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漢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全二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史學理論
    【市場價】
    1854-2688
    【優惠價】
    1159-1680
    【作者】 趙敏俐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史學理論  歷史研究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529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28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52952
    作者:趙敏俐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2年在首都師範大學召開的“漢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學術論文集之一,參會學者多為該領域權威專家,這些論文在會議召開之後,陸續發表於各種權威學術期刊,產生了良好的學術反響,現在按專題結集出版,以紀念此次盛會,並為今後的漢代文學研究提供一份寶貴的文獻材料。這是所有與會學者共同的心願,也包含了他們對學術發展的熱情期待。本書體繫清晰,學術價值突出,涉及漢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多個方面,關繫到文學、音樂、政治、思想、宗教等各個領域,創獲豐厚,對新世紀的漢代文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作者簡介
    趙敏俐,男,1954年生,1987年12月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文學與文化、中國古代詩歌與音樂等。出版《兩漢詩歌研究》、《中國詩歌通史》(主編兼漢代卷著者)等著作多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150餘篇,以署名人獲*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特等獎等省部級獎多項,主持完成國家重大及*重大課題等項目多項。
    目錄
    漢代文學綜合研究..................................... . . ........................1
    漢初文學的秦文化語境................... . . . .............................許志剛 3
    讀書仕進與精思著文
    ——論漢代官僚士大夫與文人文學之關繫............................ ...趙敏俐 20
    漢武帝時代兩越西南夷開發之爭及文章創作中的文化地理觀.......... .........王德華 43
    漢晉之間的青土隱逸及其文化意蘊...........................................陳君 61
    漢代詩歌研究..................................................................79
    《古詩十九首》札記...................................................... 黃靈庚 81
    漢鐃歌《石留》句讀、箋注與本事考論........................................劉剛88
    漢鐃歌與北朝樂府民歌之比較..............................................高人雄 104
    《秋風辭》與漢武帝天漢年間的精神世界....................................柏俊纔 115
    漢代上層文人心態與東漢文人五言詩幻滅感..................................舒大清 125
    《列女頌》文體特色及遭六朝批評冷遇原因..................................陳麗平 135
    漢鐃歌《將進酒》作時及其他

    漢代文學綜合研究..................................... . . ........................1


    漢初文學的秦文化語境................... . . . .............................許志剛 3


    讀書仕進與精思著文


    ——論漢代官僚士大夫與文人文學之關繫............................ ...趙敏俐 20


    漢武帝時代兩越西南夷開發之爭及文章創作中的文化地理觀.......... .........王德華 43


    漢晉之間的青土隱逸及其文化意蘊...........................................陳
    君 61


    漢代詩歌研究..................................................................
    79


    《古詩十九首》札記...................................................... 黃靈庚 81


    漢鐃歌《石留》句讀、箋注與本事考論........................................劉
    剛88


    漢鐃歌與北朝樂府民歌之比較..............................................高人雄 104


    《秋風辭》與漢武帝天漢年間的精神世界....................................柏俊纔 115


    漢代上層文人心態與東漢文人五言詩幻滅感..................................舒大清 125


    《列女頌》文體特色及遭六朝批評冷遇原因..................................陳麗平 135


    漢鐃歌《將進酒》作時及其他


    ——兼論漢代的宴會歌詩評詩風氣......................................韓高年
    142


    論漢代人纔培養、選撥對《詩經》的影響....................................韋春喜 150


    樂府總章考論............................................................許繼起 170


    論清代乾嘉詩壇對漢代詩歌的接受..........................................胡小林 188


    關於《迢迢牽牛星》釋讀的兩個問題


    ——兼及庾信的《七夕詩》與蘇軾的《漁家傲·七夕》詞.... ..............冷衛國 196


    試論建安時期詩歌創作的代言現像..........................................
    林大志 203


    劉楨的氣論及文學實踐.............................................謝建忠
    孫歡喜 216


    論漢代寓言詩及與其他文體之關繫...................................
    王 莉 劉運好 233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四首簡釋............................................姜曉東 246


