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誰在舞臺中央:人藝那些角兒那些事兒(濮存昕作序推薦)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172-251
    【優惠價】
    108-157
    【作者】 方子春宋苗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藝術家  其他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ISBN】97878010388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801038807
    作者:方子春//宋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 

        
        
    "

    編輯推薦

    焦菊隱/歐陽山尊/夏淳/梁青/梅阡/田衝/方琯德/金犁/董行佶/陳國榮
    黃宗洛/金雅琴/牛星麗/陳憲武/劉爾文/楊青/宋垠/王文衝/馮欽/丁裡
    杜廣沛/張大爺/胡宗溫/朱琳/藍天野/狄辛/蘇民/鄭榕/朱旭/顧威
    吳桂苓/呂中/嚴燕生/濮存昕/楊立新/梁冠華/劉章春  ……  他們誰在舞臺中央
    一:此書出版恰逢北京人藝建成60周年,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
    二:人藝副院長濮存昕親自作序。藍天野、濮存昕、楊立新等人藝著名演員、藝術家親臨本書發布會和簽售會,為本書大力宣傳!
    小陶虹、方子哥等眾多知名藝人強烈微博推薦!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三聯書店總編李昕等知名出版人重點關注、推薦。
    三:作者方子春是人藝著名表演藝術家方琯德之女、當代著名演員方子哥之妹。繫我國著名文學流派桐城派作家方東樹之後,其文筆清新活潑,感情真摯濃郁,頗得桐城文風。
    四:作者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實地采訪了人藝老中青三代優秀藝術家,搜集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講述了焦菊隱、歐陽山尊、夏淳、方琯德、朱旭、濮存昕、楊立新、梁冠華等人藝四十餘位著名藝術家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囊獲了中國近現代的戲劇大家們對於表演和如何創作人物的獨門秘籍,是藝術家們寶貴的經驗和心血。不說教,不枯燥,教做人,說演戲。

     
    內容簡介

     作者、著名演員方子春女士,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實地采訪了人藝老中青三代優秀藝術家,搜集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講述了焦菊隱、歐陽山尊、夏淳、田衝、方琯德、金犁、黃宗洛、金雅琴、胡宗溫、朱琳、狄辛、蘇民、鄭榕、朱旭、顧威、呂中、楊立新、梁冠華等人藝四十餘位著名藝術家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作者宋苗先生親自拍攝了大量珍貴照片,記錄了很多精彩瞬間。作者感情真摯,語言清新;全書圖文並茂,情趣盎然,堪稱“人藝大腕們第一部口述實錄”。
    “清白做人,認真演戲”是我一生的座右銘。
    這刻骨銘心的教誨是眾多的叔叔阿姨言傳身教而來的。我要把這些寫下來告訴世人,讓人們看看我的父輩,他們也曾風華正茂,他們也曾艱辛曲折,他們是如何塑造舞臺上形態各異的人物,他們又如何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方子春

    作者簡介

    方子春
    祖籍安徽桐城,繫我國著名文學流派桐城派作家方東樹之後,國家一級演員。演藝之餘,勤於寫作,多有著作發表。

    宋苗
    童年成長於史家胡同56號人藝大院。畢業於清華大學,從事技術工作。閑暇之時,用鏡頭講述心中的故事。

    目錄
    【人藝大院的至愛親朋】
    焦菊隱 | 我的第一位恩師
    歐陽山尊 | 寬宏大量,壽比南山
    夏淳和梁青 | 我在大導面前“耍大刀”
    梅阡 | 我敬愛和敬畏的導師
    田衝 | 五月不敗的鮮花
    方琯德 | 祭日前的懷念
    金犁 | 笑對人生
    董行佶和陳國榮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黃宗洛 | 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金雅琴和牛星麗 | 金嘎嘎與不說話
    陳憲武 | 他的孩子們和他傳奇的一生
    劉爾文 | 溫和可親的一家人
    楊青 | 首都劇場的守護人

