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餘秋雨文學十卷——行者無疆(平)(《千年一嘆》續篇,附:餘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257-372
    【優惠價】
    161-233
    【作者】 餘秋雨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737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217377
    叢書名:餘秋雨文學十卷

    作者:餘秋雨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8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一個當代心中的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


    近十年來中國旅行者遊歷歐洲攜帶多的一本書

     
    內容簡介

    《秋雨文學十卷》彙集了餘秋雨先生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十部作品,由《傑作之秘》(原《藝術創造學》)、《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借我一生》、《冰河》、《空島.信客》組成,將由作家出版社重裝出版。十部作品橫跨三十年,全部由餘秋雨先生重新修訂,尤其是《文化苦旅》、《借我一生》等書,修改篇幅較大,相信一定會給熟識餘先生作品的讀者,帶來全新的感悟。
    《行者無疆》可以說是是《千年一嘆》的續篇,餘秋雨先生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與《千年一嘆》所記述的行程完全不同,重點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途中除了在西班牙北部受到民族武裝勢力的小小驚嚇,在德國受到“新納粹”的某種騷擾外,基本上都平安無虞。也沒再遇到什麼食宿困難。從美第奇家族的府邸到巴黎現代的咖啡館,從一所所幾百年歷史的大學到北歐海盜的轉型地餘秋雨先生一直在比較著中華文明的缺失。

    作者簡介

    行者無疆是《千年一嘆》的續篇。書中呈現了餘秋雨先生在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期間,考察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的親身感受。這是連歐洲學者也很難做到的事。從南歐、中歐到西歐、北歐;從美第奇家族的府邸到巴黎現代的咖啡館,從一所所幾百年歷史的大學到北歐海盜的轉型地; 如果說,《千年一嘆》讓各種已經湮滅的其他古文明對比出了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優勢,那麼,《行者無疆》則是讓歐洲文明對比出了中華文明的缺失。


    此版《行者無疆》,是餘秋雨先生修訂的版本,文字也有較大的改動,較之以往版本更加干淨。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本書已成為中國旅行者遊歷歐洲時攜帶多的一本書。

    目錄


    自 序 /1

    卷 南歐
    南方的毀滅 /3
    羅馬假日 /10
    興亡像牙白 /16
    點燃亞平寧 /23
    尋常威尼斯 /25
    稀釋但丁 /32
    城市的符咒 /35
    大師與小人 /43
    圍啄的雞群 /49

     


     


    自 序  /1


     


    卷  南歐


    南方的毀滅 /3


    羅馬假日 /10


    興亡像牙白 /16


    點燃亞平寧 /23


    尋常威尼斯 /25


    稀釋但丁 /32


    城市的符咒 /35


    大師與小人 /43


    圍啄的雞群 /49


    流浪的本義 /53


    隻因它特別忠厚 /59


    小巷老門 /61


    死前細妝 /64


    古老的窄街 /69


    貝殼未碎 /72


    我的窗下 /75


    他們的麻煩 /79


    古本江先生 /82


     


    第二卷  中歐


    仁者樂山 /89


    懸崖上的廢棄 /94


    醉意秘藏 /101


    哈維爾不後悔 /105


    黃銅的幽默 /114


    追詢德國 /117


    墓地荒荒 /120


    黑白照片 /125


    空空的書架 /127


    慕尼黑啤酒節 /129


    誰能辨認 /132


    龐大的無聊 /137


    學生監獄 /139


    戰神心軟了 /143


    阿勒河 /146


    突破的一年 /148


    希隆的囚徒 /153


    瑞士手表 /161


     


     


    第三卷  西歐


    河畔聚會 /169


    懸念落地 /176


    法國胃口 /182


    馬賽魚湯 /185


    遠年琥珀 /188


    諾曼底血緣 /190


    扼守秋天 /192


    莊園裡的首相和公爵 /200


    牛津童話 /203


    奇怪的日子 /209


    兩方茶語 /221


    都柏林 /226


    都市邏輯 /231


    誰的滑鐵盧 /235


    藍旗和孩子 /238


    海牙的老人 /240


    自己的真相 /245


    荷蘭水 /250


    玲瓏小國 /253


     


    第四卷  北歐


    北歐童話 /263


    漫漫長夜 /266


    瑞典小記 /269


    終極關懷 /275


    砰然關門 /279


    歷史的誠實 /283


    冰清玉潔的世界 /286


    生命的默契 /289


    拍雪進屋 /293


    議會—阿爾庭 /296


    尼雅爾薩迦 /299


    地球的裂縫 /304


    北極印痕 /307


    大雪小村 /310


    總結在寒夜 /314


     


