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十字軍東征:計劃與組織,理性與信仰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史學理論
    【市場價】
    971-1408
    【優惠價】
    607-880
    【作者】 美克裡斯托弗·蒂爾曼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史學理論  歷史研究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392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2039245
    作者:[美]克裡斯托弗·蒂爾曼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3月 

        
        
    "

    編輯推薦

    十字軍東征是一場綿延了數百年的戰爭,對中世紀歐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往的研究往往關注的是十字軍東征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而本書作者克裡斯托弗·蒂爾曼則獨闢蹊徑,利用豐富的史料和論據討論深惟重慮的準備工作。從招募宣傳到籌集資金、從船隻到攻城器械……這部詳盡的著作以全新的視角探究這段不同尋常的歷史,帶我們重新思考中世紀盛期理性與信仰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繫。

     
    內容簡介

    在中世紀,曾有成千上萬的歐洲人離開自己的家園,踏上追尋信仰之路,而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終帶來的是一場綿延數百年的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話題,也由此誕生了諸多經典之作。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書作者克裡斯托弗·蒂爾曼注意到了這項研究中常常被忽視的內容:事無巨細且耗資巨大的準備工作。以此為出發點,他探討了在籌備東征時,有關政治、宣傳、財務、後勤等方面的計劃與組織要點。並進一步得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結論,那就是在宗教狂熱的掩蓋下,還有理性的動機在指導著發起十字軍東征的人們。那些人知道他們希望達成什麼樣的目標,並且會運用實用的方法來達成其目標,實際上,是理性讓宗教戰爭成為可能。

    作者簡介

    克裡斯托弗·蒂爾曼(Christopher Tyerman)


    牛津大學十字軍史教授、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Hertford College)的歷史研究員和導師,同時也是牛津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的中世紀史講師。他寫了大量關於十字軍東征的著作,包括《上帝之戰:十字軍東征新史》(God’s War: A New History of the Crusades)和《關於十字軍東征的討論》(The Debate on the Crusades)等。他還是企鵝經典版《次十字軍東征編年史》(Chronicles of the First Crusade)的編者。

    目錄
    目 錄
    年表
    地圖列表
    引言


    理性的基礎
    善於思考的戰士
    這是上帝的旨意
    烏爾班的遺產
    法律
    復仇
    騎士精神
    物質獎賞



    年表
    地圖列表
    引言


    理性之貌
      理性的基礎
      善於思考的戰士


    第二章 戰爭有理
    這是上帝的旨意
    烏爾班的遺產
    法律
    復仇
    騎士精神
    物質獎賞
    精神獎賞
    政治


    正名失敗
    第三章 廣而告之
      集會
      教皇特使與布道者
      書寫
    第四章 勸導
      理論
      時機
      地點
      聽眾
      語言
      道具、表演和戲劇性
      兩位布道者
    第五章 招募與獎賞
      戰爭的背景


    獎賞的背景
    第六章 參加十字軍的人
      領主和領主權
      非貴族


    女人
    共同聯盟


    “窮人”
    第七章 十字軍遠征的成本
      預算
      十字軍戰士的酬勞
      賬目
      成本
    第八章 為十字軍遠征出資
      以特權出資
      變賣資產
      贖金和中央投資
      稅收


    得失
    第九章 協調
    第十章 健康與安全
    第十一章 補給
      食物



    船運
    攻城機器


    第十二章 戰略
    知道去哪裡


    有宏大的戰略嗎?



    結論


    注釋
    參考文獻

    前言

    1979年3月初,牛津的一個陰冷潮濕的夜晚,一位初出茅廬的歷史學家正在考試學院戰戰兢兢地進行著一場講座,零星的聽眾有的點著頭,這位演講者則在疑惑他為什麼要開始講。門開了。進來的有中世紀的騎士、穿著鎖甲的士兵、吟遊詩人、墮落的修女(穿著漁網裝,衣服開叉到大腿)、麻風病患者(效果是用蜜蠟做的),還有其他奇裝異服的人。他們高唱著“這是上帝的旨意!”(Deus lo volt!),遞給演講者一塊木片(裝在一個鼻煙盒裡),懇請他帶他們去耶路撒冷,然後就湧向了隔壁的酒吧。演講者和聽眾們也很快加入了他們,一同為打斷他的思緒而松了一口氣。後來,在當地報紙的頭版頭條顯著刊載了這場微不足道卻充滿年輕活力的小鬧劇的原因,就是這場講座的標題:“如何計劃一場成功的十字軍東征”。


