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江南舊聞錄·故園歸夢長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朱學東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319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31910
    作者:朱學東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

    內容簡介

        《江南舊聞錄:故園歸夢長》是一本兼具社會學、民俗學史料和文獻研究價值的懷鄉思故之作,是作者朱學東對江南故鄉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場景的記錄和回憶。該書以散文的形式,形像生動地再現了江南水鄉的飲食、習俗、風土、物產、生產生活等,使江南質樸的鄉間文化躍然紙上,為讀者開啟追尋故園文化之旅。

    作者簡介

        朱學東,男,1967年生,江蘇武進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繫。曾任大學教師、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董事、《南風窗》雜志總編輯、《中國周刊》總編輯、新京報傳媒研究院副院長等。著有《江南舊聞錄:故鄉風物長》《江南舊聞錄:故鄉的味道》《黃金般的天空—我的讀書筆記》等作品。

    目錄
    燕筍之思 003
    糟扣肉 008
    豬弔筋 012
    …………
    故鄉的糖圓 061
    青蒜燒咸魚 064
    蠶豆,美味全在簡單 068
    “進家” 075
    謝宅子子 079
    請圈頭 082
    …………
    烏米飯 110
    端陽憶舊 114
    毛腳女婿“張端陽” 119

    燕筍之思 003


    糟扣肉 008


    豬弔筋 012


    …………


    故鄉的糖圓 061


    青蒜燒咸魚 064


    蠶豆,美味全在簡單 068


    “進家” 075


    謝宅子子 079


    請圈頭 082


    …………


    烏米飯 110


    端陽憶舊 114


    毛腳女婿“張端陽” 119


    故鄉的河,隻在記憶中流淌 125


    故鄉的爛泥路 131


    碧水青天是故鄉 136


    …………


    故鄉的霧 164


    落雪狗歡喜 167


    秋收之後,江南故鄉原野圖景 171


    釣田雞 177


    搓草繩 182


    戰備溝邊 186


    種蠶豆 190


    …………


    一把草秸裡的中國 290


    扳麻雀——“落雪天捕雀”繫列1 295


    掏麻雀——“落雪天捕雀”繫列2 299


    趕麻雀——“落雪天捕雀”繫列3 303


    油樹 309


    蠓素子 313


    百腳豬草 317


    八角茅藜 321


    白烏龜 325


    …………


    嘉慶子 401


    鯚魚記憶 405


    忝占鼇頭的鳊魚 409


    鳑鲏魚 413


    痴虎魚 418


    代跋: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安泰俄斯 423

    前言

    每隻往來的雲雀都是我的故知


     


    玫瑰顫動,恍若昔日;恍若


    昔日,驕傲的百合隨風搖曳;


    每隻往來的雲雀都是我故知。


    ——魏爾倫《三年之後》


     


    我離開故鄉已經進入第三十一個年頭了。但我每年春節都要回家。


    每一年回家,我都會耳聞目睹故鄉新的變化和新的進步。但我對故鄉的新貌,卻一直有著一種心理上的不適。不是我不歡迎故鄉的新變化,每個人,哪怕是守舊的人,都會歡迎向上的新變化,希望生活變得更加富裕安康。這是故鄉祖祖輩輩人代代相傳的期盼。


    隻是,如今故鄉的這種新變化,太過徹底了。熟悉的生活場景不見了。河道填埋的填埋,污染的污染,空氣裡還常常飄蕩著異味;肥沃的土地上不再種植熟悉的水稻、小麥,而是“種上”了廠房和縱橫交錯的水泥公路;鴉雀爭鳴、雞犬相聞的生活,被隆隆的機器聲和汽車聲蓋過……繁華熱鬧是故鄉的新生活。“格式化”,我曾經借用這樣一個詞來描述故鄉的這種新變化。格式化意味著清零,與舊生活割袍斷義,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故鄉對新生活的向往,就像三十餘年前,我為了擺脫鄉下貧困且艱難的生活,發憤讀書考大學的心情一樣。為的是逃離舊生活的軌跡。但是,當我真的逃離故鄉,遠走他鄉,學習、工作、生活多年之後,我纔明白,物理形態的故鄉可以發生格式化似的改變,上班下班燈紅酒綠的生活狀態也可以迥異於故鄉的兄弟姐妹,但是,關於故鄉,關於成長的記憶,關於親人間的噓寒問暖,卻是永遠無法被格式化掉的。


