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孤獨到深處(季羨林的孤獨人生,寫給生命旅途中每個獨自行走的你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作者】 季羨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ISBN】97875546156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4615669
    作者:季羨林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 季羨林精品散文精選。孤獨不是必須要容忍的結果,而是一種忠於自我的選擇。

    2. 賈平凹、楊瀾、白岩松、金庸、林青霞誠意推薦!


    錢文忠、胡適、臧克家、鐘敬文、樂黛雲、梁文道、雷文濤等傾情推薦!



    1. 語文重點篇目全新收錄。


    季式散文在所有名家入選義務教育教材中一直居於首位。是語文中考高選篇的重要來源。本書收錄《我的童年》《懷念母親》《清塘荷韻》《幽徑悲劇》等多篇入選義務教育教材、全國高考試題文章,幫助學生解決寫作難題。



    1. 央視《朗讀者》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顧問柴劍虹動情朗誦本書名篇《在敦煌》,獻給可愛的“敦煌人”,感動無數讀者。

    2. 跨時兩年,精心編輯


    遵從作者原稿,還原真實的季羨林;文字僅將少數不符合現代閱讀習慣和出版要求作以修改,提升閱讀體驗。


    精選作者1933—2006年創作的文字,選篇貫穿其整個寫作生涯。


    收錄季式35篇精品散文,新增《我和東坡詞》等季式選集中不常有的經典篇目。一位內在從容坦然的孤行者文字。雖處孤悶,也得自在;雖遊孤境,也得自由。講述關於成長、苦難、生活、自然、旅行、孤獨,從踽踽獨行自小離家學習的《我的童年》,到體悟世態苦難萬相的《夜來香開花的時候》《母與子》;從日常當下的一花一物《幽徑悲劇》,到行者無疆的事物《大覺寺》《在敦煌》,字字無不展現著季羨林先生的真摯樸實,分享給每一位獨自行走的你。



    1. 研磨孤獨,終得自在。於紛繁的囂塵邂逅季羨林先生的孤獨時光,收獲一份更加無畏從容的人生。


    推薦您購買文通天下其他暢銷書:


















     
    內容簡介

    季羨林先生曾說,他是一個上不得臺盤的人,每次開大會,總想找一個旮旯兒藏在那兒,少與人打交道。他還曾說,從小就喜愛小動物,同它們在一起,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先生的熱鬧在一花一葉,一山一水,一物一情,一字一行……


    先生的文字,真摯樸實中無不透射著了悟的通透睿智。淳樸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


    本書是先生散文精選,收錄《我的童年》《懷念母親》《清塘荷韻》等35篇季式經典好文,談成長,談生活,談行走,談寂寞,通過閱讀先生呈現的生活片段,願你能走進他的孤獨世界,收獲一個更加無畏從容的人生。


    於喧塵的當下,藏熱鬧的深處,保持孤獨,直至收獲生命的歡喜。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2009),山東臨清人,曾留德十年,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精通多種文字,尤其是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少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北京大學終身教授,歷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留下“三辭桂冠”的美譽。


    先生為人天真,處世通透;其文章衝淡平實,富含生命的哲理,生活的趣味,一生遵守己心,與貓為伴,醉心學問,不為外物所擾,願這份淡然與自在分享給每一位行路人。

    目錄
    壹 告別慈母,踽踽獨行
    我的童年
    不安定的小學和中學
    記北大1930年入學考試
    那提心弔膽的一年
    二年生活
    回到祖國
    我的處女作
    我的位老師

    貳 人間百態,皆是滋味
    神牛
    夜來香開花的時候
    母與子

    壹 告別慈母,踽踽獨行


    我的童年


    不安定的小學和中學


    記北大1930年入學考試


    那提心弔膽的一年


    二年生活


    回到祖國


    我的處女作


    我的位老師


     


    貳 人間百態,皆是滋味


    神牛


    夜來香開花的時候


    母與子


    老人


    兩個乞丐


    兩個小孩子


    難忘的一家人


    我的女房東


     


    參 花開如火,也如寂寞


    寂寞    


    回憶


    槐花


    我和東坡詞


    加德滿都的狗


    幽徑悲劇


    烏鴉和鴿子


     


    肆 見識天地,行者無疆


    表的喜劇


    大覺寺


    遊小三峽


    美人松


    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在敦煌


     


