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丁文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376-545
    【優惠價】
    235-341
    【作者】 宋廣波 編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科學家  考古學/地質學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0352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0203522
    作者:宋廣波編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3月 

        
        
    "

    內容簡介
    《丁文江卷》所收,主要包括三方面:丁文江先生科學方面的文章、政論以及遊記。科學方面的文章,主要側重於普通讀者易懂的部分,專門的地質學論文(多數用英語撰寫)盡量不收。政論方面,有代表性的文章基本都收入了。為便於讀者從整體上把握丁文江先生的思想與學術成就,本編未將科學文章、政論分類編排。

    丁文江有文學天纔,他的古文、白話文俱佳。讀其《漫遊散記》《蘇俄旅行記》,不僅能為其優美的文筆打動,還能得到多種知識滋養:裡面既有地質旅行的記載,又有地理、人種、邊地民族語言以及風土人情等引人入勝的描繪。


     

    作者簡介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蘇泰興人。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先後留學日本、英國。1913年創辦地質研究所,任地質研究所所長兼地質調查所所長。1919年隨梁啟超到歐洲。1921年任北票煤礦公司總經理。1922年籌建中國地質學會。1923年發起“科學與人生觀”論戰。1924年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1926年任淞滬商埠督辦公署總辦,推行新市政。1929年組織西南地質調查隊。1931年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1932年參與創辦《獨立評論》。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總干事,建立基金制度,創建評議會。代表性地質報告收入《丁文江先生地質調查報告》,另有《*新地圖》《爨文叢刻(甲編)》《梁啟超年譜長編》等。

    宋廣波,山東章丘人,1970年生。先後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研究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學術史。出版有《丁文江年譜》《胡適與紅學》等著作。


     

    目錄
    導言
    送嘉定秦君汾東歸序
    上農商總長書(節錄)
    改良東川銅政意見書
    對地質研究所畢業生的訓詞
    《地質彙報》序
    哲嗣學與譜牒
    答關於《我們的政治主張》的討論
    忠告舊國會議員
    五十年來中國之礦業
    重印《天工開物》始末記
    一個外國朋友對於一個留學生的忠告
    歷史人物與地理的關繫
    玄學與科學——評張君劢的《人生觀》導言

    送嘉定秦君汾東歸序

    上農商總長書(節錄)

    改良東川銅政意見書

    對地質研究所畢業生的訓詞

    《地質彙報》序

    哲嗣學與譜牒

    答關於《我們的政治主張》的討論

    忠告舊國會議員

    五十年來中國之礦業

    重印《天工開物》始末記

    一個外國朋友對於一個留學生的忠告

    歷史人物與地理的關繫

    玄學與科學——評張君劢的《人生觀》

    玄學與科學——答張君劢

    玄學與科學的討論的餘興

    少數人的責任——燕京大學講演稿

    謝家榮編《地質學》序

    赫胥黎的偉大

    徐霞客遊記

    重印《徐霞客遊記》及新著《年譜》序

    中國地質學者的責任

    所謂北平各大學合理化的計劃

    中國政治的出路

    假如我是張學良

    自殺

    廢止內戰的運動

    假如我是蔣介石

    抗日的效能與青年的責任

    我所知道的朱慶瀾將軍

    給張學良將軍一封公開的信

    評論共產主義並忠告中國共產黨員

    公共信仰與統一

    再版《中國分省新圖》序

    我所知道的翁詠霓——一個朋友病榻前的感想

    我的信仰

    實行統制經濟制度的條件

    關於國防的根本問題

    徐君光熙行述

    民主政治與獨裁政治

    中央研究院的使命

    再論民治與獨裁

    現在中國的中年與青年

    科學化的建設

    蘇俄革命外交史的一頁及其教訓

    實行耕者有其地的方法

    我國的科學研究事業

    《爨文叢刻》自序

    為湯中之子湯晉遺著作的序言

    漫遊散記

    蘇俄旅行記

    丁文江年譜簡編


     

    媒體評論
    在君先生是一位有辦事纔的科學家,普通科學家未必長於辦事;普通能辦事的,又未必精於科學。精於科學而又長於辦事如在君先生,實為我國現代稀有的人物。



    人纔之訓練,不過為事業之發端;研究之精神,必須確立;堅強之中心與重要之設備,必須創設。中國地質調查所之發展,在效能方面,能有今日之超越地位,實為丁博士紀功碑之一也。

