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戰後歐洲史(卷二):繁榮與革命1953-1971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Tony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世界史  歐洲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61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46145
    叢書名:中信史學大師暢銷經典

    作者:Tony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 


        
        
    "

    編輯推薦
    關於戰後歐洲歷史的**著作。——《出版商周刊》
    精彩絕倫……有著驚悚小說的節奏和百科全書的廣度。——《紐約時報書評》
    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衛報》
    歐洲是人類活動的實驗室。不了解歐洲,無以了解世界。理解現代世界不可不讀的經典巨著。

    ◎《紐約時報》十大好書,普利策獎決選名單,薩繆爾?瓊森獎決選名單;
    ◎連續榮獲2006年亞瑟?羅斯圖書獎、2007年漢娜?阿倫特獎、2008年歐洲圖書獎;
    ◎《衛報》《獨立報》《紐約客》《觀察家》《旁觀者》《新政治家》《紐約時報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等近20家世界**媒體“年度**圖書”;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歐盟外長索拉納等歐美政治首腦人物隆重推薦;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尼爾?弗格森、弗朗西斯?福山、諾曼?戴維斯、菲利普?費爾南德茲一阿邁斯托等歐美著名學者高度贊譽;
    ◎《紐約客》《旁觀者》《時代周刊》《紐約時報》《外交事務》《倫敦書評》《美國歷史評論》《出版商周刊》全球百家權威媒體一致推薦;
    ◎中文版獲托尼?朱特基金會全球獨家授權,歷時兩年精心譯校、審校和修訂,由中信出版社重磅推出,使得這部史學巨著以全新面貌震撼面世。 
    內容簡介
    《戰後歐洲史》(套裝全四卷)是當今世界最受尊崇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歷經20年構思10年撰寫,廣泛運用6種語言文獻資料,涉及34個國家,兼顧西歐東歐,囊括整個歐洲,第一部全面展現現代歐洲60年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的大師級歷史傑作,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歐盟外長索拉納等歐美政治首腦人物隆重推薦。
    從殘酷的種族滅絕到人權價值的倡議,從法西斯主義席卷全球到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集團解體,從自由資本市場到大政府福利主義國家,從軍備競賽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歐盟,從關稅壁壘到統一……歐洲就是人類活動的實驗室,它經歷了各式各樣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經濟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禮和試驗。無怪乎,托尼?朱特說:“像狐狸一樣,歐洲懂得很多。”對於現代公眾而言,“不了解歐洲,無以了解世界”。
    《戰後歐洲史》是當代最*的歷史學家托尼?朱特歷時十餘載而成的心血巨著。從“二戰”結束直至21世紀初,這本書展現整個歐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歷史面貌,全面而簡練地再現了歐洲在戰爭廢墟上重建的現實與精神歷程,並揭示出歐洲走向聯合自強的未來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銳的觀察、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高超的敘述能力,將1945年至2005年的歐洲六十年歷史,淬煉成了一部引人入勝、意義非凡且極具個人見解的偉大著作。《戰後歐洲史》(套裝全四卷)是當今世界最受尊崇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歷經20年構思10年撰寫,廣泛運用6種語言文獻資料,涉及34個國家,兼顧西歐東歐,囊括整個歐洲,第一部全面展現現代歐洲60年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的大師級歷史傑作,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歐盟外長索拉納等歐美政治首腦人物隆重推薦。
    從殘酷的種族滅絕到人權價值的倡議,從法西斯主義席卷全球到蘇聯東歐社會主義集團解體,從自由資本市場到大政府福利主義國家,從軍備競賽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歐盟,從關稅壁壘到統一……歐洲就是人類活動的實驗室,它經歷了各式各樣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經濟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禮和試驗。無怪乎,托尼?朱特說:“像狐狸一樣,歐洲懂得很多。”對於現代公眾而言,“不了解歐洲,無以了解世界”。
    《戰後歐洲史》是當代最*的歷史學家托尼?朱特歷時十餘載而成的心血巨著。從“二戰”結束直至21世紀初,這本書展現整個歐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歷史面貌,全面而簡練地再現了歐洲在戰爭廢墟上重建的現實與精神歷程,並揭示出歐洲走向聯合自強的未來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銳的觀察、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高超的敘述能力,將1945年至2005年的歐洲六十年歷史,淬煉成了一部引人入勝、意義非凡且極具個人見解的偉大著作。
    《戰後歐洲史》出版後贊譽如潮,獲獎無數,被譽為“關於戰後歐洲歷史的*著作”“短期內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並已成為社會大眾“理解現代世界不可不讀的經典巨著”。

