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各自的朝聖路(平裝新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552-800
    【優惠價】
    345-500
    【作者】 周國平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52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3095207
    作者:周國平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產品特色

    /

    編輯推薦

    ★周國平經典散文代表作,影響和改變千萬莘莘學子、文藝青年對人生的思考


    ★靈動而質樸的語言,撼動人心的人生哲理,文學與哲學相結合的佳作典範,讓你認識一個可愛、可戀的人生


    ★收錄“作者的話”和作者“自序”,與周國平“面對面”交流


    ★征服千萬讀者,帶你與靈魂對話的“心靈之書”;出版社、版權經紀人、書店、媒體多年的摯愛


    ★知名設計師手繪封面——信仰是內心的光,他照亮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


    ★《各自的朝聖路》周國平在朝聖路上等你來,一起前行,同享愉快

     
    內容簡介

    《各自的朝聖路》涵蓋了周國平多年來的讀書感悟、心路歷程、對愛的體驗和針對某些時弊的“爭鳴”等。


    作者從不同的視角,懷著朝聖般的虔誠之心,對生命與死亡、苦難與拯救等永恆的哲學問題進行探究——這是一條永無終點的路。


    他將自己定位於“守望者”,並與時代潮流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以守護人生那些永恆的價值,瞭望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他堅信,世上永遠都存在著一些像自己一樣的朝聖者,每一條朝聖路都是朝聖者自己走出來的,隻要你真正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你其實並不孤獨。

    作者簡介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知名學者、散文家、哲學研究者、作家,是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知名學者之一。


    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繫,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繫。


    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生命的品質》;隨筆《人與永恆》《風中的紙屑》《內在的從容》《把心安頓好》;紀實文學《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學術著作《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全新精選集《人生因孤獨而豐盛》《敢於孤獨的勇氣》等等。

    目錄
    作者的話 // 001
    自序 // 003

    輯 朝聖的心路
    苦難的精神價值 // 002
    與世界建立精神關繫 // 005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 008
    精神生活的哲學 // 010
    孤獨的價值 // 017
    勇氣證明信仰 // 025
    第二輯 守望者語
    守望的角度 // 030
    被廢黜的國王 // 033
    在沉默中面對 // 035

    作者的話 //  001


    自序 //  003


     