    ——葛利普

    在君確是新時代良善有用的中國人之代表;他是歐化中國過程中產生的的菁華;他是用科學知識作燃料的大馬力機器;他是抹殺主觀,為學術為社會為國家服務者,為公眾之進步及幸福而服務者。這樣的一個人格,應當在國人心中留個深刻的印像。

    ——傅斯年


     

    在線試讀
    導言
    基於丁文江在中國科學和其他方面的卓越貢獻,學界對他有不少敬稱,如“中國的赫胥黎”、“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學術界的政治家”等。若要全面評述丁先生的生平、思想、學術、事功,非一篇導言所能承擔。這裡,主要圍繞“丁文江與科學”、“丁文江與政治”兩個方面(即其一生事功中兩個主要的方面),略作評述。

    地質學是中國早發達的一門科學。地質學史的頁,即中國科學史的頁。作為公認的開創中國地質學的重要的先驅與丁文江一同創業的章鴻釗說:“……回想到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時候,便不得不推丁先生為人了。”(章鴻釗:《我對於丁在君先生的回憶》,載《地質論評》,第1卷,第3號,1936年6月);翁文灝則說:丁文江“是中國地質學界中個獵人”(翁文灝:《對於丁在君先生的追憶》,載《獨立評論》,第188號,1936年2月);友人葛利普說:“建造中國地質學之基礎,及擘畫其發展之途徑,丁文江博士實具之功績”(葛利普:《丁文江先生與中國科學之發展》,載《獨立評論》,第188號,1936年2月);學生輩的楊鐘健說:“推動中國的地質學力的”,是“丁文江先生”(楊鐘健:《中國地質事業之萌芽》,載《地質論評》,第12卷,第1、2合期,1947年2月)。,丁文江充分利用其辦事纔具 按,這裡所謂辦事纔具,可用葛利普的話做個注解:過人之能力,遠大之眼光,弘毅之魄力與勇氣,識見所及,均能力行之而成事實。(參見葛利普:《丁文江先生與中國科學之發展》,載《獨立評論》,第188號,1936年2月。),成功營造了地質學在中國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而地質學的成功,不僅催生了幾門相關科學,也為其他科學的發展、進步發揮了表率作用。作為“科學化深的中國人”,丁文江把提倡、推動科學研究視為己任,在這一點上,沒有第二個人可與之相比。由他挑起的“科學與人生觀”論戰,在當時即被認定為開的“空前的思想界的大筆戰”參見梁啟超:《關於玄學科學論戰之“戰時國際公法”——暫時局外中立人梁啟超宣言》,見《科學與人生觀》,上海,亞東圖書館,1923;胡適:《孫行者與張君劢》,見《科學與人生觀》。;而從整個中國科學化運動的角度講,它是有力亦有影響的科學精神宣傳運動。1934年丁文江任中央研究院總干事後,不僅把這個國家科學機關建立在長久、合理的發展基礎上,而且以科學的態度、高遠的眼光,布局、規劃整個國家的科學研究事業,其貢獻之巨大、影響之深遠,早已彪炳史冊。要之,在丁文江身上,恰到好處地彙集了“科學研究的先行者”、“科學思想的傳播者”、“科學事業的組織者”等多重角色。丁文江是當之無愧的民國科學史上影響的人物。
    先從地質學說起。導言

    基於丁文江在中國科學和其他方面的卓越貢獻,學界對他有不少敬稱,如“中國的赫胥黎”、“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學術界的政治家”等。若要全面評述丁先生的生平、思想、學術、事功,非一篇導言所能承擔。這裡,主要圍繞“丁文江與科學”、“丁文江與政治”兩個方面(即其一生事功中兩個主要的方面),略作評述。



