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剪一段月光放心上:餘光中經典精裝散文(餘光中寫給每一個漂泊者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餘光中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95179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9517910
    作者:餘光中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梁實秋、莫言、張曉風極力推崇的文學大家,華語世界廣受歡迎的散文大師——餘光中真摯書寫九十載人生況味。
    ★收錄餘光中經典篇目,當代文學的散文名篇《聽聽那冷雨》等,數十年來風靡兩岸三地。
    ★餘光中的散文氣勢宏大,語言猶如閱兵方陣,排山倒海,萬馬奔騰,並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餘光中家屬親自授權,親自審定篇目,原汁原味完整呈現餘光中文學創作精髓。

     
    內容簡介

          本書是餘光中先生執筆五十年文學創作精華,包含遊歷見聞、生活智慧、處世哲學、文學評論等諸多方面,收錄了他各個創作時期的經典名篇,一本書照見餘光中文學創作之路。
        餘光中瘦弱的身體裡有熾熱的光,照亮了蒼白年代裡無數幽閉孤憤的心靈;筆下月光化作心頭月光,永遠溫潤如水。
        本書主旨,在於讓我們在孤獨中品咂生命歡喜,於無情處體味人間大愛。獻給每一個漂泊的心靈。

    作者簡介


        餘光中,當代知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繫。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教於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多所高校。其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的創作,自稱是寫作的“四度空間”,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著有散文集《時間的鄉愁》《聽聽那冷雨》,評論集《分水嶺上》《舉杯向天笑》,詩集《白玉苦瓜》《藕神》。

    目錄
    輯 / 自得是福,自由是幸
    (每個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話,但是至少該像童年)
    誰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如果鏡子是無心的相機,所以健忘,那麼相機就是多情的鏡子,所以留影。)
    憑一張地圖
    (固然山水清明,遊目無礙,久之卻也感到寂寥)
    聽聽那冷雨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
    娓娓與喋喋
    (不知道我們這一生究竟要講多少句話?)
    朋友四型
    (一個人命裡不見得有太太或丈夫,但不可沒有朋友)
    日不落家
    (所謂恩情,是愛加上辛苦再乘以時間,所以是有增無減,且因累積而變得深厚)

    輯 / 自得是福,自由是幸


    自豪與自幸
    (每個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話,但是至少該像童年)
    誰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如果鏡子是無心的相機,所以健忘,那麼相機就是多情的鏡子,所以留影。)
    憑一張地圖
    (固然山水清明,遊目無礙,久之卻也感到寂寥)
    聽聽那冷雨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 
    娓娓與喋喋
    (不知道我們這一生究竟要講多少句話?)
    朋友四型
    (一個人命裡不見得有太太或丈夫,但不可沒有朋友)
    日不落家
    (所謂恩情,是愛加上辛苦再乘以時間,所以是有增無減,且因累積而變得深厚)
    借錢的境界
    (借錢,實在是介於藝術和戰術之間的事情) 
    幽默的境界 
    (幽默,可以說是一個敏銳的心靈)


    第二輯 / 溫柔半兩,心香一瓣


    猛虎與薔薇 
    (他心裡已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獨木橋與雙行道 
    (先知的影響,往往是隔代的)
    尺素寸心
    (接讀朋友的來信,尤其是遠自海外猶帶著異國風雲的航空信,確是人生一大快事)
    一笑人間萬事
    (在這種氣氛中加入笑陣的臺下人,更感到人同此心、與眾共歡的快意)
    沒有鄰居的都市
    (臺北已成沒有鄰居的都市) 
    重登鸛雀樓
    (藝術的至境不必是寫實) 
    從母親到外遇 
    (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
    沙田山居
    (海潮與風聲,即使撼天震地,也不過為無邊的靜加注荒情與野趣罷了)
    茱萸之謎
    (茱萸在中國詩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
    高速的聯想
    (我的輪印下重重疊疊多少古英雄長征的蹄印)


    第三輯 / 萬事盡頭,終將如意


    望鄉的牧神
    (那年的秋季特別長,一直拖到感恩節,還不落雪)
    不朽,是一堆頑石?
    (詩人之隅雖為傳統的聖地,卻也為現代而開放)
    滿亭星月
    (於是大家都伸出手臂,在造夢的月光裡,向永不歇息的潮水揮舞起來) 
    假如我有九條命
    (後還剩一條命,用來從從容容地過日子,看花開花謝,人往人來) 
    我的四個假想敵
    (我起身去開大門,發現長發亂處,又一個假想敵來掠餘宅)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鄉居的少年那麼神往於火車,大概因為它雄偉而修長)
    逍遙遊
    (我的觀星,信目所之,純然是無為的)
    另有離愁
    (既然提得起,就不該放下。於是滿載而歸)


