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凝望:我的攝影與人生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攝影
    【市場價】
    536-776
    【優惠價】
    335-485
    【作者】 葉錦添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攝影  作品集/作品賞析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676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67643
    作者:葉錦添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3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很多人都知道,葉錦添是一位知名的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和視覺藝術家;但大家或許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家,攝影貫穿於他的一生。


     


     本書深度呈現了葉錦添鮮為大眾所知的攝影纔創作。


    葉錦添的藝術之路,始於攝影。年少時,在哥哥的攝影工作室耳濡目染、接受藝術熏陶的經歷,讓他在大學挑選專業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攝影,並由此開啟了他在視覺藝術世探索之旅。他在攝影中形成的美學觀念,充分體現於之後的諸多藝術創作中。


     



    • 精選百餘幅代表作,記錄了葉錦添瑰麗多彩的藝術之旅和人生故事。


    跨度近四十年的百餘幅攝影作品,見證了葉錦添從初涉藝術界到憑借《臥虎藏龍》榮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再到遊刃有餘地馳騁於諸多視覺藝術領域;同時以簡潔親切的文字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帶領大家一起感受葉錦添多姿多彩的人生。


     


     多位知名影星的片場寫真,再現華語電影黃金年代彌足珍貴的視覺影像。


        葉錦添用敏銳與充滿想像力的鏡頭布局,捕捉到周潤發、張國榮、梅艷芳、張曼玉、王祖賢、周迅、李冰冰、林嘉欣、桂綸鎂等這些知名影星不太為人所知的另一面,為影迷留下極具珍藏意義的人生瞬間,也書寫了與他們動人的生命交集。


     



    • 中國“最美的書”獲獎者韓湛寧裝幀設計,精致表現影像之魅。


    整本書精裝設計,護素選用葉錦添攝影代表作,精準詮釋“凝望”內蘊;腰封波紋模切,專銀印字,內封黑面燙印,彰顯全書的藝術質感與影像魅力。

     
    內容簡介
    葉錦添的諸多頭銜與殊榮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他攝影師的身份及在攝影領域的創作。他是攝影科班出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實用攝影高級攝影專業,從攝影中習得的美學觀念,或隱或顯於之後的電影與舞美創作、服裝設計。
    在葉錦添看來,攝影並不是一種創作,而是一種洞見、一種神聖的窺探,任由“看見的”發生鏡頭中,並同時呈現外在與內在的景域。他沉迷於對時間維度的探索,試圖從現實中不斷抽取出局部,以觸達抽像的時間意義。

    葉錦添的諸多頭銜與殊榮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他攝影師的身份及在攝影領域的創作。他是攝影科班出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實用攝影高級攝影專業,從攝影中習得的美學觀念,或隱或顯於之後的電影與舞美創作、服裝設計。


    在葉錦添看來,攝影並不是一種創作,而是一種洞見、一種神聖的窺探,任由“看見的”發生鏡頭中,並同時呈現外在與內在的景域。他沉迷於對時間維度的探索,試圖從現實中不斷抽取出局部,以觸達抽像的時間意義。


    作為葉錦添自傳性攝影隨筆集,本書精選了其自1980年代以來各時期風格各異的代表作品109幅,分為“美人”“櫥窗”“眾生”“異境”四輯,涵括其在電影拍攝間隙與從未間斷的旅行中所捕捉、記錄的真實瞬間與回憶性文字,勾連出葉錦添在電影、舞臺、當代藝術之間自如與自覺的藝術尋真之路。在葉錦添敏銳與精妙的鏡頭布局中,周潤發、張國榮、梅艷芳、張曼玉、王祖賢、周迅、李冰冰、桂綸鎂、林嘉欣等呈現出少為大眾知曉的情緒狀態;與此同時,還以簡潔親切的文字呈現與他們動人的生命交集。而在致敬攝影大師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的初衷驅使下,葉錦添將更多的記錄對像,移至現實主義的表達,不論是孟加拉少年充滿神性的對視,還是藏族女孩極具生命力的凝望,抑或是紐約地鐵、巴黎街頭、香港老城區的喧囂閃影,都在嘗試透視出現實概念下的真實。此外,葉錦添還善於營造鏡頭背後擬人化與戲劇化的虛實意境,遊走於抽像與具像的邊界。


