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羅懷臻演講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4636-6720
    【優惠價】
    2898-4200
    【作者】 羅懷臻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75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47560
    作者:羅懷臻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7月 

        
        
    "

    編輯推薦

    自20世紀80年代起,羅懷臻致力於“傳統戲曲現代化”與“地方戲曲都市化”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思考,劇本創作涉獵諸多劇種、諸多樣式,風格獨立,影響深遠,為推動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現代轉型作出了卓越貢獻。


    自20世紀80年代起,致力於“傳統戲曲現代化”與“地方戲曲都市化”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思考,劇本創作涉獵諸多劇種、諸多樣式,風格獨立,影響深遠,為推動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的現代轉型作出了卓越貢獻。


    另有《西施歸越——羅懷臻探索戲曲集》《九十年代——羅懷臻劇作選》《羅懷臻戲劇文集》《烈酒與清茶——羅懷臻劇作自選集》《羅懷臻劇作集》出版。

     
    內容簡介
    《羅懷臻演講集》,全書分三卷:理論卷、實踐卷、教學卷。理論卷並非純粹的邏輯論證或論文,而多為戲劇理論的、戲劇發展的、戲劇規律的、戲劇現像的、戲劇現狀的和戲劇“問題”的專題講座;實踐卷是以他及其他劇作家的作品分析為主要內容,演講一些代表性作品的誕生過程;教學卷並非純技術的編劇法,而是講述優秀的劇作應該怎樣創作。本書內容豐富、生動,比較繫統地反映了三十年來上海乃至全國戲劇改革發展的歷程和作者個人的發展經歷,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當代劇作家。祖籍河南許昌縣,1956 年出生於江蘇淮陰市,1987 年遷居上海市。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纔,文化部授予“昆劇藝術優秀主創人員”稱號,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現為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藝術總監,上海戲劇學院兼職教授。
    目錄
    1•理論卷
    序:在世紀的交彙點上/1
    戲曲的屬性/1
    傳統戲曲百年來的三次轉型和當代轉化/13
    重建中的中國戲劇
    ——“傳統戲劇現代化”與“地方戲劇都市化”/30
    跨進21世紀的中國戲曲/40
    “都市戲曲”的創作實踐與理念形成/54
    傳統戲曲的文化自信/66戲曲文學的時代性/72
    成都:中國戲曲的“九三年”/79
    80年代的戲劇情結/88
    當代中國戲劇創作現狀與前瞻/94
    種植傳統戲曲的當代記憶/109
    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傳統戲曲/120