    地質學是中國早發達的一門科學。地質學史的頁,即中國科學史的頁。作為公認的開創中國地質學的重要的先驅與丁文江一同創業的章鴻釗說:“……回想到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時候,便不得不推丁先生為人了。”(章鴻釗:《我對於丁在君先生的回憶》,載《地質論評》,第1卷,第3號,1936年6月);翁文灝則說:丁文江“是中國地質學界中個獵人”(翁文灝:《對於丁在君先生的追憶》,載《獨立評論》,第188號,1936年2月);友人葛利普說:“建造中國地質學之基礎,及擘畫其發展之途徑,丁文江博士實具之功績”(葛利普:《丁文江先生與中國科學之發展》,載《獨立評論》,第188號,1936年2月);學生輩的楊鐘健說:“推動中國的地質學力的”,是“丁文江先生”(楊鐘健:《中國地質事業之萌芽》,載《地質論評》,第12卷,第1、2合期,1947年2月)。,丁文江充分利用其辦事纔具 按,這裡所謂辦事纔具,可用葛利普的話做個注解:過人之能力,遠大之眼光,弘毅之魄力與勇氣,識見所及,均能力行之而成事實。(參見葛利普:《丁文江先生與中國科學之發展》,載《獨立評論》,第188號,1936年2月。),成功營造了地質學在中國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而地質學的成功,不僅催生了幾門相關科學,也為其他科學的發展、進步發揮了表率作用。作為“科學化深的中國人”,丁文江把提倡、推動科學研究視為己任,在這一點上,沒有第二個人可與之相比。由他挑起的“科學與人生觀”論戰,在當時即被認定為開的“空前的思想界的大筆戰”參見梁啟超:《關於玄學科學論戰之“戰時國際公法”——暫時局外中立人梁啟超宣言》,見《科學與人生觀》,上海,亞東圖書館,1923;胡適:《孫行者與張君劢》,見《科學與人生觀》。;而從整個中國科學化運動的角度講,它是有力亦有影響的科學精神宣傳運動。1934年丁文江任中央研究院總干事後,不僅把這個國家科學機關建立在長久、合理的發展基礎上,而且以科學的態度、高遠的眼光,布局、規劃整個國家的科學研究事業,其貢獻之巨大、影響之深遠,早已彪炳史冊。要之,在丁文江身上,恰到好處地彙集了“科學研究的先行者”、“科學思想的傳播者”、“科學事業的組織者”等多重角色。丁文江是當之無愧的民國科學史上影響的人物。

    先從地質學說起。

    丁文江開創中國地質事業,先從培養人纔做起。1911年,中國習地質者,僅章鴻釗、丁文江二人。章氏早在1911年就擘畫了地質調查事業的周詳計劃,但因缺乏專門人纔,所有計劃均無從著手。1913年1月,丁文江一到北洋政府任職,即把培養地質調查人纔作為要務,一手創辦了以造就地質調查員為目的的地質研究所。該所開我國成功創辦地質教育之先河,它培養的18名畢業生,均成長為中國地質界的臺柱;它的辦學經驗,則很好地傳承於不同時期的中國地質*門。

