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地理
    【市場價】
    718-1040
    【優惠價】
    449-650
    【作者】 英菲利普·鮑爾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歷史地理  歷史地理學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ISBN】97872291587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9158798
    作者:[英]菲利普·鮑爾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經濟學人》2016年度書單圖書;


    2以獨特的視角理解中國文化;


    3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贊譽推薦!


    這是一本有趣、有深度的書。


    如何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有各種各樣的解讀,像《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作者菲利普•鮑爾這樣,用“水”這一地理要素串起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無疑是新穎而獨到的。


    早在100多年前,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就敏銳地指出水對於中國的重要影響,他說河流是整個亞洲和中東政治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的問題決定了官僚體制的存在”。


    韋伯隻談了水與中國關繫的一個方面,即國家權力的水利和水文基礎,菲利普•鮑爾的解讀卻廣泛而深入。他把視角擴展到哲學、神話、歷史、經濟、藝術、軍事等領域,縱橫古今,信手撚來,繫統翔實地爬梳了水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繫。其知識之淵博、見解之深刻,令人贊佩。


    菲利普•鮑爾的繫統論述也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讓生活在“水之國度”的中國人深感震撼:原來我們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被水影響得如此之深!


    《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所展示的是一段貫穿中國過去與現在的宏大旅程,它揭示水在決定中國過去的命運時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也提示中國未來的發展不能忽視“水”這一經濟增長的潛在障礙:“在孟加拉國和中東等地區,洪水的風險一直存在,而中東地區一直存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但中國必須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


    作為英國著名的科普作家,菲利普•鮑爾與中國淵源頗深,他從十幾歲起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在中國做過訪問學者,又收養了一個中國孩子,每年都帶著女兒來中國尋根,所以他對中國有著深切的關注與熱愛。他對中國文化別出心裁的解讀,對中國未來所面臨的水之問題的善意提醒與建議,都非常值得身處“水之國度”的我們好好體味。

     
    內容簡介

    對典型的大河文明來說,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黃河到長江,水孕育了中華文明,塑造了中華文化,主宰了帝王命運,決定了國民習俗和政治生活模式。


    在中國,水滲透在從日常生活到哲學思想、從戰爭到藝術的方方面面,但正如諺語所言“魚兒看不到水”,我們雖身在其中,卻未必感受至深。英國著名科學與科普作家菲利普•鮑爾從地理、神話、哲學、政治、經濟、管理、戰爭、藝術等多個角度,探索了水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黃河和長江孕育了中華文明,關乎國家安寧與國家身份建構;洪水神話詮釋了統治者的合法性;水多變的特質使其成為中國哲學思想和藝術表達的源頭和隱喻;水資源管理塑造了國家的治理方式,而水利工程則影響王朝的興衰;許多戰爭的起因與爭奪水道有關,且發生在水上……


    《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的作者將“水”這一地理因素作為敘事核心,縱橫古今,信手撚來,繫統翔實地爬梳了水與中國文化之間的關繫,試圖找到梳理和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一條全新脈絡。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情,以及他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廣泛涉獵,讓讀者從他的敘述中獲得了令人著迷的洞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英國著名科學與科普作家,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擁有牛津大學化學專業學士學位和布裡斯托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世界科學期刊《自然》雜志擔任編輯超過20年,目前仍是《自然》的顧問編輯。已出版十餘部膾炙人口的科普讀物,2005年獲得世界著名科普圖書獎項“安萬特科學圖書獎”。代表作有《預知社會:群體行為的內在法則》《明亮的泥土:顏料發明史》《分子》《好奇心:科學何以執念萬物》等。曾在中國高校做過訪問學者,多次來中國進行學術交流,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十分著迷。


     


