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一個真實的西藏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地方史志
    【市場價】
    64-92
    【優惠價】
    40-58
    【作者】 喜饒馬瑪 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地方史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03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10070360
    作者:喜饒馬瑪主編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5月 

        
        
    "

    內容簡介
    西藏曾經被認為是一個神秘的地區,現在她早已揭去神秘的面紗,呈現在世界面前。她正經歷著從*落後的中世紀狀況逐步走向現代化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世人對這一地區的實際情況仍然知之甚少。於是一些曾經侵略或試圖侵略她的人高喊,她受到了侵略;一些曾經完全剝奪了這一地區人民人身自由的人呼叫,那裡人民的人權受到了侵犯。謠言、歪曲、猜疑、誤解……織成一層煙霧又籠罩著這個地區。
    要了解這個地區的真實情況,還是要看事實。
    因此,好的辦法就是把事實擺出來。
    作者簡介
    喜饒尼瑪,男,藏族,1955年5月1日出生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現為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兼藏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副會長。1988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現為北京市政協委員。著有《西藏歷史地
    目錄
    一、悠遠的雪域文明
    (一)“西藏”名稱的來歷
    (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
    (三)考古發現的西藏遠古文明
    (四)古代先民與史前社會
    二、“合同一家”:吐蕃政權與中原的友好往來
    (一)松贊干布的偉業:吐蕃王朝的建立
    (二)唐蕃和親與甥舅之盟
    (三)吐蕃王朝的衰落和崩潰
    (四)藏傳佛教的復興與流變
    三、“中華歸一”:西藏正式納入祖國版圖
    (一)月圓涼州:西藏納入中央行政管轄
    (二)“宣政院帝師
    (三)封建農奴制的確立一、悠遠的雪域文明
    (一)“西藏”名稱的來歷
    (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
    (三)考古發現的西藏遠古文明
    (四)古代先民與史前社會
    二、“合同一家”:吐蕃政權與中原的友好往來
    (一)松贊干布的偉業:吐蕃王朝的建立
    (二)唐蕃和親與甥舅之盟
    (三)吐蕃王朝的衰落和崩潰
    (四)藏傳佛教的復興與流變
    三、“中華歸一”:西藏正式納入祖國版圖
    (一)月圓涼州:西藏納入中央行政管轄
    (二)“宣政院帝師
    (三)封建農奴制的確立
    (四)薩迦政權與帕竹政權的更迭
    四、明至清前期西藏與中央關繫的強化
    (一)“多封眾建”:明王朝的施政
    (二)藏族地區的經濟社會與茶馬互市
    (三)宗喀巴的改革與格魯派興起
    (四)政教合一——宗教領袖的世俗權力
    (五)駐藏大臣與“金瓶掣簽”
    五、晚清民國時期的西藏政局與社會
    (一)衛我家園——西藏軍民反抗侵略的鬥爭
    (二)清末新政與地方變遷
    (三)西姆拉會議與英國分裂西藏陰謀的破產
    (四)民國政府維護西藏主權的措施與西藏地方的傾心內向
    (五)走向沒落的封建農奴制
    六、廢除封建農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權
    (一)“十七條協議”:西藏的和平解放
    (二)西藏人民的新生:翻身農奴當家作主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建立和發展
    (四)嶄新的合作機制:廣泛的民主統一戰線
    (五)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干部隊伍
    (六)和平解放初期的達賴喇嘛
    (七)拉薩武裝叛亂
    七、新中國西藏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一)祖國大家庭聯手托起高原的太陽
    (二)西藏基礎工業穩步成長
    (三)天塹變通途——西藏交通事業長足發展
    (四)青藏鐵路給西藏發展帶來新機遇
    (五)高原上奇異精巧的民族手工業
    (六)雪域高原的農牧業生產
    (七)西藏人民整體過上小康生活
