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電影學院093:電影審查:你一直想知道卻沒處問的事兒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影視/媒體藝術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梅峰、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影視/媒體藝術  影視制作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24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282452
    作者:梅峰、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

    編輯推薦


    全面了解世界電影審查歷史和現狀的書籍,歷數美國、英國、法國、韓國、臺灣、香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度發展過程


    詳細介紹《一個國家的誕生》《藍天使》《巴黎*後的探戈》《深喉》等電影史不容錯過的經典審查案例


    解讀“二戰”時的法國、社會主義時期的波蘭、佛朗哥政權時期的西班牙等特殊歷史階段的電影審查制度


    深度剖析電影創作者與審查者之間的諸多博弈,探討電影審查制度與電影產業發展、社會價值觀建構的相輔相成作用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讓讀者全面了解世界電影審查歷史和現狀的參考書,歷數美國、英國、法國、韓國、臺灣、香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度的建立、發展和完善過程,詳細介紹《一個國家的誕生》《藍天使》《巴黎*後的探戈》等影史經典審查案例以及特殊審查時期。


    本書還通過深度剖析電影創作者與審查者之間的諸多博弈,探討電影審查制度與電影產業發展、社會價值觀建構的相輔相成作用。正確認識這一制度,制定理念科學、目標明確的電影內容管理方式,將有助於中國電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簡介

    梅峰,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繫副教授。研究領域:外國電影史。主要編劇作品《紫蝴蝶》(文學策劃)、《頤和園》(與婁燁、耐安合作)、《春風沉醉的夜晚》和《浮城謎事》。導演處女作為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不成問題的問題》。


     


    李二仕,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繫副教授。研究領域:中國電影史、英國電影、電影性別學,劇本翻譯。主要著作《英國電影十面體》《解碼英國電影大師:關於性、愛與死亡相通相異的三種解讀》;譯著《電影理論新發展》;參與主編《走進世界電影的各地課堂:國際影視教育的現狀與趨勢》、《影像中國》(Cases ofMontage China)等。


     


    鐘大豐,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中外電影史及電影理論。主要著作《中國電影史》《惑學思影錄: 鐘大豐中國電影史論集》;譯著《電影劇本寫作基礎》《電影劇作問題攻略》;主編《影戲年鋻》、《“重”寫與重“寫”: 中國早期電影再認識》(上、下冊)、《拉滿生命之弓——李奕明電影文集》等。

    目錄
    簡 目
    前言電影審查是建構內容控制標準的一種方式
    章美國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度
    第二章英國電影從審查到分級的演變
    第三章法國電影審查與產業運營機制
    第四章德國電影的法律法規、審查制度及輔助金制度
    第五章意大利電影從審查到分級制度的嬗變
    第六章波蘭電影審查制度概述(1944—1989)
    第七章佛朗哥時代(1939—1975)的西班牙電影審查
    第八章韓國電影審查制度及政策的演變
    第九章印度:從殖民審查到多宗教文化下的電影分級
    第十章泰國電影審查概述
    第十一章從臺灣電影政策演變看臺灣類型電影的興衰
    第十二章香港電影審查制度及政策的演變

    簡  目


    前言電影審查是建構內容控制標準的一種方式


    章美國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度


    第二章英國電影從審查到分級的演變


    第三章法國電影審查與產業運營機制


    第四章德國電影的法律法規、審查制度及輔助金制度


    第五章意大利電影從審查到分級制度的嬗變


    第六章波蘭電影審查制度概述(1944—1989)


    第七章佛朗哥時代(1939—1975)的西班牙電影審查


    第八章韓國電影審查制度及政策的演變


    第九章印度:從殖民審查到多宗教文化下的電影分級


    第十章泰國電影審查概述


    第十一章從臺灣電影政策演變看臺灣類型電影的興衰


    第十二章香港電影審查制度及政策的演變


    出版後記


     


    目  錄


     


    前言電影審查是建構內容控制標準的一種方式


     


    章美國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度


    1.1基於資本利益和價值建構的美國電影內容控制體繫


    1.1.1金融資本的介入與風險預測


    1.1.2電影審查制度與經典好萊塢話語方式


    1.1.3新的發行制度與分級制度


    1.1.4產業自律和行業規範


    1.1.5分級制度的運行與社會價值觀的建構


    1.21908—1930,美國電影審查制度的先聲


    1.2.1對電影的次轟炸:鎳幣影院引發的對峙


    1.2.2民間審查制度實驗: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


    1.2.3“粉紅色許可”:官方立法審查史


    1.2.4《一個國家的誕生》:呼之欲出的統一審查方案


    1.2.520 世紀20 年代的美國電影:擴張中飽受詬病的電影產業與電影人


    1.31930—1966,從《海斯法典》到分級制


    1.3.1美國電影制片人和發行人協會


    1.3.2八大制片廠壟斷表像下金融資本壟斷的實質


    1.3.3海斯的鐵腕治理措施


    1.3.4用巧妙的類型處理應對法典管制


    1.3.5可循環模式:經典好萊塢時期的電影風格呈現


    1.3.6“派拉蒙案”:壟斷體繫的打破


    1.3.7“《奇跡》案”:為電影工業對抗反電影勢力次正名


    1.3.8變天前兆:聯藝抗拒法典決定,獨自發行《藍月亮》


    1.3.9電視媒介及外國電影對好萊塢產業鏈的衝擊


    1.3.10《海斯法典》的全面危機


    1.41966—1969,從審查到分級的轉變


    1.4.1《分級制度》的推行:重新定位


    1.4.2產業危機:1968 年前


    1.4.3《靈欲春宵》的餘波


    1.4.4歐洲電影的提示


    1.4.5裂隙:獨立制片的興起


    1.4.6挑戰:藝術和軟色情的邊界


    1.4.7X 級和R 級的邊界


    1.4.8結語


     


    第二章英國電影從審查到分級的演變


    2.1早期時代


    2.2爭議性電影的出現


    2.3 “二戰”時期以及戰後的電影審查


    2.4開明時代


    2.5從審查走向分級


     


    第三章法國電影審查與產業運營機制


    3.1國家電影的開端:制片模式與商業雛形的建立和發展


    3.2從無聲到有聲的過渡:政府管制的出現和電影產業的重組


    3.3戰時與戰後(1939—1956)


    3.3.1敵占時期(1940—1945)


    3.3.2戰後時期(1945—1950)


    3.3.3穩定時期(1950—1956)


    3.4 “新浪潮”與現代電影運動時期(1957—1967)


    3.4.1常規電影審查制度


    3.4.2非官方電影審查制度


    3.5現代電影進程中的審查制度


    3.5.1 “五月運動”與20 世紀70 年代


    3.5.21968 年以後的審查政策


    3.6結語


     


    第四章德國電影的法律法規、審查制度及輔助金制度


    4.1古典時期(1914—1933):政府輔助金作為審查制度的主要手段


    4.2第三帝國時期(1933—1945):以“國家”的名義為政權服務


    4.3戰後時期(1945—1961):同盟國與德國政府政策夾縫中的蟄伏


    4.4新德國電影時期(1962—1976):“老爸電影”與“新德國電影”的經濟角力


    4.5 “新德國電影”之後(1976 年之後)


    4.5.1文學作品改編危機:政府輔助金問題的集中爆發


    4.5.2當代德國電影管理體制


    4.6結語


     


