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662-960
    【優惠價】
    414-600
    【作者】 朱自清,陳竹隱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6029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360294
    作者:朱自清,陳竹隱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

    編輯推薦

    他是民國儒雅的纔子、文質彬彬的大學教授、中國現代新詩的倡導者、散文家,寫得一手美文。她是新潮的女性,美麗善良,多纔多藝,師從齊白石攻丹青,師從溥西園學昆曲,藝術天分頗高,前程似錦。他是早年喪妻的鰥夫,身後有六個孩子;她處於*美年華,意氣風發,本有更好的未來。她是他的崇拜者。在那次朋友撮合的相親中,他和她邂逅,從此愛情之火燃燒起來。經過艱難的深思熟慮,她接受了他及其孩子們,整天柴米油鹽,盡心照顧家庭,堪稱民國“*美後媽”。情書傳情,紅葉定情,在相濡以沫的平淡中成就浪漫的愛情傳奇。

     
    內容簡介

    《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1929年,朱自清的結發妻子武仲謙因肺病去世,留下了六個孩子,其中*小的還不到一歲。《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賢妻去世後,朱自清一度陷入了迷茫,精神萎靡不振,曾發誓不再娶,聊度餘生。《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然而面對孩子們和家裡的爛攤子,從來不管家事的他很是抓狂。看著憔悴的他,朋友們決定給他介紹對像。《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1931年,在一次朋友們安排的相親聚會上,他對集顏值和纔華於一身的陳竹隱一見鐘情。《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從此,看電影、品咖啡、逛北海、遊香山……總能看到兩人甜蜜的身影。《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當得知朱自清還有六個孩子時,陳竹隱有些遲疑,有些顧慮。於是,她開始回避他。《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朱自清得知她的憂慮後,展開了更猛烈的攻勢:裝病、一封封情書連環“轟炸”……*後,1931年5月,兩人訂婚。《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1932年8月4日,朱自清與陳竹隱結婚。從此28歲的陳竹隱成為六個孩子的後媽。《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照顧孩子,扶持家庭,在*美的年華,她放棄自己的纔華,默默地支持著朱自清的事業。她是“民國*美後媽”!《朱自清情書全集(圖文珍藏本)》本書以朱自清寫給陳竹隱當年的通信手稿為基礎,收入朱自清寫給陳竹隱的情書75封(婚前71封,婚後4封),陳竹隱回信6封。這些信件集中寫於1931年到1932年間,集中展示了他們從*次相親到婚後生活階段的故事,為我們全面了解這段傳奇愛情提供了*真實的素材。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生於江蘇省東海縣,後隨父定居揚州。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倡導新詩,1922年,與葉聖陶等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個詩刊——《詩》月刊。代表作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你我》,遊記《歐遊雜記》、《倫敦雜記》,雜文集《論雅俗共賞》等。