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三心二意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藝術設計
    【市場價】
    1302-1888
    【優惠價】
    814-1180
    【作者】 龍荻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藝術設計  設計理論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335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盒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33501
    作者:龍荻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龍荻的*部文字×繪畫作品


    藝術家、作家、專欄作者、插畫家、歷史研究者、譯者……龍荻有非常多的身份,這是她面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也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以及書名叫《三心二意》的原因。殳俏說,“不分心,就沒法同時體驗多個平行世界,唯有“分心”可以成就龍荻”。在這本書中,龍荻記述了自己近年工作和生活,她嘗試各種挑戰性的工作並盡力做到*好,這讓她在每一份工作中都能保持活力、投入全部的精力,也讓她的創作始終煥發生機。她在書裡寫道,“裡克對我的影響來自他身上的樂觀精神和無限能量……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會充滿能量和舉重若輕的幽默感。 ”,龍荻*本書就像她自己,書裡的文字與畫“帶著獨特的處世哲學與舉重若輕的情感”。


     


    ★溫情與自在的生活絮語


    即使是在陰郁、戰火紛飛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幽默、同情和愛。龍荻的文字間流露著輕松、幽默、隨性的氣息。她用畫筆表達對生活的的期待和熱愛,講真實的故事,講人性和自在,溫柔地捍衛自由和愛。許知遠先生這樣評論本書:“龍荻精靈古怪,似乎無所不能。這本書,是她纔華與性格的*展現。”


     


    ★插畫與文字之間不僅彼此呼應,也各成體繫,圖片本身也構成一種敘事


    本書所用配圖均為作者近幾年來所繪插畫與專為本書創作作品,這些配圖或與文字構成明確的強關聯,或獨立於文字,但又與文字之間存在某種內在的聯繫,形成互文。對於作者來說,無論繪畫還是寫作,都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而在她那裡,寫作與繪畫又是截然不同的表達,前者克制、理性、講求邏輯,後者隨性、自由、憑借直覺,二者之間獨特而微妙的張力正是這本書有意思的部分。

     
    內容簡介

    《三心二意》是龍荻的*部作品,是她過去生活的縮影。重慶、美國南部、紐約、北京,她在不同的城市和國家學習、生活。在大都會博物館流連,錄制podcast,被一本本書觸動。她說,去美術館是個習慣——日常洗眼洗心的習慣。


    “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我三心二意的生活、工作態度,覺得有關聯的、好玩的、有挑戰性的事就做一做,一直貫穿始終的事都是習慣和愛好,畫畫、看書、看展覽脂類都是,我屬於那種真的喜歡的事纔會做得好,做著還要開心,這樣的事除了創作就沒有第二件了。我覺得三心二意也是一種工作態度吧,雖然大多數人會贊美專心打磨一個事業的人,很多人也會因此被感動或者自我感動充滿使命感,但對我來說,比較合理的工作方式和做出滿意工作的職業道德就是三心二意。”

    作者簡介

    龍荻,藝術家、作者、歷史研究者,2009年開始給各大媒體撰寫文章,包括《三聯生活周刊》 《GQ智族》《T 中國版》《生活月刊》《單讀》《ELLE 世界時裝之苑》等,並舉辦個人畫展。 她是插畫家、作家、曾以研究歷史為業 ,同時也是與野獸派,UCCA……合作的藝術家。《三心二意》是她的本書。

    媒體評論
    龍荻精靈古怪,似乎無所不能。這本書,是她纔華與性格的*展現。——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

    認識龍荻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態度纔是藝術品,她的畫隻是藝術品的價簽。——馬東

    龍荻在藝術家身份上加滿了標簽,繪畫、翻譯、學術、媒體性、漁經獵史、情感豐滿,當然也包括她可觀的時尚界人脈,她用繪畫來寫作,通過商業社交,她在我心裡種植了響當當新一代年輕女孩典範形像。當她雙眼笑彎彎的時候,你知道她心裡又畫上了…… ——崔丹,資深媒體人