    1979年3月初,牛津的一個陰冷潮濕的夜晚,一位初出茅廬的歷史學家正在考試學院戰戰兢兢地進行著一場講座,零星的聽眾有的點著頭,這位演講者則在疑惑他為什麼要開始講。門開了。進來的有中世紀的騎士、穿著鎖甲的士兵、吟遊詩人、墮落的修女(穿著漁網裝,衣服開叉到大腿)、麻風病患者(效果是用蜜蠟做的),還有其他奇裝異服的人。他們高唱著“這是上帝的旨意!”(Deus lo volt!),遞給演講者一塊木片(裝在一個鼻煙盒裡),懇請他帶他們去耶路撒冷,然後就湧向了隔壁的酒吧。演講者和聽眾們也很快加入了他們,一同為打斷他的思緒而松了一口氣。後來,在當地報紙的頭版頭條顯著刊載了這場微不足道卻充滿年輕活力的小鬧劇的原因,就是這場講座的標題:“如何計劃一場成功的十字軍東征”。


     


    在隨後的30年間,類似的鬧劇會盡量被避免。後來我被人伏擊,要我為一場以計劃為主題的研討會準備論文,舊時的回憶突然就從塵封中湧現。正是這番邀請激勵我搜集想法和素材,結集成本書,所以我必須要感謝伏擊我的那兩個人——馬克·惠托(Mark Whittow)和尼古拉斯·科爾(Nicholas Cole)。後來在牛津、劍橋、都柏林、聖路易斯、紐約的聽眾們為我的想法提供了贊同意見。我必須要感謝約翰·斯梅德利(John Smedley)為我提供了次機會,來發表我關於十字軍戰士酬勞的觀點。我很高興也有義務要記下我在某些方面欠下傑薩林·伯德(Jessalynn Bird)、提姆·格爾德(Tim Guard)和凱文·劉易斯(Kevin Lewis)的人情。我還有責任要感謝從事本書相關主題研究的其他學者,我將在尾注中列出,不過有幾位要特別提一下:馬丁·奧雷爾(Martin Aurell)、大衛·克勞奇(David Crouch)、大衛·阿夫勒(David d’Avray)、皮爾斯·米切爾(Piers Mitchell)、阿蘭·穆雷(Alan Murray)、約翰·普萊爾(John Pryor)。沒有牛津的圖書館和其中的工作人員,就不會有這本書。我在兩個學院中的同事——托比·巴納德(Toby Barnard)、羅伊·福斯特(Roy Foster)、魯斯·哈裡斯(Ruth Harris)、大衛·霍普金(David Hopkin)、羅賓·萊恩·福克斯(Robin Lane Fox)和大衛·帕羅特(David Parrott),都可能是在不經意間就向我提供了許多支持和靈感。我的經紀人喬納森·勞埃德(Jonathan Lloyd)一如既往高效,無人能敵。我的編輯西蒙·溫德爾(Simon Winder)讓我可以保持率直。他及他在艾倫·萊恩(Aller Lane)和企鵝的團隊再次樹立了一個既照顧感受又保持高效的出版榜樣。這本書要獻給那些目前能比大多數人更強烈地理解充足供應有多重要的人。


    克裡斯托弗·蒂爾曼


    牛津


    2014 年11 月11 日

    媒體評論

    媒體推薦:


    “一部傑作……內容豐富、清晰,且富有人情味。”——《每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蒂爾曼的研究所達到的深度和廣度令人震驚……可以細細品味他的睿智。”——《星期日泰晤士報》


    “不朽之作……其成功之處在於細節:讓人窺見各種不同的個性、令人想起個人英雄主義和悲劇。”——《愛爾蘭時報》

    在線試讀
    章 理性之貌
    在宗教改革之後,批評者和辯護者不約而同地對十字軍東征中所並存的信仰和暴力情有獨鐘。無論被認為是崇高的或是蠱惑人心的,是勇敢的或是殘暴的,是誠實的或是偽善的,是忠貞的或是天真的,是充滿堅定信念的或是腐壞墮落的,十字軍戰士們的這些宗教情懷始終不斷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對於他們的內在文化、心理能力,或是除了軍事訓練外的其他教育水平等方面則很少關注。現代人所描繪的中世紀騎士的形像常常都像是一個卡通剪影,身材健壯魁梧、殺人如麻、衣著華麗、身披熠熠生輝(間或血跡斑斑)的鎧甲、身手不凡、為愛英勇,這樣一種完全過時的人物形像會受人愛戴,不過或許也帶著一絲高人一等的輕蔑。十字軍戰士過去會讓人感覺格外陌生,因為他們相信可以通過戰鬥而得到救贖,相信殺戮是上帝的旨意。當然,這樣的錯誤理解在近代漸漸開始改變。十字軍東征的組織過程中反映出的是極為不同的另一面。戰爭要取得成功需要經驗,需要冷靜的頭腦,需要理性思考的能力,無論是在構想上還是在實戰中,中世紀時人們對於這一點的認知毫不遜色於當代。