    “攝影師是在進行中開創時間,而不是記錄即時逝去的所有。”在這場由葉錦添創造的現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中,我們每個人都將獲得一種深刻的看見。

    作者簡介
    葉錦添
    世界知名電影與舞臺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和視覺藝術家,致力於不斷探索及推廣“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詮釋古代文化對未來的啟示。其創作遊走於電影、舞臺、當代藝術、文領域。2001年,葉錦添憑借電影《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為首位獲得以上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自1986年參與第一部電影《英雄本色》起,三十多年以來,葉錦添擔綱了多部電影的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包括2023年火熱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合作對像眾多,如知名導演吳宇森、李安、馮小剛、蔡明亮、陳國富、關錦鵬、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等。
    在舞臺藝術領域,葉錦添曾與諸多世界知名藝術家及知名藝術團體合作,其創作足跡遍及中國、奧地利、法國、美國、英國、西班牙、日本及以色列等地。個人導演作品《空穴來風》和《傾城之戀》,均為融合影像與舞臺藝術的大型全觀劇場。

    葉錦添


    世界知名電影與舞臺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和視覺藝術家,致力於不斷探索及推廣“新東方主義”美學理念,詮釋古代文化對未來的啟示。其創作遊走於電影、舞臺、當代藝術、文領域。2001年,葉錦添憑借電影《臥虎藏龍》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為首位獲得以上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自1986年參與第一部電影《英雄本色》起,三十多年以來,葉錦添擔綱了多部電影的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包括2023年火熱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合作對像眾多,如知名導演吳宇森、李安、馮小剛、蔡明亮、陳國富、關錦鵬、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等。


    在舞臺藝術領域,葉錦添曾與諸多世界知名藝術家及知名藝術團體合作,其創作足跡遍及中國、奧地利、法國、美國、英國、西班牙、日本及以色列等地。個人導演作品《空穴來風》和《傾城之戀》,均為融合影像與舞臺藝術的大型全觀劇場。


    2004年,葉錦添擔任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的舞臺及服裝設計;之後,又受邀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2022年北京鼕季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服設計師。多年來,先後在臺北、巴黎、倫敦、亞眠、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舉辦個人藝術展。


    2022年,由弗朗索瓦·吉拉德執導、葉錦添設計的歌劇《羅恩格林》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並於2023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巡演。


    葉錦添在文字作品領域也有多年且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曾以中文、英文、法文等語言出版了《無時序的世界:葉錦美學筆記》《流形:葉錦添的創意美學》《不確定時間》《中容》《大火》《繁花》《流白》《神行陌路:葉錦添的新東方主義》《寂靜·幻像》《神思陌路:葉錦添的創意美學》、ROUGE-L'ART DE TIM YIPGIJÓN等多部作品。

    目錄

    序  一場現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


     


    一  美人


    二  櫥窗


    三  眾生


    四  異境


     


    後記

    在線試讀
    序 一場現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

    我進入攝影的世界,是一個很自然的狀態。我哥哥是一名攝影師, 很早就自立門戶,創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在家裡,我是最小的,一直跟著他嘗試的步伐,因為他解決了一個長久的問題,就是義無反顧地主動找尋自己的路。校園時代的我,一直困在自我的空間,不被人認可的感覺折磨著我,總是與這個我渴望親近的世界產生距離。我想急速地打破它,攝影成為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站在旁邊觀察的一張門票,可以偷偷窺視我所感興趣的人們是怎麼在那個地方生活與發光的。我漸漸開始產生對攝影的興趣, 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等候著某種情緒的醞釀與觸發。我收集著可能收藏的一切,情緒偷偷隱藏其中。我很樂意於此,因為我不敢面對一切有可能的不順暢, 不能忍受自己遭到拒絕,而攝影可以使原本毫無關繫的事物建立起聯繫。一個單方面的世界在我心中產生,我可以通過這張門票遨遊天際,不會受到其他世界價值的干擾;可以在一個弱小的自我之中找到真理。
    哥哥送給我的一臺照相機,開始成為我自豪的一種像征。我於繪畫的探索以外,開始了另一場漫長的征戰,從此,攝影與繪畫成為自己通往創造的兩扇閘門。然而,那一臺富有紀念價值的照相機很快被弄丟了,我的莽撞使我不能成為像哥哥一樣細膩、成功的人,我總是不能集中精神去思考與準備,很多想法都是突然而來且無法長久維持在一個定點上。我總是不斷追尋著不同的東西,但那個時候我根本不太清楚什麼是自我的藝術,痛恨自己沒有清晰的思路,處在一種十分慚愧的自我困惑中。沒有踏上真正的藝術之路,在俗氣與商業的觀念中掙扎。我的早期攝影,都是圍繞著我的經驗而成長的,我喜歡看到與自己在現實世界中所見的不一樣的世界,能在照相機這種冰冷的機器前面探究,覺得不可思議。那時候,我心中總是有一些預先儲存的形像,好像要制造一種經典的視覺,每一張攝影作品都希望可以突破嚴謹的構圖要求, 找尋奇異的角度,卻仍然保持嚴格的平衡。那一瞬間,渾然天成,但又不拘小節。