    【人藝大院的至愛親朋】
    焦菊隱 | 我的第一位恩師
    歐陽山尊 | 寬宏大量,壽比南山
    夏淳和梁青 | 我在大導面前“耍大刀”
    梅阡 | 我敬愛和敬畏的導師
    田衝 | 五月不敗的鮮花
    方琯德 | 祭日前的懷念
    金犁 | 笑對人生
    董行佶和陳國榮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黃宗洛 | 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
    金雅琴和牛星麗 | 金嘎嘎與不說話
    陳憲武 | 他的孩子們和他傳奇的一生
    劉爾文 | 溫和可親的一家人
    楊青 | 首都劇場的守護人
    宋垠 | 燈光大師
    王文衝 | 舞美大師
    馮欽 | 音效大師
    丁裡 | 道具大師
    杜廣沛 | 老戲單
    張大爺 | 人藝大院的鎮宅之寶
    【情繫臺前幕後】
    胡宗溫 | 一代名伶
    朱琳 | 話劇皇後
    藍天野 | 我石天琢
    狄辛 | 執著一生
    蘇民 | 儒雅今生
    鄭榕 | 八十歲以後纔會演戲
    朱旭 | 快活人生
    顧威 | 性情中人
    吳桂苓 | 臺下又一出
    呂中 | 從小角色中走出來的大演員
    嚴燕生 | 金字塔中的一員
    濮存昕 | 我終身的摯友
    楊立新 | 自強不息
    梁冠華 | 剪不斷的姐弟情緣
    劉章春 | 從演員到館長
    首都劇場 | 我心中永遠的聖殿

    前言
    推薦序
    子春與我是同窗。史家胡同小學六一班的同學。子春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老同學聚會時,她都是活躍分子。我們六一班為母校出了一本回憶錄,她是忙裡忙外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之一。
    子春與我更是北京人藝子弟。她父親是老革命,抗日時期的縣干部,熱愛藝術,話劇演員、導演這行他干了一輩子,要不然早就是大干部了。今年逢北京人藝六十周年,都說藝術源於生活,那一出出了不起的劇目、精彩的角色形像、一個個的大演員都出自史家胡同56號這個人藝宿舍大院兒。子春是在那兒長大的,因開朗的性格老人們都喜歡她,如今她又像小時候一樣挨家串門探訪人藝的老演員,大家仍像她小時候一樣歡迎她,向她講述臺前幕後,講述自己六十年的人藝情懷。
    現在采訪已成集,奉於讀者面前,為北京人藝六十周年又添上一筆精彩。我期望讀者朋友因這冊回憶錄更加了解、關注、喜愛北京人藝,成為人藝之友,多多走進首都劇場來看戲。
    自序

    推薦序

       子春與我是鄰居。一九八三年,我們兩家都是剛結婚不久,有了小孩,空政話劇團分給我們一棟舊瓦房,說是當年曹汝霖七姨太家的祠堂。房子在這個深宅大院的東側一個角落裡,倒是安靜,隻有兩家的孩子嬉笑哭鬧時會響起一陣交響曲般的動靜兒。
    子春與我是同窗。史家胡同小學六一班的同學。子春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老同學聚會時,她都是活躍分子。我們六一班為母校出了一本回憶錄,她是忙裡忙外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之一。
    子春與我更是北京人藝子弟。她父親是老革命,抗日時期的縣干部,熱愛藝術,話劇演員、導演這行他干了一輩子,要不然早就是大干部了。今年逢北京人藝六十周年,都說藝術源於生活,那一出出了不起的劇目、精彩的角色形像、一個個的大演員都出自史家胡同56號這個人藝宿舍大院兒。子春是在那兒長大的,因開朗的性格老人們都喜歡她,如今她又像小時候一樣挨家串門探訪人藝的老演員,大家仍像她小時候一樣歡迎她,向她講述臺前幕後,講述自己六十年的人藝情懷。
    現在采訪已成集,奉於讀者面前,為北京人藝六十周年又添上一筆精彩。我期望讀者朋友因這冊回憶錄更加了解、關注、喜愛北京人藝,成為人藝之友,多多走進首都劇場來看戲。