    其次,丁文江作為地質調查所的創辦人、首任所長,在困難的環境下使之成為中國地質學得以持久、合理發展的重心,成為民國時期中國有成績的科學研究機關。科學研究重在實踐,地質科學尤然。作為中國人做野外工作的人,丁文江格外重視野外調查和動手能力,他不僅以身作則,萬裡長征 1919年丁文江自謂:“……然此七年中,文江南遊於滇黔,東遊於皖浙,西至晉秦,東北至魯,今年復遊歐美,計先後居京師,實不及四載……” (丁文江:《〈地質彙報〉序》,地質調查所印行,1919年。),並嚴格地將其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傳之於他的團隊翁文灝回憶說:“在君先生的實地工作,不但是不辭勞苦,而且是有方法。調查地質的人,一手拿錐打石,一手用指南針與傾斜儀以定方向測角度,而且往往須自行測量地形,繪制地圖。這種方法,在君先生都一絲不苟的實行,而且教導後輩青年也盡心學習。”(翁文灝:《對於丁在君先生的追憶》,載《獨立評論》,第188號,1936年2月。)。經數年努力,丁文江終於可用事實駁斥外國人說中國人不擅長野外工作的偏見。參見丁文江:《〈地質彙報〉序》。毋庸諱言,限於當時的人力、財力,丁文江領導的區域地質調查的範圍,僅限於北方五省,調查的資源也僅限於煤、鐵。但是,在地質調查所,研究的氛圍是濃厚的,研究的標準是可靠而又嚴格的。丁文江對學術著述要求極為嚴格,絕不輕易發表地質報告。他認為:“所貴於官書者,以其精且備也”,他恨“割裂抄襲以成書,標竊一時之聲譽”(丁文江:《〈地質彙報〉序》)。同時,為謀長久發展,丁文江等也大量搜集圖書並建立地質圖書館,購置儀器完善實驗室,充實地質博物館,印行專門刊物《地質彙報》、《地質專報》,充分利用外國科學家來華工作之機,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等等。這些工作均繫地質學發展、進步之必要條件。這裡,以地質圖書館為例來略作說明。早在建所之初,丁文江就有規劃:所中附設圖書館,搜集地質圖籍,以為研究之資料。參見丁文江:《工商部試辦地質調查說明書》,載《政府公報》,第339號,1913年4月17日。蓋因科學研究非有相當之參考書籍不可,而這又絕非個人所能置備,必須有公共機關專門為之方可。地質調查所的藏書,主要得之於三途:征調、購置、交換。1913年2月3日,丁文江曾代工商總長草擬公函,向各省民政長征調地學圖書(以方志為主)。次年,因野外調查增多,丁又代農商總長草擬致稅務督辦、交通部、參謀本部、京師大學、北洋大學、京師圖書館、中國駐俄公使等公函,征集地圖。由此,方志、地圖收藏成為地質圖書館的一大特色。而購置地學書刊,更可顯現初創者之苦心孤詣。當時從國外購書的辦法是:凡美國出版之書,由留美人員葉良輔購置;歐洲出版之書,委托瑞典中央博物館的哈勒博士經理,並請周贊衡、朱家驊襄助;但因這類書籍和舊出期刊、雜志繫出版多年,原機關已無存本,須向舊書店搜購,或須囑托專家輾轉訪覓,方能獲得。朱家驊回憶說:“民國九年,他(按,指丁文江)為地質調查所彙集有關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德文雜志圖書,要我替他在德國選購,這樣纔和他開始通信。”(朱家驊:《丁文江與中央研究院》,見胡適等:《丁文江這個人》,153頁,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又可參考地質調查所編印之《中國地質調查所概況地質圖書館》(地質調查所15周年紀念刊),27頁,1931年。 1919年,丁文江隨梁啟超赴歐考察期間,曾廣泛搜求、購置各種地學圖書;回國後,即開始籌劃興建地質圖書館。經過募捐丁文江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就能募集之巨款,也與他數年來的廣種善因分不開。當時捐款的,主要是礦業界企業。其所以願意慷慨解囊,主要是因為它們在經營過程中,經常得到地質調查所的無償幫助:不論是測量礦區,或是繪制地質圖、化驗礦質、決定打鑽地點,隻要是真正辦礦的人,地質調查所都願意幫助其工作、幫助其計劃,個人與機關都不收任何的酬報。(參見丁文江:《我國的科學研究事業》,載《申報》,1935年12月6日。)、設計等煩瑣工作,該圖書館於1921年落成。中國的幾代地質人都承認:中國地質學輝煌成就的取得,與這座藏品豐富、管理完善的專業圖書館是分不開的。楊杏佛曾指出,提倡科學,“當以研究為終始,然研究非盡人可能也。必有專家,有書報,有儀器,有金錢與時間,然後可行” 楊杏佛:《科學與研究》,見《科學通論》,217頁,上海,中國科學社,1934。。事實上,丁文江創辦地質調查所之種種步驟,與此說相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隻有這樣,地質調查所纔成為堅實的地質科學研究中心。

    1922年,丁文江、章鴻釗、翁文灝等發起成立了中國地質學會。丁在成立會上演講稱:

    本會將為我們從事的科學的原理和問題,提供一個充分和自由討論的機會。而在我們的政府機關中,則必須集中精力於經常性的工作上,因而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本會還為我國各地的科學家定期召開大會,這樣的交流和交換意見必然有益於所有的與會者,從而在我國的科學生活中形成一個推進的因素。丁文江:《中國地質學會之目的》,載《中國地質學會志》,第1卷,1~4期,1922年,8頁。

    歷史證明,中國地質學會在中國地質事業中所發揮的推進作用遠遠超過了丁文江的期冀。作為一個嚴肅的學術團體,該會定期召開學術會議,而會刊《中國地質學會志》以反映地質科學、權威的研究成果為特色,被國內外廣大讀者視為中國地質界水平的學術刊物。中國地質學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地質學已走上體制化發展的道路。

    地質學的成功,直接催生了幾門相關科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地圖學。這幾門科學的進步,均與丁文江有密切關繫。古生物學與地質學關繫近,因為地質學家要判定地層,對古生物化石的認定至關重要。1910年代,中國無古生物學家,丁文江在西南地區采集的化石不得不送到美國去鋻定。地質研究所缺乏古生物學教授,丁文江就勉為其難地親自授課。有鋻於此,丁文江派門人周贊衡到瑞典學習古植物學,並設法邀請哥倫比亞大學古生物學教授葛利普、在英國獲地質學碩士學位的李四光到北京大學地質繫任教(同時在地質調查所兼職),後來的中國古生物學人纔多出自葛、李二人門下。他又在地質調查所創辦《中國古生物志》,使之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刊物。所有這些,使古生物學在數年之內就發展成一門成熟學科。

