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我遇到你(央視著名主持敬一丹回顧央視30年奮鬥經歷,首次袒露心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敬一丹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54799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5479914
    作者:敬一丹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一個人


    二個欄目

    一個時代
    30年央視奮鬥

    30年中國社會變遷

    30年百姓故事

    央視著名主持敬一丹回顧央視30年奮鬥經歷,首次袒露心路歷程。

    坎坷的求學經歷、中年再造的央視奮鬥、全民關注的新聞熱點 。

    央視節目的反思反省,感人肺腑的記者良知,新聞理想 職業道德,百姓故事 社會熱點。

     
    內容簡介

       今年4月,60歲的敬一丹從央視退休,寫下回憶性文字,回顧自己在央視“焦點訪談”“感動中國”“一丹話題”等的歷程,這個歷程也是見證中國百姓共同關心的重大事件的歷程。本書還包括敬一丹在全國各地采訪做節目刻骨銘心的經歷,生動敘述了遇到各層面百姓、央視共事的工作伙伴等經歷,故事真實生動,思考和感受刻骨銘心。 ①坎坷的求學經歷,中年再造的央視奮鬥,全民關注的新聞熱點,感人肺腑的記者良知,新聞理想,強烈的職業道德感,對央視節目的深刻反思反省,貫穿全書。 ②敬一丹精彩的勵志傳奇:連考三年28歲上研究生,從研究生到教師,從教師到央視主持人,38歲創辦一丹話題,40歲到焦點訪談。坎坷的求學經歷、央視的奮鬥歷程精彩紛呈。 ③在央視30年的經歷,見證中國社會重大變遷:輿論監督、反腐、扶貧、國企工人下崗等社會轉型熱點,全民關注,弱勢群體的采訪,刻骨銘心。 ④本書首次帶作者視頻二維碼,掃一掃可看到敬一丹采訪和主持的影音資料。

    作者簡介

    敬一丹


    1955年生於哈爾濱。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感動中國》節目主持人。曾任黑龍江清河林區廣播站播音員、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1986在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獲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88年入職中央電視臺,擔任記者、編輯、主持人、播音指導。先後主持《經濟半小時》《一丹話題》《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直播中國》《聲音》《新聞調查》等欄目。主持了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等重大事件直播。
    目錄
    一、“遲鈍”,也許成全了我
    機緣
    DNA
    遲鈍
    二、永遠一歲的女兒
    A型血的慢動作
    轉型期,人怎麼了?
    “想上學?還是想要錢?”
    人窮得沒了表情
    戶口啊,戶口
    三、和誰一起,很重要
    白岩松的新聞私塾小水已是老水

    一、“遲鈍”,也許成全了我
    機緣
    DNA
    遲鈍
    二、永遠一歲的女兒
    A型血的慢動作
    轉型期,人怎麼了?
    “想上學?還是想要錢?”
    人窮得沒了表情
    戶口啊,戶口
    三、和誰一起,很重要
    白岩松的新聞私塾
    小水已是老水
    直播控:何紹偉:
    妖精級女編導:鄢蔓
    他離開新聞,成為圈內新聞:張潔
    接頭暗號,你懂的
    四、長長短短20年
    輿論監督、每天、黃金時段
    半世光陰路上忙
    “你缺少剛性”
    把“輿論監督”從生詞變成熟詞
    朱總理:我看了焦點訪談就想打電話
    記者,憑什麼擁有一個節日?
    保持痛感
    寒風中,那個窗口的等待
    你任性嗎?我,韌性
    紅燒頭尾
    為什麼沒打馬賽克?
    那時候,這時候
    你還看焦點訪談嗎?
    五、聲音,僅僅聽到是不夠的
    放大弱者的聲音
    傳播智者的聲音
    六、每一個動作都是ing
    這一刻,我們等了十年
    我是A7
    比合作更高的境界是默契
    七、送別,難說再見
    陳虻,你的眼神
    羅京,你的聲音
    楊臺,你的背影
    八、通天塔
    我們彼此聽不懂,甚至不想聽
    矛和盾,能對話嗎?
    為了信息公開
    你遭遇過記者嗎?
    咱們能像聊天那樣說話嗎?
    我是“挑毛病專業戶”
    我們不是敵人
    九、每個生命都有權利發光
    孩子,你不白瞎!
    如果火炬飄過廢墟
    這隻狗狗,讓我流淚
    我和你,在一起
    十、草樣年華
    從藍竹子到綠熊貓
    爸媽不在家,還算家嗎?
    飄在城市的邊緣
    角落裡的孤獨
    讓女孩有尊嚴地活著
    孩子抹去了我的眼淚
    十一、他改變了很多人,他還在那裡
    紅花草
    麻風村有了王老師
    十二、我的綠日子
    十七歲,走進片片樹林
    月牙泉,你的病好些了嗎
    母親河,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梁從誡:梁家三代人都是失敗者
    娃兒叫沙沙
    十三、每年春天,與好人約會
    你的呼吸,這樣觸動我
    白方禮們
    早春的種子
    什麼樣的人能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並沒有創造好人
    花開沒有聲音,卻很美
    為你寫下傳奇
    當《感動中國》遇到微博
    回到茫茫人海


     
    前言

    2013年鼕,我去了南極。
    在那裡,好像時間和空間的感覺都變了。
    遠離日常狀態,就很容易想很久以前的事,也想以後很久的事。在這樣的時空感覺裡,發獃,想事兒,似乎也比平時清楚些,超脫些。
    再過一輪春夏秋鼕,又一個春天到來時,我的生活就要告別一種狀態了。退休,在不遠的前面等著我。這等人生大事,值得在這一片清明的天地間想想。
    職業生涯的幾十年,算是好的年華吧!我的職業留下很多東西讓我回味。忙碌中,總是遇到陌生和新鮮,回頭看,新聞又變成了歷史。一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構成了經歷,寫滿了年輪。
    鬥轉星移的歲月,熙熙攘攘的世間,會遇到什麼?得有多少恰好,得有多少偶然,纔能遇到,這就是緣分。如果,不是那一年,那一天,遇到那樣的人、那樣的事,我也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


