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閑情偶寄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23-179
    【優惠價】
    77-112
    【作者】 林語堂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13449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1344903
    作者:林語堂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11月 

        
        
    "

    內容簡介
    古教堂、舊式家具、版了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書籍,我們是喜歡的,但人多數的人忘卻了老年人的美。這種美是值得我們欣賞,在生活中是__分需要的。我認為古老的東西,圓滿的東西,飽經世變的東西纔是最美的東西。
    高等教育的目標應該叫人對於任何所行所做的事,養出可以終身行之的一種“風度”。 “教育應該教我們頂天立地,我行吾素,寧做裝痴作聾的奇士,勿做糊塗嚴肅的蠢纔。”
    女人常怕被歲月所遺棄,如在公園晚間園門關時不及出去而被關閉在裡邊一般。困此常有人說,女人一生中最長的一年是二十九歲,直可以延長到三四年之久而依然是二十九歲。
    任何欲望帶來的幸福,都會是空虛沒有自信的。隻有滿是纔最高的幸福享受。世人所說的“知足者常樂”,那纔是真正的幸福,非常充實,也非常可靠。
    一個歐洲哲學家即使否認自身肉體的存在,也會堅信意識是確定無疑的事實,並且,完全從意識出發建立一個宇宙,隨後帶著某種母性的自豪,認為宇宙是自已的一個孩子。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人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國哈佛大學文學繫學習。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
    目錄
    代序且把閑情寄筆端
    第一篇品時論世
    論東西文化與心理建設
    藝術的帝國主義
    論性急為中國人所惡
    談文化侵略
    論玩物不能喪志
    論現代批評的職務
    希特勒與魏忠賢
    論泰戈爾的政治思想
    哈第論死生與上帝
    抵美印像
    回京雜感(四則)
    中國雜志的缺點代序且把閑情寄筆端
    第一篇品時論世
    論東西文化與心理建設
    藝術的帝國主義
    論性急為中國人所惡
    談文化侵略
    論玩物不能喪志
    論現代批評的職務
    希特勒與魏忠賢
    論泰戈爾的政治思想
    哈第論死生與上帝
    抵美印像
    回京雜感(四則)
    中國雜志的缺點
    且說本刊
    《印度智慧》序
    《中國智慧》序
    與又文先生論《逸經》
    “五十以學《易》”辯
    今譯《美國獨立宣言》
    第二篇淡墨文香
    天下第一不通文章
    提倡方言文學
    今文八弊
    課兒小記
    文妓說
    大學與小品文筆調
    論小品文筆調
    小品文之遺緒
    再談小品文之遺緒
    與徐君論白話文言書
    歡迎蕭伯納文考證