    附:餘秋雨文化檔案/331


     


     


     


     


     

    前言
    自 序

    這本書,是《千年一嘆》的續篇。
    初一看,“續”得有點勉強。因為這分明是截然相反的兩組人間風景。你看,一邊是,又一場沙漠風景蒙住了壕塹後面的零亂槍口,槍口邊上是惶恐而又無望的眼神;另一邊是,濕漉漉的精雅街道上漂浮著慵懶的咖啡香味,幾輩子的社會理想似乎都已經在這裡完滿了結。
    除了這樣的強烈對比外,還有更刺激的對比。天眼有記:今日沙漠壕塹處,正是人類文明的奠基之地;而今日濕漉漉的街道,當時還是茫茫荒原。
    怎麼會這樣?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一定埋藏著深刻的邏輯。

    自  序


     


    這本書,是《千年一嘆》的續篇。


    初一看,“續”得有點勉強。因為這分明是截然相反的兩組人間風景。你看,一邊是,又一場沙漠風景蒙住了壕塹後面的零亂槍口,槍口邊上是惶恐而又無望的眼神;另一邊是,濕漉漉的精雅街道上漂浮著慵懶的咖啡香味,幾輩子的社會理想似乎都已經在這裡完滿了結。


    除了這樣的強烈對比外,還有更刺激的對比。天眼有記:今日沙漠壕塹處,正是人類文明的奠基之地;而今日濕漉漉的街道,當時還是茫茫荒原。


    怎麼會這樣?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一定埋藏著深刻的邏輯。


    其實我原先並不打算把它們對比在一起的,而是隻想以數千年對比數千年,在沙漠壕塹中思考中華文化的生命力。這種對比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殊死歷險,卻使我對中華文化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好感。我一路逃奔一路推進,一路講述一路寫作,通過鳳凰衛視的轉播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我在路上並不知道這種影響,直到二十世紀後幾天,亞洲一個國家的媒體官員帶著翻譯趕到半路上堵截我,說我已被他們國家選為“世界十大跨世紀”的“十人”之一,我纔大喫一驚。我問,其他九人都是的政要大亨,為什麼放進了我?他回答道:“是你一步一步地告訴了世界,人類輝煌的文明故地大多已被恐怖主義控制,而你自己又恰恰代表著另一種古文明。”


    我帶著這種文化自豪感穿過喜馬拉雅山回到國內,沒想到,每個城市的報刊亭上都懸掛著誹謗我的文章。一開始我以為是一股陡起陡滅的狂風惡浪,後來發現,那些一眼就能識破的謠言隻要有人制造出來,就立即在中國變成銅鑄鐵澆,十幾年都破除不了。這就給我企圖重新評價中華文化的熱忱,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是啊,在浩瀚的中華文化中,誰想尋找一種機制來阻止謠言和誹謗嗎?沒門;誰想尋找某種程序來懲罰誣陷和毀損嗎?還是沒門。


    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因此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回想起來,至少從屈原、司馬遷、嵇康開始,兩千年間所有比較重要的文人幾乎沒有一個例外,全都掙扎在謠言和誹謗中無法脫身。他們隻要走了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說了一些別人沒有說過的話,獲得了別人沒有獲得過的成就和名聲,立即就成為群起圍啄的目標,而且無人救援。於是,整部中華文化史,也就成了“整人”和“被整”的歷史。


    感謝一切造謠者、誹謗者、起哄者,他們在中華文化中永遠不受譴責的洋洋得意,糾正了我對中華文化過於光明的讀解。於是,我決定尋找另一種對比坐標。


    可以找美國,但它太年輕,缺少年代上的可比性,更何況它太霸道,缺少平等對話的可能;也可以找日本,但它太小,缺少體量上的可比性,更何況它與中國的歷史恩怨太深,缺少平等對話所需要的安靜。那麼,隻能是歐洲了。


    我的這個想法,又一次與鳳凰衛視一拍即合。於是,重新出發。我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這是連歐洲學者也很難做到的事。與《千年一嘆》所記述的那次行程不同,這次考察除了在西班牙北部受到民族武裝勢力的小小驚嚇,在德國受到“新納粹”的某種騷擾外,基本上都平安無虞。也沒再遇到什麼食宿困難,可以比較從容地讀讀寫寫,這就是這本《行者無疆》的由來。