    序  一場現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


     


    我進入攝影的世界,是一個很自然的狀態。我哥哥是一名攝影師, 很早就自立門戶,創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在家裡,我是最小的,一直跟著他嘗試的步伐,因為他解決了一個長久的問題,就是義無反顧地主動找尋自己的路。校園時代的我,一直困在自我的空間,不被人認可的感覺折磨著我,總是與這個我渴望親近的世界產生距離。我想急速地打破它,攝影成為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站在旁邊觀察的一張門票,可以偷偷窺視我所感興趣的人們是怎麼在那個地方生活與發光的。我漸漸開始產生對攝影的興趣, 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等候著某種情緒的醞釀與觸發。我收集著可能收藏的一切,情緒偷偷隱藏其中。我很樂意於此,因為我不敢面對一切有可能的不順暢, 不能忍受自己遭到拒絕,而攝影可以使原本毫無關繫的事物建立起聯繫。一個單方面的世界在我心中產生,我可以通過這張門票遨遊天際,不會受到其他世界價值的干擾;可以在一個弱小的自我之中找到真理。


    哥哥送給我的一臺照相機,開始成為我自豪的一種像征。我於繪畫的探索以外,開始了另一場漫長的征戰,從此,攝影與繪畫成為自己通往創造的兩扇閘門。然而,那一臺富有紀念價值的照相機很快被弄丟了,我的莽撞使我不能成為像哥哥一樣細膩、成功的人,我總是不能集中精神去思考與準備,很多想法都是突然而來且無法長久維持在一個定點上。我總是不斷追尋著不同的東西,但那個時候我根本不太清楚什麼是自我的藝術,痛恨自己沒有清晰的思路,處在一種十分慚愧的自我困惑中。沒有踏上真正的藝術之路,在俗氣與商業的觀念中掙扎。我的早期攝影,都是圍繞著我的經驗而成長的,我喜歡看到與自己在現實世界中所見的不一樣的世界,能在照相機這種冰冷的機器前面探究,覺得不可思議。那時候,我心中總是有一些預先儲存的形像,好像要制造一種經典的視覺,每一張攝影作品都希望可以突破嚴謹的構圖要求, 找尋奇異的角度,卻仍然保持嚴格的平衡。那一瞬間,渾然天成,但又不拘小節。


