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切爾諾貝利的祭禱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白俄羅斯)SA阿列克謝耶維奇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外國隨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904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90469
    作者:(白俄羅斯)S.A.阿列克謝耶維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8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簡體版首度完整出版,作者全新修訂,指定譯本。

    ★ 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幸存者口述實錄,揭開切爾諾貝利災難的“內幕和真相”。文學*震撼人心的非虛構寫作。

    ★ 每一頁都是奇異而殘忍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透視著俄國人的靈魂 。阿列克謝耶維奇探訪事故發生地,歷時數年,采訪了超過500位災難受害者,真實地記錄人們的憤怒、恐懼、勇敢、同情和愛。她拼寫出了一個時代的聲音和一幅幅不同的人性圖像。

    ★ 阿列克謝耶維奇是經典俄語文學的繼承者。她繼承了從普希金開始,到托爾斯泰、契訶夫的現實主義脈絡。她的作品是俄羅斯現實主義傳統的當代體現。

    ★ 一部反思人類技術災難的啟示錄。福島核洩露、朝鮮核試驗等人類的科技危險正潛伏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反思歷史,該如何避免災難重演?

     
    內容簡介
    《切爾諾貝利的祭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二手時間》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代表作。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治下的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慘烈的技術悲劇之一。

    上萬平民因放射性物質長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數萬畝土地被污染,切爾諾貝利一夜之間化為廢城。
    事故後十年,著名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冒著核輻射危險,深入事故發生現場,歷時數年,訪問了超過500位幸存者,用普通個體的聲音平貼出時代的全景,書寫了一部人類的啟示錄。在這裡,平凡人物的真實經歷比小說更驚人。每個人的聲音都透視著歷史的崩塌、國家機器的隱瞞、俄羅斯人的價值觀,以及人們的憤怒、恐懼、勇敢、同情和愛。

    《切爾諾貝利的祭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二手時間》作者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代表作。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治下的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慘烈的技術悲劇之一。

    上萬平民因放射性物質長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數萬畝土地被污染,切爾諾貝利一夜之間化為廢城。
    事故後十年,著名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冒著核輻射危險,深入事故發生現場,歷時數年,訪問了超過500位幸存者,用普通個體的聲音平貼出時代的全景,書寫了一部人類的啟示錄。在這裡,平凡人物的真實經歷比小說更驚人。每個人的聲音都透視著歷史的崩塌、國家機器的隱瞞、俄羅斯人的價值觀,以及人們的憤怒、恐懼、勇敢、同情和愛。


    「切爾諾貝利核爆是二十世紀*重大的災害事件,時至今日我還是不解,我所見證的究竟是過去還是未來?……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恐懼的窠臼。」——阿列克謝耶維奇

    作者簡介

    S.A.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生於烏克蘭,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繫。白俄羅斯記者、散文作家。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 歷史上重大的事件。著有《二手時間》《戰爭中沒有女性》《鋅制男孩》《切爾諾貝 利的祭禱》等。

    曾獲得包括瑞典筆會獎、德國萊比錫圖書獎、法國“世界見證人”獎、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05)、德國書業和平獎等在內的多項大獎。2013年和2014年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圍終決選名單,2015年獲獎。

    譯者,孫越,1959 年生於北京,旅俄作家、翻譯家。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俄羅斯國際筆會會員。中國戈寶權外國文學翻譯一等獎獲得者。譯有《騎兵軍》《勃留索夫詩選》《繆斯:莫斯科- 北京》《心靈河灣》等。著有文集《俄羅斯冰美人》《斯拉夫之美》等。

    目錄
    歷史背景
    孤獨的人類之聲
    切爾諾貝利:被忽略的歷史與對我們世界圖景的質疑
    部分
    死者的大地 士兵的合唱
    我們為什麼要記
    與活人和死人聊什麼
    寫在門上的一生
    一個村莊的獨白:怎樣把天上的人叫回來,哭一場,喫頓飯
    找到蚯蚓,雞開心;鐵鍋煮的,也會變
    無字歌
    三樁古老的恐懼,為何一個男人在女人講話時不作聲
    人在惡中敏銳異常,而在一本正經的愛情表述中,又是那樣簡單淳樸
    士兵的合唱

    歷史背景
    孤獨的人類之聲
    切爾諾貝利:被忽略的歷史與對我們世界圖景的質疑
    部分
    死者的大地 士兵的合唱
    我們為什麼要記
    與活人和死人聊什麼
    寫在門上的一生
    一個村莊的獨白:怎樣把天上的人叫回來,哭一場,喫頓飯
    找到蚯蚓,雞開心;鐵鍋煮的,也會變
    無字歌
    三樁古老的恐懼,為何一個男人在女人講話時不作聲
    人在惡中敏銳異常,而在一本正經的愛情表述中,又是那樣簡單淳樸
    士兵的合唱