    我說過,《千年一嘆》的不少篇目是在命懸一線之際趕寫出來的,因此舍不得刪削和修改;那麼,相比之下,對《行者無疆》就不必那麼疼惜了。一路上寫了很多,刪改起來也就比較嚴苛。


    在歐洲漫遊期間,驚訝不多,思考很多。驚訝不多的原因,是我曾經花費多年的時間鑽研過歐洲從古希臘開始的歷史文化,幾乎已經到了沉溺的地步。我在心裡早就熟知的那些精神老宅,那些神聖長髯,那些黃銅般的哲言,那些被黑色披風所裹卷的詩情。但是,這一切在以前都是風干了的記憶碎片,現在眼見它們衍伸成一種綜合生態彌漫在街市間的時候,我不能不深深思考。它們為什麼是這樣?中國為什麼是那樣?


    從美第奇家族的府邸到巴黎現代的咖啡館,從一所所幾百年歷史的大學到北歐海盜的轉型地,我一直在比較著中華文明的缺失。它的公民意識、心靈秩序、法制教育、創造思維,一次次使我陷入一種整體羞慚。但是,走得遠了,看得多了,我也發現了歐洲的憂慮。早年過於精致的社會設計成了一種面對現代挑戰的體制性負擔,以往遠航萬裡的雄心壯志成了一種自以為是的心理狹隘,高福利的公平理想成了制約經濟發展的沉重滯力……總之,許多一直令我們仰慕不置的高塔,已經敲起了越來越多的警鐘,有時鐘聲還有點淒厲。


    當然,我也要把這種感受表述出來。於是,以中華文化為中介,《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也就連貫了起來。


    《行者無疆》版的正版,已經銷售了一百多萬冊。曾經有人告訴我,很多到歐洲旅行的中國人,身邊都會帶這一本書。有一次在歐洲的一輛載滿各地中國人的大型遊覽車上,一位導遊說,誰沒有帶《行者無疆》的請舉手,結果舉手的隻有兩位。這件事讓我亦喜亦憂,喜不必說,所憂者,是要讓大家明白,此書作為導遊讀物很不合格。


    這次修訂,刪去了三分之一篇幅,文字也有較大的改動,使之更加干淨。


     


    二○○一年九月成書,


    二○一一年五月改定新版,並重寫此序


     


     

    在線試讀


    考察歐洲站,居然是面對一場大災難。我知道,這個行程一定是深刻的,因為人類的歷史也是一個從災難開始的宗教寓言。
    所謂“終極思考”,其實有一半也就是“災難思考”。因此,災難的廢墟,是幫助我們擺脫日常平庸的課堂。
    世上發生過一些集體死亡、霎時毀滅的情景,例如地震、海嘯和原子彈襲擊。這類情景,毀滅得過於徹底,使人難於對毀滅前後進行具體的對比。龐貝的毀滅是由於火山灰的堆積,連火山熔漿都未曾光臨,於是千餘年後發掘出來,竟然街道、店鋪、庭院、雕塑一應俱全。不僅如此,街石間的車轍水溝、面包房裡的種種器皿、妓院裡的淫蕩字畫、私宅中的詭異密室,全都表明人們剛剛離開,立即就要回來。
    誰知回來的卻是我們,簡直是仙窟千載、黃粱一夢。




    使我久久駐足的是那兩個劇場,一大一小。大劇場是露天座位,可容四五千觀眾;小劇場有頂蓋,可容千餘觀眾。這兩個劇場外面,有廣場和柱廊。廣場上的樹現在又長得很大,綠森森地讓人忘記毀滅曾經發生,隻以為劇場裡正在演戲,觀眾都進去了。
    在歐洲戲劇史上,我對羅馬的戲劇評價不高,平時在課堂上總以羅馬戲劇來反襯希臘戲劇。但是站在龐貝的劇場,我就不忍心這樣想了。他們當時在這裡演的,有塞內加的悲劇,有米南德的喜劇,有很世俗的鬧劇、啞劇、歌舞劇,也有一些高雅詩人戴著面具朗誦自己的新作。今天我在兩個劇場的環形座位上方分別走了一遍,知道出事那天,這裡沒有演出。
    我們說那天出事的時候沒有演出,是因為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們在清理火山灰的凝結物時沒有在這裡見到可認定為觀眾的大批“人形模殼”。


     


