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右玉縣蒼頭河流域區域考古調查報告-以馬營河北岸為中心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文物考古
    【市場價】
    4062-5888
    【優惠價】
    2539-3680
    【作者】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右玉縣博物館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文物考古  考古報告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64670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30646705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右玉縣博物館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

    編輯推薦

    文化遺址,考古發掘,發掘報告,右玉縣

     
    內容簡介

    2014年7月山西省右玉縣蒼頭河流域區域的考古調查工作開始實施,經過為期4個月“卷地毯式”的田野踏查,終於完成了右玉縣蒼頭河支流馬家營河北岸的調查,此次調查涉及4個鄉鎮30個自然村,調查面積約90平方千米。在本區域內共發現遺址64處,共設采集點138個,時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仰韶代,時間跨度約6000年;發現的文化遺存以仰韶晚期、戰國時期、漢代、遼金時期為主,首次揭示了山西北部的晉、陝、蒙交彙地帶6000年以來古文化面貌,對中國北方考古學研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錄
    目錄
    **章引言 1
    第二章調查區域的歷史與地理 4
    **節地理環境 4
    第二節歷史沿革 5
    第三節本區域以往主要考古成果 6
    第四節本次田野調查的基本方法 7
    第三章以馬營河北岸為中心9
    **節北草場村附近 9
    第二節柴家堡村附近 24
    第三節大河灣村附近 32
    第四節大廟山村附近 36
    第五節東窯溝村附近 44
    第六節洞子溝村附近 56

    目錄
    **章引言 1
    第二章調查區域的歷史與地理 4
    **節地理環境 4
    第二節歷史沿革 5
    第三節本區域以往主要考古成果 6
    第四節本次田野調查的基本方法 7
    第三章以馬營河北岸為中心9
    **節北草場村附近 9
    第二節柴家堡村附近 24
    第三節大河灣村附近 32
    第四節大廟山村附近 36
    第五節東窯溝村附近 44
    第六節洞子溝村附近 56
    第七節二三墩村附近 66
    第八節樊家窯村附近 72
    第九節馮家溝村附近 77
    第十節官屯堡村附近 81
    第十一節火燒嶺村附近 87
    第十二節後溝村附近 113
    第十三節李家堡村附近 118
    第十四節李達窯村附近 130
    第十五節馬堡村附近 134
    第十六節馬頭山村附近 139
    第十七節馬營河村附近 141
    第十八節盆兒窪村附近 147
    第十九節破虎堡村附近 161
    第二十節殺虎口村附近 209
    第二十一節石塘溝村附近 215
    第二十二節十五溝村附近 236
    第二十三節魏家堡村附近 256
    第二十四節薛家堡村附近 264
    第二十五節邢家口村附近 322
    第二十六節莊窩村附近 334
    第四章區域外遺址調查概況 358
    **節以右玉縣大川村為中心 358
    第二節以平魯區馬營村為中心 393
    第五章遺址的分期與歷史紀年表 409
    **節遺物的分期 409
    第二節本區域的年代學框架 434
    第六章結語 454
    附錄一參合陂問題研究始末 455
    附錄二北魏早期從盛樂遷平城遷都的路線初探(附沃陽城) 460
    附錄三右玉大川村商代銅簋、漢代胡傅溫酒樽的發現與西漢中晚期史實互證 463
    附錄四蒼頭河流域考古調查出土植物遺存的鋻定和分析 468
    附錄五2014年右玉縣蒼頭河流域區域考古調查所獲瓷片的初步分析 483
    附錄六山西省右玉縣蒼頭河流域區域考古調查所獲動物骨骼鋻定 488
    後記 497
    插圖目錄
    圖一右玉縣調查範圍示意圖總圖 1
    圖二北草場村西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9
    圖三北草場村西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0
    圖四北草場村西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11
    圖五北草場村西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2
    圖六北草場村西遺址位置示意圖 14
    圖七北草場村西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5
    圖八北草場村西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6
    圖九北草場村東南遺址位置示意圖 17
    圖一○北草場村東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9
    圖一一北草場村東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20
    圖一二北草場村東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21
    圖一三柴家堡村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24
    圖一四柴家堡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25
    圖一五柴家堡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一) 26
    圖一六柴家堡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二) 27
    圖一七柴家堡村東遺址位置示意圖 29
    圖一八柴家堡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30
    圖一九柴家堡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31
    圖二○大河灣村遺址位置示意圖 33
    圖二一大河灣村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33
    圖二二大河灣村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34
    圖二三大廟山村東遺址位置示意圖 36
    圖二四大廟山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38
    圖二五大廟山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39
    圖二六大廟山村遺址位置示意圖 41
    圖二七大廟山村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42
    圖二八大廟山村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43
    圖二九大廟山村南斷崖采集標本拓片 45
    圖三○東窯溝村西南遺址位置示意圖 46
    圖三一東窯溝村西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47
    圖三二東窯溝村西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49
    圖三三東窯溝村西南遺址第三采集點采集標本 51
    圖三四東窯溝村西南遺址第三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52
    圖三五洞子溝村一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57
    圖三六洞子溝村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58