    伍 心裝萬物,自在獨行


    黃昏


    清塘荷韻


    聽雨(一)


    春歸燕園


    晨趣


    兩行寫在泥土地上的字

    媒體評論
    給我*啟發的作家是季羨林。讓我覺得寫文章不一定要很多的成語或者很艱難的字,隻需把感情、自己*真的性情寫出來。
    ——林青霞

    世紀老人在陸續地離去,他們留下的愛國心和高深的學問卻一直在我們心中不老。而這些世紀老人所獨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該作為一種傳統被我們向後延續。
    ——白岩松


    恩師*的魅力,就是仿佛無法用堂皇的語言來言說他的魅力。用在恩師身上的形容詞,*合適的大概還是純粹和平淡。
    ——錢文忠

    給我*啟發的作家是季羨林。讓我覺得寫文章不一定要很多的成語或者很艱難的字,隻需把感情、自己*真的性情寫出來。


                                                                                               ——林青霞


     


    世紀老人在陸續地離去,他們留下的愛國心和高深的學問卻一直在我們心中不老。而這些世紀老人所獨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該作為一種傳統被我們向後延續。


                                                                                                ——白岩松


     


     


    恩師*的魅力,就是仿佛無法用堂皇的語言來言說他的魅力。用在恩師身上的形容詞,*合適的大概還是純粹和平淡。


    ——錢文忠


     


     


    賈平凹回憶說,《廢都》遭遇風波的關頭,很多朋友因為《廢都》被禁不敢與他再接近,但當年有兩個人力挺《廢都》,分別是季羨林和馬原。……現在的情況也是這樣,一些並不專門以寫散文為職業的人寫出的散文特別好……季羨林先生散文寫得好。


    ——賈平凹


    上世紀末,金庸訪問北京大學,當被問及喜歡什麼書時,他回答:“《牛棚雜憶》。”又問:“你*崇敬的北大教授是誰?”他毫不猶豫地答道:“季羨林。”


    ——金庸


     


    文學的*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因為他真誠。


    ——鐘敬文

    在線試讀
    我和東坡詞
    幾年前的一段親身經歷,至今回憶起來,歷歷如在目前。然而其中的一點隱秘,我卻始終無法解釋。
    我患了老年性白內障,要動手術。要說怕得不得了,還不至於;要說心裡一點波動都沒有,也不是事實。坐車到醫院去的路上,同行的人高談闊論,我心裡有點忐忑不安,一點也不想參加,我靜默不語,在半夢幻狀態中,忽然在心中背誦起了蘇東坡的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默誦完了一遍, 再從頭默誦起,終自己也不知道, 究竟默誦了多少遍,汽車到了醫院。
    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樣的地方,我為什麼單單默誦東坡這一首詞,我至今不解。難道它與我當時的處境有什麼神秘的聯繫嗎?在醫院裡住了幾天,進行了細致的體檢,終於把我送進了手術室。主刀人是施玉英大夫,號稱“北京刀”,技術精湛,萬無一失,因此我一點顧慮都沒有。但因我患有心髒病,為了保險起見,醫院特請來一位心髒科專家,並運來極大的一臺測量心髒的儀器,擺在手術臺旁,以便隨時監測我心跳的頻率。於是我就有了兩位大夫。我舒舒服服地躺上了手術臺。動手術的右眼雖然進行了麻醉,但我的腦袋是十分清醒的,耳朵也不含糊。手術開始後,我聽到兩位大夫慢聲細語地交換著意見,間或還聽到了儀器踫撞的聲音。一切我都覺得很美妙。我又在半夢幻的狀態中,心裡忽然又默誦起宋詞來,仍然是蘇東坡的,不是上面那一首,而是:

    縹緲紅妝照淺溪,薄雲疏雨不成泥。送君何處古臺西。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行人腸斷草淒迷。

    我仍然是循環往復地默誦,一遍又一遍, 一直到走下手術臺。

    我和東坡詞


    幾年前的一段親身經歷,至今回憶起來,歷歷如在目前。然而其中的一點隱秘,我卻始終無法解釋。


    我患了老年性白內障,要動手術。要說怕得不得了,還不至於;要說心裡一點波動都沒有,也不是事實。坐車到醫院去的路上,同行的人高談闊論,我心裡有點忐忑不安,一點也不想參加,我靜默不語,在半夢幻狀態中,忽然在心中背誦起了蘇東坡的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默誦完了一遍, 再從頭默誦起,終自己也不知道, 究竟默誦了多少遍,汽車到了醫院。