    2013年鼕,我去了南極。
    在那裡,好像時間和空間的感覺都變了。
    遠離日常狀態,就很容易想很久以前的事,也想以後很久的事。在這樣的時空感覺裡,發獃,想事兒,似乎也比平時清楚些,超脫些。
    再過一輪春夏秋鼕,又一個春天到來時,我的生活就要告別一種狀態了。退休,在不遠的前面等著我。這等人生大事,值得在這一片清明的天地間想想。
    職業生涯的幾十年,算是好的年華吧!我的職業留下很多東西讓我回味。忙碌中,總是遇到陌生和新鮮,回頭看,新聞又變成了歷史。一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構成了經歷,寫滿了年輪。
    鬥轉星移的歲月,熙熙攘攘的世間,會遇到什麼?得有多少恰好,得有多少偶然,纔能遇到,這就是緣分。如果,不是那一年,那一天,遇到那樣的人、那樣的事,我也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
    沉澱下來的,都是我所珍視的各種遇到。這既是個人記憶,也帶著時代的印痕,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一個小結,是對自己的交代,也是向我所遇到的一切致意。
    於是,在南極的船上,我把這樣一些念頭寫在船艙的航行日志上,那感覺,好像是拉開距離看一幅畫,南極給了我一個角度,讓我看得真切了。
    職業生涯,隻是生命中一部分,也許能算作自己的華彩樂章,也許是未來的另一種準備。
    德雷克海峽的海浪濺起的浪花,瞬間消逝,新的浪又在湧動。過去的,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南極,似乎不能不想到人、生命、愛,這樣的命題。放眼望去,海天之間,很遠很遠。


     
    在線試讀
    為什麼沒打馬賽克?
    我急急忙忙走進演播室,這天節目有點急,編輯在機房編片子,領導馬上來審,演播室同時錄主持人部分,三管齊下,後合成。
    我一看大屏幕,站住了。巨大的屏幕上,站著一排女孩兒,那是東莞色情場所等待被挑選的女孩。她們的身材、相貌歷歷在目。我問:
    “為什麼不打馬賽克?”
    “其他新聞節目播出時也沒打。”
    “那咱們《焦點訪談》也得打,這哪行啊?可以用街景,招牌,不是也能說明問題嗎?”
    我堅持,所有女孩的鏡頭都要打馬賽克,或者做虛,看不出她們的面目時,纔能錄。有女孩的近景也不行。
    我直接的想法就是,她們還年輕,她們家人看到會怎樣呢?
    終於,畫面調整完畢,大屏幕上看不請面目了,我纔開始錄。
    我沒有看機房合成的過程,我以為都會做相應處理了。
    節目播出了,讓我特別意外和難受的是,在片子裡邊的鏡頭裡,有些女孩沒有打馬賽克。我又追問:
    為什麼這些女孩沒有打馬賽克?
    我沒有得到回答。我不明白,為什麼那些經營者反倒給打了馬賽克呢?要保護他們的隱私權? 但那些女孩不是更應該保護嗎?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們是這個事件的末端,追尋根源,不能後落在這些女孩身上。有人可以特別簡單地把她們看成壞女孩,但是我不能。這不用什麼大詞,樸素的想法,她如果是你的熟人親人呢?她們還那麼年輕,她們還要面對未來,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新聞倫理。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有一個年底例行的電視批評發布,叫“掌聲與噓聲”,“噓聲”常常是白岩松發布,面對不良的電視現像,他帶領著大家“噓——”會場一片噓聲,其中的提醒、批評,彼此都懂。有一次的“噓聲”針對的就是電視屏幕上那種該打馬賽克而不打馬賽克的現像。這種違背新聞倫理的現像屢屢出現,所針對的,有時是未成年人,有時是病患,有時是被害人,有時是身份敏感的人,都是需要馬賽克保護的人,這很容易被理解,為什麼會輕易突破底線呢?心中有人,尊重人,纔會有負責任的細節把握,纔會拒絕粗疏熱鬧。這裡有值得媒體思索的地方,小小馬賽克包含著職業原則。

