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傅樂成主編)中國通史-明清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史家名著
    【市場價】
    408-592
    【優惠價】
    255-370
    【作者】 姜公韜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史家名著圖書  歷史  中國史  明清史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0062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0800627
    叢書名:中國通史

    作者:姜公韜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編輯推薦
    “**修訂版”

    臺灣繼錢穆之後*有成就的歷史學家傅樂成領銜主持。
    臺灣、香港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為暢銷的中國通史普及類著作首次引進大陸。
    傅樂成先生主編的這部通史,是由他牽頭,組織六位臺灣史學界**線的青壯年俊彥編寫的。每個人都是學有專攻的史學家,按自己的研究領域,撰寫自己精熟那部分,*後由傅樂成先生統稿。每本都是名副其實的著作,不像我們這邊僅僅是編寫。應該說,這套通史的作者,各個文筆俱佳,學、纔、識三者足備。書成之後,在話語圈裡,影響巨大,長期以來,既是愛好者的案頭書,也是大學的常用教材,一些研究者,也能從中得到教益。有人說,這套書是典型的臺灣國語,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意,因此,讀來如飲醇釀。其實,在我看來,這套書**的特點,是有見地,不人雲亦雲。敘述簡單、干淨,能把很復雜的事情,三言兩語道個明白。不是在史料裡浸潤多年,看過不知成億字的資料,斷不能為此。
    ——張鳴 
    內容簡介
    《中國通史》為臺灣著名歷史學家傅樂成教授領銜主持,邀集門下五位史學俊彥共同撰寫而成,是臺灣乃至中國史學界不可多得的通史類著作。
    全書所述史實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訖清帝退位,按朝代順序分為七卷,由五位青年學者分別著述其學之所專的部分:《先秦史》,由蕭璠著,記述了中華文明誕生到春秋戰國這一階段的歷史;《秦漢史》和《魏晉南北朝史》,均由鄒紀萬著,分敘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東漢末年農民起義以及魏蜀吳三分天下到南北朝對峙局面的結束這兩個時段的歷史;《隋唐五代史》,由傅樂成教授親自撰著,為隋重啟統一盛運到後周滅亡,此三百餘年間的歷史;《史》,由王明蓀著,所敘為從北宋統一帝國的衰亡,其間幾朝的歷史;《明清史》,由姜公韜著,敘述了明建國到滿清康乾盛世國勢轉衰這段歷史;《近代史》,由段昌國著,記敘了鴉片戰爭前後到辛丑條約簽訂這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全書每卷十餘萬言,共九十餘萬言。書中運用了一些文言文詞句,表達簡潔通暢,讀之如飲醇釀。且每位著者對書中所述歷史事件及人物均有自己獨到精闢之見解,貴在不人雲亦雲。此外,這套簡體版的《中國通史》還配了多幅珍貴的史料插圖和戰爭地圖,以便於讀者更直觀地了解歷史的全貌。