    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樣的地方,我為什麼單單默誦東坡這一首詞,我至今不解。難道它與我當時的處境有什麼神秘的聯繫嗎?在醫院裡住了幾天,進行了細致的體檢,終於把我送進了手術室。主刀人是施玉英大夫,號稱“北京刀”,技術精湛,萬無一失,因此我一點顧慮都沒有。但因我患有心髒病,為了保險起見,醫院特請來一位心髒科專家,並運來極大的一臺測量心髒的儀器,擺在手術臺旁,以便隨時監測我心跳的頻率。於是我就有了兩位大夫。我舒舒服服地躺上了手術臺。動手術的右眼雖然進行了麻醉,但我的腦袋是十分清醒的,耳朵也不含糊。手術開始後,我聽到兩位大夫慢聲細語地交換著意見,間或還聽到了儀器踫撞的聲音。一切我都覺得很美妙。我又在半夢幻的狀態中,心裡忽然又默誦起宋詞來,仍然是蘇東坡的,不是上面那一首,而是:


     


    縹緲紅妝照淺溪,薄雲疏雨不成泥。送君何處古臺西。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行人腸斷草淒迷。


     


    我仍然是循環往復地默誦,一遍又一遍, 一直到走下手術臺。


    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樣的地方,我為什麼偏偏又默誦起詞來,而且又是東坡的?其原因我至今不解。難道這又與我當時的處境有什麼神秘的聯繫嗎?


    這樣的問題,我無法解釋。


    但是,我覺得,如果真要想求得一個答復,也是有可能找得到的。


    我不是詩詞專家,隻有愛好,不懂評論。可是讀得多了,管窺蠡測,似乎也能有點個人的看法。現在不妨寫了出來,供大家品評。


    中國詞家一向把詞分為婉約與豪放兩派。每一派中的諸作者也都各有特點,不完全是一個模樣。在婉約派中,我喜歡的是李後主、李易安和納蘭性德。在豪放派中,我欣賞的是蘇東坡。


    原因何在呢?


    我想提出一個真正的專家學者從來沒有提過的,肯定是野狐談禪的說法。為了把問題說明白,我想先拉一位詩人來作陪,他就是李太白。我個人淺見認為,太白和東坡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上兩位有天纔的偉大的作家。他們倆共同的特點是:為文如萬斛泉湧,不擇地而出,文不加點,倚馬可待。每一首詩詞,好像都是一氣呵成,一氣流轉。他們寫的時候,筆不停揮,欲住不能;我們讀的時候,也是欲停不能,宛如高山滑雪,必須一氣到底,中間絕無停留的可能。這種氣或者氣勢洋溢充沛在他們詩詞之中,霈然不可抗御。批評家和美學家怎樣解釋這個現像,我不得而知,這現像是明明白白地存在著的,我則絲毫也不懷疑。


    我在下面舉太白的幾首詩,以資對比: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你無論讀上面哪一首詩,你能中途停下嗎?真仿佛有一股力量、一股氣勢在後面推動著你,非讀下去不行。讀東坡的詞,亦復如是。這就是我推崇東坡和太白的原因。


    這種想法,過去並沒有明確地意識到過,它埋藏在我心中有年矣。白內障動手術是我平生一件大事,它觸動了我的內心,於是這種想法就下意識地湧出來,東坡詞適逢其會自然流出了。


    我的文藝理論水平低,隻能說出,無法解釋,尚望內行裡手有以教我。


     


    2000年3月20日


    幽徑悲劇


    出家門,向右轉,隻有二三十步,就走進一條曲徑。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過這一條路,到辦公室去。因為天天見面,也就成了司空見慣,對它有點漠然了。


    然而,這一條幽徑卻是大大有名的。記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宮的一個城樓上,參觀過一個有關《紅樓夢》的展覽。我看到由幾幅山水畫組成的組畫,畫的就是這一條路。足征這一條路是同這一部偉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聯繫的。至於是什麼聯繫,我已經記憶不清。留在我記憶中的隻是一點兒印像:這一條平平常常的路是有來頭的,不能等閑視之。


