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比海更深(畢飛宇、周京新、魯敏、韓東、黃梵等聯袂推薦,附贈羅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羅拉拉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江蘇鳳凰電子音像出版社 
    【ISBN】978783013096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30130961
    作者:羅拉拉

    出版社:江蘇鳳凰電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躁動不安的碎片化時代,仍有那麼一群人,固守在文學與藝術的深海中孤獨潛遊,為我們呈現“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尼采語)的範本。


          作家、資深媒體人、藝術與昆曲推廣者羅拉拉,以她的敏銳與洞察力,透過重重迷霧與亂像,重現喧囂之下文學與藝術*直擊人心的光亮。由此,我們得遇自己的本來面目,心靈或可飛升,或可安放。


         解構語境下精神重塑之光,照亮你我平凡的日常。

     
    內容簡介

        紙媒從業二十多年來,作者羅拉拉采訪了眾多知名作家、畫家、設計師等文藝界極具影響力的創作者,本書彙編羅拉拉多年采訪文字及隨筆集,涵蓋昆界、畫境、劇場、書中、路上等五個板塊,展現文藝界人士如何在熱愛的藝術領域孜孜以求,又如何與所愛藝術相處,傳遞藝術的生活與思考方式,啟發讀者對詩意生活的追求。


         《鼕天的雷是白色的》:收錄羅拉拉多年詩歌,並以二維碼形式呈現有聲詩集,由作者本人親聲朗讀。

    作者簡介

    羅拉拉


    知名媒體人、昆曲推廣者、南京市文聯簽約作家。已出版隨筆集《像蝶一樣的碟》、《旋轉木馬》與藝術文論《怕——藝術探索》等多部圖書,其中《遺忘海——跨界藝術筆記》獲2014年度“中國美的書”、2015年海峽兩岸十大美書、金陵文學佳作獎等六大獎項。

    目錄
    目錄
    昆界
    昆曲在南京是怎樣成為國劇的 003
    不知江月待何人 010
    他們與昆曲共生
    榮念曾:我們要做未來的“昆” 022
    張繼青與單雯:兩代麗娘傳雅韻 028
    昆曲名丑李鴻良:戲票筆記,講述演出幕後故事 033
    龔隱雷:等待二十年後的綻放 037
    王嘉明:《南柯夢》是一個男人的懺情錄 041
    施夏明:後臺影像川流不息,我隻有懷揣相機緊緊相隨 046

    畫境
    畫裡畫外之畫室

    目錄


    昆界


    昆曲在南京是怎樣成為國劇的  003


    不知江月待何人  010


    他們與昆曲共生  


    榮念曾:我們要做未來的“昆”  022


    張繼青與單雯:兩代麗娘傳雅韻  028


    昆曲名丑李鴻良:戲票筆記,講述演出幕後故事  033


    龔隱雷:等待二十年後的綻放  037


    王嘉明:《南柯夢》是一個男人的懺情錄  041


    施夏明:後臺影像川流不息,我隻有懷揣相機緊緊相隨  046


     


    畫境


    畫裡畫外之畫室  


    畫室雜議  056


    周京新的高密度靈魂  060


    劉慶和:在畫中溫和地策動一場反叛  073


    常進:峰巒坡崗不會無故起伏  084


    朱道平:信步而行,一路道平  096


    對話羅荃木:在不確定中尋找可能性  109


    秦修平:失重狀態下的糾結之舞  137


    黃丹:雲無心以出岫  147


    傳承之兩代畫家  


    周京新:女兒很有毅力 周尤:老爸狀態舒暢  155   


    蕭平:人有深情纔能做鋻藏 蕭戈:佩服父親過目不忘  160


    趙治平:兒子很有想法 趙怡文:父親善於表達  165


    吳靜一:父親愛畫如痴  170


     


    劇場


    仍在延續的賴聲川傳奇  177


    《蔣公的面子》因何而火  183


    孤傲的各爺  192


     


    書中


    人是怎麼成為他自己的?——張愛玲《愛憎表》之追問  197


    關於木心:因誤解而抗拒,因理解而相近  208


    白先勇的“痴氣”  217


    畢飛宇:路越走越寬,離人心越來越近  220


    魯敏:傳奇或純真部分  233


    全慧文:一個被遮蔽的女人  236


     