    1•理論卷


    序:在世紀的交彙點上/1


    戲曲的屬性/1


    傳統戲曲百年來的三次轉型和當代轉化/13


    重建中的中國戲劇


    ——“傳統戲劇現代化”與“地方戲劇都市化”/30


    跨進21世紀的中國戲曲/40


    “都市戲曲”的創作實踐與理念形成/54


    傳統戲曲的文化自信/66戲曲文學的時代性/72


    成都:中國戲曲的“九三年”/79


    80年代的戲劇情結/88


    當代中國戲劇創作現狀與前瞻/94


    種植傳統戲曲的當代記憶/109


    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傳統戲曲/120


    在創新中繼承/135


    戲曲現代化散論/156


    復興中的海派戲劇/176


    讓戲劇重新回到城市/190


    上海與武漢:“碼頭對碼頭”的訪問/206


    當代都市文化先進性的思考/210


    都市戲曲與上海文化/224


    傳統戲曲在現代媒體中的傳播


    ——一臺晚會所傳達出的文化思考/230


    昆曲復蘇:我們怎麼與傳統相處/237


    與時代和城市同行的中國昆劇/243


    我與上昆的戲緣/250


    劇本創作是戲曲煥發新生命的基礎/256


    戲曲藝術如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259


    當代戲曲創作六問/263


    新時期戲曲歷史劇創作之我見/269


    我對戲劇評論的期待/275


    從“青評班”到“西湖論壇”/292


    文藝評論的現代文化立場/296


    我所期待的舞臺美術/307


    當前舞臺藝術創新中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320


    淮劇進滬百年:敢問路在何方/334我對上海淮劇的新期待/340


    東北戲劇的歷史文化記憶/344


    地方戲曲的“現代性表達”與“地域性傳承”/351


    中國戲劇版圖上的嶺南戲曲/360


    現代化進程中的潮汕戲曲保護/364


    大豫劇所喚醒的民族原鄉記憶/380


    現代化背景下的地方戲曲/385


    2•實踐卷


    完成你的代表作•表演篇/1


    完成你的代表作•創作篇/22


    作為時代記錄的戲曲文學/45


    戲劇文學精神的當代表現/54


    給戲文專業學生的建言/86


    戲曲文學創作的深層況味/96


    戲劇影視創作的文學意識/121


    舞臺藝術的文學性/134


    我們缺的是劇作家,不是編劇匠/144


    我的創作之旅/152


    劇作的誕生/170


    角色的誕生/185


    “青編班”劇本講評/198


    “青導班”作品講評/213


    從講壇到劇場——當代戲劇創作現狀問答/225


    上海:先要做深源頭,纔能做強碼頭/24


    6上海文化:從優秀中催生卓越/254


    青春性與戲曲創新——從《越女爭鋒》說起/263


    發揚昆曲的美學精神/269


    以離亂之世寫離合之情——越劇《董小宛與冒闢疆》排演闡述/273


    永不言敗的戲曲情結——羅懷臻訪談/281


    我的堅守:伴隨改革成長的戲劇30年/287


    劇作家的堅守——羅懷臻訪談/293


    一部滇劇代表作的誕生——關於《水莽草》的師生對話/297


    三人一席談——中國戲曲:在時代的轉折點上/306


    三人一席談——中國戲曲在當代的思考/324


    重新崛起中的陝西戲劇——著名劇作家羅懷臻訪談/341


    生命的一甲子——紀念上海劇協成立60周年有感/349


    由衷的敬意——我看北京人藝的演出/352女戰士徐棻/356


    2011:中國戲劇的“孟冰年”/360


    姚金成:誠懇的寫作者/364


    考量陳湧泉的三個維度/369


    喻榮軍:上海“城市劇場”的無冕之王/378


    可愛的時安兄/381


    朱恆夫和他的當代戲曲研究/383


    纔女•美女•俠女——評《趙忱文集》/388


    呂瑞英的意義/392


    瑞虹的堅持/401


    李青:一位戲曲演員艱苦卓絕的堅守/413


    汪荃珍:恁哥對俺妹的期望/418


    賈文龍的擔當/424


    向熊源偉導演表達敬意/428


    李利宏的導演藝術/432


    3 •教學卷


    當代戲劇創作論


    講:當代戲劇創作生態/3


    第二講:作為時代記錄的戲劇文學/21


    第三講:歷史劇創作/39


    第四講:現代戲創作/55


    第五講:名著名劇改編/64


    第六講:戲劇創作的悲劇意識/74


    第七講:戲劇批評/86第八講:編劇與導演/100


     


    重述經典


    ——一種試圖令傳統再生的創作方法


    講:永遠的白娘娘——越劇《蛇戀》創作案例/123


    第二講:丑女鐘無艷的傳說——昆劇《一片桃花紅》創作案例/139


    第三講:蘭陵王想要隱藏什麼——話劇《大面》創作案例/150


    第四講:宿命的婆媳關繫——黃梅戲《孔雀東南飛》創作案例/168


    第五講:假如西施帶著身孕歸來——戲曲《西施歸越》創作案例/180


    第六講:貴族的革命——淮劇《西楚霸王》創作案例/192


    第七講:她會不會真的想要留在富人家——甬劇《典妻》創作案例/205


    第八講:溫順的征服者——昆劇《影梅庵憶語•董小宛》創作案例/226


    第九講:被復仇復仇了的復仇者——電影《伐楚》創作案例/244


     


