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三人行:魯迅與許廣平、朱安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曾智中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文學家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411545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1154508
    作者:曾智中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1月 

        
        
    "

    編輯推薦

        三人行,其實隻有一人悲。讀完這本書到現在,對於魯迅,我能夠理解他對於封建婚姻的抗爭和對於自由戀愛的追求,然而我卻至今都不能認同他將這種對封建的抗爭轉嫁到也在封建婚姻中深受其害的結發妻子的做法。或許,沒有身處當世,無法體會他的心境。——北大未名網站學生


        固然魯迅先生的心中有那樣一片無法安慰的留白,而故事中的另外兩位女性,也是一樣的吧。天下從無完滿,任何一段關繫中都會有軟弱無奈自私和偏狹,任何一段關繫中都會有致命的寂寞。——北大未名網站學生


        在眾多作品中,一個叫曾智中的作者所著的《三人行——魯迅與許廣平、朱安》,*次把我帶入魯迅的私密生活,使我對魯迅的婚姻發生了強烈的興趣。後來,隨著閱讀和閱歷的加深對魯迅的婚姻生活感到深刻的同情,逐步有了一些理性的想法。——書同(書評人)


        同宿舍的山東MM酷愛讀書,還喜歡做筆記,摘抄其中的精彩片段,受其影響我也有個本子……《三人行》裡魯迅和許廣平的兩地書,那信真叫我們這些隻會拿月亮代表心的痴男怨女汗顏,關於沉睡在鐵桶裡的人,那一段分析寫的多麼酣暢淋漓!——夜盜流星(書評人) 

     
    內容簡介

    這部傳記首次聚焦一代文學大師魯迅的感情史。基於史料,動情揣摩,挖掘了人物內心的深刻情感。魯迅作為一個“叛逆的猛士”,與他所要背叛的傳統之間,“剪不斷,理還亂”,時代並沒有因為他是先驅者賦予他超越歷史泥淖的神力。與許廣平、朱安的感情糾葛,是大時代下人掙扎突圍的悲愴剪影,全書因此在平實的敘述中浸染著孤寂的氛圍。

    作者簡介

    曾智中,成都人,作家、學者。代表作為長篇傳記文學《三人行:魯迅與許廣平、朱安》、中篇小說《聖僧》等,主編有十七卷本《李劼人全集》《李劼人說成都》《文化人視野中的老成都》《成都市文學志》《名家說名城叢書》《世界怪異小說文庫》等。

    目錄
    目錄
    楔 子
    章破落與困頓
    第二章“禮物”的籌備
    第三章“母親娶媳婦”
    第四章寂寞與孤獨
    第五章煩苦與愴惱
    第六章從“廣平兄”到“小鬼”
    第七章“廣平少爺”
    第八章“害群之馬”
    第九章“向著愛的方向奔馳”
    第十章大波與大愛
    第十一章海邊的“傻孩子”
    第十二章碧月照大夜

    目錄
    楔  子
    章破落與困頓
    第二章“禮物”的籌備
    第三章“母親娶媳婦” 
    第四章寂寞與孤獨 
    第五章煩苦與愴惱 
    第六章從“廣平兄”到“小鬼”
    第七章“廣平少爺”
    第八章“害群之馬”
    第九章“向著愛的方向奔馳”
    第十章大波與大愛 
    第十一章海邊的“傻孩子”
    第十二章碧月照大夜 
    第十三章次離別(1929年5月—6月)
    第十四章小紅像
    第十五章第二次離別(1932年11月)
    第十六章夫與妻之間
    第十七章尾聲:歷史與文獻


    初版後記黃昏中的沉思

    前言
    代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事
    曾智中
    大約半月後,收到回信,信末署“海嬰九二年四月一日”。他說——
    日暮散步,道旁有構樹,6月初纔見它掛果,6月底就見它落果,這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石火電光,歲月流走, 我果真再不言此事,金盆洗手了——無他,“迷人”隱,“累人”顯而已。
    見他太忙,不忍給他添事,就一直沒有找他,一直拖到他在遠天遠地做了不歸家的旅人。
    文藝社的諸位老師出力不少,特別是責任編輯餘嵐老師付出心血多,在此謝過。
    近年來,每周六下午,我和馮至誠、張義奇、謝天開、雷文景、董維微、彭雄、王躍諸文友在北書院街老街邊茶館茗談雅集,他們對本書的修訂也貢獻良多,在此也一並謝過。

    代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事
    曾智中


    1983年夏天,我開始留心魯迅的情感場域並動手搜集有關資料,開始是想寫魯迅與許廣平,1985年時又關注起朱安來。1986年5月中國青年出版社來蓉組稿,談及這一寫作計劃,他們要我寫一提綱,後提綱通過。1987年3月底,中青社為此邀我赴海南參加全國傳記文學會議。會後的大半年遂專心從事此書的創作,年底脫稿,一次就通過了出版社的一、二、三審。以後出版陷入危機,但中青社的許多老師對此稿已很有感情,始終不願放棄,幾經曲折,終在1990年秋天出書。