    譯者簡介


    張慧哲,資深譯者,譯有《螺旋樓梯》《兩萬五千英裡的愛情》等多部作品。

    目錄

    序  言  頤和園的雨


    第1 章  大河:長江與黃河—— 中國地理的兩道主軸/14


    第二章  在水之外:古代中國的神話與起源/52


    第三章  尋“道”:作為道家和儒家思想之源頭與隱喻的水/78


    第四章  權力的渠道:水道如何塑造了中國的政治景觀/114


    第五章  鄭和下西洋:中國如何探索世界/148


    第六章  水利國家的興衰:官僚治水/182


    第七章  水上戰爭:作為衝突場地及工具的河流與湖泊/216


    第八章  流暢的表達藝術:水對中國繪畫及文學的影響/250


    第九章  水與中國的未來:威脅與承諾/284


    參考文獻/296

    前言
    序言:頤和園的雨

    1992年次訪問中國時,我在北京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張博士。遺憾的是,我一直沒有記下他的全名,而現在也不可能查到了:這就好比在倫敦找一位史密斯博士,或者在慕尼黑找一位施密特博士。當然,我知道張博士曾經在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工作,而且他的英語很好,這讓我當初跟他見面時松了一口氣,因為我那會兒的中文水平僅限於一句用途頗廣的“你好”。
    那個時候,在中國做科研要面對各種現實的困難。就在張博士帶我參觀他的實驗室時,突然停電了,研究生們隻能既氣惱又無奈地魚貫走出大樓。“這不會損壞顯微鏡嗎?”我問。“哦,會的。”張博士若無其事地回答。

    序言:頤和園的雨


     


    1992年次訪問中國時,我在北京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張博士。遺憾的是,我一直沒有記下他的全名,而現在也不可能查到了:這就好比在倫敦找一位史密斯博士,或者在慕尼黑找一位施密特博士。當然,我知道張博士曾經在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工作,而且他的英語很好,這讓我當初跟他見面時松了一口氣,因為我那會兒的中文水平僅限於一句用途頗廣的“你好”。


    那個時候,在中國做科研要面對各種現實的困難。就在張博士帶我參觀他的實驗室時,突然停電了,研究生們隻能既氣惱又無奈地魚貫走出大樓。“這不會損壞顯微鏡嗎?”我問。“哦,會的。”張博士若無其事地回答。


    他問我,我在北京還見到了什麼。我坦白地說,直到當時為止,我還基本哪兒都沒去遊覽過。拜訪、職責,還有與我的學術東道主們共進令人生畏的豐盛晚餐,塞滿了我的每一天。“那我們一定得去頤和園。”張博士強調說。我們跳上一輛擁擠不堪的公交車,緩緩地從一支支自行車車隊旁邊經過——當時北京公路上的小汽車是國有出租車——向市郊駛去。


    幸運的是,天下著小雨,因此頤和園相對寧靜。但我之所以喜歡這場雨,其實還有其他原因。從雕龍畫鳳的長廊上滴下的雨滴,恰恰像征著我對中國浪漫的憧憬。而自從我來到中國,這一憧憬已經備受打擊。小男孩們喊“Hello”,想賣給我幾根烤玉米。“他們隻會說這麼幾個英語單詞,”張博士說,“這個,還有‘one yuan’。每個老太太都會說這兩個詞。”


    能有一位向導帶我參觀頤和園,這讓我非常高興,否則我會錯過很多。他告訴我,頤和園是清朝皇帝為他那位專橫的母後重新修建的,但這筆錢本來其實是海軍的軍費。頤和園是一座符號的迷宮,中國人一看便知,西方人卻視而不見。各種塔都是八角形的。張博士解釋說,這是因為“八”在中國是一個特殊的數字,代表著好運和“老錢” 。一個能夠得體地應對各色人等的人,被形容為“八面玲瓏”(我懷疑張博士就是其中之一)。塔的底座是方形的,像征著大地,而塔頂則是圓形的,或者繪有圓形的圖案,代表著天空。


    我們沿著一道木長廊漫步,一側的山上有一座佛塔,另一側是一座湖。湖光山色,風景怡人。但除了怡人之外,這風景還意味著更多。山代表著(如果現在我的日記還值得相信的話)繁榮,水代表著長壽。二者——山和湖——同時出現,則代表著和諧。當時我不知道的是,在漢語裡,“山水”這個詞,其實正是二者的簡單組合:山和水。


    我們來到一座宏偉的建築前,它被用作圖書館,藏書種類繁多,慈禧太後試圖借此來展示皇室的教養。建築物的正面有一行題字。


    “這是……”張博士正要給我翻譯,卻又猶豫了,“呃,我不知道用英語該怎麼說。”


    我很喫驚,因為他的英語看上去已經夠厲害了。他終給出的答案,類似於“身處山、水、天之間,人將感受到極度的和諧”,但他顯然對這個版本不太滿意。


    “這種感覺,”他說,“就像這些樹被這樣種在這裡——喚起了一種氛圍,或者說一種情感。”是的,盡管一群群中國遊客在我們身後擺著姿勢拍照,打出從西方學來的、無處不在的、卻顯然毫無意義的“V”字形手勢,但在這輕柔的雨中,感覺的確是這樣。