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為中國現代散文的早期代表作;《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陳竹隱(1904~1990),四川成都人,畢業於北平藝術學院,為齊白石、溥西園的弟子,擅長書畫,善昆曲。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婚後育有二子一女,一直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工作,曾任清華大學工會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

    目錄

    導讀/01第壹章 美的相遇/1第1封 點評/2陳竹隱原信二封/4第2封 聰明/6陳竹隱復信/9第3封 名字/10第4封 看劇/12第5封 飲酒/14陳竹隱原信/16第6封 沉默/17第7封 春天/21陳竹隱原信/23第8封 整理/24第9封 閱卷/26第10封 看醫/27第11封 電影/31第貳章 愛情的味道/33第12封 毛病/34第1宵/36第14封 早車/38第15封 猜疑/40陳竹隱原信/42第16封 孩子/43第17封 相片/45第18封 丟錢/46第19封 三殿/49第20封 黃雨/50第21封 門票/52第22封 約會/54第23封 遊園/56第24封 春雨/57第參章 從崇拜到訂婚/59第25封 明明/60第26封 校長/61第27封 待定/62第28封 遊藝/62第29封 預約/65第30封 淋雨/66第31封 談戲/68第32封 照相/69第33封 餞行/71第34封 訂婚/73第35封 演戲/75第肆章 小風波促情感/77第36封 茶會/78第37封 親戚/80第38封 回味/82第39封 某君/84第40封 洗牙/85第41封 希望/87第42封 想你/89第43封 “胡”鬧/90第44封 趙君/92第45封 房子/94第伍章 小離別遙思念/97第46封 旅程/98第47封 南海/100第48封 哈城/103第49封 車程/105第50封 見聞/107第51封 俄國/115第52封 歌劇/120第53封 選課/123第54封 彙報/126第55封 理發/130第56封 猜想/132第57封 盛會/135第58封 禮物/138第59封 二娃/141第60封 女人/144第61封 一對/147第62封 聖誕/150第63封 新房/153第64封 時局/156第65封 用錢/158第66封 搬家/160第67封 遊玩/162第68封 看畫/164第69封 四妹/167第70封 柏林/179第71封 科隆/172第陸章 步入幸福的婚姻/175第72封 交代/176第73封 思念/177第74封 椅子/179第75封 嶽麓/181出版後記/186

    前言
    導讀1930年的一個秋日,在北平西單的大陸春飯莊,清華大學外文繫教授葉公超偕中文繫教授朱自清、中文繫教員浦江清,紅豆館主溥西園偕陳竹隱、廖書筠等幾個女學生,一起喫了個飯。從這一天開始,本書的兩位主角朱自清與陳竹隱就認識了,也開始了他們交往的歷史。關於那天的場景,陳竹隱晚年曾經有過一段回憶:那時,因為我常到溥西園老師那兒去參加“曲會”,老師看到我一天天長大了,北京也沒親人,便很關心我的婚事。他就與當時清華大學中文繫導師葉公超談起我,並請他幫忙。這一年四月的一天,溥老師帶我們幾個女同學到一個館子去喫飯,安排了我與佩弦的見面。陪坐的還有兩位清華大學教授。那天佩弦穿一件米黃色的綢大褂。他身材不高,白白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顯得挺文雅正氣,但腳上卻穿著一雙老式的“雙梁鞋”,又顯得有些土氣。席間我們很少講話。回到宿舍,我的同學廖書筠就笑著說:“哎呀,穿一雙‘雙梁鞋’,土氣得很,要我纔不要呢!”當時我卻並不以為然。我認為在那紛亂的舊社會,一個女子要想保持住自己的人格尊嚴,建立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並不容易。我不仰慕俊美的外表、華麗的服飾,更不追求金錢及生活的享受,我要找一個樸實、正派、可靠的人。為這我曾堅決拒絕了一個氣味不投而家中很有錢的人的追求。佩弦是個做學問的人,他寫的文章我讀過一些,我很喜歡。他的詩歌與散文所表現的深沉細膩的感情,所描繪的一幅幅恬靜、色彩柔和的畫面,以及那甜美的語言,都使我很受感動,我很敬佩他。