    輯 朝聖的心路


    苦難的精神價值 //  002


    與世界建立精神關繫 //  005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  008


    精神生活的哲學 //  010


    孤獨的價值 //  017


    勇氣證明信仰 //  025


    第二輯 守望者語


    守望的角度 //  030


    被廢黜的國王 //  033


    在沉默中面對 //  035


    有所敬畏 //  037


    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 //  039


    哲學的命運 //  042


    名人和明星 //  045


    讀書的癖好 //  048


    哲學與精神生活 //  051


    都市裡的外鄉人 //  061


    記住回家的路 //  063


    愉快是基本標準 //  066


    第三輯 文學的安靜


    私人寫作 //  070


    小說的智慧 //  079


    讀《務虛筆記》的筆記 //  102


    第四輯 不時髦的讀書


    人不隻屬於歷史 //  128


    給成人讀的童話 //  131


    也重讀安徒生 //  135


    臨終的蘇格拉底 //  138


    《李白與杜甫》內外 //  141


    回到世界名著 //  144


    簡潔的力量 //  147


    世上本無奇跡 //  150


    第五輯 愛者的反思


    愛:從痴迷到依戀 //  154


    婚姻反思錄 //  157


    嫉妒的權利 //  163


    點與面 //  170


    男子漢形像 //  177


    婚姻的悖論與現代的困境 //  179


    關於好男人 //  185


    生命中的無奈 //  187


    婚姻中的愛情 //  190


    人人都是孤兒 //  192


    愛的反義詞 //  194


    情人節 //  197


    第六輯 科學與人文


    電腦:現代文明的陷阱? //  200


    關於綠色文明的訪談錄 //  202


    “天人合一”與生態學 //  207


    現代技術的危險何在? //  209


    人是地球的客人 //  213


    我反對克隆人 //  217


    醫學的人文品格 //  220


    第七輯 閑文或時文


    五十自嘲 //  228


    奢侈品的不便 //  231


    侯家路 //  233


    啟蒙的契機 //  235


    錄音電話 //  238


    朋友 //  240


    小散文模式 //  243


    報應 //  245


    “己所欲,勿施於人” //  247


    不敢善良 //  249


    生病與覺悟 //  251


    老同學相聚 //  253


    另一個韓愈 //  256


    樹下的老人 //  259


    論自卑 //  262


    人生話題 //  265


    杞人是一位哲學家 //  280


    議論家 //  282


    第八輯 序評無類


    《思想者文叢》編者的話 //  286


    心理史的寫法 //  288


    純真的心性 //  290


    自由的靈魂 //  293


    純粹的寫作 //  296


    都市生活與愛情 //  300


    超驗的死和經驗的死 //  303


    不尋常的《遺棄》 //  307


    作為讀者的批評家 //  311


    散文這一種作物 //  315


    為了孩子的平安 //  318


    第九輯 準學術談


    圈外人的臆想 //  322


    倫理學和價值層次 //  329


    辯論與真理 //  335


    哲學與文學批評(論綱) //  339


    第十輯 並非爭鳴


    作偽的邏輯 //  348


    一本沉渣泛起的偽劣書 //  352


     ——評《心香淚酒祭吳宓》


    紀實、虛構和偽造 //  365


    莫須有的“尼采版本之爭” //  367


    第十一輯 自敘和訪談


    自由的寫作心態 //  372


    一次采訪的摘錄 //  374


    寫作·童心·氣質 //  377


     ——答《婚姻與家庭》雜志讀者問


    我的命運之作 //  380


     ——答《新民晚報》記者問


    周國平和他的散文 //  383


     ——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專題節目


    為孩子們寫書 //  388


    答《時代青年》雜志 //  390


    我的北大歲月 //  392


    關注人生的哲學之路 //  396


    哲學與時代 //  411


     ——在中央電視臺答大學生問


    第十二輯 精神的故鄉


    開場白 //  418


    靈魂是一個遊子 //  420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  422


    夢並不虛幻 //  425


    精神棲身於茅屋 //  427


    生命樹上的果子 //  429


    人所能及的神聖 //  432


    信仰之光 //  434


    誰是智慧的人 //  437


    智慧和童心 //  439


    成為你自己 //  441


    獨處的充實 //  444


    自己的園地 //  446


    幸福是靈魂的事 //  449


    有愛心的人有福了 //  452


    重要的是做人 //  454


    面對苦難 //  457


    真·善·美 //  460


    懷念土地 //  463


    讀永恆的書 //  466


    度一個創造的人生 //  469


    第十三輯 哲學:對世界的認識


    哲學開始於仰望天穹 //  474


    世界究竟是什麼? //  476


    能問“世界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嗎? //  478


    世界有沒有一個開端? //  480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  483


    宇宙在空間上有沒有邊界? //  485


    時間之謎 //  488


    因果之間有必然聯繫嗎? //  490


    是否存在因果關繫? //  493


    自然有沒有一個目的? //  495


    人能否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為? //  498


    什麼是自由意志? //  501


    感覺可靠嗎? //  503


    存在就是被感知嗎? //  506


    貝克萊的是與非 //  508


    莊周夢蝶的故事 //  510


    感覺能否證明對像的存在? //  512


    思維能否把握世界的本質? //  514


    世界有沒有一個“本來面目”? //  517


    你的“自我”在哪裡? //  519


    語言能否傳達感覺? //  522


    語言能否傳達思想? //  524

    前言
    自 序
    托爾斯泰年老的時候,一個美國女作家去拜訪他,問他為什麼不寫作了,托爾斯泰回答說:“這是無聊的事。書太多了,如今無論寫出什麼書來也影響不了世界。即使基督再現,把《福音書》拿去付印,太太們也隻是拼命想得到他的簽名,別無其他。我們不應該再寫書,而應該行動。”
    近來我好像也常常有這樣的想法。看見人們正以可怕的速度寫書、編書、造書、“策劃”(這個詞已經堂而皇之地上了版權頁)書,每天有無數的新書湧入市場,叫賣聲震耳欲聾,轉眼間又都銷聲匿跡,我不禁想:我再往其中增加一本有什麼意義嗎?
    可是,我還是往其中增加了一本。
    我如此為自己解嘲:我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隻是為了安頓自己—讓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義或者似乎有意義。所以,對於我來說,寫作何嘗不是一種行動呢。

    自 序


    托爾斯泰年老的時候,一個美國女作家去拜訪他,問他為什麼不寫作了,托爾斯泰回答說:“這是無聊的事。書太多了,如今無論寫出什麼書來也影響不了世界。即使基督再現,把《福音書》拿去付印,太太們也隻是拼命想得到他的簽名,別無其他。我們不應該再寫書,而應該行動。”


    近來我好像也常常有這樣的想法。看見人們正以可怕的速度寫書、編書、造書、“策劃”(這個詞已經堂而皇之地上了版權頁)書,每天有無數的新書湧入市場,叫賣聲震耳欲聾,轉眼間又都銷聲匿跡,我不禁想:我再往其中增加一本有什麼意義嗎?


