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忽有故人上心頭(季羨林、俞平伯等華語散文大家感動之作,在寂寞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27-329
    【優惠價】
    142-206
    【作者】 季羨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ISBN】978755461977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4619773
    作者:季羨林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一本懷人紀事的文章合集,收錄季羨林、丁玲、豐子愷等十四位華語散文大家的文字作品。


    2.追憶故人或親友,寫給愛人的繾綣情書,訴說日常裡的愛與懷念,作家們的情真意切,安撫當代人的玻璃心與愛無能。


    3.以雋永灑脫之筆談論親朋師友,或直擊主題,或慢慢鋪敘,唱給生命的動人牧歌。


    4.內外雙封面,127mm×190mm小巧文庫本,封面選用特種紙張,內文選用高克重膠版紙印刷,力求裝幀樸實又不失典雅。

     
    內容簡介

    《忽有故人上心頭》這是一本懷人紀事的文章合集,收錄了季羨林、丁玲、豐子愷等作家的散文作品。在這些文章裡,作家們談論自己的親朋師友,或直擊主題,或慢慢鋪敘,其中有對過往歲月中重要、難忘的經歷的回憶,也有對故友親朋的深切思念和緬懷。

    作者簡介

    季羨林,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終身教授。著有散文隨筆《清塘荷韻》《留德十年》《清華園日記》等。


     


    丁玲,作家、社會活動家。1928 年完成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關注和爭議。1948年寫成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被譯成多種文字並榮獲多項大獎。


     


    俞平伯,作家、學者。畢業於北京大學,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著有散文集《燕知草》《雜拌兒》《燕郊集》。所著《紅樓夢研究》為“新紅學派”代表作之一,具有開創意義。

    目錄
    輯一 從來隻有情難盡
    懷李叔同先生 豐子愷
    悼夏丏尊先生 豐子愷
    訪梅蘭芳 豐子愷
    憶振鐸兄 俞平伯
    悼組緗 季羨林
    憶章用 季羨林
    弔劉叔和 徐志摩

    輯二 今日花開又一年
    纔子趙樹理 汪曾祺
    老舍先生 汪曾祺
    悼念羅常培先生 老舍
    我的母親 老舍

    輯一 從來隻有情難盡


    懷李叔同先生 豐子愷


    悼夏丏尊先生 豐子愷


    訪梅蘭芳 豐子愷


    憶振鐸兄 俞平伯


    悼組緗 季羨林


    憶章用 季羨林


    弔劉叔和 徐志摩


     


    輯二 今日花開又一年


    纔子趙樹理 汪曾祺


    老舍先生 汪曾祺


    悼念羅常培先生 老舍


    我的母親 老舍


     


    輯三 人間難免別離愁


    籐野先生 魯迅


    範愛農 魯迅


    記念魯迅


    一個真實人的一生 ——記胡也頻  丁玲


     


    輯四 桃李春風一杯酒


    魯迅翁雜憶 夏丏尊


    憶六逸先生 鄭振鐸


    記黃小泉先生 鄭振鐸


    雕刻家劉開渠 郁達夫


     


    輯五 此情可待成追憶


    追憶曾孟樸先生 胡適


    背影 朱自清


    我所見的葉聖陶 朱自清


    追念同軒老人 王統照

    媒體評論
    恩師的魅力,就是仿佛無法用堂皇的語言來言說他的魅力。用在恩師身上的形容詞,合適的大概還是純粹和平淡。
    ——學者 錢文忠

    《廢都》遭遇風波的關頭,很多朋友因為《廢都》被禁不敢與他再接近,但當年有兩個人力挺《廢都》,分別是季羨林和馬原。……現在的情況也是這樣,一些並不專門以寫散文為職業的人寫出的散文特別好……季羨林先生散文寫得好。
    ——作家 賈平凹

    她並非像某些人說的那樣簡單。在全國掀起張愛玲熱的時候,我深深地為了人們沒有紀念和談論丁玲而悲傷而不平。我願意愚蠢地和冒昧地以一個後輩作家和曾經是丁玲忠實讀者的身份,懷著對天人相隔的一個大作家的難以釋然的懷念和敬意,為丁玲長歌當哭。