    八、科教文衛事業的大發展
    (一)尊重和保護西藏宗教信仰自由
    (二)西藏文化的全面繼承、保護和發展
    (三)教育——孕育西藏民族希望的搖籃
    (四)西藏的醫療衛生事業迅速發展
    (五)西藏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在線試讀
    一、悠遠的雪域文明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五個省級自治地方之一,全稱是西藏自治區。在自治區內,除藏族外,還有漢、回、門巴、珞巴、納西、怒、獨龍等十幾個民族同胞世代居住,並建立有門巴、珞巴、納西等民族鄉。西藏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勤勞勇敢的西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輝煌、獨特的雪域文明。
    (一)“西藏”名稱的來歷
    “西藏”在漢語中,唐代稱“吐蕃”或“土蕃”等,宋代稱“西蕃代稱“烏思藏納裡速古魯孫”等,明代稱“烏思藏”等,清代稱“衛藏”1663年(清康熙二年)開始出現“西藏”一稱,沿用至今。
    西藏地區統一的稱謂出現在7世紀吐蕃王朝興起統一青藏高原大部之後,唐代漢文典籍用“吐蕃”來稱呼吐蕃王朝,同時也指吐蕃王朝所占有的地域,有時還指吐蕃王朝的各部落。吐蕃王朝興起後,用bod自稱。由於吐蕃王朝統一了青藏高原,高原的各個部落集團形成為一個民族群體,後來,吐蕃王朝的自稱bod就演變成了藏族的自稱。
    朝統一藏族地區,扶植薩迦派建立地方政權朝在青藏高原設立了一繫列的軍政機朝中期,整個青藏高原被劃分為“朵思麻”、“朵甘思”、衛藏阿裡三個行政區域代藏族地區被歸入“西域”的朝總稱西域各民族為西蕃(有時也寫做西番),藏族被看做是西蕃之一,習慣上有時也稱藏族地區為“西蕃”或“西番”。
    明朝對藏族地區的治朝的舊制,但是進入明代以後朵思麻一帶藏、蒙、漢、回等民族雜處,明朝設置了西寧(現青海西寧)、河州(現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洮州(現甘肅臨潭縣西南)、岷州(現廿肅岷縣)等衛所管轄,所以將這一帶稱為西寧衛、河州衛等,不再使用“朵思麻”,又因為這一地區鄰接青海湖,習慣上也稱之為“西海”。在“朵甘思”地區,明朝設置朵甘衛代的烏思藏納裡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帥府的轄區,明朝分設烏思藏都指揮使司和俄力帥府。
    清朝到康熙皇帝時,滿清政府與藏族地區的關繫進一步加深,清朝逐步了解到藏族地區各地在政治、社會、民族等方面存在許多差異,各地名稱也不相同,清朝將達賴喇嘛、班禪喇嘛所居之地沿用藏族的習慣稱為“烏思藏”、“衛藏”,後來又由“衛藏”一詞演變為“西藏”。“西藏”一詞在《清實錄》早出現於《清實錄》康熙二年(1663年)八月丙申條中:“西藏班禪胡土克圖故,遣官致祭。”1721年清軍驅逐侵擾西藏的準噶爾軍後,康熙帝撰《御制平定西藏碑文》,其中有“爰記斯文,立石西藏”一語,這就正式把以拉薩為主的衛藏地區命名為“西藏”。一、悠遠的雪域文明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五個省級自治地方之一,全稱是西藏自治區。在自治區內,除藏族外,還有漢、回、門巴、珞巴、納西、怒、獨龍等十幾個民族同胞世代居住,並建立有門巴、珞巴、納西等民族鄉。西藏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勤勞勇敢的西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輝煌、獨特的雪域文明。
    (一)“西藏”名稱的來歷
    “西藏”在漢語中,唐代稱“吐蕃”或“土蕃”等,宋代稱“西蕃代稱“烏思藏納裡速古魯孫”等,明代稱“烏思藏”等,清代稱“衛藏”1663年(清康熙二年)開始出現“西藏”一稱,沿用至今。
    西藏地區統一的稱謂出現在7世紀吐蕃王朝興起統一青藏高原大部之後,唐代漢文典籍用“吐蕃”來稱呼吐蕃王朝,同時也指吐蕃王朝所占有的地域,有時還指吐蕃王朝的各部落。吐蕃王朝興起後,用bod自稱。由於吐蕃王朝統一了青藏高原,高原的各個部落集團形成為一個民族群體,後來,吐蕃王朝的自稱bod就演變成了藏族的自稱。
    朝統一藏族地區,扶植薩迦派建立地方政權朝在青藏高原設立了一繫列的軍政機朝中期,整個青藏高原被劃分為“朵思麻”、“朵甘思”、衛藏阿裡三個行政區域代藏族地區被歸入“西域”的朝總稱西域各民族為西蕃(有時也寫做西番),藏族被看做是西蕃之一,習慣上有時也稱藏族地區為“西蕃”或“西番”。
    明朝對藏族地區的治朝的舊制,但是進入明代以後朵思麻一帶藏、蒙、漢、回等民族雜處,明朝設置了西寧(現青海西寧)、河州(現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洮州(現甘肅臨潭縣西南)、岷州(現廿肅岷縣)等衛所管轄,所以將這一帶稱為西寧衛、河州衛等,不再使用“朵思麻”,又因為這一地區鄰接青海湖,習慣上也稱之為“西海”。在“朵甘思”地區,明朝設置朵甘衛代的烏思藏納裡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帥府的轄區,明朝分設烏思藏都指揮使司和俄力帥府。