    可是,我還是往其中增加了一本。


    我如此為自己解嘲:我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隻是為了安頓自己—讓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義或者似乎有意義。所以,對於我來說,寫作何嘗不是一種行動呢。


    托爾斯泰晚年之所以拒斥寫作,是因為恥於智識界的虛偽,他決心與之劃清界限,又憤於公眾的麻木,他不願再對愛慕虛榮的崇拜者說話。然而,事實上,托爾斯泰始終不是一個真正的社會活動家。他從前的文學創作也罷,後來的宣傳宗教、上書沙皇、解放家奴、編寫識字讀本等所謂行動也罷,都是為了解決他自己靈魂的問題,是由不同的途徑走向他心目中的那同一個上帝。正像羅曼·羅蘭在駁斥所謂有前後兩個截然不同的托爾斯泰的論調時所說的:“隻有一個托爾斯泰,我們愛他整個,因為我們本能地感到在這樣的心魂中,一切都有立場,一切都有關連。”我相信,這立場就是他對人生真理的不懈尋求,這關連就是他一直在走著的同一條朝聖路。


    但我還是要慶幸托爾斯泰一生主要是用寫作的方式來尋找和接近他的上帝的,我們因此纔得以辨認他的朝聖的心跡。我想說的是,我要慶幸世上畢竟有真正的好書,它們真實地記錄了那些優秀靈魂的內在生活。不,不隻是記錄,當我讀它們的時候,我鮮明地感覺到,作者在寫它們的同時就是在過一種真正的靈魂生活。這些書多半是沉默的,可是我知道它們存在著,等著我去把它們一本本打開,無論打開哪一本,都必定會是一次新的難忘的經歷。讀了這些書,我仿佛結識了一個個不同的朝聖者,他們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是的,世上有多少個朝聖者,就有多少條朝聖路。每一條朝聖的路都是每一個朝聖者自己走出來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隻要你自己也是一個朝聖者,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缺陷,反而是一個鼓舞。你會發現,每個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獨的追求加入人類的精神傳統的,而隻要你的確走在自己的朝聖路上,你其實並不孤獨。


    本書是我1996年至1998年所發表的文章的一個結集。東方出版社還曾出版過我此前文章的結集《守望的距離》,為了保持連續性,我把那個集子未及收進的1995年的部分文章也收在了本書中。我給這本書取現在這個名字,一是因為其中我自己比較滿意的文章幾乎都是讀了我所說的那些朝聖者的書而發的感想;二是因為我自己寫作時心中懸著的對像常是隱藏在人群裡的今日的朝聖者,不管世風如何浮躁,我始終讀到他們存在的消息。當然,這個書名同時也是我對自己的一個鞭策,為我的寫作立一標準。我對本書在總體上並不滿意,但我還要努力。假如有一天寫作真成了托爾斯泰所說的無聊的事,我就堅決擱筆,決不在這個文壇上瞎摻和下去。


     


    周國平


    1999年2月20日

    在線試讀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人們常常說,人與人之間,尤其相愛的人之間,應該互相了解和理解,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史懷澤卻在《我的青少年時代》中說,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無權對別人提出這種要求。“不僅存在著肉體上的羞恥,而且還存在著精神上的羞恥,我們應該尊重它。心靈也有其外衣,我們不應脫掉它。”如同對於上帝的神秘一樣,對於他人靈魂的神秘,我們同樣不能像看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那樣去閱讀和認識,而隻能給予愛和信任。每個人對於別人來說都是一個秘密,我們應該順應這個事實。相愛的人們也隻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
    讀著這些精彩無比的議論,我無言而折服,它們使我瞥見了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學的深度。凡是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心生活的人,必然會深知一切精神事物的神秘性並對之充滿敬畏之情,史懷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看來,一切生命現像都是世界某種神秘的精神本質的顯現,由此他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主張。在一切生命現像中,尤以人的心靈生活接近世界的這種精神本質。因而,他認為對於敬畏世界之神秘本質的人來說,“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質”乃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以互相理解為人際關繫的鵠的,其根源就在於不懂得人的心靈生活的神秘性。按照這一思路,人們一方面非常看重別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公開索取理解。至少在性愛中,索取理解似乎成了一種正當的行為,而指責對方不理解自己則成了嚴厲的譴責,有時候還被用作破裂前的後通牒。另一方面,人們又非常踊躍地要求理解別人,甚至以此名義強迫別人袒露內心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絕,便斥以缺乏信任。在愛情中,在親情中,在其他較親密的交往中,這種因強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聲或無聲的戰爭,我們見得還少嗎?可是,仔細想想,我們對自己又真正理解了多少?一個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難,他就不會強求別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會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別人了。
    在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纔會對別人充滿誠摯的愛。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聖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於此了。