    年歲漸長,關於故鄉的舊時景像卻越來越清晰,眼睛睜閉之間,關於故鄉的記憶,就像電影一般回放,不會有一絲歲月的窒礙。於是,有了我筆下源源不斷的江南舊聞,為自己,也為父母兄弟及故鄉的朋友們,重構了關於舊故鄉的集體記憶。


    “你怎麼會把故鄉舊事記得那麼清晰?”許多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我隻知道,當我想起故鄉,想起遠在故鄉的父母兄弟的時候,這些影像就如大河奔騰,洶湧而至。這就是故鄉。故鄉的大地有一種特別的神性,無論是希臘神話裡賦予大力神安泰力量的大地母親,還是荷爾德林對故鄉的敘說,就像裡爾克《民歌》裡那土豆地裡的囈語,都講述過故鄉大地的神性……於我而言,這塊大地同樣也曾賦予我力量,賦予我溫暖和安全。這也是我每年春節都想方設法拖家帶口擠上擁擠的南行列車或飛機,回家過年的動力所在。


    雖然如今溝通方便,親友間電話、郵件、短信、微信,甚至視頻交流,同樣可以表達真摯的情意,但這一切隻是偷懶人的拜訪,永遠無法取代自小打鬧一起長大的兄弟間推杯換盞裡的親情,永遠無法取代年老力衰的父母看自己孩子時透著笑意和愛意的眼光——我們是在這樣熟悉而溫暖的眼光下長大成人的。


    親人間的相聚,不是虛頭巴腦的客套,而是一種真切的相互確認:我們是親人,我們在一起,哪怕平時為了生計我們天各一方,但該回家的時候,我們都會回家。回家纔是我們的價值判斷,與生活困頓或富裕沒有關繫。


    故鄉的變化依然在繼續,新的家園讓我感到陌生,熟悉的場景正在快速消失。我們與故鄉的紐帶正在被一絲絲割斷。每年春節,我都會在故鄉的大地上徒步漫行,努力追尋那些曾經熟悉的場景,觸摸已經陌生的世界。雖然許多東西消失了,許多場景改變了,但那熟悉的鄉音,熟悉的綠植,熟悉的鳥鳴,依然頑強地阻擊著後變化的到來:


     


    一切都似曾相識,甚至擦肩而過的問候


    也充滿情誼,每一張笑靨都充滿親緣。


    ——荷爾德林《歸鄉——致親人》


     


    所謂對生身之地的感覺,無論古今中外,普天之下,莫不如此吧!但是,得有家可歸。我不在乎千篇一律的新故鄉,那林立的高樓廠房對我無足輕重。我隻在乎故鄉除了有可以依戀的親人,可以歸巢的祖居,可以憑弔的祖墳,還有清澈的河流,高遠的天空,還有那些櫸樹、翠竹、白頭翁、黃雀……


     


    每一隻往來的雲雀都是我的故知!


