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張曉風作品集(送你一個字星星咖啡玉想)(套裝共4冊)(2016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張曉風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ISBN】2396525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23965254
    作者:張曉風

    出版時間:2016年06月 

        
        
    "

    編輯推薦

    張曉風是華語文壇獨樹一幟的散文名家。在張曉風筆下,一磚一瓦,一樹一木皆可成文,其筆如光之熱,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她那雙透視生活的慧眼,在瑣碎平凡的事物中品出了美麗、典雅、溫柔。作品情感真摯,文筆清爽,自成格局。


    本繫列輯錄張曉風經典作品集《玉想》《星星都已經到齊了》《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送你一個字》,全套四本,值得收藏。

     
    內容簡介
    玉想
    《玉想》是作者成熟的深思,在安靜分析中有激情,在冷眼凝視中有摯愛。她認為經學、史學和哲學可以是一個民族強健的體魄,但“美”卻是維持命脈的和暢的呼吸,本書便是她對美的獻禮,珍貴的圖片與作者雋永優美的文字相映襯,值得細細品讀。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分五個部分,懷人、抒情、詠物、寫景、鋻賞,無一不是大塊文章。張曉風的散文出入古今,富艷難蹤,其剔透處,既可因把玩而成佳趣;清寂處亦可因細繹而啟人天機。至於絕美處則不免令人五內驚動,鷹揚處又令人奮然思飛。

    送你一個字

    玉想


    《玉想》是作者成熟的深思,在安靜分析中有激情,在冷眼凝視中有摯愛。她認為經學、史學和哲學可以是一個民族強健的體魄,但“美”卻是維持命脈的和暢的呼吸,本書便是她對美的獻禮,珍貴的圖片與作者雋永優美的文字相映襯,值得細細品讀。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分五個部分,懷人、抒情、詠物、寫景、鋻賞,無一不是大塊文章。張曉風的散文出入古今,富艷難蹤,其剔透處,既可因把玩而成佳趣;清寂處亦可因細繹而啟人天機。至於絕美處則不免令人五內驚動,鷹揚處又令人奮然思飛。


     


    送你一個字


    《送你一個字》裡,張曉風以濃厚的國學根底,洗練的文字,出入古今,談魯迅、郁達夫等五四文人如何寫好白話文,經典慢慢被溶蝕的危機,孔子為何老是躲在牆壁裡……筆墨細膩深刻而有趣,帶領讀者逐字逐句地進入她構築的美好的文字密境。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中,作者以情入裡,出入古今,仰視宇宙之大,從喧嘩的都市中尋找悠閑生活之美。她倡導環保、關懷鄉城的變化,細繪海峽兩岸糾結的愛與愁,憐憫萬事萬物的生之苦,珍惜當下的生之樂,內容深刻精博,值得細品珍藏。

    作者簡介

    張曉風,中國當代著名散文家,畢業於臺灣東吳大學,教授國學及文學創作40餘年。2009年獲臺灣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榮譽文藝獎章,為享譽華人世界的古典文學學者、散文家、戲劇家和評論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你還沒有愛過》《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星星都已經到齊了》《送你一個字》《玉想》等,戲劇《武陵人》《和氏璧》等,作品曾獲中山文藝散文獎、吳三連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目錄
    《玉想》
    增訂版序
    相見不恨晚/席慕蓉 001

    《送你一個字》
    輯一 昨夜?枝開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半片木 (代序)
    一本書,仍有它出航的必要 (自序)
    女人,和她指甲刀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喂!外層空間人,有閑再來坐
    同巷人
    我是擁有一枚柿子的柿長《玉想》

    增訂版序


    重讀曉風《玉想》,兼懷李霖燦老師/蔣勛 001 寫下來,真好(自序) 006


    初版序


    序/李霖燦 001


    給我一個解釋(代自序) 006


    輯 玉想


    玉想 018


    色識 035


    初心 053


    溯洄 059


    火中取蓮 078


    故事行 091 天門——記旅法畫家朱德群先生 104


    仗美執言 122 我仿佛看見 128


    會過日子的女人 138 衣宮半日記 144 訪香港導演方育平 152


    第二輯 低眉處


    值得歡喜贊嘆的《歡喜贊嘆》 158 中國的眼波 171


    以人為鈐記 173


    低眉處 175 錯誤——中國故事常見的開端 181


    評語 188


    第三輯 有願


    也算攔輿告狀 192 如果你錯了和如果我錯了 199 局長,請聽我說一個觀念 201


    冠禮 208


    遊園驚夢 210


    有願 213


    河飛記 216 寫於《和氏璧》演出之前 220


    老師,這樣,可以嗎? 223 安全的冒險——談鬼戲
    226 炎方的救贖——讀湯顯祖《牡丹亭》 230 楊貴妃和她的詩 242


    跋 248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相見不恨晚/席慕蓉  001


    “你欠我一個故事!”  (代自序) /曉風           012


     


    輯一 給我一個解釋


    描容 022


    給我一個解釋    031


    夢稿  042


    我撿到了一張身份證      049


    母親·姓氏·裡貫·作家     055


    如果有人罵你“隔聊”  059


    有求不應和未求已應      065


    關於玫瑰     071


    竊據  082


     


    輯二 一半兒春愁,一半兒水


    塵緣  086


    不識  100


    再跟我們講個笑話吧!  108


    一半兒春愁,一半兒水  117


    重讀一封前世的信   123


    衣衣不舍     132


     


    輯三 秋千上的女子


    在公路上撒“露奔”花籽的女子       140


    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銅錢  146


    秋千上的女子    151


     


    輯四 放爾千山萬水身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162


    戈壁行腳     177


    請不要對我說歡迎   190


    城門啊,請為我開啟      197


    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筆畫     205


    甘醴  212


    同色  215


    “你們害的!”  217


    雲鞋四則     219


    平視,也有美景       228


    放爾千山萬水身       233


     


    又一章


    幅畫     238


    開卷和掩卷 242


    從夢境裡移植出來的木板橋 251


    坡丘的聯想 256


    春水初泮的身體       261


     


    跋   266




    《送你一個字》

    輯一 昨夜?枝開


    原來,他們舊學底子那麼好!


    “好的白話”的母親


    “風”比“德”好


    昨夜?枝開


    龍,在藥店裡


    為什麼華語教師要遭砍頭?