    寫的靈光,畫的靈光,活的靈光的,作家、藝術家、女孩子,你看完書就懂了。—— 馮楚軒,栩栩華生總編輯\\華人文化集團副總裁

    龍荻精靈古怪,似乎無所不能。這本書,是她纔華與性格的*展現。——許知遠,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


     


    認識龍荻的人都知道,她的生活態度纔是藝術品,她的畫隻是藝術品的價簽。——馬東


     


    龍荻在藝術家身份上加滿了標簽,繪畫、翻譯、學術、媒體性、漁經獵史、情感豐滿,當然也包括她可觀的時尚界人脈,她用繪畫來寫作,通過商業社交,她在我心裡種植了響當當新一代年輕女孩典範形像。當她雙眼笑彎彎的時候,你知道她心裡又畫上了…… ——崔丹,資深媒體人


     


    寫的靈光,畫的靈光,活的靈光的,作家、藝術家、女孩子,你看完書就懂了。—— 馮楚軒,栩栩華生總編輯\\華人文化集團副總裁


     


    三心二意的生活本來就很難得、隻要方向是對的、繞些遠路也無妨。——黃覺


     


    龍荻知道自己的精神坐標,從而可以被盡情流放。漂泊於她隻是又一次散步。——姜思達


     


    龍荻喜歡喫、喝、玩、樂於沉溺在一切美好的東西裡,比如fall in and out and in and out…oflove。Love應該是她創作的絕佳catalyst。據說卡夫卡戀愛時一天要寫三封情書,然後龍荻就寫了這本書。


    —— Rocco 劉衝,GQ智族主編


     


    詼諧,浪漫,長久不失的有趣。她的文字與她的畫都帶著獨特的處世哲學與舉重若輕的情感。——麥子


     


    受爵士時代插畫和社會主義時期的現實主義偉大傳統影響,龍荻連環炮似的作品在當代中國扮演著特殊的角色——這些作品不僅是記錄,而且凝練了當下具有歷史特殊性的人物、地點和事件。——田霏宇(Philip Tinari),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及CEO


     


    不分心,就沒法同時體驗多個平行世界。龍荻是個喜歡遨遊在不同世界的好奇寶寶,無論是寫作還是繪畫,唯有“分心”可以成就她。——殳俏,作家


     


    無論是繪畫還是寫作,我看到龍荻是個輕松的人,輕松,沒有負擔,輕松得像一個沒有什麼苦大仇深的事情發生的交通樞紐,車輛和人的來往,有笑有淚,讓這個地方生機勃勃。用一種迷信的話說,她的能量很高,是負能量的反面,也隻有能量高的人,纔能帶來輕松的作品。——烏雲裝扮者,資深媒體人


     


    藝術和寫作到底能給人生帶來什麼獨特而不可取代的意義呢,龍小姐告訴了我們答案,那就是三心二意的滋味。你看到了嗎?她在創造與生活中騰挪跳躍,完成了自由的魔法。——吳琦,單讀主編


     


    典型的當代Slash女性!充滿了獅子座女生的強大能量和以及矛盾綜合的魅力。正如您可以在書中體會到的她文字和繪畫的熱情,奔放,細膩,柔軟......是一本撫慰人心的作品,主要是有愛。


    —— 應青藍, ART021聯合創始人


     


    跟龍荻可以對的密碼太多: 重慶森林、歷史女生、資本主義國家長期臥底、好喫不懶做、文藝至死……所以她的書我看得多有會心。其中的插畫作品一眼可以辨識:在卷曲跳動的線條和甜幻的色調下,透出沒有屈服的幽默感和鬥志。畫插畫和速寫靠的不僅僅是手,還有腦力,它們像圖繪的交談甚至吶喊。這跟她的文字,跟她人一樣,有觀點有勇氣,還有總是被愛推動的行動力。——張宇凌,藝術史研究者


     