    復陳此生
    《論語》社之緣起
    《英語備考》之荒謬
    《有不為齋叢書》序
    跋《西洋幽默專號》
    跋眾愚節《字林西報》社論
    《“公理”的把戲》後記
    關於《彌羅妙文》復李寶泉書
    《語絲》的體裁
    第三篇幽情絮語
    一張字條的寫法
    關於“穿中裝纔是怕老婆”復峇峇書
    “雨花”幽默文選
    塚國絮語解題
    論語社同人戒條
    祝土匪
    關於“幽默”復×××小伙計書
    關於“幽默”復徐緒昌書
    關於“幽默與詩教”復郭繩武書
    關於“卸西裝法”復王靜書
    軍歌非文人做得
    《論語》三周年
    關於“讀《論語》之姿勢”復笑凡書
    關於《志摩與我》復韓慕孫書
    關於“吸煙失敗”復平凡書
    《申報》、《新聞報》之老大
    譯尼采《走過去》
    談螺絲釘
    再談螺絲釘
    三談螺絲釘
    四談螺絲釘
    第四篇思逸感懷
    哀莫大於心死
    “讀書救國”謬論一束
    詠名流
    我們的態度
    討狗檄文
    打狗釋疑
    泛論赤化與喪家之狗
    喫上帝的討論
    論開放三海
    “發微”一與“告密”
    丁在君的高調
    給玄同先生的信
    給孔祥熙部長的一封公開信
    悼劉和珍楊德群女士
    寫在《劉博士訂正中國現代文壇冤獄表》後
    尊禹論
    《大義覺迷錄》
    九疑
    冰瑩《從軍日記》序
    子見南子
    在線試讀
    第一篇品時論世
    論東西文化與心理建設——10月24日在中央大學演講稿
    語堂按:本文發表《大公報》後,頗有湊熱鬧之徒,斷章取義,顛倒是非,盡纏夾之能事。餘以當日所言,任人如何歪曲,原文俱在,不難對證。且原文闡意極明,非有意歪纏者,不致誤會,故亦毋庸另文答辯。茲將原稿重載《宇宙風》,並將可注意者二點,特為指出。非難文字,一日“勸青年讀《易經》”,二曰“中國亦有臭蟲”。關於第一點,原文謂“認識吾國文化,本非易事……必有好學深思之士……始貫通得來”,且謂“儒家的中心思想必須找到,始可以談到中國固有的文化”,而“《易經》為儒家精深哲理所寄托,非懂《易》,不足以言儒”。意思是“與國人治學者願互相勸勉”。此“勸青年讀《易》”一語所由來也。關於第二點,原謂“一國之大,錯綜復雜,自有不如意事,而自信心因以動搖。須知不但本國如此,各國皆如此,外國也有黑市……凡視一國的發展,總要眼光放遠些……目前有不如意小事,應當批評與糾正,但自信的心理,必須樹立。他事可以消極,抗戰與建國決不容消極”。此“外國也有臭蟲”一語所由來也。原文既在,吾不復多贅。至原文謂自己行年將近五十,不敢說已懂東西文化,已懂《易》,乃學然後知不足者之辭,非僅固謙之語,以此“與國人治學者互相勸勵”,冀當代國人對儒家思想,得更進一步的了解。乃竟有人亦以此語做文章,謂我未讀《易》,不懂《易》,甚且造謠謂我不識於民十一年在柏林早已見過了焦循易學等書。凡此下流蜚語,皆無置辯之必要。
    ——三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於桂林
    鄙人這次歸國,一則參觀國內情形,征求抗戰事實,二則報告國人國際政治思想動向,國外對本國流言甚多,傳聞失實,或見諸文字,或出之口傳,或為有作用的宣傳,或隻是無意識的閑話。這種徜恍迷離的局面要打破,便須供給確切事實。且一國之大,內在之能力如何,思想之動向如何,決非西人記者所能徹底了解與鋻別,希望此次回來,再到國外,能正國外的視聽,並使外邦人士對中國將來發展的動向,有更親切的認識。中國官方宣傳,雖有組織,而文字宣傳,實在太少,比起英國在美宣傳,真是微乎其微。最近美國人士對中國的好感友誼,十分誠摯,但是因此對中國之將來,也很關切。我們應該糾正種種的錯解謬說,使對中國的政府及人民的正常發展,不要有一點的懷疑。