    孤獨的價值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人們常常說,人與人之間,尤其相愛的人之間,應該互相了解和理解,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史懷澤卻在《我的青少年時代》中說,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無權對別人提出這種要求。“不僅存在著肉體上的羞恥,而且還存在著精神上的羞恥,我們應該尊重它。心靈也有其外衣,我們不應脫掉它。”如同對於上帝的神秘一樣,對於他人靈魂的神秘,我們同樣不能像看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那樣去閱讀和認識,而隻能給予愛和信任。每個人對於別人來說都是一個秘密,我們應該順應這個事實。相愛的人們也隻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


    讀著這些精彩無比的議論,我無言而折服,它們使我瞥見了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學的深度。凡是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心生活的人,必然會深知一切精神事物的神秘性並對之充滿敬畏之情,史懷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看來,一切生命現像都是世界某種神秘的精神本質的顯現,由此他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主張。在一切生命現像中,尤以人的心靈生活接近世界的這種精神本質。因而,他認為對於敬畏世界之神秘本質的人來說,“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質”乃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以互相理解為人際關繫的鵠的,其根源就在於不懂得人的心靈生活的神秘性。按照這一思路,人們一方面非常看重別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公開索取理解。至少在性愛中,索取理解似乎成了一種正當的行為,而指責對方不理解自己則成了嚴厲的譴責,有時候還被用作破裂前的後通牒。另一方面,人們又非常踊躍地要求理解別人,甚至以此名義強迫別人袒露內心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絕,便斥以缺乏信任。在愛情中,在親情中,在其他較親密的交往中,這種因強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聲或無聲的戰爭,我們見得還少嗎?可是,仔細想想,我們對自己又真正理解了多少?一個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難,他就不會強求別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會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別人了。


    在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纔會對別人充滿誠摯的愛。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聖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聖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於此了。


     


    孤獨的價值



    我很有興味地讀完了英國醫生安東尼·斯托爾所著的《孤獨》一書。在我的概念中,孤獨是一種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體驗,為哲學家、詩人所樂於探究或描述。我曾擔心,一個醫生研究孤獨,會不會有職業偏見,把它僅僅視為一種病態呢?令我滿意的是,作者是一位有著相當人文修養的精神科醫生,善於把開闊的人文視野和精到的專業眼光結合起來,因此不但沒有抹殺,反而更有說服力地揭示了孤獨在人生中的價值,其中也包括它的心理治療作用。


    事實上,精神科醫學的傳統的確是把孤獨僅僅視為一種病態的。按照這一傳統的見解,親密的人際關繫是精神健全的重要標志,是人生意義和幸福的主要源泉甚至源泉。反之,一個成人倘若缺乏建立親密的人際關繫的能力,便表明他的精神成熟進程受阻,亦即存在著某種心理疾患,需要加以治療。斯托爾寫這本書的主旨正是要反對這種偏頗性,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為孤獨“正名”。他在肯定人際關繫的價值的同時,著重論證了孤獨也是人生意義的重要源泉,對於具有創造天賦的人來說,甚至是決定性的源泉。


    其實,對孤獨的貶損並不限於今天的精神科醫學領域。早在《伊利亞特》中,荷馬已經把無家無邦的人斥為自然的棄物。亞裡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學》中據以發揮,斷言人是合群的動物,接著說出了一句名言:“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這話本身說得很漂亮,但他的用意是在前半句,拉扯開來大做文章,壓根兒不再提後半句。後來培根引用這話時,干脆說隻有前半句是真理,後半句純屬邪說。既然連某些大哲學家也對孤獨抱有成見,我就很願意結合著讀斯托爾的書的心得,來說一說我對孤獨的價值的認識。



