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成都城市史(修訂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地方史志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張學君、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地方史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166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0116636
    作者:張學君、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

    編輯推薦

    成都有著燦爛的青銅文化、浸灌沃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養育生民的稻作農業、精美絕倫的蜀錦、博大精深的人文歷史、舉世聞名的蜀版書、世界*早的紙幣—交子,但這不是她三千餘年旺盛生命力的緣由。無窮的創造力和永不衰竭的再生能力纔是她永葆青春的魅力所在。《成都城市史》為我們詳細詮釋了成都城市的變遷及魅力。

     
    內容簡介

      成都歷史悠久,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周代已為古蜀政治中心。此書稿是在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基礎上的增補、修訂本。該書敘事起於古蜀,終於國民政府結束在大陸的統治。全書稿分為四編,圍繞成都城市起源與變化、城市經濟、建設、交通、文化、生活與習俗等展開論述;修訂過程中收集了新的考古發現、整理了更豐富的典藏文獻資料,更具參閱與借鋻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張學君繫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省志辦編審、原主任,張莉紅繫成都市社科院研究員,二人皆為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專業知識的文史學者。

    目錄
    a





    成都|城市史|
    ||


    目錄


    a


     


     


     


     


     


    成都|城市史|


    ||


     


     


    目錄


     


     


     


     


     


     


    序郭付人/001


    前言/001


     


     


     


     


    |編先秦到魏晉南北朝,成都城市的產生與發展|


    章蜀族的興起與岷、沱流域城市的發軔/


     


    節蜀族的興起/


    一、來自岷江上遊的古蜀部族/


    二、蜀人古城遺跡與大石文化/


     


    第二節蜀國的都城/


    一、廣漢三星堆/


    二、成都十二橋古城/


    三、成都金沙遺址/


    四、羊子山遺址/


    五、成都商業街船棺墓葬/


    第三節古蜀城市的特點/


    一、從遷徙狀態向定居生活轉化/


    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三、經濟、技術創新推動城市建設/


     


    第二章秦滅蜀、巴後,對蜀郡的開發/


     


    節蜀郡的社會改革與經濟開發/


    一、廢王侯世襲,行郡縣制/


    二、張若築成都城,“與咸陽同制”/


    三、興築大城、營造少城/


    四、築郫城、臨邛城/


    五、創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六、“穿廣都鹽井諸陂池”/


    七、遷蜀豪民,冶鐵致富/


     


    第二節“二江環抱”增強了成都的生命力/


    一、“二江環抱”為成都營造了良性生態屏障/


    二、秦漢水利工程給成都帶來經久不衰的經濟效益/


     


    第三節秦時期成都城市的特點/


    一、成都帶動巴蜀經濟發展/


    二、以蜀郡為依托的“三蜀”經濟區/


    三、移民文化為成都城市經濟注入了活力/


    第三章商業大都會的崛起——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成都城市盛況/


     


    節商品經濟的持續發展/


    一、商品生產的發展/


    二、商業和商品流通/


     


    第二節城市建設與交通運輸/


    一、“既麗且崇”的城市建設風貌/


    二、與各地交通運輸狀況的改善/


    三、蜀郡與夜郎、滇及南亞身毒的貿易關繫/


     


    第三節科技、文化、教育的重大成就/


    一、天文、歷法的發祥地/


    二、著名漢賦作家的故鄉/


    三、蜀守文翁實行教化,促使蜀地後來居上/


    四、史學的勃興、蜀學的發端/


    |第二編“揚一益二”——隋唐到兩宋成都城市的繁榮|


    章隋唐到兩宋成都商品經濟的發展/


     


    節成都人口增殖與中原移民南遷/


    一、蜀中戶口與城市人口的變化/


    二、中原移民大量流入/


     


    第二節商品糧和經濟作物的增長/


    一、持續興建農田水利工程/


    二、精耕細作,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


    三、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促進農產品商品化程度/


     


    第三節巧奪天工的手工業/


    一、“綾錦雕鏤之妙,侔於上國”/


    二、蜀紙冠天下/


    三、宋版蜀刻書風行海內外/


    四、蜀中井鹽生產工藝的重要創新/


    五、獨具一格的蜀瓷燒制工藝/


    六、蜀中釀酒業/


     