    圖三七洞子溝村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59
    圖三八洞子溝村二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60
    圖三九洞子溝村二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61
    圖四〇洞子溝村三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62
    圖四一洞子溝村三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62
    圖四二洞子溝村三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63
    圖四三洞子溝村四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64
    圖四四洞子溝村四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65
    圖四五洞子溝村四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67
    圖四六二三墩村東遺址位置示意圖 68
    圖四七二三墩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69
    圖四八二三墩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71
    圖四九樊家窯村東南遺址位置示意圖 73
    圖五〇樊家窯村東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74
    圖五一樊家窯村東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76
    圖五二馮家溝村西遺址位置示意圖 78
    圖五三馮家溝村西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79
    圖五四馮家溝村西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80
    圖五五官屯堡村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81
    圖五六官屯堡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83
    圖五七官屯堡村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84
    圖五八官屯堡村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86
    圖五九火燒嶺村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88
    圖六〇火燒嶺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89
    圖六一火燒嶺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90
    圖六二火燒嶺村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91
    圖六三火燒嶺村東遺址位置示意圖 94
    圖六四火燒嶺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95
    圖六五火燒嶺村東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96
    圖六六火燒嶺村東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98
    圖六七火燒嶺村東遺址第三采集點采集標本 99
    圖六八火燒嶺村東遺址第三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00
    圖六九火燒嶺村西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103
    圖七〇火燒嶺村西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04
    圖七一火燒嶺村西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05
    圖七二火燒嶺村西遺址位置示意圖 107
    圖七三火燒嶺村西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09
    圖七四火燒嶺村西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111
    圖七五後溝村東遺址位置示意圖 113
    圖七六後溝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14
    圖七七後溝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16
    圖七八李家堡村北一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118
    圖七九李家堡村北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20
    圖八〇李家堡村北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21
    圖八一李家堡村北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22
    圖八二李家堡村北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23
    圖八三李家堡村北二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125
    圖八四李家堡村北二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26
    圖八五李家堡村北三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128
    圖八六李家堡村北三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29
    圖八七李家堡村北三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29
    圖八八李達窯村南遺址位置示意圖 130
    圖八九李達窯村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32
    圖九〇馬堡村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135
    圖九一馬堡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36
    圖九二馬頭山村墓群位置示意圖 139
    圖九三馬頭山村墓群**采集點采集標本 140
    圖九四馬營河村北一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141
    圖九五馬營河村北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42
    圖九六馬營河村北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43
    圖九七馬營河村北二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144
    圖九八馬營河村北二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45
    圖九九馬營河村北二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46
    圖一〇〇盆兒窪村西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147
    圖一〇一盆兒窪村西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48
    圖一〇二盆兒窪村西北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150