    龍荻用一雙藝術的眼睛捕捉生活樂趣,有畫有文,趣味十足,讀這本書我像是與她盡興地聊了一整晚。——諸葛蘇佳,SuperELLE主編/ELLE副主編

    在線試讀
    其實那期《紐約客》出刊的時候,我已經有預期《紐約時報》會正式評論,因為皮特·威爾斯在八月中旬已經來過了。他來那天的情形,隻能用“因緣際會”來形容。那是個星期三的晚上,我的猶太朋友也是代理藝術家麥拉·卡爾曼(Maira Kalman)的畫廊老板Julie要跟一位博物館策展人和她的姪女來喫飯,她們都是我的朋友,很久沒見了,必須去打個招呼,陪他們聊聊,就夏季菜單給一些點菜建議。
    Julie預訂七點半到,但是快七點半的時候,發短信來說她們要遲到一會兒。到的時候,已經快八點了。我和她們打完招呼坐下,說了一下菜單,然後準備到前臺領位的地方跟經理交代兩句就撤。往前臺走的時候,眼睛餘光掃到了坐在前廳和主就餐區交界處牆角植物下的一個人。皮特·威爾斯?我又站定回頭看了下這個人,以自己一個認臉達人的判斷來看,基本確定是他。網上流傳的他的大頭照很少,除了一張面目和善的照片,便是一張表情看上去很不好伺候的。這張照片我看過很多遍,就跟看他寫的食評一樣,已經記得很清楚了。但是真人比照片看上去平易近人許多,穿著格子襯衫。
    我走到前臺,問曾經在別的地方工作時見過他的經理,坐在那兒的家伙是不是皮特·威爾斯,她也一下子警惕起來,朝皮特·威爾斯看了一眼,然後說像,但以前見到的比這個胖。我說照片上沒有胡子,這個有一點點絡腮胡。我突然想起來有個朋友在《紐約時報》工作,也在美食版,於是短信問她,皮特·威爾斯現在有胡子嗎?她回我,他去餐廳了?我說有個人很像他,但是有點胡子。她說,他有一點絡腮胡,但是又稱不上絡腮胡(“sort of”)。她回我以後,我就更確定了,於是跟經理說,八成就是他。她立刻安排了一個得力的服務員帶陸續到齊的皮特·威爾斯一行人入座,坐在我朋友們那一桌旁邊。接著我們就跑到廚房去告訴大廚們,本城權威的食評人,“宇宙中心”有影響力的報紙的食評人,來了,坐在古董弔燈下的26號桌。
    我假裝沒事一樣坐回Julie那桌,告訴她們我覺得隔壁26號桌坐著皮特·威爾斯和他的朋友們。Julie說:“真的嗎,天哪,我都替你們緊張!”策展人女士也說:“天哪,這可是大事。不過我和皮特·威爾斯喫過兩次飯,我認識他太太。”策展人轉身看了一眼鄰桌,轉頭低聲說,那就是皮特·威爾斯。至此纔算肯定了我這個認臉達人的判斷。他沒有提前訂位,等位登記也沒用真名。
    皮特·威爾斯坐下後點了一壺烏龍茶,我幫他泡的,倒茶的時候還有點緊張,就像《哈利·波特》裡的學生,次在斯內普面前表演魔法,生怕變錯了。其實他本人十分溫和,說話聲音很小。他們一桌五個人,八點半坐下,點了很多菜,一直喫到十點半關門以後,後隻剩下他一個人付賬離開。無論《紐約雜志》《紐約時報》還是《紐約客》的作者,為寫正經的食評文章去喫飯,必須自己付錢,因為有小票纔能向機構證明是自己來喫的,並非喫公關推介飯。

    其實那期《紐約客》出刊的時候,我已經有預期《紐約時報》會正式評論,因為皮特·威爾斯在八月中旬已經來過了。他來那天的情形,隻能用“因緣際會”來形容。那是個星期三的晚上,我的猶太朋友也是代理藝術家麥拉·卡爾曼(Maira Kalman)的畫廊老板Julie要跟一位博物館策展人和她的姪女來喫飯,她們都是我的朋友,很久沒見了,必須去打個招呼,陪他們聊聊,就夏季菜單給一些點菜建議。


