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樹的藝術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世界各國藝術概況
    【市場價】
    1302-1888
    【優惠價】
    814-1180
    【作者】 英弗朗西斯·凱莉Frances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世界各國藝術概況  藝術史/藝術思想史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118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2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5911831
    作者:[英]弗朗西斯·凱莉(Frances

    出版社: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9月 

        
        
    "

    編輯推薦

    1.本書為引進大英圖書館出版之著作,內容較為權威。


    2.本書專注講樹的起源、樹與人類文明的關繫,以及介紹諸多關於樹的文物,知識性、趣味性俱佳。


    全書四色印刷,裝幀精美,閱讀體驗佳。 
    內容簡介

    樹木真實地活著,在神話中出沒,在觀念中穿行。


    樹木承載了太多人類的經驗,是我們與自然,與非自然緊密相連的紐帶。世界之大,文化各異,從古至今,樹木從來就不是歷史舞臺的配角。一樹一木,儀容堂堂,意蘊玄妙,形態俊美,已讓無數文人墨客纔思泉湧。


    本書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對樹木意義和使命的深探,既深挖內涵用途,又作意像拓寬引申。從蘋果樹、樺樹、雪松、桉樹,到橡樹、柳樹和紫杉,一路探來,我們遇見埃及樹之女神哈索爾,為眾生分撒補給,敬畏那獻給宙斯的擎天巨橡,嘆息伊甸園中的亞當和夏娃偷嘗了智慧樹的禁果,感動佛陀頓悟於菩提之下,我們也幻想食一顆西王母長生不老的壽桃,欣賞過倫勃朗名畫《三棵樹》,再對威廉•布萊克筆下的恢弘意像嘆服……
    作者簡介

    弗朗西斯·凱莉


    曾先後任大英博物館公眾參與高級顧問、書畫部副主任。凱莉女士現為職業咨詢師、藝術研究員、學術顧問。凱莉女士參與了大英博物館與基尤皇家植物園合作建設的博物館前庭景觀設計,連同對大英博物館藏品的寬廣知識,探索樹木主題的*人選非她莫屬。凱莉女士著述頗豐,主要有:《末世論及未來的模樣》《現代斯堪的納維亞繪畫》《歌德時代德國印刷業》《英國1914-1960先鋒派印刷》《德國1880-1933年間的印刷業》。凱莉女士同時還是“城市之樹”(Trees for
    Cities)組織贊助人。
    目錄
    引子
    樹之古老 3
    大英博物館之樹緣 3
    章 樹簡史
    節樹木知多少 8
    名何為名? 8
    樹木栽培 11
    世界失而復得 16
    第二節樹木之神與蘊 24
    基督教傳統中的生命之樹 28
    知識樹與家譜樹 35
    現代世界中的生命樹 40
    樹林別趣 43
    藝術與自然 48

    引子


    樹之古老 3


    大英博物館之樹緣 3


       章 樹簡史


    節樹木知多少 8


    名何為名? 8


    樹木栽培 11


    世界失而復得 16


    第二節樹木之神與蘊 24


    基督教傳統中的生命之樹 28


    知識樹與家譜樹 35


    現代世界中的生命樹 40


    樹林別趣 43


    藝術與自然 48


       第二章 樹木館


    猴面包樹 名副其實的“生命樹” 56


    樺 樹 樹中淑女 58


    構 樹 魅力樹皮布 64


    黃 楊 制琴良材 68


    雪 松 氣味芳香,難得之材 72


    椰 樹 全身是寶 76


    山 楂 有迷信殘餘到國王徽章 80


    柏 樹 憑弔傷懷千古悠悠 84


    桉 樹 夢幻般的傳說 90


    無 花 果 隱秘意深 92


    梣 樹 戰爭與她攜手 和平與她擁抱 98


    銀 杏 很古很魅很抗爆 102


    愈 瘡 木 結緣神靈 104


    月 桂 太陽神依舊的愛 106


    蘋 果 令人浮想聯翩的符號 110


    桑 樹 絲綢之路的源頭 118


    橄 欖 和平、希望、拯救 124


    松 樹 自然女神的摯愛 130


    楊 樹 仰慕天地的榮光 136


    梅、杏、桃及櫻桃 傲雪迎春絢染綻放 140


    橡 樹 力量與耐力的像征 148


    柳 樹 傷痛的情懷 156


    紫 杉 拒腐防朽弓箭良器 160


    可 可 歐洲富人 164


    棗 樹 耶穌荊冠 168


    後記:森林都去哪兒了? 178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
    給人類的“樹文明”深描藍圖
    萬物都有一個歷史,樹也有它的歷史。
    樹,在生物界隻有“進化史”,在人類界則成就了一段“文明史”。
    大英博物館出版社新版的這本《樹靈》,給讀者們呈現出一部“樹文明”簡史!
    樹文明:樹乃“人之樹”
    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與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和聖彼得堡的鼕宮博物館並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珍品和藝術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們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令人意外的是其中竟還蘊含著一部關於樹的“文明史”。多虧了此書作者弗朗西斯·卡莉這樣的“有心人”的爬梳之功,使得這部簡史被書寫得如此趣味盎然。