    清朝到康熙皇帝時,滿清政府與藏族地區的關繫進一步加深,清朝逐步了解到藏族地區各地在政治、社會、民族等方面存在許多差異,各地名稱也不相同,清朝將達賴喇嘛、班禪喇嘛所居之地沿用藏族的習慣稱為“烏思藏”、“衛藏”,後來又由“衛藏”一詞演變為“西藏”。“西藏”一詞在《清實錄》早出現於《清實錄》康熙二年(1663年)八月丙申條中:“西藏班禪胡土克圖故,遣官致祭。”1721年清軍驅逐侵擾西藏的準噶爾軍後,康熙帝撰《御制平定西藏碑文》,其中有“爰記斯文,立石西藏”一語,這就正式把以拉薩為主的衛藏地區命名為“西藏”。
    由於清朝將“衛藏”地區定名為“西藏”,“藏”成為“烏思藏”、“衛藏”、“西藏”稱謂的關鍵字,“藏”從本來指年楚河流域和雅魯藏布江上遊兩岸的專用地名變成對整個“衛藏”的簡稱,以後就有了以拉薩、山南地區為“前藏”,以日喀則、江孜地區為“後藏”的習稱,而且這一名詞的制定,還對中國其他各民族對青藏高原和它的居民的稱呼造成了更大的影響,因為在民國時期又以“藏族”代替“葉蕃”、“西番”、“番族”等稱謂,成為漢語對青藏高原世居民族的族稱。因此,他們的語言被稱為“藏語”,文字被稱為“藏文”,他們信仰的佛教也被稱為“藏傳佛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建立,西藏一詞即成為西藏自治區的簡稱,在與其他省市並列時,有時又簡稱為“藏”。
    (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
    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南邊陲,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撥在4000米以上。西藏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毗鄰,東接四川,東南與雲南相連,南邊、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和尼泊爾等國接壤,形成了中國長達4000公裡的邊境線。全區土地面積為122萬平方公裡,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2.8%。
    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撥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區內地形復雜,大體可分為三個不同的自然區:1.北部是藏北高原,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占全自治區面積的2/3;2.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方,是藏南谷地;3.藏東峽谷地帶,為一繫列由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為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其地貌基本上可分為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種類型。
    從地形上看,蜿蜒於西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的山脈,世界上高峰珠穆朗瑪峰和大多數海撥超過8000米的高峰集中在這裡。喜馬拉雅山脈主要部分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交界線上,全長2400公裡,寬約200—300公裡,平均海撥在6000米以上。由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地勢陡降,與印度炎熱潮濕的恆河平原相接,南麓與北麓的氣候和自然景觀相差懸殊。而在西面、北面和東面,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相連接,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塢理環境。
    由於青藏高原的高海撥和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印度洋暖濕的氣流無法北上,所以本地區氣候寒冷干燥。西藏絕大部分地區年均溫度在10℃以下,而日平均氣溫低於0℃的天數,拉薩約為173.3天,日喀則為189.7天,那曲則為276.9天。日平均氣溫高於10℃的天數,大部分地區在50天以下,的也不到180天。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7、8兩個月,年降水量拉薩為453.9毫米,阿裡噶爾鎮隻有60.4毫米。西藏多風,鼕春多暴風雪,夏秋多雷、多冰雹。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西藏的植被呈垂直分布狀,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帶有森林,依次向上是灌叢草甸、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雪線以上則是雪山冰川,終年為冰雪覆蓋。總體來看,西藏的大部分地區是荒漠草原,不適宜農耕,隻有少部分氣候溫暖的河谷地帶具備發展高原灌溉農業的有利條件。雖然西藏牧業分布地域遼闊,但由於牧草生長季節很短,產草量低,無法放養較多的牲畜,加之多風雪災害,生產極不穩定。