    路上


    黃永松:中國民間手工藝的守望者  247


    “先生回來”,春風走過,大地知道  255


    湯國:我對修復古建築興趣濃厚  261


    薛冰:片紙閑墨,溫故而知新  268


    黃葒:杜拉斯於我就像命運的神秘印記  279


    錢曉征:在工作中體悟人生修煉  284


    熊斌故居:兵戎幻境,夢裡梧桐  287


    在“豬欄”安置我們的鄉愁  293


    我們愛著舊光陰  301


    胡村光景  311


    長蘆寺,遇見“本來面目”  317


     


    後記


    比海更深  324

    媒體評論
    羅拉拉,資深記者,早年投身文藝工作,其采訪既內行又客觀。關鍵是她的熱情和視野非同一般,值得信任。——作家、詩人韓東

    羅拉拉是我二十多年的老友,纔華橫溢,性情豪邁。她可以成為一個好詩人、好作家、好DJ,命運卻選擇她做了一個好記者。作為曾經的同事,我向至今還奔走在一線的她致敬。——作家畢飛宇

    藝術與俗世之間,羅拉拉神奇地達成了調和,這使得她的藝術家訪談錄,總能在悲哀與暗啞處發現光澤。——作家魯敏

    羅拉拉已自成一家,優異的稟賦令她的文字與各路豪傑同沉同浮,借以開示創作與人生的謎底。——詩人、小說家黃梵

    羅拉拉,資深記者,早年投身文藝工作,其采訪既內行又客觀。關鍵是她的熱情和視野非同一般,值得信任。——作家、詩人韓東


     


    羅拉拉是我二十多年的老友,纔華橫溢,性情豪邁。她可以成為一個好詩人、好作家、好DJ,命運卻選擇她做了一個好記者。作為曾經的同事,我向至今還奔走在一線的她致敬。——作家畢飛宇


     


    藝術與俗世之間,羅拉拉神奇地達成了調和,這使得她的藝術家訪談錄,總能在悲哀與暗啞處發現光澤。——作家魯敏


     


    羅拉拉已自成一家,優異的稟賦令她的文字與各路豪傑同沉同浮,借以開示創作與人生的謎底。——詩人、小說家黃梵


     


    羅拉拉是一位頗有親和力的媒體人,那是一種能讓我愉快回答所有問題的親和力,如春風一樣清爽。——畫家周京新


     


    她,質樸其外,靈巧其內。 她的睿智在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她以文為媒,作家、書畫家、戲曲家……諸多文化圈子中的人物,都成了她的朋友並鮮活於她的筆下。——學者、鋻賞家、書畫家蕭平


     


    喜歡與羅拉拉聊天、做訪談,她的問題總能勾扯到自己都素未踫觸的內心死角。這讓我頗為驚詫。我想,這是一種作家的深厚素養。——畫家秦修平


     


    她心中有山、海、樹,她筆中還有她的厚度。——畫家黃丹

    在線試讀
    人是怎麼成為他自己的?
    ——張愛玲《愛憎表》之追問

    我與張愛玲作品的緣分源於二十歲不到時,鹽城師專現代文學老師張舒屏的一次介紹。老師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語氣和表情說,張愛玲怎麼會出現在現代文壇?(大意)因為那一時期,無論是廬隱,還是在寫《莎菲女士的日記》的丁玲等人,還處在一種小布爾喬亞兼“左”傾的濫情之中。白話文剛起步不久,文字像未經過濾的海浪一樣,亂七八糟、一浪一浪砸在海灘。可是張愛玲,華美、精致、殘酷、節制、冷靜,像一個異數。
    大三我已來到蘇州大學。在蘇州的一個老書店,我買過老版本的《傳奇》(粉紅加淡青色調的封面),還有純黃色封面的《流言》(後來這個版本變得很珍貴,這本書卻找不到了)。我大學畢業論文的題目是《張愛玲與毛姆》,不僅因為張愛玲也是毛姆的讀者,而且因為我認為他倆共同具有“人世的挑剔者”的眼光。為此,我在資料室流連,翻閱了唐文標主編的《張愛玲資料大全集》,還有夏志清的《現代小說史》……
    極度的迷戀往往導致枯竭。
    有段時間,我對張愛玲已失去興趣。因為她的文字世界再華美精巧,卻總是關著門,是不透風的,令人絕望窒息。沒有失誤,亦沒有生氣。加上大陸出版她的作品有限,看來看去,竟厭倦了。
    《小團圓》於我,竟是閱讀張愛玲進入死角後的一個轉折。恰恰在這本為許多人詬病的結構有問題,前半部分甚至被諷刺為“點名簿”的“失敗小說”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嘴角仿佛掛著冷笑的全知全能的張愛玲,而是有“缺口”、有痛感的張愛玲。
    她並不在乎暴露創傷,而是在喋喋不休地曬傷口的過程中進行著一種自我療愈。對應於母親的“二嬸”與對應於胡蘭成的“邵之庸”,成為她翻舊賬的兩條重要線索,她沒有像許多作家所做的那樣,用嫁接與虛構的方法,將往事乾坤大挪移,以達到可以“死不認賬”的效果;而是認真誠實地梳理往事,將它們整理清楚,這也是對自己的交代,以及對胡蘭成《今生今世》的回應。
    她的這種努力,並不為大多數讀者所理解。大家習慣了一個酷的、講究姿態的、屬於高手的小說家張愛玲,而覺得她這次的“流水賬”不過是一次失敗的小說寫作嘗試。

