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中國故事的另一種講述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761-1104
    【優惠價】
    476-690
    【作者】 王曉暉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7764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8077646
    作者:王曉暉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24年04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提供了一個記者和一個媒體的找尋和嘗試,


    為中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構建人類命運同體,


    或許這個看中國、看世界有一點點獨到、有一點點洞察的視角是有用的。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了從實踐探索與理論探究兩方面對於創新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的一種嘗試,輯錄了作者從事新聞行業期間采寫的優秀報道,彙聚了作者當年對萬裡、彭真、王漢斌、李肇星等領導人的采訪,以及對於光遠、吳敬璉、劉吉、厲以寧、江小娟、姜奇平、王蒙、張賢亮等學術界、文化界、經濟界名人的訪談,反映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也從國際傳播學角度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多解釋力。

    作者簡介

    王曉暉, 現任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高級記者(二級),曾任中國新聞社時政記者、文化記者、政文部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美國分社社長、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兼副社長。2022年2月調任南開大學。獲評首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纔、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纔,獲頒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全國人大新聞獎。主要研究領域:在新聞實戰中,構建對外話語方式,探索講好中國故事的專業有效路徑。

    目錄
    第一輯
    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紅椅子
    “橡皮圖章”變硬了
    共和國第四任委員長彭真記事
    張潔清:在偉人身後
    萬裡退休不發愁
    猛士劍膽王漢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李肇星印像
    中國立法神話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誕生及兩次修改
    中國行政官員臨“海”彷徨
    “中國腦庫”與中南海
    官商心儀黑帽子
    “回歸是一個大Party”

    第一輯


    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紅椅子


    “橡皮圖章”變硬了


    共和國第四任委員長彭真記事


    張潔清:在偉人身後


    萬裡退休不發愁


    猛士劍膽王漢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李肇星印像


    中國立法神話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誕生及兩次修改


    中國行政官員臨“海”彷徨


    “中國腦庫”與中南海


    官商心儀黑帽子


    “回歸是一個大Party”


    ——澳門孩子心中的回歸


    第二輯


    神氣十足於光遠


    吳敬璉:諤諤中南海


    思想如大河,理論像新詩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訪談錄


    厲以寧的多面人生


    小涓非細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江小涓印像


    網絡奇人姜奇平


    王蒙憶冰心


    紺弩九十歲


    張賢亮的《青春期》


    小苗和大樹的對話


    斯妤如斯


    宗璞:風廬靜寫文人心


    《豐乳肥臀》和莫言


    第三輯


    山西的心思


    遭遇香港文化


    中國人在塞納河邊


    全球化,誰的盛筵?


    中國文人被冷落了?


    一九九六,中國文學年?


    文學的花絮飄落下來


    中國作協年輕了


    ——中國作協書記處四位新人印像記


    北京文壇嘆林希


    南開二人轉


    帶心的采訪


    第四輯


    《六十年中國風》代後記


    《中國式震撼》代後記


    中新社探索中國特色話語和敘事體繫構建的歷史脈絡和實踐價值


    用“中國共產黨的‘十萬個為什麼’”撬動世界對第一大政黨的好奇心


    ——中新社不斷探索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新路徑


    新全球化時代的中新社與“中新風格”