    從服飾看漢樂府的世俗性與娛樂性


    ——以《羽林郎》為中心...............................................劉 玲 261


    漢代辭賦研究...................................................................277


    論賈誼《弔屈原文》......................................................朱曉海 279


    東方朔與屈原.............................................................方
    銘 297


    從武化到文化之轉變談漢大賦的形成........................................汪春泓 311


    西漢社會轉型對王褒文學創作新變的影響....................................龍文玲 336


    趙壹、禰衡詠鳥賦研究.....................................................楊
    允 348


    枚乘的創作、思想與行跡論略


    ——以對其作品語源的考察為中心......................................趙建成
    358


    劉歆《遂初賦》的創作背景及其賦史價值.....................................徐
    華 373


    關於司馬相如“東受七經”................................................魯紅平 389


    西漢賦家的郎官身份對其賦作的影響........................................蔡丹君 399


    班彪《北征賦》和杜甫《北征》之比較研究...................................史
    文 417


    漢代散文研究...................................................................427


    史遷筆法:定褒貶於論贊..................................................李洲良 429


    蘊涵褒貶與敘事需要的稱呼


    ——以《項羽本紀》中對項羽稱呼的變化為例..................... ......凌朝棟 440


    論漢代奏議的議政內容....................................................王啟纔 454


    《屈原列傳》的敘事分析..................................................洪之淵 469


    試論司馬遷以道統抗衡政統的精英意識


    ——以《史記》項羽形像為中心....................................... 郭院林
    480


    結構的虛構:歷史文本的虛構..........................................劉國民 492


    論司馬遷的貴族精神及其時代意義..........................................柯鎮昌 506


    劉歆援數術入六藝與其新天人關繫的創建


    ——以《漢書·五行志》所載漢儒災異說為中心................ ........ 徐建委 515


    班固《漢書》對西漢長安經生活動的書寫...................................
    賈學鴻 545


    陳衍的《史記》文章學研究................................................丁恩全 558


    從亦子亦史到亦經亦史


    ——《史》《漢》之際歷史撰述探微.................................... 馬鐵浩 577


    論《漢書》列傳章法的表現形式............................................張旭暉 594


    漢代經學、子學研究............................................................605


    董仲舒的禮教神學思想....................................................普
    慧 607


    論兩漢玄學思潮的萌芽....................................................曹勝高 625


    《淮南子》與《管子》....................................................鞏曰國 640


    漢代黃老思想的學術生態及其對儒學的影響..................................孫少華 649


    桓譚《新論》的誤讀與漢魏子書的辯難傳統..................................尹玉珊 667


    賈公彥《序周禮廢興》疏證(一)..........................................王霄蛟 686


    漢代小說研究............................. . . . . .............................695


    小說的興起及漢代小說的類型與特征........................................楊樹增 697


    《易林》繇辭中的西素............................................張樹國 738


    試論漢代以小說解經......................................................魏鴻雁 776


    文獻整理研究及其他............... . . . . . ...................................789


    音譯與意譯的疊加重合


    ——漢代文史典籍中不同民族名物音譯的文化內涵.. . . .................李炳海 791


    簡冊制度與《天問》的錯簡問題


    ——兼談《天問》在漢代的流傳與整理.... ........ ............ 孟祥笑 姚小鷗
    808


    先秦文學主流言說方式的生成................ . . . .......................
    趙 輝 820


    關於《文選》舊注的整理問題........... . . .
    ............................劉躍進 845


    吳越爭霸大事表.................. . .. . . .. . . . . .
    .................俞志慧 861


    西漢詩文輯補勘誤.............. . . . . ... . . . . . . .
    . . . . ....... 易小平 87


    後 記


    漢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 . . . . ... ... .崔 冶 張旭暉 亓 晴 887

    在線試讀
    漢初文學的秦文化語境
    許志剛
    漢朝初期陸賈、賈誼陳述秦王朝滅亡的教訓,規諫統治者避免暴力施治,對劉邦起到警示作用。然而,劉邦在數年間平定天下,建立漢王朝。對於這樣龐大國家的統治,劉邦集團並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文化儲備,而擺在新王朝面前的卻是一個必須立即著手治理的國家與臣民。於是,他們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自覺不自覺地將秦文化移植到新生的漢家政治文化土壤中。
    漢王朝對秦文化的移植是全面的。秦文化深刻地影響、制約著漢初社會與文學,其中尤以政治思想層面、朝廷禮儀層面、職官設置層面為顯著。這是漢初文學生存與發展的環境。漢初士人都生活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他們面對社會發出的感慨,大多萌生於這樣的現實中。


