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家小書 俞平伯說昆曲(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戲劇藝術/舞臺藝術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俞平伯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戲劇藝術/舞臺藝術  戲劇藝術理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5038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0150384
    作者:俞平伯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俞平伯先生的另一幅“肖像”——一位具有像征意義的昆曲家。

     
    內容簡介

    作者為著名的作家、紅學家。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權威,同時更是昆曲的痴迷者與傳承人,為北京昆曲研習社的創辦人。本書內容豐富,收錄作者對昆曲經典曲目的研究和作者生前所寫關於昆曲的散文,是昆曲愛好者和古典文學藝術研究者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作者簡介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銘衡,字平伯。現代詩人、作家、紅學家。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曾孫。畢業於北京大學,與胡適並稱"新紅學派"的創始人。著有《紅樓夢辨》、《讀詞偶得》、《清真詞釋》。同時愛好昆曲,是昆曲的痴迷者與呵護人,為昆曲的傳承做出了貢獻。

    目錄
    目錄

    輯曲事
    論研究保存昆曲之不易
    為何經海募款啟
    谷音社社約引言
    《秋興散套依納書楹譜》跋
    許閑若藏同人手鈔《臨川四夢譜》跋
    憶清華園谷音社舊事
    吳梅村蕭史青門曲讀本敘言
    《松梅風雨》觀後記
    《新編彝陵夢》序
    祝北方昆曲劇院建院之喜
    看了北方昆劇的感想





    目錄 
     
    輯曲事 
    論研究保存昆曲之不易 
    為何經海募款啟 
    谷音社社約引言 
    《秋興散套依納書楹譜》跋 
    許閑若藏同人手鈔《臨川四夢譜》跋 
    憶清華園谷音社舊事 
    吳梅村蕭史青門曲讀本敘言 
    《松梅風雨》觀後記 
    《新編彝陵夢》序 
    祝北方昆曲劇院建院之喜 
    看了北方昆劇的感想 
    關於昆曲的幾首舊詩詞 
    《紅霞》演得很成功 
    談弋陽腔《還魂記》劇本 
    談華傳浩新著《我演昆丑》《振飛曲譜》序 
    《華粹深劇作選》小序 
    致趙景深四札 
    致葉聖陶 
    關於北京昆曲研習社的材料 
    關於上海昆曲研習社及其主持者趙景深 
    第二輯 曲學 
    《玉簪記》寄弄首曲華字今譜不誤說 
    詞曲同異淺說 
    論作曲 
    與友人論宮調書 
    再與友人書 
    與汪健君書論正聲變調 
    再與汪健君書 
    談《西廂記·哭宴》 
    續談《西廂記·哭宴》 
    談《琵琶記》 
    我看《琵琶記》 
    校訂《西遊記·胖姑》折書後                                                                                                      第三輯 《牡丹亭》 
    《牡丹亭》贊 
    雜談《牡丹亭·驚夢》 
    說“借”字古今音讀與《牡丹亭·驚夢》 
    《牡丹亭》“丹”字的用法
    前言
    俞平伯與昆曲 陳 均 在二十世紀文化史上,除人們所熟知的紅學家、古典文學
    學者、新詩人等稱謂與專業之外,俞平伯還有另外一幅“肖
    像”,這幅“肖像”原本比較私人化,隨著時間推移,這
    幅“肖像”並未黯淡色彩,反而愈加清晰。也即,俞氏還是一
    位具有像征意義的昆曲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有“南趙
    北俞”之說,便是指上海北京兩地曲界的中心人物,創建上海
    昆曲研習社的趙景深與創建北京昆曲研習社的俞平伯。俞平伯
    與趙景深的經歷頗有些相似之處,都是少年時為新文學作家,

