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認識建築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繪畫
    【市場價】
    980-1422
    【優惠價】
    613-889
    【作者】 [美]羅伯特·麥卡特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繪畫  畫冊/作品集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ISBN】97875356883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5688378
    作者:[美]羅伯特·麥卡特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

    編輯推薦

    usemap="#Map"







    ◎以體驗為核心,提供理解建築的途徑


    兩位作者均為執業建築師,同時又都在歐美知名高校從事建築理論的研究和教學。他們從自身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出發,堅信隻有通過切身體驗纔能真正理解建築。本書以體驗為核心,以文字、照片和平面圖三者結合的方式引領讀者展開一場仿佛親身參與的“田野調查”。


    ◎12個建築主題,72座偉大的建築


    全書以空間、光線、地景和場所等12個和建築密體驗密切相關的主題為框架,精選72座極具代表性的建築傑作,涵蓋全球各種建築風格。既有古老的埃及金字塔,也有現代化的悉尼歌劇院,既有裝飾華美的神聖家族大教堂,也有純幾何形的流水別墅,既有非洲的多貢人村落,也有富有東方風情的伊勢神宮。


    ◎近400張建築照片,80餘幅建築平面圖,搭配精心繪制的路線圖


    為了讓讀者更直觀的體驗這72座建築,作者精選了大量建築照片,既有宏觀的全景圖也有微觀的細部圖,再搭配大量標有參觀路線和照片拍攝位置的建築平面圖,讓讀者不用到現場也能領略建築的全貌,打造沉浸式的紙上建築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為大眾讀者撰寫的建築入門讀物,目的在於為他們提供一種理解和體驗建築的全新的途徑。全書根據關鍵的建築主題劃分為12章,精心挑選包括埃及金字塔和悉尼歌劇院在內的72座代表性建築,引領讀者展開一場仿佛親身參與的“田野調查”。每章有一篇簡短的引言介紹相關概念和背景知識,然後用6個建築實例詳解該主題,搭配精美的建築照片和帶有觀賞路線的平面圖,為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和身臨其境的在場感。

    作者簡介
    羅伯特·麥卡特(Robert McCarter),美國建築師,自2007年起擔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建築學院露絲和諾曼·穆爾教席教授。此前曾任教於佛羅裡達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高校,並於1991年至2001年擔任佛羅裡達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他在國際範圍內發表了大量論文,出版的主要專著包括:《路易斯·康》(2005年)、《弗蘭克·勞埃德·賴特》(1997年)和《流水別墅》(1994年)等。
    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芬蘭建築師,赫爾辛基理工大學榮休教授。曾在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包括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1999—2004年)、弗吉尼亞大學(2002年)和耶魯大學(1993年)。曾任芬蘭建築博物館館長(1978—1983年)和赫爾辛基工藝美術學院院長(1972—1974年)。出版專著30多部,主要包括:《具像的意像》(2011年)、《思考的雙手》(2009年)和《圖像建築學》(2007年)等。

    譯者簡介
    宋明波,同濟大學1996屆建築學碩士,1999年移居新西蘭。業餘愛好閱讀與翻譯。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有幸得到劉東洋老師的鼓勵與悉心指導,特此致謝。

    羅伯特·麥卡特(Robert McCarter),美國建築師,自2007年起擔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建築學院露絲和諾曼·穆爾教席教授。此前曾任教於佛羅裡達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高校,並於1991年至2001年擔任佛羅裡達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他在國際範圍內發表了大量論文,出版的主要專著包括:《路易斯·康》(2005年)、《弗蘭克·勞埃德·賴特》(1997年)和《流水別墅》(1994年)等。


    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芬蘭建築師,赫爾辛基理工大學榮休教授。曾在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包括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1999—2004年)、弗吉尼亞大學(2002年)和耶魯大學(1993年)。曾任芬蘭建築博物館館長(1978—1983年)和赫爾辛基工藝美術學院院長(1972—1974年)。出版專著30多部,主要包括:《具像的意像》(2011年)、《思考的雙手》(2009年)和《圖像建築學》(2007年)等。


     


    譯者簡介


    宋明波,同濟大學1996屆建築學碩士,1999年移居新西蘭。業餘愛好閱讀與翻譯。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有幸得到劉東洋老師的鼓勵與悉心指導,特此致謝。


     

    目錄
    004 導言:建築即體驗
    008 空間——存在性和建築化的空間
    042 時間——時間中的空間
    078 物質——物質、觸知性與時間
    114 重力——力、形式與結構
    148 光線——光的物質性與觸知性
    182 寂靜——建築的寂靜之聲
    214 居所——建築、居所與家
    252 房間——充滿記憶的房間
    286 儀式——儀式的形式
    326 記憶——記憶與生活世界
    362 地景——內化的地景
    400 場所——場所的力量
    442 注釋

