吉檀迦利》的譯稿。如果把冰心的這段時間內的生活軌跡與泰戈爾創作《吉檀迦利》期間的生活經歷進行比照,我們會發現兩者之間竟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泰戈爾在創作那些其後變成英文的《吉檀迦利》的孟加拉語詩歌之時,正步入“知天命”之年,經歷了喪妻、喪父、喪女、喪友的痛苦,也遭遇了來自外界的誤解和攻擊,同時還不得不為了他在和平鄉所創辦的學校的運行而費心勞力。詩人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曾說過:“對詩人的理解和地理位置的變化無關。它和年齡有關。”在這一點上,冰心和泰戈爾的類似經歷可以成為我們比較兩位詩人的指南。


     


    二、冰心在詩歌創作中與泰戈爾的交響


         作為一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獲得高度肯定與贊賞的女詩人,冰心的詩名與《繁星》《春水》兩部詩集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兩部詩集於1922年和1923年先後出版,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繁星》《春水》之後,阿英曾這樣評價冰心:“她——謝婉瑩,毫無問題的,是新文藝運動中的一位初的,有力的,典型的女性的詩人、作者。”


         20世紀20年代初的中國文壇,由胡適所標舉的白話文運動方興未艾,新文學的要求與呼聲是當時文壇的主流,中國文學創作領域內各種文學體裁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這一運動的影響,詩歌領域中的“小詩”便是在此時出現的。所謂“小詩”,指的是它篇幅短,一般多為“一至四行”,以“簡潔含蓄”的方式表現“零碎思想”。“小詩”的興起與周作人的推動密切相關,周作人在《自己的園地》的《論小詩》(1922)一文中提出“小詩”有兩個文學來源:其一是中國文學裡“古已有之”,小詩是中國“詩的老樹抽了新芽”;其二是“中國現代的小詩的發達,很受外國的影響,是一個明了的事實”。周作人認為這種“外國的影響”主要是來自於日本的小詩和泰戈爾的詩歌,並在《論小詩》一文中援引了冰心的詩歌《繁星》來證明泰戈爾詩歌對“小詩”的影響。事實上,冰心在《繁星》的序言中便已坦承了泰戈爾對這部詩集的影響:“一九一九年的鼕夜,和弟弟冰仲圍爐讀泰戈爾(R. Tagore)的《迷途之鳥》(Stray Birds),冰仲和我說:‘你不是常說有時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寫成篇段麼?其實也可以這樣的收集起來。’從那時起,我有時就記下在一個小本子裡。”1959年,年近六十的冰心在重提自己這兩部詩集的創作時,再次確認了她當時受到了泰戈爾的影響:“我自己寫《繁星》和《春水》的時候,並不是在寫詩,隻是受了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把自己許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裡而已。”由此可見,《飛鳥集》為冰心創作《繁星》《春水》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文學形式的範例,冰心的這兩部詩集在文體上的確是模仿《飛鳥集》的產物。“小詩”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時間並不長,而冰心的《繁星》與《春水》則可看作是這一形式的典範。朱自清認為,從這兩部詩集之後,到宗白華的《流雲》小詩集問世,“小詩漸漸完事,新詩跟著也中衰”。在出版這兩部詩集之前,冰心在當時文壇的形像基本是一位嶄露頭角的小說新秀;在這兩部詩集之後,冰心獲得了詩人的身份,開啟了她文學創作的另一個領域。在此之後,她“纔開始大膽地寫些新詩”。因此也可以說,是泰戈爾引領冰心走上了現代詩歌創作的道路。


         這種引領,不但體現在詩歌的形式上,也體現在詩歌的風格和內容上。周作人在《論小詩》中提出,小詩由於所受的日本與印度的影響不同而分為冥想與享樂兩個流派,冥想派直接受到泰戈爾詩歌尤其是《飛鳥集》的影響,冰心的《繁星》是其代表。在《繁星》中的不少詩歌上都可以看到《飛鳥集》的影子。如《繁星》六:


     


    鏡子——


    對面照著,


    反而覺得不自然,


    不如翻轉過去好。


     


    與《飛鳥集》二八:


     


    啊,美呀,在愛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鏡子的諂諛中去找呀。


     


    這兩首詩的題材、旨趣都十分相似。又如《繁星》一一六:


     


    海波不住的問著岩石,


    岩石永久沉默著不曾回答;


    然而它這沉默,


    已經過百千萬回的思索。


     


    與《飛鳥集》一二:


     


    “海水呀,你說的是什麼?”


    “是永恆的疑問。”


    “天空呀,你回答的話是什麼?”


    “是永恆的沉默。”


     


         可以看出,冰心這首小詩是受到了泰戈爾詩歌的啟發,它是對後者的一種演繹和推衍。這樣的例子在《繁星》中並不少見,乃至《繁星》這部詩集的名字,也可以說不無《飛鳥集》的影響。


         冰心在文學創作中經常使用的一些詞彙和意像,乃至部分詩歌的結構,都受到了泰戈爾很大的影響。以在她的詩和小說中經常出現的“無限”一詞為例,斯洛伐克學者馬利安·高利克(Marian Galik)在《青年冰心(1919—1923):冰心與〈*經〉、冰心與泰戈爾的關繫研究》(1993)一文中指出,青年冰心在創作中經常使用“無限”“無涯”等概念,其作品中多次出現關於“無限”與“有限”的討論,這主要是受到了泰戈爾的影響,他的這一論點應當是可信的。冰心在1920年寫作了《遙寄印度哲人泰戈爾》一文,當時她剛剛讀完泰戈爾的傳記和一些作品,在這篇文章的開始,冰心便使用了“無限”:“泰戈爾!美麗莊嚴的泰戈爾!當我越過‘無限之生’的一條界線——一生——的時候,你也已經超過了這條界線,為人類放了無限的光明了。”又如冰心在1923年赴美途中所作的《紙船》,泰戈爾在《新月集》中也有一首同名詩。冰心《紙船》的整體情感與泰戈爾的《紙船》並不一樣,冰心寫的是遊子對母親和故鄉的思念,泰戈爾寫的是一個兒童對被了解的渴望,但兩首詩的主體意像卻是一樣的,都寫到了紙船、以紙船承載的情感以及夢。從結構上看,兩首詩都從投放紙船開始,都以睡夢結束,同樣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這首詩,可以認為是冰心對泰戈爾的一次成功的模仿與突破。


         泰戈爾在文學上對冰心的影響,還體現在冰心對泰戈爾的翻譯上。冰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翻譯東方文學的先驅和主力軍之一,她翻譯過泰戈爾的十餘部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冰心對泰戈爾的翻譯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吉檀迦利》是冰心翻譯出版的早的一本泰戈爾的詩集。冰心的這個譯本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受歡迎、影響的《吉檀迦利》譯本。關於《吉檀迦利》的翻譯,冰心自己曾寫道:“至於我自喜愛,而又極願和讀者共同享受,而翻譯出來的書,隻有兩本,那就是《先知》和《吉檀迦利》!”由此可見她翻譯《吉檀迦利》是緣於對這部作品的深切的喜愛和認同。事實上,如果考察冰心的創作年表,我們會發現,從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冰心所創作的詩歌、小說都在慢慢減少,她創作生涯的後半期作品以散文、隨筆為主,從這一點來看,對於冰心來說,翻譯不僅僅是一種譯介行為,它實際上是對其自身的文學創作的消減的一種補償,尤其是那些她所喜愛和推崇的譯介作品,就更是如此。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