    一、 力征與文治的反思

    漢初統治集團的主要成員在秦王朝統治時期都處身社會下層。劉邦為鄉裡豪強,秦時為亭長,處理鄉間訟諍之事。蕭何為沛主吏掾,曹參為沛獄掾,都是小吏。他們都缺少文化方面的知識儲備與修養。
    他們投身反秦起義之後,依靠攻城野戰起家。無論秦的影響,還是自身征戰經驗,都導致他們隻知戰場拼殺和軍事謀略的重要。劉邦出身微賤,尚武輕文,長年的戰爭經歷,更使他隻知良將、謀臣的作用,而不承認儒道等學派的士的社會作用。漢王朝建立後,他面臨的迫切問題是削平叛亂,鞏固王朝政權,至於國家長治久安的大政方針和文化建設,尚未進入他的視野。劉邦隻承認直接、間接地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知識分子。他稱張良、蕭何、韓信為“人傑”,稱贊他們“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肯定他們在破秦、滅楚戰爭中的貢獻。

    漢初文學的秦文化語境


    許志剛


    漢朝初期陸賈、賈誼陳述秦王朝滅亡的教訓,規諫統治者避免暴力施治,對劉邦起到警示作用。然而,劉邦在數年間平定天下,建立漢王朝。對於這樣龐大國家的統治,劉邦集團並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文化儲備,而擺在新王朝面前的卻是一個必須立即著手治理的國家與臣民。於是,他們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自覺不自覺地將秦文化移植到新生的漢家政治文化土壤中。


    漢王朝對秦文化的移植是全面的。秦文化深刻地影響、制約著漢初社會與文學,其中尤以政治思想層面、朝廷禮儀層面、職官設置層面為顯著。這是漢初文學生存與發展的環境。漢初士人都生活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他們面對社會發出的感慨,大多萌生於這樣的現實中。


     


     


    一、 力征與文治的反思


     


    漢初統治集團的主要成員在秦王朝統治時期都處身社會下層。劉邦為鄉裡豪強,秦時為亭長,處理鄉間訟諍之事。蕭何為沛主吏掾,曹參為沛獄掾,都是小吏。他們都缺少文化方面的知識儲備與修養。


    他們投身反秦起義之後,依靠攻城野戰起家。無論秦的影響,還是自身征戰經驗,都導致他們隻知戰場拼殺和軍事謀略的重要。劉邦出身微賤,尚武輕文,長年的戰爭經歷,更使他隻知良將、謀臣的作用,而不承認儒道等學派的士的社會作用。漢王朝建立後,他面臨的迫切問題是削平叛亂,鞏固王朝政權,至於國家長治久安的大政方針和文化建設,尚未進入他的視野。劉邦隻承認直接、間接地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知識分子。他稱張良、蕭何、韓信為“人傑”,稱贊他們“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肯定他們在破秦、滅楚戰爭中的貢獻。


    劉邦周圍的武將集團也以戰功自負,以身被數十創的流血為榮。他們否定文人的作用,甚至否定本集團中不在戰場拼殺的任何人。這一點在劉邦封賞蕭何時就表現得很突出。《史記·蕭相國世家》雲:“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盛,封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雖然劉邦對蕭何的功勞給予充分的肯定,但隻重攻城略地之功卻是當時統治集團的普遍認識。


    在漢初政治文化建構過程中,漢王朝統治者經歷了從否定文化到自覺探尋文化發展的思想轉變,漢初士人則以強烈的使命意識和自覺精神促進了漢家文化的建構。


    劉邦不喜歡儒生,甚至輕視、侮辱他們,《史記·郦生陸賈列傳》雲:“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他寧願禮遇酒徒,也不相信儒生會有什麼作用。在這方面,劉邦的認識還不如陳勝。陳勝為楚王,而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往歸之,他還接納孔子後裔孔鮒為博士。劉邦則拒絕接納儒生,更不喜歡他們的言論。