    這本書在當時產生過相當影響,時過境遷,此不必向今日讀者絮叨。不過有一個“坎”是繞不過的,創作本書時,我曾多次考慮過是否要向魯迅先生之子海嬰老師請教。“一切由自己判斷和負責!”這古怪執拗的念頭使我終於沒有這麼做。後來又收到了精裝本,丑媳婦總要見公婆,躊躇再三,我終還是呈他一冊。
     大約半月後,收到回信,信末署“海嬰九二年四月一日”。他說—— 


    昨日到單位取到你寄來郵包,內有你大作《三人行》精裝一冊。看到此書十分欣喜,因為數月前在雜志上看到介紹此書的廣告,我托北京魯迅博物館購買。他們說買不到,因而感到十分遺憾。今天得書,稍稍一翻,就感到你花費許多心血,實在不易。近來開會,待有完整時間,當拜讀一遍。


    他的鼓勵,使我的不安之心趨於平和。    


    這本書後一頁有一注釋:“朱安居室,許多年中一直被用來存放書箱。近年此屋已恢復朱安居住時的原狀,可惜無說明與介紹。”這是我前幾年所看到的情況,現在,海嬰老師告訴我——


    從文後注釋看到,北京故居朱安女士的居室,現已恢復原貌,她睡的床曾由×××家××拿去,故居以新床換回。特此奉告。    


    考慮到海嬰老師是許廣平先生所生,而朱安女士是魯迅研究長期的一大禁區,不由人不肅然起敬,聯想起其母之風儀。當年許壽裳為魯迅做年譜,擬將朱安寫入,征求許廣平的意見,她回答:“朱女士的寫出,許先生再三聲明,其實我絕不會那麼小氣量,難道歷史家的眼光,會把陳跡洗去嗎?”


     此為仁者之心,源於崇高心性,發乎深刻良知,超越寬廣空間和遼遠時間, 歷久而彌新。


    又不禁想起1946年8月22日朱安寫給海嬰的信,她不識字,是請人代的筆——


    你母親七月廿日來信,我已收到了。謝謝他(原文如此。——筆者注)對我這樣費心。錢彙來時,我也有信去過,想已收到了吧!北平物價曾一度低落,近恐怕又要漲,大米,次的一斤要,白面次的左右,小米,玉米面一斤,煤球一百斤兩,劈柴一百多一斤。近來時局又不樂觀,人聽了總要難受的。事情我一個人又做不了,總要用個人,每天少就要兩斤多糧食,別的零用還不算,我前存的一點糧食也快完了。北平近來時時大雨,房子也要修理,昨天瓦匠來看過,要,每一個大工每日工,小之多。我的腳已好啦!不過多走了路還是要痛的。咳嗽、氣喘不容易好的,三五天總是要犯的。我現在花點錢實在難受,總要你母親這樣費心,但是總實在不經花,又總是不夠用。我記得李先生(指李霽野,魯迅的學生、友人。——筆者注)每月,還可以夠花,現在隻買一個燒餅,真有點天淵之別。你同你母親有沒有近的相片,給我寄一張來,我是很想你們的……


    這是鐫刻在歷史陰面的銘文,沉郁暗啞,與前述文字同讀,令人百感交集,又無從言說。


    許廣平先生、朱安女士、周海嬰先生均已作古,抄錄他們這些遺言,揣摩他們的心事,感同身受,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日暮散步,道旁有構樹,6月初纔見它掛果,6月底就見它落果,這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本書初版,筆者在作者小傳裡介紹自己:“業餘研究魯迅,深感此事的迷人與累人,故此書一出,或一發不可收,或洗手不再干,這裡都難預料,所以隻有請讀者諸君——走著瞧了!”
    石火電光,歲月流走, 我果真再不言此事,金盆洗手了——無他,“迷人”隱,“累人”顯而已。


    使我重“累”的是已故的出版家吳鴻先生,他惦記著這本書——大約是前年秋天,在商業街口求知書店的店堂內,他對我和我妻子說,應該把《三人行》重新出,你們來找我。
    見他太忙,不忍給他添事,就一直沒有找他,一直拖到他在遠天遠地做了不歸家的旅人。


    偶然和四川文藝出版社總編輯張慶寧女士談及,她以職業的敏銳立即判定了其中的價值,大力推動。
    文藝社的諸位老師出力不少,特別是責任編輯餘嵐老師付出心血多,在此謝過。
    近年來,每周六下午,我和馮至誠、張義奇、謝天開、雷文景、董維微、彭雄、王躍諸文友在北書院街老街邊茶館茗談雅集,他們對本書的修訂也貢獻良多,在此也一並謝過。