     


    沒有了這一切,就再也不會有鄉愁。


    朱學東
    2016年1月31日


     


     


    本文原刊發於《中國青年》雜志,2016年曾被江蘇省多個城市作為高考模擬試卷閱讀理解試題,包括筆者的母校江蘇省前黃中學。

    媒體評論
    少年時,故鄉秋收後還未翻耕種麥的原野,像色澤鮮艷的圖畫,在記憶中開始回放。秋收前故鄉的田野,是金黃和翠綠鑲嵌在一起的巨畫,金黃的是稻子,翠綠的是雜樹竹園。這巨畫是自然、是歲月、是時令、是農人的勞作共同創作的。秋收之後,這巨畫換了另一番圖景。畫中翠綠依然,隻是金黃已逝。而金黃從畫面上消失,意味著故鄉秋天已近尾聲。
    ——《秋收之後,江南故鄉原野圖景》

    大雪過後,把曬場上的雪掃開一塊篩子大小的地方,露出地面,地面有些干濕,撒上一些稻殼或礱糠,或者一些稻草屑,然後找根小棍子,通常是竹枝,支起一面篩子來。棍子上繫上一根草繩,遠遠地拉進屋裡,人就躲在半掩的門後,死死盯著篩子,坐等麻雀入篩。
    ——《扳麻雀——“落雪天捕雀”繫列1》

    少年時,故鄉秋收後還未翻耕種麥的原野,像色澤鮮艷的圖畫,在記憶中開始回放。秋收前故鄉的田野,是金黃和翠綠鑲嵌在一起的巨畫,金黃的是稻子,翠綠的是雜樹竹園。這巨畫是自然、是歲月、是時令、是農人的勞作共同創作的。秋收之後,這巨畫換了另一番圖景。畫中翠綠依然,隻是金黃已逝。而金黃從畫面上消失,意味著故鄉秋天已近尾聲。


    ——《秋收之後,江南故鄉原野圖景》


     


    大雪過後,把曬場上的雪掃開一塊篩子大小的地方,露出地面,地面有些干濕,撒上一些稻殼或礱糠,或者一些稻草屑,然後找根小棍子,通常是竹枝,支起一面篩子來。棍子上繫上一根草繩,遠遠地拉進屋裡,人就躲在半掩的門後,死死盯著篩子,坐等麻雀入篩。


    ——《扳麻雀——“落雪天捕雀”繫列1》


     


    顛船和翻船的樂趣,是夏天嬉水時玩船的極致。所謂顛船,就是幾個小男孩,或光屁股,或穿著褲衩,爬上河中心的河泥船,或坐或蹲或站。坐蹲之人,皆雙手扶著兩邊的船舷;站著的人,通常下盤比較穩扎,則雙腿分開;若是站船艙,腳撐艙邊底;若站船頭尾,則腳撐船舷,然後有節奏地使勁晃悠。平靜的河水瞬間刮起了大浪,就著波浪,船晃悠的幅度越來越大,波浪把水打進了船艙,先是船頭、船尾站著的人一頭跌進了水裡,接著是隔板上或艙裡蹲著的人,紛紛落水。落水的人,便圍著船四周,齊心協力,把河泥船掀翻,頑強坐著的人,如果沒有及時跳水,往往會被覆在艙底水中,隻好鑽出來。