    本書刊行於1978年,成書之後即在話語圈裡產生了巨大影響。時至今日,仍是不少史學愛好者的案頭必備之書,一些高校亦將其作為常用教材,甚至有學者亦能從中獲益。《中國通史》為臺灣著名歷史學家傅樂成教授領銜主持,邀集門下五位史學俊彥共同撰寫而成,是臺灣乃至中國史學界不可多得的通史類著作。
    全書所述史實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訖清帝退位,按朝代順序分為七卷,由五位青年學者分別著述其學之所專的部分:《先秦史》,由蕭璠著,記述了中華文明誕生到春秋戰國這一階段的歷史;《秦漢史》和《魏晉南北朝史》,均由鄒紀萬著,分敘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東漢末年農民起義以及魏蜀吳三分天下到南北朝對峙局面的結束這兩個時段的歷史;《隋唐五代史》,由傅樂成教授親自撰著,為隋重啟統一盛運到後周滅亡,此三百餘年間的歷史;《史》,由王明蓀著,所敘為從北宋統一帝國的衰亡,其間幾朝的歷史;《明清史》,由姜公韜著,敘述了明建國到滿清康乾盛世國勢轉衰這段歷史;《近代史》,由段昌國著,記敘了鴉片戰爭前後到辛丑條約簽訂這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全書每卷十餘萬言,共九十餘萬言。書中運用了一些文言文詞句,表達簡潔通暢,讀之如飲醇釀。且每位著者對書中所述歷史事件及人物均有自己獨到精闢之見解,貴在不人雲亦雲。此外,這套簡體版的《中國通史》還配了多幅珍貴的史料插圖和戰爭地圖,以便於讀者更直觀地了解歷史的全貌。
    本書刊行於1978年,成書之後即在話語圈裡產生了巨大影響。時至今日,仍是不少史學愛好者的案頭必備之書,一些高校亦將其作為常用教材,甚至有學者亦能從中獲益。
    作者簡介
    傅樂成(1922~1984),傅斯年之姪,字力更,號秀實,山東聊城人。著名史學家。1940年考入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繫。後赴臺灣,執教於國立臺灣大學。195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在任教的十幾年中,傅教授除在臺大授課外,還在同仁、輔仁、淡江等高等
    目錄
    第明之際
    第一節 民族意識與白蓮教
    第二節 風雲際會的草澤群英
    第三璋早年的發展
    第四節 平陳友諒與張士誠
    第五節 北伐與統一
    第二章 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第一節 定都與封王
    第二節 藏富於民的財經措施
    第三節 學校與選舉
    第四節 嚴刑峻罰
    第五節 政府組織
    第六節 衛所制度
    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第明之際
    第一節 民族意識與白蓮教
    第二節 風雲際會的草澤群英
    第三璋早年的發展
    第四節 平陳友諒與張士誠
    第五節 北伐與統一
    第二章 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第一節 定都與封王
    第二節 藏富於民的財經措施
    第三節 學校與選舉
    第四節 嚴刑峻罰
    第五節 政府組織
    第六節 衛所制度
    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第一節 靖難之變
    第二節 通漕與都城的北徙
    第三節 閹勢、閣權的遞進
    第四節 削藩與邊防的始壞
    第五節 明初與蒙古、女真的關繫
    第六節 鄭和下西洋