    給人類的“樹文明”深描藍圖


           萬物都有一個歷史,樹也有它的歷史。


       
    樹,在生物界隻有“進化史”,在人類界則成就了一段“文明史”。


       
    大英博物館出版社新版的這本《樹靈》,給讀者們呈現出一部“樹文明”簡史!


        樹文明:樹乃“人之樹”


       
    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與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和聖彼得堡的鼕宮博物館並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珍品和藝術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們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令人意外的是其中竟還蘊含著一部關於樹的“文明史”。多虧了此書作者弗朗西斯·卡莉這樣的“有心人”的爬梳之功,使得這部簡史被書寫得如此趣味盎然。


       
    樹的進化不僅遠遠早於人類的進化,而且,人類祖先與樹的緊密關聯,也早於人類歷史開啟之時。樹所構成的原始叢林,可以被看作類人猿的“家園”,也是早期人類的“子宮”。類人猿就是從樹上爬下來進而直立行走的,站起來的人類祖先由此纔獲得了開闊高遠的視野。2000
    年10 月,古老的人科女童化石在埃塞俄比亞被發現,這塊屬於人類進化早物種的南方古猿化石證明,人類祖先從樹上走到地面比原本預想的要晚得多,大約是330 萬年前。


       
    世界上現存古老的單棵樹木,也比任何單個的人都“長壽”得多。這棵老樹是位於美國加州東部白山山脈的狐尾松,以近5000 歲高齡當之無愧地加冕為“樹王”。在埃及人建造座金字塔的時候,它老人家就已經三百歲了,“樹王”與人類文明一起延續到了今天。


       
    自人類出現在地球之後,這個世界上的“樹木架構”就開始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從狩獵文明轉向農耕文明,使得人類開始砍伐樹木以獲得農耕之地,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後,氣候的全球變暖(酸雨隨著大氣而飄移)讓樹木年輪記載了人類氣候的急遽改變,使得每棵樹皆不可避免地被“人化”。這意味著,在樹進化史的晚期,盡管樹仍保持著自身的諸多自然屬性。但已被人類“自然人化”了,或者說是被“文明化”。


       
    德國人類學家格羅塞(Ernst Grosse,1862—1927 年)在《藝術的起源》(TheBeginnings of Art)當中就明確指出:“從動物裝飾到植物裝飾的過渡,是文化大的進步——即從狩獵生活到農業生活過渡的像征”。早期人類開始把視角轉向植物,創造包括樹在內的植物裝飾,其實就是將樹納入到了“人類文明體繫”當中,樹已經成為“人之樹”!


      
    在中西方之間:樹的“神話”與“意義”


      
    這本圖文並茂的書,所展示的就是人之樹的“兩個M”——“意義”(Meaning)與“神話”(Myth),毫無疑問,無論是樹的意義還是樹的神話,都是人類賦予樹木的,而不是樹木本身具有的,但先天屬性與後天人化之間必然會形成相互匹配的關聯。


    原始人類可以通過樹“通靈”,所以在人類早期史上有過大量的關於樹的“神話”。如果讀者都看過卡梅倫的電影《阿凡達》,就會對那棵巨大的“通神樹”記憶猶新,Navi 族人通過自己的感受器(辮子)與神樹相連後,借助神樹的力量以獲得啟示與能量。這其實是對原始人類文明“樹崇拜”情景再現,瑪雅文明中的巨樹就有這種“絕天通地”的巫術功能。


    我曾在墨西哥遊歷,驚奇地發現,瑪雅文化確實與華夏早期文明有太多近似之處,其思想核心是“巫的傳統”,這與華夏文明同屬天人相通的“一個世界”的世界觀,蘇美爾文明與此後歐洲文明纔是此岸與彼岸分離的“兩個世界”的世界觀。樹在瑪雅文明中就成為了溝通天人的“靈媒”,這與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神樹何共相似,該青銅神樹代表東方的神木“扶桑”,銅樹上站著九隻太陽神鳥。