    ——《河泥船上的童年》

    在線試讀
    毛腳女婿“張端陽”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陽,除了裹粽子、腌咸蛋、做甜白酒的習俗之外,蘇南常州市區及所轄武進區、舊屬常州府的江陰等地,都有一個舊俗,就是端陽前要“張端陽”。
    “張端陽”是吳語方言,是端陽前帶著禮物看望長輩的意思。常州等地有“張節”的舊俗,通常一年兩次,一次是端陽,一次是農歷八月十五。不同的節日,禮物都有不同的講究。
    在吳方言中,“張”有探望之意。晚清韓慶邦所著中國部方言小說、著名的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第十二回有“今朝一早,我就要教阿珠到周雙珠搭來張耐”,此“張”即為探望之意。劉經庵《歌謠與婦女》有“月亮圓圓,荷花囡囡出來張娘”,其實是講農歷八月十五,女兒探望母親之意。
    所以,“張端陽”,就是端陽節探望父母長輩之意,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教導之恩。這個舊俗,就算是“文革”,也沒“革”掉,我的記憶中它一直頑強地存在著。
    探望長輩,自然不能空手前去,農耕時代,物產不豐,空手上門,人家還要招待你喫喝,說明你心不誠,所以必得備禮物。過去人民公社時期,生活艱苦,但鄉下“張端陽”,還是要備好的禮物。有幾樣東西是張端陽的禮物:雞蛋、咸鴨蛋、皮蛋、糖、水果。這些禮物裡,除了糖之外,其餘都是農村自產的。為什麼要送雞蛋、咸鴨蛋、皮蛋,我不知道,父母也不清楚,隻知道是過去的“老禮”,“都是這樣送的”。我猜測,這些東西,除了獲取方便之外,大概也有生活圓滿和美的寓意吧。
    至於糖,這是農耕時代生活的奢侈品,在過去農村很金貴。江南飲食好甜口,喫糯米粽子,必得蘸糖,送糖,除了端陽喫粽子應時之需,更是金貴的禮物,是誠意的體現,也是送來甜蜜生活的像征。送糖,白糖、紅糖、黃糖都行。今天的年輕人很難理解送糖之舊俗,其實在過去,這比雪中送炭更意味深長。雪中送炭是救急,而送糖更有祝福。
    我老家前黃南邊的寨橋路,因近滆湖,鄉人多養戆鵝。我同學柴亞娟老師告訴我,她們小時候那邊“張端陽”,新女婿上門,還要帶著戆鵝,村裡聽見誰家鵝叫,準是新女婿上門了,小孩都跑出去看新女婿。如今經濟條件好了許多,舊禮自然要備,如果老丈人好煙酒,還要備煙酒。如今還有直接送錢的,雖然簡單,卻失去了舊俗的真義。
    我看一些地方還送粽子,比如湖北《通城縣志》(清同治六年版)記載:“五月五日親故以角黍、腌蛋相饋遺。”角黍就是粽子。我和弟弟認真回憶討論,覺得故鄉“張端陽”沒有送過粽子。

    毛腳女婿“張端陽”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陽,除了裹粽子、腌咸蛋、做甜白酒的習俗之外,蘇南常州市區及所轄武進區、舊屬常州府的江陰等地,都有一個舊俗,就是端陽前要“張端陽”。


    “張端陽”是吳語方言,是端陽前帶著禮物看望長輩的意思。常州等地有“張節”的舊俗,通常一年兩次,一次是端陽,一次是農歷八月十五。不同的節日,禮物都有不同的講究。


    在吳方言中,“張”有探望之意。晚清韓慶邦所著中國部方言小說、著名的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第十二回有“今朝一早,我就要教阿珠到周雙珠搭來張耐”,此“張”即為探望之意。劉經庵《歌謠與婦女》有“月亮圓圓,荷花囡囡出來張娘”,其實是講農歷八月十五,女兒探望母親之意。


    所以,“張端陽”,就是端陽節探望父母長輩之意,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教導之恩。這個舊俗,就算是“文革”,也沒“革”掉,我的記憶中它一直頑強地存在著。


    探望長輩,自然不能空手前去,農耕時代,物產不豐,空手上門,人家還要招待你喫喝,說明你心不誠,所以必得備禮物。過去人民公社時期,生活艱苦,但鄉下“張端陽”,還是要備好的禮物。有幾樣東西是張端陽的禮物:雞蛋、咸鴨蛋、皮蛋、糖、水果。這些禮物裡,除了糖之外,其餘都是農村自產的。為什麼要送雞蛋、咸鴨蛋、皮蛋,我不知道,父母也不清楚,隻知道是過去的“老禮”,“都是這樣送的”。我猜測,這些東西,除了獲取方便之外,大概也有生活圓滿和美的寓意吧。


    至於糖,這是農耕時代生活的奢侈品,在過去農村很金貴。江南飲食好甜口,喫糯米粽子,必得蘸糖,送糖,除了端陽喫粽子應時之需,更是金貴的禮物,是誠意的體現,也是送來甜蜜生活的像征。送糖,白糖、紅糖、黃糖都行。今天的年輕人很難理解送糖之舊俗,其實在過去,這比雪中送炭更意味深長。雪中送炭是救急,而送糖更有祝福。