    第四輯 / 興於喜悅,終於徹悟


    給莎士比亞的一封回信
    (後會有期,說不定我會去西敏寺拜望您的)
    書齋• 書災
    (物以類聚,我的朋友大半也是書獃子) 
    鈔票與文化
    (鈔票上豈但有詩,還有藝術、有常識、有歷史) 
    凡• 高的向日葵
    (太陽、向日葵、凡• 高,三位一體)
    夜讀叔本華
    (作家可以分為流星、行星、恆星三類)
    繡口一開 
    (據說演講是一種藝術,可以修煉而成)
    雲門大開
    (林懷民從雲門下舞蹈而來,帶來了中國的現代舞) 
    後浪來了 
    (即使在中年的詩人之間,語言的淨化也漸有顯明的趨勢)

    媒體評論

    餘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我也是餘先生的粉絲。餘光中對中國古典文學真是熟到了骨頭裡去,這是真正高明的繼承。可以在他詩裡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他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西方文化的基礎上,熔鑄成了他的詩歌散文,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文學個性。像把喫食消化成營養一樣,同樣了無痕跡。

    餘光中先生纔兼詩文,情繫兩岸,學融中西,為人溫良敦厚,是中國當代文學燦爛群星之一。巨星殞落,我心悲傷。今夜星光,地久天長。

    他既是詩人,創作之餘在學術上也有其成就;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中英文、古今中外文化修養都非常好;用字、煉字之精致別人很難企及,他是文字方面的全纔。


     餘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梁實秋
     
        我也是餘先生的粉絲。餘光中對中國古典文學真是熟到了骨頭裡去,這是真正高明的繼承。可以在他詩裡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他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西方文化的基礎上,熔鑄成了他的詩歌散文,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文學個性。像把喫食消化成營養一樣,同樣了無痕跡。


        ——莫言
     
        餘光中先生纔兼詩文,情繫兩岸,學融中西,為人溫良敦厚,是中國當代文學燦爛群星之一。巨星殞落,我心悲傷。今夜星光,地久天長。


        ——韓少功
     
        他既是詩人,創作之餘在學術上也有其成就;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中英文、古今中外文化修養都非常好;用字、煉字之精致別人很難企及,他是文字方面的全纔。


        ——張曉風

    在線試讀
    自豪與自幸
    ——我的國文啟蒙
    每個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話,但是至少該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紅塵裡長大,不得親近草木蟲魚,且又飽受考試的威脅,就不得縱情於雜學閑書,更不得看雲、聽雨,發一整個下午的獃。我的中學時代在四川的鄉下度過,正是抗戰,盡管貧於物質,卻富於自然,裕於時光,稚小的我乃得以親近山水,且涵泳中國的文學。所以每次憶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我相信一個人的中文根底,必須深固於中學時代。若是等到大學纔來補救,就太晚了,所以大一國文之類的課程不過虛設。我的幸運在於中學時代是在純樸的鄉間度過,而家庭背景和學校教育也宜於學習中文。
    1940年秋天,我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成為初一的學生。那家中學在四川江北縣悅來場,靠近嘉陵江邊,因為抗戰,纔從南京遷去了當時所謂的“大後方”。不能算是什麼名校,但是教學認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幾年打結實的。尤其是英文老師孫良驥先生,嚴謹而又關切,對我的教益多。當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後我是否進外文繫,大有問題。
    至於國文老師,則前後換了好幾位。川大畢業的陳夢家先生,兼授國文和歷史,雖然深度近視,戴著厚如醬油瓶底的眼鏡,卻非目光如豆,學問和口纔都頗出眾。另有一位國文老師,已忘其名,隻記得儀容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陳老師那麼不修邊幅,甚至有點邋遢。更記得他是北師大出身,師承自多名士耆宿,就有些看不起陳先生,甚至溢於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撥貢來教我們國文。他是戴伯瓊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慣稱的“老夫子”。依清制科舉,每十二年由各省學政考選品學兼優的生員,保送入京,也就是貢入國子監,謂之撥貢。再經朝考及格,可充京官、知縣或教職。如此考選撥貢,每縣隻取一人,真是高纔生了。戴老夫子應該就是巴縣(即江北縣)的撥貢,舊學之好可以想見。鼕天他來上課,步履緩慢,意態從容,常著長衫,戴黑帽,坐著講書。至今我還記得他教周敦頤的《愛蓮說》,如何搖頭晃腦,用川腔吟誦,有金石之聲。這種老派的吟誦,隨情轉腔,一詠三嘆,無論是當眾朗誦或者獨自低吟,對於體味古文或詩詞的意境,感性的功效。現在的學生,甚至主修中文繫的,也往往隻會默讀而不會吟誦,與古典文學不免隔了一層。
    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們交作文時,就試寫文言。憑我們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頗客氣,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給六十分。後來我們死了心,改寫白話,結果反而獲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料。