    為什麼沒打馬賽克?
    我急急忙忙走進演播室,這天節目有點急,編輯在機房編片子,領導馬上來審,演播室同時錄主持人部分,三管齊下,後合成。
    我一看大屏幕,站住了。巨大的屏幕上,站著一排女孩兒,那是東莞色情場所等待被挑選的女孩。她們的身材、相貌歷歷在目。我問:
    “為什麼不打馬賽克?”
    “其他新聞節目播出時也沒打。”
    “那咱們《焦點訪談》也得打,這哪行啊?可以用街景,招牌,不是也能說明問題嗎?”
    我堅持,所有女孩的鏡頭都要打馬賽克,或者做虛,看不出她們的面目時,纔能錄。有女孩的近景也不行。
    我直接的想法就是,她們還年輕,她們家人看到會怎樣呢?
    終於,畫面調整完畢,大屏幕上看不請面目了,我纔開始錄。
    我沒有看機房合成的過程,我以為都會做相應處理了。
    節目播出了,讓我特別意外和難受的是,在片子裡邊的鏡頭裡,有些女孩沒有打馬賽克。我又追問:
    為什麼這些女孩沒有打馬賽克?
    我沒有得到回答。我不明白,為什麼那些經營者反倒給打了馬賽克呢?要保護他們的隱私權? 但那些女孩不是更應該保護嗎?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們是這個事件的末端,追尋根源,不能後落在這些女孩身上。有人可以特別簡單地把她們看成壞女孩,但是我不能。這不用什麼大詞,樸素的想法,她如果是你的熟人親人呢?她們還那麼年輕,她們還要面對未來,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新聞倫理。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有一個年底例行的電視批評發布,叫“掌聲與噓聲”,“噓聲”常常是白岩松發布,面對不良的電視現像,他帶領著大家“噓——”會場一片噓聲,其中的提醒、批評,彼此都懂。有一次的“噓聲”針對的就是電視屏幕上那種該打馬賽克而不打馬賽克的現像。這種違背新聞倫理的現像屢屢出現,所針對的,有時是未成年人,有時是病患,有時是被害人,有時是身份敏感的人,都是需要馬賽克保護的人,這很容易被理解,為什麼會輕易突破底線呢?心中有人,尊重人,纔會有負責任的細節把握,纔會拒絕粗疏熱鬧。這裡有值得媒體思索的地方,小小馬賽克包含著職業原則。
    顧忌,有時會讓我選擇放棄。
    胡同裡那個孤兒,進入我們的節目後,生活境遇有了改善,未來生活有了保障,我們很欣慰,但,接下來,眾多媒體頻繁關注,孩子的生活慢慢變了模樣。這讓我擔心,會不會讓孩子失去自然的生活環境?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成長?於是,我拉開了距離。
    西雙版納的傣寨姑娘在潑水節告訴我們,她們怎樣把長裙挽到頭上,走下河去。她在竹樓上鏡頭前演示著,我卻有些不放心,這樣做,是不是符合她們日常的習慣呢?眼下不是在河邊,而在竹樓裡,鏡頭前,可不可以這樣呢?她是不是不好意思拒絕呢?我問了姑娘,說可以,我又問了姑娘的媽媽,也說可以,我這纔放下心。我這樣,顯得很“事兒”,可如果不這樣,我心裡真存事兒了。
    “你缺少剛性”
    頭兒看了我幾個節目,搖頭:太沒有銳氣了,沒有鋒芒,缺少剛性。攝像說:大姐心太軟。
    一個大大的窟窿,在牆上格外刺眼,周圍有種不詳、不安的氣氛,一看就是出事了。這是湖北一個存放種子的糧庫。我盯著那個窟窿,心想,人得氣憤到什麼程度纔能砸出這窟窿!沿途農民和我們說的情況,果然很嚴重。攝像王守城不露聲色,在周圍觀察,把該拍的都拍了,包括那個大窟窿。
    《焦點訪談》接到舉報,這一帶出現了假種子,眼看就誤了農時了,農民萬般無奈把這壞消息告訴了記者。我們來到現場,看到憤怒的農民,但沒看到縣長書記。出了這麼大亂子,人呢?辦公室的人告訴我們,縣長書記全都到村裡去了。我們本能的思路是:真的嗎?在哪?我們跟過去。到村裡,縣長和書記真在那兒,帶著農業科技人員教農民緊急情況下的育種。地下有不少水桶大盆,新運來的稻種浸在裡邊,大家說著技術細節,氣氛平和。
    我們如實記錄了這樣的情景。
    回到北京,進機房,回看那些鏡頭,琢磨怎麼編輯。如果,我把報道隻停留在糧庫的大窟窿上,再強調渲染如何誤了農時,如何影響了農民,傷害了農民利益,這個節目看上去會很火。但是,那不是我們了解到的全部,縣長和書記如何緊急處置,避免農民更大損失,也是這一事件中的重要內容。於是,我把事件從頭到尾都說了,把大窟窿和書記縣長都編進去了,力求呈現出一個完整的過程。我起了個題目叫《谷雨話種子》,這不是冒著火星的標題,有點兒提醒的味道。節目播出以後,有人問:這是批評報道還是正面報道?也有人說這節目“有點溫”。在《焦點訪談》鋒芒畢露 的年代,“溫”是一種批評。
    另一個節目,我也不可救藥地“溫”了。北京市有些人濫印地圖,印錯了, 我拿著這個印錯的地圖對著鏡頭說,這是工具,地圖弄錯了,後果有多嚴重,會帶來多少麻煩。回來卻沒通過。制片人說:
    你得往下挖啊,誰印錯的?