    有些女孩,吟了不該吟的詩


    隻被允許的二夜情


    李賀和他家的外勞


    去南洋拍一張照片


    經溶危機


    煙鎖池塘柳


    熊白,我沒有喫過的美味


    請問,你是洞庭紅的後代嗎?


    薛蟠和他的泰國料理生日宴


    人 日


    鬼比鬼,氣死人


    華籍鬼


    “鼕來好酒釀幾壇?”


     


    輯二 送你一個字


    送你一個字


    沒有談過戀愛的


    他隻會一句中文


    人家鬼神又豈能時時因你而泣


    “君子”兼“文藝復興人”


    屬於山城臺北的林語堂


    香港第二美景


    垃圾堆與天人合一


    臺北市好的事


    閩人的不安


    “已經清晨兩點了,為什麼我還在……”


    前面的水果


    “有沒有鬼讓你流淚?”


    我會念咒


    近水


    用地毯來記憶


    港人曬衣法


    “一切看阿拉的意思!”


    晴日手記


    在黑暗中按鍵


    例外的慚愧


    十四時四十五分


    欠負


    一顆一生提溜著的可以隨時擲地的頭顱


    “你為什麼拿這一顆?”


    你為什麼會來觀賞此劇?


    曉風過處


     


    輯三 舍不得懷疑


    不是倒霉日


    紅衫女子


    想起一九六三年的五月二十日


    寓言二則


    如果我有錢


    “越是甲越是要裝成乙”定律


    “孔子呀!你怎麼老是躲在牆壁裡?”


    詐詐的神和關關難過


    “我要封筆嗎?”


    名廚,有用嗎?


    舍不得懷疑


    住在番人的土地上罵番人


    當子夏哭瞎了他的老眼


    恍如看見他的傷痕


    “我的藥呢?”


    送行


    宴宴


    賣花人去路還香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半片木 (代序)


    一本書,仍有它出航的必要 (自序)


    女人,和她指甲刀


    你真好,你就像我少年伊辰


    喂!外層空間人,有閑再來坐


    同巷人


    我是擁有一枚柿子的柿長


    雖然,五公尺之外便有人


    粉紅色的挑發針


    不朽的失眠


    光采男子


    我家獨制的太陽水


    被憂傷的眼神凝視過的絲繭


    唐代幼小的女詩人


    “反正,都是他家的分數!”


    請來與我同座,那彈琵琶的女子


    隻要讓我看到一雙誠懇無欺的眼睛


    烏魯木齊女孩


    成聖的女子


    “浮生若夢啊!”他說


    包子


    女子層


    那一鍋肉


    秋光的漲幅


    誰說我不懂法文?


    六橋


    啊,少年吔,你的臺北和我的臺北


    “它怕什麼?”


    鬼,也是瀕臨絕種的生物


    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



    黃金葛和它的罐子


    什麼東西在“大減價”?


    小鳥報恩記


    二陳集上新搬來的那一家


    就拿保險賠償金來展出吧!


    小蛇事件


    比比看,哪裡不同?


    當下


    三個辣


    常玉,和他的小土缽


    大師·樹林·鳥蛋


    歲月·飛鳥·錢夾


    酒井先生的笑容


    肖狗與沙虱


    自作主張的水仙花


    誤入桃源


    立志把自己慣壞


    五點半,赴湯蹈火的時刻


    關於老連欠我錢的事


    聞歌


    有誰死了嗎?


    如果容許我多宣布一天公定假日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媒體評論
    《玉想》是要有一盞‌“春茶‌”搭配著讀的。這些近三十年前都讀過的文字,在春茶的新新的喜氣得意的滋味裡,一一在沸水中復活了。
    ——蔣 勛
    張曉風手中的那支筆,是亦秀亦豪的健筆。這支筆,能寫景也能敘事,能詠物也能傳人,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而即使在柔婉的時候也帶一點剛勁。
    ——餘光中
    (許多篇)現在聚攏來合成一集,就好像把15年的光陰都放進一幅鳥靜花喧的長卷裡,寫生者時而重彩描繪,時而淡筆點染,彼此互相映照,在燈下再次細讀,隻覺得眼前光影時時變幻,行間意像生生無窮,心裡真是又羨慕又妒忌啊!
    ——席慕蓉
    我們周遭,有多少奇事異人,隻須用慧心一照,用彩筆一揮,宇宙大千,嫣然多彩多姿美不勝收,曉風教授這冊佳作在這要點之上啟發無限,功德無量。

    《玉想》是要有一盞‌“春茶‌”搭配著讀的。這些近三十年前都讀過的文字,在春茶的新新的喜氣得意的滋味裡,一一在沸水中復活了。


    ——蔣 勛


    張曉風手中的那支筆,是亦秀亦豪的健筆。這支筆,能寫景也能敘事,能詠物也能傳人,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而即使在柔婉的時候也帶一點剛勁。                                              


    ——餘光中


    (許多篇)現在聚攏來合成一集,就好像把15年的光陰都放進一幅鳥靜花喧的長卷裡,寫生者時而重彩描繪,時而淡筆點染,彼此互相映照,在燈下再次細讀,隻覺得眼前光影時時變幻,行間意像生生無窮,心裡真是又羨慕又妒忌啊!


    ——席慕蓉


    我們周遭,有多少奇事異人,隻須用慧心一照,用彩筆一揮,宇宙大千,嫣然多彩多姿美不勝收,曉風教授這冊佳作在這要點之上啟發無限,功德無量。


    ——李霖燦


    在她的散文中許多是出入古典,流連掇拾的結晶,戲文、詩詞、人物、器皿,甚至一個漢字,幾抹色彩,在她的解讀中都煥發出神奇的色彩。如果說,傳統文化如黃河之水奔瀉入懷,那也因曉風攪入魂靈,如酒曲入甕,纔使這水甘冽芳醇,成了文化傳統。