以後他給我來信我也回信,於是我們便交往了。歲月的淘洗讓陳竹隱淡忘了許多事,回憶在時間與人物身份上有少許出入。但次見面,朱自清的“雙梁鞋”還是給陳竹隱留下了深刻印像。從審美的角度,米黃色綢大褂、眼鏡與“雙梁鞋”之間確實有點不太“般配”,不過這也許正說明了鰥居的朱自清生活上的馬虎。不僅生活如此,自原配夫人武仲謙1929年秋病故後,朱自清自己一個人生活在北平清華園,除了俞平伯、浦江清等幾個友人同事外,他個人在情感生活上也幾乎等於零。所幸,陳竹隱出現了。陳竹隱名寶珍,字竹隱,以字行,1903年7月14日出生。她家原籍廣東,但從祖上起便已遷居成都。父親陳正新育有十二個子女,陳竹隱小。全家僅靠父親教私塾及在估衣鋪的工作維持,生活頗為清苦。十六歲那年,父母雙雙去世,這使她意識到,今後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打開生活的道路。於是,她離家考入了四川省立女子師範學校,開始了獨立生活。畢業後,她進入青島電話局,做了電話接線員。工作一年多後,她又考入了北平藝術學院,師從齊白石、壽石工、蕭子泉等書畫名家,專攻工筆畫,兼學昆曲。1929年畢業後,她進了北平第二救濟院工作。因為不滿院長克扣孤兒口糧,憤而辭職。此後,她一邊當家庭教師教人作畫,一邊在溥西園門下學習昆曲。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兩人的交往,始於通信,繼而相互拜訪,攜手出遊,或觀賞電影,或登高望遠,或月下漫步,或湖邊流連,與天下大多數戀愛中的男女一樣。於是,雪月交輝的北海、憑欄臨風的白塔、巍峨宏麗的三殿、寄懷古之幽情的圓明園等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對對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感情也逐步升溫。對朱自清而言,陳竹隱是個完全不同於武仲謙的全新的存在。武仲謙是個性格溫柔、不多言語的傳統舊式女子,這是透過朱自清的作品多少能夠知道的。隻是,他的散文《兒女》《給亡婦》《鼕天》《擇偶記》和小說《愛的歷史》等所表現的,無論是三張笑臉所營造的“家裡卻老是春天”的溫暖,還是“謙”為孩子為丈夫的整日操勞,都在家庭的範圍內。至於他倆的愛情生活,則付闕如。也難怪,朱自清與武仲謙結婚時還是在1916年,那時,娜拉小姐還沒有走到中國來,也很少有人知道一個叫易卜生的外國人,婚姻大事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似乎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於是,這一對新人在進入洞房、揭開蓋頭之前,別說互相了解,就連對方容貌是妍是蚩、性情是溫是火,都不知道。因此之故,朱自清雖說有過婚姻,卻缺乏約會的經歷,未嘗過戀愛的滋味。而陳竹隱則完全不一樣。她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也有較多的人生歷練,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獨立意志。她有主見,有個性,爽朗活潑,大方熱情,又能歌善畫。與她交往,可以收獲更多的趣味,可以建立更多的共同愛好。於是,在以“人的發現”為主旨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爆發十多年之後,朱自清終於有機會補上自由戀愛這一課。對於陳竹隱而言,朱自清也離開了文學作品而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他的儒雅、他的細心、他的誠懇、他的忙碌,一如通過文學作品所了解的;他的欣悅、他的煩惱、他的擔憂、他的追求,卻於文學作品而外,有了更多的更立體的展現。而它們,也都多少體現在這些信札中。這裡收錄的計有朱自清信75封,陳竹隱信6封。據朱自清的公子朱喬森介紹,這些書信是他在搬家時偶然發現的,原信和信封被母親陳竹隱精心地保存在一個小箱子裡。在那個書信作為人們遠距離聯繫主要工具的時代,兩人之間的通信想來應該不止這些。隻是,在經歷過漫長的、動蕩的歲月之後還能保留下這麼多,卻是難得的。更難得的是,它們還主要集中在1930年到1932年之間,反映了兩人從相識、相知、相愛到步入婚姻殿堂的完整過程,這就更彌足珍貴了。