    Julie預訂七點半到,但是快七點半的時候,發短信來說她們要遲到一會兒。到的時候,已經快八點了。我和她們打完招呼坐下,說了一下菜單,然後準備到前臺領位的地方跟經理交代兩句就撤。往前臺走的時候,眼睛餘光掃到了坐在前廳和主就餐區交界處牆角植物下的一個人。皮特·威爾斯?我又站定回頭看了下這個人,以自己一個認臉達人的判斷來看,基本確定是他。網上流傳的他的大頭照很少,除了一張面目和善的照片,便是一張表情看上去很不好伺候的。這張照片我看過很多遍,就跟看他寫的食評一樣,已經記得很清楚了。但是真人比照片看上去平易近人許多,穿著格子襯衫。


    我走到前臺,問曾經在別的地方工作時見過他的經理,坐在那兒的家伙是不是皮特·威爾斯,她也一下子警惕起來,朝皮特·威爾斯看了一眼,然後說像,但以前見到的比這個胖。我說照片上沒有胡子,這個有一點點絡腮胡。我突然想起來有個朋友在《紐約時報》工作,也在美食版,於是短信問她,皮特·威爾斯現在有胡子嗎?她回我,他去餐廳了?我說有個人很像他,但是有點胡子。她說,他有一點絡腮胡,但是又稱不上絡腮胡(“sort of”)。她回我以後,我就更確定了,於是跟經理說,八成就是他。她立刻安排了一個得力的服務員帶陸續到齊的皮特·威爾斯一行人入座,坐在我朋友們那一桌旁邊。接著我們就跑到廚房去告訴大廚們,本城權威的食評人,“宇宙中心”有影響力的報紙的食評人,來了,坐在古董弔燈下的26號桌。


    我假裝沒事一樣坐回Julie那桌,告訴她們我覺得隔壁26號桌坐著皮特·威爾斯和他的朋友們。Julie說:“真的嗎,天哪,我都替你們緊張!”策展人女士也說:“天哪,這可是大事。不過我和皮特·威爾斯喫過兩次飯,我認識他太太。”策展人轉身看了一眼鄰桌,轉頭低聲說,那就是皮特·威爾斯。至此纔算肯定了我這個認臉達人的判斷。他沒有提前訂位,等位登記也沒用真名。


    皮特·威爾斯坐下後點了一壺烏龍茶,我幫他泡的,倒茶的時候還有點緊張,就像《哈利·波特》裡的學生,次在斯內普面前表演魔法,生怕變錯了。其實他本人十分溫和,說話聲音很小。他們一桌五個人,八點半坐下,點了很多菜,一直喫到十點半關門以後,後隻剩下他一個人付賬離開。無論《紐約雜志》《紐約時報》還是《紐約客》的作者,為寫正經的食評文章去喫飯,必須自己付錢,因為有小票纔能向機構證明是自己來喫的,並非喫公關推介飯。


    像皮特·威爾斯這樣一篇差評可以毀掉一家餐廳,一篇好評就可以成為新聞的人,在成為《紐約時報》食評人之後,就主動和所有大廚保持距離。其中包括之前和他熟識的David Chang,現在他倆即使踫到,都隻會交換一個眼神或表情,表示我知道你來過了。皮特·威爾斯是這樣解釋的,“和你隨便就可以毀掉的人保持友好十分危險的”。


    以上這段話,出現在9月第二周的《紐約客》雜志裡,這期有一篇皮特·威爾斯的特寫,題圖看上去著實嚇人,上面描繪的皮特·威爾斯像個神經質的連環殺手,隻不過他殺的不是人,是餐廳。在這篇特寫裡,作者還引用了皮特·威爾斯一位朋友的話說:“一家有上進心的紐約餐廳理應有辨認出皮特·威爾斯的能力,這是餐廳做事講究、細致的一項標杆:如果他們認不出他來,那很可能就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細節,因此可能也會忽略其他重要的細節。”看到這段話時,我長舒了一口氣,至少該注意的細節,我注意到了。