                                                                       濮存昕    2012 年 7 月 7 日
    自序
    我不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但北京人藝老宿舍——史家胡同 56 號院(現史家胡同 20 號院)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
    如果說,插隊時的縣宣傳隊鍛煉了我,空軍政治部話劇團培養了我,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給了我施展纔華的機會,那麼史家胡同的人藝宿舍,就是我的藝術搖籃。
    我們這代人幾乎與共和國一同成長。我即將進入甲子之年,回眸一望,無比感慨,似乎這幾十年什麼都趕上了。三反五反,大躍進,三年災害,文化大革命。上學時無書讀,結婚時號召晩婚,生育年齡隻讓生一胎,想努力工作時,下崗的又有我們。
    這一切給了我們這代人與命運抗爭的能力,而我的能力就來自我的搖籃。我的搖籃由眾多名家大腕輕輕推起,我在搖籃裡搖啊,搖啊,快樂地成長。他們對我如同己出,呵護有加,我可以隨意推開各家的門,看書喫飯;可以大聲說話,暢述自己的觀點。當我夾著輔導資料東家讀詩詞、西家學朗誦時,沒有一位前輩想到收我一分錢!如今我小有成績已是人過中年,感恩之情猶如使命一天緊似一天。
    自從有了博客,於 2008年開始,我懷著這顆感恩之心開始動手抒寫那些看我成長的叔叔阿姨們,我想通過這一篇篇真實的小故事告訴人們,那些似乎很神秘的藝術家臺前幕後的事情。說說他們與我家的交往,寫寫他們感人有趣的故事。我怕水平太淺,寫不了太深的情和義;我怕紙張太薄,裝不完太多的故事和道理。但我依然要通過這支拙筆告訴人們,醋打哪兒酸,鹽打哪兒咸,如今我這一招一式跟誰學的,一貫努力工作的態度是誰教的。
    “清白做人,認真演戲”是我一生的座右銘。這刻骨銘心的教誨是眾多的叔叔阿姨言傳身教而來的。我要把這些寫下來告訴世人,讓人們看看我的父輩:他們也曾風華正茂,他們也曾艱辛曲折,他們是如何塑造舞臺上形態各異的人物,他們又如何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我要說的話太多太多……
    舞臺隻有一個中央。有多少人曾經站在這裡,又有多少人夢想過這裡。然而,在時間的長河中,又有誰能永不離開?時光如梭,人來人往,你唱罷來我登場,我下臺去你又上。有多少人在這裡匆匆走過。
    當演員卸去鉛華,還之自我,人們依然在舞臺上,這又是另一個舞臺,自己的人生舞臺。這個舞臺纔永遠屬於你,你永遠是臺中央的人。人們是怎麼說來著: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舞臺,是演員心中永遠的聖殿。大幕拉開,演員們粉墨登場,在五光十色的燈光下,在千回百變的布景中,淋漓盡致地演繹著他人的故事。當大幕徐徐落下,曲終人散,燈光關閉,舞臺又是那麼的空寂。而當站在這空寂之中,你會感到有一種無聲的幻影縈繞在舞臺的每一個角落,它舞動著,述說著,不因空寂而離去,這就是藝術之魂!是把大師們一代又一代的藝術真諦融為一體的,不死的魂靈!

                                                  方子春      2012 年 9 月 9 日

    媒體評論

    子春與我是鄰居,子春與我是同窗,子春與我更是北京人藝子弟,今年逢北京人藝六十周年,都說藝術源於生活,那一出出了不起的劇目、精彩的角色形像、一個個的大演員都出自史家胡同56號這個人藝宿舍大院兒。子春是在那兒長大的,如今她又像小時候一樣挨家串門探訪人藝的老演員,向她講述臺前幕後,講述自己六十年的人藝情懷。現在采訪已成集,奉於讀者面前,為北京人藝六十周年又添上一筆精彩。我期望讀者朋友因這冊回憶錄更加了解、關注、喜愛北京人藝,成為人藝之友,多多走進首都劇場來看戲。
    ——濮存昕
    藍天野、濮存昕、楊立新等眾多著名藝術家出席《誰在舞臺中央》的新書發布會和簽售會。
    四大門戶網讀書頻道及北青報、北京晚報、新京報等眾多媒體隆重推薦!