    這一條路在燕園中是極為幽靜的地方。學生們稱之為“後湖”,他們是很少到這裡來的。我上面說它平平常常,這話有點語病,它其實是頗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實有曲徑通幽之趣。山上蒼松翠柏,雜樹成林。無論春夏秋鼕,總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從春天開起,過一陣換一個顏色,一直開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團濃綠,人們仿佛是在一片綠霧中穿行。林中小鳥,枝頭鳴蟬,仿佛互相應答。秋天,楓葉變紅,與蒼松翠柏,相映成趣,淒清中又飽含濃烈。幾乎讓人不辨四時了。


    小徑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時綠葉接天,紅荷映目。仿佛從地下深處爆發出一股無比強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與天公試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強,給人以無窮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還是在湖中,一到鼕天,當然都有白雪覆蓋。在湖中,昔日的瀲灩的綠波為堅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雖然落葉樹都把葉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擻,綠色更加濃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樹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彌補過來,非要顯示出綠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還有翠竹助威,人們置身其間,決不會感到鼕天的蕭索了。


    這一條神奇的幽徑,情況大抵如此。


    在所有的這些神奇的東西中,給我印像深,讓我留戀難忘的是一株古籐蘿。籐蘿是一種受人喜愛的植物。清代筆記中有不少關於北京籐蘿的記述。在古廟中,在名園中,往往都有幾棵壽達數百年的籐蘿,許多神話故事也往往涉及籐蘿。北大現住的燕園,是清代名園,有幾棵古老的籐蘿,自是意中事。我們初從城裡搬來的時候,還能看到幾棵據說是明代傳下來的籐蘿。每年春天,紫色的花朵開得滿棚滿架,引得遊人和蜜蜂蝟集其間,成為春天一景。


    但是,根據我個人的評價,在眾多的籐蘿中,有特色的還是幽徑的這一棵。它既無棚,也無架,而是讓自己的枝條攀附在鄰近的幾棵大樹的干和枝上,盤曲而上,大有直上青雲之慨。因此,從下面看,除了一段蒼黑古勁像蒼龍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籐蘿。每天春天,我走在樹下,眼前無籐蘿,心中也無籐蘿。然而一股幽香驀地闖入鼻官,嗡嗡的蜜蜂聲也襲入耳內,抬頭一看,在一團團的綠葉中——根本分不清哪是籐蘿葉,哪是其他樹的葉子——隱約看到一朵朵紫紅色的花,頗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意味。直到此時,我纔清晰地意識到這一棵古籐的存在,顧而樂之了。


    經過了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籐蘿們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樹等等,被異化為“修正主義”,遭到了無情的誅伐。六院前的和紅二、三樓之間的那兩棵著名的古籐,被堅決、徹底、干淨、全部地消滅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隻腳,沒有調查研究,不敢瞎說;永世不得翻身,則是鐵一般的事實了。


    茫茫燕園中,隻剩下了幽徑的這一棵籐蘿了。它成了燕園中籐蘿界的魯殿靈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憤、惆悵之餘,的一點兒安慰就是幽徑中這一棵古籐。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聽到嗡嗡的蜂聲,頓覺這個世界還是值得留戀的,人生還不全是荊棘叢。其中情味,隻有我一個人知道,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樂得太早了。人生畢竟還是一個荊棘叢,決不是到處都盛開著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過長著這棵古籐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閃,嚇了一大跳:古籐那一段原來凌空的虯干,忽然成了弔死鬼,下面被人砍斷,隻留上段懸在空中,在風中搖曳。再抬頭向上看,籐蘿初綻出來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還在綠葉叢中微笑。它們還沒有來得及知道,自己賴以生存的樹干已經被砍斷了,脫離了地面,再沒有水分供它們生存了。它們仿佛成了失掉了母親的孤兒,不久就會微笑不下去,連痛哭也沒有地方了。


    我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總是供過於求,經常為一些小動物、小花草惹起萬斛閑愁。真正的偉人們是決不會這樣的。反過來說,如果他們像我這樣的話,也決不能成為偉人。我還有點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個渺小的人,也甘於如此,我甘於為一些小貓小狗小花小草流淚嘆氣。這一棵古籐的滅亡在我心靈中引起的痛苦,別人是無法理解的。


    從此以後,我愛的這一條幽徑,我真有點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懸在空中的古籐枯干,它真像弔死鬼一般,讓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時候,我就緊閉雙眼,疾趨而過。心裡數著數:一, 二, 三, 四, 一直數到十。我估摸已經走到了小橋的橋頭上,弔死鬼不會看到了,我纔睜開眼走向前去。此時,我簡直是悲哀至極,哪裡還有什麼閑情逸致來欣賞幽徑的情趣呢?