    人是怎麼成為他自己的?


    ——張愛玲《愛憎表》之追問


     


    我與張愛玲作品的緣分源於二十歲不到時,鹽城師專現代文學老師張舒屏的一次介紹。老師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語氣和表情說,張愛玲怎麼會出現在現代文壇?(大意)因為那一時期,無論是廬隱,還是在寫《莎菲女士的日記》的丁玲等人,還處在一種小布爾喬亞兼“左”傾的濫情之中。白話文剛起步不久,文字像未經過濾的海浪一樣,亂七八糟、一浪一浪砸在海灘。可是張愛玲,華美、精致、殘酷、節制、冷靜,像一個異數。


    大三我已來到蘇州大學。在蘇州的一個老書店,我買過老版本的《傳奇》(粉紅加淡青色調的封面),還有純黃色封面的《流言》(後來這個版本變得很珍貴,這本書卻找不到了)。我大學畢業論文的題目是《張愛玲與毛姆》,不僅因為張愛玲也是毛姆的讀者,而且因為我認為他倆共同具有“人世的挑剔者”的眼光。為此,我在資料室流連,翻閱了唐文標主編的《張愛玲資料大全集》,還有夏志清的《現代小說史》……


    極度的迷戀往往導致枯竭。


    有段時間,我對張愛玲已失去興趣。因為她的文字世界再華美精巧,卻總是關著門,是不透風的,令人絕望窒息。沒有失誤,亦沒有生氣。加上大陸出版她的作品有限,看來看去,竟厭倦了。


    《小團圓》於我,竟是閱讀張愛玲進入死角後的一個轉折。恰恰在這本為許多人詬病的結構有問題,前半部分甚至被諷刺為“點名簿”的“失敗小說”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嘴角仿佛掛著冷笑的全知全能的張愛玲,而是有“缺口”、有痛感的張愛玲。


    她並不在乎暴露創傷,而是在喋喋不休地曬傷口的過程中進行著一種自我療愈。對應於母親的“二嬸”與對應於胡蘭成的“邵之庸”,成為她翻舊賬的兩條重要線索,她沒有像許多作家所做的那樣,用嫁接與虛構的方法,將往事乾坤大挪移,以達到可以“死不認賬”的效果;而是認真誠實地梳理往事,將它們整理清楚,這也是對自己的交代,以及對胡蘭成《今生今世》的回應。


    她的這種努力,並不為大多數讀者所理解。大家習慣了一個酷的、講究姿態的、屬於高手的小說家張愛玲,而覺得她這次的“流水賬”不過是一次失敗的小說寫作嘗試。


    但也並非所有人都沒有看懂她的努力與嘗試,比如朱天心就說,讀了《小團圓》纔明白張愛玲是一個徹底的現代主義戰士,因此她後是“戰死在沙場上的”。再比如梁文道,他提醒過大家,如果張愛玲一輩子都像以前那樣寫,“聰明反而變成讓人厭倦的炫學,炫纔是很空洞的。從這個角度看,晚期的張愛玲並不是退步了,而是寫法不同了”。


    同類的認識,亦可以適用於《愛憎表》。


    張愛玲完成自傳體小說《小團圓》是在1976年。十四年之後,1990年,張愛玲花了兩個月時間寫作長篇散文《愛憎表》,原本打算用於《對照記》,但終沒有完成。在一些重疊之處,張愛玲塗塗又改改,有些地方隻用簡稱與符號代替,她終於沒有寫得下去。