    自豪與自幸
        ——我的國文啟蒙



        每個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話,但是至少該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紅塵裡長大,不得親近草木蟲魚,且又飽受考試的威脅,就不得縱情於雜學閑書,更不得看雲、聽雨,發一整個下午的獃。我的中學時代在四川的鄉下度過,正是抗戰,盡管貧於物質,卻富於自然,裕於時光,稚小的我乃得以親近山水,且涵泳中國的文學。所以每次憶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我相信一個人的中文根底,必須深固於中學時代。若是等到大學纔來補救,就太晚了,所以大一國文之類的課程不過虛設。我的幸運在於中學時代是在純樸的鄉間度過,而家庭背景和學校教育也宜於學習中文。
        1940年秋天,我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成為初一的學生。那家中學在四川江北縣悅來場,靠近嘉陵江邊,因為抗戰,纔從南京遷去了當時所謂的“大後方”。不能算是什麼名校,但是教學認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幾年打結實的。尤其是英文老師孫良驥先生,嚴謹而又關切,對我的教益多。當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後我是否進外文繫,大有問題。
        至於國文老師,則前後換了好幾位。川大畢業的陳夢家先生,兼授國文和歷史,雖然深度近視,戴著厚如醬油瓶底的眼鏡,卻非目光如豆,學問和口纔都頗出眾。另有一位國文老師,已忘其名,隻記得儀容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陳老師那麼不修邊幅,甚至有點邋遢。更記得他是北師大出身,師承自多名士耆宿,就有些看不起陳先生,甚至溢於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撥貢來教我們國文。他是戴伯瓊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慣稱的“老夫子”。依清制科舉,每十二年由各省學政考選品學兼優的生員,保送入京,也就是貢入國子監,謂之撥貢。再經朝考及格,可充京官、知縣或教職。如此考選撥貢,每縣隻取一人,真是高纔生了。戴老夫子應該就是巴縣(即江北縣)的撥貢,舊學之好可以想見。鼕天他來上課,步履緩慢,意態從容,常著長衫,戴黑帽,坐著講書。至今我還記得他教周敦頤的《愛蓮說》,如何搖頭晃腦,用川腔吟誦,有金石之聲。這種老派的吟誦,隨情轉腔,一詠三嘆,無論是當眾朗誦或者獨自低吟,對於體味古文或詩詞的意境,感性的功效。現在的學生,甚至主修中文繫的,也往往隻會默讀而不會吟誦,與古典文學不免隔了一層。
        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們交作文時,就試寫文言。憑我們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頗客氣,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給六十分。後來我們死了心,改寫白話,結果反而獲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料。
        有一次和同班的吳顯恕讀了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佩服其文采之餘,對紛繁的典故似懂非懂,乃持以請教戴老夫子,也帶點好奇,有意考他一考。不料夫子一瞥題目,便把書闔上,滔滔不絕,不但我們問的典故他如數家珍地詳予解答,就連沒有問的,他也一並加以講解,令我們佩服之至。
        國文班上,限於課本,所讀畢竟有限,課外研修的師承則來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什麼學者,但他們出身舊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曉暢通達的。我一進中學,他們就認為我應該讀點古文了,父親便開始教我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母親也在一旁幫腔。我不太喜歡這種文章,但感於雙親的諄諄指點,也就十分認真地學習。接下來是讀《留侯論》,雖然也是以知性為主的議論文,卻淋漓恣肆,兼具生動而鏗鏘的感性,令我非常感動。再下來便是《春夜宴桃李園序》《弔古戰場文》《與韓荊州書》《陋室銘》等幾篇。我領悟漸深,興趣漸濃,甚至倒過來央求他們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們不很願意,認為我應該多讀一些載道的文章,但見我頗有進步,也真有興趣,便又教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滕王閣序》《阿房宮賦》。