    “中國畫也是這樣,”他繼續說道,“它們畫的是一種感覺,而不是現實。”我突然意識到,我的這位向導兼東道主,雖然整天都對著顯微鏡,一心隻盼著不要停電,卻有著高度發展的審美意識——而這種審美意識,是我的文化和語言所無法給予的。


    任何來自中國以外的人,隻要開始學習中文,並開始與這種豐富而微妙的文化做鬥爭,遲早都會意識到,破譯漢字和聲調隻是這場鬥爭的一小部分。當然,任何兩種文化的互相翻譯都存在其局限性,但漢字不僅僅是語義符號,它們是中國思想的精華,飽含聯想和歧義,隨時準備揭示自己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多層不同含義。這就是為什麼在所有情況下都更應該稱它們為字,而非詞:它們的形式和內容是密不可分的。中國人喜歡引用的“四字成語”,對於外國學生來說,即使能夠理解其中每一個字的含義,也會感到困惑。它是一種哲學上的提煉:思想、故事、傳說,濃縮到無法逐字翻譯。1992年時我不知道,但現在我知道了,為什麼張博士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來翻譯我們在頤和園看到的那句話。對那個濕潤午後的回想提醒了我,一個外國人,如果試圖解釋像水這樣的概念在中國文化中意味著什麼,注定從一開始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疏漏。很多細微的差異都會丟失,為可悲的是,想像力也會丟失。


    盡管如此,讓我嘗試這麼做的卻正是這樣一個事實:我來自一個長期被中國人視為蠻夷之地的遙遠地方。我用來支持自己的,是人類學家拉爾夫•林頓(Ralph Linton)說過的一句老掉牙的話:“魚永遠看不到水。”雖然這並不能恰當地描述中國人的處境,但正是因為他們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人都更關注水,並且關注得更為復雜,更有內涵,所以他們可能更難以認識到水是如何深遠地影響並定義了中國。而這其實非常明顯。


    正如張博士在那個夏日雨天向我透露的那樣,水,是中國思想強大的載體之一。與此同時,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水一直是中華文明的關鍵決定因素之一。它主宰了帝王的命運,塑造了中國哲學的輪廓,並且在中國語言中到處都留下了印記(完全是字面意思)。天通過水向地傳達它的審判。水宣告著統治的合法性。出於這些原因,要向長城外的蠻夷傳達中央王國是如何特別、偉大、壯美以及偶爾的可怕而瘋狂,水是好的媒介,而中央王國終也是水之王國。


    我希望中國讀者能欣賞並享受“外國人”對中國文化這匆匆的一瞥;更希望張博士也能回想起那一天——如果他還在觀察顯微鏡,並且視力還不錯的話。對此我將深表感激。


    打開中央王國之窗


    下面這段話是外國人次對中國不同凡響的成就發出驚嘆——《馬可波羅行紀》(約1300年):


     


    凡關涉此城之事,悉具廣大規模。大汗每年征收種種賦稅之巨,筆難盡述。其中財富之廣,而大汗獲利之大,聞此說而未見此事者,必不信其有之。


     


    正如馬可•波羅所說,與中國有關的一切,都龐大得超出了外人的想像。如果這在13世紀是真的,也就是說,在這位威尼斯探險家有可能目睹或沒有目睹(意見至今仍然存在朝中央王國的蒙古皇帝忽必烈汗的宮廷時,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如今的情況就更是如此了。現在,我們不僅要試著理解這個國家版圖的遼闊,人口、地貌和語言的多樣,還有文化的古老,更要理解其對於全球經濟和政治地位的視野和雄心。今天,有數不勝數的書籍試圖揭示“中國是如何運行的”或者“中國的未來在哪裡”,但任何熟悉這個國家的人都會承認,即便是中國人,其實也不了解這些。你能得到什麼答案,取決於你問的是誰——在中國向來如此。


    但《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的目標與它們不同。通過探索中國歷史文化的漩渦和激流中為持久、為重要,同時也啟發性的主題之一——水的角色,《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試圖展示這個國家的哲學、歷史、政治、管理、經濟和藝術是如何與水緊密相連,達到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的程度。出於這個原因,並不是說一旦認識到了水的角色,我們就可以輕易理解中國文化的所有這些方面。相反,我們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隻有理解了它們與水的聯繫,纔不會覺得它們是那麼怪異、含混而陌生。