    ——徐 學

    在線試讀
    《玉想》

    玉想
    “玉,石之美者。”原來玉也隻是石,
    是許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脫穎而出的那一點靈光。
    一、隻是美麗起來的石頭
    一向不喜歡寶石——近卻悄悄地喜歡了玉。寶石是西方的產物,一塊鑽石,割成幾千幾百個“割切面”,光線就從那裡面激射而出,挾勢凌厲,美得幾乎具有侵略性,使我不由得不提防起來。我知道自己無法跟它的兇悍逼人相埒,不過至少可以決定“我不喜歡它”。讓它在英女王的皇冠上閃爍,讓它在展覽會上伴以投射燈和響尾蛇(防盜用)展出,我不喜歡,總可以吧!
    玉不同,玉是溫柔的,早期的字書解釋玉,也隻說:“玉,石之美者。”原來玉也隻是石,是許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脫穎而出的那一點靈光。正如許多孩子在夏夜的庭院裡聽老人講古,忽有一個因洪秀全的故事而興天下之想,遂有了孫中山。又如溪畔群童,人人都看到活潑潑的逆流而上的小魚,卻有一個跌入沉思,想人處天地間,亦如此魚,必須一身逆浪,方能有成,隻此一想,便有了蔣中正。所謂偉人,其實隻是在遊戲場中忽有所悟的那個孩子。所謂玉,隻是在時間的廣場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頭。
    二、克拉之外
    鑽石是有價的,一克拉一克拉的算,像超級市場的豬肉,一塊塊皆有其中規中矩稱出來的標價。
    玉是無價的,根本就沒有可以計值的單位。鑽石像謀職,把學歷經歷乃至成績單上的分數一一開列出來,以便敘位核薪。玉則像愛情,一個女子能贏得多少愛情完全視對方為她著迷的程度,其間並沒有太多法則可循。艾薩克辛格(諾貝爾獎得主)說:“文學像女人,別人為什麼喜歡她以及為什麼不喜歡她的原因,她自己也不知道。”其實,玉當然也有其客觀標準,它的硬度,它的晶瑩、柔潤、縝密、純全和刻工都可以討論,隻是論玉論到後關頭,竟隻剩“喜歡”兩字,而喜歡是無價的,你買的不是克拉的計價而是自己珍重的心情。
    三、不需鑲嵌《玉想》


    玉想


    “玉,石之美者。”原來玉也隻是石,


    是許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脫穎而出的那一點靈光。


    一、隻是美麗起來的石頭


    一向不喜歡寶石——近卻悄悄地喜歡了玉。寶石是西方的產物,一塊鑽石,割成幾千幾百個“割切面”,光線就從那裡面激射而出,挾勢凌厲,美得幾乎具有侵略性,使我不由得不提防起來。我知道自己無法跟它的兇悍逼人相埒,不過至少可以決定“我不喜歡它”。讓它在英女王的皇冠上閃爍,讓它在展覽會上伴以投射燈和響尾蛇(防盜用)展出,我不喜歡,總可以吧!


    玉不同,玉是溫柔的,早期的字書解釋玉,也隻說:“玉,石之美者。”原來玉也隻是石,是許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脫穎而出的那一點靈光。正如許多孩子在夏夜的庭院裡聽老人講古,忽有一個因洪秀全的故事而興天下之想,遂有了孫中山。又如溪畔群童,人人都看到活潑潑的逆流而上的小魚,卻有一個跌入沉思,想人處天地間,亦如此魚,必須一身逆浪,方能有成,隻此一想,便有了蔣中正。所謂偉人,其實隻是在遊戲場中忽有所悟的那個孩子。所謂玉,隻是在時間的廣場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頭。


    二、克拉之外


    鑽石是有價的,一克拉一克拉的算,像超級市場的豬肉,一塊塊皆有其中規中矩稱出來的標價。


    玉是無價的,根本就沒有可以計值的單位。鑽石像謀職,把學歷經歷乃至成績單上的分數一一開列出來,以便敘位核薪。玉則像愛情,一個女子能贏得多少愛情完全視對方為她著迷的程度,其間並沒有太多法則可循。艾薩克辛格(諾貝爾獎得主)說:“文學像女人,別人為什麼喜歡她以及為什麼不喜歡她的原因,她自己也不知道。”其實,玉當然也有其客觀標準,它的硬度,它的晶瑩、柔潤、縝密、純全和刻工都可以討論,隻是論玉論到後關頭,竟隻剩“喜歡”兩字,而喜歡是無價的,你買的不是克拉的計價而是自己珍重的心情。


    三、不需鑲嵌


    鑽石不能佩戴,除非經過鑲嵌,鑲嵌當然也是一種藝術,而玉呢?玉也可以鑲嵌,不過卻不免顯得“多此一舉”,玉是可以直接做成戒指、鐲子和簪笄的,至於玉墜、玉佩所需要的也隻是一根絲繩的編結,用一段千回百繞的糾纏盤結來繫住胸前或腰間的那一點沉實,要比金屬性冷冷硬硬的鑲嵌好吧?


    不佩戴的玉也是好的,玉可以把玩,可以做小器具,可以做既可卑微的去搔癢,亦可用以像征富貴吉祥的“如意”,可做用以祀天的璧,亦可做示絕的玦,我想做個玉匠大概比鑽石割切人興奮快樂,玉的世界要大得多繁富得多,玉是既入於生活也出於生活的,玉是名士美人,可以相與出塵,玉亦是柴米夫妻,可以居家過日。


    四、生死以之


    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全世界跟他一起活——但一個人死的時候,誰來陪他一起死呢?


    中古世紀有出質樸簡直的古劇叫《人人》(Every Man),死神找到那位名叫人人的主角,告訴他死期已至,不能寬貸,卻準他結伴同行。人人找“美貌”,“美貌”不肯跟他去,人人找“知識”,“知識”也無意到墓穴裡去相陪,人人找“親情”,“親情”也顧他不得……


    世間萬物,隻有人類在死亡的時候需要陪葬品吧?其原因也無非由於怕孤寂,活人殉葬太殘忍,連土俑殉葬也有些居心不忍,但死亡又是如此幽闃陌生的一條路,如果待嫁的女子需要“陪嫁”來肯定來繫連她前半生的娘家歲月,則等待遠行的黃泉客何嘗不需要“陪葬”來憑借來思憶世上的年華呢?


    陪葬物裡纏綿的東西或許便是玉琀蟬了,蟬色半透明,比真實的蟬為薄,向例是含在死者的口中,成為後的,一句沒有聲音的語言,那句話在說:


    “今天,我入土,像蟬的幼蟲一樣,不要悲傷,這不叫死,有一天,生命會復活,會展翅,會如夏日出土的鳴蟬……”


    那究竟是生者安慰死者而塞入的一句話?抑是死者安慰生者而含著的一句話?如果那是願心,算不算狂妄的侈願?如果那是謊言,算不算美麗的謊言?我不知道,隻知道玉琀蟬那半透明的豆青或土褐色仿佛是由生入死的薄膜,又恍惚是由死返生的符信,但生生死死的事豈是我這樣的凡間女子所能參破的?且在這落雨的下午俯首凝視這枚佩在自己胸前的被烈焰般的紅絲線所穿結的玉琀蟬吧!


