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中國花梨家具圖考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收藏/鋻賞
    【市場價】
    2516-3648
    【優惠價】
    1573-2280
    【作者】 【德】古斯塔夫·艾克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收藏/鋻賞  古代家具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39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07683988
    作者:【德】古斯塔夫·艾克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24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原版於1944年,是明式家具研究的開山之作


    《中國花梨家具圖考》是中國明式家具研究的開山之作,由世界上研究中國明式家具的著名學者古斯塔夫•艾克所著,於1944年首次出版。該書具有篳路藍縷之功,是明式家具研究當之無愧的經典,啟發、影響了王世襄等後來學者。書中精美的圖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家具所達到的藝術成就,讓中國家具及家具文化走向了世界。


     


    -絕版歸來,180餘幅珍貴圖片全面修復


    《中國花梨家具圖考》1944年的英文珂羅版印數極少。在楊耀先生的推動下,中譯本首版於1991年。絕版30餘年後,知名家具學者周默重譯經典,帶來全新譯本。原版珍貴圖片全面修復,細節完整,圖案清晰。書中由楊耀先生繪制的測繪圖,被陳增弼先生稱為“中國家具研究史上第一次以科學的視圖原理繪制的第一批圖”。


     


    -家具學者周默翻譯並導讀,北大教授朱良志作序推薦


    古代家具研究學者周默新譯,專業背景與學術素養加持,打造譯作範本。


    北大教授朱良志作序推薦,精妙闡述《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的重譯與價值。朱良志教授稱:“艾克這本《中國花梨家具圖考》具有篳路藍縷之功,是明式家具研究當之無愧的經典。”


     


    -超實用附錄資料 收藏級精美裝幀


    譯者周默以附錄形式對原書內容做了進一步補充,增加了導讀文章《不知近水花先發》,以及人名簡釋、中國古代家具部分專業名詞簡釋、外文中國古代家具專業名詞列表,提供更多參考價值。


    香雲紗布面精裝加特種紙護封,內文使用100g雅致超感紙,圖版部分四色印刷還原圖片細節,隨書附贈三枚藏書票,更具收藏價值。

     
    內容簡介

    《中國花梨家具圖考》是中國明式家具研究的開山之作,由世界上研究中國明式家具的著名學者古斯塔夫•艾克所著,於1944年首次出版。艾克是研究中國明式家具的重要學者及先行者,在《中國花梨家具圖考》中,他第一次對中國家具進行了科學的總結與歸納,奠定了今天研究中國傳統家具的格局。書中精美的圖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家具所達到的藝術成就,讓中國家具及家具文化走向了世界。


    本次新版《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由知名家具研究學者周默先生翻譯,並以附錄形式對原書內容做了進一步補充,增加了譯者撰寫的導讀文章《不知近水花先發》,以及人名簡釋、中國古代家具部分專業名詞簡釋、外文中國古代家具專業名詞列表,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1896—1971),生於德國,中文名“艾鍔風”。自1923年受聘來華,先後在廈門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執教美術史,長達26年之久。艾克熱愛中國文化,與魯迅、鄧以蟄等著名學者均有交往。應古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楨先生之邀,他還成為中國“營造學社”的外籍會員。艾克教授對明式家具情有獨鐘,早在1944年就出版了《中國花梨家具圖考》一書,成為世界上繫統研究中國古典家具的第一人。


     


    譯者周默,1960年生,教育BU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明清家具委員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家具史與美學、木材的歷史與文化。主要作品:《木鋻》、《黃花黎》、《紫檀》、《中國古代家具用材圖鋻》、《雍正家具十三年——雍正朝家具與香事檔案輯錄》(上、下冊)及相關論文數十篇。

    目錄
    艾克家具經典著作價值的再發現 朱良志 i
    ——寫在《中國花梨家具圖考》重譯本出版之際
    致 謝 1
    圖版目錄 3
    緒 論 5
    前 言 7
    箱式結構及其臺式衍生物 8
    軛架結構和同類的臺式家具 14
    板式組合 17
    椅 19
    腿足帶挓的櫃子及其相關設計 22
    方角櫃 23
    家具用材 24
    金屬配件 29