    《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這段貫穿中國過去與現在的宏大旅程,就這樣打開了一扇窗。通過它,人們可以開始了解這個國家及其人民潛在的極度復雜性和充沛的能量。水是打開中國歷史和思想寶庫的鑰匙。人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水這一媒介來講述這個國家的政治史和經濟史。事實上,歷史學家冀朝鼎 在他1936年出版的《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一書中就是這樣做的。這本書的名字說明了一切。冀朝鼎認為,在封建時代的中國,基本經濟區的轉移取決於國家出於農業和軍事運輸目的而對水道進行的開發,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


    當然,這種方法有其局限性和盲點。有人可能會說,政治權力、社會穩定和文化歸屬感更多植根於大地而非水:畢竟,水終隻是一種工具,它的用途是種植和運輸中國長期以來賴以生存的農作物。但水對於農業、交通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性,使其成了政治權力的核心要素,並塑造了這個國家的治理方式。水在今天帶來的許多挑戰,與它給古代的漢族皇帝們帶去的挑戰如出一轍——事實上,政府現在發現,水是調用歷史遺產的有效工具。水為維護和闡明政治合法性提供了一種在中國得到普遍理解的語言,自古以來一直以水利工程的形式進行表達,而這些工程的規模之大,是地球上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設想的。


    所有這些都隻介紹了中國與水的關繫的一個方面,即國家權力的水利和水文基礎。然而,雖然水是統治者的主要像征,但它對普通人來說也有著深遠的意義。中國人與水之間普遍而矛盾的關繫,使水成為哲學思想和藝術表達有力而多樣的隱喻。而且它不僅僅是隱喻。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一直依賴於水,河流和運河調節著他們與國家的關繫。水——過多或過少——都會刺激人們起來推翻他們的政府和皇帝。如今,經濟的蓬勃發展給中國的水道和湖泊的完整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有時甚至威脅到它們的存在。毋庸置疑,中國的領導者不能忽視這一經濟增長的潛在障礙。


    要講述這個故事,《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必須提供一種不同於《馬可波羅行紀》的旅程。《馬可波羅行紀》把中國描述為一個大得令人困惑的陌生之地,這至今仍是許多西方文本的基調。而《水:中國文化的地理密碼》中的向導則通常是中國的旅行者、探險家、詩人、畫家、哲學家、官員,他們自己也在努力接受,生活在這樣一個由水塑造、被水滲透的世界,究竟意味著什麼。水在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你不必相信我這句話,還是聽他們說吧。

    媒體評論

    鮑爾將“水”這一因素巧妙地置於中國故事的中心,非常值得一讀。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這真是一個好主意:通過中國與水的關繫來書寫中國歷史。當你開始閱讀這本引人入勝的書時,你會發現你再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看待中國了。


    ——馬丁•雅克  《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

    在線試讀
    第三章 尋“道”:作為道家和儒家思想之源頭與隱喻的水

    “水哉!水哉!”據說孔子喜歡這樣驚嘆。不過他的追隨者徐子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水究竟有什麼可贊賞的?
    作為孔子這位大師著名的闡釋前4世紀的學者孟子試圖對此進行解釋。水,他寫道:

    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這似乎對於我們沒有太大幫助,不是嗎?灌滿雨水的排水溝該如何向我們表明,一位君子對於他的名聲到底應該注意什麼?
    中國古典思想向來如此,無論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還是從其他哲學傳統中衍生出來的思想。隱喻和關繫,邏輯的湧流,都是微妙的,有時又是不可預測的。它們很容易讓我們像可憐的徐子一樣困惑。不過,它們讀起來就像詩歌一樣。
    先把孟子想要傳達的君子品質放在一邊,簡單地考慮一下這一點——水為孟子提供了君子品質這一意像,因此他纔可以對其進行探索。驚訝嗎?當然,你可能會說,水是一種變化多端的介質,可以被派作任何用途。它可以狂野而猛烈,也可以平靜而清澈。它可以彙集和淤塞,也可以自由地流動。它像一面鏡子那樣進行反射,它是透明的,或者——像黃河一樣——它也可以是渾濁的、不透明的。水可以是短暫的,也可以是永恆的。你可以用它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而這正是關鍵之所在。既是由於水多變的本性,也是由於這一本性在古代中國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水纔成了思考的利器。這種情況並非中國所獨有。所有文化都傾向於將他們的物質世界融入他們對生活的隱喻之中,而水則是一種格外豐富而多樣的媒介。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 (Gaston Bachelard)指出了水與神話的很多關聯:它可以清潔、淨化、滋養並毀滅。那喀索斯 (Narcissus)在平靜如鏡的水中放松了自己。雷歐提斯(Laertes)悲嘆道:“可憐的奧菲利亞(Ophelia),你喝的水太多了。” 詩人斯溫伯恩 (Swinburne)沉迷於浸在水中和遊泳,而巴什拉聲稱這是一種受虐的衝動。後來,巴什拉便將人與水之間的糾纏命名為“斯溫伯恩情結”。水有一種衛生學上的道德感,還有一種深不可測的哥特式恐怖。雖然中國人隨時都在準備借用水這一意像,但與上述思想相比,這並不算多麼非同尋常。

