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在城市與鄉村之間:清代以來廣州合族祠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地方史志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黃海妍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地方史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2885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8028853
    叢書名:歷史·田野叢書

    作者:黃海妍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8年05月 


        
        
    "

    內容簡介
    本書討論了自明清之際到20世紀中期,廣州城中合族祠的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社會變遷、國家制度的更替、意識形態的變化以及城鄉關繫的發展對合族祠這種社會組織所產生和影響。在國家觀念和地域認同的建構過程中,合族祠所使用的語言及其表現形式也隨著社會的復雜變遷、士大夫認知的改變而不斷發生變化。透過合族祠這個窗口,我們不僅看到了華南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的城鄉關繫的變遷,同時也看到了中國歷史的一個側面。
    作者簡介
    黃海妍,廣東新會人,歷史學博士,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員。畢業於中山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社會經濟史和廣州地方史。曾在多種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目錄
    叢書總序走向歷史現場
    導言
    一、問題與思路
    二、合族祠建立的社會歷史背景
    章復雜而多樣的含族祠
    一、擴大的宗族:試館、書室
    二、以聯宗方式建立的合族祠
    三、並非基於“宗族”的觀念而建立的合族祠
    第二章城鄉聯絡的橋梁:合族祠的建立與運作
    一、各地鄉村宗族組織與合族祠的建立
    二、建祠資金的來源與籌集
    三、管理與運作
    第三章地方政府屢禁合族祠與含族祠的應對
    一、合族祠對清代廣州城社會秩序的影響叢書總序走向歷史現場
    導言
    一、問題與思路
    二、合族祠建立的社會歷史背景
    章復雜而多樣的含族祠
    一、擴大的宗族:試館、書室
    二、以聯宗方式建立的合族祠
    三、並非基於“宗族”的觀念而建立的合族祠
    第二章城鄉聯絡的橋梁:合族祠的建立與運作
    一、各地鄉村宗族組織與合族祠的建立
    二、建祠資金的來源與籌集
    三、管理與運作
    第三章地方政府屢禁合族祠與含族祠的應對
    一、合族祠對清代廣州城社會秩序的影響
    二、廣東地方政府對合族祠的態度
    三、合族祠尋求合法存在的努力
    第四章民國時期廣州合族祠的轉型
    一、社會歷史變遷與合族祠語言的演變
    二、管理者和參與者
    第五章民國時期合族祠的運作與活動
    一、民國初期的合族祠
    二、民國中後期的合族祠
    三、合族祠的財務管理:以甘氏敩半書院為例
    第六章民國時期合族祠的利益爭奪與糾紛
    一、城鄉之爭:葉氏德光堂組會糾紛案
    二、城中之爭:張氏孝友書院財務糾紛案
    三、鄉下的糾紛:反對私賣劉氏試館案
    結語在城鄉之間
    征引文獻及書目
    後記
    在線試讀
    章 復雜而多樣的合族祠
    清代廣州城中的合族祠在形式和性質上並不是一致的,就供奉的“始祖”以及加入合族祠的同姓宗族之間關繫的不同,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