    交往和獨處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兩種方式,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兩種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隻是比例很不相同罷了。由於性格的差異,有的人更愛交往,有的人更喜獨處。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像纔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纔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繫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繫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繫。斯托爾引用溫尼考特的見解指出,那種缺乏獨處能力的人隻具有“虛假的自我”,因此隻是順從而不是體驗外部世界,世界對於他僅是某種必須適應的對像,而不是可以滿足他的主觀性的場所,這樣的人生當然就沒有意義。


    事實上,無論活得多麼熱鬧,每個人都必定有限度的獨處時間,那便是睡眠。不管你與誰同睡,你都隻能獨自進入你的夢鄉。同床異夢是一切人的命運,同時卻也是大自然的恩典,在心理上有其必要性。據有的心理學家推測,夢具有與獨處相似的整合功能,而不能正常做夢則可能造成某些精神疾患。另一個例子是居喪。對喪親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人的同情和勸慰,而是在獨處中順變。正像斯托爾所指出的:“這種順變的過程非常私密,因為事關喪親者與死者之間的親密關繫,這種關繫別人沒有分享過,也不能分享。”居喪的本質是面對亡靈時“一個人內心孤獨的深處所發生的某件事”。如果人為地壓抑這個哀傷過程,則也會導致心理疾病。


    關於孤獨對於心理健康的價值,書中還有一些有趣的談論。例如,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是動物的本能,“不反應的能力”則是智慧的要素。又例如,“感覺過剩”的禍害並不亞於“感覺剝奪”。總之,我們不能一頭扎在外部世界和人際關繫裡,而放棄了對內在世界的整合。斯托爾的結論是:內在的心理經驗是奧妙、有療效的。榮格後期專門治療中年病人,他發現,他的大多數病人都很能適應社會,且有傑出的成就,“中年危機”的原因就在於缺少內心的整合,通俗地說,也就是缺乏個性,因而仍然不免感覺人生的空虛。他試圖通過一種所謂“個性化過程”的方案加以治療,使這些病人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我懷疑這個方案是否當真有效,因為我不相信一個人能夠通過心理治療而獲得他本來所沒有的個性。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確定的,即個性以及基本的孤獨體驗乃是人生意義問題之思考的前提。



    人類精神創造的歷史表明,孤獨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孕育、喚醒和激發了精神的創造力。我們難以斷定,這一點是否對所有的人都適用,抑或僅僅適用於那些有創造天賦的人。我們至少應該相信,凡正常人皆有創造力的潛質,區別僅在量的大小而已。


    一般而論,人的天性是不願忍受長期的孤獨的,長期的孤獨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的孤獨中,有的人的創造力意外地得到了發展的機會。一種情形是牢獄之災,文化史上的許多傳世名作就誕生在牢獄裡。例如,波伊提烏斯的《哲學的慰藉》,莫爾的《紓解憂愁之對話》,雷利的《世界史》,都是作者在被處死刑之前的囚禁期內寫作的。班揚的《天路歷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也是在牢獄裡醞釀的。另一種情形是疾病。斯托爾舉了耳聾造成的孤獨的例子,這種孤獨反而激發了貝多芬、戈雅的藝術想像力。在疾病促進創作方面,我們可以續上一個包括尼采、普魯斯特在內的長長的名單。太史公所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等等,也涉及了牢獄和疾病之災與創作的關繫,雖然他更多地著眼於苦難中的發憤。強制的孤獨不隻是造成了一種必要,迫使人把被壓抑的精力投於創作,而且我相信,由於牢獄或疾病把人同紛繁的世俗生活拉開了距離,人是會因此獲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種新的眼光的,而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條件。


    不過,對於大多數天纔來說,他們之陷於孤獨不是因為外在的強制,而是由於自身的氣質。大體說來,藝術的天纔,例如作者所舉的卡夫卡、吉卜林,多是憂郁型氣質,而孤獨中的寫作則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說:“我寫憂郁,是為了使自己無暇憂郁。”隻是一開始作為一種補償的寫作,後來便獲得了獨立的價值,成了他們樂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創作過程無疑能夠抵御憂郁,所以,據精神科醫生們說,隻有那些創作力衰竭的作家纔會找他們去治病。但是,據我所知,這時候的憂郁往往是不治的,這類作家的結局不是潦倒便是自殺。另一類是思想的天纔,例如作者所舉的牛頓、康德、維特根斯坦,則相當自覺地選擇了孤獨,以便保護自己的內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干擾地專注於意義和秩序的尋求。這種專注和氣功狀態有類似之處,所以,包括這三人在內的許多哲學家都長壽,也許不是偶然的。