    此次重新出版,聽友人忠告,做了一些修訂。主要的工作是依據新的研究成果訂正了相關的史實:如許廣平生子,她說魯迅送了她一盆盆栽的小松,魯迅日記中明確記為雲竹,徑改;魯迅、周作人兄弟家庭衝突,川島回憶是老二用銅香爐向老大拋來,許壽裳回憶是遠遠地用一本書擲來,顯然許說更合情理;對楊蔭榆女士,新增注釋,試析其一生功過是非。等等。
    改正了一些說得過頭、過滿的話頭,特別是一些花哨之處。
    相當於朱安的遺書的補入,也是初版所無——相信讀者自會留意。


    本書初版時,我的妻子非常振奮;此次重出,她平淡如水,很少言及——想想這也正常,太多的人關心有關魯迅的枝枝葉葉、是是非非的時代已經翻篇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事。


    但我無法像她這麼坦然,修訂這部舊稿,當年心事歷歷在目,試抄兩段當初在討論這部作品的討論會上自己的發言——


    這本書從醞釀到寫成之時,正是中國大地上改革開放的春潮湧動之日,思想解放的春風吹散了魯迅研究中種種“左”的迷霧,陽光燦爛,心靈之門洞開,精神之鳥自由飛翔!以後每當世事紛繁、心情憂郁、無所事事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寫作此書的那些日子——那些個心智舒張、精神豐滿、靈魂生氣勃勃的日子!
    我想談談傳記文學的當代性問題。我們的許多傳記文學,是“傳記”而非“文學”,作者關注的是歷史的風景線而非當代人的心靈風景線,失去了作品的當代品格,自然被當代讀者棄於視野之外。
    我寫《三人行》,卻渴望當代讀者能接納它。要做到這點,必須使歷史的風景線與當代人的心靈風景線重合,使二者產生感應與交流。
    但這種重合、感應與交流,又不應是膚淺的、簡單的類比,而應具有一種本質性的生命的本體意義;同時在表現手法上應該有傳統的,也應該有當代的,甚至前衛的即稱得上具有文體探險意義的種種文學試驗,我們都沒有理由拒絕。
        
    這些言說,早已隨風飄零。今日錄之,如面陌生過客,魯迅所言“廣大的虛無”,莫非如是?


                           2018年夏草於錦城撫琴臺之西

    媒體評論
    看到此書十分欣喜,因為數月前在雜志上看到介紹此書的廣告,我托北京魯迅博物館購買。他們說買不到,因而感到十分遺憾。今天得書,稍稍一翻,就感到你花費許多心血,實在不易。近來開會,待有完整時間,當拜讀一遍。 ——周海嬰(魯迅、許廣平之子)
    這部特殊的傳記在魯迅傳記學史上有其特殊的價值與意義。其一是首次專門從婚戀角度探索魯迅的心靈世界。……第二個意義,是實現了文體結構的突破。……第三個意義,是采取了視覺形像性很強的文學描寫筆法……顯示出近乎純粹的文學性質。——張夢陽(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魯迅研究專家)
    作為舊禮教治績祭品和舊禮教本體像征的復合體,朱安始終以其無力的雙重內澱狀態與性質,制約著魯迅的心緒行止,檢視著魯、許的人格境界與感情界域。她這一極始終置處索繞的哀傷情境和不斷釋放的致密物質能量流,是一類強力的射線和古老的光暈,構成一則永恆寓言裡的情感與倫理考驗。——吳興明(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看到此書十分欣喜,因為數月前在雜志上看到介紹此書的廣告,我托北京魯迅博物館購買。他們說買不到,因而感到十分遺憾。今天得書,稍稍一翻,就感到你花費許多心血,實在不易。近來開會,待有完整時間,當拜讀一遍。 ——周海嬰(魯迅、許廣平之子)


        這部特殊的傳記在魯迅傳記學史上有其特殊的價值與意義。其一是首次專門從婚戀角度探索魯迅的心靈世界。……第二個意義,是實現了文體結構的突破。……第三個意義,是采取了視覺形像性很強的文學描寫筆法……顯示出近乎純粹的文學性質。——張夢陽(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魯迅研究專家)


        作為舊禮教治績祭品和舊禮教本體像征的復合體,朱安始終以其無力的雙重內澱狀態與性質,制約著魯迅的心緒行止,檢視著魯、許的人格境界與感情界域。她這一極始終置處索繞的哀傷情境和不斷釋放的致密物質能量流,是一類強力的射線和古老的光暈,構成一則永恆寓言裡的情感與倫理考驗。——吳興明(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魯迅先生的本意,也許是讓朱安及自己的這一面都隱入時間的帷幕吧,所以在文字和言語中都不著痕跡。我想這是生的極度痛苦無解,繼而祈願身後安寧的心態。——蒼野(作家)