    我老家前黃南邊的寨橋路,因近滆湖,鄉人多養戆鵝。我同學柴亞娟老師告訴我,她們小時候那邊“張端陽”,新女婿上門,還要帶著戆鵝,村裡聽見誰家鵝叫,準是新女婿上門了,小孩都跑出去看新女婿。如今經濟條件好了許多,舊禮自然要備,如果老丈人好煙酒,還要備煙酒。如今還有直接送錢的,雖然簡單,卻失去了舊俗的真義。


    我看一些地方還送粽子,比如湖北《通城縣志》(清同治六年版)記載:“五月五日親故以角黍、腌蛋相饋遺。”角黍就是粽子。我和弟弟認真回憶討論,覺得故鄉“張端陽”沒有送過粽子。


    在故鄉,“張端陽”通常有三類。


    類是毛腳女婿上門張丈母娘丈人。這裡邊又分兩類:跟人家女兒好上了,還沒結婚,或者剛結婚不久的,這一類張丈母娘禮要重一些,丈母娘招待未來的女婿或新女婿,也會隆重很多;一般老女婿了,上門張丈母娘,就是一個正常的禮節性的探望了。


    這個毛腳女婿張丈母娘的“張端陽”舊俗源自何時,我不知道;除了舊常州府轄地之外,還有哪些地方有,我也不知道。明人湖南長沙人瀋榜著《宛署雜記》載:“五月女兒節,繫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宛署雜記》是北京早的史書之一。依瀋榜所記,倒是南北方端陽有相似之處,不過南方未說是女兒節,某種意義上,算得上是丈母娘節之一。


    第二類是寄子女探望寄爹寄娘。故鄉舊俗,喜歡認寄親。比如有兒子沒女兒的,喜歡認寄女,有女兒少兒子的,喜歡認寄子。老傳統裡,關繫好的寄親,如同己出。我父親獨子,過去祖父祖母認了很多寄女寄子,關繫也很好。我們哥仨,沒有姐妹。父母特別想要個女兒,就在鄰村給我們兄弟認了兩個寄妹妹,過去兩家關繫如同血親,如今一個寄妹妹客居美國,每次回家,必來看望我父母,而我們兄弟,也與她兄弟關繫很好。張寄親,也是備好同樣的禮物,進入農歷五月,在端陽到來之前,父母帶著孩子、禮物,去探望寄爹寄娘。


    第三類,是徒弟張師傅。過去學手藝,可以謀生,都是師傅帶徒弟,徒弟學得好壞,全在師傅教誨,所以學藝在鄉下是件大事。未出師的,或者出師後自立門戶未滿三年的,都要在端陽前備好禮物去師傅家“張端陽”,以感謝師傅栽培之恩。自立門戶三年之後,成了大師傅的,端陽還去老師傅那兒“張端陽”,那是很客氣的了,在鄉下就會傳頌這人有恩義、品行好。過去我弟弟在廠裡學車鉗刨,每到端陽,都是要去師傅家張端陽的。如今弟弟成了大師傅,也有徒弟“張端陽”了。


    端陽“張丈母娘”“張師傅”,這種禮俗現在也還流行著。不過這農耕時代的舊俗,將來會不會被流行的發紅包蓋過,我不敢說。


    2016.6.10


     


     


    故鄉的河,隻在記憶中流淌


     


    (一)


    我自小在蘇南魚米之鄉生活。小的時候,故鄉到處都是清粼粼的溝渠池塘,河岸邊不是良田,就是郁郁蔥蔥的雜樹杆棵,鳥棲蛇遊,蛙鳴鼠竄,一片風水寶地。那時,我家門口往南不到四百米處,有一條碧波蕩漾的小河。東西向,長約五百米,寬處,也就六七十米。河分四段,其中三段總名小漕河,分別為東小漕、中小漕、西小漕,而另一段,是條圓形的大池塘,俗稱“葫蘆頭”。