    我說,這還用挖?底下都寫著某某出版社。
    制片人要求:得找到這個出版社,這個人,采訪他,挖到底。
    這和我以往的工作方式不太一樣,以前做經濟節目,說出現像就行了,不一定要挖到當事人。
    於是我就去采訪,這是一個科技專業出版社,我拿著地圖找主編。主編一看就是一個老編輯出身的文人,說:真不好意思,我們這個出版社是學術出版社,技術性的書籍出一本賠一 本,我們剛批了一個綜合編輯部,還能掙點錢,剛印了一個地圖就印錯了。
    我實在不忍心采訪他了。怎麼辦呢?我說,你把責任編輯 找來,好嗎?
    責任編輯來了,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拿著羽毛球拍進來的,興衝衝地問:什麼事?
    他們頭兒跟他說,這是記者,了解了解情況。
    我本來想用嚴厲的語氣問:你知不知道把地圖印錯了,後果有多嚴重?
    一開口,變成了:你以前印過地圖嗎?編過地圖嗎?
    小伙子說,沒有,這方面實在沒有經驗,確實弄錯了。
    從責任編輯到主編,都一副認錯的態度,我判定這不是惡性的,成心的,隻是過失。所以,我沒強調這做法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而是把經驗不足的原因編進節目裡去了。我心裡有些不安,節目播了,這個小伙子將來還能評職稱嗎?
    去監獄采訪,設想著,對犯人,氣氛得冷俊點兒。失足少年帶進來了,我開句:
    你這扣子怎麼是紅線縫的呀?
    在家誰給你縫?
    你媽來過嗎?
    我稱呼他時特意去掉了姓,好像在叫人家小名,說話時把手搭在他的肩上。攝像事後說,你跟那個少年犯說話,怎麼像孩子的大姨似的?是啊,在我眼裡他首先是一 個少年,然後纔是“犯”。
    攝像說:大姐心太軟。
    制片人看了幾個節目,搖頭:太沒有銳氣了,沒有鋒芒,缺少剛性。
    孫玉勝也跟我說:“你是介於傳統和前衛之間的形像。”
    我該反思自己了。中央電視臺評論部口號之一就是“前衛”啊!我慢慢找到了自己和欄目之間的差距。我有點兒心虛地為在心裡自己開脫:節目要長久存在,不也需要剛性以外的東西嗎?傳統和前衛之間的中庸不正是被多數人接受的嗎?
    每每看到我的同事們做出酣暢淋漓的節目,每每看到這樣的節目強有力地影響著社會,我總會由衷的喜歡,也由衷地感到自愧不如。
    記得再軍、白河山的《罰要依法》節目播出時,我正在辦公室編片子。節目開播,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兒,聚攏在電視機前。
    隻見309國道上,交警截住卡車,罰款:20!
    司機解釋求情,警察更加粗暴:40!
    一個又一個細節,一環又一環調查,這一暗訪的節目把公路三亂表現得淋漓盡致。演播室老方的評論也有理有據有分寸。
    我不禁為同事叫好,回頭看著手裡的半成品:還編嗎?真拿不出手啊!
    我真得重新衡量自己了,節目要求和我性格之間確實有衝突,但我也確實不願意違背內心,我寧可節目溫,也不願心裡別扭。在選題上,我比較傾向於中性話題,現像分析,不太勝任短兵相接的監督報道。好人犯錯,我下不去手;真正的壞人,我鬥不過他,當然我也沒有怎麼遇到過真正的壞人。在這個欄目裡,我原本的弱點突出了。我有點迷惑,也試圖改變,但還是沒能改變。
    後來《焦點訪談》實行了總主持人制,我們幾個總主持人更多從事演播室的工作,我慢慢感覺對位了。演播室需要和現場拉開一定距離,需要沉澱下來思考,主持人的言論不僅僅是銳,更重要的是分寸和平衡。輿論監督節目帶來痛感,也許,鋒芒畢露的人帶來的是刺痛,而我帶來的是隱痛。
    我承認自己的有限,認識有限,思索有限,所以表達也得留有餘地,否則明天我可能會為我昨天說的話臉紅。《焦點訪談》越火,我就越覺得,得格外謹慎,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話都可能 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不管他是強勢還是弱勢。 過把癮就死,不知道死過多少回了;過把癮就死,那是憤青的表達,不是成年人的態度。當特別熱鬧的現像出現,一時沒看清,又需要面對它的時候,尤其得“留有餘地”。我不會在節目裡做出歡呼狀,拍案狀,經常會沉澱一下再開口,有時用問句,用刪節號,留一點空間,空間是留給觀眾的, 也是留給時間的。
    早期《焦點訪談》,如果拍到“不許拍照”、“無可奉告”、推搡記者、遮擋鏡頭時,記者會有些暗自興奮,這些鏡頭會直接編到節目裡,似乎有一種特別的效果,揭丑!解恨!痛快!大家一看就會說: 那是壞人。但這種判斷太簡單了。
    後來我們主動減少,甚至不用這些鏡頭了,《焦點訪談》從初的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慢慢也變成了講理的中年人。
    記者,憑什麼擁有一個節日