    首先,這些合族祠當中確有不少是由相互問血緣關繫明確的一個或數個宗族組織共同建立的,比如不少“試館”、“書合”,就是鄉下的宗族為方便其子弟到廣州城中參加科舉考試而在城中修建的建築,我們不妨將之視為一種擴大的宗族。還有一些“祖祠”、“家祠”、“書院”,由若干個仍然可以對宗族世繫關繫進行某種程度追溯的同姓宗族共同建立,他們采取“聯宗”的方式,每一同姓宗族以“房”的名義參與,在合族祠內供奉傳說中的入粵始祖,並對其相互間的血緣關繫進行某種程度的擬制。參與的“房”與“房”之間往往會訂立種種合同,規定各自在合族祠中所能獲得的利益。這種以“聯宗”的方式建立起來的祠堂建築,就是牧野巽所說的“合族祠”,弗裡德曼所說的“higher—order lineage”,鄭振滿所說的“合同式宗族”,以及錢杭
    所說的“聯宗祠”和聯宗組織。
    然而,在清代的廣州城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合族祠,比如著名的陳氏書院、何氏廬江書院等,它們由數縣或數十縣同一姓氏的血緣群體合資捐建,每一地方性宗族也是以“房”的名義參與。但與前述以“聯宗”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合族祠有很大區別的是,這一類型的“合族祠”並不是基於“宗族組織”的運作模式建立的,參與的各同姓地方性宗族之間不僅沒有繫譜關繫,而且他們也不會刻意地去重建繫譜,隻是籠統地尋找一個遠代的同姓名人作為他們的祖先,並放在合族祠中供奉。此外,同姓各房以“入主牌位”的方式,隻要捐出一定數目的金錢,隨時都可將該房祖宗的牌位供奉在省城中的祠堂裡,捐獻的數目越多,牌位擺放的位置就越好。通過共同在省城建立祠堂式建築,形成超越社區以至地域的社群聯合體。
    這一類合族祠嚴格來說,已不能稱之為“合族”,而是一個個松散的地域性同姓聯盟。筆者認為,這一類同姓組織顯然與以往多位學者所研究的“上位世繫群”或是“合同式宗族”、“聯宗祠”等等絕不相同。隻是由於它們在建立和運作過程中使用了宗族的語氣所以在過去的相關研究中,往往沒有將之與以聯宗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合族祠小心地區分開來。
    以下試對上述三種類型的合族祠逐一展開討論。
    一、擴大的宗族:試館、書室
    種類型的合族祠指的是由鄉下單個或數個有明確世繫關繫的宗族組織共同建立起來的“試館”、“書室”、“書合”等,它們實際上是一種擴大了的宗族組織。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所見,清代廣州城中這一類型的合族祠數量不算多,它們在為族人到廣州應考提供居所方面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以下試舉數間以便說明:章 復雜而多樣的合族祠
    清代廣州城中的合族祠在形式和性質上並不是一致的,就供奉的“始祖”以及加入合族祠的同姓宗族之間關繫的不同,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
    首先,這些合族祠當中確有不少是由相互問血緣關繫明確的一個或數個宗族組織共同建立的,比如不少“試館”、“書合”,就是鄉下的宗族為方便其子弟到廣州城中參加科舉考試而在城中修建的建築,我們不妨將之視為一種擴大的宗族。還有一些“祖祠”、“家祠”、“書院”,由若干個仍然可以對宗族世繫關繫進行某種程度追溯的同姓宗族共同建立,他們采取“聯宗”的方式,每一同姓宗族以“房”的名義參與,在合族祠內供奉傳說中的入粵始祖,並對其相互間的血緣關繫進行某種程度的擬制。參與的“房”與“房”之間往往會訂立種種合同,規定各自在合族祠中所能獲得的利益。這種以“聯宗”的方式建立起來的祠堂建築,就是牧野巽所說的“合族祠”,弗裡德曼所說的“higher—order lineage”,鄭振滿所說的“合同式宗族”,以及錢杭
    所說的“聯宗祠”和聯宗組織。