    但是,這也不行。眼睛雖閉,但耳朵是關不住的。我隱隱約約聽到古籐的哭泣聲,細如蚊蠅,卻依稀可辨。它在控訴無端被人殺害。它在這裡已經待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樹一向和睦相處。它雖閱盡人間滄桑,卻從無害人之意。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為人間增添美麗。焉知一旦毀於愚氓之手。它感到萬分委屈,又投訴無門。它的靈魂死守在這裡。每到月白風清之夜,它會走出來“顯聖”的。在大白天,隻能偷偷地哭泣。山頭的群樹、池中的荷花是對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約束,寸步難行,隻能無言相對。在茫茫人世中,人們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哪裡有閑心來關懷一棵古籐的生死呢?於是,它隻有哭泣,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這樣沒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籐的哭泣聲恐怕隻有我一個能聽到。在浩茫無際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總總的植物中,燕園的這一棵古籐,實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問一個燕園中人,決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到這一棵古籐的存在的,決不會有任何人關心它的死亡的,決不會有任何人為之傷心的。偏偏出了我這樣一個人,偏偏讓我住到這個地方,偏偏讓我天天走這一條幽徑,偏偏又發生了這樣一個小小的悲劇;所有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壓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這一個十字架,隻有我自己來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願意把這個十字架背下去,永遠永遠地背下去。


     


    1992年9月13日


    清塘荷韻


    樓前有清塘數畝,記得三十多年前初搬來時,池塘裡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記憶裡還殘留著一些綠葉紅花的碎影。後來時移事遷,歲月流逝,池塘裡卻變得“半畝方塘一鋻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再也不見什麼荷花了。


    我腦袋裡保留的舊的思想意識頗多,每一次望到空蕩蕩的池塘,總覺得好像缺點什麼。這不符合我的審美觀念。有池塘就應當有點綠的東西,哪怕是蘆葦呢,也比什麼都沒有強。好的理想的當然是荷花。中國舊的詩文中,描寫荷花的簡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頤的《愛蓮說》讀書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遠益清”是膾炙人口的。幾乎可以說,中國沒有人不愛荷花的。可我們樓前池塘中獨獨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總覺得是一塊心病。


    有人從湖北來,帶來了洪湖的幾顆蓮子,外殼呈黑色,極硬。據說,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夠千年不爛。因此,我用鐵錘在蓮子上砸開了一條縫,讓蓮芽能夠破殼而出,不至永遠埋在泥中。這都是一些主觀的願望,蓮芽能不能夠出,都是極大的未知數。反正我總算是盡了人事,把五六顆敲破的蓮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聽天命了。


    這樣一來,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邊上去看上幾次。心裡總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纔露尖尖角”,有翠綠的蓮葉長出水面。可是,事與願違,投下去的年,一直到秋涼落葉,水面上也沒有出現什麼東西。經過了寂寞的鼕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光。可是,我翹盼的水面上卻仍然沒有露出什麼荷葉。此時我已經完全灰了心,以為那幾顆湖北帶來的硬殼蓮子,由於人力無法解釋的原因,大概不會再有長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無法把荷葉從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卻忽然出了奇跡。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在我投蓮子的地方長出了幾個圓圓的綠葉,雖然顏色極惹人喜愛,但是卻細弱單薄,可憐兮兮地平臥在水面上,像水浮蓮的葉子一樣。而且初隻長出了五六個葉片。我總嫌這有點太少,總希望多長出幾片來。於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邊上去觀望。有校外的農民來撈水草,總請求他們手下留情,不要踫斷葉片。但是經過了漫漫的長夏,淒清的秋天又降臨人間,池塘裡浮動的仍然隻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個葉片。對我來說,這又是一個雖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跡出現在第四年上。嚴鼕一過,池塘裡又溢滿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長葉的時候,在去年漂浮著五六個葉片的地方,一夜之間,突然長出了一大片綠葉,而且看來荷花在嚴鼕的冰下並沒有停止運動,因為在離開原有五六個葉片的那塊基地比較遠的池塘中心,也長出了葉片。