    《紐約客》這期雜志出刊的時候,皮特·威爾斯已經來過第二次了。第二次是中午,我不在,朱女士在。他話不多,留下字條要我們聯繫編輯安排拍攝。當天晚上編輯就聯繫好攝影師,過了幾天就來拍了。那天店裡生意不錯,記者拍得用心,用了快兩個多小時,拍了環境,還拍了大廚們工作。我告訴客人,這是《紐約時報》的記者,他們都一臉興奮道:這麼說來,皮特·威爾斯要寫你們了嗎?他會給幾顆星?來餐廳就餐的本地客人還是十分認可皮特·威爾斯的權威的。


    他給幾顆星到底有多重要呢?對一家正式開業三個月的餐廳來說,甚至比米其林還重要。《紐約客》那篇特寫裡提到,皮特·威爾斯給兩顆星已經足夠好,給三顆就是特別好。“保二衝三”大概是很多對自己有信心的餐廳的預估。後我們拿了二星,那篇評論發在了9月6日的《紐約時報》上,也是全篇贊美,皮特·威爾斯寫得相當細致和巧妙,此處隻摘一段,翻譯大概也不足以傳達看原文時那種賞心悅目、恨不能立刻嘗到的快感:


    “大廚們都是大師般的煎炸行家,掌握詮釋脆皮的多樣變化的絕技。苔條魚柳的脆皮柔軟如面包渣,是海苔粉的綠色渲染出的淡金色。這層脆皮便是中間細嫩魚肉的柔軟的拍檔。


    “而脆皮辣子蝦球的脆皮就更硬脆一些,接近炸雞的脆皮效果,上面沾著炸香的干辣椒


    碎。在軟的魚柳脆皮和硬的辣子蝦球脆皮之間,是脆皮豆腐極薄的表層,就像炸mozzarella奶酪條,無數次精制纔有的結果。”


     


     


    搬到紐約之前,紐約於我是一個想像的地方。我在美國南方讀書那些年,每年都會去紐約一兩次看親友,但那時候紐約依然是想像中的地方,一個不是美國的美國,哪怕美國標志之一自由女神像就在那裡。


    但其實我到現在都沒有去過自由女神所在的那個島,隻是在曼哈頓南端華爾街的盡頭眺望過那個島。那是個黃昏,我和某個前任閑逛到那裡,面前是一圈圍擋,圍擋的那邊是在整修的海邊。圍擋上是一個地產項目的宣傳,引用了一句據說是富蘭克林的話,前任無聊,復述著那句話:“Where there is liberty, there is mycountry.”(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國家。)我們兩個外來者,看著遠處夕陽下的自由女神像,依然覺得自己這樣的外來者,永遠也不會成為那些來到美國、想要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美國人的人,哪怕那時候我已經住在紐約,也覺得不可想像。


    但紐約是一個讓外國人也覺得是家的地方。這就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從小到大,有兩部電影我看了無數遍,一部是《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一部是《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一個在紐約拍的,一個在東京。前者講在紐約開獨立兒童書店的女人和開連鎖大書店的男人的故事;後者講嫁到洛杉磯的紐約女孩因現狀而孤獨難過,因丈夫工作的原因搬到東京後,遇到了可以聽懂自己語言的不開心的洛杉磯過氣演員。兩部電影奠定了紐約在我心目中的位置。部裡面的街道、生活細節和家庭聚會討論的話題很吸引人。


    《迷失東京》讓我明白,紐約人搬到洛杉磯不會開心。後來我去洛杉磯玩,也印證了這樣的偏見。大概是因為在廣袤的美國南方丘陵地帶生活太久,搬到紐約後,再到洛杉磯這個如同煎餅式攤開的城市,缺乏興奮和開心感。我更喜歡可以漫無目的地走路的街道,街道上冒著白煙,不喜歡平坦的道路,哪怕洛杉磯夕陽西下時光影迷幻多姿。