    第五章意大利電影從審查到分級制度的嬗變


    5.1部審查法的誕生:“一戰”前後


    5.1.1政治走進電影


    5.1.2部正式的審查法誕生


    5.1.31923 年的《電影審查法》


    5.1.4法西斯政府領導下的電影機構


    5.2 “黑暗”中的意大利電影:“二戰”前後


    5.2.1法西斯電影


    5.2.2羅西裡尼和新現實主義前夜


    5.2.3《沉淪》——影史的轉折點


    5.3黃金時代的審查:戰後到20 世紀70 年代


    5.3.11949 年的電影保護法


    5.3.2新現實主義的困境和無處不在的審查


    5.3.3呼吁新的電影法


    5.4從審查到分級:20 世紀80 年代至今


    5.5結語


     


    第六章波蘭電影審查制度概述(1944—1989)


    6.1波蘭電影體制和審查的概述


    6.21944—1989,電影審查與外國影片引進體制


    6.2.11944—1949,戰後初期的情況


    6.2.21949—1956,戰後斯大林主義時期


    6.2.31956—1965,波蘭電影學派時期


    6.2.41966—1982,後波蘭學派和團結工會時期


    6.2.51982—1989,軍事戒嚴法實施至電影審查制度的廢除


    6.3結語


     


    第七章佛朗哥時代(1939—1975)的西班牙電影審查


    7.1基本審查制度的創立(1939—1952)


    7.2審查制度的發展(1953—1977)


    7.3結語


     


    第八章韓國電影審查制度及政策的演變


    8.1電影審查與韓國的被殖民史


    8.1.1電影初到韓國


    8.1.2日本殖民時期與美國軍政時期的電影制作


    8.2軍事政權強勢統治下的電影審查


    8.2.1樸正熙時代的電影審查


    8.2.2新軍部的電影政策和電影產業


    8.3從軍政府到民選政府後的韓國電影制度


    8.4民主時代的到來——審查制度的取消


    8.5結語:廢除審查制度實現電影振興之路


     


    第九章印度:從殖民審查到多宗教文化下的電影分級


    9.1自由市場與印度電影誕生初期(1918 年以前)


    9.2《印度電影法》的出臺(1918—1952)


    9.3新電影法規與電影分級


    9.4網絡文化衝擊與印度電影審查的壓力


     


    第十章泰國電影審查概述


    10.1泰國審查制度的起源


    10.2戰後威權政治時期以及政治自由化時期


    10.3進入新世紀的泰國電影審查


    10.4自由泰國電影運動和電影分級制度


     


    第十一章從臺灣電影政策演變看臺灣類型電影的興衰


    11.1高壓統治下類型電影的活躍


    11.1.1貫徹文藝政策的指導原則


    11.1.2公營制片廠的建立與政宣電影


    11.1.3日益活躍的多種類型電影


    11.意識形態的瓦解與電影工業的衰敗


    11.2.1電影政策的松綁到社會寫實片的墮落


    11.2.2類型電影的消逝與臺灣新電影的繼起


    11.2.3挽救劣勢:輔導金的擬定與推行


    11.2.4關於輔導金的定位問題


    11.社會與電影產業的重建


    11.3.1全面化的電影政策


    11.3.2電影題與類型片的短缺


    11.3.3電影成為文化的正名


     


    第十二章香港電影審查制度及政策的演變


    12.1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1919—1941)


    12.2冷戰時期


    12.3從審查到分級


     


    出版後記

    前言
    前言

    電影審查是建構內容控制標準的一種方式
    通常人們所說的電影審查,指的是來自電影創作者之外的強制性內容控制要求。對電影審查的了解,涉及審查主體、審查對像、審查標準、審查實施方法和審查結果的落實與監控管理等廣泛的內容。

    前言


     


    電影審查是建構內容控制標準的一種方式


    通常人們所說的電影審查,指的是來自電影創作者之外的強制性內容控制要求。對電影審查的了解,涉及審查主體、審查對像、審查標準、審查實施方法和審查結果的落實與監控管理等廣泛的內容。


    電影審查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批準或限制攝制,批準或限制發行放映及相關宣傳,禁止放映。但是一般情況下人們所談論的狹義的“電影審查”,主要指的是面對公眾的商業放映中的電影的發行、放映及相關宣傳的批準或限制方面。本書對於一些國家和地區電影審查的梳理也主要集中於這個方面。不過社會對於電影的內容控制往往是一個繫統工程。各個國家和地區由於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和電影產業發展狀況的不同,在電影的審查和內容控制方面的運作方式也都有所不同。了解電影審查也必須對主要電影審查手段之外的相關因素進行一定的考察,纔有助於更好地認識電影審查機制。然而,電影作為一種全球化時代的大眾文化,其跨地域傳播又使得國家和地區間的電影審查管理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運行,其間建立溝通和參照也是不可避免。我們在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審查的研究也會清楚地看到這方面的相互影響,而且在這種過程中位於中心的強勢政治經濟和文化對於邊緣弱勢者的影響表現得更加明顯和強烈。因此我們對在世界電影工業中占據統治地位的美國電影的研究給予了較多的關注。盡管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的運作方式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有所不同,但是由於美國電影的強勢地位,使得其在許多運作細節上都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對美國電影審查機制的認識基礎上,再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審查運作相互比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一些電影內容控制的規律。


    對於電影攝制的批準和限制的權力,是電影審查中應用少的一個部分。在電影剛剛誕生的時候,美國愛迪生公司曾經一度掌握了大量電影技術方面的知識產權。它曾向美國政府申請建立基於知識產權保護的攝制審批制度,但未能獲得成功。由於電影攝制行為本身不是公眾性行為,所以對攝制的管理限制基本沒有納入社會控制監控的視野。但是作為社會對於大眾文化中的內容控制需求,這種權利的存在從未消失,隻是被限定在有限的範圍之內。比如以前在很多國家,納粹法西斯主義或恐怖主義的宣傳性表達、展現都屬於禁止的範疇,有些國家的禁令名單中甚至還包括共產主義。攝制和傳播這類影片都會受到嚴厲的制裁。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運作方式的變革,禁止攝止的方式更多地漸漸被禁止放映的方式所代替,但仍可對攝制過程中的違法行為進行追溯懲罰。不過這一部分基本不必納入我們對於狹義的電影審查的研究。但是為了避免禁止放映和追溯懲罰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對一些特定影片的攝制的限制和審批仍然存在。例如我國目前對影視攝制的管理雖然從整體上講已經由審批改為備案的制度,但是對於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和涉及宗教、民族等一些特殊領域的電影拍攝仍需特定的附加程序。


    影片上映以後的禁映的權力,盡管今天真正實施的越來越少,但是作為政府或社會的影響法定權力,在世界上幾乎從來沒有從法律層面上真正受到過有力的挑戰。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於此項權力的實施主體,程序和監控管理有著不同的方式。例如在美國,影片上映的審查與分級是由產業內部的民間性機構實施。但是針對具體影片的禁映權一直是州以下的地方政府的合法行政權的一部分。不過被禁的一方可以通過法律程序對地方政府的禁映行為進行質疑和要求推翻。


    美國電影審查史上好幾個重要的變革契機都是來自這種對於禁映的反訴。不過更多的禁映令也是曾被有效地實施了。例如在電影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由於內容中包含明顯的種族主義傾向,上映以後帶來巨大的社會動蕩,在一些地區因引發了或可能引發種族衝突而被禁映,某些地方的禁映甚至一直維持到影片出品的半個多世紀之後。另外像影片《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2006)由於讓一些特定的宗教人士感到冒犯,在個別這種勢力特別強大的地區也遭遇過被禁映的命運。美國聯邦政府不具備直接禁映影片的法定民事權利,但是必要時仍可申請國會通過相應程序進行個案的實施。隻是目前各國政府對於禁映影片都持比較謹慎的態度,能不用盡量不用而已。2012 年,一部名叫《穆斯林的無知》(Innocence of Muslims)的影片由於對伊斯蘭教的嘲弄引起了世界性的風潮,甚至一些美國駐外使領館也被衝擊。在美國也出現了要求奧巴馬政府啟動法律程序禁映這部影片的輿論,但終被奧巴馬政府拒絕。