        《三人行》的語言、氛圍、藝術韻致的基調是收斂集聚,吮悲咀華,蒼涼凝重,沉實存樸,言近旨遠的。在作品的引領中,我們時而沉入深甕式的庭院和古井,感觸到秋深蟲葉的緩緩飄墜與無聲嘆息,時而置身寒夜冷寂的曠野,體悟那一片深致的孤獨和勇者潛行的空谷足音,時而引頸眺望沐浴輝煌天體的塌陷和噴發。我們的閱讀是一個體驗悲愴與壯麗的旅程,一次沉郁暢達的心靈浴。——張義奇(評論家)


        要克服偉人崇拜的心理障礙,作者要有人格平等的勇氣,他必須站在偉人的同一境地和其對面,與對像從容、深入、廣泛地對話。要使文學不僅僅是為偉人樹碑立傳,就必須寫出他作為人的真情狀多側面。在偉人傳記大量湧現的今天,需要強調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不是歷史性而是文學性。《三人行》以其創作實踐支持著我們的要求。它對歷史真實的尊重和文學性的凸現,也說明兩者並非不能相容而兼勝。——李傑(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線試讀
    章破落與困頓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魯迅
    1
    1893年,蘇州閶門碼頭。暗綠色河水中泊著各式的大小舟船,其中惹眼的是本年浙江鄉試主考殷如璋大人所乘的官船。他是陰歷七月二十以後路過這裡的,因為此地不是自己的主試之地,他對來客也就不大回避。近幾日內,就有許多心事重重、神情復雜的客人,踏過那閃悠悠的跳板,來到這寬綽的官船上,與艙房裡的主考大人暢敘。末了,當他們又踏過那閃悠悠的跳板走向碼頭時,神情就明朗得有如沉沉河水上那一抹明晃晃的陽光了。
    七月二十七,副主考周錫恩前來拜見主考大人。兩人一邊飲茶,一邊品評蘇州諸園各自的妙處。正在興頭之上,家人揭簾進來,呈上一個大信札。
    “老爺,剛收到的。”他的神態有些拘謹。
    “知道了!”殷大人就勢將信擲到茶幾上,朝他拂了拂袖子,“退下吧——”
    副主考不經意地乜了乜信封,端起了茶碗。
    “錫恩兄!”殷大人親切地呼道,“不知你以為滄浪亭的妙處如何?如璋以為它不像其他園子深藏密閉,而是復廊漏窗,疏朗開敞,內外一氣,自成格局。”他邊講邊閉上雙目,下頷頻點,似回味無窮。
    突然,一聲大喊如滾雷般轟進艙來,“老爺,銀信為什麼不給回條啊?”
    副主考一怔。
    “大膽!”殷大人拍案而起,滿臉怒容,朝艙外大喝一聲,“給本官將來人拿下!”
    “大人有事,錫恩就告辭了。”副主考放下茶碗,不緊不慢地說。
    “錫恩兄!”殷大人一把抓住他,將信硬塞到他手中,“此書還煩你啟視,否則……”
    副主考也不推辭,撕開封皮,展視,神色大變——