    艾克家具經典著作價值的再發現  朱良志 i


    ——寫在《中國花梨家具圖考》重譯本出版之際


    致 謝 1


    圖版目錄 3


    緒 論 5


    前 言 7


    箱式結構及其臺式衍生物 8


    軛架結構和同類的臺式家具 14


    板式組合 17


    椅 19


    腿足帶挓的櫃子及其相關設計 22


    方角櫃 23


    家具用材 24


    金屬配件 29


    手工技藝—裝飾—年代測定 30


    以後家具制作的興盛與衰落 33


    結 語 34


    圖 版 35


    參考文獻 199


    有關家具的分類與名稱解釋 205


    家具名稱及件號目錄 207


    附 錄 周默 223


    不知近水花先發


    ——關於艾克及其《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研究的幾個問題 225


    人名簡釋 247


    中國古代家具部分專業名詞簡釋 251


    外文中國古代家具專業名詞列表 267


    譯後贅語 周默 279

    前言
    艾克家具經典著作價值的再發現
    ——寫在《中國花梨家具圖考》重譯本出版之際
    (朱良志)

    明式家具是中國傳統家具的典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凝聚著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審美感受和文化情懷。長期以來人們對它缺少研究,甚至關注也不是很多。隻是到了 1944年艾克先生出版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纔引起學界和收藏界的較多注意。 1971年收藏家安思遠先生出版了《中國家具》,這本書也是以明式黃花梨家具為主要研究對像的;再就是上世紀 80年代王世襄先生接連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從此,以明式家具為核心的中國家具研究進入一個輝煌時期,及至而今,它已然成為中國藝術研究的又一熱門領域。

    艾克家具經典著作價值的再發現


    ——寫在《中國花梨家具圖考》重譯本出版之際


    (朱良志)


     


    明式家具是中國傳統家具的典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凝聚著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審美感受和文化情懷。長期以來人們對它缺少研究,甚至關注也不是很多。隻是到了 1944年艾克先生出版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纔引起學界和收藏界的較多注意。 1971年收藏家安思遠先生出版了《中國家具》,這本書也是以明式黃花梨家具為主要研究對像的;再就是上世紀 80年代王世襄先生接連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從此,以明式家具為核心的中國家具研究進入一個輝煌時期,及至而今,它已然成為中國藝術研究的又一熱門領域。


    艾克這本《中國花梨家具圖考》具有篳路藍縷之功,是明式家具研究當之無愧的經典。艾克與上世紀上半葉研究中國雕塑、建築、園林等的瑞典喜龍仁( Osvald Sirén,1879—1966)教授相似,他們是早期研究中國藝術的卓越西方學者。他們都有一定的宗教情愫,並受過西方藝術史的繫統訓練,是真正喜歡藝術並懂得藝術機微的人。喜龍仁在灰塵中發現了中國藝術無比瑰麗的世界。與喜龍仁一樣,艾克開始來中國也是研究建築的,曾出版過《泉州的雙塔》(哈佛大學, 1935),後來由磚石結構轉而研究木建築結構,進而擴展到家具領域。於家具一門,他開始是收藏,後來在極有情懷的中國學者楊耀先生( 1902—1978)等的幫助下,將家具一件一件拆開,做精確測量,繪制成圖紙,琢磨它的榫卯結構,端詳它的線條內蘊,再還原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他在這過程中體驗到令人沉醉的生命境界,進而沉迷其中幾十年,一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