    理性的基礎
    理性的運作需要精神上的積極組織、調查與推論。隻是通過對現像的觀察,或是通過被動的信息收集,並不能推動有意義的理性思考,除非這一切條理清晰纔有助於得出結論。否則的話,那所收集的信息也不過像是街頭巷尾的八卦一般。理性可以通過調查來獲知真相。在12世紀的學術、哲學、法律乃至政府層面,“調查”(inquisitio)和“真相”(veritas)是兩大流行詞彙,這並非偶然。有人說,理性調查在社會中的核心地位“是中世紀後期留給現代世界的一份厚禮……是西方文明保守好的秘密”。理性既可以運用在抽像思考中,也可以運用在現實觀察中。現代許多的理性思考都認為其本質上是智力活動,是通過搜集證據,進而用透明且公開的方法來試圖說服其他理性之人相信一個事實。在一個相信世界是上帝創造且遵循神的規則的社會中,理性還具有倫理道德面,即如何好地過體面的生活,這與尤金·韋伯(Eugene Weber)所謂的價值理性(或說是信念)以及形式嚴謹的封閉的理性體繫(例如法律和法律流程)並存。理性既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免於受到社會的影響。亞歷山大·穆雷(Alexander Murray)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理論,他將理性在中世紀文化中的崛起歸因於經濟商業化帶來的社會渴望與流動性,以及隨之而來的數學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評判理性在中世紀的作用時,社會和文化背景至關重要。理性或許是的,但理性的表現方式卻是捉摸不定的。

    理性之貌


    在宗教改革之後,批評者和辯護者不約而同地對十字軍東征中所並存的信仰和暴力情有獨鐘。無論被認為是崇高的或是蠱惑人心的,是勇敢的或是殘暴的,是誠實的或是偽善的,是忠貞的或是天真的,是充滿堅定信念的或是腐壞墮落的,十字軍戰士們的這些宗教情懷始終不斷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對於他們的內在文化、心理能力,或是除了軍事訓練外的其他教育水平等方面則很少關注。現代人所描繪的中世紀騎士的形像常常都像是一個卡通剪影,身材健壯魁梧、殺人如麻、衣著華麗、身披熠熠生輝(間或血跡斑斑)的鎧甲、身手不凡、為愛英勇,這樣一種完全過時的人物形像會受人愛戴,不過或許也帶著一絲高人一等的輕蔑。十字軍戰士過去會讓人感覺格外陌生,因為他們相信可以通過戰鬥而得到救贖,相信殺戮是上帝的旨意。當然,這樣的錯誤理解在近代漸漸開始改變。十字軍東征的組織過程中反映出的是極為不同的另一面。戰爭要取得成功需要經驗,需要冷靜的頭腦,需要理性思考的能力,無論是在構想上還是在實戰中,中世紀時人們對於這一點的認知毫不遜色於當代。


     


    理性的基礎


    理性的運作需要精神上的積極組織、調查與推論。隻是通過對現像的觀察,或是通過被動的信息收集,並不能推動有意義的理性思考,除非這一切條理清晰纔有助於得出結論。否則的話,那所收集的信息也不過像是街頭巷尾的八卦一般。理性可以通過調查來獲知真相。在12世紀的學術、哲學、法律乃至政府層面,“調查”(inquisitio)和“真相”(veritas)是兩大流行詞彙,這並非偶然。有人說,理性調查在社會中的核心地位“是中世紀後期留給現代世界的一份厚禮……是西方文明保守好的秘密”。理性既可以運用在抽像思考中,也可以運用在現實觀察中。現代許多的理性思考都認為其本質上是智力活動,是通過搜集證據,進而用透明且公開的方法來試圖說服其他理性之人相信一個事實。在一個相信世界是上帝創造且遵循神的規則的社會中,理性還具有倫理道德面,即如何好地過體面的生活,這與尤金·韋伯(Eugene Weber)所謂的價值理性(或說是信念)以及形式嚴謹的封閉的理性體繫(例如法律和法律流程)並存。理性既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免於受到社會的影響。亞歷山大·穆雷(Alexander Murray)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理論,他將理性在中世紀文化中的崛起歸因於經濟商業化帶來的社會渴望與流動性,以及隨之而來的數學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評判理性在中世紀的作用時,社會和文化背景至關重要。理性或許是的,但理性的表現方式卻是捉摸不定的。