    讓我回到前面所引的亞裡士多德的名言。一方面,孤獨的精神創造者的確是野獸,也就是說,他們在社會交往的領域裡明顯地低於一般人的水平,不但相當無能,甚至有著難以克服的精神障礙。在社交場合,他們往往笨拙而且不安。有趣的是,人們觀察到,他們倒比較容易與小孩或者動物相處,那時候他們會感到輕松自在。另一方面,他們卻同時又是神靈,也就是說,他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超出和不很需要通常的人際交往了,對於他們來說,創造而不是親密的依戀關繫成了生活意義的主要源泉。所以,還是尼采說得貼切,他在引用了“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一語之後指出:亞裡士多德“忽略了第三種情形:必須同時是二者—哲學家……”


     



    孤獨之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纔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纔能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這種面對整體和萬物之源的體驗,便是一種廣義的宗教體驗。


    在世界三大宗教的創立過程中,孤獨的經驗都起了關鍵作用。釋迦牟尼的成佛,不但是在出家以後,而且是在離開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後,他是獨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樹下連日冥思,而後豁然徹悟的。耶穌也是在曠野度過了四十天,然後纔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每年的齋月期間,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裡隱居。


    我相信這些宗教領袖決非故弄玄虛。斯托爾所舉的例子表明,在自願的或被迫的長久獨居中,一些普通人同樣會產生一種與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體感”,一種“與存在本身交談”的體驗。而且,曾經有過這種體驗的人都表示,那些時刻是一生中美妙的,對於他們的生活觀念發生著永久的影響。一個人未必因此就要皈依某一宗教,其實今日的許多教徒並沒有真正的宗教體驗,一個確鑿的證據是,他們不是在孤獨中而必須是在寺廟和教堂裡,在一種實質上是公眾場合的儀式中,方能領會一點宗教的感覺。然而,這種所謂的宗教感,與始祖們在孤獨中感悟的境界已經風馬牛不相及了。


    真正的宗教體驗把人超撥出俗世瑣事,倘若一個人一生中從來沒有過類似的體驗,他的精神視野就未免狹隘。尤其是對於一個思想家來說,這肯定是一種精神上的缺陷。一個恰當的例子是弗洛伊德。在與他的通信中,羅曼·羅蘭指出:宗教感情的真正來源是“對永恆的一種感動,也就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大洋似的感覺”。弗洛伊德承認他毫無此種體驗,而按照他的解釋,所謂與世界合為一體的感覺僅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自欺,猶如嬰兒在母懷中尋求安全感一樣,屬於精神退化現像。這位目光銳利的醫生總是習慣於把一切精神現像還原成心理現像,所以,他誠然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師,卻終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思想家。



    在斯托爾的書中,孤獨的後一種價值好像是留給人生的後一個階段的。他寫道:“雖然疾病和傷殘使老年人在肉體上必須依賴他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賴卻逐漸減少。老年人對人際關繫經常不大感興趣,較喜歡獨處,而且漸漸地較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作者顯然是贊賞這一變化的,因為它有助於老年人擺脫對人世的依戀,為死亡做好準備。


    中國的讀者也許會提出異議。我們目睹的事實是,今天中國的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喜歡集體活動,他們聚在一起扭秧歌,跳交誼舞,活得十分熱鬧,成為中國街頭一大景觀。然而,凡是到過歐美的人都知道,斯托爾的描述至少對於西方人是準確的,那裡的老年人都很安靜,絕無扎堆喧鬧的癖好。他們或老夫老妻做伴,或單獨一人,坐在公園裡曬太陽,或者作為旅遊者去看某處的自然風光。當然,我們不必在中西養老方式之間進行褒貶。老年人害怕孤獨或許是情有可原的,孤獨使他們清醒地面對死亡的前景,而熱鬧則可使他們獲得暫時的忘卻和逃避。問題在於,死亡終究不可逃避,而有尊嚴地正視死亡是人生後的一項光榮。所以,我個人比較欣賞西方人那種平靜度過晚年的方式。


    對於精神創造者來說,如果他們能夠活到老年,老年的孤獨心境就不但有助於他們與死亡和解,而且會使他們的創作進入一個新的境界。斯托爾舉了貝多芬、李斯特、巴赫、勃拉姆斯等一繫列作曲家的例子,證明他們晚年的作品都具有更加深入自己的精神領域、不太關心聽眾的接受的特點。一般而言,天纔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歌德從三十八歲開始創作《浮士德》,直到臨死前夕即他八十二歲時纔完成,應該不是偶然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