    圖一〇三盆兒窪村東一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153
    圖一〇四盆兒窪村東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53
    圖一〇五盆兒窪村東一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55
    圖一〇六盆兒窪村東二號遺址位置示意圖 156
    圖一〇七盆兒窪村東二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56
    圖一〇八盆兒窪村東二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58
    圖一〇九盆兒窪村東二號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59
    圖一一〇盆兒窪村東二號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159
    圖一一一盆兒窪村東二號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60
    圖一一二破虎堡村東遺址位置示意圖 161
    圖一一三破虎堡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63
    圖一一四破虎堡村東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64
    圖一一五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165
    圖一一六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66
    圖一一七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三采集點采集標本 167
    圖一一八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四采集點采集標本 168
    圖一一九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四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69
    圖一二〇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四采集點夯土斷崖采集標本 170
    圖一二一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四采集點夯土斷崖采集標本拓片 171
    圖一二二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五采集點采集標本 172
    圖一二三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五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73
    圖一二四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六采集點采集標本 174
    圖一二五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七采集點采集標本 176
    圖一二六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八采集點采集標本 177
    圖一二七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八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78
    圖一二八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九采集點采集標本 180
    圖一二九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九采集點采集標本 181
    圖一三〇破虎堡村東遺址第九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83
    圖一三一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十采集點采集標本 184
    圖一三二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十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85
    圖一三三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十一采集點采集標本 186
    圖一三四破虎堡村東遺址第十一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188
    圖一三五破虎堡村遺址位置示意圖 192
    圖一三六破虎堡村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193
    圖一三七破虎堡村遺址第二采集點采集標本 195
    圖一三八破虎堡村遺址第三采集點采集標本 197
    圖一三九破虎堡村遺址第四采集點采集標本 199
    圖一四〇破虎堡村遺址第五采集點采集標本 200
    圖一四一破虎堡村遺址**、三、四、五采集點采集標本拓片 201
    圖一四二破虎堡村北遺址位置示意圖 205
    圖一四三破虎堡村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206
    圖一四四殺虎口村南遺址位置示意圖 209
    圖一四五殺虎口村南遺址**采集點采集標本 210

    在線試讀
    **章引言
    右玉縣位於山西省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和林格爾、涼城相鄰,著名的殺虎口,又名西口,便在其北部出境處。右玉縣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部古關“殺虎口乃直北之要衝也,其地在雲中之西,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稱為險塞”。
    右玉縣考古調查一直是比較薄弱的環節,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六十餘年裡,隻是有限的幾次全國性的文物普查,所得成果寥寥。而在相鄰的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考古卻開展得紅紅火火,不僅有許多重量級的考古發現,還有一大批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研究的新資料。相比之下,作為文物大省的山西,確實讓人汗顏。
    為了搞清晉陝蒙三省交界處的考古學文化面貌,201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動申報右玉縣蒼頭河流域區域考古調查的專項課題,目的主要是搞清三省交界處的考古學文化基本面貌,建立山西省北部邊緣地帶的考古學編年,為研究北方地區“一萬年以來文化、生業和環境的變遷”提供重要的演變參數,為我國三北地區文化、環境建設服務(圖一)。
    從2014年6月接到項目獲批的通知之日起,我們便開始籌劃調查的具體事宜。從設備到人員、從文獻資料到考古簡報、報告的搜集無不讓人著急,課題的開始到完成僅僅6個月時間,在這6個月中不但要完成田野調查,還要完成陶片的清洗、編號、繪圖、照相等瑣碎、繁雜的工作,時間十分緊張。
    2014年7月初集中人員、設備,進行人員的選撥、初步培訓,7月10日調查正式開始。右玉縣蒼頭河調查的**站我們選擇右玉縣大川村,確定以右玉縣大川村為中心的近10平方千米的範圍作為調查的試點和田野調查人員培訓的基地。一是可以讓新隊員適應一下考古調查的辛苦;二是讓大家明白此次調查的基本方法,如遺物的采集、采集點的設置和記錄、遺址面積的估算、遺跡的確認等。有了這樣明確的目的,大川村附近的調查便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右玉縣大川村是每一個做北方考古的人都知道的一個村莊,它出名主要是1970年在大川村南0.5千米許的溝崖上發現一件商代乳釘紋青銅簋;再次出名則是發現著名的西漢胡傅溫酒樽。這裡發現的銅器全部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可想這個地區是怎樣的重要、怎樣的神秘!