    ——“中新風格”在對外話語體繫構建中的獨特價值

    在線試讀
    我當記者十七年了。
    十七年前,我從大學的中文繫分到中新社,首先不會采訪寫新聞,其次又有點看不起新聞:把別人的話寫下來,或者從每張紙上抄下來的東西怎麼就標上了自己的名字?
    領導批評了我,因為我第一不愛出去采訪,第二采訪回來,一扭身,就夾上材料和本去了圖書館。
    現在想來,那時的我,可能是個沒長腳的記者。而一名好記者,不僅要長腳,而且要睜眼,還要帶心。
    長腳,這很好理解,就是我們慣常所說的手勤、腳勤,所謂新聞就在腳下。首先你要在場,直面新聞,纔能寫出新聞。新聞不會自動跑到你的腳下,你的腳必須充滿主動性。不能像我最初做記者,一想到要出門,見新面孔,遇新事情,就心裡發抖,腳下打晃。
    睜眼,也好理解,就是要睜大眼睛,勇於發現,別熟視無睹,別視而不見,其實,很多時候,新聞就在你的眼前。
    能不能走向有新聞的地方,能不能睜眼看到新聞,說起來容易,操作其實有點難。腳邁得是否有意義,眼睛睜得是否有質量,都取決於你是否帶著你的心。是否帶心采訪,相當於帶電作業,否則想寫出火花,寫出感覺和靈性不太可能。
    我曾經寫過一篇記述著名記者張建偉的文章,他關於1992 年人代會的報道讓人感觸頗深。那時的人代會不知是否已經像現在有一千多名中外記者參加,但說記者蜂擁如過江之鯽並不為過。人待在人民大會堂高廣的廳堂裡,周圍都是政要、巨商、專家、明星,一個人過來,一堆記者圍上去,而後是無數的稿件,刊登在各報。人待在其中,會有一種自失的感覺,茫然不知所為,有點像無生命的機器。
    機器就隻能停留在腳的層面,隻是我在場。但你是否睜大了眼睛?你看見了什麼?它們是什麼?為什麼?意味著什麼?有時候,新聞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就看你能不能看見它、發現它。
    那一天,是人代會第一個休息日,許多忙碌了幾天的記者翻翻大會的日程,最後決定跟著代表們的安排休息休息。這時,張建偉出現在代表的駐地,他敲了一個門,又一個門,發現代表們都不在,問一問,代表們沒有去購物,沒有去遊玩,沒有聚在一起聊天,他們不約而同都跑到了中央和國家機關的部委結識官員,溝通信息,爭取資金,遊說項目。帶著心的張建偉把情況一湊,計上心來。

    我當記者十七年了。


    十七年前,我從大學的中文繫分到中新社,首先不會采訪寫新聞,其次又有點看不起新聞:把別人的話寫下來,或者從每張紙上抄下來的東西怎麼就標上了自己的名字?


    領導批評了我,因為我第一不愛出去采訪,第二采訪回來,一扭身,就夾上材料和本去了圖書館。


    現在想來,那時的我,可能是個沒長腳的記者。而一名好記者,不僅要長腳,而且要睜眼,還要帶心。


    長腳,這很好理解,就是我們慣常所說的手勤、腳勤,所謂新聞就在腳下。首先你要在場,直面新聞,纔能寫出新聞。新聞不會自動跑到你的腳下,你的腳必須充滿主動性。不能像我最初做記者,一想到要出門,見新面孔,遇新事情,就心裡發抖,腳下打晃。


    睜眼,也好理解,就是要睜大眼睛,勇於發現,別熟視無睹,別視而不見,其實,很多時候,新聞就在你的眼前。


    能不能走向有新聞的地方,能不能睜眼看到新聞,說起來容易,操作其實有點難。腳邁得是否有意義,眼睛睜得是否有質量,都取決於你是否帶著你的心。是否帶心采訪,相當於帶電作業,否則想寫出火花,寫出感覺和靈性不太可能。


    我曾經寫過一篇記述著名記者張建偉的文章,他關於1992 年人代會的報道讓人感觸頗深。那時的人代會不知是否已經像現在有一千多名中外記者參加,但說記者蜂擁如過江之鯽並不為過。人待在人民大會堂高廣的廳堂裡,周圍都是政要、巨商、專家、明星,一個人過來,一堆記者圍上去,而後是無數的稿件,刊登在各報。人待在其中,會有一種自失的感覺,茫然不知所為,有點像無生命的機器。


    機器就隻能停留在腳的層面,隻是我在場。但你是否睜大了眼睛?你看見了什麼?它們是什麼?為什麼?意味著什麼?有時候,新聞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就看你能不能看見它、發現它。


    那一天,是人代會第一個休息日,許多忙碌了幾天的記者翻翻大會的日程,最後決定跟著代表們的安排休息休息。這時,張建偉出現在代表的駐地,他敲了一個門,又一個門,發現代表們都不在,問一問,代表們沒有去購物,沒有去遊玩,沒有聚在一起聊天,他們不約而同都跑到了中央和國家機關的部委結識官員,溝通信息,爭取資金,遊說項目。帶著心的張建偉把情況一湊,計上心來。


    他文章的題目是《高層公關行動》。在中國經濟發展掀起又一個新的浪潮的時候,各地諸侯爭先恐後,錯過機會就對不起他面臨的機會和他必須面對的老百姓。而歷史又是這樣地不同了,從前,不說、不爭、不搶,講究埋頭苦干,現在,不僅要做,而且要說,要宣傳自己,要爭取自己應有或者最大的機會和權益,那麼就要讓別人尤其是主管部門知道、了解自己,你要做什麼,他們能幫助你做什麼。