    艾克的這本書 1944年是以英文形式在北京以珂羅版出版的,印得很少。王世襄先生的明代家具研究深受此書影響,很多中文讀者是通過王先生的書了解艾克此書內容的。於是將此書翻譯成中文,便成為行內有責任感的學者心中難以釋懷的事。這本書中文翻譯出版凝聚了幾代學人的心血。楊耀先生 1963年就請薛吟女士翻譯此書,後來的動亂年月中,身在牛棚,他仍精心保存譯稿和艾克書中所涉明式家具的測繪圖紙,這批圖紙被陳增弼先生稱為“在中國家具研究史上第一次以科學的視圖原理繪制的第一批圖”。陳增弼先生( 1933—2008)是明式家具領域的頂級專家,他是艾克此書譯稿出版的組織者和推動者,沒有他的努力,這本書不可能那麼順利出版。 1991年 11月,在北京舉行“首屆明式家具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紀念明式家具學科奠基者艾克教授逝世 20周年,這成為中國家具研究史上令人難忘的盛事。正如周默先生所說:這本書的“翻譯與出版凝聚了許多前輩學者如楊耀及當今學者薛吟(譯者)、曾佑和、陳增弼教授大量的心血與辛勤勞動,在明式家具的研究方面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好書要更好地利用,更精準地把握。艾克此書的專業性強,牽涉大量的材料和家具專業術語,由於當時的條件和種種限制,譯本出現一些明顯值得商榷的問題。此書文字精簡,內容深邃,有突出的凝聚性特征,普通讀者要分享其中的內容殊為不易。職此之故,周默先生很早就和我談起他想重譯此書,並增加相關術語通釋和導讀內容等,讓這本書真正變成愛好家具者的案頭書。我知道他是勝任此一工作的最合適人選。


    這不僅因為他的英文好,他更是當代中國家具研究的實力派學者。他的《木鋻》《木典》《紫檀》《黃花黎》等書早已享譽海內外,擁有廣泛讀者。 10多年來他又轉入家具文獻、家具史的研究,完成了《雍正家具十三年》(120萬字)、《乾隆家具六十年》(近 800萬字)的整理寫作。近年來他受聘為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正在主持多卷本《中國古代家具藝術史》的撰寫,這是教育BU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的重大項目。他在承擔如此眾多研究任務的同時,數年來一直在推敲重譯艾克這部經典著作,為此他真是竭盡心力。


    現在讀者讀到的此書,既是重譯,又可以說是一部導讀性作品。為了理解艾克書中的分析和涉及的家具實例,後附有周默先生重新整理的《家具名稱及件號目錄》以及他所撰寫的《外文中國古代家具專業名詞列表》等,還有內涵豐富的《中國古代家具部分專業名詞簡釋》,這些內容是他在長期的研究和實地考察中形成的,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他還撰寫出《不知近水花先發 ——關於艾克及其〈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研究的幾個問題》的長篇導讀文字(請見附錄),概括出艾克此書的學術貢獻,是真正的行家之論,對把握艾克這部偉大作品很有幫助。


    我覺得周默先生的重譯和導讀,是推動中國家具研究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成果。就像青銅器等學科的研究一樣,發掘、釋讀、歸納分類,乃至術語的確立,凝聚成一些基本的學術共識,這是一種冷門學科專業化的必經路徑。家具研究更是如此,木制的易損,匠作的隨意,地域的分散,以及與人生活密不可分所帶來的趣味差異等等,使得家具研究愈發具有難度,愈發需要專業性的理論支撐。材料的辨析,真偽的鋻定,時代風格的確立,類型的劃分,家具組成因素的分析等等,就像庖丁解牛,需要細密而富有力量感的學術引領。艾克教授就是如此,他將一件件家具解體,看它的結構,看它的力學原理,斟酌器型的由來和歷史沿革,樸實的話語中,藏著真知灼見。楊耀先生也是如此,他幾乎是以生命來保護著他所繫念的家具圖片、測量尺寸的文獻,他知道這對於家具研究的專業化非常重要。周默先生同樣有這樣的情懷,他在做著家具研究前輩所做的同樣的工作 ——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眼看著中國家具研究漸漸向著科學化方向推進,關心這門學科的人真是倍覺欣然。


    據我了解,周默先生是在組織編纂《中國古代家具藝術史》的過程中,重新發現艾克此書價值的。除了科學化之外,他知道家具的專業化研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向度,就是家具的藝術和審美研究。科學與藝術,是專業化的兩翼。就像我們面對一件明代黃花梨的上品家具,它不光是一種實用性用具,更是一件藝術品。藝術的眼光,美學的審視,是不可缺少的。周默先生之所以重視艾克教授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發現,艾克先生在家具器型研究之外,在藝術和審美方面有卓越見解。