    葉片擴張的速度,擴張範圍的擴大,都是驚人地快。幾天之內,池塘內不小一部分,已經全為綠葉所覆蓋。而且原來平臥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蓮一樣的葉片,不知道是從哪裡聚集來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躍出了水面,長成了亭亭的荷葉。原來我心中還遲遲疑疑,怕池中長的是水浮蓮,而不是真正的荷花。這樣一來,我心中的疑雲一掃而光:池塘中生長的真正是洪湖蓮花的子孫了。我心中狂喜,這幾年總算是沒有白等。


    天地萌生萬物,對包括人在內的動植物等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賦予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無法抗御。隻要你肯費力來觀摩一下,就必然會承認這一點。現在擺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樓前池塘裡的荷花。自從幾個勇敢的葉片躍出水面以後,許多葉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間,就出來了幾十枝,而且迅速地擴散、蔓延。不到十幾天的工夫,荷葉已經蔓延得遮蔽了半個池塘。從我撒種的地方出發,向東西南北四面擴展。我無法知道,荷花是怎樣在深水中淤泥裡走動。反正從露出水面的荷葉來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離,纔能形成眼前這個局面。


    光長荷葉,當然是不能滿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據了解荷花的行家說,我門前池塘裡的荷花,同燕園其他池塘裡的,都不一樣。其他地方的荷花,顏色淺紅;而我這裡的荷花,不但紅色濃,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開出十六個復瓣,看上去當然就與眾不同了。這些紅艷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駕於蓮葉之上,迎風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時讀舊詩:“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愛其詩句之美,深恨沒有能親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賞一番。現在我門前池塘中呈現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像。是我把西湖從杭州搬到燕園裡來了。豈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幾年纔搬到朗潤園來的先生賜名為“季荷”。我覺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難道我這個人將以荷而傳嗎?


    前年和去年,每當夏月塘荷盛開時,我每天至少有幾次徘徊在塘邊,坐在石頭上,靜靜地吸吮荷花和荷葉的清香。“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我確實覺得四周靜得很。我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坐在那裡,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綠肥、紅肥。倒影映入水中,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後一接觸到水面,二者合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裡。我曾在某一本詩話上讀到兩句詩:“池花對影落,沙鳥帶聲飛。”作者深惜第二句對仗不工。這也難怪,像“池花對影落”這樣的境界究竟有幾個人能參悟透呢?


    晚上,我們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邊石頭上納涼。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銀光灑在荷花上。我忽聽撲通一聲。是我的小白波斯貓毛毛撲入水中,她大概是認為水中有白玉盤,想撲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覺得不對頭,連忙矯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離破碎,好久纔恢復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氣異常悶熱,而荷花則開得特歡。綠蓋擎天,紅花映日,把一個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滿而又滿,幾乎連水面都看不到了。一個喜愛荷花的鄰居,天天興致勃勃地數荷花的朵數。今天告訴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訴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雖然知道他為人細致,卻不相信他真能數出確實的朵數。在荷葉底下,石頭縫裡,旮旮旯旯,不知還隱藏著多少花骨朵兒,都是在岸邊難以看到的。粗略估計,今年大概開了將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觀了。


    連日來,天氣突然變寒,好像是一下子從夏天轉入秋天。池塘裡的荷葉雖然仍然是綠油一片,但是看來變成殘荷之日也不會太遠了。再過一兩個月,池水一結冰,連殘荷也將消逝得無影無蹤。那時荷花大概會在冰下鼕眠,做著春天的夢。它們的夢一定能夠圓的。“既然鼕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為我的“季荷”祝福。


     


    1997年9月16日中秋節


     


     


    那提心弔膽的一年


    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舊事重提,好像是揀起一面古鏡。用這一面古鏡照一照今天,纔更能顯出今天的光彩煥發。


    二十多年以前,我在大學裡學習了四年西方語言文學以後,帶著滿腦袋的荷馬、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回到故鄉母校高級中學去當國文教員。