    2000年11月8日下午。
    在臺裡安排好別人替班錄像,我匆匆去人民大會堂小禮堂,一路默念:記者節、記者節。
    初鼕,漸有寒意,而這裡好熱乎啊!報刊、廣播、通訊社、電視臺,各路記者雲集,人們寒暄著,興奮著。以前,臺上有新聞,臺下有記者,此刻,臺上臺下都是記者,這次不是報道別人的事,而是慶祝記者自己的盛事:從今天開始,中國記者有了記者節了。
    我在講臺前代表中青年記者發言。
    我理解,讓我代表發言,是因為我來自《焦點訪談》和《東方時空》。就在前一天,我還在鏡頭前面對觀眾,帶著這種前沿的感覺走上講臺,這正是記者節需要的。我身邊有一個群體,他們是有戰鬥力有創造力的有使命感的一群記者,懷著新聞理想,從四面八方,聚集在同一面旗幟下,那旗幟上寫著:輿論監督。在急難險重的采訪報道中,他們是上得去,打得贏,信得過的群體。
    今天的主角是記者,哪個記者沒有故事?
    我真想對著記者同行講講《焦點訪談》記者的故事。此刻,在個記者節,他們依然在忙碌。有的在崎嶇山道上奔波,有的在復雜環境中調查,有的在危險境地秘密拍攝,有的在機房晝夜編片,我來這裡,隻不過是因為臉熟,成了這個群體的代表。我的同事們珍視記者的職業,在“記者”二字前面加上《焦點訪談》,更有了沉甸甸的份量。而百姓對《焦點訪談》記者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期待和感情。
    再軍采訪制作的反映山西交警亂罰款的節目《罰要依法》播出後引起強烈反響,觀眾電話不斷,多時一天接到500多個電話和傳呼,有支持的,有提供新線索的。在隨後進行追蹤報道時,看到記者在街頭采訪,當地百姓放起了鞭炮,為《焦點訪談》記者叫好。
    我的同事劉濤、呂少波在采訪回京途中遭遇車禍,車起了火,攝像機被燒焦,人受了傷,情況危急,他們從車上逃脫出來,急需去醫院。他們滿臉血渾身傷,在馬路上攔車,過往車輛都沒有停下來。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附近的農民來了,聽說受傷的是記者,他們圍了過來。聽說是《焦點訪談》記者,他們就手拉手站在路上,終於攔下了車。這些淳樸的農民上前與司機交涉,甚至說,如果不救《焦點訪談》記者,就把車推下懸崖。終於,記者送進了醫院。我們的記者不曾為自己的傷痛危險流淚,卻為這些手拉手相助的農民流了淚。素不相識的路人,隻因是記者、是《焦點訪談》記者,就成了相知,這是怎樣的信任,怎樣的情意!劉濤說,做《焦點訪談》記者,做鬼也光榮。
    我沒能在記者節的講臺上講這些故事,畢竟,我不僅僅代表《焦點訪談》。
    我被要求代表全國中青年記者發言。中青年記者有什麼共同話題呢?我特地與二十多歲、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的記者聊了聊,記者采訪記者,看看有哪些共識。
    作為中青年記者,我們很幸運。老一代記者辛苦一輩子,纔有多大的空間?哪裡有什麼記者節?而現在,媒體空前發展,記者陣容可觀,社會需求強勁,職業聲望提高,纔有了記者自己的節。
    更重要的是,我們遇到了這樣一個時代:多變、多。我們正經歷巨大變革,充滿生機、矛盾凸顯,人在轉折中,人在衝突裡。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各種關繫都在重新調整定位。這樣的多事之秋,給了記者從未有過的空間,處處都是新事物,時時都有新發現。陌生題材、新鮮樣式,層出不窮,記者面對著多種可能。我們趕上了!
    記者是什麼?暸望者、發現者、監測儀、記錄者、無處不在的眼睛、孜孜以求的揭露者這樣的職業形像讓人尊敬,比飯碗、生計更能激發起人的激情,在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多半都伴隨著理想、熱血、崇高、使命這樣的詞。
    在社會360行裡,行行都有價值,唯有教師、護士擁有節日,如今,記者也有了自己的節日 。這讓我捫心自問,記者,何德何能?為什麼擁有這樣的節日?憑什麼接受鮮花掌聲?確定這樣的節日,這是社會對我們職業的尊重,也是精神獎賞,更是鼓舞鞭策。
    自從有了記者節,就有了不同的過法。
    我和小崔曾經主持記者節特別節目《記錄中國》,一個個優秀記者出現在鏡頭前,平時采訪別人,記者節被采訪,分享同行的精彩。對我們自己來說,記者節是個自我提醒的日子,提醒自己:記住使命了嗎?盡職盡責了嗎?如何愛護職業聲譽的?經常這樣問自己,就會自省自重。一句話:當記者就要有記者的樣兒。
    記者生活是熱運轉,也需要冷思考。幸好,有這樣一個思考討論的地方。作為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我每年參加中國記者節大型公益論壇。一入秋,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教授就召集研究員們討論,今年記者節的關注點是什麼?研究員來自四面八方:新華社的陸小華、清華大學的尹鴻、中國青年報的陳小川、社會科學院的時統宇、央視的白岩松、吳克宇、中國傳媒大學的劉昶、北師大的張同道、教育臺的張志君??大家集結在這裡,就有了同一個身份:電視研究中心研究員。
    十年來,一年一度,論壇探討著怎樣做記者?怎樣做媒體?學界和業界在一起,有差異,有互補,有踫撞,有共識。回首十年聚焦的關鍵詞,也能看出認識的脈絡。
    2005年 數字化、產業化、收視率
    2006年 媒體面對挑戰
    2007年 媒體與奧林匹克
    2008年 重大事件中的媒體
    2009年 媒體的生存底線 夢想
    2010年 危機 轉機 生機
    2011年  自媒體時代的新聞自由、價值導向與媒介責任
    2012年 率先理性 人人都是記者時代的民意表達公民素養與輿論博弈
    2013年 叩問邊界  新聞倫理,媒體責任
    2014年 重建信任 重構尊重
    這些話題,記錄了媒體格局之變,記錄了學界業界的關注點,也記錄了記者和學者思考交流的過程。