    004 導言:建築即體驗


    008 空間——存在性和建築化的空間


    042 時間——時間中的空間


    078 物質——物質、觸知性與時間


    114 重力——力、形式與結構


    148 光線——光的物質性與觸知性


    182 寂靜——建築的寂靜之聲


    214 居所——建築、居所與家


    252 房間——充滿記憶的房間


    286 儀式——儀式的形式


    326 記憶——記憶與生活世界


    362 地景——內化的地景


    400 場所——場所的力量


    442 注釋


    446 圖片來源


    447 索引


    450 致謝

    前言
    帕特農神廟是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這是公認的事實。然而,隻有當這件作品走入人的體驗之中,它纔具有美學上的意義……藝術永遠是人類與外部環境互動體驗的產物。建築恰恰證明了這種互動體驗的交互性……建築作品對人們後續體驗的重塑,比之其他門類的藝術,都來得更為直接和廣泛……它們不僅影響到未來,還記錄和傳遞著過去。
    ——約翰·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年)

    作為一本建築入門讀物,本書以如下前提為出發點:建築隻有通過我們對它的切身體驗纔能被評估和被理解。

    帕特農神廟是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這是公認的事實。然而,隻有當這件作品走入人的體驗之中,它纔具有美學上的意義……藝術永遠是人類與外部環境互動體驗的產物。建築恰恰證明了這種互動體驗的交互性……建築作品對人們後續體驗的重塑,比之其他門類的藝術,都來得更為直接和廣泛……它們不僅影響到未來,還記錄和傳遞著過去。


    ——約翰·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年)


     


    作為一本建築入門讀物,本書以如下前提為出發點:建築隻有通過我們對它的切身體驗纔能被評估和被理解。


    對建築的理解並不需要專門的知識或技能,而是始於日常的棲居體驗。我們的體驗是重要也是恰當的評價建築的方法。隻有當建築被體驗時,當它被棲居者的五官全方位同時感受時,當它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和儀式提供發生的場景時,它纔有了意義,纔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但凡能夠在人類歷史上留名、在使用者的記憶中常存的建築,無一不是受到人類體驗的啟發、建立在人類體驗的基礎上並依照人類體驗加以塑造的。那些能夠觸動我們感官神經並能賦予我們全新體驗的建築作品,吸引我們與之靠近,讓我們的每一次回訪都充滿驚喜,隨著時間的推移纔逐漸地顯露出它的全部特征。


    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1898—1976年)曾說:“一座建築物在揭幕那天的樣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建成三十年之後的樣子。”此外,如果一座建築物隻是孤立地吸引我們某種單一的感覺(現今通常是視覺),那麼它也無法以深刻和動人的方式為我們所體驗,充其量隻能算是一個“奇觀”(spectacle):在我們次參觀或是眼看到它的照片時,它的新奇性就已經消失殆盡了。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影像主導一切的時代,一座建築“看上去如何”,往往是我們評價它的重要的依據。我們以為,隻要看看書報雜志或網絡媒體上的照片,就算“了解”了古往今來的各式建築及其締造的場所,而不需要真正棲居在其空間之中。維也納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曾說過:“倫理學與美學是一回事。”而那種將建築的外觀凌駕於內部空間體驗之上來評價建築的做法,恰是對“內在美高於外在美”這一道德理想的顛倒。今天,我們有必要重申這個本應顯而易見的道理:棲居的體驗是評價建築作品的有效的方法。


    建築,作為一種體驗,不一定要和它“看上去怎樣”有關,而是要看它與它所在的場所的地景、氣候和光線是如何結合的;看它的空間是如何組織的,如何妥善地容納發生在其中的各種活動;看它是如何建造的,結構是怎樣的,采用了哪些材料。也就是說,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影響著建築“內在的面目”,即人們棲居在其中的體驗。由此,我們必須承認,通常情況下,建築並不是我們注意力聚焦的對像。正如美國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年)所言,建築是日常生活的“背景或框架”,它的空間和形式是由其棲居者的“舒適和使用”需求來決定的。當然,這一看似謙卑的定義不應導致我們低估建築的影響力。建築為我們在這世上的行為提供了場所,因此,它對於我們的存在感和身份認同感的建立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正如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所述,建築讓人類感到“家一般的心安,因為他處在一個他親身參與建造的世界中”。通過這種方式,建築捍衛著人類體驗的原真性(authenticity)。


    棲居於建築之中和體驗建築都是非靜態的事件。正是基於這一理解,我們在本書中對建築予以了新的釋義。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年)曾寫道:“我們把它(流星)所穿越的空間的可分性歸因於運動,其實我們忘記了可分的隻是物體,而不是行為。”人們在運動中,在記憶和想像中,用他們的整個身體棲居在建築裡,而不是單憑一張照片所代表的某個靜態的瞬間。空間與材料、光線與陰影、聲音與肌理、天高與地遠……所有這些因素在我們的體驗中交織在一起,組成了能夠呼應我們日常生活的場景。誠如杜威所言:“我們習慣於認為實體對像都是有邊界的……然後我們下意識地把所有體驗對像都有邊界這一觀念帶到了……我們對體驗本身的設想中。我們假設體驗具有和與之相關的物體同樣的明確界限。但是,任何體驗,即使是普通的,都有一個模糊的總場景。”