    五、玉肆


    我在玉肆中走,忽然看到一塊像蛀木又像土塊的東西,仿佛一張枯澀凝止的悲容,我駐足良久,問道:


    “這是一種什麼玉?多少錢?”


    “你懂不懂玉?”老板的神色間頗有一種抑制過的傲慢。


    “不懂。”


    “不懂就不要問!我的玉隻賣懂的人。”


    我應該生氣應該跟他激辯一場的,但不知為什麼,近年來踫到類似的場面倒寧可笑笑走開。我雖然不喜歡他的態度,但相較而言,我更不喜歡爭辯,尤其痛恨學校裡“奧瑞根式”的辯論比賽,一句一句逼著人追問,簡直不像人類的對話,囂張狂肆到極點。


    不懂玉就不該買不該問嗎?世間識貨的又有幾人?孔子一生,也沒把自己那塊美玉成功地推銷出去。《水滸傳》裡的阮小七說:“一腔熱血,隻要賣與識貨的!”但誰又是熱血的識貨買主?連聖賢的光焰,好漢的熱血也都難以傾銷,幾塊玉又算什麼?不懂玉就不準買玉,不懂人生的人豈不沒有權利活下去了?


    當然,玉肆老板大約也不是什麼壞人,隻是一個除了玉的知識找不出其他可以自豪之處的人吧?


    然而,這件事真的很遺憾嗎?也不盡然,如果那天我踫到的是個善良的老板,他可能會為我詳細解說,我可能心念一動便買下那塊玉,隻是,果真如此又如何呢?它會成為我的小古玩。但此刻,它是我的一點憾意,一段未圓的夢,一份既未開始當然也就不致結束的情緣。


    隔著這許多年如果今天那玉肆的老板再問我一次是否識玉,我想我仍會回答不懂,懂太難,能疼惜寶重也就夠了。何況能懂就能愛嗎?在競選中互相中傷的政敵其實不是彼此十分了解嗎?當然,如果情緒高昂,我也許會塞給他一張《說文解字》中抄下來的紙條: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然而,對愛玉的人而言,連那一番大聲鏜鞳的理由也是多餘的。愛玉這件事幾乎可以單純到不知不識而隻是一團簡簡單單的歡喜。像嬰兒喜歡清風拂面的感覺,是不必先研究氣流風向的。


    六、瑕


    付錢的時候,小販又重復了一次:


    “我賣你這瑪瑙,再便宜不過了。”


    我笑笑,沒說話,他以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


    “真的——不過這麼便宜也有個緣故,你猜為什麼?”


    “我知道,它有斑點。”本來不想提的,被他一逼,隻好說了,免得他一直啰嗦。


    “哎呀,原來你看出來了,玉石這種東西有斑點就差了,這串項鏈如果沒有瑕疵,哇,那價錢就不得了啦!”


    我取了項鏈,盡快走開。有些話,我隻願意在無人處小心地,斷斷續續地,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給自己聽:


    對於這串有斑點的瑪瑙,我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它的斑痕如此清清楚楚。然而買這樣一串項鏈是出於一個女子小小的俠氣吧,憑什麼要說有斑點的東西不好?水晶裡不是有一種叫“發晶”的種類嗎?虎有紋,豹有斑,有誰嫌棄過它的皮毛不夠純色?


    就算退一步說,把這斑紋算瑕疵,世間能把瑕疵如此坦然相呈的人也不多吧?凡是可以坦然相見的缺點都不該算缺點的。純全完美的東西是神器,可供膜拜。但站在一個女人的觀點來看,男人和孩子之所以可愛,正是由於他們那些一清二楚的無所掩飾的小缺點吧?就連一個人對自己本身的接納和縱容,不也是看準了自己的種種小毛病而一笑置之嗎?


    所有的無瑕是一樣的——因為全是百分之百的純潔透明,但瑕疵斑點卻面目各自不同。有的斑痕像蘚苔數點,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雲獨去,更有的是鐵索橫江,玩味起來,反而令人忻然心喜。想起平生好友,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知道一兩件對方的糗事,不能有一兩件可笑可嘲可詈可罵之事彼此打趣,友誼恐怕也會變得空洞吧?


    有時獨坐細味“瑕”字,也覺悠然意遠,瑕字左邊是玉旁,是先有玉纔有瑕的啊!正如先有美人而後纔有“美人痣”。先有英雄,而後有悲劇英雄的缺陷性格(tragic
    flew)。缺憾必須依附於完美,獨存的缺憾豈有美麗可言,天殘地闕,是因為天地都如此美好,纔容得修地補天的改造的塗痕。一個“壞孩子”之所以可愛,不也正因為他在撒嬌撒賴蠻不講理之外有屬於一個孩童近乎神明的純潔了直嗎?


    瑕的右邊是叚,叚有赤紅色的意思,瑕的解釋是“玉小赤”,我也喜歡瑕字的聲音,自有一種坦然的不遮不掩的亮烈。完美是難以冀求的,那麼,在現實的人生裡,請給我有瑕的真玉,而不是無瑕的偽玉。


    七、


    據說,世間沒有兩塊相同的玉——我相信,雕玉的人豈肯去重復別人的創制。


    所以,屬於我的這一塊,無論貴賤精粗都是天地間獨一無二的。我因而疼愛它,珍惜這一場緣分。世上好玉萬千,我卻恰好遇見這塊,世上愛玉人亦有萬千,它卻偏偏遇見我,但我們之間的聚會,也隻是五十年吧?上一個佩玉的人是誰呢?有些事是既不能去想更不能嫉妒的,隻能安安分分珍惜這匆匆的相屬相連的歲月。


    八、活


    佩玉的人總相信玉是活的,他們說:


    “玉要戴,戴戴就活起來了哩!”