    這是士人階層極為不利的生存環境。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從上下兩個方面發揮作用,促進漢初文化建設。


    一些學者如申公、伏生等堅信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他們身居民間,聚徒講授《詩》《書》,培養人纔,傳播學術與文化,為新王朝的文化建設預做準備。


    更有一些士人著眼於上層統治者的思想,他們直接批評、引導決策者,使統治者認識到憑借武力可以奪取政權,卻不能有效地建設新的王朝,他們力矯統治集團重力征、輕文治的錯誤傾向,進而以切實有效的思想與宏觀決策影響統治者。這是對秦以力征經營天下,將文化視為暴力統治的輔助手段的政治思想的批判與否定。


    陸賈在漢初文化轉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陸生在劉邦面前時時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劉邦居馬上得天下,這與秦兼並六國實現統一,在本質上沒有區別,特別是劉邦的態度,完全拒絕士人對文化建設的呼吁,內心深處隱然存在著暴力崇拜傾向,如不及時矯正,就必然會產生一個僅僅改換姓氏的暴力政權。陸生的批評是對劉邦的嚴重警示:不與秦的殘暴統治劃清界限,就會迅速滅亡,不總結秦的覆轍,就會不知不覺地陷入秦王朝建立與滅亡的魔咒。這場簡短的思想交鋒表現出上層統治者同有思想的士人在治國基本思想方面的矛盾,表現出統治者一定程度的對暴力統治的迷戀,也表現出敏感的士人對漢王朝是否重蹈秦迅速敗亡覆轍的憂慮,對人民命運的關切。


    陸賈提出以秦為鋻的命題,對親身經受秦王朝統治、親見其迅速敗亡,而今登上政治舞臺的新統治者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震撼力。他的文章在當時起到了發蒙震聵的作用,使得劉邦及上層統治集團開始認識到避免秦敗亡覆轍的緊迫感。陸賈成功地將文學引導到總結秦興亡教訓的主題上,以至於成為論說文的時代性話題。


    以秦為鋻,避免漢王朝重蹈秦以暴力經營天下的覆轍,這一警策性的論述為劉氏統治集團所接受,連樊噲這樣的魯莽將軍也能將現實問題與秦的失敗聯繫在一起。《史記·樊郦滕灌列傳》雲:


     


    高祖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群臣絳、灌等莫敢入。十餘日,噲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由此可見,秦衰亡過程中的許多教訓已引起漢初統治集團的高度警覺。


    又如漢十二年,高祖欲以趙王如意易太子,叔孫通諫上曰:“昔者晉獻公以驪姬之故廢太子,立奚齊,晉國亂者數十年,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蘇,令趙高得以詐立胡亥,自使滅祀,此陛下所親見。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呂後與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廢嫡而立少,臣願先伏誅,以頸血污地。”高帝曰:“公罷矣,吾直戲耳。”叔孫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奈何以天下為戲!”高帝曰:“吾聽公言。”


    文帝時,賈山撰《至言》,借秦為諭,言治亂之道。其文雲:


     


    昔者,秦政力並萬國,富有天下,破六國以為郡縣,築長城以為關塞。秦地之固,大小之勢,輕重之權,其與一家之富,一夫之強,胡可勝計也!然而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者,何也?秦王貪狼暴虐,殘賊天下,窮困萬民,以適其欲也。……秦皇帝以千八百國之民自養,力罷不能勝其役,財盡不能勝其求。一君之身耳,所以自養者馳騁弋獵之娛,天下弗能供也。勞罷者不得休息,饑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無所告訴,人與之為怨,家與之為仇,故天下壞也。


     


    賈山認為,秦雖擁有強大的兵力、堅固的地勢,但秦王以殘暴、貪婪的統治造成人民的貧困、疲弊,與天下人民為敵,導致其滅亡。這樣警策的論述對漢初統治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當時文帝率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熱衷於狩獵,雖與秦的貪狼暴虐有本質的區別,卻也起到警示作用。“其言多激切,善指事意,然終不加罰。”朝廷也從積極的方面看待這些以秦為鋻的言論。