    令人印像深刻的建築會牽涉到一種身體性的體驗,這種體驗是由我們雙手的所及所感、指尖的輕觸、皮膚的冷熱感受、腳步的聲音、站立的姿勢和眼睛的位置決定的。我們的眼睛從來不會像建築攝影那樣,僅僅固定和聚焦在一個點上。在我們的日常體驗中,比聚焦的目光更為強大的是眼角的餘光——我們憑借它在空間中穿行,感知不斷移動的地平線。正如美國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年)所說:“人們忘記了,是眼睛決定了地平線。”生命力持久的建築能夠調動這種身體性的體驗,牽動我們所有協同運作的感官,包括與身體的位置、平衡和移動有關的動覺。美國建築師路易斯·沙利文(LouisSullivan,1856—1924年)說過:“由五官感受和聯覺做出的完整而具體的分析,為理智做出的抽像分析奠定了基礎。”


    空間與感官體驗(身體性的體驗)的密切關繫是以創造建築作品的特定材料為中介而建立起來的。我們記住的往往是這樣一些建築物:它們把我們包容在一個能夠同時刺激所有感官的空間中,因此賦予我們的感受要比一張靜態圖像豐富得多。令人難忘的建築作品不應隻有一次性的觀賞價值,而是可以百看不厭,甚至日涉成趣,因為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一年中的不同季節裡,發生在建築中的各式各樣的活動和千差萬別的參觀者會為我們的每一次到訪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對一座難忘的建築的體驗中,我們印像深的通常是其建造過程中留下的標記(材料的節點、圖案、肌理和顏色)以及采用的各種方法,美國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1901—1974年)稱之為“展示作品創造過程的標記”。我們從中看到了“手藝”——場所的制造中蘊含的他人的手工勞作。請勿必牢記,即使在擁有數字化施工管理和構件預制技術的今天,建築仍然幾乎是全部以雙手建造起來的,建成的場所也仍然是以觸知性和身體性的方式為我們所知所感的。


    意大利建築師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1906—1978年)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就任威尼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之後,便把18 世紀早期威尼斯哲學家詹巴蒂斯塔·維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年)的名言“Verum Ipsum Factum”(真理即成事)刻在了學院入口大門的牆上並印在畢業生的學位證書上。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我們隻能夠知道人類已經做出來的東西”。維柯的意思是,人類的知識隻能來自其自身所創造的歷史,來自歷史上他人所創造的場所、作品和文字。


    誠如本章開篇對杜威之言的援引,我們所造的建築,通過我們對它的體驗而塑造了我們並改變著未來,同時它也是對其建造年代直觀有效的記錄。本書也秉持同樣的信念。在現代曙光初照的1894年,德國建築理論家奧古斯特·施馬索夫(August Schmarsow,1853—1936年)曾說,建築的歷史完全是由人類對空間的感知能力的進化程度而決定的。就在同一年,法國詩人保羅·瓦萊裡(Paul Valéry,1871—1945年)寫道:“我們稱之為空間的,是相對於任何我們可能想要構想的結構的存在而言的。這個建築結構定義了空間,並引導我們對空間的本質做出假設。”一方面,建築的定義來自我們能夠感知的空間;另一方面,我們所感知的空間又不斷地被我們想像中的建築重新定義。這種建築與感知之間的制衡,在我們把建築作為體驗來理解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建築隻存在於切身經歷的體驗之中,對建築的思考也必須建立在體驗者與討論對像發生真實聯繫的基礎之上。一件能夠讓我們感動到落淚的建築作品,它的意義並不在於其物質結構本身,也不在於其幾何構圖的復雜性,而是產生於觀者的身心與該建築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之上的踫撞。這種體驗性的踫撞,恰是從外部進行抽離式觀察的對立面:它是我們所處的“場景”與我們的“自我”之間的一種完全的融合。先前的體驗和記憶融入這一踫撞的精神層面中,而後我們在腦海中進一步完善建築師在現實世界提交的這個作品,把它變為我們自己的作品。我們在這個空間中安定下來,這個空間也駐扎於我們的內心;建築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我們也成為建築的一部分。一件深刻的建築作品並不是作為一個分離的對像停留在我們的身體之外,我們應能通過它來深入生活並體驗自己,它引導、指示並限定著我們對於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的理解方式。

    媒體評論

    本書帶你參與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之旅,重新認識偉大的建築。


    ——《天窗》,美國建築師協會期刊

    在線試讀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