    第二部分
    被造者的花環 人民的合唱
    古老的預言
    月下風景
    看到耶穌倒下就牙疼的證人
    三段獨白:“行走的骨灰”和“說話的泥土”
    沒有契訶夫和托爾斯泰,我們無法生活
    聖方濟各曾給鳥兒布道
    無題——吶喊
    兩種聲音——男人的和女人的
    神秘的東西在爬,往你身體裡爬
    笛卡兒的哲學:和別人一起喫污染的面包片,不用覺得尷尬
    我們早已從樹上下來,但沒想到它很快長出年輪
    在封死的水井邊
    角色與情節之苦
    人民的合唱

    第三部分
    悲情的贊賞 孩子的合唱
    我們不知道,死亡竟如此美麗
    化為泥土多簡單
    大國的像征與秘密
    生活裡可怕的事總是安靜而自然地發生
    俄羅斯人總是願意信點兒什麼
    大時代裡無助的小生命
    我們那時愛過的物理學
    更甚於科雷馬、奧斯威辛和大屠殺
    自由和壽終正寢 之夢
    就算是怪胎,我也愛他
    給我們的日常生活添加些東西,就更容易理解它了
    無言的士兵
    永恆和詛咒:怎麼辦和誰之過?
    蘇維埃政權捍衛者
    兩個天使遇到小奧蓮卡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權力
    祭牲與祭司
    孩子的合唱
    孤獨的人類之聲
    代結局
    譯後記

    媒體評論
    因涉及蘇聯歷史上富有爭議的主題,阿列克謝耶維奇常將自己置於險境,她挑戰過往敘事,並重新審視歷史事件對普通人的影響。
    ——《紐約客》

    每一頁都是殘酷、荒誕的故事,就像核輻射殘存在幸存者的體內。
    ——《紐約時報》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這部非凡的作品中,記錄了她的白俄羅斯同胞的生與死。本書終於在美國出版……簡直是無與倫比的見證。
    ——《國家》雜志

    因涉及蘇聯歷史上富有爭議的主題,阿列克謝耶維奇常將自己置於險境,她挑戰過往敘事,並重新審視歷史事件對普通人的影響。
    ——《紐約客》

    每一頁都是殘酷、荒誕的故事,就像核輻射殘存在幸存者的體內。
    ——《紐約時報》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這部非凡的作品中,記錄了她的白俄羅斯同胞的生與死。本書終於在美國出版……簡直是無與倫比的見證。
    ——《國家》雜志

    比起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切爾諾貝利事件可能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
    ——《政治事務》雜志

    如同古希臘悲劇表演的合唱團,本書收錄了眾人的心聲。短期之內,我們恐怕不會再有機會讀到這般真實記錄憤怒、愚昧、英勇和傷亡的文字。
    ——《倫敦時報》

    口語敘述的歷史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充斥著面對命運時的無奈、艱苦卓絕的勇氣,以及濃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滅的X光透視著俄國人的靈魂。
    ——《出版人周刊》
    書中記錄著受污染的世界裡駭人的生活。這些典型的故事分別傳達出不同的聲音:憤怒、恐懼、無知、艱苦、英勇、同情和愛。阿列克謝耶維奇冒著損害健康的風險,深入前線收集這些見證,把故事轉化成令人難忘的精闢著作,我們隻能期盼書中的災難不會重現。
    ——《書目雜志》

    在線試讀
    我是切爾諾貝利的見證者……它是二十世紀重要的事件之一,盡管可怕的戰爭和革命將使這個世紀永載史冊。災難雖已過去二十餘載,但有個問題至今縈繞在我心裡——我在見證什麼,過去還是未來?談論這個問題,很容易淪為老生常談……淪為危險的陳詞濫調……但在我看來,切爾諾貝利猶如新歷史的開端,它不僅是知識,也是預見,因為人類對自己與世界的認知產生了爭論。當我們談論過去或未來的時候,我們會將自己對時代的認知帶入其中,但切爾諾貝利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災難,散布於我們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還將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一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從人類生命的角度說,它是永恆的。我們該怎樣理解它?我們可能了解破解我們尚不可知的恐懼的含義嗎?

    本書講的是什麼?我為何要寫它?