對於當事人而言,它們是愛情的見證,是歲月的刻痕和情感的寄托,對於後人而言,它們是前輩遺贈的珍貴禮物。這些書信,文字均收入了《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而朱自清的書信,更曾經以手跡的方式,得以專門出版(《朱自清愛情書信手跡》,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信中所記,或約見面,或訴思念,或述別後情形,或談訪學經歷。他關心陳竹隱的起居飲食;他精心挑選送給陳竹隱的禮物;他不厭其詳地述說國外的見聞;他為收不到陳竹隱的信而著急;他計較陳竹隱與別人合演《琴挑》……這些均為生活細節,無關宏旨。隻是,正是在這些瑣細之處,在這種不假修飾的本真狀態中,在這種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的自然袒露中,更能夠見出朱自清對於感情的珍惜和投入,見出他認真、誠摯的性情。他在信中說:“一早就醒了,躺了一兩點鐘,想著香山,想著北海,想著黔陽館,想著昨晚走過的路徑,想著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的名字,幾乎費了我這個假期中所有的獨處的時間!我不能念書,不能寫信,甚至看報也迷迷糊糊的!我相信是個能鎮靜的人,但是天知道,我現在是怎樣擾亂啊!”(1931年1月3日致陳竹隱)如此坦率的訴說,活脫脫地展現了戀愛中的人的心理,展現了情感的漣漪在心中泛起的圈圈波痕。那一連四個感嘆號,於細微處暴露了朱自清情感波動的強烈。在這個過程中,信的稱謂也悄悄發生了變化:從矜持的“女士”,到親切的“弟”,繼而到親昵的“寶寶”“寶妹妹”,再到調皮的“小東西”“狗東西”,終回歸什麼修飾都沒有的平淡。這恰恰記錄了兩人從初戀到熱戀,到婚後回歸日常的情感歷程。隻是,即使這種以“風月”為主的私密信札,也依然隱隱暈染著那個時代的風雲之色。在多維爾過海關時所受到的“特殊關照”,和外國報紙談及中國事務時候“極譏諷之能事”的刻薄,讓朱自清感到格外的屈辱和憤怒。而瀋陽的“九一八事變”和上海的“一·二八事變”,更讓朱自清對岌岌可危的國事憂心忡忡,發出“國命不知到底還有多長!前面是一片黑暗,但未嘗沒一兩點光明,這些是什麼呢?天知道”(1932年1月30日致陳竹隱)的感慨。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命運,是那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所無法淡然漠然的。但身處國外,他所能做的,隻能是以拒絕跟日本人同寓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在“一片黑暗”之中,他深懷“不中用”的無力感,甚至懷疑自己“教書念書,在這年頭究竟有多少用處?誰知道!”(1932年1月25日致陳竹隱)但在抗日烽火席卷神州大地的時刻,他卻以堅貞之志,選擇與全民族同命運,與清華大學共始終,即使自己流離顛沛,即使被打了的薪水遲遲未拿到。1937年10月20日那封讓陳竹隱寄書寄資料的信,於朱自清非常自然,因為教書和進行學術研究,本是一個教師的本職工作,但此刻卻極具像征意味:他不再悲觀,而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了“教書念書,在這年頭究竟有多少用處”的懷疑。他要堅守在教師的崗位上,以不絕的弦歌之聲,去迎接民族勝利的明天。

    導讀1930年的一個秋日,在北平西單的大陸春飯莊,清華大學外文繫教授葉公超偕中文繫教授朱自清、中文繫教員浦江清,紅豆館主溥西園偕陳竹隱、廖書筠等幾個女學生,一起喫了個飯。從這一天開始,本書的兩位主角朱自清與陳竹隱就認識了,也開始了他們交往的歷史。關於那天的場景,陳竹隱晚年曾經有過一段回憶:那時,因為我常到溥西園老師那兒去參加“曲會”,老師看到我一天天長大了,北京也沒親人,便很關心我的婚事。他就與當時清華大學中文繫導師葉公超談起我,並請他幫忙。這一年四月的一天,溥老師帶我們幾個女同學到一個館子去喫飯,安排了我與佩弦的見面。陪坐的還有兩位清華大學教授。那天佩弦穿一件米黃色的綢大褂。他身材不高,白白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顯得挺文雅正氣,但腳上卻穿著一雙老式的“雙梁鞋”,又顯得有些土氣。