    劇作的誕生


    講:戲劇題材/263


    第二講:劇本構思/279


    第三講:劇本開頭/301


    第四講:劇本轉折/319


    第五講:劇本結尾/337


    第六講:劇本修改/345


    第七講:戲曲劇本創作/358


    第八講:劇本的改編/371


    第九講:如何面對二度創作/383


    第十講:劇作者的操守和尊嚴/398


    2017 年,我的戲劇創作回顧(代後記)/411


    編後記/425

    前言
    序 在世紀的交彙點上
    馬 也

    老來,雜事既多,偏戀病榻。懷臻兄大作《演講集》請我作序;竊想,即使敷衍,也可應付?不料,展卷讀來,竟至不能自已,不忍釋手。
    《羅懷臻演講集》,全書分三大部分:理論卷,實踐卷,教學卷。理論卷並非純粹的邏輯論證或論文,而多為戲劇理論的、戲劇發展的、戲劇規律的、戲劇現像的、戲劇現狀的和戲劇“問題”的專題講座;實踐卷是以他及其他劇作家的作品分析為主要內容,演講一些代表性作品的誕生過程;教學卷並非純技術的編劇法,而是講述優秀的劇作應該怎樣創作。教學卷計27講,是在上海戲劇學院為研究生、本科生、進修生的授課;三卷中的前兩卷,計80餘篇,是羅懷臻應邀在全國各地參加各種會議、各種學習班和培訓班上的演講。三卷演講,因為演講時間、地點、背景、對像不同,除了個別章節個別觀點有重復之外,可以說篇篇精彩。

    序 在世紀的交彙點上


    馬 也


     


    老來,雜事既多,偏戀病榻。懷臻兄大作《演講集》請我作序;竊想,即使敷衍,也可應付?不料,展卷讀來,竟至不能自已,不忍釋手。


    《羅懷臻演講集》,全書分三大部分:理論卷,實踐卷,教學卷。理論卷並非純粹的邏輯論證或論文,而多為戲劇理論的、戲劇發展的、戲劇規律的、戲劇現像的、戲劇現狀的和戲劇“問題”的專題講座;實踐卷是以他及其他劇作家的作品分析為主要內容,演講一些代表性作品的誕生過程;教學卷並非純技術的編劇法,而是講述優秀的劇作應該怎樣創作。教學卷計27講,是在上海戲劇學院為研究生、本科生、進修生的授課;三卷中的前兩卷,計80餘篇,是羅懷臻應邀在全國各地參加各種會議、各種學習班和培訓班上的演講。三卷演講,因為演講時間、地點、背景、對像不同,除了個別章節個別觀點有重復之外,可以說篇篇精彩。


    羅懷臻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戲劇創作的,直至21世紀以來的將近20年,他在當代劇壇已經馳騁了30多年。而這30多年,正是世紀轉換交彙點上的30多年,也是羅懷臻在戲劇創作實踐與戲劇理論思考取得輝煌成就的30多年,更是他努力推動中國戲劇文化實現時代轉型而艱辛探索的30多年。在這部百餘萬字的演講集中,我讀出30多年來以羅懷臻為代表的一代戲劇人身上所折射的中國改革開放史、當代戲曲發展史,當然還有羅懷臻的自我成長史。在那些妙趣橫生故事的背後,我讀出了作者的苦樂酸甜的人生,藝術堅守的信念甚至是靈魂。有些談創作經歷的章節,帶有另類自傳性質,那裡有羅懷臻對生活深刻的體驗、對藝術的苦思苦戀,講得非常誠實,讀來令人感動。同時,也加深了我對他30多年來所創作的一些重要作品的理解。


    全書內容豐富、豐滿、深刻、生動,有非常飽滿的思想信息量、生活信息量、文化信息量、歷史信息量、時代信息量、藝術信息量;情感真摯真誠,評論透明坦誠。


    近年來羅懷臻主持開辦了多個有影響力的戲劇研修班,我不是他的學員,但這次閱讀,等於上了一次學,相當於補課。以下,權作我的讀書筆記。


     


    一、羅懷臻的劇作:思想性的深度


    羅懷臻在當今中國文化界、戲劇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可以寫入中國戲劇史的人物,這主要來自他的30多年來的劇作成就。