    分卷內容簡介:

    《戰後歐洲史》卷二《繁榮與革命1953—1971》內容簡介:
    隨著斯大林的逝世、朝鮮戰爭的結束和柏林牆的出現,歐洲逐步進入政治穩定狀態,迎來經濟的繁華時代。
    20世紀50年代後,讓西歐各國頭疼的大事,不是防範野心勃勃的莫斯科,而是各國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歐洲帝國撤離原有的殖民地,失去了往日的榮耀,卻也促使它們專注於本土事務。大多數的歐洲人遠離了全面運動型的政治,關注的不再是革命的希望和經濟的絕望,而是政府能否提供完善的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主流政黨則強調政治改良和責任分工,盡力避免導致國家分裂的意識形態爭論。政治穩定促進了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歐洲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
    60年代,戰後的人口爆炸成為引發社會、文化動亂的導火索。青少年仿效美國的消費方式,將幾乎一無所知的美國看作自己的未來。時裝、大眾文化、性,甚至被浪漫化的“毛主義”,成為新一代與其祖父母時代一刀兩斷的方式。終於,法國爆發“五月風暴”,“1968年革命”席卷歐洲大陸。
    在斯大林逝後,東歐諸國以微妙的方式試圖擺脫蘇聯的掌控。新上臺的赫魯曉夫小心翼翼地進行“有控制”的改革,嘗試在不損害體制的前提下,和斯大林時代劃清界線。但這場非斯大林化運動,在東歐激起要求變革的呼聲。對大多數東歐人來說,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失去了它曾經有過的激進向前的、烏托邦式的理想,而成為必須忍受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的轉向以及諸國內政的改革,成為東歐未來變局的遠方鼓聲。
    60年代在世界各地悲慘謝幕。
    作者簡介
    托尼?朱特(Tony Judt)
    ◎全球百大思想家
    ◎奧威爾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21世紀初最*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
    著名歷史學家,以其對歐洲問題和歐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聞名於世。1948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先後執教於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紐約大學。
    1995年,創辦雷馬克研究所,專事歐洲問題研究;
    1996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2007年,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托尼?朱特(Tony Judt)
    ◎全球百大思想家
    ◎奧威爾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21世紀初最*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
    著名歷史學家,以其對歐洲問題和歐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聞名於世。1948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先後執教於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紐約大學。
    1995年,創辦雷馬克研究所,專事歐洲問題研究;
    1996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2007年,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2008年,入選美國《外交政策》評選的“全球百大思想家”;
    2009年,以其卓越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氣”獲得奧威爾終身成就獎。
    托尼?朱特長期為《新共和》《紐約時報》《紐約時報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等歐美主流媒體撰稿,並以尖銳的自由主義批評文風成為備受尊重的知識分子,擁有“知識分子中的知識分子”之美譽。
    其主要著作有《戰後歐洲史》《沉痾遍地》《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責任的重負:布魯姆、加繆、阿隆和法國的20世紀》《思慮二十世紀》等。其中,《戰後歐洲史》被譽為“關於戰後歐洲歷史的*著作”“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

    托尼?朱特所獲贊譽

    大師級的歷史學家,具有傳統情懷的公共知識分子和無畏的勇者。
    ——《時代周刊》(Time)

    一位*的歐洲歷史學家、卓越的寫作者和敏銳的思想家。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托尼?朱特文筆流暢,敘事強如海濤,論戰筆鋒更盛……他能夠在過去中洞見未來,使其著作充滿獨特的時代感。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他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史學家,也是同代人中最敢言的公共知識分子。
    ——拉希德?卡利迪(Rashid Khalidi,著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