    魯迅先生與艾克(當時漢語名艾鍔風)是朋友,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艾克“是研究美學的”(1926年 11月 22慶信)。美學,在艾克的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是一位懂藝術的美學家,具有一雙藝術的慧眼。在那混亂年月中,在罕有人重視家具藝術價值時,他能發現家具獨特的美感。他看出了數百年前的蘇州工匠對木性的重視,對線條把握的不凡眼光,對立體比例的斟酌,對簡潔風格的追求,對色彩的沉迷,他看出了實用性和審美性相兼容,是明代江南木作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礎。


    人們都知道明式家具的質樸,他卻在質樸外看出了靈動。他說:“展現了中國設計師的含蓄,將個人審美和傳統觀念融合,既避免了過於簡樸帶來的單調乏味,也防止了滑入巴洛克式( baroque)雕琢華麗、繁瑣的險境。”這真是內行之語。他撫弄一件自己收藏的明代黃花梨三足圓香幾,發出了由衷的感嘆:“通過圓面渾成一體,已簡化至隻剩結構所必需的最少成分。細長的腿足拉長成 S形曲線,並在最下端形成粗壯有力的馬蹄足,與托泥用榫頭接合。連續不斷的彎腿曲線和 S形曲線,加上壸門牙子,使其造型充滿節奏與力量之美。這件靈巧自由、雅致純淨且形似荷花的作品在中國可謂盡善盡美,就連代表西方完美極致的龐貝銅座也不能與之媲美。”這樣的論述與那種隻見木作不見藝術或者不懂家具的誇誇其談鋻賞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他為明代黃花梨家具的線條美而著迷,認為其中隱含了一種“曲線規則”(the curvilinear principle),並發現中國家具自六朝以來曲線演化的規律。瓷器怕方 ,木器怕圓。與直線相比,木作中的曲線難做,但卻是給一件家具帶來特別內蘊的關鍵。他以獨到的眼光注意到一種名為“壸門”的曲線造型形式,他認為這是明式家具曲線美的卓越體現。在明式家具中,壸門式輪廓、壸門式券口牙子和壸門牙條、壸門式擋板等多用,優美的弧線,在端方穩重中拉出美麗如彩虹的樣態,壸門為冷峻的器物融進柔性的力量,將靈動帶進了直線統治的世界裡。在我看來,壸門於中國家具的美學價值還可深入研究。壸門的線條就如繪畫中的卷雲皴,在靜止中帶來飄動。像案臺、椅子等器物中的壸門式券口牙子,如同園林中的便面,框出一個活潑的世界。壸門還增加了明式家具的深邃感,如我們看一件條案,兩端有壸門狀券口式擋板,自其一端低目平視,如同打開一扇扇門窗,風雲排闥而來。


    這曲線的絲滑感,還帶來了性靈的繾綣。放在幽靜的空間裡,安寧而肅穆,純淨而邃深。它不僅是給人看的,供你用的,還讓你有肌膚與之摩挲的衝動。在艾克先生的這本書中,我讀出了一種特別的“戀木情結”——他對


    木性的重視,給我留下深刻印像。木作連接著滋育它的大地,連接著浮蕩其中的氣場,連接著一個活潑的生命世界。艾克先生對花梨家具青眼有加,可能就與此有關。他注意到宋趙汝適《諸蕃志》中“樹老僕湮沒於土而腐,以熟脫者為上”的話,他說:“這段文字使我們相信,可能是有意將木材置於泥土,使它通過天然潮化從而經歷穩定材性、變化材色的醇化過程。這也許是多數古舊花梨家具具有令人愉悅的香味和濃郁的深色的緣由。”南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在談古鐘鼎彝器鋻賞時,也談到類似的感受:“古銅器入土年久,受土氣深,以之養花,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或謝,則就瓶結實。若水秀,傳世古則否。陶器入土千年亦然。”這一說法流傳很廣,成了後代養花、做盆景之人奉行的基本原則。不得土氣的器皿,種樹不活,花亦不香。得土氣越多,花更妍,色更香,花期更長,果實也更豐碩。這是物性,物性中也昭示出人性。花要開在自然的土壤中,人要活在大化流衍的氣息裡。