    在線試讀
    濮存昕——我終身的摯友
    我還發現他是個有夢的孩子,常常活在自己的夢幻中。他這種時不時產生的雲裡霧裡的感覺持續了很多年,就是現在也能感覺到,讓人琢磨不透。也許這就是人們說的藝術氣質吧。
    要出書,出版社說請人寫個序。請誰呢?人家說,當然請你老同學、現任北京人藝副院長的濮存昕了。說實話,我很不想找濮存昕,他很忙,我知道隻要找他,他再忙也會寫,但這不是添亂嘛。左思右想還是拿起了電話。人,有的時候就這麼自私。
    從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大慶前我就開始和他約稿,他忙得四腳朝天根本沒戲。直到我要結稿了,他成了我這次組稿的最後一個采訪者。在這期間我隔三岔五地發個信息,提醒他不要忘記這件事,倒是小濮從南京來了個電話,把他的日程告訴了我,聽著他那疲勞的嗓音,我內心充滿歉意。哦,我不該叫他小濮了,我們認識有五十九年,大家姓氏前的“小”字該改成“老”字,老濮、老方了。
    那天老濮如約來到首都劇場,我跟在他身後第一次走進他的辦公室。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我曾來過這個房間,那時這裡還是資料室。對,應該是1977年,我還在二輕局的皮革宣傳隊,隊裡讓我演《兄妹開荒》,我來這兒查資料,資料沒查到,在排練場學了完整的動作,借了道具走的。奇怪,現在想想,學《兄妹開荒》不上歌舞團,跑人藝學什麼?真是,不論什麼事,人藝的孩子都先想到劇院,好像這裡是我們的家。
    小濮,哦,又錯了,老濮一進辦公室就開始把桌上的書和各種牛皮紙袋搬開,他翻看著,低沉著嗓子嘟囔著:“序我早就寫好了,可不知放哪兒了,剛在家裡找半天,沒有,夾哪兒了?”我看得出,長期的疲勞掛在他臉上。“咳,改了好多遍,我都能背下來了。”聽他這麼一說我趕忙勸道:“都能背還找什麼,算了,快坐下聊吧。”
    也許是因為我帶出版社的編輯一起去的,濮存昕的狀態進入地有些拘謹,甚至雜亂無章。後來談到演戲,談到目前劇院的狀況和他內心的狀態纔放松下來,可到最後時間早已超過兩個小時,讓我很是抱歉。
    我寫東西一般動筆較快,可濮存昕這篇文章卻遲遲沒有下筆。老濮說他給我寫序改了好幾回,最後落筆時內容都能背下來了。現在該我寫他了,也突然覺得很難,幾十年的交往不知從何著手。
    我又一次打開錄音,從采訪的開頭聽起,越聽越不滿意,雖然老濮談的還算本真,但和我認識的他似乎還是有距離。我不想寫人們知道的他或已寫過的他,我想寫一個別樣的濮存昕。哪樣的?哪樣的呢?嗯……這麼說吧,就是一個我眼中的再熟悉不過的老同學、老戰友、老鄰居。