    大川村是位於右玉縣*南端的一個小村落,村中約有20戶人家;隸屬於右玉縣高家堡鄉。為了確定這裡有沒有商代晚期的遺址或墓葬,我與調查隊員共同復查了當年銅器出土地點。青銅簋的出土地點現在全部為暴露在外的石灰岩地層,當年發現的地方已無任何蛛絲馬跡,尋遍附近的所有臺地也沒有發現一點商代晚期的遺物和遺跡。僅僅在據當年發現胡傅溫酒樽的附近發現4個漢代晚期遺址。大川村南的調查確實讓人失望。

    **章引言
    右玉縣位於山西省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和林格爾、涼城相鄰,著名的殺虎口,又名西口,便在其北部出境處。右玉縣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部古關“殺虎口乃直北之要衝也,其地在雲中之西,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稱為險塞”。
    右玉縣考古調查一直是比較薄弱的環節,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六十餘年裡,隻是有限的幾次全國性的文物普查,所得成果寥寥。而在相鄰的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考古卻開展得紅紅火火,不僅有許多重量級的考古發現,還有一大批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研究的新資料。相比之下,作為文物大省的山西,確實讓人汗顏。
    為了搞清晉陝蒙三省交界處的考古學文化面貌,201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動申報右玉縣蒼頭河流域區域考古調查的專項課題,目的主要是搞清三省交界處的考古學文化基本面貌,建立山西省北部邊緣地帶的考古學編年,為研究北方地區“一萬年以來文化、生業和環境的變遷”提供重要的演變參數,為我國三北地區文化、環境建設服務(圖一)。
    從2014年6月接到項目獲批的通知之日起,我們便開始籌劃調查的具體事宜。從設備到人員、從文獻資料到考古簡報、報告的搜集無不讓人著急,課題的開始到完成僅僅6個月時間,在這6個月中不但要完成田野調查,還要完成陶片的清洗、編號、繪圖、照相等瑣碎、繁雜的工作,時間十分緊張。
    2014年7月初集中人員、設備,進行人員的選撥、初步培訓,7月10日調查正式開始。右玉縣蒼頭河調查的**站我們選擇右玉縣大川村,確定以右玉縣大川村為中心的近10平方千米的範圍作為調查的試點和田野調查人員培訓的基地。一是可以讓新隊員適應一下考古調查的辛苦;二是讓大家明白此次調查的基本方法,如遺物的采集、采集點的設置和記錄、遺址面積的估算、遺跡的確認等。有了這樣明確的目的,大川村附近的調查便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右玉縣大川村是每一個做北方考古的人都知道的一個村莊,它出名主要是1970年在大川村南0.5千米許的溝崖上發現一件商代乳釘紋青銅簋;再次出名則是發現著名的西漢胡傅溫酒樽。這裡發現的銅器全部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可想這個地區是怎樣的重要、怎樣的神秘!
    大川村是位於右玉縣*南端的一個小村落,村中約有20戶人家;隸屬於右玉縣高家堡鄉。為了確定這裡有沒有商代晚期的遺址或墓葬,我與調查隊員共同復查了當年銅器出土地點。青銅簋的出土地點現在全部為暴露在外的石灰岩地層,當年發現的地方已無任何蛛絲馬跡,尋遍附近的所有臺地也沒有發現一點商代晚期的遺物和遺跡。僅僅在據當年發現胡傅溫酒樽的附近發現4個漢代晚期遺址。大川村南的調查確實讓人失望。
    大川村南的遺址調查完畢之後,我們便對大川村北及周邊地區的右玉縣高家堡鄉的下柳溝村、溝北村、平魯區榆嶺鄉的馬營村進行了拉網式的調查,發現漢代遺址7處,其中大川村北遺址面積**,有50萬平方米之多。遺子河邊,以臺地西側為主,臺地東側也有少許遺存;可以看出這是漢代善無縣、中陵縣至漢代馬邑(今朔城區)主要交通線上的中心據點。
    大川村調查結束之後,我們便來到右玉縣殺虎口鄉殺虎口村,對大川村附近的調查方法、調查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對遺址表、采集點表填寫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和補充。認真總結之後,2014年7月19日對蒼頭河支流馬營河北岸的調查便開始了。