    第七節 西南開發與安南內屬
    第四章 明朝中後期的政局
    第一節 土木之役與朝事的反覆
    第二節 成、弘之間的政治與軍事
    第三節 藩王之變
    第四節 議禮與奉道
    第五節 南倭北虜
    第六節 政潮迭起的內閣
    第七節 張居正的政績
    第五章 明清之際
    第一節 黨議與閹禍
    第二節 努爾哈赤的龍興大業
    第三節 明朝的守御
    第四節 流寇亡明與清人入關
    第五節 南明恢復的失敗
    第六節 清統一的告成
    第六章 清朝的極盛與中衰
    第一節 清初對漢人的勢劫利誘
    第二節 中央集權的繼長增高
    第三節 順康雍乾四朝內政概述
    第四節 內外蒙古與天山南北路的經營
    第五節 西藏與青海的平定
    第六節 西南土司與藩屬的臣服
    第七節 西力的東漸與清室的式微
    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第一節 人口發展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商業與工藝
    第三節 社會階級與社會流動
    第四節 書吏、幕友、鄉紳
    第五節 王學的風靡與反動
    第六節 從“經學即理學”到“六經皆史”
    第七節 文學與書畫
    前言
    這部《中國通史》是我和幾位年輕朋友的集體著作,也是一項大膽的嘗試。我早有這麼一個想法,邀集幾位年輕朋友,每人分寫一部分,合編成一部《中國通史》。因為寫通史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一個人來寫,極其喫力;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不但力不從心,而且於對許多問題會考慮再三
    媒體評論
    英國哲人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對中國人而言,讀史能否使人明智倒在其次,主要是可以使人愉快。古代的中國人,文學和歷史是分不大清的,因此大量被中文繫視為文學作品的東西,當初作者和讀者都是當歷史來看的。四大名著中最受歡迎的《三國演義》,其實就是在講史。而最像小
    在線試讀
    太祖死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皇太孫允炆即位,是為惠建文(1399 ~ 1402)。
    原來太祖實行封建,所封諸王,各擁重兵,位尊勢大,當時有葉伯巨上書,認為諸王分封太侈,可能會造成尾大不掉的禍患,太祖說他有意離間骨肉,下之於刑部獄。惠帝在東宮時,即以諸王控制不易,引以為憂。既即帝位,采兵部尚書齊泰與翰林學士黃子澄的建議,一年之內就先後把不法行跡昭著的周、代、齊、岷諸王廢為庶人,湘王懼罪自焚死。其間雖有高巍主張效法漢世賈誼與主父偃的推恩眾建的遺意,用緩進的手段漸次削弱諸王實力,惜不見聽。既廢五王,遂進而圖燕藩。
    太祖的二子封秦王的與三子封晉王的,都死在洪武中,嗣子幼弱,不足為慮。惠帝初立,諸王中以坐鎮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居長,勢力最強,也最桀驁不馴。他在和尚姚廣孝的佐助下,陰謀不軌的情狀,惠帝頗有所聞。因此,他始終是朝廷削藩的首要目標,廢除周、代、齊諸王的用意,就在翦除羽翼,使不為燕王助。