    《愛憎表》的整理者、香港學者馮晞乾說,《紅樓夢》未完,其文學價值依然甚高。現在發表的《愛憎表》隻是根據張愛玲並不清晰甚至可說是很亂的手稿重構的,是否能完全準確地代表張愛玲的本意也未可知;然而即使是這樣一些回環往復的記憶碎片,對於真正關愛、追蹤張愛玲的人來說,也還是相當有意思的。


    比如我所關心的,包括張愛玲原本很少透露、有點陌生感的信息,以及她變成後來性格前原來的樣子。已到七十歲的時候,她如何看待童年往事。那麼細致的回憶,涵括了那麼多細節,是張愛玲的確記憶力超群,還是在寫作長篇紀實散文的時候,作為小說家的她運用了她的虛構能力將記憶的殘缺部分加以復原?人至老年,生活相對靜止、停滯,而在記憶之中,作家如何依靠生動的筆觸依舊鮮活地遊弋在童年的愛恨之中?


     


    活潑無邪、依賴心強


     


    被後媽虐待、被父親關押過的女孩面色蒼白,話少古怪,渴望母愛又計較母親的自私與吝嗇;愛一個人可以低到塵埃裡,可是人情世故上又是那麼不圓融,甚至有點人際交往障礙……張愛玲後來一直給我們這樣的印


    像。可是她真的一直、原本就是這樣嗎?


    小張瑛(張愛玲原名),竟然是一個活潑無邪、依賴心強,也勇於表


    現的“小公主”。


     


    載歌載舞


    你想過張愛玲的童年時期也曾是載歌載舞、迪士尼公主範兒的嗎?


     


    那時候我們住在白粉壁上鑲烏木大方格的光頂洋房。我姑姑說“算是英國農舍式”。有個英國風的自由派後園,草地沒修剪,正中一條紅磚小徑,小三角石塊沿邊,道旁種了些圓墩墩的矮樹,也許有玫瑰,沒看見開過花。每天黃昏我總是一個人仿照流行的《葡萄仙子》載歌載舞,沿著小徑跳過去,時而伸手撫摸矮樹,輕聲唱著:


    “一天又過去了。


    離墳墓又近一天了。”


     


    燒老虎蛋


    她也曾玩打仗。


    在《愛憎表》的回憶中,我們看到:


    媽媽和姑姑寄給姐弟倆的玩具中有一隻藍白相間的虎紋絨毛面硬球,張愛玲叫它“老虎蛋”,姐弟倆玩戰爭遊戲時征途埋鍋造飯,就把老虎蛋埋在地裡燒熟了喫。到了邊疆,姐弟倆叉腰站在山崗上嘰裡呱啦操蠻語罵陣,然後吶喊著衝下去一陣混戰……


     


    小學畢業上臺演出


    你有沒有想過後來表情不多、多少有點孤僻的張愛玲小時候也曾上臺演戲?


    小學畢業那年,張愛玲上臺演英文話劇,扮演醫生。她頭戴呢帽,戴眼鏡,提著一隻醫生的黑皮包出診,皮包裡還有一瓶藥、一隻湯匙。可是,當她在臺上開皮包的時候,不知怎麼的機括扳不動,就隻好假裝開了皮包取出藥瓶、湯匙,喂病人喫藥。張愛玲清晰地記得,當時“臺下一陣輕微的笑聲”。


     


    爸爸媽媽難得和諧


    張愛玲的父母是一對怨偶。印像中他們幾乎從未同時出現,更不用說“同心協力”教育孩子了。可是對於小張瑛依賴心過重的問題,雙方意見難得一致了。不過這種“一致”已然穿越了時空。


    媽媽曾經抱怨——


    “你反正什麼都是何干——”小張瑛叫女傭為某“干”某“干”,是干媽的簡稱,與濕的奶媽對立。“她要是死了呢?……”


    然而,母親的反復告誡並未見效。七八年後,父親還憤憤地說:“一天也離不了何干,還要到外面去!”