    小漕河各段之間,有低壩涵洞作為區隔,也是水流相連的關隘,黃梅天發水時,清淤的河泥船可以自由地撐過低壩。小漕河各段和葫蘆頭連在一起,整個小水繫狀若一個葫蘆,向東在前橋南邊由涵洞流入永安河。永安河是當年故鄉南來北往的重要水路交通,也是故鄉重要的水繫之一。我們村大多數河流,後都是東入永安河。


    這幾段河分屬河兩岸附近的村莊,我們村小,卻獨自擁有葫蘆頭,還與鄰村共享西小漕,中小漕也占一份。大約是因為附近朱氏宗祠在我們村的緣故吧。“民國時就是這樣劃分的。”父親告訴我。


    每年夏天,我都跟著堂叔及村裡的兄長們在中小漕、西小漕和葫蘆頭玩水。那個時候,兩岸高埂地上綠樹杆棵成蔭,河裡雖然養有一些喂豬用的水花生、水葫蘆,但在正午的陽光下,清澈的河水泛著粼粼波光,渴了張口就可以喝。河道裡通常停擱著一條木船,俗稱“河泥船”,用來清理河底淤泥用的。


    夏天的午後,一群半大不小的男孩,在清凌凌的水波裡,喜歡的就是圍著河泥船玩水,或從船上跳水,或把船翻轉,躲在下面,尤其大人來找的時候,適合躲船艙底下了,船艙底的弧形,罩著一大塊空氣,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躲避。趕上夏日陣雨,也常躲船艙底下。幾個人使勁晃動河泥船時,河裡的鰱魚受驚,通常會跳出水面,有時落在水花生上,那對男孩們來說更是意外之喜,誰要是搶到了,用楊樹枝條穿過魚鰓、魚嘴,那個高興勁,難以言表。


    偶爾,稍大的孩子也喜歡拖著河泥船越過低壩,進入另一條河繼續玩。反正,彼時河水,水質都是一樣地好。


    (二)


    記不起具體哪一年了,在國內流行圍湖造田的時候,我們公社沒有湖可圍,多的是溝渠池塘,於是提出了一個口號“填塘埋溝”,為的是增加種糧的農田。父親後來告訴我,當年填塘埋溝的時候,誰也不覺得可惜。畢竟故鄉到處都是水面。於是,河岸邊的樹砍了,杆棵鏟了,低壩用木板和灌土的麻袋築高了。河邊上架上了抽水機和馬達、發電用的拖拉機,搭起了守夜的窩棚,東小漕和中小漕的河水,就這樣白天連著黑夜,在馬達的轟鳴聲中,由清凌凌的河水變得渾濁了,然後順著灌溉渠,汨汨流向遠處的河流。後,東、中小漕河被抽得見底了。


    魚蝦撈盡之後,開始動員人力,挖土填河。


    故鄉河岸兩邊都有一塊高埂地,要高出農田,比之河底,更是顯得高大威猛。填塘埋溝是個非常辛苦的活。不過,我們大隊填沒東、中小漕的時候,倒也沒費多少工時。“我們大隊有個基干民兵排,當年很有名的,有炸藥,公社和武裝部批準我們使用炸藥,炸開高埂地,這比其他大隊填河省了好多力。”父親告訴我。我的記憶中已經沒有這個炸埂填河的情節了。不過,我還記得葫蘆頭西端填埋時的場景,跟父親聊起來,父親說,那也使用炸藥啦。