    濮存昕——我終身的摯友
    我還發現他是個有夢的孩子,常常活在自己的夢幻中。他這種時不時產生的雲裡霧裡的感覺持續了很多年,就是現在也能感覺到,讓人琢磨不透。也許這就是人們說的藝術氣質吧。
    要出書,出版社說請人寫個序。請誰呢?人家說,當然請你老同學、現任北京人藝副院長的濮存昕了。說實話,我很不想找濮存昕,他很忙,我知道隻要找他,他再忙也會寫,但這不是添亂嘛。左思右想還是拿起了電話。人,有的時候就這麼自私。
    從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大慶前我就開始和他約稿,他忙得四腳朝天根本沒戲。直到我要結稿了,他成了我這次組稿的最後一個采訪者。在這期間我隔三岔五地發個信息,提醒他不要忘記這件事,倒是小濮從南京來了個電話,把他的日程告訴了我,聽著他那疲勞的嗓音,我內心充滿歉意。哦,我不該叫他小濮了,我們認識有五十九年,大家姓氏前的“小”字該改成“老”字,老濮、老方了。
    那天老濮如約來到首都劇場,我跟在他身後第一次走進他的辦公室。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我曾來過這個房間,那時這裡還是資料室。對,應該是1977年,我還在二輕局的皮革宣傳隊,隊裡讓我演《兄妹開荒》,我來這兒查資料,資料沒查到,在排練場學了完整的動作,借了道具走的。奇怪,現在想想,學《兄妹開荒》不上歌舞團,跑人藝學什麼?真是,不論什麼事,人藝的孩子都先想到劇院,好像這裡是我們的家。
    小濮,哦,又錯了,老濮一進辦公室就開始把桌上的書和各種牛皮紙袋搬開,他翻看著,低沉著嗓子嘟囔著:“序我早就寫好了,可不知放哪兒了,剛在家裡找半天,沒有,夾哪兒了?”我看得出,長期的疲勞掛在他臉上。“咳,改了好多遍,我都能背下來了。”聽他這麼一說我趕忙勸道:“都能背還找什麼,算了,快坐下聊吧。”
    也許是因為我帶出版社的編輯一起去的,濮存昕的狀態進入地有些拘謹,甚至雜亂無章。後來談到演戲,談到目前劇院的狀況和他內心的狀態纔放松下來,可到最後時間早已超過兩個小時,讓我很是抱歉。
    我寫東西一般動筆較快,可濮存昕這篇文章卻遲遲沒有下筆。老濮說他給我寫序改了好幾回,最後落筆時內容都能背下來了。現在該我寫他了,也突然覺得很難,幾十年的交往不知從何著手。
    我又一次打開錄音,從采訪的開頭聽起,越聽越不滿意,雖然老濮談的還算本真,但和我認識的他似乎還是有距離。我不想寫人們知道的他或已寫過的他,我想寫一個別樣的濮存昕。哪樣的?哪樣的呢?嗯……這麼說吧,就是一個我眼中的再熟悉不過的老同學、老戰友、老鄰居。
    1953年我們同年出生,他比我小四個月。我們的父輩同是人藝藝委會成員,同在演員二隊任正副隊長很多年。用蘇民叔叔的話說:“我和琯徳很好,從不吵架。”七歲,我和濮存昕在史家小學六一班相遇了,開始了至今的交往。小學同窗六載,文革又在小學多待了一年半。中學就近分配,我們同校不同班一年。之後我插隊,他去了兵團。
    在文革中人們為改變命運四處奔走,我開始考文工團,這期間我又時不時遇到他。記得我在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王稼祥老師家學習咽音發聲法,見過他;在濟南軍區前衛文工團的考場上遇到過他,後來他和我,還有一個小伙子又一同坐夜車去濟南參加三試。那天我們在硬座車廂整整坐了一宿,我困得東倒西歪的,這時小濮特仗義,他說:“你靠我肩膀睡吧,我不困。”老同學就是老同學,我就真靠他肩上一直睡到濟南。現在回想起來,那一晚,小濮的肩膀讓我壓得不定多酸痛呢!
    濮存昕從小就屬於那種扎人堆裡能被埋沒的小孩兒,內秀,又有點小聰明、小淘氣。我呢,屬於那種風風火火、大大咧咧的人。說實話,同班的前幾年,我幾乎都沒注意到他,直到三年級的一天,他跛著腿樂顛顛地走到我跟前,叫我“姑媽”。“誰?誰是你姑媽?!”年幼的我又羞又惱地斜瞪著一臉憨笑的他。“嗯,昨天你沒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我爸在臺上叫你爸‘舅舅’,那我不是該叫你‘姑媽’嗎?”嘿!這彎兒繞的!“我昨天是看了,那——那——那——也不許你叫我姑媽,再叫我,我給你告——告老師!”有口喫的我一著急更結巴了。他一看沒討成好,我反倒急了,隻好自己踮著腳訕訕離去。