    章破落與困頓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魯迅
    1
    1893年,蘇州閶門碼頭。暗綠色河水中泊著各式的大小舟船,其中惹眼的是本年浙江鄉試主考殷如璋大人所乘的官船。他是陰歷七月二十以後路過這裡的,因為此地不是自己的主試之地,他對來客也就不大回避。近幾日內,就有許多心事重重、神情復雜的客人,踏過那閃悠悠的跳板,來到這寬綽的官船上,與艙房裡的主考大人暢敘。末了,當他們又踏過那閃悠悠的跳板走向碼頭時,神情就明朗得有如沉沉河水上那一抹明晃晃的陽光了。
    七月二十七,副主考周錫恩前來拜見主考大人。兩人一邊飲茶,一邊品評蘇州諸園各自的妙處。正在興頭之上,家人揭簾進來,呈上一個大信札。
    “老爺,剛收到的。”他的神態有些拘謹。
    “知道了!”殷大人就勢將信擲到茶幾上,朝他拂了拂袖子,“退下吧——”
    副主考不經意地乜了乜信封,端起了茶碗。
    “錫恩兄!”殷大人親切地呼道,“不知你以為滄浪亭的妙處如何?如璋以為它不像其他園子深藏密閉,而是復廊漏窗,疏朗開敞,內外一氣,自成格局。”他邊講邊閉上雙目,下頷頻點,似回味無窮。
    突然,一聲大喊如滾雷般轟進艙來,“老爺,銀信為什麼不給回條啊?”
    副主考一怔。
    “大膽!”殷大人拍案而起,滿臉怒容,朝艙外大喝一聲,“給本官將來人拿下!”
    “大人有事,錫恩就告辭了。”副主考放下茶碗,不緊不慢地說。
    “錫恩兄!”殷大人一把抓住他,將信硬塞到他手中,“此書還煩你啟視,否則……”
    副主考也不推辭,撕開封皮,展視,神色大變——
    這是丁憂[ 舊時稱為父母守喪為“丁憂”。
    ]內閣中書、浙江會稽[ 即紹興。
    ]人周福清賄買考官,打通關節的一封密函,稱已聯絡地方望族五姓子弟,共出銀子一萬兩,收買主考官,以取中舉人;並附銀子期票和五姓子弟名單,還約定了作弊的暗號。
    怒不可遏的殷大人,當即將信及一臉蠢相的送信人交給副主考,托他一並移交給蘇州府查辦,以明自己的心跡。
    當這一干人踏過閃悠悠的跳板時,船頭上的主考大人有點悵然若失,他分明又看到了昨天從昏暗暮色中走上這跳板的周福清——那老頭啊……
    送信人後移押浙江,審訊中供稱,他叫陶阿順,本是紹興城中陳順泉家傭工,今年七月間,周福清向陳順泉借他去伺候。七月二十五至蘇州,二十七周福清將信交給他,囑送至殷主考船上……因此無罪釋放。
    周福清自首投案,後判為“斬監候,秋後處決”。依大清律例,如秋後不予處決,則可再拖一年。
    其子周伯宜也被拘押,因“並不知情”,故隻受“斥革”處分,但從此不許再參加科舉考試。
    其長孫為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一場地塌天崩般的家庭大變故,正向這位小康人家的大少爺、書香門第之子的頭上壓來——這時,他隻有十二歲!
    2
    一彎瑟瑟冷月懸於寒江之上,素白的淡光將那艘烏篷船的身影襯得更黑,像是一個黑紙盒,在迷蒙的水汽中一沉一浮,一浮一沉。
    船是天黑盡時纔從紹興劃出的。“船頭腦”[ 紹興俗語,指專門以搖船為業的師傅。
    ]坐在後艙一邊用手使勁劃楫,一邊抓緊用腳躅槳,船頭激起了汨汨水聲,槳則發出了沉悶的嘎吱嘎吱聲。
    中艙,樟壽靠左,郁悶地坐著,兩隻瘦手托住下巴,凝視坐在對面的陰沉的母親。幾個匆忙中收拾好的布包,橫在母與子之間。
    十歲的二弟櫆壽[ 即魯迅二弟周作人。
    ]臥在前艙,將手伸出舷外,拍打著流水。
    “頭腦!”母親打破了沉默,對後艙輕聲而沉靜地吩咐,“不要向誰提起我家這兩個男丁。”
    “好的。就當今晚沒這碼事。”
    “老二!”她朝向前艙。
    櫆壽並不吱聲,隻管自個兒玩水。樟壽連忙爬過去,輕輕摟住他的小肩頭。兄弟倆平素感情極深,所以他並不掙扎,反而就勢依偎在大哥懷中。