    關於報告國外政治思想動向,鄙人已著《啼笑皆非》一書,正在翻譯中,並不多贅。所謂《啼笑皆非》,就是叫人哭不得笑不得的一種局面。所收的是公開的材料,所表的是私人的見解,也可以做我數年來國外視察之總報告。希望國人讀了,對國際政治將來之發展及戰後的局面,有更親切之認識。我也覺得,國內的人因為讀物缺乏,對國外政治的暗潮,未免太隔膜了。第一篇品時論世
    論東西文化與心理建設——10月24日在中央大學演講稿
    語堂按:本文發表《大公報》後,頗有湊熱鬧之徒,斷章取義,顛倒是非,盡纏夾之能事。餘以當日所言,任人如何歪曲,原文俱在,不難對證。且原文闡意極明,非有意歪纏者,不致誤會,故亦毋庸另文答辯。茲將原稿重載《宇宙風》,並將可注意者二點,特為指出。非難文字,一日“勸青年讀《易經》”,二曰“中國亦有臭蟲”。關於第一點,原文謂“認識吾國文化,本非易事……必有好學深思之士……始貫通得來”,且謂“儒家的中心思想必須找到,始可以談到中國固有的文化”,而“《易經》為儒家精深哲理所寄托,非懂《易》,不足以言儒”。意思是“與國人治學者願互相勸勉”。此“勸青年讀《易》”一語所由來也。關於第二點,原謂“一國之大,錯綜復雜,自有不如意事,而自信心因以動搖。須知不但本國如此,各國皆如此,外國也有黑市……凡視一國的發展,總要眼光放遠些……目前有不如意小事,應當批評與糾正,但自信的心理,必須樹立。他事可以消極,抗戰與建國決不容消極”。此“外國也有臭蟲”一語所由來也。原文既在,吾不復多贅。至原文謂自己行年將近五十,不敢說已懂東西文化,已懂《易》,乃學然後知不足者之辭,非僅固謙之語,以此“與國人治學者互相勸勵”,冀當代國人對儒家思想,得更進一步的了解。乃竟有人亦以此語做文章,謂我未讀《易》,不懂《易》,甚且造謠謂我不識於民十一年在柏林早已見過了焦循易學等書。凡此下流蜚語,皆無置辯之必要。
    ——三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於桂林
    鄙人這次歸國,一則參觀國內情形,征求抗戰事實,二則報告國人國際政治思想動向,國外對本國流言甚多,傳聞失實,或見諸文字,或出之口傳,或為有作用的宣傳,或隻是無意識的閑話。這種徜恍迷離的局面要打破,便須供給確切事實。且一國之大,內在之能力如何,思想之動向如何,決非西人記者所能徹底了解與鋻別,希望此次回來,再到國外,能正國外的視聽,並使外邦人士對中國將來發展的動向,有更親切的認識。中國官方宣傳,雖有組織,而文字宣傳,實在太少,比起英國在美宣傳,真是微乎其微。最近美國人士對中國的好感友誼,十分誠摯,但是因此對中國之將來,也很關切。我們應該糾正種種的錯解謬說,使對中國的政府及人民的正常發展,不要有一點的懷疑。
    關於報告國外政治思想動向,鄙人已著《啼笑皆非》一書,正在翻譯中,並不多贅。所謂《啼笑皆非》,就是叫人哭不得笑不得的一種局面。所收的是公開的材料,所表的是私人的見解,也可以做我數年來國外視察之總報告。希望國人讀了,對國際政治將來之發展及戰後的局面,有更親切之認識。我也覺得,國內的人因為讀物缺乏,對國外政治的暗潮,未免太隔膜了。