    這樣的話是真的嗎?抑或隻是傳說臆想?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一塊玉戴活,這是需要時間纔能證明的事,也許幾十年的肌膚相親,真可以使玉重新有血脈和呼吸。但如果奇跡是可祈求的,我願意首先活過來的是我,我的清潔質地,我的致密堅實,我的瑩秀溫潤,我的斐然紋理,我的清聲遠揚,如果玉可以因人的佩戴而復活,也讓人因佩玉而復活吧,讓每一時每一刻的我瑩彩曖曖,如鼕日清晨的半窗陽光。


    九、石器時代的懷古


    把人和玉,玉和人交織成一的神話是《紅樓夢》,它也叫《石頭記》,在補天的石頭群裡,主角是那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外多出的一塊,天長日久,竟成了通靈寶玉,注定要來人間歷經一場情劫。


    他的對方則是那似曾相識的絳珠仙草。


    那玉,是男子的像征,是對於整個石器時代的懷古。那草,是女子的表記,是對榛榛莽莽洪荒森林的思憶。


    靜安先生釋《紅樓夢》中的玉,說“玉”即“欲”,大約也不算錯吧?《紅樓夢》中含玉字的名字總有其不凡的主人,像寶玉、黛玉、妙玉、紅玉,都各自有他們不同的人生欲求。隻是那欲似乎可以解作英文裡的want,是一種不安,一種需索,是不知所從出的纏綿,是快樂之時的淒涼,完滿之際的缺憾,是自己也不明白所以的惴惴,是想挽住整個春光留下所有桃花的貪心,是大徹大悟與大棧戀之間的擺蕩。


    神話世界常是既富麗而又高寒的,所以神話人物總要找一件道具或伴擋相從,設若龍不吐珠,嫦娥沒有玉兔,李聃失了青牛,果老走了肯讓人倒騎的驢或是麻姑少了仙桃,孫悟空繳回金箍棒,那神話人物真不知如何施展身手了——賈寶玉如果沒有那塊玉,也隻能做美國童話《綠野仙蹤》裡的“無心人”奧迪斯。


    “人非木石,孰能無情”,說這話的人隻看到事情的表像,木石世界的深情又豈是我們凡人所能盡知的。


    十、玉樓


    如果你想知道鑽石,世上有寶石學校可讀,有證書可以證明你的鋻定力。但如果你想知道玉,且安安靜靜地做自己,並且從膚發的溫潤、關節的玲瓏、眼目的瑩澈、意志的凝聚、言笑的清朗中去認知玉吧!玉即是我,所謂文明其實亦即由石入玉的歷程,亦即由血肉之軀成為“人”的史頁。


    道家以目為“銀海”,以肩為玉樓,想來仙家玉樓連雲,也不及人間一肩可擔道義的肩胛骨為貴吧?愛玉之極,恐怕也隻是返身自重吧?


     


    ——原載1985年1月《故宮文物月刊》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夢  稿 


    啊!我又夢見自己在飛了!


    我說“又”,是因為以前常做這種夢,進入中年不知為什麼便自動關閉了夢中的飛行繫統,變成一架徹徹底底的陸地行腳的機械。


    從前那種夢中之飛,倒也不是真飛,而是滑翔。夢中的我隻要稍一借力,便立刻可以彈起,每彈起一次可以飄上一百公尺,高度則大約在五層樓上下。


    那種夢,我常做,因為太常做了,後竟有點熟門熟路起來。每次出現這種動作,我竟會偷偷地對自己說,哎,好好享受這一刻吧,這是夢啊!夢中能飛,大約是由於生性浪漫,而一邊飛卻一邊又知道是夢境,大約是由於冷靜。冷靜的浪漫恐怕不能長久。


    果真,後來這種夢便稀少了。人總不能一輩子賴皮做潘彼得吧?我對自己失落的飛翔夢也隻好任由之。雖然,滿心泰然中總不免夾一絲悵然。


    昨天是丙子年的年初二,我徹夜寫稿到清晨六時。因為坐在前廊寫,一個瞌睡醒來,猛見微明的天光,居然六點了。嚇得一躍而起,趕到床上去補一覺。不睡不行,丈夫正住院,嫌醫院飯涼,我答應給他送一頓熱中餐,現在趕睡三個小時,起來做事纔不會迷糊出錯。


    所以說,我不算是個快樂的女人,至少此刻不是,丈夫在年前一個禮拜生了病。午夜二時半,他忽然叫痛,飛車送到醫院,檢查出來是肝上長了個膿瘍,醫生弔起點滴打抗生素,沒日沒夜地打,除夕和初一各放了六小時的假,準許他回家過年。而我自己,則為揮之不去的關節炎所苦,過年一忙,情況不免加劇,我也懶得理它。


    而這不快樂的女人卻做了一個快樂的夢,在清晨六時到九時之間。


    我夢見自己不知怎麼回事,突然便擁有了飛行的能力。我起先還不相信,但試驗幾次以後便明白了,原來我是會飛的!我並沒有長出翅膀來,但飛行原來也並不需要翅膀,你隻需將身體一縱,即可入雲,必要的時候則劃幾下手臂以便轉彎。


    我大半的時間都飛得不高,因為留戀人世吧?我總是一面飛一面看下面的人和景。奇怪的是大部分的人並沒有發現頭上多了我這個“不明飛行物”,他們的習慣是走路不抬頭的。他們隻自顧自地活著,但偶然也有一兩個人會看見我,也有人為我鼓掌。我有點慚愧,我不配擁有那掌聲,因為會飛並不是我努力而獲得的,我莫名其妙地擁有了這種超能力,而我也並不知道自己會在哪一剎那又失去這種超能力,既然如此,我就不應該接受掌聲。


    我有時也飛過高山和海洋,奇怪的是我居然看到海洋裡巨大的水母,水母令我著迷,他們那半透明的鐘形身體對我而言等於文學和藝術,因為它是半實半虛欲闔還開的(“實”的是歷史,“虛”的是鬼扯淡,隻有“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纔是文學藝術)。我為那水母的美深深感動了,以致飛離海洋之後,滿眼仍是那水母美麗優雅的開闔收放。


    我為什麼會夢見水母,也許是因為去年九月全家去作了一次阿拉斯加之遊。那次旅行的重點是豪華遊輪、鯨魚和冰川。不知為什麼回到我夢裡的卻隻剩下那些瀲灩波光中神秘的水母。事實上我在阿拉斯加看到的水母隻不過大如拳頭——嬰兒的或成人的拳頭,夢中的水母卻大如橡木酒桶,原來它們都偷偷長大了,在我的夢裡長大的。


    飛著飛著,我看見低處有個人,我於是低空掠飛,去和那人說話。那人原來是個白種男人,我向他形容水母的樣子,我說:


    “你能不能告訴我這個東西的英文字怎麼拼法?”