    本書並不是在寫切爾諾貝利,而是在寫切爾諾貝利世界。有關事件本身,已經有人寫過數千頁文字、拍攝過數十萬米的電影膠片。我所寫的,是那些被忽略的歷史,在地球和時光裡那些我們存留時悄悄留下的印記。我邊寫,邊搜集情感、思想、語言的日常生活。我想捕捉心靈的常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裡的一切都不尋常,無論事件還是人,他們在努力適應新的生活空間。切爾諾貝利對他們而言,不是比喻,不是像征,它是他們的家園。藝術家多少次排演了《啟示錄》,表現不同版本的世界末日,現在我們纔真正地知道,生活是什麼樣子!令人難以想像。有人在災難發生一年後問我:“所有人都在寫,而你生活在這兒卻不寫,為什麼?”我那個時候不知道怎麼寫,用什麼方法寫,以及如何接近它。要是從前,我寫書的時候,會去觀察別人的痛苦,可是現在我和我的生命已成為事件的一部分,它與我融為一體,沒有距離。我那渺小的,湮沒於眾多歐洲國家中的祖國的名字,它已經變成魔鬼般的切爾諾貝利實驗室;而我們,白俄羅斯人,也成為切爾諾貝利人。現在無論我去哪裡,人們都會好奇地打量著我:“啊,您從那兒來?那裡怎麼樣?”當然可以很快寫本書,那種將來可以一本接一本出下去的書——那天夜裡電站發生了什麼,是誰的過錯,政府如何對世界和自己的人民隱瞞事故,用了多少噸沙子和水泥在死亡的呼吸之上建成石棺,——但是我卻被某種隱藏的力量攔住了,我的手被按住了。一種隱秘感。我們心中驟然升起的這種感覺籠罩了一切:我們的談話、行為和恐懼,可怕的事件,緊隨事件而發生的恐懼。所有人都產生了可以說出與不可說出的情感,因為我們觸踫了尚不可知的東西。切爾諾貝利是有待於我們破解的秘密,是未解讀的符號。或許,這是二十一世紀之謎,是對這個時代的挑戰。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我們生活其中的政治、民族主義和新宗教的挑戰外,前面還有其他挑戰在等待我們。它們是更加兇殘和全面的挑戰,盡管它們暫時還隱於視線之外,但在切爾諾貝利之後已初露端倪……

    我是切爾諾貝利的見證者……它是二十世紀重要的事件之一,盡管可怕的戰爭和革命將使這個世紀永載史冊。災難雖已過去二十餘載,但有個問題至今縈繞在我心裡——我在見證什麼,過去還是未來?談論這個問題,很容易淪為老生常談……淪為危險的陳詞濫調……但在我看來,切爾諾貝利猶如新歷史的開端,它不僅是知識,也是預見,因為人類對自己與世界的認知產生了爭論。當我們談論過去或未來的時候,我們會將自己對時代的認知帶入其中,但切爾諾貝利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災難,散布於我們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還將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一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從人類生命的角度說,它是永恆的。我們該怎樣理解它?我們可能了解破解我們尚不可知的恐懼的含義嗎?

    本書講的是什麼?我為何要寫它?