    東小漕和中小漕後來變成了水田,沒了魚,隻有黃鱔和青蛙。葫蘆頭西端也變成了水田,一開始地質並不好,沒水的時候,生產隊種了一些香瓜、西瓜。我們春天偷釣、夏天玩水轉移到了西小漕和葫蘆頭。不過,西小漕河邊雜樹多,種樹少,能下水處,淺灘少,深溝多,不好落腳,加上河寬,適合偷釣,不適合小孩嬉水。葫蘆頭則不然,南側由淺入深,北側則稍深。其實原本其地勢也非如此,而是西端填沒之後,把葫蘆頭原有的河底改變了。


    我們嬉水渡河偷瓜,故事都發生在葫蘆頭。每年夏天,生產隊都在葫蘆頭北側老田和西側新田裡種經濟作物香瓜,雖然有派人看地,但小男孩們一會兒潛泳一會兒透氣,從南側遊到北側,悄沒聲息爬上發燙的地面,爬進瓜地,偷摘幾個青皮或黃皮的香瓜,然後抱著悄然入水,或先把瓜扔向南側水面,或手舉香瓜,踩水而過,然後在南側水裡,肆無忌憚地分享收獲的快樂。葫蘆頭西端造出來的新田,分田到戶的時候給了我堂叔家,原本那裡也有堂叔家的旱地。


    (三)


    分田之後,故鄉的經濟迅速發展了起來,東小漕、中小漕、葫蘆頭西端填埋而成的新田,也漸漸變得肥沃了。彼時,故鄉的工業也迅速發展了起來,尤其是印染業,接著是小化工廠。先是永安河、永勝河上漂起了油花,泛起了死魚,漸漸河水變色了。接著,鄉村公路迅速取代了水路運輸,原本忙碌帆影幢幢的永安河,如今泛著臭味,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除了河邊的居民偶爾還會罵幾句娘。不過,西小漕和葫蘆頭裡的水,到很晚還是很清澈的,弟弟前些年還去摸野生的螺螄呢。


    我家鄉經濟比較落後,一直到很晚,蘇南模式已經到晚期的時候,村子南邊的良田纔被征用建了廠房。當年東小漕和中小漕靠炸藥填埋出來的土地,依然還在。不過,它們北側民國時期就是良田的地方,全部造上鋼筋水泥的廠房。西小漕北側當年的桑園和稻田,也造上了廠房,而當年葫蘆頭填埋出來的新田,以及我們曾經偷瓜的良田,如今也造上了廠房,邊上還有垃圾堆!在原來小漕河原址附近,鄰村有人挖了池塘,專門用來養魚。


    拐了一個大彎之後,當年填塘埋溝的青壯年如我父親,覺得荒唐透頂:“白白浪費那麼多人力,還有炸藥啊。”前些年故鄉又推廣萬畝良田,並村上樓,為工業和城鎮建設置換土地,其實背後瞧上的,還就是那些村前村後的宅基地、竹園、自留地和密布的河道。


    (四)


    前些年,父親曾經給我手繪過故鄉地勢圖,告訴我,故鄉之地,地勢雖高卻平,狀如龜殼,地面上河道交錯,形如龜紋,俗稱“烏龜地”,討口彩取其諧音,富貴地,既富且貴之地。我們村子向南五百米內,過去除了小漕河和葫蘆頭一條外,另外還有兩條東西向的河流,流入永安河,水勢平緩,水波清瑩,也都是我們小時候釣魚、嬉水的好地方。按照老風水的說法,出門一裡三橫河,水清則靈,好地方。可如今,故鄉的河,隻在記憶中流淌。


    小漕河大半沒了,留下的西小漕和葫蘆頭相加不過百米,且水有異味:另外兩條,早已被水花生、雜草、淤泥填埋,就像沼澤一般了,每年夏天,也會泛出異味來。我們那個小村所擁有的十來條小河,沒有一條的水是清的。經濟發達之後,地方政府也曾花大力氣給剩下的河道清淤治污,但好景不長,河水依然如故。聽說因為河流治污很難,故鄉又準備退耕還湖,或者另開新河道了。就是不知道,清粼粼的河水,何時能夠在故鄉重現。沒有人知道。


    201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