    人們關心多的電影審查是對發行放映的審批和限制部分。通常所說的電影審查和分級就是指的對於電影在進入商業性大眾媒體前的預先審批和制定限制的方式。審批制度和分級制度都是映前的審查,區別在於前者側重影片內容的直接控制,而後者則側重傳播方式和範圍進行控制。


    就審查的主體而言,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審查機構都是隸屬於政府或由政府委托支持建立的半官方機構。隻有美國采用行業協會操作的“行業自律”方式,由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MPAA)和影院業主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er Owners,簡稱NATO)組織的委員會實施。當然,這部分審查基本上隻是針對公開進行商業性放映的影片而言。世界範圍內都有許多以相對小眾為對像的影片,在咖啡館等非正式影院放映,一般都不必遵守正式的審查或分級標準。我國的一些未拿“龍標”的獨立電影也常常采取類似的形式面對觀眾,在美國也是如此。美國電影的審查和分級都是由行業協會實施,隻有加入了美國電影協會和影院業主協會的影院有義務遵守審查與分級,而且也不是強制性的。政府主導和行業自律,兩者在具體的運作方式上大同小異,但內在機制上其實有很大差別。政府及相關機構的審查和分級以法律為依據,標準程序透明公開,結果具有法律效力,靠政府的行政權力維護執行和處罰違規者。但是行政行為必須面對公眾的監督,程序標準的公開透明也面對更多的掣肘和質疑。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政府的審查常常受到批評,對分級的管理處罰也非常謹慎。而美國的“行業自律”作為商業組織行為,運行和程序不必完全公開,結果不具法律效力,但是可通過行業慣例進行管理和控制,主要靠的是控制市場的壟斷力量的經濟優勢保證其運行。審查的法律效力意味著可以依法對違規者進行經濟、行政或刑事處罰,反之則不能如此。例如美國法律禁止未成年人進入賭場和飲酒,相關場合管理者依法有權查驗其所懷疑的不到年齡界限的人的身份證件,如未履行職責,經營者可能受到重罰甚至承擔刑事責任。但是由於電影的審查和分級是民間行為,影院無權查驗身份證件,違規放映者將面臨的隻是行業內的集體抵制,使其當時和以後的商業利益可能面臨損失。可是由於美國市場上大發行放映商實際的壟斷格局,反而使控制更加有效。


    一開始,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采取映前審批制度。從20 世紀60年代以後,分級制度越來越多的開始實行,至今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普遍采取的方式。這是由電影和社會發展的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早期的電影審查主要行使的是在上映之前審查影片內容,批準、禁止放映或提出修改要求,修改後纔能上映。為了不與廣義的電影審查混淆,我們在行文中有時會把它稱為“審批制度”。電影審批制度的理論依據是電影作為大眾性的娛樂和文化媒介,由於其直觀生動的特點,在傳播行為方式準則方面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人們認為電影應當主要傳播正面的道德和文化價值,由社會中一些具有辨別能力的精英群體中選出的審查人員代表社會進行內容控制符合社會整體的利益需求。但是審查從誕生的天起,就受到質疑和批評。批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主要的批評觀點認為,審查是對公眾思想表達和娛樂需求權利的一種干預。反對者認為電影作為能影響人行為的大眾文化媒介,應當維護社會主流加之生存和發展的穩定,所以必須對內容有所控制。這種爭論延續了百餘年,至今仍在繼續。在電影發展的早期,控制社會主流話語權的社會上層認為電影主要是面對下層民眾的,對於民眾的社會價值和道德觀需要通過控制傳播內容來實現。美國歷史上關於電影不符合“憲法修正案”自由表達原則的法庭判例便反映了這種認識。對審查的另一種質疑主要集中於被認為有不適當內容的影片常常被要求刪減修改,這受到了電影創作者的普遍反對。他們認為自己的作品是完整的藝術表達,刪減修改是對自我創作權力的侵犯。


    隨著電影藝術的不斷成熟,思想和藝術的表現能力不斷完善,觀眾主體也從以往受教育較少的社會下層延展到了廣泛的社會層面。要求摒棄電影審查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對於這樣一種有著巨大影響潛力的媒介,任何社會的管理者都不願意放任不管,總是希望保留對於不願意擴散的內容傳播進行控制的手段。20 世紀50 年代,大量的社會傳播學研究表明,兒童受到影視作品中的色情暴力等不良內容的影響會帶來身心發育方面的負面效果,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這對後來以年齡為主要區隔的電影分級制度的誕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電影的審查和分級,不僅是針對某部具體影片內容的認定和限制,更主要的作用是通過對於電影這一有影響的大眾媒體進行內容管理,在公眾領域建立一種社會文化和倫理的標準。但是對於如何纔能建構這樣一種標準,審批制度和分級制度所依據的理論基礎是有很大區別的。審批制度依據兩個基本的理論認識。一是可以通過政治權力的控制約束藝術創作的內容表達;二是觀眾會直接接受影片所傳達的內容。事實上這兩種看法在理論上都存在嚴重的缺陷。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獨特的創造性勞動的產物,它不是通過直接講述的表層內容傳遞內涵的,而主要是通過獨特的升華方式將思想內涵轉化為直覺和情感的認同來實現的。真正的藝術家曲折地表現自己希望表達的東西是審查制度所擋不住的。經典好萊塢時代審查制度下豐富的類型電影發展中誕生的許多電影傑作就是很好的例證。這種對內容生產直接的干預,不僅可能限制電影多方位地深入地關照和反映豐富的世界,對於直接表現的表層內容的簡單化限定,其實也是在“訓練”人們簡單化地創作、理解作品和認識世界。特別是在創作者和審查形成對峙,審查又缺乏真正的威懾和制約力的時候,反而會造成鼓勵破壞規則的行為的效果。其結果不僅在具體作品的命運,更重要的是造成漠視規則的價值標準的擴散。而對於觀眾來說,這種認為公眾看到什麼就會接受什麼的看法,是基於對於傳播規則的陳舊認識。實際生活中大眾對於其所面對的媒介信息是處於一種與傳播者博弈的狀態之中。他們往往需要靠與主流相異意志對抗的方式表達其自我意識,這種現像在作為電影觀眾主體的青春期青少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電影工業是通過追星文化的營造來解決這種矛盾的。但是當審查與流行文化的變遷相脫節時,就可能成為觀眾通過對抗表達自我的對像,反而不利所希望的標準的建構。而分級制度則是依據人類心理成長規律建立的一種標準建構體制。現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實行的電影分級制度主要是依據觀眾的年齡進行分級,以限制色情、暴力和毒品等具有不同程度的爭議性的(對成人不一定都是錯誤的)內容向相對低齡人群的傳播。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具體分級方式、細致程度和年齡限制及稱謂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的分級原則卻是相通的。有的國家隻是按年齡分為若干級,隻有達到年齡的人纔能觀看。有的還對家長和成人的陪同和輔導觀看有一些規定。其中美國的分級方法比較有代表性,是將限制與輔導結合使用的,包括以下幾類:普通級(G 級)是可以面對所有年齡層次的觀眾的。基本不允許爭議性內容的出現。輔導級(PG 級)影片雖然也允許所有人觀看,但是一般會要求進入青春期(各地年齡規定有少許出入,一般在12—14 歲間,大約相當於建立分級制度時當地少女初潮的平均年齡)之前的兒童需要家長或成人陪同和輔導下觀看。其內容主題需要適合兒童的正面社會觀念培養,但是可以包含一些輕微的爭議性內容,家長和成人的輔導可以幫助他們對爭議性內容做出盡量符合社會主流價值的理解和接受。再向上是限制輔導級(PG-13級),觀眾限制在一定年齡以上,但對特定的年齡段還需輔導。各地年齡規定有少許出入,但基本上下限在青春期前後兩端(一般以12—14 歲和16—17 歲為上下限)之間,進入青春期的少年有著強烈地了解成人社會的願望,但還不具備完整的行為和辨識是非的能力。作為成長的準備階段,他們需要了解一些成長後無法回避的社會現像,但是電影對這些內容的表現有所限制並要求家長和成人進行輔導。再一檔是限制級(R 級),讓具備基本行為能力的青年(一般是16—17歲,美國以允許考取駕照的16 歲作為標準)可以自主觀看。這類影片中已經包含了成人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存在的爭議性內容,但不包括成人的隱私性內容和過於刺激性的暴力等內容。觀眾看到的已經是一個成人的日常社會,隻是在激烈和嚴酷程度上有所收斂。嚴格限制級(NC-17 級或X 級),禁止未成年人觀看。在多數國家年齡界定與法律上的成人標準一致,隻有作為商業規則的美國定得稍低,這其中恐怕也有商業利益的原因在內。這類影片其中會有比較嚴重的爭議性內容,需要具備成熟的分辨能力的成人纔能觀看。目前在多數發達國家此類是的影片分級,而對於其他一些更嚴重的可能危害社會的內容表達則一般根據相關法規禁止上映,或者上映以後追加禁止上映和懲罰的方式進行控制。例如將販毒吸毒、恐怖主義等法律禁止的行為作為正面行為加以表現的可依據相關法律進行懲治,對可能造成文化、宗教衝突的主義內容發現後禁映等。但是也有一些國家將審批與分級疊加,對於特定政治宗教和文化內容的影片保留禁止放映的權利。這實際是在嚴格限制級上面加設了一個超越年齡劃分的“禁止放映級”。