    然而,在清代的廣州城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合族祠,比如著名的陳氏書院、何氏廬江書院等,它們由數縣或數十縣同一姓氏的血緣群體合資捐建,每一地方性宗族也是以“房”的名義參與。但與前述以“聯宗”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合族祠有很大區別的是,這一類型的“合族祠”並不是基於“宗族組織”的運作模式建立的,參與的各同姓地方性宗族之間不僅沒有繫譜關繫,而且他們也不會刻意地去重建繫譜,隻是籠統地尋找一個遠代的同姓名人作為他們的祖先,並放在合族祠中供奉。此外,同姓各房以“入主牌位”的方式,隻要捐出一定數目的金錢,隨時都可將該房祖宗的牌位供奉在省城中的祠堂裡,捐獻的數目越多,牌位擺放的位置就越好。通過共同在省城建立祠堂式建築,形成超越社區以至地域的社群聯合體。
    這一類合族祠嚴格來說,已不能稱之為“合族”,而是一個個松散的地域性同姓聯盟。筆者認為,這一類同姓組織顯然與以往多位學者所研究的“上位世繫群”或是“合同式宗族”、“聯宗祠”等等絕不相同。隻是由於它們在建立和運作過程中使用了宗族的語氣所以在過去的相關研究中,往往沒有將之與以聯宗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合族祠小心地區分開來。
    以下試對上述三種類型的合族祠逐一展開討論。
    一、擴大的宗族:試館、書室
    種類型的合族祠指的是由鄉下單個或數個有明確世繫關繫的宗族組織共同建立起來的“試館”、“書室”、“書合”等,它們實際上是一種擴大了的宗族組織。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所見,清代廣州城中這一類型的合族祠數量不算多,它們在為族人到廣州應考提供居所方面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以下試舉數間以便說明:
    香山慕橋李公書室,位於“省城小南門外聚賢坊”,乾隆四年(1739)建,是香山縣小欖鎮泰寧坊李氏輿山祖房族人在廣州設立的書室。
    增城何氏試館,由何氏七郎祖裔派下的旋卿祖房子孫於乾隆年間在廣州城秉政街秉仁巷建立。試館建立後,制訂規條,規定:“試館原為大科小試士子而設。當科歲之期,本房子孫雲集,必先自住足用,方可租賃。”
    新會雲步鄉李氏鐸澤書院,由三世祖“鐸澤房子孫捐款而成,因將售價購地於擔杆巷,自建為鐸澤書院”。“鐸澤書院即鐸、澤兩公專祠,一連三座,前面左邊奎閣,後面右邊西廳,向為該房子孫省試寓所。李氏三世祖的另一房申祖房的書院“尚付闕如”,至嘉慶初年,建成潭溪書院。據記載:
    申祖房彭齡公有見及此,時適有桂香街某大屋充作官產,投招彭齡公,因慨然備投承之,以為七堡申翁專祠,名為潭溪書院。……相連四進,橫過四問,地當通衢,曩時為申祖房子孫應試僑居之所。祀奎日,例請鐸澤祖房應試士子及紳耆等同到宴會,以敦睦誼。鐸澤房回請,禮亦如之。
    從新會雲步鄉李氏的例子可知,李氏各房都在廣州城中為本房子孫建有落腳點,各房子弟在廣州時也互有聯繫。至道光中葉,也許是因為潭溪書院不敷使用,申祖房族人又在廣州市舊倉巷登雲裡籌建“申祖房省中分書院,……一連四進,橫過兩間,科舉時亦為七堡鄉士子應試寓所,初名秩泉書室,後改為潭溪別墅”。
    上述提到的“試館”、“書室”和“書院”,都是由某一房宗族組織建造的,而番禺蘿崗鐘氏公館(當地人稱為鐘家館)則是由位於番禺蘿崗鎮的高層宗族鐘氏宗族興建。它位於“番禺德政直街巷口”,建於嘉慶年間。據《蘿崗鐘氏族譜·重修公館碑記》記載:
    予族鐘氏自從化分派,奠居蘿崗,距城七十餘裡,而子姓日蕃,歲中赴省者踵相接也。向皆紛紛散處,靡有定所。十七傳公善為詒謀,出鐘玉岩名價,買邝永全屋場一所.坐在番
    禺德政直街巷口,西向,其內大廳一座,旁列小館數間,亭池井廁俱全。……從此子姪讀書、應試固得以優遊聚處,即輸糧等事皆不虞停蹤無地矣。
    正如上引資料所說,蘿崗距離廣州城很近,鐘姓在今天仍然是蘿崗當地的大姓。據《蘿崗鐘氏族譜》記載,蘿崗鐘氏奉南宋朝議大夫鐘玉岩的父親鐘遂和為“卜居蘿崗”的“始遷之祖”,到第七世時派分為八房,聚居在蘿崗鎮的多條自然村內。到嘉慶年間,由於經常要到省城廣州的子弟日益增多,“靡有定所”,“十公”買下番禺德政直街巷口屋場一所改建為鐘氏公館,給蘿崗鐘氏子弟到省城備考、輸糧落腳居住之用。所謂“番禺德政直街”在廣州城內,離番禺學宮和廣東貢院都很近。在《重修公館碑記》中,還記載了當