    趙希鵠等重視的是“土氣”,艾克看重的是“木性”。這都本於中國家具所追求的自然古雅的美感理想。《周禮·考工記》說:“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則不時,不得地氣也。”天時、地氣、材美、工巧,四方面因素融合到理想狀態,就能做出一件好東西來。很多黃花梨家具精品,可謂得天人之寵愛,膺有此四者。花梨木不軟不硬,油性大,容易產生包漿。歲月的包漿,大自然之手撫慰的包漿,人喜歡它,肌膚摩挲它產生的包漿。滄桑,給它一種澄靜;風塵,賜予它一席安寧;半透明包漿的光澤,詮釋著中國人“光而不耀”“明道若昧”的生命智慧。艾克先生談到黃花梨家具的“黃”時說:“花梨家具所用之木材,無論色之深淺,總被冠以‘黃’字,這是描述所有花梨真品顏色的通用詞。金光由裡及表的色調,如同金箔反射,奇妙、明麗的光輝布滿溫潤如玉的表面。”這幽夜之逸光,真是令人沉醉的光芒。


    中國人有喜歡黯淡、不好張皇的趣味,如苔痕歷歷,曲徑通幽,窗內窺明,微花弄影,過分的敞快、光亮,會產生炫惑的感覺,為人所不取。這在明式家具中有出神入化的體現。日本學者谷崎潤一郎( 1886—1965)在《陰翳禮贊》中說:“中國有‘手澤’一語,日本有‘習臭’一語,長年累月,人手觸摸,將一處磨亮了,體脂沁人,出現光澤。換句話說,就是手垢無疑……我們所喜好的‘雅致’裡含有幾分不潔以及有礙健康的因子,這是無可否認的。西方人將污垢連根撥除,相反,東方人對此卻加以保存,並原樣美化之。說一句不服輸的話,我們喜好那些帶有人的污垢、油煙、風沙雨塵的東西,甚至挖空心思愛其色彩和光澤。而且一旦居於這樣的建築和其物質中,便會奇妙地感到心平氣和,精神安然。”這明道若昧的黯淡,是人的安心之所。艾克先生也是這樣看明式家具的:“其裝飾含蓄,不矯揉造作,


    更彰顯中國家具形式之活力與適用的本質。真性純潔,剛柔相濟,光潔無瑕,即是中國家具主要的審美趣向。”這是明式家具的不易之論。


    艾克先生多次談到明式家具的“高貴典雅”和“尊嚴”。他說:“在休閑之處,家具的安排比較自由隨意,但其設計與裝飾仍十分嚴謹,有著飽滿流暢的線條及恰到好處的比例,這便是典型的中國工匠的第二天性。即使在深深的內室,木材、結構、尊嚴永遠是第一位的,而舒適則隻能居其次。”艾克看出了明式家具中對自然的歸復,而不是剝奪。看到的是一種平等的覺慧,而不是霸凌式的宣示。高貴和尊嚴,來自於對生命平等的理解,對眾生


    的愛戀,對材質的惜護,對自我融入其中的悅適。高貴,不是身份,而是來自對世界的體貼。高貴,更來自對家的呵護,對生生秩序的維護,一種綿延,一種融入,一種與有榮焉的圓滿。看明式家具,如同讀著一本中國文明的大書,訴說著人對生命的無聲眷戀,心中起一種親切,生命中生一份光華。無論是你的,或者不是你的,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它都是與你相關的,它說的是你心中的故事。


    周默先生在本書的導讀中說:“艾克的研究方法毋庸置疑是一個正確的、可行的途徑,但依然隻是一個引子,一個側面。如果我們能將考古方法更多地引入家具研究中,以歷代出土文物為依據,結合文獻及岩畫、壁畫、同時代的繪畫進行綜合研究,也許能夠勾勒出中國古代家具發展史清晰的脈絡與圖像。”我覺得他說的是對的,對他未來的研究充滿著期待。

    媒體評論

    艾克將自己收藏的家具拆散解剖,嚴格測量,將節點構造按比例繪出,啟發明代家具榫卯鬥拼之關繫,立本模範,可為家具制造業所仿效,使得如此精巧的細木工技術得以傳世,獲世界矚目和贊賞。艾克的開拓性研究,弘揚中國傳統工藝之精華,他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曾佑和(艾克夫人,藝術家)