    (三)考古發現的西藏遠古文明
    青藏高原四面環山,在地理上,容易給人造成與外界缺乏聯繫的印像。然而事實表明由於青藏高原地處世界三大遠古文明的交彙之處,這裡的先民不但創造了輝煌、獨特的遠古文明並日很早就與外界有著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繫。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西藏各地陸續發現了一批古人類活動遺址,有一部分屬於舊石器、新石器時代,這說明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生活在西藏高原。在所有的考古發掘中,對於昌都卡諾遺址和拉薩曲貢遺址的發掘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昌都卡諾遺址是西藏境內完整發掘的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據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昌都卡諾》,從該遺址出土的8000餘件石器、兩萬餘件陶片、400餘件骨器及大量谷物和動物骨骼,比較真實地再現出西藏史前居民生產生活的情況。該遺址的半地穴平底房屋、石器與陶器的形狀及制造技術、各類裝飾物與陶器紋飾,既具典型的西藏高原特色,又反映出史前當地居民的審美觀念。
    1984年10月,西藏考古學家在拉薩北郊娘熱山溝曲貢村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處4000年以前的拉薩先民村居遺址,將拉薩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這是西藏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卡諾遺址之後西藏境內的第二個經過科學調查和發掘的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它的年代比卡諾遺址略晚。曲貢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人祭和牲祭遺跡。曲貢人有牲祭習俗,以動物做犧牲,祭祀神靈。曲貢文化遺址的墓葬內出土的一具人的完整頭顱骨,人類學家鋻定認為其與現代西藏東部的居民體質特征相近。司以確定曲貢人是拉薩河谷地帶的土著居民,他們創造的文化為高原腹地的古代土著文化。曲貢人有大量的砍伐類石器和不少切割類的石器。曲貢先民的手工業極為發達,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骨器以及裝飾品。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陶片,陶器都是手制。陶色以灰色為主,其次是表面磨光的黑色或紅褐色陶。紋飾非常豐富,以刻劃紋為主。曲貢文化遺址的下層文化層中出土了銅鏃,表明曲貢人已掌握了較為成熟的冶銅技術。
    曲貢文化遺址位於雅魯藏布江的中遊地區,代表著青藏高原腹地新石器晚期一支高度發達的史前文化。通過曲貢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證明拉薩周圍至少早在四千多年之前,已經有人類居住。據分析,當時人們已過著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穩定生活。由於曲貢文化遺址的年代位於原始社會和奴隸制社會的過渡時期,所以該遺址的發掘,對研究西藏早期歷史和豐富完善西藏原始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證明西藏高原的遠古先民已創造了堪與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西藏古文化。此外,分布在藏北高原以細小打制石器為特征的藏北細石器文化,是典型的遊牧、狩獵民族文化。這種文化形態在阿裡地區的岩畫中表現得較為典型,而其中以日土的岩畫為有名,岩畫的內容一般以動物為載體,反映遊牧人的生產生活。
    近的西藏考古發掘獲得很多文物,許多學者認為這些文物進一步表明西藏與內地交流源遠流長。“考古表明,西藏的舊石器文化起源於華北地區,西藏細石器時代文化源於北方草原,而北方草原的細石器同樣源於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其基本論據是,西藏新石器時代文化既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又存在大量中原仰韶文化的重要因素。具體講,昌都卡諾遺址與仰韶彩陶文化繫統的馬家窯、半山和馬廠文化存在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繫,拉薩曲貢遺址與齊家文化也存在某種聯繫。不僅如此,甚至“西藏以西的克什米爾茲霍門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半地穴房屋及長方形雙孔石刀有明顯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因素;克什米爾扎霍姆遺址有黃河上遊彩陶文化的強烈影響的因素,以及不久前印度北部山區發現的前2500年的中國龍的岩畫等,都是重要的例證”。