    當我走進學校大門的時候,我的心情是復雜的。可以說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我終於抓到了一個飯碗,這簡直是絕處逢生;懼的是我比較熟悉的那一套東西現在用不上了,現在要往腦袋裡面裝屈原、李白和杜甫。


    從一開始接洽這個工作,我腦子裡就有一個問號:在那找飯碗如登天的時代裡,為什麼竟有一個飯碗自動地送上門來?我預感到這裡面隱藏著什麼危險的東西。但是,沒有飯碗,就喫不成飯,我抱著鋌而走險的心情想試一試再說。到了學校,纔逐漸從別人的談話中了解到,原來是校長想把本校的畢業生組織起來,好在對敵鬥爭中為他助一臂之力。我是屆甲班的畢業生,又撈到了一張一個著名的大學的畢業證書,因此被他看中,邀我來教書。英文教員滿了額,就隻好讓我教國文。


    就教國文吧。我反正是“瘸子掉在井裡,撈起來也是坐”。隻要有人敢請我,我就敢教。


    但是,問題卻沒有這樣簡單。我要教三個年級的三個班,備課要顧三頭,而且都是古典文學作品。我小時候雖然念過一些《詩經》《楚辭》,但是時間隔了這樣久,早已忘得差不多了。現在要教人,自己就要先弄懂。可是,真正弄懂又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現在教國文的同事都是我從前的教員,我本來應該而且可以向他們請教的。但是,根據我的觀察,現在我們之間的關繫變了:不再是師生,而是飯碗的爭奪者。在他們眼中,我幾乎是一個眼中釘。即使我問他們,他們也不會告訴我的。我隻好一個人單干。我日夜抱著一部《辭源》,加緊備課。有的典故查不到,就成天半夜地繞室彷徨。窗外校園極美,正盛開著木槿花,在暗夜中,陣陣幽香破窗而入。整個宇宙都靜了下來,隻有我一人還不能寧靜。我仿佛為人所遺棄,很想到什麼地方去哭上一場。


    我的老師們也並不是全不關心他們的老學生。我次上課以前,他們告訴我,先要把學生的名字都看上一遍,學生名字裡常常出現一些十分生僻的字,有的話就查一查《康熙字典》。如果堂就念不出學生的名字,在學生心目中這個教員就毫無威信,不容易當下去,影響到飯碗。如果臨時發現了不認識的字,就不要點這個名。點完後隻需問上一聲:“還有沒點到名的嗎?”那一個學生一定會舉手站起來。然後再問一聲:“你叫什麼名字呀?”他自己一報告,你也就認識了那一個字。如此等等,威信就可以保得十足。


    這雖是小小的一招,我卻是由衷感激。我教的三個班果然有幾個學生的名字連《辭源》上都查不到。如果沒有這一招,我的威信恐怕一開始就破了產,連一年教員也當不成了。


    可是課堂上也並不總是平靜無事。我的學生有的比我還大,從小就在家裡念私塾,舊書念得很不少。有一個學生曾對我說:“老師,我比你大五歲哩。”說罷嘿嘿一笑,我覺得裡面有威脅,有嘲笑。比我大五歲,又有什麼辦法呢?我這老師反正還要當下去。


    當時好像有一種風氣:教員一定要無所不知。學生以此要求教員,教員也以此自居。在課堂上,教員決不能承認自己講錯了,決不能有什麼問題答不出。否則就將為學生所譏笑。但是像我當時那樣剛從外語繫畢業的大娃娃教國文怎能完全講對呢?怎能完全回答同學們提出來的問題呢?有時候,隻好王顧左右而言他;被逼得緊了,就硬著頭皮,亂說一通。學生究竟相信不相信,我不清楚。反正他們也不是傻子,老師究竟多輕多重,他們心中有數。我自己十分痛苦。下班回到寢室,思前想後,坐立不安。孤苦寂寥之感又突然襲來,我又仿佛為人們所遺棄,想到什麼地方去哭上一場。


    別的教員怎樣呢?他們也許都有自己的煩惱,家家有一本難念的經。但是有幾個人卻是整天滿面春風,十分愉快。我有時候也從別人嘴裡聽到一些風言風語,說某某人陪校長太太打麻將了,某某人給校長了,某某人請校長夫婦喫飯了。