    《中國花梨家具圖考》以它嚴謹的邏輯、科學的考證、豐富的成果、精美的照片、準確的圖紙,無可爭議地確定了它在中國古典家具藝術研究方面、在明式家具研究方面的經典著作地位。


    ——陳增弼(中國傳統家具學者)

    在線試讀
    前言
    中國家具雖經歷代風格之變化,直面正在消失的傳統,但仍保有其大木梁架結構特征和高貴典雅的印記。中國家具的表現方法,完全依據於中國廳堂(圖 2)陳設的對稱性原則,這些方法應在中國文化形成的早期就已形成(VIII,XXVIII) 。
    這一特征在華美精致的雕刻和漆器( VI,XXXIII)上一樣可以發現,但尤其明顯地表現在注重結構、講究素樸的硬木家具上。本書的大量實例即為硬木家具。我們以家具所用木材及傳統形制為例證,以中國創新精神為引領,從而揭示其內在之所以然。其裝飾含蓄,不矯揉造作,更彰顯中國家具形式之活力與適用的本質(見卷首插圖)。真性純潔,剛柔相濟,光潔無瑕,即是中國家具主要的審美趣向。
    如此特質將會引起推崇安妮女王式( Queen Anne)和類似結構設計的西方裝飾設計師的興趣。蘇州工匠在木工實踐中,已熟知木性、線條和立體比例關繫,從而可以找出中國家具制作的基本方法。在 18世紀初葉,這些方法已變成了英國烏木工的靈感源泉,他們從中國學習和借鋻這些方法。
    有關中國家具的歷史文獻汗牛充棟,除了文學作品的記錄外,還有商代像形文前 12世紀以前),商周青銅前 3世紀以前),漢代遺址的實用家具殘前 3世 3世紀),中亞和黃河流域發掘出土的文物,須彌座,從漢到郎世寧與清帝國末期的石刻和繪畫,特別是藏於日本奈良正倉院精美絕倫的唐代家具( 7至 8世紀)。自古至今,家具的基本形制變化不大。以下簡要勾勒中國家具的緣起和發展脈絡。
    箱式結構及其臺式衍生物
    早在安陽文化之前,中國便已結束了藝術荒蕪的原始時期。從商的記載與同期的青銅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早期中國木器品質的完美程度並不遜於青銅制品,且更具古老傳統。事實上,我們有理由相信,保存至今的兩種主要家具式樣,在商代便得到了完整的發展。
    清末金石學家托忒克·端方收藏的青銅禁(圖 3),制前 1300前 1000年之間,是箱式結構中首屈一指的例證。箱式結構是中國家具結構的兩種主要形式之一。此禁恰如一件木器的金屬復制品,長邊一面有四塊長方形板,由框架支撐;短邊一面有兩塊,每塊板上有兩個矩形裝飾性開光和可能與繪畫相關聯的浮雕裝飾。不過此物的榫卯種類並不清楚。但周代中期的一件青銅器卻模仿了帶邊框的門扇( XXIII),由此可以聯想到典型的中國榫卯結合(榫卯 1、1a、11a,版 152、153),如龍鳳榫、格肩榫、燕尾榫。考慮到商代青銅工匠的技術水平,便可猜測到中國木工很早便熟知格肩榫框架技術及其美學價值(XIV)。
    可以想像此類箱式家具的尺寸可以多變,如做成矮桌、凳子和客廳中央的一張大桌。圖 2中榻的攢框與裝板之造法及其禮儀位置延續了三千年直至清末。

    前言


    中國家具雖經歷代風格之變化,直面正在消失的傳統,但仍保有其大木梁架結構特征和高貴典雅的印記。中國家具的表現方法,完全依據於中國廳堂(圖 2)陳設的對稱性原則,這些方法應在中國文化形成的早期就已形成(VIII,XXVIII) 。