    羅懷臻自1984年在上海《新劇作》(今更名《上海藝術評論》)發表部劇作《古優傳奇》開始,30餘年來,他創作發表的戲劇作品已多達40餘部,其數量之多、水準之高、涉獵的戲曲劇種之廣,在當代中國劇作家中罕有出其右者。尤為可貴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戲曲挑戰、危機重重的困境之下,他對戲曲的當代命運始終未改堅定的理想主義信念,負勢而上,堅守突圍,創新開拓,創作了如淮劇《金龍與蜉蝣》《西楚霸王》《武訓先生》、越劇《真假駙馬》《梅龍鎮》《李清照》、京劇《古優傳奇》《西施歸越》《建安軼事》、昆劇《班昭》《一片桃花紅》《影梅庵憶語》、黃梅戲《長恨歌》《孔雀東南飛》,以及甬劇《典妻》、川劇《李亞仙》、豫劇《鬥笠縣令》、瓊劇《下南洋》等一批對於中國傳統戲曲現代轉型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作品,將時代的敏感、探索的銳氣始終貫徹於他的創作之中。可以說,30多年來,無論時代風雲如何變幻,無論個體命運如何起落,其旺盛的創作生命力和鮮活的思維感知力從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與年歲的增長而稍有減退。羅懷臻所創作的戲劇作品,以及伴隨著他創作活動所感悟、所總結、所提煉出的一繫列的理論性思考,已經變成或正在變成當代中國戲劇的財富。2007年,由中國戲曲學會編輯出版的《中國當代百種曲》,精選了1949年以來中國當代劇作家改編創作的一百部優秀劇作,羅懷臻以他的淮劇《金龍與蜉蝣》、昆劇《班昭》和甬劇《典妻》入選,是除了田漢先生以外,在《百種曲》中一人入選了三部作品的當代劇作家。無獨有偶,同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曹禺劇本獎•獲獎作品選》,在372部獲獎的劇本中精選出145部代表作品,羅懷臻又同樣以《金龍與蜉蝣》《班昭》《典妻》入選,也是為數不多的一人以三部作品入選的劇作家。此外,由朱恆夫先生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後六十種曲》,選錄了自明代毛晉選編《六十種曲》以來在近四百年間浩如煙海的劇作中淘選出的《後六十種曲》,羅懷臻的《金龍與蜉蝣》仍名列其中。上述種種,足見羅懷臻於劇作方面在當代戲劇史中的成就。


    我這篇序言的重點不在於對羅懷臻劇本創作作綜合評價和具體分析。在我看來,羅懷臻劇作的耀眼之處,主要在他作品的思想性和現代性。他的劇作,如《金龍與蜉蝣》《西施歸越》《孔雀東南飛》《典妻》《班昭》等——不附和傳統創作思維的慣性,他不屈從於已有的結論,他不加入定型的合唱,他不滿足於既成的秩序;對人物和人性,總要有新的發現、新的解釋、新的表達。《金龍與蜉蝣》把人性的無限復雜性和無比深刻性,表現到令人驚心動魄的地步;《西施歸越》把個體人生的深層困境和主流價值觀難以言說的精神悖論,表現到令人尷尬不安的程度;《孔雀東南飛》和《典妻》,他要偵查窺探剖析生活及人物心靈深處的內部秘密和風景。《西施歸越》《西楚霸王》和《班昭》,不是改寫或戲說歷史,而隻是為我們頭腦裡已被固定的千百年來的“歷史”——官家或史家寫就的粗大框架和粗疏線條——用藝術的方式豐滿了細節、增添了氣息、補充了血肉、描繪了肌理;更重要的是,由於羅懷臻對歷史和歷史人物有了新鮮的發現,做出了新鮮的解釋,於是觀眾就有了新鮮的感受。“現代性”當然隱含著批判精神與反思意識,但是藝術作品的現代性,主要表現在對人、對人性的新的發現上。按照韋勒克和沃倫的說法,偉大作家和偉大作品有很多評價標準,包括完整程度、完成程度、藝術化程度等,但是思想性和現代性——精神力量和普遍價值,總是的要求。