    這似乎是張愛玲童年有關父母難得一致的記憶碎片了,聽上去竟有幾分“甜蜜”。


     


    姑姑與嬸嬸的兩難選擇


     


    因為名義上過繼給伯父伯母,張愛玲一直叫媽媽為“嬸嬸”,在她心目中,結伴出洋的嬸嬸和姑姑是“一幅古畫上的美人和她挽雙髻的‘小鬟’”。有一天,姑姑和媽媽忽然合伙要她選擇“更喜歡哪一個”。小愛玲無可奈何道:“我去想想看。”並背過臉去努力思索。她分析母女關繫較深,即使媽媽生氣也不會不理她,於是說“喜歡姑姑”。結果媽媽“顯然不高興”,而姑姑“面無表情,也不見得高興”。她覺得自己答錯了,但已“費盡心力”,隻好隨它去了。因為“另一個答案也不妥”。


    母親總是很難討好,可是“她很欣賞我的畫,隻指出一點:‘腳底下不要畫一道線’”。但張愛玲總是不聽話:“的確我當時還有蠻族的邏輯,認為非畫這條線不可,‘不然叫他站在什麼地方?’”後來媽媽隻有這一次生氣了:“叫你不要畫這條線——”


     


    一個柿子引發的惆悵


     


    女傭張干用閑錢買了個柿子,這讓小愛玲惦記上了。“覺得紅艷可愛,尤其是襯著蒼黑的硬托子葦子,嬌滴滴越顯紅嫩。”因為還沒熟,要擱些時。小愛玲過兩天就會趁沒人時打開抽屜看看那隻柿子,卻看不出有什麼變化。柿子在抽屜裡待了一個多月,張干已然忘了。她自己怕被嘲諷惦記傭人的零食,也不敢提醒。


    “終於有一天張干抽出抽屜一看,還是那柿子,不過紅得更深了,但是一捏就破,裡面爛成了一包水。”於是隨手扔進了垃圾桶。


    可是這對張愛玲來說是個心結:“我在旁邊看著非常惆悵,簡直痛心。多年後一直記得,覺得那隻柿子是禁果,我當時若有所失,一種預感青春虛度的恐懼。”



    南京!南京!


     


    南京是張愛玲熟悉的有限的幾個城市之一。《愛憎表》兩萬多字,也有好幾處南京的痕跡。


    “女傭撤去碗筷,泡了一杯杯清茶來,又端上一大碗水果,堆得高高的,擱在皮面鑲銅邊的方桌中央。我母親和姑姑新近遊玄武湖,在南京夫子廟買的仿宋大碗,紫紅瓷上噴射著淡藍夾白的大風暴前朝日的光芒。”


    總管的兒媳婦叫毛娘,她會告訴張愛玲二大爺張人駿坐籠筐下城牆,逃出南京圍城的故事。“提起紫金山秦淮河下關都是美麗親切的。”張愛玲卻疑心下關是個“貧民窟”。毛娘還會講南京附近沿海的岩洞“出蛟”,非常恐怖。


    南京有人帶咸板鴨來,“南京板鴨太咸,至多嘗一口,都是給女傭喫。她們在下房裡擺張桌子,互相讓著喫板鴨,都笑翠鈴喜歡喫鴨屁股”……


     


    對姨太太老八有同情


     


    張愛玲爸爸娶姨太太,是她媽媽出洋的原因之一。姨太太是“堂子裡人”,做生意的時候是那家艷幟下的八小姐,所以僕人背後都叫她“老八”。父親不讓叫她任何稱呼,她喫飯也就搭點咸菜。張愛玲說:“顯然中國傳統的妖姬的戒就是不給男人看見她們也有食欲。”


    後來有一回,老八帶張愛玲出去玩。“用她的黑絲絨鬥篷包著我。我可以覺到她的嬌弱,也聞得見她的香水味中攙雜的一絲陳舊的鴉片煙味與不大洗澡的氣味。”


    此類記憶還包括了:“自從姨奶奶搬了進來,我們家成了淫窟。不但妞大姐姐從此絕跡,連她兄弟二十歲以上的都不便來了。”


     


    與女傭親密


     


    童年記憶中,女傭張干、何干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她精神依托的對像。何干是三代老臣,張干是主婦的陪嫁,因此女主人不在家時,何干遇事總與張干商量。“我七歲那年請了老師來家教讀,《綱鋻易知錄》開首一段就是周武王死後,兒子成王年幼,國事由周公召公合管,稱為‘周召共和’。我若有所悟地想道:‘周召共和就是何干張干。’”


    張干本來預備跟她們到上海之後辭工回南京,但是忽然等不及,要遠道自費返鄉。毛娘來警告:“張干要走了!”弟弟隻當沒聽見,小愛玲卻大哭起來。“這是我次變遷。”


    本來媽媽該管的事情都由女傭代勞——“我不肯喫蔬菜,勸我喫的何××干哄道:‘鄉下霞子可憐歐……沒得喫歐!’”