    這男人很善良,他抬頭用英文對著我大叫起來:


    “喂!你瘋了嗎?你真笨啊!你形容的這種東西我知道,但它的學名我一時也說不上來,就算我知道我也不要告訴你!你要知道,這麼簡單的事,你一查百科全書就立刻可以知道的。可是,你知道嗎?你會飛呀!你真的會飛呀!這是不得了的事呀!我要是跟你一樣會飛,我就會一直飛,我就會專心飛,我纔不去管它那個字怎麼拼法!笨呀!”


    我喫他一罵,不禁自惕,趕緊飛開。啊!他說得對,任何一本百科全書都可以告訴我水母怎麼拼,但有飛行卻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權利。


    醒來後我果真去查書,原來是Jellyfish“果凍魚”。我其實是知道這個字的,不知怎的夢裡竟忘了。我想我有點猜得出端倪來了,想必我生平對自己的英文程度老覺得有點遺憾,連夢裡也在為自己不會某字的拼法而不安。但那人罵得有理,能飛的人則該飛,飛的時候能看到什麼則該看,至於字怎麼拼,根本是小事一樁,不該成為罣礙。


    夢裡,我繼續飛。忽然,有一棵極美麗的花樹出現了,花瓣是白的,五出,葉子則翠碧透明。我一看之下竟不能自持,隻得急急飛降下來。但是,要看花,需要高度的飛行技巧,因為在空中停留並不容易,急煞和急轉都使人容易墜落塵埃。然而,那花令我落淚,我忍不住冒險盤桓。


    對於水母,我至少說得出它的中文名字,面對這花,我卻連名字也叫不出。可是我知道我一定見過它,一定的。至於何時何地見過,我也說不上來。但它不是櫻,臺灣的山櫻一般開成尖錐狀,不似日本櫻花花瓣平舒。隻是我的夢中花雖然花瓣平舒,卻有綠葉相襯,益見其粉翠互照之美。日本櫻盛開時卻是不雜一片葉子的。夢中花也不是梨花梅花,梨花梅花比較纖細,這花的直徑卻有四五公分長,每瓣的寬度也到達二公分。它也不是杏花李花,因為是單瓣。它的花形略近陽明山徑上早春開在岩壁上的山茱萸,真真是翡翠珍珠的璧合。然而山茱萸的花隻有四瓣,這花卻五瓣(山茱萸偶然也作五瓣,不知怎麼回事)。並且山茱萸是灌木,我的夢中花卻是一株兩人高的枝干虯結如怒濤如蛟龍的樹。它又有點像西湖湖心小島上的山楂花,但山楂卻作水紅胭脂色,不似夢中花的皎白亮潔。


    它是誰?我連它的名字都說不上來,它卻是令我在夢中墮淚乃至折翼的花樹。它沒有做什麼,它隻是開了花,它隻是用花發了言,它甚至都還沒有開到十分飽滿,隻是怯怯地試探地開了幾枝,就令我目醉神迷,不能自已。


    我墮地了,有人跑過來,說:


    “喂,學校說,叫你把學生的書本費收好,交上去,你不在,我替你收了,”她塞給我一把零錢,“你自己去繳吧!”


    我捧了那把煩瑣的零錢跑去趕公交車。但是大概久慣飛行,我幾乎忘了上車投幣的規矩,我胡亂掏了錢,匆匆投下,擠進車廂。那車卻好像是香港巴士,兩層,我坐在下層,有個坐在我右側的女孩走來,說:


    “我常看你飛呢!你親我一下好嗎?”


    她說的是真的,我飛的時候的確常踫到她仰望的目光,我親了她的頰。


    忽然,左邊的女孩也叫起來:


    “也親我一下!”


    我愣住了,不行,這種事,是可一不可再的,我搖搖頭。


    “為什麼,你親了她,為什麼我就不行?”


    我不知道怎麼告訴她,一次是可以的,第二次就不好了,我不要成為公眾人物,我不要應人要求做反復的動作。她不依,喋喋怨罵,然而,就在這時候我獲救了,九點半了,我醒了。


    我衝進廚房燉雞湯,及時把午餐送去醫院。


    我對這夢好奇,我對自己好奇,所以我照實記錄了這夢,而夢大約總是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三四千年前的占卜官,清晨起來,在一片白淨的牛的肩胛骨上記載下君王的美夢或噩夢。我手下沒有占卜官,隻好自己動手來記,以供他日有空閑也有心情的時候,好好研究自己之用。


    唉,如果沒有那棵美得令人折翼的花樹就好了,如果沒有那些白紛紛馥郁郁如雪似霰的花瓣就好了,我就可以繼續高飛。然而,我好像也並不遺憾,為一棵心事爭發的花樹而墮落塵埃,我其實是不悔的。


    ——原載1996年7月7日《人間副刊》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半片木  (代序)


     


    (1)


    有一個字,我有點喜歡,那個字是:



    如果是甲骨文,它寫成這樣:


     


    如果是小篆,它寫成這樣:


     


    根據這個字,再衍生出來的字,我也喜歡,例如:



    和片有關的字多都很美,例如箋、牖、牘……


    我為什麼喜歡這個“片”字呢?很簡單,因為片字是“半木”的意思(從小篆很容易看出來),慎重地劈出來的半片木頭,而這薄薄半片木頭對我而言,是一切智慧和文明的開始。“版”和“片”,其實同義的,都是指可貴的木資源。


     


    (2)


    我也喜歡另外一個字,那個字是:



    即使寫成楷書,一串竹簡,被一根繩子穿住(也許是皮革制的繩子),形成一整冊貫連的畫面仍然栩栩如生。在北臺灣,河洛話說“讀書”,南臺灣卻慣於說“讀冊”。


    這“冊”,如果放在幾案上,就成了“典”籍。 漢字的美,因為筆筆伏有天機,害我每次寫著寫著都不勝低回。


     


    (3)