    樟壽覺得弟弟的手涼津津的,連忙牽起衣襟替他揩拭。
    弟弟烏亮的小眼珠幽幽地閃著,樟壽覺得好像是看到了天邊那淒楚的小寒星。
    母親暗黑的大眼睛沉沉地泛著淚光,樟壽覺得好像是望見了半空中那慘白的大星星。
    “老大,老二!去大舅家躲躲。這可不比以前……端別人的碗,分別人的飯……耍不得娃娃脾氣……不過,也不必太低眉順眼呢……少吵,少哭,多喫,多想……”
    紹興到皇甫莊是三十裡水路,母親的話像潺潺的流水一樣,一直在兄弟倆的耳邊鼓湧著。
    3
    碩大的麻紗帳子垂在雕花大床上,帳門緊閉。淡淡的一縷煙香從帳子中鑽出來,飄飄冉冉,滿屋遊蕩,帳內一盞煙燈紅亮著。
    樟壽輕手輕腳走進屋來。
    “舅!”
    樟壽輕輕地喚著,也不敢去揭帳子——大舅父嗜好鴉片是很有名的,終日不下床,床下那雙干干淨淨的布鞋就是明證。
    “嗯……”帳內含含糊糊地應了一聲。
    “舅!”樟壽又叫了一聲,因為他太難見到大舅父一面了。
    咚咚咚,舅母端著早餐踏進屋來。她是後妻,沒有為舅父生有一男半女,所以終日是一副寂寞的臉相。她一聲不吭到了床前,撩開帳子,乒乒乓乓,將飯菜在床邊的矮桌上排列開來。
    舅父打了一個大呵欠,多毛的瘦腿從被子下伸出來,撐起身子,隻著短衣短褲,就伏在矮桌上大嚼起來。
    有許多飯粒從他嘴邊漏到床上,樟壽看著有些厭煩,就說:“舅!我走了,您老請慢慢喫。”
    “嗯……”這次的回答還是這樣含糊,但眼神卻再清晰不過了,是一團鄙夷不屑的惡白。
    樟壽的心一沉,但還是盡量挺直矮墩墩的身材,鎮定地往屋外走。
    “討飯的!”身後傳來舅父舅母的嘟噥。這一年中,他已聽了許多這樣的冷言冷語了。
    他孤零零地跑到河邊,獨自釣了很久的蝦。好像蝦子也懼他似的,好半天纔得到一兩隻,伶仃地躺在小瓷碗底。
    後來來了幾個赤腳的農家孩子,他們將自己釣到的蝦全傾在他的碗中。
    瞧著那活潑熱鬧的蝦族,他心中痴痴地想:蝦們也比我幸運啊!
    4
    “我們還是回去吧!”
    樟壽熱淚滾滾地對前來探望的母親說。
    魯瑞眼圈也紅了,使勁地點頭——是時,祖父看到自己牽累全家人受難不是辦法,就硬著頭皮到杭州府投案。主犯自首,別人的干繫相對就減輕了。
    跟著母親,深受刺激的樟壽與二弟離開舅父,回到了風雨飄搖的家中。
    周家祖居老臺門黑漆竹絲臺門的上方,從前曾掛著祖父的藍底金字的“翰林”匾,現在被取下來了。
    家中賣掉了二十多畝水田,纔打通了官府的一些關節,免祖父一死。但他還是被關在“斬監”裡,不知“候”到何年何月,纔會有一個明確的結局。因此他老人家的一呼一吸自然成了壓在全家人心上的一塊巨石。
    父親周伯宜雖然無罪開釋,但年輕時苦讀爭得的秀纔功名卻被革奪了。他心境惡劣到了極點,飲酒,吸大煙,丟筷子,摔碗,終於弄到了有一日——
    哇!
    一大口鮮血,汪汪地從父親口中噴湧而出,濺到地上,漬成紅浸浸的一大窪。
    家人急瘋了,連忙抱來一錠碩大的墨,在那碩大的硯臺中,轟隆隆地研。
    墨汁翻著烏黑烏黑的泡沫,傾入茶裡,匆匆遞到了他的手中。
    深深的黑蓋過了嘴皮上殷殷的紅。
    據說陳墨可以止血!這隻是中國傳統的“醫者意也”學說博大精深的小例證而已。
    待了幾日,父親好像稍稍有了一點精神。有一天,在大廳明堂裡同兩三個本家聊起話來。
    “唉!”一位長者長喟一聲,“甲午一役,我大清竟不敵彈丸島國,思之使人悲憤莫名。”
    “唉!”眾人也嘆息起來。
    父親青白的臉罩上了一層暗影,木然地發了一陣愣,艱難地掉過頭來,摸了摸樟壽圓乎乎的腦袋瓜,然後有氣無力、斷斷續續對他妻子說:“我們有四個兒子——我想——將來可以將一個往西洋去——一個往東洋去留學——”
    寬眼睛、大嘴唇、性格強毅的魯瑞使勁地點頭。
    伯宜瘦削的黃臉上泛起了溫和的笑意,獃滯的目光久久停在大廳上方那塊寫著“德壽堂”的匾上,停在兩旁柱子上的對聯上——


