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電影學院045:經典電影理論導論(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影視/媒體藝術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作者】 美達德利·安德魯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影視/媒體藝術  影視理論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52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255265
    作者:[美]達德利·安德魯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編輯推薦


    《經典電影理論導論》是迄今為止梳理得蕞清晰透徹的電影理論入門導讀,像一份電影理論森林裡的導覽地圖;作者條理地介紹了明斯特伯格、愛因漢姆、巴拉茲、米特裡、麥茨等人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並介紹了各位理論家面對“電影是什麼”、電影與現實的關繫、什麼是電影性、如何對待聲音、色彩、3D等技術進步問題所給的不同答案。


    《經典電影理論導論》自1983年陳國富先生翻譯了繁體中文版以來,一版再版。


     


    ◎ 美國電影理論家、耶魯大學電影中心創建者達德利·安德魯經典力作


    ◎ 自1983年臺灣出版陳國富先生翻譯的中文繁體版以來,第1次發行中文簡體版


    ◎ 清晰透徹地挖掘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


    ◎ 讓不同陣營的理論家在同一問題上辯論


    ◎ 找到各派理論的邏輯體繫及其所用方法的獨特性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的經典著作,清晰透徹地挖掘了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


    全書以亞裡士多德的“四因說”為分節依據,從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觀、目的和價值四個維度出發,找到各派理論的邏輯體繫及其所用方法的獨-特性,將形式主義與寫實主義相對照,並結合了現代法國電影理論,對明斯特伯格、愛因漢姆、愛森斯坦等重要電影理論家的觀點及其背後涉及的心理學、哲學等思想根基作了詳實的溯源與說明,揭示出其中的嚴密、堅實或矛盾、偏狹之處,進而“讓不同陣營的理論家在同一問題上辯論”,以使讀者更輕松有效地閱讀電影理論的名家名作,從中得到啟發與鼓勵,重新思考經典電影理論之於當下的價值與意義。

    作者簡介

    著者簡介


    達德利·安德魯(J. Dudley Andrew),美國電影理論家,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委員,耶魯大學電影中心創建者,謝爾頓•羅斯榮譽教授。獲法國文化部授予的法國文化藝術勛章、美國電影與傳媒研究會授予的“傑出終生事業成就獎”,著有《主要電影理論》(The Major Film Theories)、《電影理論概論》(Concepts of Film Theory)、《巴贊傳》(André Bazin)、《悔恨的迷霧:法國古典電影的文化和敏感性》(Mists of Regret: Culture and Sensibility in Classic French Film)、《電影是什麼!》(What Cinema Is!)、《打開巴贊》(Opening Bazin)等。


     譯者簡介


    李偉峰,湖南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學士。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學碩士。

    目錄
    致中國讀者 1
    自序 7
    前言 11

    部分形式主義傳統理論
    章於果•明斯特伯格 5
    1.1 素材和方法 6
    1.2 形式和功能10

    第二章魯道夫•愛因漢姆17
    2.1 素材 18
    2.2 對媒介的創造性運用 21
    2.3 電影形式 22
    2.4 電影的目的 25

    致中國讀者  1


    自序   7


    前言  11


     


    部分形式主義傳統理論


    章於果•明斯特伯格  5


    1.1 素材和方法   6


    1.2 形式和功能10


     


    第二章魯道夫•愛因漢姆17


    2.1 素材  18


    2.2 對媒介的創造性運用  21


    2.3 電影形式  22


    2.4 電影的目的  25


     


    第三章謝爾蓋•愛森斯坦31


    3.1 電影的素材  33


    3.2 電影方法:經由蒙太奇的創作  39


    3.3 電影形式  44


    藝術機器  47


    有機的類比  50


    3.4  電影的終目的  53


    修辭學 54


    藝術  56


     


    第四章貝拉•巴拉茲和形式主義傳統61


    4.1 形式主義電影理論小結  61


    4.2 俄國形式主義  64


    4.3 貝拉•巴拉茲  70


    4.4 電影藝術的素材  71


    4.5 電影技巧的創造潛力  73


    4.6 電影的形式  77


    4.7 電影的功能  80


     


    第二部分寫實主義電影理論


    第五章齊格弗裡德•克拉考爾89


    5.1 素材和方法  90


    5.2 組成形式  96


    5.3 電影的目的   105


    5.4 反駁   108


     


    第六章安德烈•巴贊  113


    6.1 素材   116


    6.2 電影的方法和形式   120


    巴贊 VS 傳統理論 120


    畫面的造型 125


    蒙太奇的方法 132


    6.3 蒙太奇的運用和誤用:電影的目的  140


    6.4 電影的功能   145


     