    第三章  尋“道”:作為道家和儒家思想之源頭與隱喻的水


     


    “水哉!水哉!”據說孔子喜歡這樣驚嘆。不過他的追隨者徐子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說。水究竟有什麼可贊賞的?


    作為孔子這位大師著名的闡釋前4世紀的學者孟子試圖對此進行解釋。水,他寫道:


     


    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這似乎對於我們沒有太大幫助,不是嗎?灌滿雨水的排水溝該如何向我們表明,一位君子對於他的名聲到底應該注意什麼?


    中國古典思想向來如此,無論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還是從其他哲學傳統中衍生出來的思想。隱喻和關繫,邏輯的湧流,都是微妙的,有時又是不可預測的。它們很容易讓我們像可憐的徐子一樣困惑。不過,它們讀起來就像詩歌一樣。


    先把孟子想要傳達的君子品質放在一邊,簡單地考慮一下這一點——水為孟子提供了君子品質這一意像,因此他纔可以對其進行探索。驚訝嗎?當然,你可能會說,水是一種變化多端的介質,可以被派作任何用途。它可以狂野而猛烈,也可以平靜而清澈。它可以彙集和淤塞,也可以自由地流動。它像一面鏡子那樣進行反射,它是透明的,或者——像黃河一樣——它也可以是渾濁的、不透明的。水可以是短暫的,也可以是永恆的。你可以用它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而這正是關鍵之所在。既是由於水多變的本性,也是由於這一本性在古代中國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水纔成了思考的利器。這種情況並非中國所獨有。所有文化都傾向於將他們的物質世界融入他們對生活的隱喻之中,而水則是一種格外豐富而多樣的媒介。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 (Gaston Bachelard)指出了水與神話的很多關聯:它可以清潔、淨化、滋養並毀滅。那喀索斯 (Narcissus)在平靜如鏡的水中放松了自己。雷歐提斯(Laertes)悲嘆道:“可憐的奧菲利亞(Ophelia),你喝的水太多了。” 詩人斯溫伯恩 (Swinburne)沉迷於浸在水中和遊泳,而巴什拉聲稱這是一種受虐的衝動。後來,巴什拉便將人與水之間的糾纏命名為“斯溫伯恩情結”。水有一種衛生學上的道德感,還有一種深不可測的哥特式恐怖。雖然中國人隨時都在準備借用水這一意像,但與上述思想相比,這並不算多麼非同尋常。


    但是,你很難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另外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地方,水在思考時是如此不可或缺,尤其是對於偉大的哲學家和詩人來說。孟子的評論雖然晦澀難懂,但它暗示著,水在這個國家所扮演的角色並非表面的或隨意模仿的:它似乎體現了指導著儒家思考模式的一些深層原則。對於另一個傳統的中國核心哲學體繫——道家來說,這一點同樣正確。 無論在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中,水並不單純是一個進行比較和說明的方便工具:水本身就是一種有益的物質,擁有一種道德教育的力量。“上善若水”,老子在道家的奠基之作《道德經》中曾這樣寫道。


    因此,稱中國為“水之王國”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水決定了中國內務、國民和政治生活的模式與習俗。或者更確切一些,我們可以說,水之所以具有這種社會意義,其原因與它在哲學中的基礎性意義完全相同:它的重要性無可否認。“隨著時間流逝,”李約瑟這樣寫道,“中國的整個理論思想逐漸被某些控制水道的思想所滲透,這是中國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征。”


    這纔是真正非同尋常的事情。不僅水的日常經驗為哲學思想提供了隱喻,而且哲學反過來也影響了實際的事務:在水利工程、國家治理、道德清廉和形而上的思辨之間,形成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無法比擬的緊密聯繫。