    那些年,論壇上那些眼睛發亮的年輕聽眾,那些為論壇奔走忙碌的學生,有的已經成為我們的記者同行,論壇發出的聲音,經過媒體傳播,被多少人分享?引發了多少思索?
    每年記者節,忙忙碌碌中,停下來,想一想,談一談。以這樣的方式過記者節,成了一個盼頭。
    11月8日又到了,2014年的記者節是我職業生涯中的後一個記者節。記者節,這是一個不放假的節日,我的同事、同行都在忙碌中。沒有鮮花掌聲,更多的是思索。2000年設立記者節時,我並沒有料到媒體環境在十幾年裡有如此大的變化,面對世事變幻,身處媒體變局,難免糾結不安。這時,分享論壇的聲音,也會讓我多一分安心和信心:
    “有所不為,有所不畏,這就是新聞人。”
    “對公信力的敬畏,是記者應具備的態度”
    “不管時代怎樣變,世界對記者的需求從未改變”。
    換發記者證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還換嗎?快退休了,將來也用不上了。這個念頭一閃就過去了,我還是想要,沒有記者證,似乎在職業生涯裡就失去了一個念想。
    將來,我會為自己欣慰,因為,我是記者。
    遲鈍,也許成全了我
    28歲,我考取研究生;38歲,我創辦《一丹話題》,40歲,我加盟《焦點訪談》都沒想年齡的事兒,這和年齡有關嗎?
    那一年,我剛到焦點訪談不久,《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我。我對這家報紙一向有好感,當年的一些青年話題曾經影響過我,潘曉《人生的路》,曾激蕩了八十年代青年的心,我當時作為朝氣蓬勃女青年,也被強烈激蕩過。記者采訪記者,是個挺有意思的事,何況是女記者采訪女記者。
    專訪見報了,標題是:《敬一丹  另一種中年》。
    啊?我成了中年?這個標題讓我意外。
    這時我四十歲。
    後來,又有東北報人寫道:《敬一丹,與年輪抗爭》
    我看了大笑,誰抗爭了?誰去一圈一圈數年輪啊!
    記得20多歲的時候,看潘虹主演的電影《人到中年》,感慨唏噓,那是多遙遠的年齡!潘虹的美麗帶有一種倦意,那就是我看到的中年。
    我35歲的時候,臺裡開運動會,告示上寫著:35歲以上,參加中年組。我轉頭走開,35歲怎麼能算中年呢?我纔不去參加什麼中年組呢!
    38歲,我創辦《一丹話題》,腦力體力滿負荷投入,也沒覺得和十年前有什麼不同。
    40歲,我加盟《焦點訪談》。想都沒想年齡的事兒,這和年齡有關嗎?
    也許,別人看,40歲,當然就是中年嘛!而我是在報人的提醒下纔意識到,噢,是人到中年了,真夠遲鈍的!
    放眼望去:小崔、小水,比我小八歲,小白,比我小十三歲,被叫做老方的,也隻是和我小弟弟一樣大。編輯是小姑娘,攝像是小伙子,當時《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團隊的平均年齡三十歲左右,周圍一派青春。
    過去,我好像沒怎麼在意過這些。別人問起我的年齡,我從沒有什麼忌諱,遇到有人拐彎抹角地問:你中學是那屆的?我心說,有話直說得了!索性痛快地直接地說出自己的年齡了。和年輕人一起,也沒覺得有啥不同。看到白岩松精力旺盛反應飛快,我會想:是新聞素質使然,性格使然,與年齡有什麼關繫呢?
    我對年齡感覺有點兒遲鈍。
    對性別,我也有點遲鈍。
    在早期《東方時空》,除我以外都是男主持人,欄目長期陽盛陰衰,我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記得那時候,我自己湊合著化妝,有時在辦公室,有時在演播室一角,用一個小鏡子,也沒覺得有啥不妥。後來,主持人隊伍壯大了,女主持人多了,辦公室配備了專業的化妝鏡。張羽對著化妝鏡驚訝地說:世界上還有這個東西吶!其實我知道世界上有這種東西,隻不過就我一個女主持人的時候,這需求,連我自己都忽略了。
    平常采訪、出差、走山路,熬夜編片、也很少想到女士優先,被關照什麼的。
    後來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恰好在婦聯界,被大姐們影響著,稍稍有了一些性別意識,有了點兒用女性角度說話的自覺。也隻是“稍稍”而已。
    中年、女性、主持人,這幾個詞組合起來,有一種特殊色彩。作為一個中年女性主持人,我對年齡、性別的遲鈍,也許成全了我。這種遲鈍,使我對這組詞的後一個詞“主持人”更敏感更在意,職業的要求往往是首要的。
    一到中年,似乎不可避免地出現惰性和慣性,而惰性和慣性對一個電視主持人來說,是對職業生涯的慢性傷害,有經驗了,有經歷了,駕輕就熟了,而職業所要求的好奇心呢?新鮮感呢? 拍案而起的激情呢?質疑精神呢?如果這些都沒了,隻剩下值班狀態。那就真的老了。
    幸好,我在這個時候到了一個年輕的群體中。在生理年齡心理年齡都很年輕的同事中,我跟隨著,也會被感染,被影響,被裹挾,更在意職業,而淡忘了自己的年齡。
    幸好,我所在的團隊營造了適合主持人生長的土壤。孫玉勝曾談到對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看法:一個優秀主持人的外在標準應該是具有個性、魅力、和激情。而內在的標準是主持人要具有良好的職業敏感能力,也就是發現能力,還要具備出色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他還說:新聞節目主持人必須來自優秀的新聞記者。他提出“記者——名記者——主持人——名主持人”的理念,這使得新聞評論部幾個欄目的主持人形成陣容。
    在這片土壤裡,不會膚淺地把節目主持人這一行看作是青春職業,主持人能否被觀眾認可,能否與欄目貼合,要緊的指標是職業感,而不是年齡、性別、相貌什麼的。
    意識到年齡,也好,可以讓自己有一點警覺。人到中年以後,不知不覺就容易懷舊了,小時候的事,年輕時的事,歷歷在目,津津樂道。一說起布票、糧票、文革、知青,那些話題,我就止不住地陷在往事裡。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日子,都湧上心頭。當我覺察到自己的這種狀態時,有些不安。懷舊,是不是太早了?眼前的事那麼多,面向未來的事那麼多,我似乎應當克制懷舊。等我真的七老八十了,再去懷舊,也不遲。不太老的時候去創造懷舊的資本,很老的時候有舊可懷。