    第三部分當代法國電影理論


    第七章讓•米特裡159


    7.1 素材   162


    7.2 電影的創造潛力   165


    7.3 電影的形式和目的   176


     


    第八章克裡斯蒂安•麥茨和電影符號學  181


    8.1 素材  184


    符號學的 184


    電影的 185


    8.2 電影的表意方式   187


    電影不是一門真正的語言 187


    無論如何,電影還是像一門語言 190


    8.3 電影的形式和可能性   196


    8.4 符號學和電影的目的   201


     


    第九章來自現像學的挑戰:阿梅代•艾弗爾和亨利•阿傑爾207


     


    參考文獻  218


    譯後記228


    出版後記   230

    前言
    主題
    電影理論是什麼?電影理論有什麼用?電影理論家對電影及其某 些方面的命題提出他們的見解,並加以證實。這樣既能發展理論也促 進實踐。在實踐領域,電影理論能回答很多電影制作者遇到的問題,比如一個攝影師可能想知道寬銀幕的優勢和劣勢,一個制片人想了解3D 技術的各種細節。在這些情況下,電影制作者憑直覺理解的東西, 就由電影理論家進行明確的闡釋。
    與其他藝術和科學一樣,我們之所以研究電影理論,常常是為了獲得求知的樂趣。大部分人希望能更好地理解這種長久以來帶給我們 舒適體驗的現像。當然,理論未必能加深觀影的樂趣,實際上,在學習了電影理論後,許多人還抱怨那種原始的(不加思考的)觀影樂趣 消失了,然而知識和明白事物原委的樂趣一定程度上能彌補這種缺失。
    人們開始以某種關於體驗的知識取代體驗本身,這成了一種奇特的時髦現像。我們隻要到附近的書店隨便瀏覽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 非理智的行為被拿來作理性的分析。比如用一大堆的手冊和心理治療書籍來分析人類性行為,宗教哲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開始替代宗教,甚至整個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有意識地理解無意識。這類研究的名 單還可以繼續列下去,其中當然也會包括美學——對藝術領域(顯然 這個領域並非全然理性的)的理性探索。

    主題 


    電影理論是什麼?電影理論有什麼用?電影理論家對電影及其某 些方面的命題提出他們的見解,並加以證實。這樣既能發展理論也促 進實踐。在實踐領域,電影理論能回答很多電影制作者遇到的問題,比如一個攝影師可能想知道寬銀幕的優勢和劣勢,一個制片人想了解3D 技術的各種細節。在這些情況下,電影制作者憑直覺理解的東西, 就由電影理論家進行明確的闡釋。


    與其他藝術和科學一樣,我們之所以研究電影理論,常常是為了獲得求知的樂趣。大部分人希望能更好地理解這種長久以來帶給我們 舒適體驗的現像。當然,理論未必能加深觀影的樂趣,實際上,在學習了電影理論後,許多人還抱怨那種原始的(不加思考的)觀影樂趣 消失了,然而知識和明白事物原委的樂趣一定程度上能彌補這種缺失。


    人們開始以某種關於體驗的知識取代體驗本身,這成了一種奇特的時髦現像。我們隻要到附近的書店隨便瀏覽一下,就會發現有很多 非理智的行為被拿來作理性的分析。比如用一大堆的手冊和心理治療書籍來分析人類性行為,宗教哲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開始替代宗教,甚至整個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有意識地理解無意識。這類研究的名 單還可以繼續列下去,其中當然也會包括美學——對藝術領域(顯然 這個領域並非全然理性的)的理性探索。


    那麼理論能否增進體驗?這個問題顯然超出了我們的研究範圍,但是我們應當時刻記住一個原則:避免用理論研究替代觀影體驗。盡管我依然相信,研究電影的人能比普通觀眾更好地體驗不同種類的電影,更充分而誠摯地欣賞相對簡單的早期影片。如果聽之任之,任何 領域的知識都會削弱體驗。然而我們不應該如此,因為知識應該和體驗相聯繫,而不是取而代之。這讓我們想起蘇格拉底的古老命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活。同時,我們也應該記住小學生對蘇格拉底 的回答:未經體驗的人生不值得反省。


    電影理論也是一種科學,它關注整體而非個別。它的著眼點不是 個別影片或技巧,而是電影性能(cinematic  capability)本身。這種性能同時支配著電影創作者和觀眾。雖然每部影片都有一個單獨的意義繫統(這正是影評人的工作),但是所有的影片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 大繫統(電影)和無數子繫統(不同類型和不同流派的電影),這些繫統纔是理論家的研究內容。