    ……


     


    8.治國之道與水之道


     


    “上善若水。”一旦你接受了道家的這一箴言,其他的一切便都將隨之而來:當水被賦予了美德時,對水的控制便是道德的源泉。水知道它的正確路線,同樣,人也本能地知道為人的正確之道。


    有一個漢字被用來描述這種走正道的自然趨勢,那就是“歸”;它暗示著一種回歸,即對自然的順從。它也被用來表達人們是如何被一位公正而高尚的君主所吸引,一個女人在婚後是如何向她丈夫的家庭進行轉型,以及一條支流是如何流入大河,或一條大河是如何流入大海的。換句話說,這些非常有助於社會穩定的社會規範,在明確地成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之後,得到了鼓勵。


    水總是找到的水平面,然後便靜止下來,這是道德教育的另一個源頭。毋庸置疑,這並不是說人應該躺在地下室的床上,而是說人應該找到一種持久的、穩定的道德。靜水的靜,是正義的像征,也是制定法律的範本。通過尋找點,水展示出了它的謙遜。正如老子所說: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低即是強——這一觀點暗示著性別的地位。較低、較強的河段被認為是陰性的,而《道德經》堅持認為“牝常以靜勝牡”。


    靜止的水變成了一面鏡子,而名為“監” 的盛滿水的容器,則在儀式中被用作鏡子,可以從中看到事情的真相;“監”有時還會被用作陪葬品,這樣一來,水面可能會成為陰陽兩界之間的門戶。靜水那明鏡一般的清澈,也提供了一種關於聖人心境的意像(在中國古代,心被認為是負責思考的器官)。正如莊子所說:


     


    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鋻也;萬物之鏡也。


     


    “心”同樣意味著一種潛能。孟子說,心是四德之端 ,這一形像從生長與綻放的角度,把人與植物聯繫了起來。善良的儒家統治者善用他的“德”來滋養其子民之心。而正如河流是否純淨取決於它的源頭,政府是否純淨也取決於它的領袖。(當然,這正是問題所在。)


    靜止、柔軟、平靜、清澈:這些在西方也是水的“女性”屬性。但道家思想一個吸引人的特點是,它的內涵是積極的。正是因為水適應性強,柔弱而易順從,總是在尋找阻礙少的路徑,所以它實際上是不可能被打敗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以戰勝為堅硬、難熔化的物質。出於同樣的原因,一個領導者也必須適應“容納”他的容器——人。這種順從、適應並且保持平靜的能力,是道家強有力的原則之一,卻極難獲得。《道德經》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這一原則所要求的被動性被稱為“無為”,字面意思是“什麼也不做”。如果你找到了“道”,那麼你便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大自然會遵循天然的道路,人們會跟隨有德的領導者,世界會變得和諧。莊子說,明智的統治者不是不“為”,而是遵循一條干預性小的原則,後退,讓百姓自己采取正確的行動。儒家學者荀子也曾闡述過這一自然主義觀點,他說:“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  。


    如果一位君子向孔子尋求指引,那麼孔子便會將他引向水。一名門徒曾經問孔子,為什麼君子見到大河時,總是要凝視它。孔子把水比作“道”,回答說:


     


    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也許現在我們可以理解孟子在他的警告中所要表達的意思了,在這一章的開頭,他提到了誇大名聲的危害。存下來的雨水得不到補充,遲早會干涸。所以如果一個人的名聲超過了他本身的能力,而沒有什麼可以對其持續地進行維護,那這名聲也遲早會被耗盡,從而使他失去獲得成功的資源。一個人的行為隻有在獲得“道”的滋養時,纔會持續地有益於自身。


    要在這個國家生存,還有一個方子。孟子認為,政治和自然一樣,也有季節更替的規律,所以每隔幾個世紀就會發生一次朝代更替,這就像每年夏天雨季的到來一樣不可避免。但是孟子的書是寫給帝王們看的,帝王們權傾天下,可以在一張大畫布上來思考歷史。相反,在東周王朝陷入混亂的那個時代,老子的聽眾隻是一個身陷生存困境的小國王子。老子說,訣竅就是模仿水:順從、迂回、適應環境,尋求天然的路徑。這位聖人建議說:“善勝敵者不與。” 意思是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要去面對敵人。


    然而,這是一個明智的建議嗎?這一問題成為幾個世紀以來中國政治生活的核心選擇:是該通過強制手段奪取並維持權力,還是該放棄控制去遵循“道”?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