    作品可以既充滿生活的細節又生機盎然,好像包含著某種時間的秘密。當時,我同時擁有兩個機會,一個是進入剛開設的香港理工學院高級攝影專業,學院的教師有非常多外來的與真正的攝影從業者,這個機會很難得,但是我仍然不務正業地參與了當年電影《英雄本色》的拍攝。記得那時候每一位同學都富有創造的精神,我們的畢業展覽充滿了張力:有的同學發明了一臺11 寸×14 寸的大型底片攝影機,拍攝作品的品質有一種獨特的肌理與質感;有的同學使用了最新的徠卡,拍攝出非常細膩、層次飽滿的抽像攝影作品;還有的同學開始嘗試立體攝影,透過特別的眼鏡,看到兩張照片的新效果,並且用攝影紀實敘事的方式來呈現連續攝影的繫列作品。而我則制作了一件大型的裝置雕塑作品,是圍繞主題展開的攝影組合,用立體與平面相結合的方式,做了一個厚度約10 釐米的大畫框,照片被以拼貼的模式嵌入一個立體的空間,好像一件集合的藝術作品,成為整個展覽的焦點。自己經常與同學一起參加公開的大賽,不管是攝影還是繪畫,都十分熱鬧,有不少可以被推薦到國外大型展覽的機會。在當時的攝影世界之中,有一個同學跟我非常有默契,他的獨特之處在於,每年纔拍一兩張照片,拍攝得十分緩慢,但是他每天拿著相機。後來我在紐約拍電影的時候,再次踫到他,他在美國一位著名攝影師門下工作, 他能隻用一盞燈,透過各種折射反光光源,制造出非常復雜的光譜體繫,並都以8 寸×10 寸的底片完成。在他的影樓裡,我覺得我必須回到屬於我的地方,成為最好的攝影師。另外一個機會來自資深電影人盧玉瑩,我接手了她當時還在執行的人物拍攝與寫作,開始了我奔走於片場之間的隱形生活。那段時期,拍攝了周潤發、張國榮、張曼玉、梅艷芳等演員的早期形像,開啟了我不一樣的攝影風格,慢慢形成了自己早期攝影的脈絡。


    經過了第一輪的探索,自己在香港仍然沒有找到非常好的發展出路。那個時候,我對全世界充滿好奇,於是自創了一套學習的方法,在充實自我的同時,不斷觀看各個國家的電影,聽國際音樂,試圖為自己打出一片天而做好準備。因此,我停不下來。年輕時痛苦掙扎,也不可能得到太多人的支持,好像陷入一個早已有結論的困局之中,僵死在平凡裡。文化和藝術需要真正的藝術家去找尋它們的價值。國氛圍與創造的深度貫穿著我的青年生活,因此,我決定拿起相機,去拍攝這個神秘的世界,去貫通我的精神思想,把一切歸納到我的影像世界裡,讓它成為我世界的一部分。


    當自己處在苦於無法達成心願的窘境之時,在一天早晨,看到了媽媽放在桌子上的2 萬多塊現金,雖然無法讓我暢遊歐洲各國,卻可以在最低限度,實現我的願望,拉近了與那個文化豐厚的歐洲的神秘距離,我可以初次面對面地到達這一文化的核心,用身體與精神去見證它的存在。那時候,我在歐洲拍攝了無數照片,它們像倒影一樣呈現我夢中的真實。白天參觀各種珍奇的博物館,晚上睡在火車站的過道,經歷了從英語不太好而很少交流到開始可以主動跟陌生的路人交談並成為朋友。這趟歐洲的生活經歷與我的內在旅程,使自己可以更加專注眼前的事物,在陌生的世界,看到更真實的自我影像——一個孤獨遊離的靈魂,尋找一個永不存在的故地。即便走遍千山萬水,現實的景像都差不多,隻是一場真實的夢幻。但在攝影的世界裡,自己看到了這輩子都不曾離開的邂逅,如今看來,這些影像已經超越時間,不斷循環地譜寫著我未來時間的內容。好像我隻站在原地不動,就能飛越世界的不同維度;時間的隔離空間,也被一一打開,在重復著循環的曼陀羅。


    到了今天,我仍認為攝影不是單一的存在,不會把它孤立起來欣賞。對我來講,我把它放置在一個人類變動的大範圍與自我審視的歷史脈絡中。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不同種族背景的群體,攝影的確把人類真實存在的影像重新抽離出了人間。之前人像繪畫的精神,成為一種可以被觀看且沒有時間限制的遺傳物。因此,我們有機會客觀地審視自己,不受時間的限制,比較不同時間的自我的細微區別。我們開始對自我不存在的證據產生了興趣,開始想像不同於真實自我的個體, 創造一個更完美的想像, 並通過攝影不斷走向虛擬的過渡,促進虛擬世界的發展。


    人類曾經相信攝影的真實性,攝影迎來了黃金時期。從1839 年法國達蓋爾(Daguerre)發明攝影術之後,伴隨著工業革命,未來世界呈現出一片爆炸性的光明。攝影從貴族之間的流傳,發展到普羅大眾的應用,它迅速地憑借現代性的符號,成為現代文明的一大突破,也是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底色。它記錄著全世界局勢的變化,強調了西方的主導色彩。一個多世紀以來,攝影使人的視覺從精神的內在過渡到影像與現實主義的影響,並更加強調可見的規律。有一段時間,我曾不斷研究影像的源頭,正經地觀看影像所呈現的真實性——一列火車朝著這邊全速開過來,使我們產生了惶恐與急速避險的反應,然後我們慢慢適應現實中極速的物理變化,開始沉迷於那種刺激卻沒有危險性的快感。這是影像虛擬世界的開始。