    在美國,有名的電影理論便是“作者論”(the auteur theory)。但確切地說,這隻是一種批評方法而不是理論。和所有批評方法一樣,它立足於確定的理論原則。但是它更多是針對某種現像中的特殊例子(個別影片或導演)進行評價,而不是對一般現像的繫統了解。正如安德魯•薩裡斯(Andrew Sarris)所說:“作者論至少可以幫助學生決定哪些影片應該重視,哪些可以直接忽視。”他和他的同事已經發展出一套復雜的方法,來對某部影片或某繫列影片進行解析,引起大家對其中重要細節和模式的注意,以此透視某個導演的個性和見識。因 此,“作者論”也是對導演劃分等級的方法。總之,作者論也許有用, 但絕不是一種理論。和它的親兄弟——“類型批評”(genre  criticism) 一樣,它按自己的原則建構電影史,使我們對某些方面加以留意,告 訴我們哪些電影已經被評價過了,哪些需要被評價。


    這兩種方法(作者論和類型批評)都避免了印像式批評的危險,後 者經常出現在非繫統批評中。它們都遵循組織好的步驟,和一些可以應 用於各類電影的基本準則。但即便如此,它們也不是純粹意義上的理論,因為其目標隻是對個別影片進行鋻賞,而不是對電影整體性能的理解。 正如工程學可以稱為“應用物理學”一樣,我們可以把電影批評稱作“實 用電影理論”。我們應該記住,電影批評既可以是任意和偶然的,又可以如上述兩種情況(類型和作者論研究)那樣繫統、正式並不斷進化。


    大部分批評起始於一般性的理論規則,大部分理論卻發軔於一些個別影片或技巧引發的問題,但由此得出的答案卻能應用於更多的影片。舉例來說,一個植物學家可能由一朵花兒的特殊外表提出一個普遍的問題,但是他的終理論必須能適用於這朵花之外的更多花,否 則他就隻是一個鋻賞家而不是科學家了。


    所以,電影理論的目標便是對電影性能提出繫統的看法。可能有 人會爭論說,電影並不是一個純理性的行為,所以無法進行繫統的描 述。但這樣一來,我們又回到了知識和體驗的區別問題。當被問到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電影有什麼意義時,電影理論家必須回答:通過對一種行為的繫統化理解,我們能把它與生活的其他方面聯繫起來。當我 們用理性的詞彙來規範一種行為後,我們就可以把它和其他行為繫統(無論理性與否)放在一起討論了。也就是說,電影理論家應該可以 和語言學家或宗教哲學家談論自己的研究領域。


    誰也不能把電影理論等同於觀影體驗,因為它畢竟隻是單詞的排列 而已。但退一步說,誰又能因為把地球的物質現像簡化為化學和數學公 式就否認地質學的價值呢?恰恰是這些公式使我們看到地球在整個宇宙中的位置。同樣,電影理論的一般性賦予我們理解這種經驗的新範疇,使我們了解它在整個經驗世界中的位置。電影經驗再也不是我們生活 中一個孤立的部分了。有些人可能會哭訴,把電影放入一個更大的領域 裡,模糊它和其他經驗之間的界限,會摧毀電影體驗的獨特性和神聖性。


    但是對於喜愛的東西,人們總是樂於思考和談論的。我們大多數人並 不把電影看作世界存在的神聖方式,而是一種人類表達自身存在的方 式,如同和電影息息相關(但本質各異)的文學、宗教儀式和科學那樣。電影理論希望解釋這種表達存在的方式,因為這正是電影的性能。


     


    方法 


    我們基本可以斷定,雖然每個人的邏輯不同,但每個理論家都能自圓其說。他們會提出個人認為重要的問題,在得出答案之後(或者試圖回答的過程中),他們又要面對其他相關的問題。因此,電影 理論就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和答案的集合。依據各人所提的問題以及該問題的優先程度,我們可以暫時對不同理論家進行比較。但是,如果僅僅列舉每個理論家的問題和答案,我們的研究就太瑣碎了,而且也絕不可能形成有比較、對比和繫統化的理論研究。


    為了進一步比較,我們必須對問題進行分類,使每個理論家在同 一個問題上對話。有關電影的問題都會落在以下幾個範疇中:素材、 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觀、目的和價值。這種分類從亞裡士多德而來,它將構成電影現像的各個部分分割開來,以便審視。


    其一,“素材”,包含與媒介有關的基本問題。比如電影與現實、 攝影、幻覺之間的關繫,或者有關時間與空間的運用,甚至對色彩、 聲音與影院布景的研究也在此類。總之,電影創作過程開始之前的既定因素都屬於“素材”這一類。


    其二,“方法和技巧”,包括所有與素材處理的創造性過程相關的 問題。電影技術發展(比如伸縮鏡頭)、創作者的心理意識,甚至電 影制作的經濟因素也在此類。


    其三,“形式和外觀”,討論電影種類的問題,我們已經拍出過哪 些種類的電影?還有哪些電影形式尚待開發?電影吸取了哪些其他藝術的精華?還有電影類型、觀眾預期或觀影效果等問題都屬於此類。 在這個階段之前,我們已經運用了不同的的方法來創造性地處理素材, 那麼這些效果是由什麼決定的?觀眾又如何確定這些效果是否成功?