    這種逐漸增加對傳播範圍和影響力限制的分級規定,還有相應的對於影片的宣傳和爭議性內容在媒體上的表述和展現方面的限制作為實施保障。例如在影院放映和電視網絡播映前必須展示分級標志,並對標識的大小和表達清晰性有所規定。不同級別的影片在媒體宣傳評論時也有種種成文的規定和不成文的慣例,其目的是縮小有爭議內容對於不適於觀看的年齡群體的影響力,防止這些內容對於相應年齡段的青少年產生負面影響。這種分級也表示著其中包含的爭議性內容與社會主流觀念的差異程度。這在許多地區已經形成社會共識,例如在美國,限制級和嚴格限制級的觀眾年齡上的限制隻差一歲,但是宣傳規模上的限制卻要嚴厲得多。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嚴格限制級還意味著可能會在其中看到自己不能接受的或偏頗的內容。所以限制級和嚴格限制級的經濟收益前景的差異不能以道裡計。其實分級制度的意義還不隻在於誰能看到影片。在今天的新技術時代,孩子們有太多的機會和渠道看到自己年齡分級及以上的影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分級沒有意義。即使對於處於青春期逆叛心態下偷看“禁片”的孩子們,分級的標準仍然會深刻地影響他們。隨著年齡增長不斷積累的觀影經驗,使人們成長過程中對於不同年齡段看到的影片的內容及表達方式有著直觀的經驗積累。即使超出規定範圍觀片時,不同分級影片中的差異性仍會被人們感受到。在當時其中的爭議性內容可能會滿足青春期叛逆表達的追求,但是人長大融入主流社會後,對以這種差異性的理解和評價會逐漸改變。這種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到的對於文化內涵的“正確性”標準的潛在影響力在整個社會的文化標準傳承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經過了幾十年的分級制度的實行,兩代人在這種標準的熏陶下長大成人。當他們身為父母時,對分級制度的信任和尊重已經成為自己社會觀標準體繫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也是盡管人們會對具體影片的審查分級提出異議,卻較少質疑這一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一個原因。


    分級作為一種幫助兒童和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對既有社會標準的認同和接受的手段,還會幫助這一文化傳承過程中的社會生活和溝通方式產生影響。少兒在成長過程中,觀看影片是重要的文化和娛樂活動。分級制度要求一定年齡階段的少兒在觀看一些影片時需要家長和成人的陪同和指導,這使得孩子們有時要“拉著”家長陪自己看電影。這不僅能有利於兩代人和諧關繫的建構,尤其是對青春期青少年與成人之間對抗性的弱化和消解有著潛在的影響。這裡我還想重復一個過去講過的真實故事。一次在與朋友晚餐時得知他的孩子第二天年滿13歲,我們問他生日想干什麼。孩子回答要拉著媽媽去看“PG-13 級”。他坦言自己偷偷看過類似影片,但是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與家長一起看還是很不一樣的事。有人戲言20 世紀70 年代的美國從“性解放”到“回歸家庭”和分級後孩子需要拉著家長看電影有一定關繫。其實分級不僅促進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和諧及交流,也給了成人以實現對自己有針對性的文化消費行為提供了合法性。有人這樣比喻電影的審查和分級:一家人住在一個房間裡,父母為了照顧孩子的感覺,連個親熱一下的機會也沒有。而住在大房子裡有了臥室、客廳和兒童房,各自既有了屬於自己的空間,還通過個性空間和公共空間裡不同的生活和交流規則的體驗學習到社會生活的經驗。


    從審批到分級的變化的重點是把內容控制的中心從簡單化、標準化的直接對具體影片內容本身的控制,轉向對於傳播過程和控制。這反映了內容控制方面“堵”與“疏”,“禁止負面的具體內容”與“養成正面的標準意識”的不同思路和理念。通過分級進行疏導的方式既給了藝術創造比較寬松的社會環境,也在社會整體層面更加方便和有效地控制了爭議性文化內容的傳播效果。電影內容監控初衷本來就是推動“正面”內容的有效傳播和防止“負面”內容影響接受人群。越是理念科學、目標定位清晰、手段合理的管理方式越會對電影的長遠發展產生積極的效果。這正是我們認識電影審查機制的目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這方面的歷史經驗教訓可能給我們帶來有益的啟示。


    感謝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繫2010 級國際電影文化傳播方向研究生,包括張臻、孫暉、李想、魏博、劉洋、張璐、陳彥君,以及2011 級的潘依然,2012 級的王璁,2013 級的宋遙、胡曉鈺、劉藝和李榮恩。正是他們共同的參與,纔得以結集出版此書。也感謝北京電影學院科研處提供的出版資助。


    鐘大豐


     


    出版後記


    2010年以來,中國電影產業呈井噴式發展態勢,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電影票房突飛猛進,各種IP熱潮風行,但在 “盛世”之下,也有不少爭議之聲,其中引人關注的莫過於針對電影審查分級制度的討論。現在,“一刀切”的電影審查辦法,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中國電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本書繫北京電影學院鐘大豐教授主持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深度梳理了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影審查制度的變遷發展。“電影學院”編輯部多年來一直關注著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編輯過程中,我們對人名、片名、機構名進行了統一,希望本書可以讓電影從業者、文化界相關人士得到有益的啟示, 為文化產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服務熱線:133-6631-2326188-1142-1266


    服務信箱:


     


     


    “電影學院”編輯部


    拍電影網()