    我立刻想到自己的飯碗,也想學習他們一下。但是,卻來了問題:買禮物,準備酒席,都不是極困難的事情,可是,怎樣送給人家呢?怎樣請人家呢?如果隻說:“這是禮物,我要送給你。”或者:“我要請你喫飯。”雖然也難免心跳臉紅,但我自問還干得了。可是,這顯然是不行的,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一定還要耍一些花樣。這就是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了。我在自己屋裡,再三考慮,甚至自我表演,暗誦臺詞。後,我隻有承認,我在這方面缺少天纔,隻好作罷。我仿佛看到自己手裡的飯碗已經有點飄動。我真想到什麼地方去哭上一場。


    就這樣,半年過去了。到了放寒假的時候,一位河南籍的物理教員,因為靠山教育廳的一位科長垮了臺,就要被解聘。校長已經托人暗示給他,他雖然沒有出路,也隻有忍痛辭職。我們校長聽了,故意裝得大為震驚,三番兩次到這位教員屋裡去挽留,甚至聲淚俱下,後還表示要與他共進退。我初隻是一位旁觀者,站在旁邊看校長的表演藝術,欣賞他的表演天纔。但是,看來看去,我自己竟糊塗起來,我給校長的真摯態度所感動了。我也自動地變成演員,幫著校長挽留他。那位教員閱歷究竟比我深,他不為所動,還是卷了鋪蓋。因為他知道,連他的繼任人選都已經安排好了。


    我又長了一番見識,暗暗地責備自己糊塗。同時,我也不寒而栗,將來會不會有一天校長也要同我“共進退”呢?


    也就在這時候,校長大概逐漸發現,在我這個人身上,他失了眼力,看錯了人。我到了學校以後,雖然也在別人的幫助(毋寧說是牽引)下,把高中畢業同學組織起來,並且被選為什麼主席。但是,從那以後,就一點活動也沒有。我確實不知道,應該活動一些什麼。雖然我絞盡腦汁,辦法就是想不出。這樣當然就與校長原意相違了。他表面上待我還是客客氣氣,隻是有一次在有意和無意之間他對我說道:“你很安靜。”什麼叫做“安靜”呢?別人恐怕很難體會這兩個字的意思,我卻是能體會的。我回到寢室,又繞室彷徨。“安靜”兩個字給我以大威脅。我的飯碗好像就與這兩個字有關。我又仿佛為人所遺棄,想到什麼地方去哭上一場。


    春天早過,夏天又來,這正是中學教員緊張的時候。在教員休息室裡,經常聽到一些竊竊私語:“拿到了沒有?”不用說拿到什麼,大家都了解,這指的是下學期的聘書。有的神色自若,微笑不答。這都是有辦法的人,與校長關繫密切,或者屬於校長的基本隊伍。隻要校長在,他們決不會丟掉飯碗。有的就神色倉皇,舉止失措。這樣的人沒有靠山,飯碗掌握在別人手裡,命定是一年一度緊張。我把自己歸入這一類。我的神色如何,自己看不見,但是心情自己是知道的。校長給我下的斷語“安靜”,我覺得,就已經決定了我的命運。但我還僥幸有萬一的幻想,因此在倉皇中還有一點鎮靜。


    但是,這鎮靜是不可靠的。我心裡的滋味實際上同一年前大學將要畢業時差不多。我見了人,不禁也竊竊私語:“拿到了沒有?”我不喜歡那些神態自若的人。我隻願意接近那些神色倉皇的人,隻有對這一些人我纔有同病相憐之感。


    這時候,校園更加美麗了。木槿花雖還開放,但已經長滿了綠油油的大葉子。玫瑰花開得一叢一叢的,池塘裡的水浮蓮已經開出黃色的花朵。“小園香徑獨徘徊”,是頗有詩意的。可惜我什麼詩意都沒有。我耳邊隻有一個聲音:“拿到了沒有?”我覺得,大地茫茫,就是沒有我的容身之處。我又想到什麼地方去哭上一場。


    這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是,每一回憶起那提心弔膽的情況,就歷歷如在眼前,我真是永世難忘。現在把它寫了出來,算是送給今年畢業同學的一件禮物,送給他們一面鏡子。在這裡面,可以照見過去與現在,可以照出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1963年7月21日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