    在這類文章中,影響,成為此類文章典範的首推賈誼的《過秦論》。


    《過秦論》是漢代以秦為鋻話題中成就的作品,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司馬遷在《史記》中引述這組文章為《秦始皇本紀》《陳涉世家》篇末的論贊文,班固《漢書·項羽傳》篇末也以此文為論贊,後世論散文者無不對此文稱頌備至。


    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餘歲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長久。由此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又雲:“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全篇宗旨在此數語中。


    《過秦論》分上中下三篇,論述秦兼並群雄,統一天下的強盛,及秦王朝由盛而衰,迅速敗亡的經驗教訓。


    上篇以精練的語言概述秦自孝公至秦始皇七代君臣雄心勃勃,持續擴張,蠶食諸侯,吞並六國,建立統一的中央王朝的歷程,然而秦王朝卻僅僅維持了十幾年的短暫統治,“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是作者對秦滅亡教訓總結:“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在這樣的總結中,人們往往注意到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即“仁義不施”導致秦的滅亡。然而,在文章上篇論及的秦壯大過程中,從未行仁義,而以六國諸公子為代表的賢士仁君卻無法對抗強秦,這似乎與“仁義不施”而導致秦敗亡之說有些矛盾。諸侯謀弱秦,人纔、兵力、土地皆過於秦,仁義也勝於秦,然而,縱散約解,強國請伏,非關仁義之事。下文論陳涉,極言其與秦對比,與六國對比,皆弱,而陳涉“非有仲尼、墨翟之賢”,也無關於仁義,此僅可見秦不施仁義,至於自弱。作者縱覽秦強盛到衰敗的過程,並非僅僅關注仁義在施治中的作用。他主張治國應重仁義,此僅僅一個方面,在作者看來,“攻守之勢”不同,仁義的作用也不同。上篇限於所論的中心不同,未將觀點作全面展開,而是留在中、下篇展開論證。


    中篇論始皇、二世治國失誤,即“正(政)之非”,提出兼並與守國根本策略的不同:“並兼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以此言之,取與攻守不同術也。”戰國兼並之時,雖有六國諸公子之賢,終究未能扭轉局面,是因為秦與六國的歷史證明“並兼者高詐力”。賈誼《新書·時變》也闡述了這一觀點,他指出:“秦國失理,天下大敗。眾掩寡,智欺愚,勇劫懼,壯陵衰;攻擊奮者為賢,貴人善突盜者為忻(哲)。”


    在他看來,建立秦王朝之後則不同。而秦沒認識到“攻守之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其政策應作徹底的調整。相反,“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守天下之時,仍然堅持詐力、暴虐,而與人民的期望相反。他認為,安民為治理之要務,“故先王者,見終始之變,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矣”
    。然而,二世不能安之,“自群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藉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下篇論子嬰救世之誤,進一步言勢與仁義的關繫。“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並力而攻秦矣……然困於阻險而不能進……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這裡補充論述了秦兼並六國時勢與詐力的作用。賈誼認為陳涉起義之後,山東雖亂,隻要秦“守險塞而軍,高壘毋戰,閉關據阨,荷戟而守之”,以待反秦義軍疲弊,“秦之地可全而有”,甚至“不患不得意於海內”
    。這裡所謂“其救敗非”,就是指子嬰君臣不知用勢、用險,放棄了“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的勢。


    《過秦論》分析秦的盛衰,及論天下大事,重“勢”,重“仁義”。賈誼以“勢”與“仁義”論史議政,這是他史學思想與政治思想的兩大支點。他的這一基本觀點在其他政論文中也得到充分的發揮。


    陸賈、賈誼所闡述的“以秦為鋻”的思想,及他們撰寫的政論散文,取得了政治思想方面的成功,也獲得了極大的文學成就,同時,他們也引導了政論散文對當下時局與政治問題的殷切關注。陸賈、賈誼批評秦滅絕典籍、實施暴力統治的論述,旨在幫助漢王朝統治者在政治思想上擺脫秦的影響,他們的論述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與緊迫性,對於漢初統治者如何治理新王朝,汲取秦迅速滅亡的教訓,起到發蒙振聵的作用。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