    馬營河發源於墩溝,經右玉縣黃家灣入右玉縣境,由東向西流經破虎堡、李達窯、城關(右衛)、殺虎口4個鄉鎮,於馬營村西注入蒼頭河,全長30千米。右玉縣南邊山勢險峻,植被綠化比較好,我們選擇向陽、面水且地勢低緩的被風臺地作為此次調查的主要區域。破虎鄉在2000年鄉鎮合並中與相鄰的李達窯鄉合並,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自然村。由於此次調查使用的地圖為五四北京坐標繫74版,所以我們還是按照舊的鄉鎮來進行調查。馬營河盆地為東高西底,北為明代長城與內蒙古相望,馬營河河床面積寬大,在破虎鄉破虎村附近河床已有360米寬,與河岸臺地高差為10米。現在主要村落位於馬營河邊的一級階地上,馬營河的河道變窄,河床多已變為耕地;至殺虎口鄉馬營河村注入蒼頭河處其河床寬度為750米,與河岸臺地高差為5米,從明清至今的馬家營河村位於河床淤積層上。
    馬營河北岸臺地調查開始於2014年7月20日,至9月中旬基本結束,調查面積約80平方千米。涵蓋馬營河北岸整個區域,調查區域中黃土發育完整。有黃土覆蓋的區域已全部調查,餘下的殘虎堡、暖泉村、林家堡村、二十一村、四臺溝村共5個自然村附近因為沒有黃土覆蓋等原因沒有調查。經過初步整理分析,這一區域內從仰韶中期至明代還存有缺環,主要是廟底溝二期(以斝為主的遺存)、龍山早中期、商代、西周、春秋等五個時期。而這一區域內主要調查所得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晚期遺址占遺址總數的60.3%;遼金時期的遺址,占遺址總數的47.1%;其他如仰韶時期遺址占13.2%,龍山時期遺址占0.37%,夏商時期遺址占0.3明時期遺址占0.018%。為了更好解決這一年代缺環,我們把右玉縣境內以往發現的這類遺址重新復查以做更好的比較研究。田野調查結束之後,按照*初的計劃,我們將這一區域內發現的各個時期重要遺址內的灰坑,提取土樣,進行浮選;將浮選標本送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環境考古專家趙志軍先生進行分析,以徹底搞清本區域內一萬年以來的環境變遷與考古學遺存的共生關繫。我們還要將本區域內發現的遼金時期的瓷器殘片送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科技考古室進行成分分析,為確定瓷器成分、產地提供可靠的信息。
    第二章調查區域的歷史與地理
    **節地理環境
    右玉縣位於山西省的西北端,東連左雲縣,西鄰平魯區,南接山陰縣,北和西北隔長城與內蒙古的涼城縣、和林格爾縣毗鄰。南北長67.7千米,東西寬45.7千米,總面積1964平方千米。其中丘陵面積1177.4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9.92%;山地面積581.2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29.58%。地形四周環山,南高北低,**點紅家山臺頂海撥1969.3米,**處殺虎口(蒼頭河出境處)海撥1230米,平均海撥1400米。蒼頭河縱貫全縣南北,干流全長74.5千米,有支流179條,流域面積169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86%(其中馬營河是蒼頭河流出山西省境之前*後一條支流,流域面積約248.1平方千米,涵蓋破虎鄉、李達窯鄉、殺虎口鄉3鄉68個行政、自然村)。蒼頭河沿岸有梁家油坊(今右玉縣城)、威遠、右玉(右衛,明清右玉縣城)三個小盆地,是右玉縣的主要糧食產區。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鼕季嚴寒少雪而漫長;春季干燥多風,氣溫回升快;夏季溫涼適宜,雨量集中;秋季降溫迅速,氣候涼爽。年平均氣溫3.6℃,****氣溫36℃,****氣溫.40.4℃。無霜期104天,降水量449毫米,風速年平均2.7米每秒。
    殺虎口:是古長城的一道重要關口。春秋、戰國時期曰“參合徑”,又稱“參合口”;唐曰“白狼關”;宋曰“雅狼關”;明稱“殺胡口”;清代改為“殺虎口”。
    山繫:大南山,又名賀蘭山,位於高牆框鄉境內,東南距縣城6千米,山勢雄偉,孤峰高聳,東西走向。西起南草場,東至程家窯,周長3千米,**峰海撥1592.4米。北坡土層較厚,宜於植樹。南坡繫山石,山上雜草叢生,可以放牧。山上有北魏孝文碑;明清時期有顯明三教寺,並有石洞,為右玉縣十景之一,名為“賀蘭插漢”。
    水繫:右玉縣河流分屬黃河、海河兩大水繫。屬於黃河水繫的主要是蒼頭河,屬於海河水繫主要是源子河。蒼頭河:古稱中陵川水,流至馬營村以北段又稱兔毛河。“其水又東合一水,水出縣東南六十裡山下,北俗謂之災豆渾水,西北流注與沃水。”發源於平魯縣大破石、麻潢頭村、黑果溝和郭家窯等地,彙流於三層洞,東流入右玉縣境,南北縱貫威遠堡、梁家油坊、高牆框、楊千河、舊城關(右衛)、殺虎口6個鄉鎮;於殺虎口村流入內蒙古和林格爾,注入渾河,而後彙入黃河。蒼頭河為北魏早期鮮卑語,名災豆渾水。在右玉縣流長75千米,流域面積1876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89%,堪稱**大河。馬營河,也稱馬家營河。