    今日講的是東西文化與心理建設。何以挑這題目?因為我覺得國人還是缺乏自信心,自信心不立,就是沒有心理建設,沒有心理建設,物質的建設,便感困難。一國之大,錯綜復雜,自有不如意事,而自信心因以動搖。須知不但本國如此,各國亦皆如此。外國也有黑市,也有人弄權舞弊,也有駢枝機關,_人浮於事的混亂局面,(美國中央政府職員多至三百萬人可驚之數)也有吏曹因循成法推諉責任,也有政策未立舉棋不定的外交等等。我以為中國如一大海,隻看沙灘上的飄泊穢草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小玩意兒,是不足以言觀海的。有人惡意宣傳,正像向大海投石。投一擔石海水不加多。取出所投之石,海水也不減少。凡視一國家的發展,總要眼光放遠些,信心要堅定些,營私舞弊,固然也有,而抗戰可歌可泣之事也所在多有。目前有不如意小事也!應當批評與糾正,但自信的心理,必須樹立。他事可以消極,抗戰與建國決不容消極,這纔是純正的態度。孔子說:立國之道有三:足食、足兵、立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所以可以無食,去兵,而不可無信,信就是心理建設,而兵食是物質建設。可見孔老夫子並非物質主義崇拜者,也是心理學家。他精神與物質兩方面是都顧得到的。
    但是要一般社會有自信心,必需國人對於吾國文化及西方文化有一番相當正確的認識。認識吾國文化,本非易事;認識西方文化,也非朝夕可致。必有好學深思之士,通達古今,兼有悟力識見,始貫通得來。但學問之事極難。我行年將近五十,中文也看,西文也看,時時視察,窮其條理,對於中西哲理人生社會思想習慣始稍稍窺一個眉目,略知其條理沿革。然而我懂中國文化哲理嗎?並不。譬如《易經》,還是未窺其涯略。然《易經》為儒家精深哲理所寄托,非懂易,不足以言儒。孔子謂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太過。蓋陰陽消長之理所在,不得以一本卦書等閑視之。故日,學然後知不足。凡此皆吾輩所應致力之處。歐洲心理家容氏(C.J.Jung)謂看《易經》始知東方邏輯及思想法與西洋因果的邏輯不同,而且較合科學新條理,因為今日科學的基本因果律己經動搖。事理變化極為復雜,決非如前因後果的科學講得那麼簡單。誰不相信這話,試將第一次大戰的原委分出哪個是因,哪個是果,便知這斷片的前因後果說是不通而與事實不符的。因果是同時並行的,互相倚伏消長,成為循環律而近於相對論。我也可以套孔夫子的話,假我數年,五十以學中西文化,窮究其源流,也許可以稍窺其梗概。這是我與國人治學者願勸勉的。
    現在中國思想是混亂的狀態。外國文化,且不必說,本國文化也難有真知灼見的認識。但沒有真知灼見的認識,對本國文化的自信心就不能建立。舉一例,以前魯迅說中國書看得教人昏睡,外國書看了就抖擻精神。他說外國雖有頹唐派,但是有生命的頹唐派,中國雖有積極入世的士大夫,但隻是沒有生命的入世士大夫。這種憤激的話,不能叫做認識。說賈玉做和尚是無生命,而《罪與罰》的豐人翁自殺是有生命,是不通的話。左派作家說中國書有毒,《三國》、《水滸》忠孝節義的話都有毒。現在從抗戰看來,大後方的老百姓,所聽的就是《三國》、《水滸》關羽、武松的戲,全沒受過上海租界消過毒的洋青年的洗禮,然而抗戰的力量,反而靠這些老百姓。你說中國書本上忠孝節義的思想有毒,試想怎麼四千年傳到今還能產生並保存這樣的好百姓,可見左派理論與事實不符,一味抹殺固有文化的理論,為抗戰的事實所駁倒。這個啞謎擺在眼前,大家趕緊搔首,用腦想吧。所以這種憤激之論,不能稱為認識。隻能稱為迎合青年心理。何以言之?今日青年,或者未讀古書,於心有疚。你告訴他,古書讀不得,因為有毒,豈不是使青年對自己說,幸哉我未讀古書,幸哉我未中毒。《論》、《孟》讀也未!未也;於是恭喜。《史》、《漢》讀也未?未也;於是恭喜。所以大家不但不內心有疚,還應額手稱慶。所以這叫做迎合青年心理。或謂古書有毒,或謂古書是封建思想,或謂經書未經整理過以前讀不得。總而言之,理由很多,正如我們不願意到朋友約會,也必有許多理由。至於左派前輩作家,自己躲在床上偷看古書,似乎十分歉意,也必造出許多的理由,或者說我是整理古書,不是讀,或謂我明知是毒藥,但是我是醫生,有經驗,還無妨看看,至於你們後進青年後生小子是萬萬喫不得這毒藥的。