    我次到紐約過聖誕新年,住了二十天。有天去“朝聖”《電子情書》裡男女主角次線下見面吵架的那家甜品店。那時候我還沒用上iPhone,那部Android繫統的手機十分難用。我在谷歌地圖上查好地址和行程,寫下來,坐地鐵從格林威治村去上西區,頗費了些周折。那是一月份,天氣很冷,走到咖啡館已經是下午了,店外掛著電影海報,店裡有些冷清,點了咖啡和甜品,找位置坐下,並沒有感到電影裡的氣氛,甜品即便是在當年那個還不太懂得喫的我看來也不盡如人意。但我總算也是來到了電影裡的咖啡館,了卻了一樁心願。搬到紐約後,我再也沒有去過那家甜品店,因為你到了那裡,住在那裡,就很快地融入了本地人的生活和忙碌中。雖然我是忙著無所事事,但每每清晨起來,走在朝陽下的街道上,也確實有在電影裡男女主角上班路上的感覺。隻不過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紐約人不會再急著衝進星巴克,家附近總會有好喝的獨立咖啡館,連鎖書店的生意也永遠比不上依然健在的Strand和麥克納利·傑克遜(McNally Jackson)書店。


    搬到紐約之後,我住在中國城的一條街上,雖然之後也有想過搬走,但因為太喜歡中國城和下東區交界的這個區域,住了整整四年纔搬走。因為是臨街的房子又朝東,夏天很早就會醒來,秋鼕也不會晚起。紐約的夜不那麼安靜,永遠有救護車、救火車的聲音。我家附近就是中國城一個救火隊的站點,卷簾門上畫著一條中國龍。我對救火員有著莫名其妙的好感,覺得他們敦厚老實。


    這是一條奇妙的街,我家對面是一座古老的猶太教堂,教堂裡有藝術家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畫的大窗戶。教堂的講解員說這一片早是猶太人住的,他們和教堂周邊的華人和平共處,成了街坊。但後來很多猶太居民都搬去布魯克林了。在我搬走之前,教堂隔壁左邊是中國城的網吧,右邊是一個在建的藝術家畫廊和工作室。這並不奇怪,很多城中時髦的年輕人會住在下東區或中國城,攝影師瑞安·麥克金利(Ryan McGinly)的家就在我家附近的樓裡,我們經常在他家隔壁的福建人洗衣店踫到。再走遠點,有一家難喫的時髦小餐廳“Dimes”,是演員、博主、畫家聚集的地方,這裡的成功給我做餐廳公關提供了一些啟示,不同的是“好面館”是一家好喫的餐廳。


    離開紐約趕飛機回國的那個清晨我起得很早,在這個街區走了一圈,後看一看。那時候心裡還是很不舍的,雖然說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化,離開了紐約,總還是可以回去,但在這個街區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那天早晨我還把攢好的一桶硬幣送給了洗衣店的老板,這個總給我送洗好的衣服的勤勞老板叮囑我一定要回去。後來我真的回去過,但沒有踫到他。


    我記得離開那天早晨,房東太太後對我說:“Have a good life!”(要好好生活啊!)現在想來,紐約給我的啟示就是要好好生活,無論在哪裡都要。當時,我要離開的決定受到很多人反對,有人覺得我離開了就不能畫出好的畫了,有人覺得我離開了就不再是那個風格了。但幾年之後回看,他們都是杞人憂天。我從來不相信隻有紐約纔能給人靈感,我也不相信隻有紐約纔能重新塑造一個人(雖然很多人都希望在紐約書寫甚至編造新的人生故事,但學歷史的我永遠無法誇大自己的經歷,無法讓任何東西戲劇化)。正因為不相信,纔不會對離開紐約患得患失,纔能每次回去都覺得有新意,每一次離開都帶著收獲。《迷失東京》的預告片裡說,有時候我們要跑半個地球纔能讓旅程圓滿,我覺得離開紐約之後的成長就是這種感覺。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