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龍興:五千年的長征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隨筆
    【市場價】
    440-638
    【優惠價】
    275-399
    【作者】 韓毓海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隨筆 
    【出版社】中懦靄嬪? 
    【ISBN】97875217096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709643
    作者:韓毓海

    出版社:中懦靄嬪?
    出版時間:2020年04月 

        
        
    "

    編輯推薦

    1.中國好書作者韓毓海力作,建國70周年獻禮作品。
    2.中央黨校副校長何毅亭作序推薦。
    3.生動記敘波瀾壯闊的中國國情變革史。

     
    內容簡介

    在暢銷百萬冊的洋洋灑灑的《五百年來誰著史》,以及榮獲“中國好書獎”並暢銷20萬冊的《一篇讀罷頭飛雪,重讀馬克思》之後,北京大學教授韓毓海又撰寫了這部重磅作品——《龍興:五千年的長征》。
    這本書從制度與治理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相矛盾的角度,深刻回顧並分析了中國歷史進程中的諸多“大事因緣”,是一部通史。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開闢,中篇為穩定,下篇為復興。沿著殷周之變、周秦之變、魏晉隋唐之變、唐宋之變,通過“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講到今天“數千年未有之新時代”,梳理中華文明發展脈絡,闡釋中國制度變革邏輯,解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全書將中國歷史的發展與世界歷史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既是一部從制度與治理角度總結歷代得失的學術思想史,更是一部把中國共產黨的奮鬥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通史。特別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思想路線的闡釋,既有廣闊的世界視野,又具深邃的歷史深度。該書自出版以來,在學術界和廣大領導干部中引起了深刻反響。
    這本書對於中國黨政干部了解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歷程,提振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鬥的精神,增強治理國家的實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中文繫教授,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主要作品有《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一篇讀罷頭飛雪,重讀馬克思》《重讀,從1893到1949》《馬克思的事業:從布魯塞爾到北京》《天下:包納四夷的中國》《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卡爾•馬克思》《人間正道》《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文學卷》等。作品曾獲2018年“中國出版政府獎”,2014年2018年“中國好書獎”,第八屆、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2018年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文學獎等,著作已被翻譯為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意大利語、荷蘭語、尼泊爾語等多種語言。

    目錄
    上篇 開闢
    黃土高原 003
    封 建 010
    郡 縣 016
    周秦之變 025
    河西與河中 032
    王道與富強 041
    貴族制 052
    “唐宋之變” 069王安石與《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082
    葉適與《外稿》 089
    《陸九淵集》與心學的興起 095
    王陽明與《傳習錄》 104

    上篇 開闢
    黃土高原 003
    封 建 010
    郡 縣 016
    周秦之變 025
    河西與河中 032
    王道與富強 041
    貴族制 052

    中篇 穩定
    “唐宋之變” 069
    王安石與《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082
    葉適與《外稿》 089
    《陸九淵集》與心學的興起 095
    王陽明與《傳習錄》 104
    顧炎武與《郡縣論》《錢糧論》《生員論》 111
    魏源與《聖武記》 114
    巨變前夜 120

    下篇 復興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129
    歷史與國情 150
    治理體繫與治理能力 162
    新路與長征 174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3
    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 214
    政黨與人民 221
    社會主義法則 230
    中國的、人民的工業化 239
    “世界上社會制度徹底變化的偉大時代” 261
    改革與結構調整 278
    “去政治化” 293
    擠進“世界市場”之路 311
    危與機 332
    初 心 344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361
    “一帶一路” 371
    “四個自信” 381
    推進治理體繫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386
    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 389

    在線試讀
    自 序
    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5 000年波瀾壯闊的戰鬥歷程。我們思考、總結其中的歷史經驗,就有必要回顧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的“大事因緣”,哪怕是非常簡要、粗略的回顧。但這不是一個人能干成的事情,當然更不是我這等無知者僅憑“無畏”、想干就能干成的事,更何況實在也沒有誰要求、布置我去這樣做。於是,我一度甚至以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本身就近乎無事生非。人們寫書,總是基於各種各樣高遠的理由,而我的理由,倘若坦然地說,竟然是時時感到無聊——如果用雅致、時髦一點兒的說法,這感受大概就是所謂的“寂寞”。