     


    外公曾立志每省娶一個


     


    張愛玲的外婆是二姨太,她母親照規矩稱生母為“二姨”。母親曾透露外公黃宗炎的八卦:“他立志要每一省娶一個。”還調侃他說,“那時候是十八行省,一省娶一個,也已經比十二金釵多了一半。換了現在二十二省,那好!”


    可惜他“壯志未酬”,二十四歲死在貴州,纔娶了兩個同一省的姨太太。


    死訊傳來時,兩個姨太太正在繡花。“二姨太懷著肚子,連人連椅子往後一倒,昏了過去。”


     


    關於女同學葉蓮華


     


    在填過的“愛憎表”(張愛玲自己為表格取名“愛憎表”)裡,張愛玲關於恨是這樣寫的:恨有天纔的女孩子早婚。曾一直被以為是自比。


    而在這篇紀實散文裡,張愛玲有了自己的相關說明。“我所知道的的早婚女孩是一個同班生葉蓮華。其實她大概比我們的平均年齡大好兩歲。”葉蓮華留給張愛玲的深刻記憶是她的一首中秋詩受到老師贊賞:“塞外忽傳三省失,江山已缺一輪圓。”


    下年她忽然輟學結婚,說是家裡經濟情形壞,把她嫁給了一個當鋪老板。再過一兩年又聽說她死了。因為大家的嗟嘆裡帶著曖昧,“使我聯想到《紅樓夢》中迎春之死”,張愛玲進而大膽推測,既然十二釵冊子裡詠迎春有“把公府千金當下流”這樣的句子,“現在看來想必是指雞奸(隻有妓女,尤其是老妓纔肯的),以及更變態的酷刑。迎春就是給糟蹋死的”。葉蓮華的死似乎也與性虐待有關。


    那麼這張愛憎表裡關於早婚的憤憤不平——“難道我是指葉蓮華的悲劇?至少用義憤來掩藏我的白日噩夢?”她自己也疑惑。


     


    證明《小團圓》自傳性質


     


    根據張愛玲的《愛憎表》草稿重構全文的香港學者馮晞乾說:“我拿它跟《小團圓》對照著看,每發現散文和小說有相應的段落,就加一個注,暫時已有約九十個注。張愛玲寫《愛憎表》時,手邊沒有《小團圓》小說的稿(七十年代已寄給宋淇了),她隻憑記憶寫自己的往事。我們發現,兩部作品對同一件往事的描述大致相同,可見小說大多不是虛構,而是以真實經歷為素材。”這一發現,也為張愛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證與很大的幫助。


    這些溫暖猶在的歲月,都是在張愛玲生命中的重大挫折、轉折之前那時候,她天真尚存,活潑無邪,還有撒嬌的對像與管理她的人,隨後的人生一切都慢慢改變,依賴心也隨著孤獨而漸漸舍棄。直至千裡尋夫的時候,獨自跨國往返、獨自寫作的時候,老年孑然一身、無數次搬家逃避所謂“蟲子”的時候,那個一刻也離不開女傭張干、何干,被抱在懷裡逗問到底喜歡誰的小女孩,已經蕩然無存了。


    在《愛憎表》裡,她明晰地寫道:


    我快讀完中學的時候已經深入人生,有點像上海人所謂“弄不落”了,沒有瞻望死亡的餘裕,對生命的胃口也稍殺。等到進了大學,炎櫻就常引用一句諺語勸我:“Life has to be lived.”勉強可以譯為“這輩子總要過的”,語意與她的聲口卻單薄慘淡,我本來好好的,聽了也黯然良久。


    ……


    我十七歲那年因接連經過了些重大打擊,已經又退化到童年、歲數就是一切的時候。我十七歲,是我沒疑問的值得自矜的一個優點。


     


    《愛憎表》呈現出的記憶如沼澤一般,有著甜蜜又危險的氣息,仿佛為水草與泥濘糾纏,張愛玲竟然沒有將這篇長篇散文完成,還留下一堆亂碼。


    愛憎已逝,記憶的碎片依舊閃亮。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