        父母教我這些,每在講解之餘,各以自己的鄉音吟哦給我聽。父親誦的是閩南調,母親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從鄉音深處召喚著我,對我都異常親切。就這麼,每晚就著搖曳的桐油燈光,一遍又一遍,有時低回,有時高亢,我習誦著這些古文,忘情地贊嘆駢文的工整典麗,散文的開闔自如。這樣的反復吟詠,潛心體會,對於真正進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歷史,涵泳文化,為深刻、委婉。日後我在詩文之中展現的古典風格,正以桐油燈下的夜讀為其源頭。為此,我永遠感激父母當日的啟發。
        不過那時為我啟蒙的,還應該一提二舅父孫有孚先生。那時我們是在悅來場的鄉下,住在一座朱氏宗祠裡,山下是南去的嘉陵江,濤聲日夜不斷,入夜尤其撼耳。二舅父家就在附近的另一個山頭,和朱家祠堂隔谷相望。父親經常在重慶城裡辦公,隻有母親帶我住在鄉下,教授古文這件事就由二舅父來接手。他比父親要閑,舊學造詣也似較高,而且更加喜歡美文,正合我的抒情傾向。
        他為我講了前後《赤壁賦》和《秋聲賦》,一面捧著水煙筒,不時滋滋地抽吸,一面為我娓娓釋義,哦哦誦讀。他的鄉音同於母親,近於吳儂軟語,纖秀之中透出儒雅。他家中藏書不少,吸引我的是一部插圖動人的線裝《聊齋志異》。二舅父和父親那一代,認為這種書輕佻側艷,隻宜偶爾消遣,當然不會鼓勵子弟去讀。好在二舅父也不怎麼反對,課餘任我取閱,縱容我神遊於人鬼之間。
        後來父親又找來《古文筆法百篇》和《幼學瓊林》《東萊博議》之類,抽教了一些。長夏的午後,喫罷綠豆湯,父親便躺在竹睡椅上,一卷接一卷地細覽他的《綱鋻易知錄》,一面嘆息盛衰之理,我則暢讀舊小說,尤其耽看《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甚至《封神榜》《東周列國志》《七俠五義》《包公案》《平山冷燕》等也在閑觀之列,但看得入神也仔細的,是《三國演義》,連草船借箭那一段的《大霧垂江賦》也讀了好幾遍。至於《儒林外史》和《紅樓夢》,則要到進了大學纔認真閱讀。當時初看《紅樓夢》,隻覺其婆婆媽媽,很不耐煩,竟半途而廢。早在高中時代,我的英文已經頗有進境,可以自修《莎氏樂府本事》(Tales from Shakespeare,by Charles Lamb),甚至試譯拜倫《海羅德公子遊記》(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片段。隻怪我野心太大,頭緒太多,所以讀中國作品也未能全力以赴。
        我一直認為,不讀舊小說難謂中國的讀書人。“高眉”(high-brow)的古典文學固然是在詩文與史哲,但“低眉”(low-brow)的舊小說與民謠、地方戲之類,卻為市井與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騷人墨客,下至走卒販夫,廣為雅俗共賞。身為中國人而不識關公、包公、武松、薛仁貴、孫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議的。如果說莊、騷、李、杜、韓、柳、歐、蘇是古典之葩,則西遊、水滸、三國、紅樓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圓規,缺其一腳必難成其圓。
        讀中國的舊小說,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認識舊社會的民俗風土、市井江湖,為儒道釋俗化的三教文化做一注腳;另一則是在文言與白話之間搭一橋梁,俾在兩岸自由來往。當代學者慨嘆學子中文程度日低,開出來的藥方常是“多讀古書”。其實目前學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強吞咽幾丸《孟子》或《史記》,實在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根底太弱,虛不受補。倒是舊小說融貫文白,不但語言生動,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詞彙豐富;用白話寫的,有口語的流暢,無西化之夾生,可謂舊社會白語文的“原湯正味”,而用文話寫的,如《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與唐人傳奇之類,亦屬淺近文言,便於白話過渡。加以故事引人入勝,這些小說能使青年讀者潛化於無形,耽讀之餘,不知不覺就把中文摸熟弄通,雖不足從事什麼聲韻訓詁,至少可以做到文從字順,達意通情。