    第二章隋唐到兩宋成都商業貿易的快速發展/


     


    節城市商業貿易盛況/


    一、唐代成都的商品市場擴大/


    二、前後蜀時期成都的商業貿易/


    三、兩宋時期成都的商業貿易/


     


    第二節成都長途貿易的進展/


    一、長途貿易概述/


    二、陸路貿易/


    三、水路貿易/


     


    第三節鐵錢與紙幣/


    一、鐵錢的推行/


    二、世界早的紙幣——“交子”在成都誕生/


    第三章“揚一益二”的地域優勢/


     


    節益州帶動沿江城市/


    一、日益繁盛的商貿大都會/


    二、與益州互為依傍的沿江城市/


    三、長江上遊市鎮的興起/


     


    第二節宋代成都與沿江城市的貿易/


    一、成都城市地位的變化/


    二、變化中的沿江州城/


     


    第四章隋唐到兩宋成都的城市建設/


     


    節大城、羅城、子城和宮城的建設/


    一、隋蜀王楊秀展築城垣/


    二、晚唐高駢擴建大城/


    三、前蜀增修宮城/


    四、後蜀增築羊馬城/


    五、宋代羅城與子城的培修/


     


    第二節隋唐到兩宋城市公共設施建設/


    一、街坊設置與路面建設/


    二、名勝古跡/


    三、祠廟寺觀/


    四、池苑園林/


    第五章隋唐到兩宋成都的城市文化/


     


    節文學藝術的重要成就/


    一、詩詞與散文/


    二、音樂與戲劇/


    三、蜀中文學藝術創作特色/


     


    第二節學術文化的重要成就/


    一、三蘇與宋代蜀學/


    二、魏了翁與宋代經學、理學/


    三、史學的重要成果/


    四、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明清時期成都城市的興衰|


    章成都城市經濟的曲折發展/


     


    <代成都城市經濟的衰落/


    一、人口與農業/


    二、手工制造業/


    三、城市商業/


     


    第二節明代成都城市經濟的發展/


    一、人口的消長/


    二、商品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三、城市商業的發展/


    第三節清代成都城市經濟的繁榮興旺/


    一、人口的增長與稻作農業的恢復發展/


    二、商業的繁榮興旺/


     


    明清時期成都城市的毀滅與重建/


     


    節明代成都城市建設的重要成就/


    一、明代興築大城/


    二、興建蜀王府/


    三、地方官署的建置/


    四、文化、文物勝跡和寺觀、園林建設/


     


    第二節清代成都城市建設的重要成就/


    一、明末清初成都城市的殘破局面/


    二、清代成都大城的重建/


    三、興築滿城/


    四、皇城改建貢院/


    五、地方官署的建設/


    六、整齊劃一的市區街坊建設/


    七、文化、文物勝跡和寺觀、園林建設/


    八、市政建設/


     


    明清時期成都城市文化建樹/


     


    節學校和書院的興建/


    一、官學的設置/


    二、城區的書院/


    三、義學/


    第二節文學成就/



    二、明代作家與作品/


    三、清代作家與作品/


     


    第三節戲曲藝術/


    一、明代戲曲的發展/


    二、清代戲曲的興盛/


     


    第四節學術成就/



    二、明代楊慎的學術成就/


    三、清代成都的學術成就/


    四、獨具一格的竹枝詞/


    |第四編近代成都城市的演變|


    章近代成都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


     


    節晚清成都城市經濟的近代化趨勢/


    一、城市人口及其職業統計/


    二、國際市場對成都城市經濟的影響/


    三、傳統工商業仍居近代城市經濟主要地位/


    四、新式工商業的緩慢發展/


    五、城市消費生活的增長/


    六、金融業的變化/


    七、社會習俗的變化/


    第二節民國時期城市經濟的變化與發展/


    一、城市人口及職業狀況/


    二、城市工商業/


    三、城市工商業的特點/


    四、城市消費生活/


     


    第二章近代成都城市建設的發展/


     


    節歐洲旅遊者眼裡的成都風貌/


    一、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的成都印像/


    二、法國地理學家馬尼愛的成都觀感/


     


    第二節市政興革/


    一、城鎮的變化/


    二、城市管理與市政建設/


    三、城鎮轄區的變化/


     


    第三章近代成都城市文化的變革/


     