    從此以後我纔注意到他,原來他也是人藝的小孩,就住在學校一牆之隔的內務部街胡同36號,那是他母親的銀行宿舍,他上學晚了就從房上翻過來。他愛畫畫,常寫板報到靜園纔回家。他還和女生跳皮筋,腿不好吧,還抬得特高。
    我還發現他是個有夢的孩子,常常活在自己的夢幻中。他這種時不時產生的雲裡霧裡的感覺持續了很多年,就是現在也能感覺到,讓人琢磨不透。也許這就是人們說的藝術氣質吧。
    我是個結巴磕子,他有小兒麻痺,我們在班上實在算不上優等生,可沒想到,N多年後,我在空政話劇團又遇到了濮存昕。此時他與李雪健等人已是學員班的戰士,我因從單位調過來所以按調干待遇,直接算演員。初到空政三年我們各在演員一隊和二隊,接觸不多,但隻要見面都會很親切。
    一日,濮存昕認真地來找我,告訴我他與空政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宛萍戀愛了,從此,宛萍從歌舞團過來總要到我這坐坐。後來我準備結婚,演出又忙,布置新房,老同學自然搭把手。我懷孩子時,我先生又去廣州學習,拉小床、扛米面又是老同學的事情。後來大家分了房子,做了鄰居,正趕上小濮下部隊,宛萍懷孕,兩家刷房子、油地板的活兒,我自然統一辦理了。
    我們的鄰居做了N多年,這期間在臺上我們隻合作過一次,就是《周郎拜帥》。他與王學圻演周瑜AB制,我飾小喬。也就是因為藍天野看了他的周瑜,纔把他要到了人藝。而我那個正當副院長的公公宋垠為避嫌,拒絕了讓我進人藝演員隊的要求,我被迫去了中國兒藝。我們工作分開了,鄰居又多做了幾年。
    2010年,我們的母校史家胡同小學70年校慶,我們1966年六一班的同學準備出本書,寫寫自己在史小的成長故事。濮存昕問我:“你給我一個寫稿的理由。”當時,我不假思索地說:“濮存昕,不管你承不承認,我們前半生幾乎在一起,同學們身上都有相互的影子……”“別說了,我寫。”沒過幾天濮存昕交來了稿子。
    人們總以為濮存昕是個風度翩翩、文質彬彬的人。其實他還是個很勤快、很細致甚至很有激情的人。那時我先生上班遠,平時我家裡換個煤氣或是什麼重活兒都是他。每年開春了,小院裡清理塵灰敗葉的也是他。有時我房間鑰匙忘了帶,撬開窗子爬進去開門的還是他。我們有事互相謙讓,兩個女兒一起玩耍,一起長大。說真的,和小濮一家做鄰居真是幸事。哎,你可別以為他是個溫和的人,他冷不丁干的事,你想都想不到。
    一天濮存昕來了,進門就問:“哎,前幾天你們家油地板的漆還有沒有?”我也沒問他干什麼用就把剩的半罐漆給了他。不一會兒,我就聽見院裡有人喊:“快去看,大門口有人寫標語啦。”寫標語?文革早過了,寫什麼標語呀?我也沒理會。過了一會兒,我去買東西走到空政大門口,看見在大門的對面牆上,用暗棗紅的油漆刷著幾個大字:“擁什麼軍,愛什麼民,修路是真的!”這幾個醒目的大字與我們大院門楣上為八一建軍節拉起的橫幅“擁軍愛民”正對著,特顯眼。這時有人議論:“本來嘛,看看這路,你挖完他挖,好好的路挖成這樣。這一下雨,看看,有人挖沒人修。”
    我們住的這同福夾道是個半截的死胡同。最裡邊是166中學,拐過來是婦聯宿舍、空軍干休所和空政話劇團。本來人就多,這路又跟安了拉鏈似的,今兒這個單位挖開合上,明兒那個單位挖開合上。不長的路,卻坑坑窪窪的不成樣子。平日裡還湊合,七月正是北京雨水多的時候,泥濘難走,苦不堪言。人們從這過嘮叨幾句也就完了,誰想今天來了這麼條大標語,夠膽大的。正當人們議論紛紛時,我悄悄走了。我心裡清楚這一定是濮存昕干的,那刷標語的油漆我認識啊!