     


    二、羅懷臻的理論:藝術發展史的眼光


    羅懷臻的藝術成就主要來自他的劇作,但是對於不甚了解他作品的人,隻讀他的《演講集》,你就不會懷疑他確實是個出色的理論家和評論家。一個好作家,同時又是好的理論家兼好的批評家,這是不多見的事,當然也一定是很難的事。


    《羅懷臻演講集》共三卷,雖然每卷各有側重,但是核心的是他的理論,閃光的是他的思想。即使是教學卷,實質上表達的也是理論思想。他的理論,不是編劇技法,不是編劇秘訣,也不是純粹的學術,而多半是帶著生活體驗和舞臺溫度的創作談。全部演講集,除了談他自己的作品,還有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分析。他的演講理論,未必追求繫統,但卻樸實而真切。例如他談劇作家和編劇匠的區別,說寫戲的人要成為劇作家而不要成為編劇匠。這話值得深思。其實,工匠是個比較初級的概念;工匠注重的是手藝流程,技術技巧細致細密是本分,是起碼要求;但是“工匠”與“創造”是不一樣的,“匠人”和“大師”就更不一樣。羅懷臻演講集,不是給編劇匠用的,是給未來的劇作家甚至是大師用的。


    羅懷臻理論的重點,是論述戲曲的“現代性”和“現代化”,亦即中國戲曲的“現代轉型”問題。這可能既緣於他長期艱苦的創作實踐,也緣於他豐厚的思想能力和高超的審美判斷力。從演講中可以見到,他對各個戲曲劇種的藝術特性及其歷史,對話劇、舞劇、歌劇、音樂劇,對影視、文學、詩歌、小說,對中外經典,各個藝術門類的現狀及歷史流變都恆久關注,細心研磨,深入解析,這形成了他廣博的文化和文藝視野。羅懷臻對歷史、對時代、對現實、對發展、對變化、對世界、對人性、對傳統等,都有他獨到的研究和深刻的把握,這使他能夠站在藝術發展史的高度,對戲曲的當代發展和整個時代的審美走向,有了一種切中要害的大思考;這種“大思考”使他在《演講集》裡形成了很多理論命題和新的概念,例如“戲曲的現代轉型”“傳統戲曲的盲區”“戲曲的都市化”“戲曲的原鄉意識”等,這些理論和概念起碼起到了三個作用:一是張揚了他的藝術觀念,在詮釋他自己的作品的同時,也會使他的藝術追求更為自覺;二是幫助別人理解他的作品;三是他的一些理論和概念甚至是影響了戲曲界,形成了某種藝術思潮,影響著也引領著藝術實 踐。


    把握羅懷臻的理論,不能忽視兩個維度:一是藝術發展史的眼光,一是現代性的高度。藝術史的眼光,沒有長期的藝術實踐和藝術史論的積累,是不可能具備的,當然還得有“發展的”、“辯證的”哲學資源。藝術發展史的眼光可以看成一種理論的方法論;現代性的高度,可以看成是他所有理論的靈魂、目標和終指向,他無論談什麼,終的指向一定是藝術現代性問題。羅懷臻的理論思想,內容多,體量大,我一時難以全面把握、消化、梳理;在談這兩個問題時,我隻好擷英舉例說明。


    1. 戲曲的現代轉型


    羅懷臻認為,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是文化的轉型,相當於詩經到漢賦,漢賦到唐詩,唐詩到宋詞曲到明清傳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而不是我們身處宋代,每天高喊振興唐詩,或者身處唐代,每天憂患為什麼漢賦在當代衰落;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標志性的文藝。如果我們現在還是用70年前、50年前哪怕30年前的作品來指導今天的創作,怎麼可能出現高峰之作?文學藝術的高峰之作一定是轉型之作,是各個局部的創新累積的一次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所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十個字很科學,是對當代文藝創作的一種理論貢獻。