    這一特征在華美精致的雕刻和漆器( VI,XXXIII)上一樣可以發現,但尤其明顯地表現在注重結構、講究素樸的硬木家具上。本書的大量實例即為硬木家具。我們以家具所用木材及傳統形制為例證,以中國創新精神為引領,從而揭示其內在之所以然。其裝飾含蓄,不矯揉造作,更彰顯中國家具形式之活力與適用的本質(見卷首插圖)。真性純潔,剛柔相濟,光潔無瑕,即是中國家具主要的審美趣向。


    如此特質將會引起推崇安妮女王式( Queen Anne)和類似結構設計的西方裝飾設計師的興趣。蘇州工匠在木工實踐中,已熟知木性、線條和立體比例關繫,從而可以找出中國家具制作的基本方法。在 18世紀初葉,這些方法已變成了英國烏木工的靈感源泉,他們從中國學習和借鋻這些方法。


    有關中國家具的歷史文獻汗牛充棟,除了文學作品的記錄外,還有商代像形文前 12世紀以前),商周青銅前 3世紀以前),漢代遺址的實用家具殘前 3世 3世紀),中亞和黃河流域發掘出土的文物,須彌座,從漢到郎世寧與清帝國末期的石刻和繪畫,特別是藏於日本奈良正倉院精美絕倫的唐代家具( 7至 8世紀)。自古至今,家具的基本形制變化不大。以下簡要勾勒中國家具的緣起和發展脈絡。


    箱式結構及其臺式衍生物


    早在安陽文化之前,中國便已結束了藝術荒蕪的原始時期。從商的記載與同期的青銅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早期中國木器品質的完美程度並不遜於青銅制品,且更具古老傳統。事實上,我們有理由相信,保存至今的兩種主要家具式樣,在商代便得到了完整的發展。


    清末金石學家托忒克·端方收藏的青銅禁(圖 3),制前 1300前 1000年之間,是箱式結構中首屈一指的例證。箱式結構是中國家具結構的兩種主要形式之一。此禁恰如一件木器的金屬復制品,長邊一面有四塊長方形板,由框架支撐;短邊一面有兩塊,每塊板上有兩個矩形裝飾性開光和可能與繪畫相關聯的浮雕裝飾。不過此物的榫卯種類並不清楚。但周代中期的一件青銅器卻模仿了帶邊框的門扇( XXIII),由此可以聯想到典型的中國榫卯結合(榫卯 1、1a、11a,版 152、153),如龍鳳榫、格肩榫、燕尾榫。考慮到商代青銅工匠的技術水平,便可猜測到中國木工很早便熟知格肩榫框架技術及其美學價值(XIV)。


    可以想像此類箱式家具的尺寸可以多變,如做成矮桌、凳子和客廳中央的一張大桌。圖 2中榻的攢框與裝板之造法及其禮儀位置延續了三千年直至清末。


    自端方的青銅禁之始,兩千年後可移動臺式家具的造法仍未改變。圖 4為唐壸門式榻的復制品,它很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隻是其裝飾性的鏤空圖形可能在漢及其後的幾個世紀創新而來。壸門,特別是唐代的,通過許多樣品為人所熟悉。圖 4所示之形式為眾多不同類型中的一種。有時,裝板沒有下半部分,立材在下端以逐漸延展變大的形如腿足的構件來完成。在唐朝或更早的例證中還可以看到更多的簡化:底部邊框的省略、角牙的融合等(圖 10),但這並非普遍適用的法則。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作為骨架完整的兩部分,攢框裝板造法一直作為標準而沿用。


    約 9世紀末,新的形式有所發展。如壸門之尖弧形有了改變,而雙 S形輪廓則未被遺忘。攢框與裝板開始分離,但這一形式在原則上被保留下來。裝板的下部永遠消逝了,上部成為一種往上縮進的呈 V形的牙板。每塊板連接處的立材(如腿足底端)則塑造成高翹的卷葉紋和帶銳角的雲頭。圖 5正是顯示這種形式的臥榻。此圖描繪了宋徽宗所擁有的模仿早期原物的一張榻,原物可能制作於 10世紀初。這一器物精心的設計帶有一種混搭的風格,它代表了後來可移動臺式家具發展過程中一種形式的嬗變。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