    節尊經書院與近代成都維新思潮/


    一、成都尊經書院的創辦/


    二、成都維新思潮的發生與戊戌變法運動/


     


    第二節“蜀學會”和報刊、新書、新式教育/


    一、“蜀學會”的創辦/


    二、《蜀學報》的刊行與京滬新書報的發行/


    三、新式學堂的創辦/


     


    第三節光宣新政與成都教育改革/


    一、光宣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二、新式學堂的勃興/


    三、留學熱潮/


     


    第四節成都保路風潮/


    一、保路風潮起於清廷剝奪商辦川漢鐵路股權/


    二、清廷屈從國際資本,出賣川漢鐵路股權/


    三、清廷收回川漢鐵路商辦成命,釀成全民抗爭浪潮/


    四、誘捕保路紳商首領,槍殺請願民眾,導致清廷滅亡/


     


    第五節新文化運動與“五四”波瀾/


    一、民初新舊思潮的博弈/


    二、挑戰傳統思潮的吳虞/


    三、“五四”波瀾與留法勤工儉學/


     


    第六節近現代成都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經濟發展/


    二、社會發展/


     


    第七節抗戰後方戰略基地的巨大貢獻/


    一、參戰人數多的省份/


    二、抗戰財政和軍需糧秣基地/


    三、戰時遷川企業、高校和科研、文化機構的重要貢獻/


     


    第八節近代成都民間文藝的變化/


    一、川劇改良/


    二、話劇運動的興起/


    三、說唱藝術的風行/


     


    第九節成都的救亡文化與反內戰、反獨裁文化運動/


    一、救亡文化浪潮/


    二、反內戰、反獨裁的民主文化運動/


     


     


     


     

    前言


    成都|城市史|
    ||


    前言

     


     


    成都|城市史|


    ||


     


     


    前言


     


     


     


     


     


    【前言】


     


     


     


     


     


     


    這部《成都城市史》修訂本即將出版,距離初版問世的時間已有二十多年。隨著時光推移,驚人的考古新發現、典藏文獻資料的整理出版、研究成果不斷湧現、海量信息的傳播與交流、個人學識的積累與深化,舊日的著述亟須增補和修訂,使其更具參閱和借鋻價值。


    即前316年秦滅巴蜀,在成都仿咸陽建制建城算起,成都城市的歷史也有2300年之久。如果要從近年發掘的十二橋遺址、金沙遺址存續的年代(前3150-前2600)朱章義、張擎、王方:《成都金沙遺址發現、發掘與意義》,《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算起,成都應是擁有四千年以上歷史的古城。從古及今,城市雖代有興衰而城址從無變遷,亙古延續至今,生命力無限,是世界名城歷史中的一個典範,值得深入探討。南宋大吏袁說友在《成都文類序》中說:


     


    益,古大都會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奇觀絕景,仙遊神跡,一草一木,一丘一壑,名公纔士,騷人墨客,窺奇吐芳,聲流文暢,散落人間,何可一二數也!


     


    這是從總體意義上來概括成都城市文化價值的,說明成都是一座充滿人文歷史勝跡、令人神往的城市。無怪乎袁說友在間(1195-1200)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時,那麼重視成都地方文化;為了保護和存續成都歷代地方文獻,他聚集有識之士《成都志》和《成都文類》兩部巨構。


    像袁說友這樣重視成都歷史文化價值的士大夫,遠的可以追溯到漢晉時期八位史家編撰的蜀中紀實:趙寧《鄉俗記》、來敏《本蜀論》,五家《耆舊傳》,王崇《蜀書》,王隱《蜀記》,常寬、杜龔《蜀後志》和常璩《華陽國志》。其中有成效的是東晉的常璩,他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華陽國志》這樣具有不朽價值的鴻篇巨制,這部書被人稱為後世方志之鼻祖,詳審精要,史料價值甚高。