    後浪出版公司


    2016年7月

    在線試讀
    章美國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度

    1.1基於資本利益和價值建構的美國電影內容控制體繫
    審查通常是政治權力對藝術創作在社會上的傳播進行限制的一種手段。按照西方現代社會理論,個人有充分的表達權力,所以藝術的表達不應有政治權力進行審查和限制其傳播。在美國,其他所有藝術形式的表達和傳播都沒有繫統的社會審查制度,但電影是一個例外。盡管從世界範圍來講,電影誕生不久之後都面臨著審查的要求,但這種方式與美國的政治文化傳統畢竟是背道而馳的。然而有關審查制度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不是本節探討的重點。本節隻是嘗試從美國電影的經濟運作機制與電影審查制度關繫的歷史發展,及其對於社會價值建構所起的作用進行一些探討。希望能對認識電影媒介的社會、經濟和藝術屬性之間的關繫引發一些具有啟示性的思考。
    電影審查的早記錄始於1897 年紐約的“人民訴多利斯案”。其中新婚之夜的場景被認為是“超出了公眾認可的端莊的界限”而被法官禁止。電影審查制度的出現是基於對於電影可能給觀眾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的防範需要。但是在早期,電影審查試圖“保護”的觀眾,不僅包括今天的分級制度的預設保護對像——兒童和青少年,還包括更多社會中下層的普通成年觀眾。這與當時美國占主流地位的清教文化傳統有很大關繫。電影是一個相對比較大眾化的媒體,初是作為一種娛樂出現的,特別是在電影誕生初那些年代的美國,觀眾主體是以中下層移民為主的群體。美國文化傳統的核心價值體繫是由殖民地時期的白人清教文化建立的。一直到20 世紀10 年代之前,即真正的電影審查制度建立之前,電影的主體觀眾基本上是此前實際上被排除在人權範圍之外的那些“下等”觀眾,上層人士認為這些人從理論上講是缺乏辨別能力的,需要加以引導纔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電影。審查制度能在電影領域內實行是與電影作為一種以直觀的影像給大眾提供娛樂享受的媒介特性分不開的。電影呈現給觀眾的是直觀、生動的視覺影像。

    章美國電影審查與分級制度


     


    1.1基於資本利益和價值建構的美國電影內容控制體繫


    審查通常是政治權力對藝術創作在社會上的傳播進行限制的一種手段。按照西方現代社會理論,個人有充分的表達權力,所以藝術的表達不應有政治權力進行審查和限制其傳播。在美國,其他所有藝術形式的表達和傳播都沒有繫統的社會審查制度,但電影是一個例外。盡管從世界範圍來講,電影誕生不久之後都面臨著審查的要求,但這種方式與美國的政治文化傳統畢竟是背道而馳的。然而有關審查制度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不是本節探討的重點。本節隻是嘗試從美國電影的經濟運作機制與電影審查制度關繫的歷史發展,及其對於社會價值建構所起的作用進行一些探討。希望能對認識電影媒介的社會、經濟和藝術屬性之間的關繫引發一些具有啟示性的思考。


    電影審查的早記錄始於1897 年紐約的“人民訴多利斯案”。其中新婚之夜的場景被認為是“超出了公眾認可的端莊的界限”而被法官禁止。電影審查制度的出現是基於對於電影可能給觀眾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的防範需要。但是在早期,電影審查試圖“保護”的觀眾,不僅包括今天的分級制度的預設保護對像——兒童和青少年,還包括更多社會中下層的普通成年觀眾。這與當時美國占主流地位的清教文化傳統有很大關繫。電影是一個相對比較大眾化的媒體,初是作為一種娛樂出現的,特別是在電影誕生初那些年代的美國,觀眾主體是以中下層移民為主的群體。美國文化傳統的核心價值體繫是由殖民地時期的白人清教文化建立的。一直到20 世紀10 年代之前,即真正的電影審查制度建立之前,電影的主體觀眾基本上是此前實際上被排除在人權範圍之外的那些“下等”觀眾,上層人士認為這些人從理論上講是缺乏辨別能力的,需要加以引導纔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電影。審查制度能在電影領域內實行是與電影作為一種以直觀的影像給大眾提供娛樂享受的媒介特性分不開的。電影呈現給觀眾的是直觀、生動的視覺影像。


    它首先被人們當作一種現實來感受,而不是拍攝者的一種表達來看待。這種直觀的視覺形像不同於意義明晰的語言媒體,它具有復雜的讀解性,在不同的觀眾當中可能得到不同的讀解。正是這種直觀生動的影像特征,是電影藝術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影響力的基礎。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即對於下層階級的不放心,這是呼吁電影審查制度初的起因。那麼,究竟是什麼人對下層不放心呢?換句話說,呼吁審查制度的壓力來自何方呢?美國在20 世紀初年,要求增設審查的主要是這樣兩種力量:一種當時叫作社會革新勢力;一種是宗教勢力。這兩種人基本是早期盎格魯—撒克遜和猶太裔移民上層,他們的共同特征是接近於清教傳統的道德觀念,掌握知識和話語權,而且對一部分民眾有一定影響力。他們采取的方式是動員自己所能影響的觀眾對電影展開抵制和反對。有的宗教組織勸阻信徒們看電影;有的組織人們對於一些他們認為道德上有害的影片進行抗議和抵制,乃至造成對於整個影片的經濟效益的影響。例如宗教組織發動信徒抵制《達·芬奇密碼》就屬於類似的活動,隻是今天宗教組織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往昔了。當這種抵制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開始影響到影片收入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會引起電影公司的反對。


    美國的政治制度,根據聯邦憲法規定,民法層面的立法和行政不是聯邦政府的責任。因此像電影審查這樣的事情,不存在建立全國性統一標準的條件。權利被下放給州政府。在這種情況下,具體的審查者是誰其實並不重要,而是有一些人要來代表社會,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如果政府沒有這樣一個制度,那麼就會有一些社會團體出來替代它,建立一套機制。雖然控制的要求首先不是來自政府,但從政府的角度上來講,起初基本上是支持人們對於電影進行控制。特別是地方政府,對電影審查往往采取比較積極的態度。有一些州政府很早就建立了各自不同的審查制度。


    1907 年11 月4 日,芝加哥城市政府通過了電影審查法令。對於涉及非道德的、種族、宗教等內容的影片州長有權禁映。這一法律一直維持到1961 年。1909 年當地政府禁映了兩部影片,電影公司次將政府告上聯邦法院。聯邦法院支持了地方政府的禁映決定。這一案例確立了地方政府有權建立電影審查的原則。隨後,賓夕法尼亞州於1911 年,俄亥俄州於1913 年,堪薩斯州於1914 年,馬裡蘭州於1916 年,紐約州和弗吉尼亞州於1922 年,都先後進行了類似的州立法。


    由於當時美國移民文化的混雜和融合程度還沒有今天這樣高,各個地區移民來源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居民成分相對單純,所以各州的審查標準都是基於當地占主體的居民的文化標準制定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這個州對暴力(內容)可能寬容一些,那個州對色情(內容)可能就嚴一些。美國早期電影主要是以一些小公司的低成本制作為主,以面向相對狹小的地方性市場為主。所以許多影片隻針對一定的州,符合這個州的尺度,就能在這個州賣。如果這個州審查得嚴一些,就可以改到另一些地方去賣。其面臨的問題是需要清楚希望進哪個州,不進哪個州。


    由地方政府實施的電影審查,實際上是得到聯邦法律繫統的認可和支持的。在這方面1915 年法院就“共同影片公司訴俄亥俄工業委員會案”做出的判決被認為是電影審查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共同影片公司的一部影片被俄亥俄州政府禁映,於是該公司將州政府告上聯邦法院。經過一繫列的辯論之後,法院做了一個終裁決,說電影作為一個娛樂產業是不受憲法修正案的表達自由(free speech)條款的限制,肯定了對於電影進行審查和引導是合法的。這是對美國電影審查制度產生至關重要影響的一個判例。《耶魯法律雜志》評價“共同影片公司訴俄亥俄工業委員會案”時說:“它確認了社區控制的原則和類型,但並不意味著媒介中的全部表達都被外部控制。它意味著一個特殊的表達行為要滿足社區防範與社會價值相對立的罪惡的需求。”一直到1953 年關於意大利著名導演羅西裡尼(RobertoRossellini)的一部影片進口美國受到限制的另外一個判例出現,纔基本推翻這個判例帶來的限制。