    其四,“目的和價值”討論電影與生活其他層面的關繫問題,即 電影對於人類生活的意義。人們創造性地把電影的素材變成有意義的 形式,這一行為本身有什麼意義呢?


    對所有與電影有關的問題而言,上述分類就算不完美,至少也 是合理而實用的。每個理論家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回答上述各類問題,通過尋找其感興趣的那個範疇,我們就能大致了解他的觀點了。


    總之,在接下來的分析中,我們將嘗試去了解針對各類問題的回答和觀點,這樣就能使不同理論立場的對比鮮明起來。當然,這種方法對某些理論家來說有失公允, 因為強加的邏輯框架可能與 其理論不甚契合。但無論如何,這樣有利於我們用一個比較固定的視 點審視電影理論,從而為其排列比較提供參考坐標。


    雖然這四個範疇可能包含無數的問題,但實際上我們隻需要關注 其中少數幾個問題。因為電影理論是一個繫統,一個問題的答案會導 致另一個問題的產生,一個問題也可以在重新措辭後變新的問題,這兩個很重要的命題可以簡化為問題間的互換和問題間的互存。讓我們來簡單地看一下:


     ,問題間的互換。


    理 論 家 從 某 個 範 疇 的 某 個 問 題 開 始 研 究, 但 會 暗 示 或 牽 涉 到 其他範疇。比如像普多夫金這樣的理論家對與電影創作有關的問題感 興趣。他會從電影創作者的角度討論技術問題:什麼樣的剪輯能有 效 地 建 構 一 個 場 景? 什 麼 樣 的 表 演 適 合 宏 大 的史 詩 片? 我 們 該 如 何 對待新出現的錄音技術?另一些早期理論家則從觀眾的角度研究電影:觀眾對平行剪輯的 反應如何?他們如何看待為訴諸直接效果而犧牲視覺美感的“真實電影”?有些人則直接從影像出發提出問題:電影的本質是什麼?它和現實的關繫是什麼?畫面和聲音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電影是空間藝 術還是時間藝術?電影的特性是什麼?


    一個簡單的現像既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加以研究,也可以通過不同 角度之間的轉換進行研究。比如說,普多夫金關於電影中聲音之運用方 法的問題又可以這樣問:對觀眾來說,同期聲會因為使畫面更加真實而加強電影的幻覺嗎?如果更近一步,則可以重新定義為一個關於電影素 材的問題:因為聲音隻是聽覺的再現,而畫面是視覺的平面表現,所以 聲音就比畫面更真實嗎?綜上,兩個理論家從不同的角度開始研究,我們卻可以通過互換把它們聯繫起來。


    第二,問題間的互存。


    一個問題不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也可能同時包含著許多相互關聯的問題。理論家對一個感興趣的問題作出回答,這些答案有時也解答了其他相關問題。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從明斯特伯格對色彩與聲音的意見中推斷出他對寬銀幕的意見。色彩、聲音和銀幕大小都是 關於電影技術與藝術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一個理論家對聲音的簡單看 法,推論出他對更大更普遍的技術問題的看法。換句話說,在每個範 疇裡,按照從特殊到一般的規則,所有的問題可以形成一個有層次的 體繫。因此我們就可以不斷地提煉出更具一般性的問題了。


    因此樂觀的情況是,我們能將每一位理論家提出的所有問題概 括成以下四個基本問題:


    (1)電影的基本素材是什麼?


    (2)什麼方法能使這些素材變成有意義的作品,使素材得以超越 本身的存在?


    (3)這種超越所能形成的有意義的形式是什麼?


    (4)這個過程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價值?