    (四)古代先民與史前社會
    除了大量的考古發掘外,藏族的傳說和古籍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青藏高原的遠古居民。在藏族古老宗教苯教的文獻中,認為世界初是由五種本原物質產生的一個發亮的卵和一個黑色的卵。從發亮的卵的中心生出人間的始祖什巴桑波奔赤,人類是從什巴桑波奔赤的後裔——天界和地界的神當中繁衍出來的。還有的傳說認為獼猴與岩魔女結合而傳出西藏的人種,並且認為藏族初的祖先就生活在雅魯藏布江邊的澤當地區。獼猴變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間廣為流傳,並記錄在古老的經書中、遍繪於壁畫上。藏文《第吳宗教源流》和《智者喜宴》記載說,西藏地區在人類出現之前曾經由10種(或12種)非人統治過,那時西藏地區就被稱為“博康”(130d—khams)之地,而“博巴”(bod-pa)正是藏族古往今來一貫使用的自稱。
    據近年的考古發現、民間傳說以及對西藏自然環境的分析,大多數學者認為,青藏高原的古人類初活動的地域應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下遊的森林地帶,後來逐漸沿河谷分散,廣布於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河、亞隆河流域,並在這些河谷地帶發展出早期的農業和畜牧業。由於西藏先民們的飲食結構以奶酪、肉
    食為主,牧民的體質逐漸提高,遊牧部落有可能向廣闊雪域高原不斷遷徙。
    西藏地區的史前社會和任何人類社會形成過程相同,西藏地區的古代居民初也是由一個血緣親屬關繫組成血緣氏族,由血緣氏族組成血緣部落,並且經過漫長的母繫氏族社會演變到父繫氏族社會。新石器時代存在於西藏高原的卡諾、曲貢和藏北,這三大細石器原始文化分別代表著各不相同的三大原始居民群體。這些群體在西藏高原的不同區域內分別從事著不同的經濟生活,是以後西藏文明格局的雛形,它們無疑是後來構成藏民族的三個基本來源。因此,藏民族是一個多源的民族,它直接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由北方草原地區南下的三大原始土著遊牧居民群體的融合。古代部落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氏族的遷徙,由一個部落分化為若干部落,或者由於部落間的通婚、結盟、戰爭等原因幾個部落合並為一個新部落,進而形成部落聯盟。
    進入父繫氏族社會以後,西藏社會出現了一個延續時間較長的“小邦”時代。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西藏有“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及零星的“四十小邦”。這些小邦實際上就是一些分散的、互不統屬的部落和氏族。西藏的小邦時代可能延續了四五百年的時間,即前1000前五六百年,有的小邦存在的時間可能更長,一直延續到吐蕃松贊干布“王政”統治建立之後。隨著各氏族、部落相互戰爭,彼此兼並,大前4世紀,西藏高原上逐漸形成了三個勢力較大的部落聯盟,它們分別是像雄、雅隆(吐蕃)和蘇毗。
    像雄部落聯盟。漢文文獻稱其為大小羊同,認為該部落是古羌人的分支。從西藏北部到黃河河源一帶都是其分布地區。像雄可能是以原來的“像雄小邦”為基礎,經過不斷兼並周邊其他小邦而建立的轄地廣大的部落聯盟。像雄的範圍初大概包括西藏大部分地區。隨著吐蕃、蘇毗部落的崛起,像雄的疆域不斷縮小。據苯教傳說,在聯盟內,除像雄王室外,還有“十八小王”,分別代表18個部落。由此可見,像雄隻是一個松散的部落聯盟。
    稚隆部落聯盟。在這些小邦中,記載比較詳細的是雅隆悉補野部落。依據傳說,該部落的代首領也即是吐蕃王氏先祖涅赤贊普是從天界下降人間,降臨於雅拉香波神山,被當地人擁戴為王。因為他是被牧民以頸為坐騎抬回部落的,所以被稱為“涅赤贊普”。而苯教文獻則記載他是從波密一帶遷徙到瓊結地方,然後發展起來的部落首領,由於他來自波密,所以被稱做“悉補野”。該部落聯盟由六個小部落組成,也叫做“六犛牛部”。涅赤贊普死後,王位轉為世襲。經過數百年的漫長的歲月,雅隆部落聯盟逐漸強大。到三十一代贊普朗日論贊時,先後征服了前藏地區和部分後藏地區,成為雄踞藏南的強大部落聯盟。
    蘇毗部落聯盟。漢文文獻認為它是古羌人的一支,位於雅隆部落聯盟以北的唐古拉山南北一帶。在“小邦”時期,蘇毗的前身“亞松’’即“十二小邦”之一。前4世紀,蘇毗逐漸崛起,到6世紀建立起了一個東與今昌都地區相接,北抵突厥,西北接像雄,南依雅隆江與雅隆部落聯盟為鄰的部落聯盟。
    除以上三大部落聯盟外,在青藏高原上還存在著諸如附國、白蘭、黨項、吐谷渾等部落。在藏族先民們遷徙、兼並的社會運動中,西藏地區得到了初步的開發,畜牧業與農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為之後西藏社會的演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