    托尼?朱特擁有作為旁觀者卻仍投身其中的優秀傳統,是參與政治事務同時保持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知識分子。作為歷史學家,他最為獨特的成就之一是將20世紀歐洲知識分子和政治歷史相整合,以揭示一種在思想與現實、理念與行動、書籍與人群之間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
    ——蒂莫西?加頓?阿什(Timothy Garton Ash,著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歐洲研究教授)

    托尼?朱特有一種非凡的能力,能看到並傳達宏大的圖景,同時,還能深入這件事情的核心,大多數專業學者兩者都做不到,他們隻在這兩者之間飄著。但朱特既能夠談論這個大圖景,又能闡釋在當下它為何重要。
    ——馬克?裡拉(Mark Lilla,著名思想史學者、哥倫比亞大學人文學教授)

    與自己辯論,尤其是與自己的激情辯論,是一位真正的思想者的標志。朱特隻要一息尚存便從未停止思索。……朱特永遠不會聲稱他給出了所有答案。但是他問對了所有問題。對此我們唯有感激。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著名文化學者、作家、政治評論家)
    目錄
    總目錄:
    卷一《舊歐洲的終結1945—1953》
    卷二《繁榮與革命1953—1971》
    卷三《大衰退1971—1989》
    卷四《舊歐洲 新歐洲1989—2005》

    分卷目錄:
    卷二《繁榮與革命1953—1971》
    第1章 政治穩定
    第2章 幻想破滅
    第3章 繁華年代
    附記:兩種經濟的故事
    第4章 社會民主時期
    第5章 革命的幽靈
    第6章 塵埃落定
    媒體評論
    精湛地剖析了今日的歐洲如何從1945年的灰燼和疲憊中站立起來。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年度*圖書評語

    精彩絕倫,這部著作有著驚悚小說的節奏和百科全書的廣度……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年度*圖書評語

    描述1945年後的歐洲史——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一部精彩且引人入勝之作。
    ——《衛報》(The Guardian)年度*圖書評語
    精湛地剖析了今日的歐洲如何從1945年的灰燼和疲憊中站立起來。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年度*圖書評語

    精彩絕倫,這部著作有著驚悚小說的節奏和百科全書的廣度……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年度*圖書評語

    描述1945年後的歐洲史——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一部精彩且引人入勝之作。
    ——《衛報》(The Guardian)年度*圖書評語

    一部綜合型的、分析型的、反思型的優秀著作。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年度*圖書評語

    一部值得高度贊賞的著作……任何評論都無法恰如其分地褒揚它。
    ——《旁觀者》(The Spectator)年度*圖書評語

    卓越之作……文筆生動;朱特的敘述超人般地幾乎覆蓋到了歐洲大小國家。
    ——《紐約客》(The New Yorker)年度*圖書評語

    一部精彩巨著,文筆有力,闡述清晰,具有許多來自個人在政治、社會領域敏銳觀察的深刻洞見。全書涵蓋的範圍之廣令人驚嘆……展現出對已發生、正發生且需要予以面對和了解的改變的深刻理解。
    ——《觀察家》(The Observer)年度*圖書評語

    托尼?朱特以其勤奮精神和淵博學識,走過1945年後歐洲的通衢大道和偏僻小徑……他不隻探索了這個現代大陸的what和when,最重要的是探索了why。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年度*圖書評語

    這部書不隻百分之百值得推薦,還應作為全歐陸學校的必備教材……一部曠世巨著。
    ——《蘇格蘭周日報》(Scotland on Sunday)

    一旦了解這本書的卓絕出眾,你會大喫一驚……書中幾乎每一頁都使40歲以上的讀者想起他們所曾感受、盼望、參與或逃離的東西。
    ——《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