    反過來說,中國近年也屢見復古的思潮。盲目拜外,固然不是,一味復古,也無是處。在這一點,更需要對於儒道釋有真知灼見的學識。儒家的中心思想,必須找到,始可以談到中國固有的文化。尤其要與西方比較之下,權其輕重,知其利弊,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得一哲學條理,然後可謂學者的批評態度,然後可合大國之風。我想《大學》修身齊家治平的話,顯而易見,其理易尋,懂得的人,十有八九。但是《中詹》一書,真懂中庸至德,而能以科學原理說出來的,也許國中沒有幾人。怎麼叫做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及盡人性盡物性之關繫,都有玄通的哲理在焉。再如莊子齊物之論,列子商丘開之喻,都可與現代科學相對證,使理益彰而意益明。這也是治學的人應用一番苦心,發明新知,使古今中外互相印證,這樣做法,然後可以融會貫通,自由自在,書為我用,我不為書用,收古今中外為我注腳。
    這是言研究方而,還有中外交際方面。剛纔我說大國之風,願以此四字相勉。每思今人,思想復雜,流於片斷零碎。對於我國文化,信心未立,見諸行事,便失大國之風。孟子言,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上海買辦洋奴侍奉洋大人的心理,可謂亡國奴的心理。見了洋大人必恭必敬,不寒而栗,這且不必論。但據我觀察,不平等條約心理依然存在。外僑“中國通”輕蔑華人的心理未改,中國人之侍奉洋大人的買辦心理也依然未改:因其未改,侍奉愈殷勤,愈引起洋大人的輕蔑。西人最要人自尊,看得起自己,你愈妄自菲薄,愈招外侮。這於近年來中外接觸的事件上,處處可以發現。吾嘗謂東方之道,讓然後得,西方之道,攘然後得。鞠躬雅事也,但是對西人萬萬行不得,你鞠躬時,他從你背後一拍,你怎麼辦呢?倨傲不遜與叩頭謝恩,兩事都行不得,都不是大國之風。妄自誇大與妄自菲薄,都不是大國的風度。最要是與外人接觸時,有自尊心,不必悖慢無理,也不必足恭逢迎,不卑不亢,是為大國的風度。事有必爭便須爭,若十九世紀半殖民地心理未解除,怕得罪洋大人,便一切外交都無可辦。
    今天所談不及中西文化的本體,隻當一個發凡。但是對於中外交際,我有兩句話奉告諸位。(一)人必以平等自居,然後人肯以平等待之。(二)國家之事,我們若不爭平等,外人決無將平等置在托盤上自送給你之理。這是我們目前最急要的徹底覺悟。
    藝術的帝國主義
    這次故宮寶物在倫敦展覽,因而中國藝術品在歐洲大出風頭,亦為一九三五年國人最痛心疾首之一事件。最近該展覽已有移往紐約借觀三月之議,如此則中國美術亦將在美國大出風頭。此次展覽物品,不獨由國方面供給,歐美各國亦皆出其所藏彙齊陳列,誠亙古以來中國書畫古物之集大觀而中國人眼福所不易看到者也。其影響之深,由英國各報評論及所載新聞可以想到。若Bmyon直稱中國美術傳統之富在希臘之上,其表面上之成功,如《字林西報》倫敦通信所稱,至去年年夜止,在開會未到一月之期間,參觀者已超過十萬以上。由於報紙之評論及專家之品鋻,此展覽會之影響,將使中國文物、器具、瓶供、圖案復流行一時,與十八世紀中國文物在歐西成一時髦相同。試想英國戰艦前既運輸西洋耶教及帝國主義而東,今又運輸中國藝術的帝國主義而西,誠可謂千古奇談。