    羅懷臻認為傳統戲曲在百年間有三次轉化:次是戲園向劇場形態的轉化,代表人物是梅蘭芳;第二次是傳統戲曲向西洋藝術的審美轉化,代表作品是樣板戲;第三次是傳統戲曲向現代戲曲的品格轉化,其標志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一批作家作品。相比較前兩次轉型,第三次轉型意義更大,傳統戲曲在演出空間和表演形態上走進現代劇場,不僅僅是走進鏡框式舞臺,而是走進包括大劇院在內的多種形態的現代演藝空間,走進更加開放的演出環境,在這些現代的空間或環境裡展示各自更為豐富多彩的演出。當然,第三次轉型一直到當下,也還沒有完成,還在路上。


    羅懷臻談戲曲轉型、轉化的觀點,全書各卷都有涉及,但2016年12月5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題為《傳統戲曲的當代轉化》的講座中談的為辯證、透徹、繫統;其中他對樣板戲的審美分析,是目前我見到的有歷史眼光的,當然也是不流俗的文字。


    2. 戲曲的“城市運動”和“返鄉運動”


    “返鄉運動”是羅懷臻原有的概念,“城市運動”是我為了行文整齊,依他的思維推導而來。羅懷臻關於戲曲“都市化”、“城市化”的理論,提出已有20多年;他甚至用自己的創作實踐,如他的“淮劇三部曲”及甬劇《典妻》等,來與他的“都市戲劇”理論互文互證。他認為:戲曲“重返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因為曾經擁有城市,而後逐漸疏離了城市;疏離了城市說明已經不能與城市審美同步同行,因而不得不淡出城市;淡出城市的結果則意味著戲曲越來越喪失了在城市文明中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中國戲曲繁榮的時期是在與城市文明相融洽的雜劇的繁榮是因為它占據了當時的京城——大都,明清傳奇的興盛是因為它依托著江南一帶經濟富庶的商業都會,京劇的興起是因為四大徽班湧進了京城。黃梅戲和越劇也是如此。此外,諸如淮劇、揚劇、錫劇、甬劇也都是在上海都市的繁華商演中逐漸成形並被確定了劇種的名稱,這些都是戲曲進城的結果。應該說,全國各地方劇種的成長成熟經歷也都大致相仿。沒有進城之前,它的舞臺可能是廟會,可能是廣場,可能是草臺,都是簡易的演出場所;進入城市尤其是進入大城市後,戲曲逐步登上了20世紀的鏡框式舞臺,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綜合性程度很高的劇場藝術,由此邁進了中國戲曲的新時期。戲曲的每一個繁榮時期,都是以進入並扎根城市為標志的。不僅中國如此,外國也是如此。


    古希臘、古羅馬的戲劇,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劇,印度的梵劇和古歌舞劇等都在當時所在國家的首都或商業大都會完成,形成了一個時期的戲劇形態,再向周邊中小城市和鄉村的市場輻射,同時享受在城裡形成的戲劇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戲曲,世界藝術的發展,就是民間和宮廷——廣義的宮廷互動的結果。民間的素材,經過有經驗、有纔華的藝人和文人加工,帶著鮮活的生氣開始進入市場,從民間進入集鎮、進入城市,小城市、中型城市、大城市,後進入首都、宮廷。宮廷是什麼?宮廷集聚著一個時代秀的文學藝術家,他們的眼睛,他們的耳朵,他們的審美標準感覺,催生一個時期的傑作、高峰之作。然後大家模仿之,追隨之,推演普及之,向著四邊輻射傳播。也因為進了宮廷,凝固了、僵化了,一成不變了,成了不可動搖的經典,於是僵死了。宮廷的僵死不要緊,民間的鮮活的又來了,所謂的“花雅之爭”不隻是一時之爭,也是一種循環,一種規律。民間是藝術的生命之源,提供鮮的食材,經過城市或廣義宮廷高級廚師精心烹飪,成為名菜名點,進而影響一個時代的口感味蕾,進而慢慢養成欣賞、消費和消遣的習慣。