    品節祥明,德行堅定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這目光像刀子一樣,在樟壽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跡。
    沒過多久,家人驚恐地發現父親的腿腫脹起來,輕輕一按就是一個窩。
    5
    “老大,你把這件狐皮女襖拿到質鋪去當了吧!”
    “好的。”他沉靜地答道。
    “你可願意?”母親淒苦地問,她想起了充滿痛楚的那句紹興鄉諺“窮死莫去當,屈死莫告狀”,想起了樟壽這兩三年中進出當鋪所受的奚落與白眼。
    “願意。”他依舊是那麼沉靜地答道,默默地接過包袱,默默地向東咸歡河沿的“恆濟當”走去——這家當鋪的老板夏槐青是祖父舊交,以前祖父為官時,夏老板與他稱兄道弟,逢年過節,還互有贈禮,星星沾了月亮光,連樟壽也被尊奉為“王子”……
    幾位衣著鮮明,瀟灑風雅的公子,見了樟壽,停下,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樟壽佯裝不知,濃眉一挑,步履沉重,繼續走自己的路。
    很遠就可以看見“恆濟當”門前左面的牆壁上,有一個兩三米見方的碩大無朋的“當”字。以前樟壽一看到它,就有些心悸,現在見慣了,也就木然了。
    當鋪四周有高大堅固的圍牆,用整塊整塊的石板做牆腳,俗稱“包沿火牆”。它一防鄰居失火,二防挖洞偷盜,用心不可謂不周密。
    門框用大石條砌成,門用鐵皮包著,漆成黑色,百姓稱為“石庫臺門”。
    門框上方掛著一塊長方形的黑底金字招牌,上首橫書“恆濟”二字,正中是一個大“當”字,赫然地占了招牌的四分之三的地盤。
    樟壽跨進大門,穿過天井與廊檐,高而黑的櫃臺就撲入了眼中。
    他一輩子都記得這櫃臺,像個黑乎乎的大怪物,高得異乎尋常,有自己身長的兩倍,須仰著頭纔能把東西往上送。
    從櫃臺上鐵柵欄窗口中探出一隻長爪來,一把抓去了他的小包袱。
    “哦!又是周家的!”傳來了坐櫃的朝奉[ 當鋪職員的代名詞。
    ]的嘟噥聲。
    半晌,一張當票擲了出來,上面寫著比草書還難辨的張牙舞爪的當票字。這種字相傳是明末的傅山先生所創,它的妙處是當戶都認不得。
    “先生,請念念。”樟壽踮起腳,鄭重地將當票遞進窗口。
    “羊皮爛光板女襖一件——”朝奉的聲音悠悠揚揚,尾音延長了許多。
    “是狐皮!”樟壽幼稚的嗓音中已隱隱透出一種穩重。
    “哦?我再看看——對,是狐皮的——狐皮爛光板女襖一件——”這次,朝奉將“爛光板”三字咬得特別重。
    樟壽接過當票,也不再申辯——申辯無益,再好的東西落進當鋪,馬上就會破舊,不然當值怎能壓低呢?他年齡雖小,當齡卻長,自然通曉了這其中許多的機關埋伏。
    當他從賬房先生手中接過典當來的錢時,夏老板捧著白銅水煙袋踱出來了,一看,神采飛揚地叫了起來:“唉!又是周大少爺。尊府真不愧為翰林府,拖到如今,還有狐皮袍子讓我們開眼界……哈哈……哈哈……”
    樟壽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一陣悲涼直透心中。他渴望想出幾個刻薄的詞來,叫這老狗也難受難受,但他想不出,隻得快步奔出鋪外的街上,讓那快包不住的眼淚痛痛快快地流淌下來。
    他捏著從侮蔑的典當中得來的錢,急匆匆地趕到水澄巷&ldqu堂”藥店。當街的曲尺形櫃臺和他的身長一般高。櫃臺的藥店倌和他已十分熟稔,立即迎上來,從他那顫巍巍的手中接過那張嘩嘩直響的處方單。
    當他拿著藥包和剩錢趕回家中時,已是掌燈時分。母親斜斜地倚著門柱,焦慮地盼望著。她遠遠就看見了在迷茫的暮色中,長子那越來越清晰的短而瘦的身影。
    “老大,累不?”她一把將辛勞而受盡侮辱的孩子摟進懷中。
    他想告訴娘,我很累,特別是心更累。但他沒有說,反而搖頭,默默地將藥與錢交到母親手中。
    ……
    整整有四年的歲月,樟壽生命的歷程都被死死限制在當鋪與藥店這兩點之間了。