    在這種心態下,我們繼承了繪畫時代非真實感所塑造的真實,並且帶著早期現代主義的樂觀心態,創作出非常多的形像;而攝影記錄的真實瞬間,卻局限在角度與時間裡,因此它將表達瞬間的影像的局限性給隱藏了起來,成為一種真實細節的代表性,並掌握了現實的形。對攝影的平面性的解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影響著我,因此,我對影像的實時性進行了另外一種維度的思考——影像是帶著詩意而被創作者選擇的。通過影像與空間細膩的直覺而產生的二度空間,攝影成為另外一種可見的詩,成為永恆的藝術。然而,攝影隱藏的外化的宇宙奇觀,融彙在現實可見的世界之中。瞬間的光影與現實所形成的種種形態,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之間,形成了一種形像的節奏,穿梭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攝影可以通過視覺探索這種真實的流動,以及客觀存在的宇宙與人類精神內在世界的存錄。


    關於存在,我們會想到紀實攝影,它對之前的世界擁有非常豐厚的視覺證據,並在我們自身不能到達且時間無法共存的空間裡,產生了可以閱讀的時間內容。我們經過對比與想像,增加了對於時間循環的認知。早期攝影師有著強烈的對自然界、人文世界的紀實精神。可能是出於殖民的原因,攝影師曾十分科學化地“組織”了各地人民的形像,比如,曾出現大量平民百姓與在今天看起來身穿奇裝異服的原始族人,一起站在一塊灰色幕布前,一字排開。攝影成功地成為一種最便捷的記錄方式,也是人類的裝扮與身份的記憶。通過這些照片,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民族與其他民族在久遠的歷史中殘留在影像裡的細節,後來這種拍攝方法得到廣泛應用,形成了更通俗的影樓文化。


    起初,人類開始把發生過的事情都記錄在繩子上;後來,也有民族將文字記存在占卜的龜甲上。當你進一步接近所有歷史事件的時候,會發現其中有非常復雜的對應關繫,隻有一部分內容被史冊記錄。而所有記錄的方法都帶著一種節奏,對我來說,這是紀實攝影中隱藏的最有趣的內容——它藏著人類最理想的狀態、最深刻的恐懼、最遊離的真理。


    說到我最喜歡的攝影師,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她的出現,充實了整個攝影史。在她的攝影中,人物與鏡頭產生了新的距離,戳中了某種神經,打破了我們一直認為萬無一失的安全世界。關於此,最深刻的印像來自我之前的經歷。在一個午後,當時我還在念書,接到一件差事——在一所智障兒童幼稚園的牆壁上畫出有趣的圖畫。我一個人完成了整條巷子的所有繪圖,一整天工作下來,疲憊不堪。當慢慢走到幼稚園中庭的樓梯間時,纔發覺自己忽然身處於一眾小孩中間。我看著他們的臉,心中突然一冷:他們的模樣全都偏離正常,產生了一種迷離的狀態。我一時間回不過神來,一種異樣感襲來。那種陌生的感覺,記憶猶新,並讓我有身處孤獨世界的無人感。當我看到黛安·阿勃絲拍的照片時,感同身受,並震撼於她對異質人群的憐憫。在貌似反映日常世界的照片中,她離開了這個維度,拉出了有時候大到無法丈量的陌生距離。自以為是的人間,互相哄騙著一個神話,卻沒能找到真實對話的可能。像冰封的瞬間,一切有如被綁架,不能動彈。她用極度熱情又孤絕的眼神看著世界,讓我真正理解到攝影的真實面貌。