    恩師的魅力,就是仿佛無法用堂皇的語言來言說他的魅力。用在恩師身上的形容詞,合適的大概還是純粹和平淡。


                                                                                ——學者  錢文忠


     


    《廢都》遭遇風波的關頭,很多朋友因為《廢都》被禁不敢與他再接近,但當年有兩個人力挺《廢都》,分別是季羨林和馬原。……現在的情況也是這樣,一些並不專門以寫散文為職業的人寫出的散文特別好……季羨林先生散文寫得好。


                                                                              ——作家  賈平凹


     


    她並非像某些人說的那樣簡單。在全國掀起張愛玲熱的時候,我深深地為了人們沒有紀念和談論丁玲而悲傷而不平。我願意愚蠢地和冒昧地以一個後輩作家和曾經是丁玲忠實讀者的身份,懷著對天人相隔的一個大作家的難以釋然的懷念和敬意,為丁玲長歌當哭。


                                                                     ——作家  王蒙

    在線試讀
    我從重慶郊外遷居城中,候船返滬。剛纔遷到,接得夏丏尊老師逝世的消息。記得三年前,我從遵義遷重慶,臨行時接得弘一法師往生的電報。我所敬愛的兩位教師的後消息,都在我行旅倥傯的時候傳到。這偶然的事,在我覺得很是蹊蹺。因為這兩位老師同樣的可敬可愛,昔年曾經給我同樣寶貴的教誨;如今噩耗傳來,也好比給我同樣的後訓示。這使我感到分外的哀悼與警惕。
    我早已確信夏先生是要死的,同確信任何人都要死的一樣。但料不到如此其速。八年違教,快要再見,而終於不得再見!真是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猶憶二十六年(1937)秋,盧溝橋事變之際,我從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車,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滿面憂愁,說一句話,嘆一口氣。我因為要乘當天的夜車返杭,匆匆告別。我說:“夏先生再見。”夏先生好像罵我一般憤然地答道:“不曉得能不能再見!”同時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門口目送我。我回頭對他發笑。因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總是笑他多憂。豈知這一次正是我們的後一面,果然這一別“不能再見”了!
    後來我扶老攜幼,倉皇出奔,輾轉長沙、桂林、宜山、遵義、重慶各地。夏先生始終住在上海。 初年還常通信。自從夏先生被敵人捉去監禁了一回之後,我就不敢寫信給他,免得使他受累。勝利一到,我寫了一封長信給他。見他回信的筆跡依舊遒勁挺秀,我很高興。字是精神的像征,足證夏先生精神依舊。當時以為馬上可以再見了,豈知交通與生活日益困難,使我不能早歸;終於在勝利後八個半月的今日,在這山城客寓中接到他的噩耗,也可說是“抱恨終天”的事!
    夏先生之死,使“文壇少了一位老將”“青年失了一位導師”,這些話一定有許多人說,用不著我再講。我現在隻就我們的師弟情緣上表示哀悼之情。
    夏先生與李叔同先生( 弘一法師), 具有同樣的纔調, 同樣的胸懷。 不過表面上一位做和尚, 一位是居士而已。
    猶憶三十餘年前,我當學生的時候,李先生教我們圖畫、音樂,夏先生教我們國文。我覺得這三種學科同樣的嚴肅而有興趣。 就為了他們二人同樣的深解文藝的真諦,故能引人入勝。夏先生常說:“李先生教圖畫、音樂,學生對圖畫、音樂看得比國文、數學等更重。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緣故。因為他教圖畫、音樂,而他所懂得的不僅是圖畫、音樂;他的詩文比國文先生的更好,他的書法比習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 這好比一尊佛像, 有後光,故能令人敬仰。”這話也可說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監,後來教國文。但他也是博學多能,隻除不弄音樂以外,其他詩文、繪畫( 鋻賞)、金石、書法、理學、佛典,以至外國文、科學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生交遊, 因此能得學生的心悅誠服。