    考察歐洲站,居然是面對一場大災難。我知道,這個行程一定是深刻的,因為人類的歷史也是一個從災難開始的宗教寓言。


    所謂“終極思考”,其實有一半也就是“災難思考”。因此,災難的廢墟,是幫助我們擺脫日常平庸的課堂。


    世上發生過一些集體死亡、霎時毀滅的情景,例如地震、海嘯和原子彈襲擊。這類情景,毀滅得過於徹底,使人難於對毀滅前後進行具體的對比。龐貝的毀滅是由於火山灰的堆積,連火山熔漿都未曾光臨,於是千餘年後發掘出來,竟然街道、店鋪、庭院、雕塑一應俱全。不僅如此,街石間的車轍水溝、面包房裡的種種器皿、妓院裡的淫蕩字畫、私宅中的詭異密室,全都表明人們剛剛離開,立即就要回來。


    誰知回來的卻是我們,簡直是仙窟千載、黃粱一夢。


     


     



     


    使我久久駐足的是那兩個劇場,一大一小。大劇場是露天座位,可容四五千觀眾;小劇場有頂蓋,可容千餘觀眾。這兩個劇場外面,有廣場和柱廊。廣場上的樹現在又長得很大,綠森森地讓人忘記毀滅曾經發生,隻以為劇場裡正在演戲,觀眾都進去了。


    在歐洲戲劇史上,我對羅馬的戲劇評價不高,平時在課堂上總以羅馬戲劇來反襯希臘戲劇。但是站在龐貝的劇場,我就不忍心這樣想了。他們當時在這裡演的,有塞內加的悲劇,有米南德的喜劇,有很世俗的鬧劇、啞劇、歌舞劇,也有一些高雅詩人戴著面具朗誦自己的新作。今天我在兩個劇場的環形座位上方分別走了一遍,知道出事那天,這裡沒有演出。


    我們說那天出事的時候沒有演出,是因為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們在清理火山灰的凝結物時沒有在這裡見到可認定為觀眾的大批“人形模殼”。


    什麼叫“人形模殼”呢?當時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群,留下了他們死亡前的掙扎形體,火山灰冷卻凝固時也就成了這些形體的鑄模硬殼。人體很快腐爛了,但鑄模硬殼還在,十九世紀的考古學家一旦發現這種人形模殼,就用一根管子把石膏漿緩緩注入,結果剝去模殼,人們就看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連細微的皮膚皺紋、血管脈絡都顯現得清清楚楚。這個辦法是當時龐貝古城挖掘工作的主持者費奧萊裡(G.Fiorelli)發明的,使我們能夠看到一批生命與死神搏鬥的後狀態。


    在一個瓦罐制造工場,有一個工人的人體抱肩蹲地,顯然是在承受窒息的暈眩。他沒有倒地,隻想蹲一蹲,憩一會兒就起來。誰知這一蹲就蹲了一千多年。更讓他驚訝的是,重見天日之時,發現自己的身體竟然變成了自己的作品,都成了硬邦邦的石頭。


    記得馬克·吐溫在一篇文章中說,他在這裡見過一具挺立著的龐貝人遺體,非常感動。那是一個士兵,在城門口身披甲冑屹立在崗位上,至死都不挪步。我沒有見到這位士兵的人體模型,算起來馬克·吐溫來的時候龐貝古城隻開挖了一小半,費奧萊裡為模殼注石膏漿的方法還沒有發明,因此他見到的應該是一具骨骼。


    馬克·吐溫除了感動之外也有生氣的時候。龐貝城的石材路上有深深的車轍,他走路時把腳陷進去了,絆了一下。他由此發火,斷言這路在出事之前已經很久沒有整修了,責任在城市的道路管理部門。這個推斷使他見到死亡者的遺骨也不悲傷了,因為任何一個死亡者都有可能是道路管理人員。


    我覺得馬克·吐溫的這種推斷過於魯莽。石材路一般都不會因為有了車轍就立即更換,有經驗的駕車人也不會害怕這些車轍。從龐貝古城的道路整體狀況看,有關管理人員還算盡職。馬克·吐溫把自己偶然陷腳的原因推給他們,連他們慘死了也不原諒,過分了。


    比馬克·吐溫更為過分的指責,出自一大批虛偽的道德學家。他們憑著道聽途說,想像這座城市的生活非常奢侈糜爛,因此受到了上帝的懲罰。奢侈糜爛的證據是公共浴室、私家宅院、妓院和不少春宮畫。其實在我看來,這裡呈現的是古羅馬城市的尋常生態,在整體上還比較收斂。歌德一七八七年三月十一日到達這裡,他在當天的筆記裡寫道:


     


    龐貝又小又窄,出乎參觀者的意料。街道雖然很直,邊上也有人行道,不過都很狹窄。房屋矮小而且沒有窗戶,房間僅靠開向庭院或室外走廊的門采光。一些公共建築物、城門口的長凳、神廟,以及附近的一座別墅,小得根本不像是建築物,反而像是模型或娃娃屋。但這些房間、通道和走廊,全都裝飾著圖畫,望之賞心悅目。牆上都是壁畫,畫得很細膩,可惜多已毀損。


    《意大利之行》


     


    我也有歌德的這種感覺,但這裡包含著某種錯覺。我們平時去看正在建築中的樓房地基,也會驚訝每個房間為什麼如此之小。其實這是因為室內空間尚未形成,隻拿著一個個房間的地基面積與無垠的天地去比,當然顯得狹窄。龐貝廢墟的多數民房遺跡也成了這種開放式的地基,因此就有了歌德的這番驚訝。後來他進入了那些比較完整、又有器物裝飾的房間後感覺就不同了,說:“龐貝的屋子和房間看似狹窄,卻仿佛又很


    寬廣。”


    法國史學家泰納(Taine)比歌德早來二十多年,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的生活享受遠不如我們現在這樣舒適多樣,這樣多彩多姿。”從時間上說,幾乎所有斷言龐貝城因奢侈糜爛而受到上帝懲罰的道德評論家們,都是在泰納之後,甚至在歌德之後纔出現的。當然,他們也沒有心思去閱讀泰納和歌德的文章。


    我鄙視一切嘲笑受難者的人。我懷疑,當某種災難哪一天也降落到他們頭上,他們會做什麼。


     


     



     


    龐貝城災難降臨之時,處處閃爍著人性之光。除了馬克·吐溫提到的那位城門衛士,除了那些“人形模殼”表現出的保護兒童和老人的姿態之外,我心中大的人性形像是一個有名有姓的人。他就是《自然史》的作者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


    稱他老普林尼,是因為還有一位小普林尼(Gaius Plinius Caecilius),是他的外甥,後來又收為養子。這位小普林尼是羅馬帝國歷史上著名的散文作家。羅馬的散文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書信,這種傳統是由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發端的,小普林尼承襲這一傳統,成了寫漂亮書信的高手。幾年前我在《羅馬文化與古典傳統》一書中讀到小普林尼寫的一封信,其中提到了老普林尼犧牲的過程。


    老普林尼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又是當時意大利的一位重要官員,龐貝災難發生時他擔任意大利西海岸司令(又稱地中海艦隊司令)。真不知道他長達三十七卷的巨著《自然史》和其他百餘卷的著作是怎麼抽空完成的。


    據小普林尼信中記述,出事那天中午,老普林尼聽說天空出現了一片奇怪的雲,便穿上靴子登高觀察,看了一會兒便以科學家的敏感斷定事情重要,立即吩咐手下備船朝怪雲的方向駛去,以便就近觀察。


    但剛要出門,就收到了維蘇威火山附近居民要求救援的信。他當機立斷放棄科學觀察,命令所有的船隻都趕到災區去救人,他自己的船一馬當先。燙人的火山灰、燃燒過的碎石越來越多地掉落在船上,領航員建議回去,老普林尼卻說:“勇敢的人會有好運。”他命令再去救人。作為艦隊司令,他主要營救逃在海上或躲在岸邊的人。


    他抱著瑟瑟發抖的朋友們,不斷安慰,為了讓他們鎮靜下來,自己滿面笑容,洗澡、喫飯,把維蘇威火山的爆發解釋為由爐火引起的火災。後,他號召大家去海灘,因為那裡隨時可以坐船逃離,但到了海灘一看,火山的爆發引起了大海發狂,根本無法行船。


    大家坐在海灘上,頭上縛著枕頭,以免被碎石傷害。但是,火焰越來越大,硫磺味越來越濃,人們開始慌亂奔逃,卻不知逃到哪裡去。就在這時,老普林尼突然倒地,他被火山灰和濃煙窒息而死,終年五十六歲。


    小普林尼那年十八歲,竟然僥幸逃出來了。這封信是二十五年之後寫的,那時他已經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幸好他寫這封信,使後人看到了那場災難親歷者的敘述。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