     


    1.1.1金融資本的介入與風險預測


    既然存在審查,肯定存在著反審查。審查和反審查的鬥爭是一個長期的博弈過程。然而,政治和法律制度歸根結底是由經濟利益和機制所決定的。這種審查和反審查的形式和鬥爭實際上是隨著美國電影的經濟機制和環境的發展而變化的。早期電影生產規模小、投資低,主要限於地方性發行。因此規避內容審查帶來的經濟風險主要是通過選擇發行地區來實現的。但是,美國的電影業很快便從單個的制片商走向了完整的工業體繫建構。電影工業體繫建成之後,審查的壓力也變得更加復雜化了。我們知道好萊塢真正的工業體繫的形成是和《一個國家的誕生》的成功有非常直接的關繫。一方面,這部影片藝術上雖然很優秀,但內容裡有嚴重的種族主義傾向,涉及一些有爭議的政治或道德話題,在社會中間產生非常劇烈的反響。影片不僅引來激烈的爭論,許多地區為了抵制影片的上映還出現了騷亂。有的州對該片的禁映到20 世紀50 年代纔解除,甚至到80 年代放映時還曾發生過騷亂。因此,電影內容對公眾的影響力成了人們強烈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一個國家的誕生》作為一部長片卻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人們知道拍長片可以賺錢了,拍大片可以賺錢了,高投資的比率開始增加了,由此開始了美國電影一個新的階段。投資規模擴大後帶來了兩個直接變化:一個變化是大投資必須面向大市場,爭取進入全國性市場成為長片生產的基本訴求。這樣,電影不能再躲著審查嚴格的州發行,必須面對全國的市場,制片與審查的矛盾便日益明顯了。另一個變化是在這之前,電影公司基本上是用自己賺來的錢拍片,普遍拍攝大投資的長片之後,融資的渠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一戰”以後華爾街金融資本看到電影長片可以賺錢,開始大舉進入電影產業。有聲電影出現之後,電影業對金融資本的依賴就更強了。而金融資本進入的前提條件,就是一定要有可預期的風險測評,要求把電影變成一個可以預期投資、制作、營銷風險和再生產風險的文化商品。不再是導演賺了點錢再玩一把,而是銀行的錢要投進電影就一定要有可預期的穩定的商業保證。審查制度的變化和類型片的發展都與電影變成了一種產業化的文化商品的特性分不開。


    商品就是要能賣,好賣。電影這種文化商品需要內容的獨創性和品牌的可識別性的統一。每一個具體作品要跟別的不一樣。但是它又要有繫列性,要讓人們能夠識別,纔方便推銷。就像我們說賣書和賣雜志的不同。藝術電影是賣書,是看戈達爾(Jean-Luc Godard)的電影還是看特呂弗(François Truffaut)的電影,是因為我認同他的觀點或者說我喜歡他的表達方式,我能接受。這是歐洲電影的賣法。但是前提是對這個人的風格要有認可,對這個人的影片內容要有期待。而作為一個娛樂產業來講,美國人把電影當成文化產業,所以人們對電影的期待也不是什麼電影能夠給自己什麼對於生活的啟示,相反卻期待一部電影能夠在一個什麼樣的方式上滿足自己。所以形成了美國類型電影的體繫。類型體繫其實就像是賣雜志,你是買《讀書》還是買《讀者》,取決於喜歡哪類的文章。讀者不知道《讀書》和《讀者》下期會發什麼文章,但是由於了解其主導風格和內容範圍,就會把一年的雜志訂下來。西部片裡講一個什麼樣具體故事觀眾不知道,但是觀眾知道其核心內容能夠滿足他特定方面的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下這一類影片就需要針對觀眾。無論是政治標準、道德標準或其他各個方面,這類影片裡都要符合它的主體觀眾在這些方面的認識。這些我們在許多類型電影中都能看到,比如說在西部片裡面對於印第安人的態度。有些美國關於南北戰爭的影片永遠是站在南方人的立場上。為什麼?因為電影一定要滿足它的主導觀眾在意識形態上的需求。在這個前提下你可以用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或費雯·麗(Vivien Leigh),也可以用梅爾·吉普森(Mel Gibson)或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影片可以是一個非常宏大的敘事,也可以選一個非常個人化的故事,如愛情故事。但基本前提是這些基本觀眾會喜愛和接受。


    此前制片方是要拍了作品賣錢,但審查方則不管你的作品賣不賣錢,隻要認為影片會對觀眾產生不良影響就禁。這樣制片和審查雙方是對立的。但是,當金融資本介入之後,對於制片方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不能夠讓投資的電影在拍完後走進市場的時候,因為其內容影響投資回收,不能夠等到拍出來之後再讓社會說能不能夠接受。因此,不同於以前的審查那種制片方和社會團體的對立狀態,銀行資本要求制片方一定要在準備投資的時候就讓投資人確定影片一定能在全國各地發行。這就是所謂風險預測和風險控制。這使得產業內部對審查的需求和認同加強了。正是這種對於風險的控制需求推動了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行人協會(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America, 簡稱MPPDA)的成立,以及此協會將天主教徒從教會的角度提出的道德要求,終演變成一個制片人與發行人的自律標準來控制拍攝者的一繫列行為。它的作用首先是防止建立政府主導的全國性電影審查制度。這期間已經有人在呼吁籌備建立了全國性的電影審查制度和機構了。從制片人的角度來講,他們不希望有自己不能掌控的其他機構來審查,所以要建立這樣一個自律機構。從這裡通過的影片就能在市場上推廣,然後在運行當中能不能成功就不是道德和政治的問題,而是技術和商業上是否成功的問題。這可以說是美國電影審查制度建立起這麼一個行業自律式的審查機構和審查標準的基本前提。它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金融資本的正常運作,讓電影制作的經濟風險成為可以預期的。特別是在有聲電影出現之後,新技術帶來更大規模的投資可能會因為一部影片被禁映而把電影公司拉到虧損的邊緣,由電影業自己控制審查權便顯得更加重要了。


    這就是所謂“《海斯法典》時期”了。作為行業自律,那麼就會有一些具體的和公開的規定,讓人們能夠有章可依,知道自己如何不再走偏。威爾·H·海斯(Will H. Hays)是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行人協會的主席,他在協會裡面成立了一個負責執行日常工作的法典執行委員會(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簡稱PCA,俗稱“海斯辦公室”),進行具體操作。審查結果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所有該協會成員發行商不會發行未審查通過的影片。由於所有重要發行商都是協會成員。影片不通過審查就意味著在商業上基本喪失了成功的希望。行業自律的審查標準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天主教的道德規範來操作的。但這套操作制度之所以能夠在好萊塢體制內長期存在,是因為審查由代表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運行操作的,而不是在代表另外一個社會群體或宗教團體來進行操作。這是有差距的。盡管其自身和實行的標準是有宗教背景的。但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行人協會歸根到底代表的是電影產業的利益,也就是說實際操作中的目的是保證影片能夠發行,能夠不引起宗教或其他社會力量的反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審查者其實代表著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跟每一個具體的制片商在博弈。作為個案來講是個人對個人。但實際上,在整個好萊塢的繫統運轉裡面是代表了希望穩定產業發展的整體需求和具體影片的冒險性利益訴求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之間的矛盾和博弈。《海斯法典》有所謂十二條禁令,這些內容大部分其實也是原則性的。如不能講授犯罪的方法,使潛在的犯罪分子產生模仿的念頭;不能使觀眾對於婚姻制度產生反感;不能瀆神或把神職人員表現成滑稽可笑的角色或歹徒;考慮和尊重任何民族的正當權利、歷史和情感等。但也有些條文,比如說在性愛的問題上,它就有相對比較具體的規定。但也沒有具體到技術的層面。但是美國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案例審判的基礎之上的,在實際實施中一些技術性的限制逐漸形成了一些慣例性標準。如接吻鏡頭過長往往會在審查中遇到麻煩,人們超過幾秒鐘之後就會把鏡頭切到別的地方。這些漸漸變成了一些在實際拍攝時可以操作的標準,成了一種制片人與發行人在不斷的磨合中形成的共識。