    以上說的“版”和“冊”跟我現在要寫的文章又有什麼關繫呢? 有,因為我的書要再“版”了,之所以要一再再“版”,是因為它印了許多“冊”。


    書,也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隻是半片木頭,幾頁竹簡,記錄我的事和情而已。


    讀者喜歡它,我俯首感謝。其實,嚴格的說,讀者喜歡的應該不是我,而是在跟我的字句、我的心情相處時的他自己。讀者喜歡的是被觸動的感覺,而感覺是他自己的。


    至於我喜歡的是什麼呢?我喜歡的是能擁有一片紙一管筆,我喜歡一張桌子,一點搶救出來的時間,加上一個還熱心去敘述事情的自己。


    我喜歡這來自半片木頭的紙的潔淨和芬芳,我喜歡那上面的生命的紀錄和留痕。


    就隻是這樣而已。


     


    曉風


    1993年11月17日


     


    《送你一個字》


     


    現代中文的經典 


    ——曉風散文半世紀                 


     


     徐學


     


    (一)


    曉風是一位資深教授,更是一個對萬物有情的女子。在方塊字的藝術世界,她多方出擊。她的小說《潘渡娜》曾被收入《八十五年年度小說選》(編按:此書指一九八五年在中國大陸所出版之文選),是當代華文世界較早的科幻小說,至今在大陸依然擁有許多讀者;她的戲劇,在臺灣被列為經典,在香港的劇場上演,滿座感泣;她的雜文,早在《野火》之前就對威權與陋俗作不羈挑戰。她的散文,自學生時代獲幼獅文藝獎後,屢獲各種大獎。但她散文創作的獎來自讀者,是口碑而非獎杯。多年來,她的散文集暢銷更常銷,並已入選兩岸學生國文課本,與古典散文相映生輝,堪稱現代中文經典。


    (二)


    散文作為文類,時常叨陪末座。它是作家進入文壇的入場券,似乎無人不能。可是在所有文類中,散文是易寫難工,尤其在中國,在白話文興起之後,因散文而成為經典作家更是艱難。


    難處之一:中國文學中,散文地位崇高,流金溢彩。它歷來與詩歌一起被供奉在文學正殿上,中國文字的特性,使中國文人有著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無比豐富的語詞和長達兩千年可供利用的文字數據,科舉制度更鞏固了文人考究語言、刻意求工的習性。兩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浩瀚廣大的散文品種:經誥典謨之肅穆,莊列之想像,史傳之篤實,漢賦的流動,碑銘的溫潤厚重,序跋文體的進退合度,奏議策論的清真雅正;外加駢文的嚴格規律,箋疏寫作的傳承精神,乃至水墨紙緣題款,尺牘起承轉合,更有唐宋大家左右逢源,高下皆宜;宋明小品另闢蹊徑,獨標神韻。品類之繁多,典範之宏麗,無不深入中國文人心中。令後來者嘆為觀止,知難而退。


    難處之二:魯迅說,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果真如此?


    其實不然。近代以降,中國文化遭災受劫,“載道”等同陳腐,法度視為桎梏。志在解放性靈,不意開啟濫情,雖間有力作,卻不抵潮流,遂使稚嫩“美文”,綿綿百年。感傷濫情稚嫩做作文白夾雜淺俗之文常常被奉為經典,編入教材,誤導學子,並造出讀書界的惡俗,贗品淘汰精品,佳作為之淹沒。


    難處之三:散文不比小說、詩歌有思潮有流派,時常形成一波波潮流,散文是一種較難進入市場操作的文類,在文學日益產業化的形勢下,散文比起其他文類更加寂寞,它要引起出版界、新聞界乃至評論界的注意,難度較大。不比戲劇、小說可吸納異域新潮,令人耳目一新。


    (三)


    沒有過人之處,就難在當今中文經典中覓得一席。曉風的過人之處何在?


     


    一曰奇


    曉風出身保守的中文繫,受“國故派”教育,本該與寫作無緣,充其量也是閨秀派。可她卻能破繭而出,以現代生命的律動讓蒼白典籍再度泛紅,以美麗的藍墨水衝洗故紙堆的陳腐。在她的散文中許多是出入古典,流連掇拾的結晶,戲文、詩詞、人物、器皿,甚至一個漢字,幾抹色彩,在她的解讀中都煥發出神奇的色彩。如果說,傳統文化如黃河之水奔瀉入懷,那也因曉風攪入魂靈,如酒曲入甕,纔使這水甘洌芳醇,成了文化傳統。


    她的散文意蘊豐厚,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市井瑣事中自有骨氣奇高,不使感性淪為軟性;她的散文敘述自然,衝淡寧靜,文辭如水,一筆如舟,引領我們一步步走入一條條美麗水域;她的散文,句法上有彈性,語彙中有聲色。“散文美”相對於“詩美”,就在於前者是文章之美,文章之美更加講究語句的組織方式和詞彙的提煉選擇,講究“情致”和“趣味”,它們是比西方所謂“抒情性”遠為細膩微妙的美感,屬於中國美學的特有範疇。曉風的散文句式充分發揮中國文字波折流動的特性。文言句法的簡潔渾成,西式句法的嚴整新穎,話本戲文的活潑口吻,被她熔於一爐。古典詩文的典雅文詞,引車賣漿者流的俗言俚語,現代社會的流行詞彙,在她的筆杖下,交響成一個大樂隊。在她的散文中,白話從黑白進入彩色,從平面而立體,由清水變為結晶,既保持明白如話的聽覺效果,又充盈著曲折成趣的書面美感。曉風散文之奇還在於她猶如千手千眼觀音,風格多變,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她就至少具有兩副筆墨,如餘光中先生所說的,亦秀亦豪,經過多年的耕耘,她更上層樓,她可以現代,可以古典,可以莊重,可以幽默,有時飛揚,有時蘊藉,有時奔放,有時內斂,有流雲的閑情,也有沸血的淡然和霍然而怒的盛氣。身為散文作者,她也可以進入各種角色:不服氣的小學生,有些傻氣的情人,諄諄善誘的教師;一個愛鳥人,一個賞花者,或者多情多智的旅人,喜歡好茶好咖啡的飲者……


     


    二曰大


    奇是不拘一格的活力,是開創新篇的現代,而大則是大家境界。曉風雖然不曾留學異域,職業也單一,從學生到教師。但由於她的好學與敏感,也得益於她家學淵源,得益於臺灣社會的憂患與動蕩,開。她有了超出前輩女作家的胸襟與視野。她集學者的淵博,詩家的靈慧,哲人的睿智,宗教的悲憫於一身。她敢於涉筆丑陋,不再唯美是鹜,而是美丑並舉。小說、電影、音樂、繪畫、攝影等藝術都納入了她的視野,促成了她觀察事物的新感性。她的散文有詩的節奏,戲劇的對話和衝突,繪畫的色彩,還有虛構的小說技法,形的集大成的美感。