    削藩事起,燕王顧及質於京師的三個兒子的安全,隱忍不發。等到朝廷想安撫他,同意把他三個兒子送回北平,他就年秋,舉兵反,號稱“靖難”,意謂朝廷有難,齊黃諸人導引天子變易祖制,他準備用武力消滅他們。在此後三年的內戰中,燕王命其世子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帶著高煦、高燧兩個兒子轉戰南北,對於士氣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反觀朝廷方面,兵力火器皆占上風,但是惠帝既不能夠御駕親征,且日與方孝孺究心於托古改制的不急之務,徒然助長了燕王的藉口,更何況最初所用的帶兵統帥,一個是暮氣已深的老將耿炳文,一個是寡謀忌功的膏粱子弟李景隆(李文忠子)。
    燕王起事之初,為免後顧之憂,他先攻取北平北邊幾個軍事據點,在滹沱河擊潰了耿炳文北伐的大軍後,又出關襲奪大寧,迫使寧王所統的護衛兵與兀良哈三衛的蒙古兵從征,及時回師,與北平城中高熾的留守部隊,內外夾擊,把李景隆圍城的南軍打了個大敗。次年,景隆再敗於白溝河,退至德州,再退濟南,朝廷乃以盛庸代之。靖難兵圍濟南,賴盛庸與鐵鉉力守,久攻不下,撤圍而去。未幾,東昌(今山東聊城市)之役,盛庸大敗北軍,陣斬燕將張玉。三年春的夾河(今河北武邑縣南)之役,盛唐再斬燕將譚淵,先勝後敗。是年,燕王遣李遠等假扮南軍,越過山東西南,竄入徐、沛,焚棄南軍糧械,盡悉中原無備之狀。次年,燕王避開運河沿線有重兵防守的據點,繞道皖北南下,在靈璧僥幸獲勝後,迭下泗州、壽州,渡淮,直趨揚州。江防都督陳瑄以舟師叛附燕,燕王遂自瓜洲過江,取鎮江,次龍潭。惠帝遣使請和,不許。六月,燕王攻京師金川門,李景隆等開門迎降,京師就淪陷了。當時宮中火起,惠帝後與太子皆焚死,惠帝不知所終。他很有出亡的可能,但是明朝有許多的野史,對於惠帝出亡之後的來去行蹤、所作詩文、所題匾額、所著袈裟與所接人物,皆繪聲繪影地羅縷記存,愈後愈詳,就不盡可信了。太祖死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皇太孫允炆即位,是為惠建文(1399 ~ 1402)。
    原來太祖實行封建,所封諸王,各擁重兵,位尊勢大,當時有葉伯巨上書,認為諸王分封太侈,可能會造成尾大不掉的禍患,太祖說他有意離間骨肉,下之於刑部獄。惠帝在東宮時,即以諸王控制不易,引以為憂。既即帝位,采兵部尚書齊泰與翰林學士黃子澄的建議,一年之內就先後把不法行跡昭著的周、代、齊、岷諸王廢為庶人,湘王懼罪自焚死。其間雖有高巍主張效法漢世賈誼與主父偃的推恩眾建的遺意,用緩進的手段漸次削弱諸王實力,惜不見聽。既廢五王,遂進而圖燕藩。
    太祖的二子封秦王的與三子封晉王的,都死在洪武中,嗣子幼弱,不足為慮。惠帝初立,諸王中以坐鎮北平的四子燕王朱棣居長,勢力最強,也最桀驁不馴。他在和尚姚廣孝的佐助下,陰謀不軌的情狀,惠帝頗有所聞。因此,他始終是朝廷削藩的首要目標,廢除周、代、齊諸王的用意,就在翦除羽翼,使不為燕王助。
    削藩事起,燕王顧及質於京師的三個兒子的安全,隱忍不發。等到朝廷想安撫他,同意把他三個兒子送回北平,他就年秋,舉兵反,號稱“靖難”,意謂朝廷有難,齊黃諸人導引天子變易祖制,他準備用武力消滅他們。在此後三年的內戰中,燕王命其世子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帶著高煦、高燧兩個兒子轉戰南北,對於士氣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反觀朝廷方面,兵力火器皆占上風,但是惠帝既不能夠御駕親征,且日與方孝孺究心於托古改制的不急之務,徒然助長了燕王的藉口,更何況最初所用的帶兵統帥,一個是暮氣已深的老將耿炳文,一個是寡謀忌功的膏粱子弟李景隆(李文忠子)。