     


    理性的反面並不是無知、渴求、欲望、感情、經驗,甚至不是否認,而是愛德華·格蘭特(Edward Grant)所說的“啟示”。中世紀盛期的許多腦力勞動都是在努力平衡這兩股力量。接受造物主上帝的存在並不代表要排斥對上帝所造世界,即大自然的理性探索,反過來說,如果堅信上帝並不存在,也並不妨礙人們對宗教進行研究。不過,若是相信上帝,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一些上帝的干預行為,這些行為看似凌駕於他所創造的自然秩序之上,也就是所謂的神跡。盡管這些上帝存在於宇宙之中的跡像也可以得到理性上的解釋,正如托馬斯·阿奎那試圖要做的那樣,但這些跡像還是漸漸被單獨歸成一類“超自然”事件,這個詞是13世紀時創造出來的,間接地贊美了對人和自然的理性研究的發展過程。現代人常會錯誤地認定,如果一個前提如今被認為是錯誤的或難以接受的,那麼從這個前提出發的任何理性思考本身也會被認為是不理性的。13世紀西歐學術界的一個重大項目就是要將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的科學、政治和倫理哲學融入基督教思想中。這成了當時有影響力的思想家阿奎那的神學的基礎。亞裡士多德對自然世界的闡釋或許未必全對,但卻並不是缺乏理性的。除非亞裡士多德早就精通了哥白尼的天文學、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物理學、達爾文的生物學等科學,卻還依然堅持他的理論,隻有那樣纔可以認為他是不理性的。拒絕接受客觀證據是不理性的;但嘗試理解你認為自己所觀察到的和所知道的事,並不是缺乏理性的行為。正如前面所說的,無知、缺乏信息,這些在本質上都不能稱為是不理性的。


     


    事實上,這種認識上的不足,再加上當時社會的遠大抱負,反而給這個時期注入了某種刺激,進一步推動人們對神學、哲學和教會法律進行理性的研究。例如,因為想要為上帝的存在提供理性證明,坎特伯雷的安瑟倫(Anselm of Canterbury)發表了自己的本體論論述《宣講》(Proslogion,1077/1078),這本身也是對現實或推論的中世紀懷疑論的一種評論。通過查問權威文本,對其中的矛盾處和疑難點進行探尋、解釋和釋疑,這種嚴謹的學術調查方法首先是由彼得·阿伯拉德(Peter Abelard)所開創的,尤其是在他的《是與否》(Sic et Non,約1121)中,這部著作中包含了理性過程的經典程式:“有疑問我們纔會去調查,經過調查我們纔能見到事實真相。”首先提出的問題是:“必須要有理性,纔能讓人類的信仰得以完整嗎?或者並非如此?”這種通過探尋來獲知真相的方法成了中世紀學術方法的基礎,並且在12世紀和13世紀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大學中成了學術調研方法的主流。大學的課程遵循兩種理性討論的模式,都是從古典教育中演化而來,一種是文學(artes liberales),包含三藝(文化、修辭和邏輯);一種是數理學,包含四藝(算數、幾何、音樂和天文,其中天文實際上指的是星相)。接受過這些學科教育的人們在十字軍東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成了顧問、組織者和積極的參與者。


     