席間我們很少講話。回到宿舍,我的同學廖書筠就笑著說:“哎呀,穿一雙‘雙梁鞋’,土氣得很,要我纔不要呢!”當時我卻並不以為然。我認為在那紛亂的舊社會,一個女子要想保持住自己的人格尊嚴,建立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並不容易。我不仰慕俊美的外表、華麗的服飾,更不追求金錢及生活的享受,我要找一個樸實、正派、可靠的人。為這我曾堅決拒絕了一個氣味不投而家中很有錢的人的追求。佩弦是個做學問的人,他寫的文章我讀過一些,我很喜歡。他的詩歌與散文所表現的深沉細膩的感情,所描繪的一幅幅恬靜、色彩柔和的畫面,以及那甜美的語言,都使我很受感動,我很敬佩他。以後他給我來信我也回信,於是我們便交往了。歲月的淘洗讓陳竹隱淡忘了許多事,回憶在時間與人物身份上有少許出入。但次見面,朱自清的“雙梁鞋”還是給陳竹隱留下了深刻印像。從審美的角度,米黃色綢大褂、眼鏡與“雙梁鞋”之間確實有點不太“般配”,不過這也許正說明了鰥居的朱自清生活上的馬虎。不僅生活如此,自原配夫人武仲謙1929年秋病故後,朱自清自己一個人生活在北平清華園,除了俞平伯、浦江清等幾個友人同事外,他個人在情感生活上也幾乎等於零。所幸,陳竹隱出現了。陳竹隱名寶珍,字竹隱,以字行,1903年7月14日出生。她家原籍廣東,但從祖上起便已遷居成都。父親陳正新育有十二個子女,陳竹隱小。全家僅靠父親教私塾及在估衣鋪的工作維持,生活頗為清苦。十六歲那年,父母雙雙去世,這使她意識到,今後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打開生活的道路。於是,她離家考入了四川省立女子師範學校,開始了獨立生活。畢業後,她進入青島電話局,做了電話接線員。工作一年多後,她又考入了北平藝術學院,師從齊白石、壽石工、蕭子泉等書畫名家,專攻工筆畫,兼學昆曲。1929年畢業後,她進了北平第二救濟院工作。因為不滿院長克扣孤兒口糧,憤而辭職。此後,她一邊當家庭教師教人作畫,一邊在溥西園門下學習昆曲。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兩人的交往,始於通信,繼而相互拜訪,攜手出遊,或觀賞電影,或登高望遠,或月下漫步,或湖邊流連,與天下大多數戀愛中的男女一樣。於是,雪月交輝的北海、憑欄臨風的白塔、巍峨宏麗的三殿、寄懷古之幽情的圓明園等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對對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感情也逐步升溫。對朱自清而言,陳竹隱是個完全不同於武仲謙的全新的存在。武仲謙是個性格溫柔、不多言語的傳統舊式女子,這是透過朱自清的作品多少能夠知道的。隻是,他的散文《兒女》《給亡婦》《鼕天》《擇偶記》和小說《愛的歷史》等所表現的,無論是三張笑臉所營造的“家裡卻老是春天”的溫暖,還是“謙”為孩子為丈夫的整日操勞,都在家庭的範圍內。至於他倆的愛情生活,則付闕如。也難怪,朱自清與武仲謙結婚時還是在1916年,那時,娜拉小姐還沒有走到中國來,也很少有人知道一個叫易卜生的外國人,婚姻大事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似乎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於是,這一對新人在進入洞房、揭開蓋頭之前,別說互相了解,就連對方容貌是妍是蚩、性情是溫是火,都不知道。因此之故,朱自清雖說有過婚姻,卻缺乏約會的經歷,未嘗過戀愛的滋味。而陳竹隱則完全不一樣。她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也有較多的人生歷練,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獨立意志。她有主見,有個性,爽朗活潑,大方熱情,又能歌善畫。與她交往,可以收獲更多的趣味,可以建立更多的共同愛好。於是,在以“人的發現”為主旨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爆發十多年之後,朱自清終於有機會補上自由戀愛這一課。