       
    眾所周知,華夏文明歷來重“天人合一”與“民胞物與”,樹在農耕文明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和“價值”。早在《詩經》當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名句,詩句中的楊柳是中國人抒情達意的文學意像;孔子中有句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此處松柏的萬古長青、蒼勁挺撥、剛直不阿間接成為儒家道德的物化像征。


       
    在中國古典文化當中,樹的形像經常出現,也成了華夏文化的“符號”和“像征&rdquo代山水畫之後,畫中樹木常常以“一枯一榮”的面貌出現,這並不僅僅是為了枯筆與潤筆的比照,更是陰陽協調與互動之智慧的顯現。在繪畫、陶瓷、家具、文玩當中,樹更成為一種文化上的“隱喻”,被賦予了以吉祥向善為主的民俗意義。當然,華夏民族的“實用性”


    品格,也使得金錢榕成為“搖錢樹”的代理者。更有趣的是,由於世界觀和文化觀的差異,中西方對待樹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在基督教傳統當中,“夏娃誘惑”的故事根深蒂固,夏娃由於在伊甸園被蛇誘惑而偷食了蘋果樹上的禁果,由次世人知道了“羞恥”,亞當夏娃獲致了負罪感。美國人類學家貝內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 年)就此歸納基督教文化是一種“罪感文化”,而相形之下日本文化則由羞恥心所推動而成為“恥感文化”。但事實並非如此斷然二分,如盎格魯- 撒克遜的英格文化混血的墨西哥,在基督化之後皆仍保存著恥感的社會大眾心理。


    當今中國思想家李澤厚則認為,與西方的“罪感文化”比照,中國文化乃有樂天派取向的“樂感文化”。但是,中國儒家的倫理傳統仍要人“知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禮法來德化萬物,百姓不僅要遵紀守法,而且引以為榮。松柏之類的“比德”手法,其實就是將高尚的道德與樹木品性進行倫理類比,所求的乃是“善美交融”。


      與中國的“倫理本位”傳統不同,歐洲還有一個強大的“科學傳統”,這就使得樹木也


    被納入到近現代的植物學體繫當中。《樹靈》果然是西方學術普及的產物,它也從知識論的角度描述了樹木的基礎知識,在本書“樹木館”章節,更是將進入文明視野的樹木形態進行了劃分,就好似中藥鋪子裡面的藥匣子一般,將各種樹條分縷析地進行逐一研究,這恰恰與中國那種模糊思維的傳統形成了對峙之勢。實際上,每個樹種內部的文明都是相當錯綜復雜且引人入勝的,無論是廣泛分布在北美、歐洲的樺樹,還是生長在海撥幾千米的喜馬拉雅雪松;無論是佛陀在菩提樹下修得覺悟,還是像征永生的蟠桃樹,皆形成了自身的“自然—文明史”,隻要您耐心閱讀,就會發現《樹靈》如此書寫的高妙之處!


    “生態啟示錄”:回歸人與樹的親緣關聯


    人們總是說,我們來自自然,又復歸於自然。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繫”,在現代文明階段變得愈加緊張,《樹靈》也促發了我們對於“生態文明”的積極啟示。


    從人類的先祖到現代人類,皆與樹產生了復雜而親和的關聯,樹本身既是自然的存在,也是文明的存在。自工業革命完成之後,“人化”的偉力變得越來越強大,真正的荒野變得愈來愈少了。想一想黃石公園裡面的樹木經歷了1988 年那場大火後,36% 過火面積使得許多樹木都是新生的,已並不是上古荒野的原貌,而且許多動物物種也不是美洲大陸的土著動物了。再想一想,公園裡、街道旁的樹,從小在溫室亦或室外栽培的時候,都已經被人工


    培育了。為了適應公園抑或道路的“框架”,它們更是經常被進行人工的修剪與處理。這就是一種所謂的“樹的人工化”。這種人對樹的培育方法,表達了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性審美觀。如果你比較一下凡爾賽宮園林與中國蘇州園林裡面的樹,你會驚奇地發現兩類“樹的人工化”手法,這兩種手法各自體現了東西方不同的哲學思想。法國園林裡面的樹往往采取幾何造型的手法,把樹修剪成三角抑或半圓的形態,這種歐洲園林的“樹之美”如果出現在中國園林裡,一定會顯得非常奇怪,但當今城市中被修剪整齊的樹籬都是此種西化產物。


    中國古典園林崇尚“道法自然”,往往希望樹木長得歪歪曲曲,很少有直線形的修剪,越是彎曲的樹越被認為更符合自然形態。但有時不免過猶不及,為了達到這種自然形態,樹苗從小就被蓋上了“鐵籠子”,以使得樹木的枝干變得曲折生長,這其實是另一種人工化的手段。從生態文明角度來看,這兩類人工化都是人類對於樹木自然生長權利的干預與剝奪。


        所以說,如何在人工化如此強勢的時代,重新回歸人與樹的親緣關聯與生態關繫,變得


    相當艱難而又必要。“生態文明”也要求人與樹之間形成嶄新的互動,還有什麼比讓樹木一春一抽芽、一秋一落葉、一年一枯榮、一歲一年輪這些自然現像更美麗的呢?這也是


    《樹的藝術史》給我們讀者的啟示。由此,《樹靈》可稱之為一本“生態啟示錄”!