    一個快速轉變的攝影發展時期到來了——私攝影從南·戈爾丁(Nan Goldin)的世界中拉開了序幕。在一輪影響深遠的私攝影風潮裡,真實的生命又一次在攝影世界中顯示力量。此時,攝影已經成為一種貼近生活、切入人間真相的情感世界的自述。特瑞·瓊斯(Terry Jones)也在i-D 雜志上改變了攝影作風,形成了一種更直接記錄生活的紀實攝影風格。而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成功地將紀實攝影提升到另外一個境界。在這種影響下,日本攝影也開始出現了新的氣像:荒木經惟繼續成為時代的焦點, 森山大道的世界也慢慢深入民心。


    接下來,數碼攝影出現了。我曾經歷了一段非常漫長且無目的的拍照時期,拿著一臺小相機,每天都在不斷地拍攝周圍發生的事情。不講求構圖,隻講求直接感覺。當時的心態是跳出了攝影,隻把它當成日常記錄生活的方式。這種不間斷的拍攝,使我的攝影策展人馬克·霍本(Mark Holborn)認為我是一個無法停止拍攝的人。這期間,自己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拍攝風格。當第一次要為我做展覽時,數萬張照片擺在他面前,他細細地分類,挑出不同風格的照片。最終,挑選出某種特定的照片,它們一直吸引著我們,呈現出我一直主張的時間理論的某種狀態,即影像與時間的關繫、內在與外在的影像所隱藏的細膩情感。


    2007 年,我在今日美術館舉辦了第一場個人藝術展, 展品包括我的某些重要攝影作品。其實,我一直在思考,擁有這麼多年的攝影經驗,自己是否能成為獨立的藝術攝影家。我與策展人凱倫·史密斯(Karen Smith)共同選擇了一些攝影作品,這些作品展示出既在現實裡又在現實外的角度——寂靜幻像,追求高於現實的存在世界,並試圖深入內在的維度去了解時間,猶如在雕刻時光。


    我一直十分沉迷於對時間維度的探索,深深感覺到時間是一種多維的存在與流動。圍繞著我的想像與創造,時間維度不斷產生出影像,在現實生活的記錄中,也在某種創造間的轉換中。我試圖從生活裡不斷抽取某種局部,以達成抽像的時間意義。而時間是一個復雜的網絡,有虛有實,分成內在時間與外在時間。內在時間無時間限制,外在時間即物理空間及由其所產生的理性空間,如物理科學。攝影不隻是記錄了物理科學的部分,它其實是通過人類的心理時間完成的,因此纔能包容那麼多不同纔能的攝影師,通過各種不同維度的探索,對影像產生無窮無盡的穿透力。探索時間的秘密,讓攝影變成一條穿透時間的通道,它記錄的不隻是片刻的時間,也是時間的深度。


    在我個人的經驗裡,自己永遠追尋著某種可能性,即在一個多維平衡的時間裡,每分每秒都可以改變航道,並進入不同的領域探索。攝影可以讓我實現“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目的——毫無限制地在我的時間流裡找尋影像。我最關心的是,一個人如何存在於他的世界裡;他的心靈世界跟現實世界的反照,又是如何經年累月地譜寫著人類歷史,甚至追溯心靈的源頭。這個循環往復的動力好像一直貫穿在我的創作生涯裡,使我追求著一種深邃的時間狀態。


    從人的主體維度到非人的主體維度,一種無時間的存在,就有如用一個天使的眼睛去看整個世界,此時會出現原形的不斷再生與交錯,好像一棵曼陀羅的循環。那裡的中軸不變,寂靜可以讓人感受到世界在流動與變化。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就是時間消失之點。在觀看一張新照片時,每個人都需要動用所有的記憶與經歷,重新閱讀所擁有的時間的遺缺,因為隻有這樣,他纔能領會眼前這個影像的意義。


    當我在拍攝人像時,我發現所拍攝的不是眼前的人,而是在拍一些從我出生至今,每天踫到的不同的人臉。我們在觀看一張人像作品時,所看到的恰恰不是照片中的這個人,而是我們動用了腦子裡所有對人臉的記憶去辨認。眼前的這個人是誰?一切的辨認能力都要通過經驗與記憶,因此,每當我們的目光集中在一個點上的時候,它所反映的就是世界的全部,無一遺漏。經過眾多攝影師的嘗試,攝影實現了對新的原型的研究,它被動記錄的功能被演變成一種主動的創造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攝影師在進行中開創時間,而不是記錄即時逝去的所有;而攝影則有如在一場現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中,深深地體會著看到的一切。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