對於陳竹隱而言,朱自清也離開了文學作品而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他的儒雅、他的細心、他的誠懇、他的忙碌,一如通過文學作品所了解的;他的欣悅、他的煩惱、他的擔憂、他的追求,卻於文學作品而外,有了更多的更立體的展現。而它們,也都多少體現在這些信札中。這裡收錄的計有朱自清信75封,陳竹隱信6封。據朱自清的公子朱喬森介紹,這些書信是他在搬家時偶然發現的,原信和信封被母親陳竹隱精心地保存在一個小箱子裡。在那個書信作為人們遠距離聯繫主要工具的時代,兩人之間的通信想來應該不止這些。隻是,在經歷過漫長的、動蕩的歲月之後還能保留下這麼多,卻是難得的。更難得的是,它們還主要集中在1930年到1932年之間,反映了兩人從相識、相知、相愛到步入婚姻殿堂的完整過程,這就更彌足珍貴了。對於當事人而言,它們是愛情的見證,是歲月的刻痕和情感的寄托,對於後人而言,它們是前輩遺贈的珍貴禮物。這些書信,文字均收入了《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而朱自清的書信,更曾經以手跡的方式,得以專門出版(《朱自清愛情書信手跡》,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信中所記,或約見面,或訴思念,或述別後情形,或談訪學經歷。他關心陳竹隱的起居飲食;他精心挑選送給陳竹隱的禮物;他不厭其詳地述說國外的見聞;他為收不到陳竹隱的信而著急;他計較陳竹隱與別人合演《琴挑》……這些均為生活細節,無關宏旨。隻是,正是在這些瑣細之處,在這種不假修飾的本真狀態中,在這種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的自然袒露中,更能夠見出朱自清對於感情的珍惜和投入,見出他認真、誠摯的性情。他在信中說:“一早就醒了,躺了一兩點鐘,想著香山,想著北海,想著黔陽館,想著昨晚走過的路徑,想著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的名字,幾乎費了我這個假期中所有的獨處的時間!我不能念書,不能寫信,甚至看報也迷迷糊糊的!我相信是個能鎮靜的人,但是天知道,我現在是怎樣擾亂啊!”(1931年1月3日致陳竹隱)如此坦率的訴說,活脫脫地展現了戀愛中的人的心理,展現了情感的漣漪在心中泛起的圈圈波痕。那一連四個感嘆號,於細微處暴露了朱自清情感波動的強烈。在這個過程中,信的稱謂也悄悄發生了變化:從矜持的“女士”,到親切的“弟”,繼而到親昵的“寶寶”“寶妹妹”,再到調皮的“小東西”“狗東西”,終回歸什麼修飾都沒有的平淡。這恰恰記錄了兩人從初戀到熱戀,到婚後回歸日常的情感歷程。隻是,即使這種以“風月”為主的私密信札,也依然隱隱暈染著那個時代的風雲之色。在多維爾過海關時所受到的“特殊關照”,和外國報紙談及中國事務時候“極譏諷之能事”的刻薄,讓朱自清感到格外的屈辱和憤怒。而瀋陽的“九一八事變”和上海的“一·二八事變”,更讓朱自清對岌岌可危的國事憂心忡忡,發出“國命不知到底還有多長!前面是一片黑暗,但未嘗沒一兩點光明,這些是什麼呢?天知道”(1932年1月30日致陳竹隱)的感慨。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命運,是那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所無法淡然漠然的。但身處國外,他所能做的,隻能是以拒絕跟日本人同寓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場。在“一片黑暗”之中,他深懷“不中用”的無力感,甚至懷疑自己“教書念書,在這年頭究竟有多少用處?誰知道!”(1932年1月25日致陳竹隱)但在抗日烽火席卷神州大地的時刻,他卻以堅貞之志,選擇與全民族同命運,與清華大學共始終,即使自己流離顛沛,即使被打了的薪水遲遲未拿到。1937年10月20日那封讓陳竹隱寄書寄資料的信,於朱自清非常自然,因為教書和進行學術研究,本是一個教師的本職工作,但此刻卻極具像征意味:他不再悲觀,而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了“教書念書,在這年頭究竟有多少用處”的懷疑。他要堅守在教師的崗位上,以不絕的弦歌之聲,去迎接民族勝利的明天。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