    晚唐(唐宣宗大中六年)西川節度使白敏中囑“從事”盧求撰寫《成都記》五卷(《蜀中著作記》)。隨後,杜光庭撰寫了《續成都記》。宋初《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和《益州名畫錄》所引《成都記》,都出自盧求編撰的《成都記》,足見其可靠性。北宋慶歷(1041-1048)至熙寧(1068-1077),趙抃四度奉詔守蜀,知蜀事甚詳,他延聘蜀中飽學之士編撰《成都古今記》三十卷,舉凡成都重要史事均囊括其中,是為信史。而《成都志》和《成都文類》總纂的袁說友,確定以唐白敏中主纂的《成都記》和北宋趙抃主纂的《成都古今記》為基礎,編撰《成都志》;同時搜尋彙集漢代至南宋淳熙間詩文,編纂《成都文類》,“其文凡一千有奇,類為十一目,為五十卷,益之文於茲備矣”。前者開成都編修方志之先例,後者集西漢以來與成都相關的詩類與文類,以饗後世,功在不朽。


    宋末經歷長達數十年蒙古軍攻占四川的毀滅性戰爭,蜀中典藏文獻蕩然末任漢中廉訪使和重慶府總管的費著,多方搜尋《成都志》和《成都文類》。費著在《成都志·序》中將其來龍去脈說得很明白:“全蜀郡志無慮數十,惟成都有《志》、有《文類》,兵餘版毀莫存。蜀憲官佐搜訪百至,得一二寫本,乃參稽訂正,僅就編帙。凡郡邑沿革與夫人物、風俗,亦概可考焉。遂鳩工鋟梓,以廣流傳。”至正《成都志》的來歷。因此,應當肯定費著搶救宋代文獻的功績,否則,今天我們很可能看不到因至正《成都志》刊行而保存下來的宋人編撰的《成都志》和《成都文類》的全豹,包括學者提出來討論的《歲華紀麗譜》等九種文魯校釋:《〈歲華紀麗譜〉等九種校釋》,見《巴蜀叢書》第1輯,巴蜀書社1988年版。


    實際上,將宋人撰著的成都文獻張冠李戴,加之於費著的,是嘉靖間編纂《全蜀藝文志》的楊慎和他的助手。因《成都志》已經失傳,他們從費著纂輯的至正《成都志》(包括《成都文類》及前面提及的九種文獻)過錄,楊慎和協助校正的兩位鄉賢在成都東郊淨居寺宋濂、方孝孺祠不舍晝夜,僅28天,就輯錄涉蜀詩文近兩千篇,有姓名的作者631人,匆促完成後,“而付之梓人”刻印成書。在從至正《成都志》過錄《歲華紀麗譜》等九種文獻時,將卷首《序》的作者之名誤植為九種文獻的作者,發生粗疏錯訛,造成無心之失。張學君:《〈成都府志〉考》,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主辦:《國學》第五集,巴蜀書社2017年版,第306-401頁。後來學人將這個署名錯誤加在費著頭上,看來有失公允,因為這不是費著欺世盜名。


    成都所在的岷江流域是長江上遊古代文明誕生的搖籃,它有悠久而獨立的文明始源,有多姿多彩的文明發展歷程,有兼容性、再生性、自適性極強的自然個性。它是成都平原稻作農業文明和地域財富的自然彙聚地,經開明、李冰治水後即有“陸海”的稱譽。這是成都城市持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此外,秦漢以來外來移民的不斷融入,為成都增添了絢麗多彩的城市文化和智慧;城市中傳統因素和外來因素不斷交彙和轉換、輻射和發展,形成兼容並包、趨同存異的特質,把天府文明的優勢和輝煌發揮到了極致。歷史上成都遭到多次毀滅性破壞,戰亂結束之後,很快又重現輝煌,具有極強的恢復功能。


    《成都城市史》修訂本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初版作了增補和修訂:


    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成都平原若干古城聚落的發現,特別是三星堆、十二橋、金沙、商業街等重大遺址的發現和發掘,一些造型奇特的古建築遺址(包括殿堂、宮室、祭祀場所)重見天日,大量貴重禮器、青銅器、玉器、石器出土,給古史探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寶貴資料。先秦部分,初版主要依據是秦漢以後的歷史文獻,這次將歷史文獻與近年考古發掘的重要資料結合,嘗試史學大家提倡的古史二重證。是否妥當,有待讀者驗證。


    二、秦蜀守李冰創建都江堰水利灌溉繫統、開鑿“廣都鹽井諸陴池”使成都平原形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稻作農業區;又告別缺鹽歷史,成為富有養生之饒的“天府之國”。成都城市經濟就是在富有成效的稻作農業基礎上不斷增長,手工業和商業貿易也是植根於這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這是本書著重論述的城市經濟部分,即成都為何成為“人富糧多”的“國之寶府”的原因何在。