    此次展覽之效果有二,一為普通的,一為藝術的。普通的,如盆景、金魚、木器、磁漆等,似屬於時髦,無關大體,然藉機聯絡中外感情亦非淺鮮。盆景去年已經風行美國,金魚,雕漆,茶幾,櫥櫃,亦必相繼而來。當十八世紀之所謂Rokoko時代,歐洲男人梳辮子,女子執扇子,公卿穿綢緞,士人藏磁器,宮廷妃嬪乘轎出進,皆是崇拜中國之一種時髦。最近西洋摩登木器,以線條屈曲單純為主,亦是受中國木器影響。Leigh Ashton言近代戶內裝飾之傾向,多半繫於大戰以後,隨著賞識中國古代藝品而來。Sir William Liewellvn謔言今日英國社會上下所知者僅“明”一字。
    “我踫見的無論誰家都有一件中國磁器。即使隻是一個新的糖姜罐,也自認為是明器,趕緊把它收置於庋架上。”
    在藝術方面,此次展覽使西人較普遍的較真實的領略中國美術之精神,而使中西人士精神上多獲一種接觸。此種藝術上之欣賞,到底與前之歡迎麻雀牌、京戲不同。因為中國書畫,尤其是此次所陳列的書畫,實在能代表中國文化之頂點,寄托中國美術之精華。中國文化向來拙於理智,而富於情感,弱於分析,而強於綜合,故中國之科學析理,格物致知,卑之無甚高論,而獨於美術則擅長創造,登峰造極。以中國人遊乎物內,或遊乎物外,皆獨得神趣,雖至微至賤,亦足供吾人之賞樂,故無論評花賞月,品茗供瓜,皆自具風格,為西洋人所不可及。及其化為圖畫,托為詩詞,又於人為之中,保存山林之氣,取法自然,而因取法自然,故變態萬千,神乎其技,故中國文化各方面得西人之賞識者以美術為最,乃意中事。
    實在文化接觸,貴在互相吸收。賓娘氏L.awrence Binyon(前倫敦博物院美術專家)近在倫敦演講,談及此次展覽及中國美術之精神,語頗中肯。賓娘氏之言日:“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有一重大的異點,西方藝人初見中國畫展之時,必以為題材瑣屑平庸,因為看來看去都是些花,鳥,山水,煙霞,而極少肖像及人生動作之寫景。這是起於一種心理態度之不同,即對宇宙萬物之態度。我們(西人)以人為一切之中心,英國藝術家常對我說:‘為什麼中國藝術沒有裸體畫?’……所以然者,因為中國藝術不以人物為最重要。他們所畫的花卉,不是我們所謂自然研究。依我的意見,中國美術之可貴是他由生活——由平民的生活直接開放出來。”“中國人的心靈悠遊於自然萬類之中;無論我們持什麼美術學說,都不能不承認,美術之在中國成為普通人養性怡情之具,甚於在任何其他民族。這美術是寓於人生之內,而非附於人生之外的。”
    論性急為中國人所惡——紀念孫中山先生
    記得一二月前報上載有一篇孫中山先生的談話,他說“我現在病了,但是我性太急,就是不病,恐怕於善後會議,也不能有多大補助”。我覺得這話最能表現孫先生的性格,並且表現其與普通中國人性癖的不同。因為性急為中國人所惡。且孫先生之與眾不同正在這“性”字上面,故使我感覺改造中國之萬分困難。如魯迅先生所雲,今日救國在於一條迂謬渺茫的途徑,即“思想革命”,此語誠是;然愚意以為今日救國與其說在“思想革命”,何如說在“性之改造”。這當然是比“思想革命”更難辦到,更其迂謬而渺茫的途徑。中國人今日之病固在思想,而尤在性癖,革一人之思想比較尚容易,欲使一惰性慢性之人變為急性則殊不易。中國今日豈何嘗無思想,無主義,特此所謂主義,紙上之主義,此所謂思想,亦紙上之思想而已,求一為思想主義而性急,為高尚理想而狂熱而喪心病狂之人,求一轟轟烈烈非貫徹其主義不可,視其主義猶視其自身革命之人則不可得,有之則孫中山先生而已。難怪孫中山有“行之匪艱知之維艱”之學說。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