    俞平伯與昆曲    陳 均                                                                                                            在二十世紀文化史上,除人們所熟知的紅學家、古典文學
    學者、新詩人等稱謂與專業之外,俞平伯還有另外一幅“肖
    像”,這幅“肖像”原本比較私人化,隨著時間推移,這
    幅“肖像”並未黯淡色彩,反而愈加清晰。也即,俞氏還是一
    位具有像征意義的昆曲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有“南趙
    北俞”之說,便是指上海北京兩地曲界的中心人物,創建上海
    昆曲研習社的趙景深與創建北京昆曲研習社的俞平伯。俞平伯
    與趙景深的經歷頗有些相似之處,都是少年時為新文學作家,
    得大名。後在大學任教,以古典文學研究為業,尤傾心昆曲。
    但二人又有不同之處。俞平伯在北大讀書時受吳梅親炙,後與
    許寶馴結為良緣,曲學更乃是家學。而趙景深則是在大學執教
    後,因教授古典文學與戲曲而開始習曲,其夫人李希同亦好昆
    曲,有“趙家班”同臺演出之軼事。關於俞平伯的昆曲生涯,張允和、王湜華、朱復等俞平伯
    的友人及研究者已有所敘述。大抵而言,俞平伯之於昆曲,淵
    源應是來自吳梅的北大課堂。我曾查尋《北京大學日刊》,見
    及吳梅的學生即有俞平伯之名。但專注習曲,則是在許寶馴的
    熏染之下,婦唱夫隨。許家為書香門第,先世兄弟八人,倒有
    五位翰林,全家皆擅昆曲。俞平伯伉儷居於清華園秋荔亭(俞
    氏《遙夜閨思引》序雲“過槐屋之空階,如聆風竹;想秋荔之
    秋雨,定濕寒花”),延師習曲,創立谷音曲社,與三五同
    好,“發豪情於宮徵、飛逸興於管弦”,一時陶陶之樂。
    俞平伯於1956年創建北京昆曲研習社,擔任主委。其後的
    一樁大事便是排演節本《牡丹亭》,由華粹深整理改編,延請
    四位傳字輩藝人入京傳授,整臺戲全由業餘曲友敷演。排演過
    程由1957年至1959年,經過多次試演,終在1959年10月正式
    公演兩場,作為建國十周年的慶祝。此事在當代昆曲
    是值得一書,因業餘曲友串演全部《牡丹亭》,此或是頭一
    回也。1982年後,由於許寶馴去世,又因文革時受曲社之事連
    累,遂不再參加曲社活動。雖則如此,從現今所見的一些資料
    來看——如與葉聖陶的通信,後以《暮年上娛》為名出版,談
    曲仍是一大宗主題。可見俞平伯也並不能如太上之忘情也。
    此次編選《俞平伯說昆曲》,我細細閱讀了俞氏關於昆曲的撰述。俞氏談論昆曲的篇什並不多,在其文字著述裡所占比
    重較少,大約俞氏視昆曲為業餘愛好吧。其特點在於,這些文
    章,他更多是作為一位昆曲家而非研究戲曲的學者來寫就,其
    興趣、其立場、其專攻大多是在度曲,也即在其研習昆曲過程
    中的“人與事”以及心得。也正因為如此,為這些文章分類也
    成為頭疼之事,因曲人、曲事、曲文都是混雜在一起,很難截
    然分開。因此,我將之勉強分為三類,即書中的三輯:輯
    以曲事為主,如谷音社、北京昆曲研習社、應邀寫劇評序論
    等,雖然關涉曲學,但多是因事而發,故以為一輯。第二輯為
    曲學,以談論度曲的文章為主,如探討昆曲的音韻、唱法、改
    編等。第三輯為《牡丹亭》,俞平伯曾撰《牡丹亭贊》一文,
    此文篇幅較長,而且以一位痴迷昆曲的新文學作家的視點寫
    出,實乃一篇奇文。我曾撰文證之為新文學作家探討“絕麗文
    章”之作,與其師友周作人廢名等人的探求相呼應,惜少有人
    知也。故以《牡丹亭贊》為主,附上俞氏探討《牡丹亭》數
    文,專為一輯。
    俞氏對昆曲界的影響深遠之事,至少有二:一是民國時
    期創立谷音社、共和國初期創立北京昆曲研習社,谷音社猶是
    彼時曲社之一葉,然北京昆曲研習社為京中曲社之集合,可
    謂彼時曲界之大事。1996年,北京昆曲研習社慶祝成立四十周年,將整理印制的曲譜命名為《谷音曲譜》。另一是為《振飛
    曲譜》作序,文中以“吳下紅木作打磨家具”釋“水磨”,成
    為今人對昆曲之“水磨”的“常識”。從俞氏與葉聖陶之通信
    可知,此“常識”卻是出自葉氏。
    在俞氏早寫作的昆文裡,有“昆曲將亡”之語甚是觸目
    驚心,我初在《盛京時報》上讀及,再讀《燕郊集》,發現
    此文已易名。如今重讀,仍能感覺俞氏對昆曲衰落之激憤與痛
    心也。俞氏又謂“昆戲當先昆曲而亡”,又雲昆班曲社皆零
    落,確乎能感受俞氏為中國文化為昆曲放一悲聲也。
    以往少人注意但又能說明俞氏之曲學的,乃是俞氏辨
    析字音的幾篇文章,如對《琴挑》的“華”與“花”、《遊園
    驚夢》的“借”與“惜”等,俞氏之傾向在於並不專信古書或
    曲譜,而注重口傳心授之經驗,如在校正《胖姑學舌》之時,
    他便言及自身之體會:“前輩藝人,口耳相傳,並不專靠書
    本,固然有些地方不免默守陳規,而先正典型亦得以傳留。所
    以工師的傳鈔本,字跡即使訛錯滿目,而字音大致不遠,不以
    形求而以音求,往往十得八九”。這些文章,讀來感覺俞氏將
    詞曲之學與度曲之道相互印證,每有精彩之處也。
    作為一位身處於昆曲衰微時代的曲人曲家,其親歷昆曲的
    幾起幾落,然後一切似乎都在走向末途,從少年時代的“昆曲將亡”,大半個世紀過去了,但昆曲之命運並無好轉,是非成
    敗皆會成空。猶記昔年在定福莊習曲時,朱復先生常語及俞
    氏,亦是有二:一是紀念俞氏誕辰110周年,說雖然北大及社
    科院不紀念俞先生,但昆曲研習社辦曲會紀念。另一是彼時教
    曲,必然會拍俞平伯1963年所撰《臨江仙》,此處錄之:
    惆悵西堂人遠,仙家白玉樓成。可憐殘墨意縱橫。茜
    紗銷粉淚,綠樹問啼鶯。
    多少金迷紙醉,真堪石破天驚。休言誰創與誰承。傳
    心先後覺,說夢古今情。
    此詞雖是俞氏為《紅樓夢》而作。但經陳宏亮譜曲,朱先
    生以蒼邁之音唱來,堂中眾生合詠,尤其是唱至“休言誰創與
    誰承。傳心先後覺,說夢古今情。”便覺古今悠悠,心熱情
    至,而昆曲之運命仿佛繫於一身。此景距今又已十餘年了。至
    今思之,不覺惘然也。
    己亥四月廿一日於未名湖畔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