    燕王起事之初,為免後顧之憂,他先攻取北平北邊幾個軍事據點,在滹沱河擊潰了耿炳文北伐的大軍後,又出關襲奪大寧,迫使寧王所統的護衛兵與兀良哈三衛的蒙古兵從征,及時回師,與北平城中高熾的留守部隊,內外夾擊,把李景隆圍城的南軍打了個大敗。次年,景隆再敗於白溝河,退至德州,再退濟南,朝廷乃以盛庸代之。靖難兵圍濟南,賴盛庸與鐵鉉力守,久攻不下,撤圍而去。未幾,東昌(今山東聊城市)之役,盛庸大敗北軍,陣斬燕將張玉。三年春的夾河(今河北武邑縣南)之役,盛唐再斬燕將譚淵,先勝後敗。是年,燕王遣李遠等假扮南軍,越過山東西南,竄入徐、沛,焚棄南軍糧械,盡悉中原無備之狀。次年,燕王避開運河沿線有重兵防守的據點,繞道皖北南下,在靈璧僥幸獲勝後,迭下泗州、壽州,渡淮,直趨揚州。江防都督陳瑄以舟師叛附燕,燕王遂自瓜洲過江,取鎮江,次龍潭。惠帝遣使請和,不許。六月,燕王攻京師金川門,李景隆等開門迎降,京師就淪陷了。當時宮中火起,惠帝後與太子皆焚死,惠帝不知所終。他很有出亡的可能,但是明朝有許多的野史,對於惠帝出亡之後的來去行蹤、所作詩文、所題匾額、所著袈裟與所接人物,皆繪聲繪影地羅縷記存,愈後愈詳,就不盡可信了。
    燕王入京,即了帝位,是為成永樂(1403 ~ 1424 )。即位之初,他革除建文年號,建文前後四年的記事,沿用洪武年號,改作洪武三十二年,以至三十五年。建文年間,政治上的新猷,悉加推翻;所有榜文奏書,除了有關錢糧、兵馬的資料外,悉加焚毀;太祖實錄亦曾兩度遭到改修,添進許多粉飾之詞,預為靖難留地步。惠帝次子文圭被幽禁於鳳陽,至英宗朝始出。建文諸臣,主張削藩的,反對成祖的,都遭殺戮,他們的親族、鄰居、師友、門生亦多受牽連。景清的瓜蔓抄、鐵鉉的寸磔投沸油中,方孝孺的夷滅十族,死事尤其慘烈。方孝孺曾師事宋濂,是明初一大儒。承孟子與周禮的緒餘,他滿懷改制的理想與熱誠。他推衍輕君誅暴論的精義,提倡以宗法為基礎的地方分權。他又主張仿行上古井田制度,杜絕民間貧富懸殊之弊,這在當時地曠人稀的情形下,也並不是辦不到的。惠帝一朝悉去太祖苛酷專濫之政,減輕江浙重賦,開廣言路,虛心納諫,可能都是受孝孺的影響。明初的士大朝仍懷有依戀的心理,孝孺首先脫去這種感情的舊包袱,嚴格強調夷夏之防,貶夷狄君臨朝,不得與於正統,隻能與一般得位不正、政教紊亂的中國朝代歸於變統,他的意見很影響到明朝史學家的書法。孝孺死後,他的遜志齋集,亦遭禁阻,他的門人私錄其稿,到了宣德年後,始稍稍有傳布。
    另一方面,成祖又藉著編纂群籍的工作,籠絡知識分子,衝淡他們對自己的篡位所可能引生的反感,同時也可以博得稽古右文的美名。明初徐達入大都,曾大收數世宮廷藏書,置南京文淵閣。年到五年,成祖命解縉等,據文淵閣所藏書,將所載事物,分類排比,統之以韻,成永樂大典凡22 937 卷,為我國規模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可惜文淵閣豐富的藏書,到了明末已喪亡殆盡;現在還能看到的永樂大典也隻有原來的二十分之一還不到了。永樂十二到十三年間,他又命胡廣等先後完成四書大全36 卷、五經大全154 卷、性理大全70 卷,都不過是雜抄宋儒成說,沒有什麼學術價值,但是此後卻成為士子參加科舉的必讀書,在統制思想、倡導理學的方面作用很大。
    高宗在位時期,文治武功臻於極盛,太平日久,志得意滿,不免有倦勤的意思。他本來就是個注重享樂的人,晚年生活益形驕奢,加上年屆老邁,精力大不如昔,事權一皆委諸和珅。和珅初承高宗眷注,方纔二十五歲。憑著他的口齒伶俐,懂得奉承,在高宗最後的二十多年當中,得到天子的完全信任,一年之內就從御前侍衛升作軍機大臣,是後又兼內務府大臣、理藩院尚書、大學士諸職,先後或同時擔任過幾個部的尚書。每一次內外用兵的“勝利”,他更一再獲得封賞,由男而伯,由伯而公。他的勢大位尊,使他幾乎可以任意黜陟官員。他的私黨布列天下,位居要津,在他的庇護下,他們層層剝削,貪污賄賂公行無忌,民力大困。縱有一二正直官員,深知和珅蠧國之弊,怵於天子的積威,也不敢明顯地攻擊和珅,以彰帝咎。就是仁宗初即位時,對和珅的專擅跋扈,也隻有容忍。但是嘉慶四年(1799)正月,高宗死後不過數日,仁宗即賜和珅自盡,家產遭到抄沒,其價值竟超過全國十年的總收入。