    自 序
    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5 000年波瀾壯闊的戰鬥歷程。我們思考、總結其中的歷史經驗,就有必要回顧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的“大事因緣”,哪怕是非常簡要、粗略的回顧。但這不是一個人能干成的事情,當然更不是我這等無知者僅憑“無畏”、想干就能干成的事,更何況實在也沒有誰要求、布置我去這樣做。於是,我一度甚至以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本身就近乎無事生非。人們寫書,總是基於各種各樣高遠的理由,而我的理由,倘若坦然地說,竟然是時時感到無聊——如果用雅致、時髦一點兒的說法,這感受大概就是所謂的“寂寞”。
    有一段時間,就因為寂寞的緣故,我把古代的奏章找出來抄寫,從《商君書》到康有為的《上清帝七書》。我抄書的地方就建在清代成親王永瑆舊宅的廢墟上,夜裡,這園子裡是一個人也沒有的,從古樹的縫隙裡能夠看到對面圓明園寥落的燈火。秋天的夜空,如同無際的大海,月明時的窗外,雲在天際走,仿佛滄海上行著的帆。四周一片靜謐,而心就這樣沉靜下來。於寂寞與沉靜中,我時時感動於前人的勇毅與艱難,慨嘆於他們的走投無路與奮然前行,同時感到了更大的寂寞,竟然想起了這樣的話:“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長大起來,如大毒蛇,纏住了我的靈魂了。”“萬裡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無語。雁不到、書成誰與”——沉靜下來,就似乎聽到遠山遠水隔不斷的呼喚和吶喊,而這呼喚和吶喊又時時使我在平靜中感奮,於寂寞裡驚怵。到了這個歲數,年輕時經常走動的朋友,因為“忙”的緣故,彼此早已不大走動了,而這也許更是因為心的隔膜,彼此早已沒有什麼可談,枯坐著避過對面的眼神,使我時時感到時光不能忍受的漫長,同時分明感到:正是這樣虛浮的時光,將我們與歷史、與遠山遠水的呼喚和吶喊隔絕開來。終於來了一位,是多年前也在這院子裡常常談天的,隻是自他擔了要任後,已很少來往了。那天夜裡,偶然從樓下經過,他看到隻有我的屋子還亮著燈,忽然就踱上來。開門後,彼此默然良久——從眼神裡,我分明感受到了他的疲憊和寂寞。“這是十分有意義的工作啊!”他翻了我的筆記,斷然決然地鼓勵說——這語調,仿佛間使我想起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我忽得一振,但彼此看著對方燈下的華發,情緒隨即暗淡下來,我低聲說:“而我倒是覺得什麼意義也沒有……何況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隻是無聊而已——”“嚯!‘大事因緣’——你起碼可以給學生講它一兩件,這對年輕人是很有好處的。”“沒有人愛聽的,現在的學生,你是不知道的——”“現在又怎麼樣呢?青年學生,就像當年的你我,總是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我想說,現在的學生,早已不似當年的你我,而且,如今反感於“意義”的,豈止是青年學生。馬克思創造過一個詞——“有節制的利己主義”,且感慨說,“這種利己主義表現出自己的狹隘性,並用這種狹隘性來束縛自己”。在馬克思看來,“德國社會各個領域之間的關繫”的實質,其實就在於這種“有節制的利己主義”。我想,這恐怕便是馬克思深以為“寂寞”的根源所在,這甚至也就是馬克思判定自己的工作在當時的德國“沒有意義”的原因。而所謂“德意志意識形態”,一向也絕不僅僅是說當年的德意志帝國。我想說,如果“有節制的利己主義”算是一種“癥候”,恐怕就連如今的你我都有。然而,看到友人疲憊而執著的目光,以及他的華發,這些掃興的話,終於沒有再說出口。我知道,他畢竟是洞達的,有一種行走叫“宦遊”,而其中所謂寂寞,實際上絕不在我之下。翻著這些筆記,他從我這裡拿了一支煙,抽起來。我們就這樣對坐抽煙,再也無話。臨行,他握著我的手——是如同年輕時那樣的緊握,而目光裡竟然似乎有了乞求:“你畢竟可以試一試,也算是為我們,你看我,現在即使想做這些,也不可能了,至於你,畢竟還好,起碼時間是自己的。何況,人活在世上,不能隻想著他自己一個人吧。”我默然送他到樓下,月光滿地,我就這樣看著他一步步地走到了月光裡,想起一句話——“高處不勝寒”。於是,到了下學期,我的一門新課就這樣列在了課表上,課程名是“唐宋以來經典文獻選讀”,而這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因為受了夜訪的故人的“蠱惑”。而結果自然不出我所料——起初,聽課者熙熙攘攘,擠了一屋子,其狀如同趕集,而到了學期末,敢於參加考試,“以身試法”的卻隻有5 人了——這成績自然是我當教師以來糟糕的一次。我知道這門課對於初出茅廬者委實太難了,隻是這種難反而激發了我的勇氣或者脾氣,畢竟,與學生為難,又何如與自己為難——於是,假期裡把講義改了又改,發給了我過去參與編輯過的刊物,而如今的編輯正是過去的學生。不久,學生回信說,文章固然令他“醍醐灌頂”,但主編有兩點意見:一是文章太長,也太難了,“本刊水平所限”,竟不知道怎麼刪改;二是這文章講的是歷史上的奏章,而奏章則不屬於“國學”。原來如此……如今講“國學”的人多了起來,但究竟什麼是“國學”呢?