    我們知道美國整個法律繫統是一個案例法繫統。所謂案例法繫統就是它的成文法非常簡單,但是每一個案例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所以在美國整個運作當中都是這樣,你個這麼做了,我第二個就可以按照這個標準來要求。它是在這麼一個運作過程當中逐漸發展完善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東西運作起來到了20 世紀50 年代以後就變成了許多非常具體的東西。而這時候社會又在變,宗教對社會的影響力在變,新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以後,他們的道德觀念、對性的觀念、對於暴力的理解等等一繫列的東西在變,實際上審查標準也處在一個基本原則延續的同時具體細節不斷演變的過程之中。當這個制度實在無法適應和包容社會變革帶來的變化需求時,也就是它走向壽終正寢的時候。


    通常作為審查制度受到衝擊的標志性事件是1953 年美國法院對引進的意大利導演羅西裡尼的《奇跡》(The Miracle)一片有關判決。當影片發行人約瑟夫·伯斯泰因(Joseph Burstyn)於1952 年5 月將訴狀投至美國法院,抗訴紐約州政府對其引進的《奇跡》一片禁映的決定時,他考慮的隻是自己已經向發貨方支付過了費用,而想挽回經濟損失。可誰也沒有想到,法院的湯姆·克拉克法官推翻了紐約政務委員會決定的同時,還闡述了電影應該和藝術及其他出版物一樣享有修正案予以的保護的觀點。克拉克將電影說成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並斷定“電影作為民意喉舌的重要性並不因其被設定為包括信息交流在內的娛樂這一事實而減弱。”這使得這一審判成了電影審查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式的重要轉折點。


    事實上這一判決的出籠,是變化了的時代所產生的新的價值觀念具有的潛在商業價值被轉換為法律呈現的一個標志。主持建立分級制度的美國電影協會主席傑克·瓦倫蒂(Jack Valenti)在分級制度建立之初的1968 年秋曾說過,各制片廠在20 世紀50 年代中期欲修改和重寫法典的想法,與言論自由或抵制審查制度的政治把戲並沒有多少關繫。相反,各制片廠不斷用成人主題的產品推動法典的更新,完全是順應市場潮流的反應。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在50 年代初急劇減少。成人主題的影片賺錢,幫助制片廠渡過了難關,也促使整個行業認識到,大眾文化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正是新的社會語境下的經濟利益的需求推動了分級制度的產生。


     


    1.1.2電影審查制度與經典好萊塢話語方式


    要說這種行業自律的審查制度對於當時的電影發展究竟起了什麼樣的具體影響呢?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電影產業的發展成功與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審查制度在其中產生的影響是曲折呈現的,其實很難做特別具體的定量化考量。然而電影產業要求維持穩定的生產和再生產,特別是維護產業整體穩定的再生產循環的需求是位的。在維護穩定的再生產的前提下面,關心的纔是盡可能地讓具體影片具有基本的收支平衡和取得利潤的可能性。當然很多影片是有很大商業風險的,但這種風險一定是在可預期的範圍內。風險可能被預期和控制,也就是說是可以承擔的。在實際運作中,“海斯辦公室”並不是取代了各州的審查機構,州政府仍可下令禁映“海斯辦公室”審查通過的某部具體影片。這時辦公室又會代表制片方的利益進行解釋和疏通。同為審查者的身份有時還會使溝通更有成效。比如大危機時期有人要拍有關美國歷史上著名牛仔歹徒比利小子的影片,引起激烈反對,有的州表示影片出來就禁映。“海斯辦公室”的官員解釋說影片的故事裡比利小子因為愛情而有所悔改,並受到了應得的懲罰,所以影片對社會是有勸誡作用的,使影片順利發行。


    當然,除去從產業的角度,從影片本身或創作者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意義。電影的確就是這樣一種產業。從產業的角度來講,它永遠不單純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因為電影這種媒體,與繪畫、音樂這些小成本投入的、個人性的創作不同。那些藝術以每一個獨立的產品為衡量。一個畫家可以畫一堆畫,隻要有一幅畫賣了錢,所有的成本都可以回來。但電影不是這樣一個運作方式,從整個產業來講,它要有一個平均利潤和相對較短周期的回報保證。在這一方面制片業的利益和創作者或者某個具體制片人的利益並不總是一致的。在具體的影片生產中,審查是在幾個層面裡完成的。具體的制片人和創作者共同拍攝一部影片時,金錢和創作表達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創作者和制片人的矛盾。但是作為一個被雇傭的影片創作者,滿足投資者的需求是其職業操守的組成部分。影片的完成實際表明創作者和制片人之間對其內容表現的博弈已經達成共識。而影片的審查其實不是創作者與審查者間的鬥爭,而是具體的制片人與美國電影制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另一個層面上的博弈。常常是具體的制片人和影片的創作者認為觀眾可以或應當接受的東西得不到審查者的認可,而原因是審查者認為影片如果發行會影響電影業的整體社會形像。但這又回到了個人對個人的矛盾。作為具體的審查者的意見不可能總是準確和正確,有時往往會很荒誕。這就是審查制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抨擊的根本原因。但由於審查是由產業組織實施的,這一制度的存在卻推動著好萊塢在較小的社會性風險的範圍內發展其表述體繫。使觸踫內容限制邊緣的創作在這個繫統中得不到制度性的鼓勵。這作為一種制度性存在,就促使創作者在這種邊界裡面尋找能表達自己意願的方式,從而推動了好萊塢電影一套意識形態表達體繫的形成,特別是類型話語的形成。


    對於一般觀眾來說,他並不關心電影這個產業,想從電影院裡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那麼,審查制度之下的美國電影工業正是通過創造類型的方式來迎合和營造觀眾期待。這就牽涉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內容與形式關繫的美學話題。實際上,電影審查制度的存在,不僅影響到內容的直接表達層面,而且對於電影在藝術形式上的表達方式的形成,也起過很大作用。它確確實實在推動著類型電影和類型電影話語方式的形成。就一部具體影片來講,我們可以看到的直接表像是一次一次審查和反審查的衝突。電影當然需要滿足觀眾某種宣洩需求,包括政治的、社會的、道德的宣洩需求。但如何通過審查使這些宣洩的需求納入一個不被別人抵制的產業運作繫統當中,就需要這個體繫具有不斷調整的能力。1928 年前“海斯辦公室”建立的初幾年,很多有政治性的擦邊球性質的影片未被同意交付發行或者責令修改。其中不少涉及勞資關繫、種族問題及一些社會敏感問題的影片,受到了各種各樣的阨運。而在其後的發展的過程中間,對這些敏感話題的直接表達逐漸地被用一種類型的話語方式所取代了。具有顛覆性的政治社會性主題被轉化成一種在類型體繫內的宣洩方式。類型電影中包括影像風格、人物性格魅力的展現與控制,壞人受懲罰式的好萊塢、大團圓結局等等都是展現、控制抑或消解顛覆性內涵的手段。這種方式在操作上的成功推動著人們對於電影表達規律的一種新的理解和認識,它幫助好萊塢直到現在的整個一套意識形態話語方式的形成。