    發源於墩溝,經右玉縣黃家灣入右玉縣境,由東向西流經破虎堡、李達窯、城關(右衛)、殺虎口4個鄉鎮,於馬營村西注入蒼頭河,全長30千米,流域面積(殺虎口56平方米 李達窯110平方米 破虎堡95平方米=261平方千米)48.1(應該為248.1纔對)平方千米,河床寬百米。平時流量每秒0.2立方米,屬常流河。明清時沿河駐有騎兵,簡稱“馬營”,古稱馬營河。源子河:屬海河水繫,也稱馬邑川水子河,發源於左雲縣馬道頭,流經右玉、山陰、平魯,在朔縣馬邑村附近注入桑干河,屬季節性河流。該河流經樹兒裡會諸水從右玉縣增子坊村入境,由東向西橫貫右玉堡子、高家堡兩個鄉,在大川村出境流入山陰縣。境內全長21千米,流域面積230平方千米,有大小支流26條,其中較大的有毫子河、二道河、沙溝河、圪塔河、大屯河。
    第二節歷史沿革
    右玉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部古關“殺虎口乃直北之要衝也,其地在雲中之西,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稱為險塞”。
    殷商時期屬朔方,周代為少數民族居住,屬冀州。春秋時期屬婁煩,戰國時期屬趙國代地,為雁門郡治所。
    戰國時期,境內就置有雁門郡,並派大將軍李牧帶重兵駐守雁門一帶,以防匈奴南下。趙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年),在縣境內設置雁門郡。秦雁門郡領三縣,善無、馬邑、平城,郡治所善無縣(今右衛鎮)。秦初置善無縣,西漢高祖時,境內又增設中陵縣,隸屬雁門郡。漢代雁門郡領十四縣,郡治所仍在善無縣。王莽年(前9年),更善無為陰館;更中陵為遮害。東漢建武初(25年),均恢復原名;東漢建武二十六年(50年),定襄郡治所由盛樂(今和林格爾土城子)遷到善無縣,定襄郡領善無、中陵、桐過、武城、駱5縣c;東年(122年)鼕,鮮卑進攻雁門郡、定襄郡。破,十一月南下攻打太原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所領5縣合並為定襄縣移居今雁門關內,屬新興郡。
    北魏時期年(386年),道武帝在縣境內復設善無縣;遷都平城後,縣境成為京畿之地,一度處於和平階段。北魏正光年間(520~525年),設置善無郡,領善無、沃陽兩縣,郡治所善無城,屬恆州。東魏天平二年(535年),寄治秀容郡。北齊廢。
    宋遼金時期,地陷契丹、女真,失去邊防地位。
    明代,自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制定邊衛,始築右衛城。正統三年(1438年)置威遠衛堡,此後重新修築邊牆(明長城),加固城堡,再度成為邊防重地。
    過去的右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鼕,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如今的右玉在縣委、縣政府帶領下,使過去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一躍成為全國“水土保持先進縣”。
    第三節本區域以往主要考古成果
    右玉縣文化遺產十分豐富。縣博物館館藏文物2000餘件,其中一級品3件、二級品50件。例如,右玉縣高家堡鄉大川村南發現的商代乳釘紋青銅簋、西漢時期鎏金銅胡傅溫酒樽等。境內古遺址、古墓葬有右玉縣丁家村新石器時代遺存、中陵古城、常門鋪墓群、善家堡墓地,多為省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右玉縣是我省考古工作開展比較薄弱的地區,雖然上述成果多已正式發表,但是縣域內考古調查僅限全國三次文物普查。專業的、有針對性的區域考古專項調查,這還是**次。本次調查本著區域調查和《中國考古發掘新規程》的要求,絕不漏掉一個可疑區域,目的將調查範圍內的遺址全部搜羅出來。
    對於本區域或涵蓋本區域的考古遺存進行繫統研究的論著有嚴文明《長城以北的新石器文化》、《內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有關問題》,裴文中《雁北三處史前遺址之調查》,張忠培、關強《“河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的研究》,田廣金《論內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楊傑《晉陝冀北部及內蒙古中南部龍山時代考古學文化初探》,許永傑、卜工《三北地區龍山文化研究》,郭勇《山西省文管會在雁北忻縣兩專區發現古代遺址》,韓建業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