    濮存昕進北京人藝後,我們的接觸漸漸少了,他忙我也忙。在兒藝和人藝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劇院裡,互相的了解少了許多。這次探訪是多年後我們第一次這麼認真地坐在一起聊戲,聊對人藝方方面面的感受。我發現他變化很大,但是與人為善的本質沒有變。
    說實話,我挺妒忌濮存昕的,他在空政話劇團時戲演得沒我多,表演水平也並不突出,可到北京人藝後各個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記得有一次在同學聚會上,我當著同學們的面認真地對他說:“小濮,過去我不服你,現在我還真服氣了。”為什麼服氣了?是因為人藝有太多的好老師,有良好的藝術氛圍,讓他撥高了,有了明顯的進步。
    我一直以為老濮到人藝會春風得意,沒想到,就是堅決借調他入人藝的藍天野叔叔,就首先讓他感覺到了演戲的難。而在他面對困難時又有那麼多老同志及時伸手幫他,這是多大的幸事啊!
    拿他在人藝排的第一個戲《秦皇父子》來說吧——東臨碣石巡遊時,扶蘇站在渤海之濱,面對大海,有一大段獨白。當時作為導演的藍天野老師提示了好幾次:面對大海,心中想著秦王朝的偉業。可小濮繃著個勁兒就是不過關。藍天野說他:“你怎麼這麼情緒化,假大空地演戲。”再看他,還是沒改變,導演就用重復排練十多遍的辦法來要求濮存昕,也可以解釋成這是對演員的懲治。一遍,兩遍,最後導演連看都不看,“再來一遍”。於是“再來一遍”。還是不看,“再來一遍”。當時所有場邊的人都在看,在議論,濮存昕臉上就掛不住了。可不行就是不行,假的表演怎麼能過關呢?
    十多遍之後,休息。濮存昕都不好意思回座位,拿著水杯在一旁發獃。這時鄭榕老師悄悄一招手:“小濮過來。”濮存昕就像落水時有人搭救一般向鄭榕老師走去。“小濮,說話別那麼說,放松。先解決放松,這是最基本的。為什麼你不放松?是因為你沒動作。不是詞兒,而得事兒,是意思的事兒。”鄭榕老師把小濮叫到門外,輕聲告訴他。鄭榕老師看濮存昕當時還是不理解,接著又用一個生活的例子演示了一遍。通過鄭榕老師的點撥,小濮茅塞頓開,明白之後趕緊回家練習。老一輩就是這樣真心真意地幫助年輕一代。
    其實濮存昕往臺上一站,同臺的鄭榕老師就知道濮存昕在表演上有什麼樣的問題,就想著要如何幫助他了。鄭榕老師最會輔導孩子們小品或朗誦,他教人時總是講自己走過什麼彎路,喫過什麼虧,用自己的失敗教訓教導年輕的演員。
    蘇民、濮存昕父子都演過曹禺名劇《雷雨》中的大少爺周萍。我很想知道父子同演一個角色是什麼感覺。濮存昕談到:“演周萍這個人物基本上是按我父親的方法演的,是學習,不是創作,隻是在自我條件上的區別。一天,任寶賢在排練廳門口看了一會兒,對我講:‘你演的太明白了。’就這一句話點醒了我,你按照創意和理解去演,按照設計好的安排去演,和用自己的體會轉化成生活在舞臺上的人去演,這是不同的。”
    “嗯,父子同演一個角色是這樣的,那父親當導演、兒子是主演時,感覺又是什麼樣的呢?”我的問題一提出,老濮自然就談到了他成功飾演的李白。
    他說:“現在演《李白》時,自我感覺化開了。在臺上,不是按照安排演戲,要八九不離十,在這個彈性幅度內晃,每天雖然不一樣,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但怎麼也跑不出一定的幅度,陰陽兩極的量是相輔相成的。這就是任寶賢老師點到的精髓。
    “影視表演上要追求自然,舞臺上不需要自然主義。在《李白》的創作中,我和父親在創作上曾有分歧。他要求我義憤、慷慨激昂多了一些,而我認為從頭到尾全都慷慨激昂也不成呀。我說不上來,但覺得不對,想把李白演得自然些。
    “比如第三幕,李白鋃鐺入獄,一人在讀莊子的《逍遙遊》,抒發自己情感的那段情節。他在監獄裡,在空寂的環境裡生活,一個多月沒人理,讀‘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我感覺,這裡應該松一些。老是慷慨激昂,幾場下來嗓子就啞了。老人就覺得,我這是電視劇演壞了,追求自然。我說,自然不是蒼白和平淡,自然是上天入地、張弛自如、寧靜如弱草、奔放如驚濤。