    本書並不是在寫切爾諾貝利,而是在寫切爾諾貝利世界。有關事件本身,已經有人寫過數千頁文字、拍攝過數十萬米的電影膠片。我所寫的,是那些被忽略的歷史,在地球和時光裡那些我們存留時悄悄留下的印記。我邊寫,邊搜集情感、思想、語言的日常生活。我想捕捉心靈的常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裡的一切都不尋常,無論事件還是人,他們在努力適應新的生活空間。切爾諾貝利對他們而言,不是比喻,不是像征,它是他們的家園。藝術家多少次排演了《啟示錄》,表現不同版本的世界末日,現在我們纔真正地知道,生活是什麼樣子!令人難以想像。有人在災難發生一年後問我:“所有人都在寫,而你生活在這兒卻不寫,為什麼?”我那個時候不知道怎麼寫,用什麼方法寫,以及如何接近它。要是從前,我寫書的時候,會去觀察別人的痛苦,可是現在我和我的生命已成為事件的一部分,它與我融為一體,沒有距離。我那渺小的,湮沒於眾多歐洲國家中的祖國的名字,它已經變成魔鬼般的切爾諾貝利實驗室;而我們,白俄羅斯人,也成為切爾諾貝利人。現在無論我去哪裡,人們都會好奇地打量著我:“啊,您從那兒來?那裡怎麼樣?”當然可以很快寫本書,那種將來可以一本接一本出下去的書——那天夜裡電站發生了什麼,是誰的過錯,政府如何對世界和自己的人民隱瞞事故,用了多少噸沙子和水泥在死亡的呼吸之上建成石棺,——但是我卻被某種隱藏的力量攔住了,我的手被按住了。一種隱秘感。我們心中驟然升起的這種感覺籠罩了一切:我們的談話、行為和恐懼,可怕的事件,緊隨事件而發生的恐懼。所有人都產生了可以說出與不可說出的情感,因為我們觸踫了尚不可知的東西。切爾諾貝利是有待於我們破解的秘密,是未解讀的符號。或許,這是二十一世紀之謎,是對這個時代的挑戰。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我們生活其中的政治、民族主義和新宗教的挑戰外,前面還有其他挑戰在等待我們。它們是更加兇殘和全面的挑戰,盡管它們暫時還隱於視線之外,但在切爾諾貝利之後已初露端倪……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夜……我們一夜之內便轉移到了另一段歷史中,我們完成了向新現實的躍進。它,這一現實原來不僅超越我們的知識,而且超越我們的想像。時代的聯繫被割裂了,過去突然變得軟弱無力,令人無所依托,無所不在的人類檔案中找不到開啟這扇門的鑰匙。我在那些天裡不止一次聽到:“我難以找到合適的詞句,來表達所看到的和所經歷的”,“此前誰也沒有對我講過這樣的事情”,“我沒在任何一本書中讀到過,也沒在一部電影中見過”。在災難發生的時代與我們開始談論災難的時代之間,存在著中斷,那是噤聲的時刻。所有人都記得……上面的某些部門做出某些決定,起草秘密指示,直升機飛上天空,大量軍事車輛沿路行進,下面的人提心弔膽地等待消息,活在小道消息中,但是所有人對重要的事都三緘其口——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找不到詞彙表達全新的情感,也找不到情感對應全新的詞彙,我們不善於表達,但逐漸沉浸於新思想的氛圍中。今天我們可以判斷當時的狀態,就是缺乏真相,想知道真相,理解所發生事件的意義。需要震撼的效果!我一直在尋找這個帶來震撼的人……他在講述全新文本……他的聲音穿透而出,如同穿過夢幻和囈語,如來自一個平行的世界。切爾諾貝利周邊的人開始了哲學思考,成了哲學家。教堂重又擠滿了人,來了很多信眾,以及不久前還是無神論者的人。他們在尋找物理和數學所不能給予的答案。三維世界敞開了,可我卻沒有遇到按著蘇聯唯物主義sheng經發誓的無畏者。當那無窮盡的熾烈爆燃發生時,以傳統文化的熟悉方式培養的哲學家和作家沉默不語。在初的日子裡,有趣的事莫過於和老農談話,而不是和學者、官員及扛著大肩章的軍人。他們的生活中沒有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沒有互聯網,但是他們以某種方式將世界的全新圖景置於思維之中。並未毀滅。或許,我們已經可以對付軍事上的核事件,比如廣島發生的事,並對其采取相應的措施。然而,事故發生在非軍事的核設施上,而我們僅僅是二十世紀的人,且我們一如被教育的那樣相信,蘇聯核電站是世界上可靠的核電站,它們甚至能建在紅場上。軍事原子的表現是廣島和長崎,和平原子的表現就是家家戶戶的電燈。誰也沒料到,軍事原子與和平原子是雙胞胎、同謀者。我們已變得更加睿智,整個世界更加睿智,它在切爾諾貝利之後更加睿智。今天白俄羅斯人猶如活著的“黑匣子”,記錄著未來的信息,為所有人。

    這本書我寫了很久,差不多有二十年……我與電站的原工作人員、學者、醫務工作者、士兵、移民,以及疏散區居民見面和談話。對他們而言,切爾諾貝利是他們世界的主要內容,事故摧毀的絕不僅是土地和水,也毀壞了他們的內心和生活。他們曾講述,曾去尋求答案……我們曾在一起思考。他們總是很著急,擔心來不及,我那時還不懂,他們見證的代價是生命。“您記下來吧,”他們反復說,“我們沒弄懂目睹的所有事情,可要讓它們留下來。以後總會有人看到的,總會有人明白的……在我們死了以後……”他們沒有白白著急。現在很多人已經死去,但他們及時留下了記錄……

    我們所知道的有關驚悚與恐懼的一切,大都與戰爭與關。古拉格與奧斯維辛——歷史永遠是軍人和統帥的歷史,戰爭是恐怖手段。因此人們混淆了戰爭與災難的概念。在切爾諾貝利,我似乎看到所有戰爭的特點:士兵被派遣、居民被疏散、房屋被遺棄、生活的進程被阻斷。報紙上關於切爾諾貝利的消息中,通篇都是軍事詞彙:原子彈、爆炸、英雄們……很難理解我們正處於新的歷史之中——災難史開始了。但是人類卻不願思考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它隱身於人類熟悉的事物背後,隱藏在往事的背後。就連切爾諾貝利英雄紀念碑都像軍人的紀念碑……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