    後面的文章將試圖把每個理論家的觀點歸納進上述四類問題。章節的小標題隨每個類別的主題有所變化。有時為了保持某些理論家思 想的獨特性,兩類問題必須合並為一個來討論。但無論如何,在電影 及其價值與目的方面,每個理論家面對的問題是大致相同的。


    總之,通過問題的互換和互存,我們可以對差異的理論家進行比較,即使他們看起來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出的是完全不同的 問題,否則電影理論就是各說各話了。通過上述兩個命題,電影理論 成為了一個體繫,所有的問題和觀點都是相互關聯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答案都是相同的,或者所有理論家有 相同的觀點,關注同樣的問題。我們隻是要表明電影理論是一個有邏 輯的體繫,當我們注意到不同理論家的方法之獨特性時,也要能將他的觀點和我們自己或者別的理論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和對照。


    換句話說,我們要研究的不僅是理論家提出的問題(雖然這 程度地揭示出他們的想法),還包括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和隱含的意 味。我們必須盡可能全面地看待每一個理論,也就是說,繫統地研究它。

    媒體評論

    這本電影理論史豐富了我們的理論研究。既是許多重要的信息來源,也為以後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參照。


    ——《電影研究季刊》 


    本書將會引起讀者對當代法國電影理論如米特裡、麥茨、艾弗爾和阿傑爾的興趣。


    ——《電影批評》


    安德魯的著作是蕞早涵蓋眾多電影理論家的英文參考書。


    ——《視與聽》

    在線試讀
    部分 形式主義電影理論
    20 世紀是一個熱衷於理論批判的世紀,電影纔發展了不到20 年,就有人提出了電影理論。以前從來沒有一門藝術可以如此迅速地吸引那麼多學者探討,並有學者試圖將它引入正軌。早的電影學說自然地想在現代文化中為其尋找立足之地。如今電影已經籐蔓般地生長在高雅文化與流行文化的分水嶺中了,它甚至開始改變文化史觀。然而一開始,將電影從它所記錄的內容中分離出來是艱難的。而且為了便於吸引觀眾,早期電影的形式也依附於傳統藝術及娛樂形式,將兩者分離更是難上加難。
    早的電影“理論”更像是誕生宣言而不是科學研究。那些傾心電影和希望看到電影依靠自身魅力開花結果的人們意識到,首先要把電影從其表達的內容中解放出來,而大眾卻習慣於將兩者聯繫在一起。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抨擊銀幕寫實主義,尤其是抨擊那些認為電影除了記錄事件外沒有任何實質內涵的人(如盧米埃爾)。
    這些理論家努力使電影成為一門藝術。他們宣稱,電影和其他藝術一樣,改變了現實世界混亂無意義的狀態,使之具有自足的結構和節奏。詩人韋切爾•林賽是個出版電影理論的美國人[《活動影像的藝術》(The Art of the Moving Picture),1916],他特別強調電影能展示所有藝術的性質,包括建築的。在法國,一群熱衷電影的人不停地拿電影和音樂做比較,顯示其塑造現實形態和外觀的能力。這其中,裡喬托•卡努杜邁出了關鍵一步。這群人在路易•德呂克(領導法國先鋒電影運動,直到1924 年去世)舉起的旗幟下團結奮鬥,他們不僅僅希望電影被承認為藝術,還堅稱電影是一門獨立的藝術。
    這一時期(1912—1925)無數的論文都旨在區分電影和戲劇。大多數人認為早期電影多受制於經濟因素,隻能記錄戲劇表演而無法表現自身的特質。同時,這些20 世紀20 年代的先鋒派(the avant-garde)也在強調觀影具有音樂、詩意和夢境的特質。德呂克試圖用一個詞來總結他的新藝術理念——上鏡頭性(photogénie)。這是一種電影獨具的特殊品質,它能通過一個簡單的姿態展示人和世界的形態。毫無疑問,電影是一種攝影術,但它又具有自己的節奏和統一性,因此能夠加強我們的夢境感。在謝爾曼•杜拉克(Germaine Dulac)、讓•愛浦斯坦(Jean Epstein)、阿貝爾•岡斯(Abel Gance)等人的文章和著作中,充滿了對這種特質的抒情與感嘆。這些美學觀念本身很先進,但論證還是不夠嚴謹。可是就20 世紀20 年代來說,強力呈現這些理解電影的方式這些新見解已經很不容易了[如“可被塑造的形像”(plastic shape)、“凍結時間”(frozen time)、“聲畫與我們的夢的節奏同步”(synchronized to the tempo ofour daydreams)]。

    部分 形式主義電影理論 


    20 世紀是一個熱衷於理論批判的世紀,電影纔發展了不到20 年,就有人提出了電影理論。以前從來沒有一門藝術可以如此迅速地吸引那麼多學者探討,並有學者試圖將它引入正軌。早的電影學說自然地想在現代文化中為其尋找立足之地。如今電影已經籐蔓般地生長在高雅文化與流行文化的分水嶺中了,它甚至開始改變文化史觀。然而一開始,將電影從它所記錄的內容中分離出來是艱難的。而且為了便於吸引觀眾,早期電影的形式也依附於傳統藝術及娛樂形式,將兩者分離更是難上加難。