    “再說二十年前排《李白》時,是改革開放初期,社會問題突出,當時腦體倒掛,出租司機都比知識分子掙錢多,知識分子想通過李白這個角色來吶喊,作者郭啟宏也是想通過李白宣洩中國知識分子抑郁多年的心情。今天不用拿李白說事,還原到角色本身,演了一個真實的、出入自由的李白,像孩子一樣的天真,不高興時破口大罵,高興起來喜笑顏開、忘乎所以,喝起酒來一醉方休,唱起歌來無拘無束。”
    老濮這段話講得多好啊,知己知彼,切中時弊。塑造人物,要走進人物的內心,也要走出來,運用激情與技巧去完成角色。
    老濮在影視舞臺三棲上都有不俗的表現。他總結道:“影視方面學來的東西正確地運用到舞臺,鄭榕老師和董行佶老師在觸電以後返回舞臺,再反省自己的舞臺表演,都有一定的突破。其實就是一個表演空間的問題。在舞臺上就是小聲說話,也要用腹腔的氣息推出臺詞,觀眾纔能聽到。同理,李雪健在《橫空出世》中表演,當時沒有麥克風,在大戈壁上對著一個師的官兵講話也要大聲喊。
    “我們完成的是向前輩學習,然後摸索著找到自己演戲的方法。有些地方脫胎出來了,但是他們身上好的東西讓你看得目瞪口獃。要說創作方法,《甲子園》剛建組,朱旭老師早就拿著《易經》在讀了,領會角色。因為老藝術家生活中隻有這一件事情。我們能做到嗎?把周圍的事全放下?不可能。什麼都想得到,錢要掙,戲要演,名要有。
    “林兆華讓演員放掉自己形成的東西,演員找到了辦法和感覺,你先放下,隻有放下後再生成的感覺,纔是真。從排練場的第一天開始,演員艱難地找到了辦法,每天執著這個方法,戲就演死了。找到了,好,已經儲存在演員的心中,每天再用真實的生活狀態調動它,這纔是最後的結果。
    “很多演員不喜歡林兆華,是因為他要打掉演員自有的習慣,我跟他排戲,每次都能回到原點,每次都不一樣。他排的所有寫實的戲全都賣座,比如最近的《窩頭會館》,而實驗劇目全都賠錢。他仍舊執著地探索,他是學者型的導演,是位前衛的觀眾的導演。”
    “他該調到實驗話劇院去,”我插嘴道:“戲劇實驗沒錯,但不能把人藝的風格改變了,不能搞一家之言,似乎誰都不如他。”
    老濮嘴角一撇,笑了一下,沒理我,接著說:
    “在戲劇專業上,想要為更多觀眾服務就要通俗一些,林兆華就是不認同。什麼是俗?藝是俗,文是雅,文藝就是雅俗共賞。他排生活劇手拿把掐,《窩頭會館》讓大家自己來,到關鍵時一停,指點一下。新的戲一定不能隻停留在《雷雨》和《茶館》上,有太多的可能性。今天我沒落伍,真是從林兆華那收獲到的。排現代戲我也成,排古裝戲和荒誕戲也成。空著臺,不看對手,哇啦哇啦地和觀眾說話,實際上是和對手說話,這種演法全世界都這麼演了,這是林兆華告訴我的。”
    我沒有打斷老濮,心想,不看對手,哇啦哇啦地和觀眾說話的表演方式,早在莎士比亞的劇目中和許多使用間離效果的表現手法上屢見不鮮了,在空政話劇團時王貴導演就用過多次,老濮有些忘了。
    我們的談話還在繼續:“這次排《蔡文姬》,向刁光覃老師學曹操,興趣盎然,每天演出化妝時曹操的一句臺詞老在嘴裡念叨:‘那他是在追慕他們的祖先吧。’我們繼承老戲,復排老一輩創作的角色,也像在追慕自己的祖先。我們是經過人藝老前輩們的培養,也在追慕,但是我們也出去玩兒,演現代戲和實驗戲,玩完了又回來。
    “有矛盾沒關繫,和老一代的演法不同也不怕,我要判斷和我同時代的觀眾需要的是什麼,和他們有什麼關繫,是否產生共鳴。我代表觀眾,演他們的人生。不僅在戲,在動作表面,而要在心理、精神、生活中,有臺上臺下的交往,纔能成為觀眾喜愛的演員,這就是傳承和發展的關繫……”
    老濮還在絮絮叨叨地講著,早已過了預定的時間。他談的東西有些我贊同,有些我反對,有些我還需要思考。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許多年,濮存昕一直在認真領悟演戲的真諦,做人的本真。認真演戲,清白做人——本著這個原則無論何時也錯不了。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