    意識到年齡,也是一種自我認識和調整,30多歲時,我對著鏡子說:我都有皺紋了。我媽看著我說:“少有少的美,老有老的美”。這話真說在點兒上了,接受年齡帶來的轉變,纔能看清自己,有舒服的、自然的順應,而不是徒勞地留戀青春,懼怕未來,那實在是擰巴。
    盧勤老師總是讓我忘了她的年齡,她一輩子都被叫作姐姐,不僅因為她是《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也因為,她一直保持著姐姐的狀態:年輕、熱情、活力四射。她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是有神采的,敏銳靈活,激情四溢,精神抖擻。一禮堂的孩子,嘰嘰喳喳,她能瞬間讓他們安靜,讓他們注意力集中,也能瞬間讓他們歡呼雀躍,暢快表達。孩子的秘密、困惑,不想對家長說,卻可以對知心姐姐敞開心扉。
    幾十年來,她影響了幾代小朋友,她也永遠保持著年輕的狀態。我幾乎沒聽她談論過年齡,她似乎與中老年話題很遠。即使她病了,受傷了,躺在醫院病床上,她也依然是陽光燦爛。我去醫院探望她的時候,聽她聊孩子的故事,聊她正在為孩子家長寫的書,聊她的下一個計劃,好像有做不完的事。談到傷病,她隻是輕描淡寫,完全不像病床上被關照被慰問的人。
    盧勤已經當了奶奶,孫子的到來使得奶奶更精神,盧勤老師繪聲繪色講完孫子的故事,拿出了一張紅色的名片給我。她很有幸福感地說:我兒子幫我建立了一個“盧勤問答平臺”。隻見二維碼中間,是盧勤姐姐的照片,看起來又熟悉又時尚。兩行手寫的字:長大不容易,溝通有辦法。有了這個平臺,有更多孩子去述說成長的煩惱,有更多父母去交流溝通心得,而盧勤,依然年輕著。
    石銘阿姨,吸引我的就是她的狀態,她已經九十五歲了。這位前輩曾經是一位報人,有過傳奇經歷,也有過豐厚業績。六十歲離休的時候,她定了一個三十年計劃:辦一份報、出幾本書。
    三十年!我為這個計劃喫驚,離休了,散淡日子慢慢過唄,過到哪天算哪天唄!而老人家不但定計劃,還定了三十年的計劃。有三十年計劃,就有三十年的心氣兒。一年又一年,她實現了一個個預定的計劃。她在老年社區辦了一份報,忙忙碌碌操持著,擁有好多忠實讀者。書也一本一本按計劃出版,在書桌上,我看到了她的手稿,字寫得剛勁灑脫,文字利落流暢,再看人,在陽光下,她穿著杏色碎花襯衫,目光明亮,笑容滿面,如此美麗,如此動人!
    我並沒有和她們談過“年齡觀”“性別觀”,她們的生活似乎已經告訴我們了,她們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她們也都是職業女性,每個角色都盡心,每個年齡段都有精彩之處,我欣賞她們。
    不知不覺,我們團隊的平均年齡大幅度提高,大概能有四十歲了吧!從我四十歲,同事們就叫我“敬大姐”,二十年來,陸續來的新同事都這樣叫,七〇後、八〇後,甚至九〇後也這樣叫,不管是不是差輩兒。
    偶爾,有比我年長的,比如資深軍事記者冀會彥,半開玩笑地管我叫:“他敬大姐”,“他”就是指小水小白他們了。如今,小水都有了白發,當年渴望年老的小白成了老白, 當年住單身宿舍的姑娘小伙陸續成家生子,中年人的狀態也成了節目的狀態了。其實,我還是挺懷念當年我們的模樣、當年節目的模樣的。
    2015年,新年剛過,老人兒小聚。“康老來了!”大家一片歡呼。康平是《焦點老,也是早退休的資深《焦點訪談》人。對,就是和我一起主持《東方紅時空》年會的康老。他對我說:
    “小敬啊!你今年退休,得做計劃,像我,沒做計劃,十年就過去了。”
    語重心長!沒幾個人管我叫“小敬”了。我正在琢磨、體會康老的教導,康老又說起了自己:
    “ 我上公共汽車,乘務員一把抓住我手腕:
    逃票!
    我“噌”掏出老年證——
    乘務員上下打量:真TM年輕! ”
    康老,小敬也要這樣年輕!
    白岩松的新聞私塾
    眼前這個人他有一點酷
    手不釋卷總拿著茶壺
    經常也會跑一會兒步
    愛著巴蒂愛師母
    他讓我拋開陳舊教科書
    他教我讀懂人性的初
    新聞不是曾學的面目
    我在這裡重新起步
    老白老白我們去哪啊
    因你新聞世界變得很大
    ……
    老白老白 你像一本大書 念著你就不怕輸
    老白老白 你像一本大書 請讓我慢慢閱讀
    學生們用《爸爸去哪兒》的曲調,這樣唱著他們的“校長”白岩松。
    甲午之夏。畢業季。
    我來到座落在北京萬柳的北大電視研究中心。這個熟悉的地方被布置起來,有一種新鮮的氣氛,紅色的橫幅上,貼著菱形白紙,上面用繁體字寫著:東西聯大首屆學生畢業典禮。手寫體,很像三十年代,讓人想到西南聯大的味道。
    兩年前,就在這裡,北大電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們在商量,有沒有什麼新方式和年輕學子們溝通交流?能不能創出一種有效的研修方式?岩松一直是研究中心的活躍的研究員,很多研究活動都是他的點子。討論中,精英、前沿、媒介領袖、工作坊、一個個詞踫撞著,有一個詞很有吸引力:私塾。
    議論著,想著,而真正動手做起來的是白岩松。
    白岩松從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挑選了十名在讀研究生,每月一天相聚,新聞私塾開課了,一個以往沒有過的研修方式開始了。學生來自東邊和西邊,於是,就叫“東西聯大”。
    岩松做這件事我一點都不意外。作為媒體人,他有新聞理想,不傳播毋寧死,以傳播為樂,以分享為樂,具有影響他人的欲望。同時,他具有誨人不倦的氣質,願意並善於把自己擁有的東西向後生傳授,在傳授中始終保持激情,這樣的人太適合當老師帶學生了。