    我從重慶郊外遷居城中,候船返滬。剛纔遷到,接得夏丏尊老師逝世的消息。記得三年前,我從遵義遷重慶,臨行時接得弘一法師往生的電報。我所敬愛的兩位教師的後消息,都在我行旅倥傯的時候傳到。這偶然的事,在我覺得很是蹊蹺。因為這兩位老師同樣的可敬可愛,昔年曾經給我同樣寶貴的教誨;如今噩耗傳來,也好比給我同樣的後訓示。這使我感到分外的哀悼與警惕。


    我早已確信夏先生是要死的,同確信任何人都要死的一樣。但料不到如此其速。八年違教,快要再見,而終於不得再見!真是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猶憶二十六年(1937)秋,盧溝橋事變之際,我從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車,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滿面憂愁,說一句話,嘆一口氣。我因為要乘當天的夜車返杭,匆匆告別。我說:“夏先生再見。”夏先生好像罵我一般憤然地答道:“不曉得能不能再見!”同時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門口目送我。我回頭對他發笑。因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總是笑他多憂。豈知這一次正是我們的後一面,果然這一別“不能再見”了!


    後來我扶老攜幼,倉皇出奔,輾轉長沙、桂林、宜山、遵義、重慶各地。夏先生始終住在上海。 初年還常通信。自從夏先生被敵人捉去監禁了一回之後,我就不敢寫信給他,免得使他受累。勝利一到,我寫了一封長信給他。見他回信的筆跡依舊遒勁挺秀,我很高興。字是精神的像征,足證夏先生精神依舊。當時以為馬上可以再見了,豈知交通與生活日益困難,使我不能早歸;終於在勝利後八個半月的今日,在這山城客寓中接到他的噩耗,也可說是“抱恨終天”的事!


    夏先生之死,使“文壇少了一位老將”“青年失了一位導師”,這些話一定有許多人說,用不著我再講。我現在隻就我們的師弟情緣上表示哀悼之情。


    夏先生與李叔同先生( 弘一法師), 具有同樣的纔調, 同樣的胸懷。 不過表面上一位做和尚, 一位是居士而已。


    猶憶三十餘年前,我當學生的時候,李先生教我們圖畫、音樂,夏先生教我們國文。我覺得這三種學科同樣的嚴肅而有興趣。 就為了他們二人同樣的深解文藝的真諦,故能引人入勝。夏先生常說:“李先生教圖畫、音樂,學生對圖畫、音樂看得比國文、數學等更重。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緣故。因為他教圖畫、音樂,而他所懂得的不僅是圖畫、音樂;他的詩文比國文先生的更好,他的書法比習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 這好比一尊佛像, 有後光,故能令人敬仰。”這話也可說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監,後來教國文。但他也是博學多能,隻除不弄音樂以外,其他詩文、繪畫( 鋻賞)、金石、書法、理學、佛典,以至外國文、科學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生交遊, 因此能得學生的心悅誠服。


    他當舍監的時候,學生們私下給他起個諢名,叫夏木瓜。但這並非惡意,卻是好心。因為他對學生如對子女,率直開導,不用敷衍、欺蒙、壓迫等手段。學生們初覺得忠言逆耳,看見他的頭大而圓,就給他起這個諢名。但後來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愛我們,這綽號就變成了愛稱而沿用下去。凡學生有所請願,大家都說:“同夏木瓜講,這纔成功。”他聽到請願,也許喑嗚叱咤地罵你一頓;但如果你的請願合乎情理,他就當作自己的請願,而替你設法了。