    仰賴理性的調查,而不是順從地接受被揭示的上帝的真理,這並不僅僅是接受過學校教育的人(其中也不乏女性)纔有的特征。理性思考的運用,由此帶來的益處,以及產生的需要,在整個社會中都顯而易見。整個十字軍東征的時期,也就是從11世紀末開始的時期,恰好也是整個世俗社會接納理性的思考和行事習慣的時期。從基本的意義上說,這也許不過是對思慮周詳的贊美,並將其升華為一種名為謹慎(prudentia)的美德。這種俗世的智慧可以通過教育、知識或經驗獲得,在各處都能發揮用處,無論是在商人的賬房裡,還是在建築師或工程師的工作間裡,或是身為法官或陪審員在法庭上時。教會法庭會尋找證人,調取文檔,聽取辯論,後纔由法官做出裁決。漸漸地,例如在英格蘭,世俗法庭的傳統審判形式(通過酷刑或搏鬥)也在某種程度上效仿起教會法庭,開始聽取證詞和證人的誓言,由陪審員來為事實做見證。即便是愚笨的領主也會主持正義,無論他多麼富有,都未必能完全肆意妄為。同樣,在經營莊園、佃戶管理、維護權利等方面,理性也能成為方便的工具,不論是十字軍東征的領導者們還是追隨他們的騎士對此都同樣熟悉。理性的證明並不限於法庭之上。聖物常常被批評者們認定為中世紀宗教中相當古怪和愚昧的一種傳統,當時的人們竟然會信奉木片、斷石、破布、遺骨,還相信這些能帶他們去往上帝,獲得永生。中世紀教會中一些有權有勢的人也同樣抱有這樣的焦慮。遺物和與此相關的信仰體繫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可信程度。基督教徒的懷疑,以及他們對證據的要求,幾乎可以追溯到和基督教起源一樣久遠的時代,從“懷疑者托馬斯”的故事就可見一斑。次十字軍東征中著名的一段故事就證明了鋻別可以引發多麼大的爭論和混亂,也證明了尋找客觀解決方案的需要有多迫切。1098年6月,十字軍在安條克(Antioch)疑似發現了聖槍(據說是耶穌在十字架上受刑時刺穿他側腹的矛頭),有人認為是這件聖物激勵著十字軍戰士們在不利的條件下戰勝了摩蘇爾(Mosul)的阿塔貝格(突厥首領),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但從一開始,就有懷疑者質疑這件聖物的真實性,也質疑發現這件聖物的彼得·巴塞洛繆(Peter Bartholomew)所見到的幻像的真實性。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再加上十字軍陣營中的政治競爭,幾乎要徹底瓦解這次遠征行動了。幾個月後,人們試圖為這一事件下一個定論,於是進行了對巴塞洛繆施以火刑的司法審判,而就像這類酷刑一貫的結果一樣,終依舊無法消除意見分歧。審判的內容是,巴塞洛繆手持這件所謂的聖物走過一連串燃燒的木頭。如果他存活下來,就能證明聖槍是真的。在審判中,巴塞洛繆在酷刑中死去了。但支持他的人們堅持認為,他身上的傷不是火燒造成的,而是因為審判後暴民的襲擊。多年以後,因為沒有意見一致的裁斷,這個傷痛依舊影響著爭論雙方在撰寫編年史時的描述。


     


    盡管後沒有成功,但在嘗試解決聖槍的爭議時,人們采取的依舊是理性、縝密的方式,想要盡可能公平地平息疑慮,讓人們可以透明、一致且客觀地理解上帝的裁決。這反映了教會的總體政策,即排除那些偽造的、買來的或偷來的聖物的邪惡圈套。次十字軍東征的編年史作家中投入、學術地位也的諾讓的吉伯特(Guibert of Nogent,約1060—約1125)猛烈抨擊了蘇瓦松(Soissons)的聖梅達教堂(the church of St Médard)自稱擁有的耶穌的乳牙。聖物茲事體大。通過吸引朝聖者的奉錢,經過認證的聖物可以為擁有它的教堂或修道院帶來可觀的財富。而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後,這個問題變得更為棘手了,因為此後有大量聖物被投入市場中,其中包含一些在西方早就受到崇拜已久的聖物的復制品。這樣的事並不鮮見。1098年的安條克聖槍的競爭者就展示在君士坦丁堡,而這些十字軍戰士們在一年前纔看到過。1204年後,拜占庭的聖物擁入市場,讓問題急劇惡化。那些收到掠奪而來的聖物的人們必須自己保證這些聖物是真的,而不是花錢買來的。勃艮第的克呂尼修道院(abbey of Cluny)的修士羅斯坦(Rostang)詳細記錄了1206年,聖克萊芒的頭顱捐獻給他們修道院的具體情況。為了讓人相信其真實性,羅斯坦從捐贈者,也就是當地領主塞西的達爾馬斯(Dalmas of Sercy)那裡得到了一段詳盡的口頭描述,講述了聖徒的頭顱是如何被找到的,又是如何在希臘守衛的鼻子底下被偷出來的。這段故事讀起來頗為生動,但這段記錄的目的隻是要證明這件聖物的真實性,以及作為新物主的合法性。聖物贗品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和普遍,終於在1215年羅馬舉行的第四次拉特蘭公會議上,頒布了一項法令來整飭聖物行業。新出現的聖物必須得到教皇的認證。其目的是防止信徒被騙,“說謊的故事或造假的文件在各地屢見不鮮,隻是因為人們渴望從中獲利”,而羅馬教廷的認證體繫也無法從這種渴望中幸免。幸好克呂尼的羅斯坦不辭辛勞地寫下了聖克萊芒頭顱的這段傳奇。羅斯坦和拉特蘭公會議上的神父們都明白書面記錄有多重要。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