    早的電影“理論”更像是誕生宣言而不是科學研究。那些傾心電影和希望看到電影依靠自身魅力開花結果的人們意識到,首先要把電影從其表達的內容中解放出來,而大眾卻習慣於將兩者聯繫在一起。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抨擊銀幕寫實主義,尤其是抨擊那些認為電影除了記錄事件外沒有任何實質內涵的人(如盧米埃爾)。


    這些理論家努力使電影成為一門藝術。他們宣稱,電影和其他藝術一樣,改變了現實世界混亂無意義的狀態,使之具有自足的結構和節奏。詩人韋切爾•林賽是個出版電影理論的美國人[《活動影像的藝術》(The Art of the Moving Picture),1916],他特別強調電影能展示所有藝術的性質,包括建築的。在法國,一群熱衷電影的人不停地拿電影和音樂做比較,顯示其塑造現實形態和外觀的能力。這其中,裡喬托•卡努杜邁出了關鍵一步。這群人在路易•德呂克(領導法國先鋒電影運動,直到1924 年去世)舉起的旗幟下團結奮鬥,他們不僅僅希望電影被承認為藝術,還堅稱電影是一門獨立的藝術。


    這一時期(1912—1925)無數的論文都旨在區分電影和戲劇。大多數人認為早期電影多受制於經濟因素,隻能記錄戲劇表演而無法表現自身的特質。同時,這些20 世紀20 年代的先鋒派(the avant-garde)也在強調觀影具有音樂、詩意和夢境的特質。德呂克試圖用一個詞來總結他的新藝術理念——上鏡頭性(photogénie)。這是一種電影獨具的特殊品質,它能通過一個簡單的姿態展示人和世界的形態。毫無疑問,電影是一種攝影術,但它又具有自己的節奏和統一性,因此能夠加強我們的夢境感。在謝爾曼•杜拉克(Germaine Dulac)、讓•愛浦斯坦(Jean Epstein)、阿貝爾•岡斯(Abel Gance)等人的文章和著作中,充滿了對這種特質的抒情與感嘆。這些美學觀念本身很先進,但論證還是不夠嚴謹。可是就20 世紀20 年代來說,強力呈現這些理解電影的方式這些新見解已經很不容易了[如“可被塑造的形像”(plastic shape)、“凍結時間”(frozen time)、“聲畫與我們的夢的節奏同步”(synchronized to the tempo ofour daydreams)]。


    跟隨著初的電影俱樂部和先鋒派藝術家的理論步伐,法國還出現了詩意電影理論。與此同時,德國的電影工業則正在形成日後我們所謂的表現主義運動(expressionism)。表現主義認真地用形式主義的方法來表現生活,而且在整個電影史上,這是與知識分子的理念結合得緊密的一次運動。盡管如此,當時還是沒有理論家為它進行辯護。當然,也有人對這類電影的演員、布景、編劇和導演的方法及功能進行評論,但完整的表現主義的理論卻沒有出現。到了1925 年的時候,隨著德國電影運動的衰落和法國先鋒派的分裂,電影藝術思潮的中心轉移到了莫斯科。蘇聯早在1920 年就成立了著名的國立電影學院,許多熱烈的爭論和思想都在那裡誕生。列夫•庫裡肖夫(Lev Kuleshov)、吉加•維爾托夫(Dziga Vertov)、費謝沃洛德•普多夫金,尤其是謝爾蓋•愛森斯坦,都是這段時期經常被提起的人。幾乎所有的電影問題都被這個小組框定為剪輯的問題。這其中,愛森斯坦的理論是徹底的,同時這種熱烈爭辯的氛圍也使他的理論較之別人更為豐富和復雜。


    隨著無聲電影時期的結束,大量理論研究論文出現了。到1929年為止,大量的電影理論期刊[比如《特寫》(Cloce Up)和《實驗電影》(Experimental Cinema)]都顯示出電影已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隨著聲音的出現,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各地的美學家都在討論電影的新前途。當然,這些討論都處於的形式主義氛圍中。


    諷刺的是,聲音的來臨似乎宣告了形式主義理論黃金時代的結束。但是,到1935 年為止,電影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幾乎已經成為所有有識之士的共識。它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能將平凡無奇的素材轉換成令人贊嘆不已的表現形式。如果說今天我們絕大多數人依舊認同這一點,而且絕大部分討論電影的文章也依舊持有這種觀點的話,這大部分就得歸功於從1915 年到1935 年間理論家們提出的各種有力的觀點。