    他教國文的時候,正是“五四”將近。 我們做慣了“太王留別父老書”“黃花主人致無腸公子書”之類的文題之後,他突然叫我們做一篇“自述”。而且說:“不準講空話, 要老實寫。”有一位同學,寫他父親客死他鄉,他“星夜匍伏奔喪”。夏先生苦笑著問他:“你那天晚上真個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發笑, 那位同學臉孔緋紅。又有一位同學發牢騷,贊隱遁, 說要:“樂琴書以消憂,撫孤松而盤桓。” 夏先生厲聲問他:“你為什麼來考師範學校?”弄得那人無言可對。這樣的教法,初被頑固守舊的青年所反對。他們以為文章不用古典,不發牢騷,就不高雅。 竟有人說:“他自己不會做古文( 其實做得很好),所以不許學生做。”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多數學生,對夏先生這種從來未有的、大膽的革命主張,覺得驚奇與折服,好似長夢猛醒,恍悟今是昨非。這正是五四運動的初步。


    李先生做教師,以身作則,不多講話,使學生衷心感動,自然誠服。譬如上課,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應寫的,都先寫好( 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時候推開來),然後端坐在講臺上等學生到齊。譬如學生還琴時彈錯了,他舉目對你一看,但說:“下次再還。”有時他沒有說,學生喫了他一眼,自己請求下次再還了。他話很少,說時總是和顏悅色的。但學生非常怕他,敬愛他。夏先生則不然,毫無矜持,有話直說。學生便嬉皮笑臉,同他親近。偶然走過校庭,看見年紀小的學生弄狗,他也要管:“為啥同狗為難!”放假日子,學生出門, 夏先生看見了便喊:“早些回來,勿可喫酒啊!”學生笑著連說:“不喫,不喫!”趕快走路。走得遠了,夏先生還要大喊:“銅鈿少用些!”學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實在感激他,敬愛他。


    夏先生與李先生對學生的態度, 完全不同。而學生對他們的敬愛,則完全相同。這兩位導師,如同父母一樣。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媽媽的教育”。夏先生後來翻譯的《愛的教育》風行國內,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國文教材。這不是偶然的事。


    我師範畢業後,就赴日本。從日本回來就同夏先生共事,當教師,當編輯。我遭母喪後辭職閑居, 直至逃難。但其間與書店關繫仍多,常到上海與夏先生相晤。故自我離開夏先生的絳帳,直到全面抗戰前數日的訣別,二十年間,常與夏先生接近,不斷地受他的教誨。其時李先生已經做了和尚,芒鞋破缽,雲遊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兩個世界的人。但在我覺得仍是以前的兩位導師,不過所導的範圍由學校擴大為人世罷了。


    李先生不是“走投無路,遁入空門”的,是為了人生根本問題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於眾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雖然沒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懷的; 他是贊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隻因種種塵緣的牽阻,使夏先生沒有勇氣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憂愁苦悶,由此發生。


    凡熟識夏先生的人,沒有一個不曉得夏先生是個多憂善愁的人。他看見世間的一切不快、不安、 不真、不善、不美的狀態,都要皺眉, 嘆氣。他不但憂自家,又憂友、憂校、憂店、憂國、憂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皺著眉頭替他擔憂;有人失業了,夏先生又皺著眉頭替他著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喫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產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皺著眉頭替他們憂愁。 學校的問題,公司的問題,別人都當作例行公事處理的,夏先生卻當作自家的問題,真心地擔憂;國家的事,世界的事,別人當作歷史小說看的, 在夏先生都是切身問題,真心地憂愁,皺眉,嘆氣。 故我和他共事的時候,對夏先生凡事都要講得樂觀些,有時竟瞞過他,免得使他增憂。他和李先生一樣的痛感眾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樣行大丈夫事; 他隻能憂傷終老。在“人世”這個大學校裡,這二位導師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與“媽媽的教育”。


    朋友的太太生產,小孩子跌跤等事,都要夏先生擔憂。那麼,八年來水深火熱的上海生活,不知為夏先生增添了幾十萬斛的憂愁!憂能傷人,夏先生之死,是供給憂愁材料的社會所致使,日本侵略者所促成的!


    以往我每逢寫一篇文章,寫完之後總要想:“不知這篇東西夏先生看了怎麼說。”因為我的寫文, 是在夏先生的指導鼓勵之下學起來的。今天寫完了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不知這篇東西夏先生看了怎麼說。”兩行熱淚,一齊沉重地落在這原稿紙上。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