    時蘿崗鐘氏各房捐錢建造鐘氏公館的情況,現引用如下:
    從化始祖捐銀陸拾兩 蘿崗大宗祠捐銀約參佰餘兩
    蘿崗大房祖捐銀壹拾兩 長房祖捐銀捌兩
    二房祖捐銀壹佰兩 三房祖捐銀壹佰兩
    四房祖捐銀貳兩 五房祖捐銀捌兩
    六房祖捐銀壹佰兩 七房祖捐銀壹兩
    從中可看出,蘿崗鐘氏是一個高層宗族,其派下八房共同捐款在廣州城中修建了鐘氏公館。
    這些“試館”中是否會供奉祖先牌位,並定期舉行祭祀儀式,似乎是因“館”而異的。前文提到過的增城何氏試館,其規條中並沒有在試館中奉祀祖先牌位的規定,並且在(《(增城)何氏族譜》收錄的一篇《議建廬江合族祠小引》中還提到:“邇來省城都會歷年九月雖有聯行秋祭,惟嘗業無多,助祭者不過數百人,且立設店中,殊非妥靈之所。說明何氏試館中並沒有供奉祖先牌位以及舉行秋祭儀式。
    不過,蘿崗鐘氏公館似乎是另一種情形。道光年間蘿崗水西村舉人鐘逢慶在《重修公館碑記》後補充道:
    越二十二年,庚辰,族老復公舉樂湖、錦江、秀長兄等三人重修,上列祖神主奉祀,共用祖銀伍佰兩。自後遞年秋分前卜期,凡族中衾耆俱赴省序齒行禮,明禋勿替焉。
    但到了民國時期,在鐘氏公館內應當沒有供奉祖先牌位了。2004年1月,我在蘿崗鎮一條比較大的鐘姓村落水西村做調查時,村裡的不少老人家都說曾到過鐘家館落腳,我問他們以往有沒有把他們祖先的牌位拿到那裡去供奉,他們都笑了,說:“你搞錯了,那裡不是祠堂,不放牌位的,我們祖先的神主牌都放在村裡的祠堂裡。”可見,在蘿崗鐘姓族人的眼中,鐘家館更主要的是他們在省城建立的方便族人居住的一處落腳點。
    其他的“試館”、“書室”也是如此,其建立更多的是鄉下的宗族組織在廣州城中為子孫建立的落腳點,在“試館”中並不一定供奉祖先牌位,舉行祭祀儀式。
    二、以聯宗方式建立的合族祠
    第二種類型的合族祠采用聯宗合族的方式,聯絡相互間可以“對宗族世繫關繫進行某種程度追溯的若干同姓宗族”,共同在廣州城中建造它們的落腳點。這些合族祠在籌建時,參加的若干同姓宗族相互間可以追溯到一定的世繫關繫,他們往往會通過供奉共同的“入粵--始祖”來達到聯合的目的。
    譚氏宏帙始祖祠就是如此。有關譚氏宏帙始祖祠的始建年代,在《譚氏志》收錄的幾篇寫於乾隆年間的《引》和《序》中記載得頗為含糊。如《重建羊城宏帙始祖祠引》(寫作年代不詳)中記載的是:“先代伯仲等爰是謀聚羊城,因虔翁邱墓之鄉,人文輻輳之地,鼎建始祖祠宇。”(《虔公太祖祠始末序》(寫於乾隆五十七年)記的是:“羊城虔公之廟,始創於皇宋。”而關於譚氏宏帙始祖祠的修建,記載有確切年代的是乾隆十八年(1753)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據《重建羊城宏帙始祖祠引》記載:
    癸酉鄉闈,族岐山等聯同詣祠,倡議重建,以妥先靈。於是編冊印記,各宗領冊。捐輸多寡不拘,務宜踊躍量貲。卜吉興工,如期彙齊交出。公舉殷實老成,領收督理,功成勒之石碑,庶前人仁孝之心,借今妥侑於有光也。……眾議凡入神主配享,每一牌位出紋銀十兩正。至各房子孫樂助銀兩,不拘多少,限二錢以上,勒石垂遠。前引《虔公太祖祠始末序》由“新寧豪洞房裔孫際隆”撰寫,當中載有:
    至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之歲,時有高明範州房裔孫岐山翁,以廟貌頹毀,不可以妥先靈也。爰集各派子孫,凡虔公後裔者,皆得入主配祭,每主以科銀一十兩,為重修之費。其中有派大富厚,更簽題而輔助之。越數年峻起,薝阿崢嶸,向之傾者煥然一新矣。
    這兩段引文講述的實際上是同一件事,乾隆癸酉年(乾隆十八年,1753),高明範洲房的譚岐山“聯同詣祠”,看到“廟貌頹毀”,於是“倡議重修”。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爰集各派子孫”,“卜吉興工”。修建的經費來自於出讓牌位,規定“凡虔公後裔者,皆得入主配祭,每主以科銀一十兩,為重修之費”。從中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雖然引文中聲稱譚氏宏帙始祖祠建於宋代,但實際上,以供奉“虔公”為號召,糾合各房合資修建的合族祠,當建於清乾隆年間。那麼,“皆得入主配祭”的“虔公”後裔們相互間的關繫如何,他們如何聯合在一起?