     



    6
    長大以後,他曾做了一個夢——
    他在陋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條狗在背後叫起來了。
    他傲慢地回顧,呵斥說:
    “呔!住口!你這勢利的狗!”
    “嘻嘻!”它笑了,還接著說,“不敢!我愧不如人呢。”
    “什麼?”他氣憤了,覺得這是一個極大的侮辱。
    “我慚愧:我現在還不知道區別銅和銀;還不知道區別布和綢;還不知道區別官和民;還不知道區別主和奴;還不知道……”
    他逃走了。
    “且慢!我們再談談……”它在後面大聲地挽留。
    他拼命地逃,盡力地跑……
    7
    1896年,農歷九月初六。
    父親躺在房裡大床上,燭光搖晃,忽明忽暗,映著青白臉色,映著漸漸暗淡的酒盅一樣深的黑眼窩。
    樟壽、櫆壽、松壽兄弟三人坐在床裡側,一聲不吭,像三隻伏在黑溝裡的小獸,驚恐地看著那隻越來越衰微的老獸。
    他哀痛的目光在三個兒子的身上遊移,聲音細如遊絲:“老——老四呢——”
    母親連忙把隻有四歲的椿壽叫醒,他在另一間床上早已睡熟了。她趕緊將他抱到伯宜床邊。
    父親嘴角抽了抽,眼珠子定住,進入了彌留狀態,隻有喉間還有憋出的沉悶的喘息聲。
    他喘了很久,很喫力;大家聽著,也覺得很久,很喫力。樟壽的心中竟至於電光一閃似的想道:還是快一點喘完了吧……他愛他的父親,希望他盡快地解脫。
    母親哽咽著,將父親考取生員時穿的緞馬褂給他換上。然後又把一卷《高王經》燒了,將紙灰捏在他無力的拳中——據說古時有人被處死刑,刑前念《高王經》千遍,受刑時刀槍不入,所以死者握有此寶,陰府受刑,興許也能減免些磨難。
    “父親!父親!!”孩子們悲慟地叫著。
    他不答應。
    母親幽幽地哭,樟壽沉沉地哭,櫆壽、松壽洶洶地哭。椿壽不哭——不是這個男兒堅強,而是已經又睡熟了,但馬上又被哭聲驚醒,就尖聲細氣地哭得死去活來。
    紹興舊例,三十六為本壽,人活到三十六歲以上而病死,算是已滿本壽,可稱為壽終正寢;如不滿此歲而死,算是夭亡。
    周伯宜生於1861年,算起來早滿本壽,誠屬周家一大幸事也。
    8
    乘人之危,本家長輩們不失時機地集會,商議重新分配族中房屋。
    商議的結果自然與孤兒寡母的弱者地位相稱,分給樟壽家的房子既差又小。
    本家長輩們面帶喜色,紛紛在契約上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樟壽,該你了!”他們和顏悅色,極懇切地將約紙和筆遞給他。
    深重的屈辱感塞滿了他的心。他沒動,兩手執拗地袖在袖筒中。
    “樟壽,簽!”這次近乎呵斥了。
    他壓住怒氣,平靜地對那些失去城府的花白胡子們說:“我不能!”
    “胡說!”花白胡子們全翹了起來,“你是長子,你不簽誰簽?”
    “還有祖父大人啊!不請示他,樟壽怎敢自作主張。”少年的話顯出十足的老成——一個少年不該有的讓人心痛的老成。
    “哦?!”翹起的花白胡子大多失望地伏下了,有幾根則不然,由翹到抖,越抖越烈,後干脆聲色俱厲地大罵起來——世道洶洶,人心不古,連這黃口小兒都敢頂撞白發叔祖……
    後來,樟壽去杭州監獄探望祖父,敘及此事,坐了六七年獄的周福清也隻有搖頭嘆息而已。頭搖累了,就向孫子講他從前愛做的那個不累人的美夢——把兩個兒子(伯宜、伯升)和樟壽培養成翰林,在周家臺門口懸一道“祖孫父子兄弟叔姪翰林”的匾額。邊講邊命樟壽仍要從塾師學八股文、試帖詩,所作詩文一定寄杭州送他審閱。
    樟壽不得要領,隻好模糊地點頭。
    臨走,祖父鄭重地拿出一本《恆訓》來,這是他在獄中絞盡腦汁撰寫的給子孫的家訓。
    樟壽翻了翻——


    勿信西醫;
    旅行中須防匪人,勿露錢財,勿告姓名;
    ……


    對祖父開的這些良方,樟壽隻有苦笑——家庭破敗到如此地步,真正的出路何在呢?
    有一日,本家的一位叔祖母熱心地與樟壽談閑天。
    “有許多東西想買、想看、想喫,隻是沒有錢。”樟壽嘆道。
    她詫異地說:“母親的錢,你拿來用就是了,還不就是你的麼?”
    “母親沒錢。”
    “可以拿首飾去變賣啊。”
    “沒有首飾。”
    “也許你沒有留心。到大櫥的抽屜裡,角角落落去尋去,總可以尋出一點珠子一類的東西……”
    這些話樟壽覺得似乎很異樣,便離開了她。但不知怎的,有時他又真想去打開大櫥,細細地尋一尋——隻是想而已。
    此後大約不到一月,族中就傳開了一種流言,說樟壽已偷了家裡的東西去變賣了,賣的就是珠子一類的東西。
    樟壽有如掉在冰水中。流言的來源,他是明白的,但他太年輕,罵不出來,自己反而仿佛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
    他受侮辱、壓抑、奚落,小小的心靈飽受野馬快意的踐踏;他的胸中塞滿了痛苦、憤懣、冤屈;他要反抗、呼喊、復仇……
    好,那麼,走吧!
    但是,哪裡去呢?故鄉人的臉早經看熟,連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他又總不肯學做幕友或商人——這是紹興衰落了的讀書人家子弟所常走的兩條路。他決心要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生。
    在災難中煎熬的母親體諒兒子的苦心,掙扎著川資,黃昏時分,將他送到西郭門外的夜航船上。
    “我們紹興有句古話,叫作窮出山,你要給娘爭口氣,好好讀書。”強毅的母親吩咐他。
    他點頭,憂傷地望著母親額上的深深皺紋,鬢邊的絲絲白發——再見了,母親!孩兒去遠了,再也不能為你分憂解愁了……
    樟壽先赴南京讀書,然後又東渡日本求學,其間易名為周樹人。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