    隨著朱特筆下動人的描繪,“二戰”結束後的歐洲,幾乎展開了一幅令人難以承受的悲慘畫卷。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1945年後的歐洲復興史和那過程所受到的限制,已被人講述過許多次,但少有人講得像朱特那麼清楚,那麼從容自信……對朱特來說,以如此易讀、公允的方式敘述這段錯綜復雜的歷史乃是一大成就,而他的著作……在未來多年裡仍將是標杆之作。
    ——《BBC歷史雜志》(BBC History Magazine)

    在《戰後歐洲史》通俗易懂的各章標題背後,涵蓋的是近千頁對於“二戰”後歐洲歷史的深入研究。然而,本書不隻是在擺放於書架時讓人印像深刻;朱特是一位明敏的思想家,以及一位能夠將豐富的文化知識——電影、音樂和文學——載入他艱難課題的作家:大屠殺,斯大林治下的東歐,20世紀60年代思潮變化,鐵幕的崩潰, 歐盟的政策,新的歐洲生活方式……一些評論家將朱特充滿洞見的研究方法歸因於他在美國將近幾十年的經歷。在那裡,他成立了紐約大學雷馬克研究所,以“支持和推進有關歐洲的研究和討論”。
    ——《書簽》(BookmarksMagazine)

    名人推薦:

    我非常贊同當代卓越的歷史學家托尼?朱特關於歐洲的論述。
    ——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歐盟委員會主席)

    托尼?朱特是一位傑出的歷史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人。
    ——馬丁?舒爾茨(Martin Schulz,歐洲議會議長)

    任何人如果想了解“二戰”後的歐洲大陸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本書不可不讀。
    ——哈維爾?索拉納(Javier Solana de Madariaga,歐盟外長)

    我大力推崇朱特的《戰後歐洲史》……它擺脫了陳腐的冷戰模式,合理評價歐盟的角色,為理解歐盟提出嶄新而富啟發性的觀點。
    ——邁克爾?霍華德(Michael Howard,英國保守黨領袖)

    很少有歷史學家能處理這麼宏大的主題,隻有已經成熟的學者,纔能依據二手閱讀和對當代史的觀察,成就如此偉大的歷史著作。當代史的作品很容易隨著時事演進而被埋沒在書海裡,但如果兼具敘事的誠意、機智的巧辯和獨特的風格,這樣的著作就能一直被傳頌。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史學大師,著有“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曲”)

    托尼?朱特是擁有廣泛傾聽者的權威,是知識分子中的知識分子。他的*著作《戰後歐洲史》敘述了1945年至今的歐洲歷史,已經成為廣受好評的歷史傑作。
    ——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繫教授)

    實際的東歐經驗和捷克語的學習,使得朱特不同常人,他同時兼具東西歐的知識,這些優點都展現在《戰後歐洲史》中。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著名政治學家,斯坦福大學高級研究員)

    托尼?朱特別具一格、不同於傳統的觀點貫穿全書……他時時謹記宏觀的觀照或跨文化的主題探討。文筆流暢、優美、引人入勝,全書八百多頁,幾乎每一頁都能予人樂趣和啟發。
    ——菲利普?費爾南德茲一阿邁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後學院教授)

    托尼?朱特用天衣無縫的敘述,總結1945年以來的歐洲歷史。這是具有慧思與人性的歷史書寫。短期內不可能有人超越托尼?朱特的成就。
    ——諾曼?戴維斯(Norman Davies,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

    《戰後歐洲史》是歷史研究的傑作,帶我們綜觀過去60年東方與西方、文化與地緣政治,無縫交織在一塊的歐洲……權威之作。
    ——約翰?格雷(John Gray,倫敦經濟學院歐洲思想史教授)