    親政後的仁宗面對的國家已是百孔千瘡。財用不足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康雍兩朝加上乾隆初期,國庫原來有很大的盈餘,但是此後宮廷的靡費、旗人的津貼、戰爭的虛耗、官場的腐化,這都使得國庫存銀日見涸竭。即如高宗自詡為十全武功的內外用兵,耗費一億二千萬兩;加上六次南巡,就要損失帑藏幾至二億。嘉慶年間平定川楚教匪,再蕩去二億;頻年水患所需河工的用度,又要好幾千萬。仁宗本身頗能厲行節約,他又減縮中央與宗室的開銷,把生計困窮的旗民遷到關外屯墾,希望藉此稍事彌補虧空,卻遭到普遍的不滿。於是為了妥協,使他不能勇於消除官場的奢侈腐化的陋習。他藉助於官職與官銜的鬻賣,冀得緩和財政危機,但是捐官的人出了代價,自必連本帶利從百姓的身上搜刮取償,徒然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加深了他們的痛苦。
    軍事的廢弛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清朝原有的軍隊是溯自關外時代的八旗兵,入關後,以歸附的明朝部隊作基礎,加上新召募的,用綠旗為標識,稱作綠營。旗兵分別駐防在京師、畿輔與各省重要都會,領於滿洲將軍和副都統;綠營則散處於比較小的據點,分隸各省督、撫、提督、總兵,隻充作維持地方秩序的警衛,並不負擔作戰任務。在最初幾十年,八旗是朝廷征伐的主力;但是入主中原以後,生活上的養尊處優,使得他們漸形驕惰,失去了尚武的精神。三藩之役,旗兵不堪作戰的情態已暴露出來。此後綠營代之而興,又不過百餘年,也隨著腐化了。川楚教匪既起,八旗、綠營都不能用,還是靠地方的士紳自行舉辦團練,纔平定了亂事。以後平定太平天國的湘軍,即由團練擴充而成,不過這都算不得是國家的正規部隊了。乾隆末年以下,軍紀的淪喪也到了可虞的地步。西南苗亂發生,大軍開赴前線,沿途縱火劫掠,強征勒索,至於民不堪命。將帥亦復侵吞軍款,中飽私囊,虛奏捷訊,冀邀封賞,福康安尤為巨蠧,次則和琳與孫士毅,都靠著和珅居中維護,上下欺蒙,遂使戰事綿歷歲月,勞師靡餉,而僅克之。
    民生凋敝更是使清朝國運逆轉的重要因素。三藩之亂結束之後,百餘年來,中國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人口增加的速率達到空前的地步,乾隆末葉,全國人口已臻三億一千餘萬,比起明初,增加四倍有餘;較諸明朝後期,也增加了兩倍有餘。如果考慮到明清之間天災與兵禍的影響,人口必然有可觀的損失,那麼這百餘年人口的增加誠足驚人。到了乾嘉之際,長江中下遊的平原早已人滿為患,謀生不易,即便中上遊的內陸高地,經過移民的長期開發,也已受到報酬遞減律的惡劣影響(詳見下章)。由於人口的壓力,加上官吏的剝削,水患與災荒的頻仍,“自然‘饑寒’二字漸漸相逼來了”,窮極無聊之餘,人心思叛,反清的會黨與宗教團體更乘間鼓動,遂使清朝中葉各地民變迭生。湘黔苗亂,起乾隆六十年(1795),歷十餘年始定。,川楚白蓮教徒,揭出“官逼民反”的口號,煽惑農民作亂,蔓延五省,歷時九年方平。同時稍後,東南有海盜之亂,歷時亦十載。未幾,華北天理教徒又起,雖旋踵即遭翦滅,而叛黨內結宦官,禍延宮禁,實予清室以直接的威脅。及至道光以降,長江中下遊有太平軍之役,大河南北亦為捻匪竄擾殆遍,西南、西北地區復有回亂猖獗。值此官場腐敗、財用匱竭、軍備廢弛、內亂紛乘之際,西洋列強,挾其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門戶,益使大清帝國險像環生,惶惶不可終日。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