    中國歷史上的知識大致分為4 種:一是經典研究(儒);二是治國理政的學問,或政治研究(筆);三是事實的歸類和辨識(學);四是詩詞歌賦(文),即我們今天所謂的“文學”。此所謂:“古人之學者有二,今人之
    學者有四。夫子門徒,轉相師受,通聖人之經者謂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長卿之徒,止於辭賦則謂之文。今之儒博窮子史,但能識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謂之學。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善為章奏如柏松,若此之流,
    泛謂之筆。”中華傳統文明,當然不等於詩詞歌賦,就是因為其中蘊涵著治國理政的寶貴遺產。“善為章奏如柏松,若此之流,泛謂之筆。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蕭繹《金樓子·立言篇》中說:“而古之文筆,今之文筆,其源又異。”所謂“文筆之分”,“筆”就是奏章,就是治國理政的經驗與學問。
    如今講“文”的人極多,而對於“筆”的重視不夠,幾乎就是完全無視,這裡的原因,我以為無他——人們如今需要些輕松的東西,文章還是輕松些好,寫文章的人好不要與編輯和讀者為難。進而言之,文人不必管國事,國家也不要管文人——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如此好,而在如今的“主編”們看來,我把“國事”扯進了“國學”,這就是無事生非,就等於破壞了“國學”。但這豈不恰是千年的積弊,正如劉師培所謂:“夫中國之學術既以非干涉為宗旨,故中國數千年之政治亦偏於放任……虛浮之習,朦混之弊,層出不窮,則中國之用法,悉以放任為政策,未嘗有任法為治之一日也。”既然彼此“水平所限”,再跟他們說這些,還有什麼意思呢?自從寫文章以來,我次品嘗到了“被退稿”的滋味,且還是被自己的學生,被自己過去編輯過的刊物——我從此知道,老師不必為難學生,寫文章的人更不必為難編輯和讀者,如果一定要認真較勁,那你就隻能自己跟自己玩。魯迅說過,“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然而,如今想來,大約也就是從這裡,我終於讀出了使魯迅工作下去的動力,而這種動力無他,其實無非就是“寂寞”而已。我從此也方纔知道,這世界上的寂寞,其實就是所謂“挖山不止”。“這兩座山雖然很高,卻是不會再增高了,挖一點就會少一點,為什麼挖不平呢?”——這又是怎樣的“愚不可及”。恰是因為這樣的教訓,我豁然開朗於中華文明的偉大精神,便從此下定了決心,在這寂寞中前行。於是,我終於動手開始寫《龍興:五千年的長征》這本書。捫心自問,這能算歷史嗎?
    據說,歷史,是關於記憶的。魯迅在《範愛農》裡寫過一件事:當年,革命黨人徐錫麟(號“光漢子”)刺殺清浙江巡撫恩銘被捕,恩銘的親兵把徐錫麟的心肝挖出來,炒著喫了。這描寫自然比福柯的《規訓與懲罰》深刻。而至於這種施暴的原因和動機,我則是很久以後纔知道的。今年夏天去井岡山,井岡山干部學院的同志告訴我,當年還鄉團殺回來,抓捕赤衛隊和紅軍,就把他們的心肝挖出來,炒著喫——但這不是因為仇恨,而是因為恐懼。古來的風俗是這樣的:殺了一個人,他的靈魂就會來找你報復,隻有把他的心肝挖出來喫了,他的軀殼就沒有了靈魂,於是,殺人者就會免於被鬼魂報復。其實,曼努埃爾·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中寫過同樣的事:美洲殖民者用一種巫術攝取了印第安人的靈魂,使他們不能思想,沒有記憶,不能反抗,成為終日勞作的“僵尸”奴隸。我想,這就是所謂“誅心”的意思吧!魯迅晚年寫了《女弔》,這篇文章歌頌一個美麗的女弔死鬼,她死死地纏住了自己的敵人,“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使其不得安寧。魯迅臨終前還說過這樣的話,大意是:基督徒臨死前要懺悔,以饒恕自己的敵人,而我想了一下,我不希望被饒恕,至於我的敵人,我也一個都不饒恕——我做鬼也要記住他們,我也希望,他們能夠記住我。