    三、秦統一蜀、巴之後,古蜀文化不再延續,蜀中開始接受中原文化影響,秦蜀守張若、西漢文翁治蜀的主要成效,就是比照秦國的模式,重在經濟開發,社會改良、文化傳承。促使蜀中(包括成都、重慶)從古老的方國演變為秦漢帝國治下的郡縣治地。於是,成都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接受其禮樂教化。


    四、自秦開始實行大規模移民,徹底改變蜀、巴人口結構和文化狀況。秦滅蜀、巴後,考慮“戎伯尚強,移秦民萬家實之”(《華陽國志·蜀志》);統一東方六國後,秦始皇考慮“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史記·項羽本紀》)。當時蜀、巴人口原本稀少,如此眾多的外來移民足以改變蜀中人口結構和文化習俗。史書稱“染秦化故”不是虛語,的確是將蜀、巴變成了秦國治地。西漢景帝末年,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文翁被任命為蜀郡守,他在蜀中興辦教育、引進中原文化,一方面選派優秀子弟到長安入太學;一方面在成都興建石室學宮,招收郡縣青年纔俊入學,同時帶動了蜀中巴郡和廣漢郡官學的興辦,於是儒家文化成為蜀中的主流文化。“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漢書·循吏傳·文翁》)自西漢開始,蜀中經學、史學、文學經久不衰,到唐宋時期達到興盛期,在經學、理學、文學、史學諸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明清時期,雖有宋末、明末兩次毀滅性戰亂,但戰後恢復極快,明清時期也有卓越的文化貢獻,出現了楊慎、費密、彭端淑這類學者和文人。這次增訂,對成都文化作了濃墨重染。


    五、成都與許多世界歷史名城一樣,是一座充滿人文歷史勝跡的城市,從古及今,許多歷史文化名人的足跡遍布城市的通衢街巷。歷代成都人特別珍視歷史名人勝跡,一直在保護和記錄有關史事遺址,並著意將名人居所、重要遺址、實物遺存留存下來,傳之後世。20世紀90年代以來,因為大規模的城市改造,舊有的歷史文化勝跡、名人遺蹤已無處搜尋。《成都城市史》修訂本對成都人文歷史勝跡作了一些搜尋、完善和補充。對歷代重要遺址的存廢情況,進行了分段追蹤。


    六、作為內陸傳統城市的成都,進入近代歷史以後,也感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響,社會經濟也在緩慢地邁進早期現代化的進程。在東西文明踫撞、自然經濟與市場經濟衝突、新舊因素雜陳、傳統性與現代性諸種因素相互激蕩的背景下,成都也顯示出歷史局限性,農業文明的歷史優勢明顯弱化,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轉換遲緩也顯示出來。現代化的推進,因受地理因素影響,成都落後於長江上遊水陸要衝城市重慶。成都城市群體性現代意識的覺醒差不多是在戊戌變法(1898)前後纔開始,那時,清廷被迫接受《煙臺條約續增專款》,向國際資本開放了長江上遊市場。重慶成為外商在四川開拓市場、經商和投資的大商埠。


    成都從自然經濟結構向市場經濟結構的轉型,要晚於重慶。直到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東部經濟西移,大量工廠設備、技術力量遷川,四川成為支撐抗戰的戰略基地,成都社會經濟開始有了發展機遇。與此同時,還有東部大學、科研機構、師生員工大規模內遷,成都教育、科技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抗戰時期和抗戰之後,成都商業的繁盛更多地體現為投機性商業、畸形金融業的發展。從民國37年(1948)到民國崩潰,因幣制混亂,金圓券、銀圓券失去幣信,通貨膨脹、物價騰飛,民心盡失,各種風潮迭起,嚴重摧殘了成都社會經濟,使成都墮入衰微破敗、奄奄一息的境地。


    本書所述起於古蜀,終於國民政府結束在大陸的統治。全書分為四編,圍繞城市起源與變化、城市經濟與市場空間、城市建設與交通、城市文化與學術狀況、城市生活與習俗等方面展開論述。因作者學識有限,是否具有參閱和借鋻價值,有待讀者評說。


     


    張學君張莉紅2018年秋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