    據修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由“開平長沙房飚”撰寫的《始祖虔翁祠宇序》記載:
    吾祖宏帙翁,因居虔,遂以虔為名。宋初以避亂遷於廣東南雄州保昌縣珠璣巷,後回虔。生二子,長洪翁,次瀚翁。瀚翁生一子諱伯倉,宋真宗天禧二年登進士,官至吏部侍郎,升刑部尚書。巡按五嶺,過韶郡,愛其山川秀麗,民風淳厚,遂致政而擇居於仁化平山裡。伯倉公生子八朝,分居各處。二子朝端公因自虔奉其祖宏帙與朱氏夫人遺骸,遷於高明紹馬山,坤向之原,是為入粵始祖。六子朝安公,居羊城鹽倉街。以播遷之餘,俎豆無由,乃謀於眾.得白氏指揮舊宅地八畝,始構堂而奉宏帙公入居焉,以昭祀事明,屢經兵燹,棟折梁摧,牆傾瓦落,繼體守成之謂何?……於是高明範州房裔孫岐山,以耄耋之年,奔走各縣,號召各族入主祔祀,因其舊址,築堂三間,遂克昭前休焉……
    從這段記載可知,組成譚氏宏帙公祖祠的各成員——“房”之間,可以追溯到比較清晰的世繫關繫。首先,被譚氏宏帙始祖祠奉為始祖的是宋初時人宏帙翁,宏帙翁的孫子伯倉為北宋進士,擇居於粵北仁化縣。伯倉生八子,分成八大支居於廣東各處。其中二子朝端遷於高明,被奉為入粵始祖。譚氏宏帙始祖祠就是由朝端的後裔譚岐山發起,聯絡散居各地的譚姓宗族興建,這些譚姓宗族均是伯倉公的後人,承認譚宏帙公是他們共同的始祖。
    建成於明代末年的冼氏大宗祠,參與各房之間的繫譜關繫也比較清楚。據記載:明天啟二年(1622),冼氏“諸父老”“卜地省城賢藏街”,“糾合二十八房”在廣州城賢藏街建成了冼氏大宗祠,“奉祀晉廣州中兵參軍,贈始興太守、曲江縣侯,謚忠義;崇祀郡學鄉賢,諱吉,號景忠;冼公府君以夫人文氏,配我二十八房太始祖也……”
    至於參與建造冼氏大宗祠的二十八房,分別是大塑房,位於南海黃鼎司沙堤堡大塑鄉;西江房,位於南海三山西江村;碧江房,位於順德紫泥司碧江鄉;東頭房,位於南海佛山東頭;路心房,位於番禺蕙水大洲鄉路心坊;新安房,由番禺沙灣司路心鄉遷居新安福永司鶴子園上報美,自成一大房;白土房,位於高要宋水白土合山鄉;平地房,位於鶴山平地嶺,江谷房,位於廣寧甫都江谷鄉;黎邊房,位於南海神安司鹽步堡黎邊鄉;南溪房,位於高要魁星都南村;羅格房,位於南海江浦司羅格鄉;大灣房,位於高要司大灣鄉;石巷房,位於南海五鬥司佛山堡石巷鄉;練園房,位於佛山鶴園社;大桐房,位於南海主簿大桐堡;簡村房,位於南海江浦司西樵大茂鄉;大洲房,位於番禺沙灣司大洲鄉;汾水房,位於南海佛山汾水;白沙房,位於南海神安司泌衝堡白沙鄉;良村房,位於順德縣紫泥司莘良堡良村;蟠龍房,位於肇慶府高要縣橫查司南岸園;大羅房,位於順德紫泥司鷺洲堡大羅村;良恆房,位於順德都寧司葛岸堡良教鄉;西隆房,位於黃鼎司西隆堡街邊鄉;沙墼房,位於黃鼎司沙整鄉;清遠房,位於清遠城內;城西房,位於羊城西關華德裡。
    這二十八房都聲稱他們“皆由忠義公一本而分,歷年既久,各房卜地遷居而世代源流彰彰可考”。並說:“先人創建鄉賢書院,崇祀始遷祖謚忠義文剛公,而立各房始遷祖主位配享之,正欲後世子孫不忘其所自始也。”
    這二十八房中每一房都是完全的宗族,其中不少還是高層宗族,下面又分幾個分支房。例如石巷房就是如此,在“宋宣義郎三一祖、居南海五鬥司佛山堡石巷鄉,為石巷房始遷之祖”後,其後人又“分居白坳頭、黃鼎司豐寧堡冼邊村”,分別為白坳房和冼邊房。據其《分房譜》記載:
    石巷裡,名在佛山福德鋪,地當商場,素稱繁盛,大宗祠在此,因以名。始祖伯廣公,宋末自南雄珠璣巷遷居佛山。兄弟三人,公居長,次伯達居白坳頭,季伯川居黃鼎司屬之冼邊村,各立宗祠,人物亦褶伯仲。明天啟二年,建合族祠於會垣,復合為一房。石巷為大宗,故統稱石巷,以白坳、冼邊兩房附屬於後,遵曲江書院祠碑也。
    這裡提到的合族祠曲江書院,就是原來的冼氏大宗祠。這條材料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石巷房是一個高層宗族,建有大宗祠。其下所分的白坳房和冼邊房,本身也是一個完全宗族,各有宗祠,但奉長房石巷房為大宗。明天啟二年(1622)在廣州城中建合族祠時,纔合為一大房。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