        我那一代的中學生,非但沒有電視,也難得看到電影,甚至廣播也不普及。聲色之娛,恐怕隻有靠話劇了,所以那是話劇的黃金時代。一位窮鄉僻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方便的方式就是讀舊小說。加以考試壓力不大,都市娛樂的誘惑不多而且太遠,而長夏午寐之餘,隆鼕雪窗之內,常與諸葛亮、秦叔寶為伍,其樂何輸今日的磁碟、錄影帶、卡拉OK?而更幸運的,是在“且聽下回分解”之餘,我們那一代的小“看官”們竟把中文讀通了。
        同學之間互勉的風氣也很重要。巴蜀文風頗盛,民間素來重視舊學,可謂弦歌不輟。我的四川同學家裡常見線裝藏書,有的可能還是珍本,不免拿來校中炫耀,乃得奇書共賞。當時中學生之間,流行的課外讀物分為三類:古典文學,尤其是舊小說;新文學,尤其是30年代白話小說;翻譯文學,尤其是帝俄與蘇聯的小說。三類之中,我對後面兩類並不太熱衷,一來因為我勤讀英文,進步很快,準備日後直接欣賞原文,至少可讀英譯本,二來我對當時西化而生硬的新文學文體,多無好感,對一般新詩,尤其是普羅八股,實在看不上眼。同班的吳顯恕是蜀人,家多古典藏書,常攜來與我共賞,每遇奇文妙句,輒同聲嘖嘖。有一次我們迷上了《西廂記》,愛不釋手,甚至會趁下課的十分鐘展卷共讀,踫上空堂,更並坐在校園的石階上,膝頭攤開張生的苦戀,你一節,我一段,吟詠什麼“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後來發現了蘇曼殊的《斷鴻零雁記》,也激賞了一陣,並傳觀彼此抄下的佳句。
        至於詩詞,則除了課本裡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師和長輩並未著意為我啟蒙,倒是性之相近,習以為常,可謂無師自通。當然起初不是真通,隻是感性上覺得美,覺得親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層,紛繁的附注也不暇細讀。不過熱愛卻是真的,從初中起就喜歡唐詩,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與宋之詞,歷大學時代而不衰。
        奇怪的,是我吟詠古詩的方式,雖得閩腔吳調的口授啟蒙,兼采二舅父哦嘆之音,日後竟然發展成唯我獨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餘韻不絕,跟長輩比較單調的誦法全然相異。五十年來,每逢獨處寂寞,例如異國的風朝雪夜,或是高速長途獨自駕車,便縱情朗吟“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或是“長洪鬥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頓覺太白、東坡就在肘邊,一股豪氣上通唐宋。若是吟起更高古的“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興就更加蒼涼了。
        《晉書•王敦傳》說王敦酒後,輒詠曹操這四句古詩,一邊用玉如意敲打唾壺做節拍,壺邊盡缺。清朝的名詩人龔自珍有這麼一首七絕:“回腸蕩氣感精靈,座客蒼涼酒半醒。自別吳郎高詠減,珊瑚擊碎有誰聽?”說的正是這種酒酣耳熱,縱情朗吟,而四座共鳴的豪興。這也正是中國古典詩感性的生命所在。隻用今日的普通話來讀古詩或者默念,隻恐永遠難以和李杜呼吸相通,太可惜了。
        前年10月,我在英國六個城市巡回誦詩。每次在朗誦自己作品六七首的英譯之後,我一定選一兩首中國古詩,先讀其英譯,然後朗吟原文。吟聲一斷,掌聲立起,反應之熱烈,從無例外。足見詩之朗誦具有超乎意義的感染性,不幸這種感性教育今已蕩然無存,與書法同一式微。
        去年12月,我在“第二屆中國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上,對各國的漢學家報告我中譯王爾德喜劇《溫夫人的扇子》的經驗,說王爾德的文字好炫纔氣,每令譯者“望洋興嘆”而難以下筆,但是有些地方踫巧,我的譯文也會勝過他的原文。眾多學者喫了一驚,一起抬頭等待下文。我說:“有些地方,例如對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這種地方,原文不如譯文,不是王爾德不如我,而是他撈過了界,竟以英文的弱點來踫中文的強勢。”
        我以身為中國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為幸。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