    當然,曉風散文之大更多的來自她散文中的博大胸懷,它結合了儒家的擔當和基督的悲憫,還有藝術的純真。她說,“懷不世之絕技,目高於頂,不肯在凡夫俗子身上浪費一絲一毫的美,當然也沒有什麼不對。但肯起身為風雪中行來的人奉一杯熱茶,看著對方由僵冷而舒活起來,豈不更為感人”。所以,曉風散文中有那麼多凡常中國人,他們或是憂患動蕩中既善其身又濟天下的讀書人:《半局》裡的杜公,《再給我們講個笑話吧》的世棠,《不識》中的父親,《未絕》裡的馬國光……或是在凡常生活中持守道義和尊嚴的平頭百姓:灶下捧讀《古文觀止》的胖廚師,陪盲父遊覽山頂風光的女子,為自己成為畫中人而欣喜的農夫……這是一些與作者偶然交會的小人物,或許連姓名也不曾留下,然而,在他送上的一碗辣醬裡可以嘗出敬業和尊客,在她的一次擁抱中有感恩和激情,幾個未嘗的包子,一句真情的好話,都會讓我們或會心而笑,或心如搗臼,熱淚迸湧。


    曉風的散文中,人物林林總總,職業、地位、年齡都迥然不同,既有可以相與出塵的名士大儒,也有隻是居家過日子的柴米夫妻,他們之所以讓曉風含情凝睇,援筆勾勒,是因為曉風認為,世界上,燦爛的光輝,能夠燃起情感和生命的光輝,隻能是源自人心。無論身居朱戶或者柴門,唯有人,纔是值得珍愛的。人是我們的鄰居和朋友,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是我們垂垂老邁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兒女。他們不論有多少缺陷,有多少傷痕,依然是我們這顆星球上無價的尊嚴和慰藉。同時,曉風也認定,有尊嚴有追求的中國人就是我們民族的脊梁,共同構成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大磁場。所以,曉風在他們的身上捕捉的是我們民族文化撒播的靈光與風采,傳遞的是民族文化再生的信念。


    從純淨的少女情懷起步,步下紅毯,穿越丑惡,見證偽善,終成就了悲憫大愛。由一塵不染而歷經炎涼滄桑直逼人世內核,仿佛自風平浪靜卷入狂風巨浪,曉風依然有一雙寧靜清澈的眼睛,那裡因隱藏著百年憂患的海棠血痕而有一絲憂郁,幾分憤懣,但更多的卻是自信,是擔當,是困頓中不失安詳,凡常裡自有莊嚴。浩大的場景,紛繁的群像,重大的事件,在曉風散文中並不多見,但與那些濃墨重彩長篇巨幅相比,曉風的散文毫不遜色地具有令人震撼的情感經驗和審美情趣。這就是中國的寫意傳統,以小見大,言有盡而意無窮,李白的樂府,蘇東坡的小品短賦,不也是尺幅寸心、無地無窮嗎?這就是曉風散文之大。


     


    三曰老


    中國書法推崇人書俱老,中國文學有“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詞賦動江關”的美談。比起其他文類,散文更講究爐火純青。中國古人早就認識到散文的敘述策略是“行雲流水,圓活流轉”。詩化,劇烈的動作和戲劇衝突等強化手段隻是散文創作中的變奏而非常態。中國散文追求的境界以意蘊深遠骨氣奇高為裡,衝淡寧靜自然真率為表。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它推崇的“自然”是絢爛歸於平淡,是不屑於“為文造情”的矯揉造作,“舍我其誰”的劍撥弩張,而非“我手寫我口”。


    對於散文家,內在功力的修煉,尤甚於自然隨意。蘇軾提出文理自然姿態橫生,說自己下筆如山泉一日千裡,但也立刻補充道,“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隨物賦形,也就是有規範有約束,不是一瀉無遺;而他的“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更是長期用功讀書寫作而後修煉得來的境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散文家依憑的不僅是纔氣,更多的是多年修煉的內功——人格和歷練。《人間詞話》中說,“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之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而我們說的“老”應該是“閱世而不溺世”,“閱世深卻性情真”,這就是長期修煉後的一種境界。曉風近年來的散文已經達到了這樣境界,寧靜致遠,淡泊明淨。她的散文裡的敬畏與寧靜,尊嚴與氣度,正是來自長期的釀造,默默的積蓄,它並非純然空靈,也不是冷漠無情,更不是畏葸忍辱,而是人世風浪中大徹大悟後留存的精神結晶。這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一種歷久常新的中國智慧。


    (四)


    六月來西北講學,說起臺灣島多高山,大陸學生深為驚訝,小小一島,三千米以上的高峰,竟有百座之多,而華山不超過兩千米。同樣,說起兩千三百萬人中,可以傳世的經典作家不會少於十來位,也讓他們困惑。可是,事實如此,高山總是彙聚在同一山脈,經典也常彙聚在同一時空。這一時空也許很大,如漢唐中國,也許不大,如古希臘、愛爾蘭。靠的是適宜的土壤和氣候。


    在現居臺灣的中國經典作家中,曉風隻能算是中生代,以她的潛能,我們相信還會有新的傑作新的境界,兩岸的中國人在期待,全球的華人在期待,歷史在期待!


     


    附記:


    初識曉風教授在十多年前的江南,此前已在她的散文中痴迷許久。此後與她聯繫不多,埋頭在她的作品中卻是常事,讀後是講,講完是寫,寫完還想談,還要講,因為她的作品,也和大陸許多“曉風迷”結緣。終於有一次專為曉風開的研討會,陽明大學盛情邀約,可嘆今之海峽一若古之蜀道,我隻能隔海發文,又因為人在旅途,手邊無書,隻好憑著印像寫出,如果不太學術,還請諸君見諒。後還要感謝西安程國君老師。


    (徐學教授,現任廈門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從事臺灣文化與文學研究,著有《隔海說文》《臺灣當代散文綜論》《餘光中評傳》《臺灣新文學概觀》等書。)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