在“意義”到處被解構的時候,如果說到“意義”,我們的歷史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在於,在中華民族已經走過的5 000 年波瀾壯闊的戰鬥歷程,有著許多內外敵人,我們的歷史就是前赴後繼,與內外敵人不懈鬥爭的歷史。“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魯迅的工作的意義,魯迅的寫作的意義,我以為——在很大的程度上,往往竟是因為他的敵人,直白地說:是為了使敵人長記性,是為了給他們一個難以磨滅的深刻教訓——我想,畢生的奮鬥其實也是如此。因此,他們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歷史與其說是關於記憶的,還不如說是關於報應、關於報復、關於革命的。革命史觀,大概已經被“學術界”解構得體無完膚了,但我是贊成這樣的史觀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革命與改革的歷史,因此,我把它稱為“五千年的長征”。
    馬克思渴望他的書有“真正的讀者”,所以就不想在一本書的序言裡便把“結論”事先告訴他們,他說,“因為仔細想來,我覺得預先說出正要證明的結論總是有妨害的,讀者如果真想跟著我走,就要下定決心,從個別上升到一般”。隻是經不住恩格斯、拉薩爾的苦苦勸說,他方纔極不情願地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對自己的研究心路、“骨架”和方法做出了簡要的概括——盡管這無論對於讀者還是作者自己都是必要的,馬克思還是對這種廣告式的“內容簡介”感到不滿,於是他在文章開頭執拗地重申:寫作隻是“為了解決使我苦惱的問題”。如果必須簡單地向讀者概括本書的主旨,那就是:沿著殷周之變、周秦之變、魏晉隋唐之變、唐宋之變,通過“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講到今天“數千年未有之新時代”——這就是我所謂的“大事因緣”。古代與現代的區別究竟在哪裡?中國的古代歷史,當然也是革命與改革的歷史,然而如馬克思當年所說,“可是,徹底的德國革命看來面臨著一個重大的困難”。馬克思所謂的這個“重大的困難”究竟是指什麼呢?馬克思接著回答說:“就是說,革命需要被動因素,需要物質基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我想,晚清以來“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意義,其實正在這裡,就在於那些內部的與外部的、主動的與被動的條件高度聚集在一起,迫使著中國去全力克服“物質的限制”“生產力發展的限制”,從而為將來“徹底的革命”提供“物質基礎”。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突破“物質的限制”,化中國生產力發展方面的“被動”為“主動”,這當然是我們前人艱苦卓絕奮鬥的輝煌成就,但卻未必可以囊括他們偉大抱負的全部。甚至,我以為這還不是馬克思所謂的“徹底的革命”,也並不是所謂的“將革命進行到底”——而隻是“萬裡長征”關鍵的一步,因為這隻是為我們今天的“新時代”奠基。因此,我們的時代即所謂“數千年未有之新時代”的意義,便在於在生產力高度發展和競爭的基礎上,去建立一個更加合理和美好的社會制度,以此達成人的解放,這乃是“後的鬥爭”。而這纔是馬克思所謂的“徹底的革命”,這纔是所謂的“將革命進行到底”。所謂“機遇空前,挑戰空前”,就是因為今天的我們面臨著這樣的革命。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為了這“後的鬥爭”,我們可能還要經歷幾十代人的奮鬥——“幾十代人”是什麼意思呢?自從有衍聖公以來,孔子的子孫纔有七十幾代——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今後的路更長,任務更繁重,工作更艱苦,成就更偉大。我想,這本書在這樣的時代還不至於淪入“既無人贊和,也無人反對”的境遇,而與其得到贊和,我倒是希望得到反對,這裡的理由無他——“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就是因為我們的事業,從來都是在不屈不撓的鬥爭中前進的。我不是歷史學家,沒有那樣的學問,寫史之於我,無非是“在明與暗,生與死,過去與未來之際,獻於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之前作證”而已。我隻是想,夜訪者的話或許是對的——“人活在世上,不能隻想著他自己一個人”。魯迅說過:無窮的過去,無窮的遠方,都與我有關……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