    在20世紀中國科學史上,有一件轟動全世界的科學發現,那就是1929年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而丁文江是主持這項工作的新生代研究室的名譽主持人,他曾多次帶學生來這裡實習。丁文江對地圖學也極其關注,前文已述,他從1910年代就開始廣泛征集各類地圖,並在此基礎上完成地圖學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申報》地圖。關於丁文江倡導並主持此地圖的編纂,可參考拙編《丁文江年譜》的有關記述,這裡不再贅言了。

    以上科學活動均與丁文江、地質調查所有密切的聯繫,此外,地質調查所還從事地震、燃料、土壤研究。所以,可以這樣說:地質學是中國科學中的“母科學”。

    再說丁文江對傳播科學的貢獻。

    1910年代,在中國,科學傳播的陣地有二:一為1915年在美國創刊的《科學》,一為同年在上海創刊之《青年雜志》(即後來的《新青年》)。前者的創辦主體是1914年成立的中國科學社,後者的主體則是以陳獨秀、胡適為領袖的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文藝群星們。《科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播科學新知,該雜志聚攏了一批接受過嚴格科學訓練的新留學生,包括任鴻雋、楊杏佛、胡明復、金幫正、鄒秉文、鄭宗海、黃昌谷等。他們在《科學》上廣泛、深入地闡釋了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極好地承擔起宣傳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思想的任務。隻是,這個留學生刊物在國內幾乎沒有什麼影響。與《科學》並時的《新青年》高舉“賽先生”大旗,對樹立科學的權威地位功不可沒。但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們從來沒有像《科學》那樣認真地討論過“科學”是什麼,所以新文化運動的研究者們在充分研究了“賽先生”之後,常不約而同地得出結論:新文化運動派筆下的科學隻是停留在“口號”的層面上。化:《對於五四的再認識答客問》,見餘英時等:《五四新論》,69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有的研究者則指出:“賽先生”還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現代科學,而是人們針對中國的社會狀況,選擇一些現代科素,重新加以闡釋,用來批判傳統思想,並以此來建構新的民族精神的思想武器。參見任定成:《科學方法論的三個方向》,見《北大“賽先生”講壇》,207頁,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但是,異常弔詭的是,當時國人心目中的“科學”,卻主要是來自《新青年》,而不是《科學》。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不外有二。,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的新文化運動是當時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流;第二,國人尚未見到科學所帶來的好處,對其意義和價值尚未能切身感受到,因而盡管有科學社諸君子大力宣傳,難免顯得空洞,難以產生共鳴。

    丁文江並沒有參與《科學》、《新青年》的科學宣傳工作,其時,他正全力地從事著開創中國地質事業的工作。丁文江是先從事具體的科學研究並在從事的學科領域打開局面後,再宣傳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而任鴻雋、楊杏佛、胡明復等以“中國科學社”為中心的科學家群體,是先做宣傳的工作,後從事具體的科學研究。丁氏從事科學宣傳工作,有影響者,是他挑起並以主角的身份參與的“科學與人生觀”論戰。這場論戰是科學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已為眾所公認,對其研究亦層出不窮。對其具體論點,這裡不擬申論,隻想強調:這是規模的一場科學思想傳播運動。它的實際影響,遠遠超越了之前的《科學》、《新青年》所做的工作。自此以後,人們對科學的理解更加深透,科學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之所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原因是:

    一,以丁文江為代表的科學派陣營,既包括當年中國科學社的成員如任鴻雋、新文化運動派的胡適,還有當時中國從事具體科學研究的丁文江、章鴻釗、王星拱、唐鉞等人,這些本來在宣傳科學時互不連屬的人來了一個大集結。

    二,丁文江參與論戰時,以他為代表開創的中國地質學的成績,已經得到國人的認可,人們已經看到科學帶來的好處與實惠——這可以從地質圖書館得到巨額捐款得以證實。由此,科學的威信開始在國人心中逐步加強。

    三,這次科學宣傳活動,是通過“論戰”的方式進行的,彼此觀點針鋒相對,孰優孰劣,觀眾自然容易做出判斷。

    科學派的大獲全勝,不僅限度地宣傳了科學思想,而且摧毀廓清了次世界大戰以來懷疑科學的思潮。因為,在一戰後反思科學的大潮流下,梁啟超、梁漱溟、張君劢等人的思想是會重創剛剛起步的中國科學化運動的。這時,丁文江振臂一呼,起而論戰,帶領一班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哲學家向張君劢發起全面反擊,進一步闡釋西方科學的基本含義和對中國現代文化的影響,實在是中國科學運動的大勝利,值得研究科學史、科學思想史的人大書特書的。所以,丁文江挑起“科學與人生觀”論戰,其功績絕不亞於開創中國地質事業。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