    讓很多人好奇的是,學生們在各自的學校都有繫統的課程安排,岩松的課有哪些獨特的東西?岩松經常給同學們開書單,讓學生寫書評,講新聞評論,講標題,當然都是白氏講法。有時岩松還給同學們講自己的經歷,講北漂,講蝸居,講音樂……東西奔波,課上課下,給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學費精力費時間,白岩松是忙的主持人,他的節奏快得如一路小跑,不知他怎麼擠出時間的,而這一切都是義務的,岩松說,這是軟性公益。是啊,他付出的是時間,有什麼比這種付出更慷慨呢?
    第二屆的同學為首屆同學操辦的畢業典禮有點兒像個大party。眾學子圍繞著白岩松,學生們管岩松叫:校長,師哥、老白,師父。這些稱呼裡的有著多重含義。他們唱《老白,去哪兒》:
    老白,這個月要看書嗎?
    要啊。
    那可以不寫書評嗎?
    想什麼呢!
    ……
    岩松應和著學生的歌聲,看起來開心輕松,其實,他恐怕是難以輕松的——當他的新聞理想和新聞現實衝突的時候,當他不被理解的時候,但他的價值觀實現遭遇阻礙的時候。他說,在做新聞方面,我能量隻發揮了50%,甚至不到。在年輕同事們看來他永遠在奔跑,在進取,他的名字總是出現在各種獲獎榜上,而他自己說:我不知道我能抗多久,電視還能在傳播這個陣地上抗多久?但我一直相信,他是有長跑準備和長跑能力的,他似乎不用外在動力來驅動,內心力量足夠強大。
    每每看到他的堅持,我暗自佩服又有些為他擔心,記得有天晚上,他的節目不見了,我猜這,想那,種種可能,七上八下,電話打過去,纔知道是因其它特別節目安排,臨時取消了,我這纔安下心來。
    邊界、底線,探索、空間,這樣一些詞經常會困擾媒體人,而小白沒有停止探尋,他做的很多事在新聞史上是有開創意義的。
    岩松是能看到遠方的媒體人,他拿著屬於自己的棒進行新聞長跑,同時,他也為即將接棒的年輕人開拓著,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有更好的空間。
    岩松的“東西聯大”的座右銘是: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開始行動。新聞私塾,這種形式很有意思,親切舒服有人情味,它的結構本身也有一種優勢,大家來自不同的學校,帶著各自的特點在這裡實現了互通、交流。同學們的體恤上印著:永葆好奇之。
    “畢業大片”開始播放。妍琳寫的解說,這個文靜女生寫的文字很有些熱血湧動激情澎湃的意思,有點兒岩松學生的意思。
    解說詞句就把我吸引住了:
    如果你學新聞,你會追求真相。
    如果你追求真相,你會調查。
    如果你調查,你會采訪。
    如果你采訪,你會找到現場。
    如果你找到現場,你會質疑。
    如果你質疑,你會發問,
    如果你發問,你會搜集證據。
    如果你搜集證據,你會深入現實。
    如果你深入現實,你會調查歷史。
    如果你調查歷史。你會想知道這個國家的現代史。
    ……
    我曾經旁聽了岩松的一課。同學們跟隨著岩松,梳理不同年代的新聞事件,從他們出生的八十年代一直回望到五十年代,林林總總的新聞事件讓年輕人看到歷程,看到邏輯、看到可能。那天,岩松和同學們討論“七十年代十大新聞事件”。同學們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標準梳理選擇,闡述自己的觀點。
    我聽著那些年輕的聲音,似乎回到那風雲際會的年代,回到曾經親歷的驚心動魄的事件中。學生們年輕的面孔嚴肅專注,那些新聞事件都是很久以前的故事。岩松引導同學們用自己的眼睛看歷史,看新聞。從五十年代一路看過來,他們的眼光會有怎樣的變化?他們看今天的媒體現像會多了哪些參照?他們看眼前的新聞會有怎樣的價值判斷?
    岩松的新聞私塾不講技術技巧,它給學生的東西,學生領悟了:
    如果你剛好渡過了漫長的青春期,
    你或許不缺方向感,但你會缺方法論。
    如果你缺方法論,你會迷路。
    如果你迷路,你會害怕。
    如果你害怕,你會無力
    如果你無力,你會需要信仰。
    如果你信仰,你會勇敢。
    如果你勇敢,你會追求真相。
    如果你追求真相,你會堅守新聞
    如果你堅守新聞,你會讀懂人性
    如果你讀懂人性,你會減少抱怨
    如果你想抱怨??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馬上行動!
    眼前這些學生,也同當年的岩松一樣,青春勃發,渴望年老。正在變老的岩松,承受的東西更多了,希冀也更深了,他多次呼喚,願意看到出新人,怎麼還沒有新人?當新人沒能茁壯生長時,他出來當園丁了。校園和電視前沿還有一段距離,學生們能認識他的昨天和今天吧?能感受到他的堅持和無奈吧?能理解他的希望和失望吧?能讀懂他的衝鋒和迂回吧?能體會到他所期許的未來吧?
    我想,岩松給他們的影響,也許過很多年以後都會持續地起作用。正如學生說的:人生不因白岩松三字而不同,而因白岩松給的方法,於是不一樣。聽學生那麼自然地談起價值觀、方法論的時候,我了解了岩松教學的核是什麼。我更理解了岩松之所以投入地做這件事,不僅因為他以傳播為樂,不僅因為他誨人不倦,更因為,他心中有遠方,有未來,為未來操心,為未來擔憂,為未來準備。
    告別,有歡笑也有淚水,從同學們的不舍中,可以看出岩松為學生的付出。岩松在學生中間,溫和了許多,像一位兄長。他在東西聯大首屆學生的畢業證書上,寫下這樣的詩句:
    這一次送行
    無關輸贏
    把背影和牽掛放我懷中
    你隻管風雨兼程
    如果記憶中沒有苦痛
    祝福裡就都是笑容
    我準備了掌聲
    也準備了每一次相擁時的淚光閃動
    是的 你是我的光榮
    同學們就要出發了,有的去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有的去《南方周末》,有的去電視臺,有的去新媒體,也許有一天,學生們會為這詩譜上曲,唱著它,向遠方。
    岩松享受著這一刻。
    真想問岩松:你幸福了嗎?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