    小而美的圖文書


    總體觀之,《樹的藝術史》是一本,面向國民大眾的文化、藝術與科學普及讀物。它不似大部頭學術專著般高深,也不是集成式且說明不多的圖錄,充滿了生動與趣味。


    這本不滿200 頁的《樹的藝術史》,是一本好讀的“小書”,而不是晦澀的“大書”。這裡的大與小不是指書的厚薄、開本,而是指作者寫作的方式。從英文原文來看,弗朗西斯·卡莉以一種非常流利且通俗易懂的英文書寫了一部“樹簡史”,敘述方式娓娓道來,似乎面對的讀者就是來博物館或者藝術館觀展的觀眾與受眾。從中可以看出她在寫作的時候,就清楚地知道有群“隱藏的讀者”存在,這決定了作者下筆的深淺與緩急。


       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美書”。這樣的“美書”,既不是那種味同嚼蠟沒有任何圖式的高頭講章,也不同於以插圖主為僅附有簡單說明的圖錄,本書是一本圖文交相輝映的好書,書中的圖像與文字之間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可觀性疊加的效果。“樹木館”一章,好似詞典,讓讀者不必依序閱讀,而可以像翻詞典那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由閱讀”。排版 布局合理、美觀。翻開書頁,你會感受到,設計師從封面到封底皆在一絲不苟地創作。這種書籍內部的排版與設計千萬不可小視,它直接決定這本“美書”是否具有“可觀性”,從而將讀書與看圖結合起來,成為內容平衡與設計均衡的“圖文書”。


         請讀者們能珍讀這本圖文書,進而去愛戀樹木,敬畏自然,因為樹乃“人之樹”!


           劉悅笛


         新世紀乙未年後一日於閑傍齋


      ※ 此序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生活美學倡導者。著有《分析美學史》《生活美學——現代性批判與重構審美精神》《藝術終結之後——“藝術綿延”的美學之思》等多部作品
    在線試讀
    大英博物館之樹緣

        自1753 年創立至今,大英博物館與樹木就有著深厚淵源。它的成立得益於自然歷史收藏巨匠漢斯·斯隆爵士①的藏品遺贈。斯隆贈予了博物館大量的夾裝及托盤植物標本(盤內陳列某種植物的籽、實、莖皮、根、樹膠等物質,圖5)。他開一代考察之風,腳步遍布世界各地,他在1687 至1689 年進行的牙買加之行即識別了多達800 種新物種5。另一位對博物館早期植物收藏影響巨大的是約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1743—1820 年),此人曾擔任大英博物館的受托人,同時也是基尤皇家植物園的實際掌門人。大英博物館的首批雇員中有位瑞典植物學者是林奈(CarlLinnaeus, 1707—1778 年)的門生,名叫丹尼爾·索蘭德(Daniel Solander,1733—1782 年)。1763 年後,索蘭德受命整理斯隆的藏品。5 年後,索蘭德跟隨約瑟夫·班克斯踏上庫克船長南半球諸島的首航發現之旅(1768—1771 年),經歷了眾多險阻。1770 年5 月6 日,船隊正停靠在新南威爾士悉尼港,船長庫克在當天的航行日志中寫道:“班克斯先生和索蘭德博士發現頗多,這裡就稱作‘植物灣’(Botany Bay)。”


        博物館自然歷史藏品數量不斷增加,終超出了布盧姆斯伯裡館舍的容量極限。藏品隻得轉往南肯辛頓,歸於1881 年成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名下。不過,它們仍在原館舍中留下了絲絲印記,尤其是斯隆的草圖、水彩畫及一些後續收藏的作品,如瑪麗·德拉尼(MaryDelany,1700—1788
    年)的“拼紙”植物接貼畫。18 世紀70 年代,德拉尼夫人創作了近1000
    幅接貼作品,靈感來源於“干花植物園”的藏品(圖6)、切爾西藥用植物園的植物圖譜(其中不少由皇家植物園約瑟夫·班克斯爵士提供)、波特蘭公爵夫人和其他友人也貢獻了不少收藏。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