    羅懷臻把“花雅之爭”當成一種藝術發展史的必然過程,當成一種藝術發展史的規律,這種開闊的視野和燭照的眼光,確是非常人所及。


    在提出“都市化”之後,羅懷臻又提出了戲曲的“再鄉土化”,他有時用“返鄉運動”、“原鄉意識”來表達。“城市運動”和“返鄉運動”這兩個概念,字面上正好對立,但在藝術發展進程中,卻有著內在的有機聯繫。一方面,中國戲曲,幾乎任何一個劇種的繁盛,都是以在城市站穩腳跟為標志的,在從鄉村進入城市的過程中,形成了這個劇種,有了標志性的劇院、標志性的劇目、標志性的藝術家;另一方面,藝術史上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能夠輝煌萬世風領百代。藝術的形態、技術、手段,戲曲的唱腔和表演,在長期的“城市化”、“宮廷化”過程中,很容易在刻意的精致化中逐漸固化、僵化、硬化;而此時,“文起八代之衰”的“復古”、“復興”,就可能帶有“革命”的色彩了。藝術史上,這類由興到衰,再到變革的循環,並不鮮見。但是羅懷臻沒有用“復古”、“復興”之類概念,而是用了“返鄉運動”。我以為,這“返鄉”二字很有內涵。中國戲曲倒未必一概起於鄉土,但大多數劇種與鄉土有千絲萬縷的血肉聯繫卻是事實;於是“返鄉”就有了回歸故土和尋根的意思。“回到產生這個劇種的古老的文化背景中去,回到劇種曾經生長的生活和自然山水中去,那麼它的個性化、它的無可替代性又可以出現了。強調原鄉意識,戲曲需要返鄉,在觀念、藝術風格和藝術氣質上要回歸源頭”。“回到農村、到原鄉、到故鄉,是找回戲曲發展創造力的資本,是找回再生的資源,找回來了還是要回到城裡來加工。中國的任何一個地方戲都是從農村進入鄉鎮、進入縣城、進入小城市和中等城市,再進入大城市,後決定劇種地位和影響力的,就看後那一站是在哪裡。”


    我的理解,羅懷臻的“返鄉運動”,不是純粹形態的“回到史前”——例如所謂的“後劇場”或“去文學”,性質也非“先鋒”或“實驗”;它是在“城市化”之後的螺旋式上升,是“二次革命”,是“變”之後的“再變”。我不知道羅懷臻的“返鄉”理論與20世紀初俄國詩學的“形式主義”、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論是否有所關聯,但是我認為在高度上是相通的。我的理解,二者的共通性都是要打破藝術形態、形式、語彙的“老化”、“僵化”和“熟悉”、“老套”,追求“新奇”、“驚異”、“強烈”、“陌生”的效果。韋勒克和沃倫在著名的《文學原理》一書中,解釋“陌生化”和“奇異化”時用的是“再野蠻化”,這與羅懷臻的“再鄉土化”幾乎異曲同工。我以為,“再野蠻化”和“再鄉土化”,都是在尋找久遠的、古代的、神秘的、野蠻的、新奇的——同時也是簡練的、誇張的、強烈的、真誠的,甚至是原始的幼稚的——鄉村的、民間的、兒童的形式和語彙。“再鄉土化”,就是“再陌生化”、“再野蠻化”、“再生猛化”。“再鄉土化”的“再”字,是一種更新,是一種發展,是一種上升。也可能,真的是一種藝術史的循環上升規律。


    “再鄉土化”不隻是樣式、樣態、形式及語彙的更新變革,也包含著精神氣質的東西:到遠古到遠方去發現、激活、喚醒並找回激


    蕩的、飛揚的、磅礡的、沉雄的、血性的、粗獷的、獰厲的、自由的生命精魂和生命形式。


    羅懷臻藝術發展史的眼光,終觀測到的,是文化變遷和時代審美走向的規律,是藝術發展的規律,是戲劇變革的規律——通常,我們把這類規律稱作“藝術真理”。探測藝術真理的眼光和視野,除了寬廣,還有縱深,除了敏銳,還有高遠。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