    歷史的重大變化就在代表駐地靜悄悄的走廊間書寫著。張建偉從這裡走過,他發現、體會、諦聽、感動,而後表達。新聞淡日,淡又不淡,代表們會外的共同選擇——公關,其實是發生在人代會上大而有趣、大有深意的新聞事實。隻善於記錄的記者覺得今日無新聞,善於發現的記者卻正在伏案疾書。他為平淡之中蘊含的重大新聞而感動。


    《高層公關行動》給我的衝擊是始料不及的。我做政治記者多年,經常參加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報道,也曾自詡是用心來采訪的記者,但總是用習慣、臆想和繁忙輕易地覆蓋了發現。另外,跑一個方面時間長了,那種熟悉也很害人。我們的老朋友、老上級,他們就是新聞的攜帶者,而我們隻顧了和他們寒暄、笑鬧,忘了我們彼此的身份。而一個沒有習慣和熟悉這一切的記者,他的眼睛和心保持著最初的敏感。如果他再帶著一堆資料和題目,他就很有力量,很可怕。


    張建偉很有力量也很可怕地向我們走來。他站在人代會的舞臺上,肚子裡裝著行業的、社會的、國家的、世界上的很多貨色,大睜著眼睛,開啟著心智,在人代會上舀一瓢水,澆到已經有的那塊地裡,立刻開出動人的花朵。


    他大概在那次人代會上寫出了六七篇很有見地的新聞,《廣東情結“兩會磁力效應”》《拿來?拿來……拿來!》《尺子?尺子……尺子!》《追蹤第一生產力》……它們赫然登在報紙一版,沉甸甸像是一枚枚炮彈。這“炮彈”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你心中有的越多,你的發現越多。人代會和其他一切會議是你的新聞對像,更是一個新聞的出發點,它給你一個由頭,給你一個發揮的當下原因,一條起跑線,至於你能跑多遠,就看你的爆發力、耐力了。


    記者投入兩會,更投入廣大的中國社會政治生活,寫兩會,更寫這種生活。兩會是這種生活的一部分,是記者摹寫生活的一個切入點,隻有心中蘊積著更大量的社會生活,纔敢於以兩會為起點而非終點,從而寫出一段更宏觀、更純淨的中國歷史。


    也是在這一年的人代會期間,我不上會,躲在辦公室裡作壁上觀。正在讀張建偉的人大稿,領導扔過來一個請柬《中國大西北影展》。不想去,又覺得不合適,人代會期間的一個影展實在不是什麼新聞。


    但是,當我在民族文化宮大廳裡看到西北五省區的黨政、人大高級官員站在階梯上的整體形像時,卻受到了極大的震動。由於種種原因,西北沒有站在中國的前列,東西部在傾斜,孔雀東南飛,地區差距在不斷拉大……但西北人自有西北人的性格,西北也有它的優勢,更有求發展、要振興的願望和行動。當西北五省區的官員站在北京致影展開幕詞時,西北五省區由四十多個少數民族組成的七千萬人民也登上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大舞臺作出他們時代的宣言。


    於是當天,我仿照張建偉的思路,寫了一篇《中國西北五省區領導人集體亮相宣傳西北》的新聞稿,七百字的消息裡,寫了西北人想讓中國和世界了解西北進而合作的願望,寫了五省區領導人如何籌劃這次大型公關活動,寫了兩會記者如何追蹤到影展了解到西北五省區已經具有的優勢和將要推出的舉措,也寫了影展——它隻是一繫列新聞事實的客串,一個引發點。


    這篇稿子被海外將近十家報紙采用,其中有報紙以頭條位置刊出。這時候,我感到了一點當記者的幸福。這是一次微不足道的采訪,但我走進了中國社會,走進了西北人的心,走進了新聞,找到了事件背後的新聞所在,用我的發現給了它生命,它不再支離破碎,雖然小,但有形也有神。


    我曾多次身歷中國重大歷史事件,但往往寫出了事件,寫不出歷史,這也許是因為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走進新聞之後再走出新聞。自己思想的高度還不夠高,以致影響了對重要歷史事件的重要性的闡述和挖掘,讓人覺得有點對不起新聞。


    但有許多記者是帶著對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帶著關於這些問題的資料與會的,他們在會議的新視角下重新審視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在兩會的大場合下重新煥發光彩,它們和兩會相互映襯共同升華,這便是“功夫在詩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