     


    章  於果·明斯特伯格 


    1916年,當於果·明斯特伯格寫作《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ThePhotoplay: A Psychological Study)時,他還沒有任何範例可以借鋻。也許正因如此,他纔能夠寫出早、直接的電影理論。那時候電影還不夠成熟,隻有一些簡單的功能。因此他既不會因為各種喧囂的理論爭論而分心,也不會因為各種有力的反例而妨礙自己的理論建構。


    另外,明斯特伯格聲稱自己在寫該書前隻看過10個月的電影(他認為在電影院被人看見是件丟臉的事),因此他的觀影經驗明顯受到了限制。所以他盡可能仔細地研究電影,熟悉電影史,試圖以一個學者的勤奮和洞察力來彌補觀影不足的缺憾。但是相比早期電影,他顯然還是更熱衷於討論他在1915年間幾乎每天都看的劇情片。


    明斯特伯格的著作分為電影美學和心理學兩部分,他在這兩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後人尊他為現代心理學的始祖,其作品雅俗共賞,尤其是他在哲學方面的成績,更為引人注目。他由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從德國介紹到哈佛執教,並在威廉·詹姆斯、喬西亞·羅伊斯(Royce)和喬治·桑塔亞納(Santayana)任教期間擔任哲學繫主任。他似乎是那種有著不懈智慧的人,因此,當他於1915年把興趣轉向電影時,就勢必要向自己解釋清楚它的全部原理,並使當時還認為電影粗俗和愚蠢的知識分子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1.1 素材和方法


    明斯特伯格的著作開頭是一段歷史引言,介紹他所了解到的有關電影的一切。這部分名為“引言”的介紹看起來似乎和主題沒有多大關繫,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的專長在哲學和心理學方面。而且他還遵循著傳統的學術研究方法,在對電影進行分析之前追溯了其起源過程:


    如“我想要研究什麼”、“它是如何發展到這一步的”一類問題自然優先於“我能研究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這類問題。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因此被誤導。實際上這段看似隨意的介紹和他的中心論點密切相連,初看之下可能隻是電影大事年表,細看就會發現它扼要說明了電影模式及其有關要素賴以存在的方法。


    明斯特伯格明確地將電影史分為兩個階段,他稱之為“外部”(outer)和“內部”(inner),分別對應這種媒介的技術發展史和社會應用方式之演變史。他認為技術發展為這種新媒介提供了軀體,社會則賦予其生命,利用它實現某些實際功能。沒有技術就沒有活動的影像,而沒有心理社會學的推動,這些影像就隻能毫無章法地擱在閣樓和博物館裡了。簡而言之,電影能夠如它所是地存在,必須歸功於社會大眾對信息、教育和娛樂的需求。


    明斯特伯格在引言裡盛贊了電影的敘事能力。他回顧了電影的發展經歷:從早期記錄舞臺戲劇,到天纔地發現自己作為敘事媒介的宿命,他還以那個時代的語言稱電影為“影戲”(photoplay)。


    根據影史的記載,電影開始時隻是一種雜耍的視覺裝置(階段);然後發展為提供教育和信息的工具(第二階段);後,通過對敘事的自然喜好,發展到它的真正領域——人類的心智(第三階段)。


    所以在引言之後,明斯特伯格的討論範圍就限定在敘事電影以內了。因為在他看來,如果不是作為敘事媒介,電影就真的隻是一個小玩意。隻有當它進行敘事時,“影戲”纔會產生,藝術的奇跡纔會出現。與電影制作相比,明斯特伯格對“信息弧”(communications arc)的終端——觀眾更感興趣。有趣的是,他從未將導演和編劇作為創造力的來源加以討論。顯然,他覺得創作者隻是技術和社會意識等非個人因素作用於電影的中介。而他關注的,也啟示性的就是——創作者進行創作的素材——人類的心智(mind)。他著作的前半部分就是對此進行討論。有人可能會諷刺說隻有明斯特伯格這樣的唯心主義哲學家纔會把心智當作素材,但是他已經準備好了具體的心理—生理學證據對此進行反擊。


    明斯特伯格認為人類的每種體驗都是部分與整體、圖形與背景之間的關繫(關於這點,他比持相同論調的格式塔心理學家早了好幾年)。


    大腦恰當地處理這種關繫,並將之組織成知覺世界。運動的視覺感受就是圖形在背景之上的位移,而且通過自主的注意力轉換,我們可以改變兩者之間的關繫,從而改變運動感(參看圖1.1)。關於這種體驗,雲朵和月亮的運動就是好的例子。在某個特殊的晚上,我們可以看到浮雲快速地飄過月亮,但是一會兒之後,又會看到月亮穿過烏雲。