    類型片成了一種防彈衣,是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把某些思想內涵轉換和隱藏到了類型規則的外衣之下。好萊塢經典類型許多敘事成規的形成都與此有關。不能直接表現不等於完全不能表現,制度化的限制成為一種逼著人尋找新的創作途徑的動力。比如前面提到的有關比利小子的影片,它是經典強盜片類型的一個開端。這樣表現強盜能被接受,推動了20 世紀30 年代都市強盜片類型的形成。但是經典強盜片敘述方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一次次的影片審查和禁映的爭論。早期重要的強盜片代表作如《我是一個越獄犯》(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1932)、《疤面大盜》(Scarface,1932)、《小凱撒》(Little Caesar,1933)等幾乎都曾在審查時遇到過麻煩,在不斷地爭論和修改過程中,人們逐漸找到一條在暴力犯罪、有個人魅力的歹徒形像等有顛覆性色彩的內容中表現與愛情、親情、友情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等正面價值體現之間建立微妙平衡的道路。使強盜片在滿足觀眾宣洩需求的同時又不成為一種社會顛覆性力量。其他的像音樂歌舞片、瘋癲喜劇中的性暗示,愛情和倫理片裡的蕩婦形像,驚悚恐怖片裡對窺淫、暴力和恐懼的表現機制的形成,以及把社會問題聚焦於具體的壞人後加以懲處的方法等等,都是在這種博弈中創造出來的一套既滿足宣洩需求,又進行道德建構的類型話語方式。實際上,有審查就有反審查,被壓抑下去的東西不會輕易消失掉。這是電影表達中普遍存在的現像。


     


    1.1.3新的發行制度與分級制度


    回到好萊塢的審查體繫。這種防彈衣肯定對於創作者的想像力構成了限制。所謂風險預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制片方替代觀眾進行選擇,認為他們需要什麼,認為什麼好看。但是好萊塢電影在很多方面也給創作者留下了相當大的創作空間。因為它有比較健全的制片發行放映繫統。而且這個發行放映繫統有完善的宣傳發行體繫、豐富靈活的策略和經驗以及對觀眾比較準確的定位。針對創作者的不同作品,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宣傳發型策略進行重新闡釋和對觀眾進行引導。在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觀眾會有不同的需求,什麼樣的影片可能引起他們的需求,是因時因地而宜的。如果某個影片的創新有可能引起某一類觀眾的需求,就會考慮根據這類觀眾的分布和特點確定發行的地區,宣傳的策略等以取得盡量好的票房回報。所以內容控制和創新推動都是由一整套體繫來保證的。作為創作者和制片方,在一個完善的商業體制裡是有相當大的回旋餘地的。


    在這種體制下,藝術創新和新人的出現當然會具有一定的冒險性。對創新作品的商業前景的預期,制片方與觀眾之間會有差距的。但成熟的商業運作體繫有能力把這種風險控制在能夠承受和有辦法挽回的範圍之內。例如羅伯特·奧爾特曼(Robert Altman)拍的《陸軍野戰醫院》(MASH,1970),當時制片方請了許多導演來看過這個劇本,但不少成名的導演都不願意接拍。他們都覺得劇本過於大膽,無法拍成一個像樣的片子。後找到奧爾特曼這位年輕導演。奧爾特曼認為自己能夠把握這個故事,承諾一定能讓影片收回成本。奧爾特曼以他的方式重新組織了這個劇本。但這個片子拍出來之後,所有的制片人毫無信心。即使在把影片送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去試映時,幾個電影公司的老板也沒抱什麼希望。可是影片放映時反響卻極其強烈,場內的年輕觀眾瘋狂地歡呼。於是電影公司便針對這些觀眾進行發行和宣傳布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麼有沒有縮小制作者與觀眾期待的差距,保證觀眾看到他們想看的影片的制度性保證呢?這又回到我們對大眾傳播規律的一個基礎性規律的認識。作為大眾傳播的一個特點,就是觀眾其實是一個很不確定的群體。對於電影這樣的創造性產品,觀眾隻是有一種相當模糊的需求,其實並沒有十分確定想看什麼。基本形態是面對市場上既有的產品中進行選擇。所以滿足觀眾的關鍵是讓觀眾認為影片能給他們快感。於是問題的重心就轉變到了發行方面。“二戰”以後,由於“派拉蒙案”破壞了大制片廠時期制片發行放映一條龍的垂直壟斷,卻推動了發行行業的橫向壟斷,逐漸形成了一套新的電影生產體制。這種體制的核心不再是制片業,而是轉向了發行業。隨著這套以發行為中心的體制的逐漸完善,漸漸地便不再需要在制片方面的嚴密控制,而是用發行方面的控制,相對寬松的控制和不同的發行方式來完成它的商業利益的建構。實際上在“海斯辦公室”在戰後越來越無所作為,後來終於被分級制度所替代。正是由於有了一個以發行為中心的體制來制約制片方。在買片花的過程中間,對於影片基本的趨勢有所期待和引導和制約。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適合影片內容的發行方式。取代《海斯法典》的是現在實行的電影分級制度。分級制度的基本理念是在承認道德控制原則的前提下,按年齡分層進行控制。電影分級制度從1968 年開始實施。取代了《海斯法典》的電影審查制度。半個世紀以來,雖然對一些級別的具體劃分和名稱曾經有過一些小的變動,但是基本的分級原則和方法基本保持穩定。影片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級別:


     


    普通級(G 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1968 年分級制度開始就設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輔導級(PG 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幼小兒童觀看,建議在家長指導下觀看。1972 年增設。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場面,即使有很短的裸體畫面也與性無關。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也限制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


    限制輔導級(PG-13 級):13 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1984 年增設。該級別的電影會有少量成人化語言、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會有一定的血腥、恐怖和暴力場面,但是通常不能進行正面和突出的表現。


    限制級(R 級):17 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觀看。1968 年分級制度開始就設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髒話等成人語言。沒有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陪伴,17 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得進入影院觀看R 級電影。評級人員還強烈建議家長不要讓年齡幼小的兒童觀看這類電影。


    嚴格限制級(NC-17 級):17 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1990年增設,取代了以前禁止18 歲以下觀眾觀看的X 級成人電影。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明確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髒話等。


     


    另外還有幾種特殊的補充分級:


     


    NR 級: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


    U 級:針對1968 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M 級、X 級或P 級:這些是不同時期對一些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裡公映的各種影片定的級,都屬於限制類的。在NC-17 級出現之後,這些就不再作為正式的分級等級運用了。


     


    分級制度的操作由美國電影協會和美國影院業主協會共同組成電影分級委員會(The 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 Administration,簡稱CARA)實施。電影分級委員會負責組成分級機構,成員由以上兩個組織聘請的業界人士和有孩子(一般5—17 歲)在內的普通觀眾組成,具體影片的評級小組的組成人員和評議過程對外保密。電影制作者如果對於評議結果有異議,可以提請復審。復審機構主要由兩個組織聘請的業內人士參加,具體影片的復議人員組成和評議過程也對外保密,但是邀請天主教和基督教各派一名代表旁聽作為社會監督。復議結果需要評議組2/3 多數通過決議纔能生效。同時,電影分級委員會要求不同級別的影片在放映時都要加標相應的定級標識,並對不同級別的廣告宣傳等進行了相應的限制。分級制度施行以來,對其具體的操作方式和評價標準一直不斷有人提出爭議,但是由於其得到了在美國主流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