    到底是哪一個在動,全取決於我們的注意力怎麼建構知覺。明斯特伯格認為人類的思維分為幾個層次,較高層次依賴較低層次的運作。每個層次都有自己明確的任務,以此化解不同的刺激形成的混亂感,從而創造出一個充滿穩定的物體、事件和感情的世界。在層次上,大腦通過運動來刺激感官世界。眾所周知,他關於似動現像(phi-phenomenon)的描述使他在解釋運動的幻像方面領先於後來持“視覺暫留”理念的理論家幾十年。與那種被動的觀點不同,明斯特伯格認為大腦是主動地將刺激轉化為運動的。


    當然,他也承認在刺激物消失的瞬間,視網膜上還保留著視覺印像,如同我們看著太陽然後閉上眼睛所感受到的一樣,但是他認為這種被動的現像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將一繫列靜止的圖片看成運動的。而強調主動性的似動理論更能說明這一點,即大腦將不同的刺激處理為運動的感覺。為此明斯特伯格列舉了一些有名的知覺實驗,但並沒有解釋導致這種現像的原因。因為在他看來,似動是一種先驗的模式。它表明大腦運行有一些基本法則,我們的世界就是經由這些法則的運行所建構出來的。這同時也表明,電影的技術暗合了這些法則,並將其效果直接作用於大腦。那些復雜的機器(照相機、放映機和所有小玩意)創造間斷的靜止畫面,然後通過大腦的運行產生了電影。


    這項基本而簡單的心智能力已經足以讓明斯特伯格把電影的整個過程看作是心理性的了。在他看來,電影是心智的藝術,就像音樂是耳朵的藝術,繪畫是眼睛的藝術一樣。電影的技術和社會學發展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電影的所有外部發明和運用都是為了在人類的心智中創造出電影。人類的心智不僅是電影創作者的工作坊,也是整個電影的活動場所。


    顯然,明斯特伯格把電影的所有特性理解為心理作用。除了運動的本質外,他還注意到特寫和不同的拍攝角度之所以能有效地存在,並非隻需依靠鏡頭和攝影機等技術條件,更重要的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在起作用,他稱之為“注意力”(attention)。心智不僅能組織運動,還能通過注意力組織事件。因此,電影不僅是運動的記錄,而且是一種有條理地記錄心智如何創造事件的過程。注意力之於簡單的感覺和運動,正如構圖、拍攝角度和焦距之於簡單記錄。


    在更高的層次裡,明斯特伯格面對的是“記憶”(memory)和“想像力”(imagination)等更高級的主體心理工作方式,與“注意力”僅僅創造事件相比,這些心理作用能產生意義、衝突和個人旨趣。他認為與此相對應的應該是電影的各種剪輯方式。這些剪輯技巧賦予表演和攝影機運動一種戲劇性的意義和結構。


    後,他指出情感是心智活動的層次,但是他並沒有提出(至少在該書裡)情感必須統領全部心智活動和力量。與情感相對應的是電影的故事本身,它是電影這種敘事藝術裡有價值的部分,也主導了電影其他的低層次進程。


    因此,通過對心理過程的逐層分析,明斯特伯格小心地提出了電影的素材譬喻:不同層次的心理活動。首先,不同的拍攝角度、構圖、畫面大小和燈光等電影手法引起人們的選擇性注意,在此基礎上,大腦對連續的圖片進行處理從而產生運動幻像,接著剪輯通過壓縮或者拓展時間,創造出節奏、閃回或者夢境,形成觀眾的記憶或者想像。


    後他主張“電影的主要目的就是創造情感”。既然電影的素材是主體的心智,電影的組織形式就必須反映心理事件——情感。電影是心理而非外部世界的媒介,它的根基是主體的心理世界而不是電影技術。


    綜上,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明斯特伯格對紀錄片或者教育片不感興趣了。它們可能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但是其素材不是人類的心理世界,也就沒有真正的電影特性了。同樣,因為並不能拓展新的心理層次,聲音和色彩不僅多餘,甚至有損觀影體驗。在他看來,1915年的電影技術已經能夠創造出偉大的作品,這些作品達到了電影敘事潛力的極致,從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實現了電影作為藝術的目的。


    他的這個觀點和30年後的巴贊可謂天壤之別。後者宣稱必須把電影看作一種不斷進化的現像,不斷地朝著更完美的技術前進,以達到原來無法達到的目標,創造出原來無法想像的電影形式。明斯特伯格從未想過電影可能超越一切傳統的藝術目的或形式規則。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