    托尼?朱特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戰後歐洲史》是一部重要的、享譽學術界的巨著,它能給予讀者的,不僅是清除謬誤的知識,而且還有對於歷史經驗教訓,對於人類文明走向甚至人性本身的嚴肅思考。
    ——徐友漁(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戰後歐洲史》以傳統的史學論述方式,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作為一個整體來論述,這是該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同時,這是高屋建瓴的歷史大視角的“大氣之作”。作者以一人之力,完成了這部顯然是超越了個人能力之作,而且環環相扣、邏輯性很強,讀來之順暢讓人心曠神怡。
    ——金雁(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一位當代歷史學家的著作能夠同時對史學研究和現實政治都發生重要影響,《戰後歐洲史》是一個很出色的楷模。它以獨特的視角、高超的綜合敘述能力以及充滿思想性的大跨度追問描繪了從1945年至2005年的歐洲圖景,全面而又簡練地再現了歐洲在戰爭廢墟上重建的現實與精神歷程,並揭示了歐洲走向聯合自強的通往未來之路。
    ——李公明(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在線試讀
    【前言】
    前言與鳴謝

    歐洲是最小的一塊大陸。實際上甚至可以說它不是大陸——它隻是同亞洲連接的一塊次大陸。整個歐洲(俄羅斯和土耳其除外)隻有550萬平方公裡——小於巴西2/3的國土,比中國或美國的一半面積略多無幾。與面積1 700萬平方公裡的俄羅斯相比,歐洲簡直像個侏儒。但就其內部差異和鮮明對比而言,歐洲是獨特的。根據最近統計,它包括46個國家。其中大多數國家包含著各有自己語言的州(邦)和民族;有許多國家雖無州(邦),卻合並了其他民族和語言;所有的國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和疊合的歷史、政治、文化和記憶;每一個國家都被翔實地研究過。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短暫的60年歐洲歷史,光是英文的第二手文獻,就已經是無窮無盡的了。
    於是,無人敢立志寫出一部包羅萬像的或者確切的當代歐洲史。我自己恐怕也有點力不勝任:作為戰爭結束後不久出生的人,我同本書描述的大多數事件處於同一時代,而且隨著寫作的進程,我能記起所見所聞——甚至親身參與過——的這段歷史中的許多事情。這究竟使我更容易理解還是更難以理解戰後歐洲的史實?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些記憶有時可以導致客觀冷靜地解決歷史難題。
    本書不冀求采取一種類似奧林波斯山上諸神的超然態度。我希望《戰後歐洲史》堅持客觀和公正,坦率地提供一種對晚近歷史的個人解說。說得難聽些,本書是“固執己見”的。它的有些判斷可能會引起爭議,有些可能會是錯誤的。凡人皆會犯錯。但無論如何,它們是我自己的判斷——盡管任何差錯都會溜進篇幅這麼長、範圍如此廣的一本書裡。如果本書存在這類差錯,但至少有些評價和結論經得起時間考驗,那麼也應該大部分歸功於許多學者和朋友,他們使我在研究和寫作本書的過程中獲益匪淺。
    首先,這類書是站在其他書的肩膀上的。 現代歷史經典著作中使我們得以找到靈感和範例的有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的《極端的年代》,喬治? 利希泰姆的《20世紀歐洲史》,A? J? P?泰勒的《1914——1945年英國史》,還有已故的弗朗索瓦?孚雷的《一種願景的消逝》。這幾部書從各個方面來看都彼此迥異,它們的作者無疑都有淵博知識和學術自信心,這在他們的後繼者中間已很罕見——而且他們思路清晰的寫作風格應該成為每一位歷史學者的楷模。
    我們拜讀過的晚近歐洲史學者中間,特別值得一提和值得感謝的是哈羅德?詹姆斯、馬克?馬佐阨、安德魯?莫拉夫斯克。他們的著作明顯地影響了本書的各個章節。在研究現代歐洲的學者中,我要特別感謝博學的艾倫?S?密爾沃德對戰後經濟的創新研究。【前言】
    前言與鳴謝

    歐洲是最小的一塊大陸。實際上甚至可以說它不是大陸——它隻是同亞洲連接的一塊次大陸。整個歐洲(俄羅斯和土耳其除外)隻有550萬平方公裡——小於巴西2/3的國土,比中國或美國的一半面積略多無幾。與面積1 700萬平方公裡的俄羅斯相比,歐洲簡直像個侏儒。但就其內部差異和鮮明對比而言,歐洲是獨特的。根據最近統計,它包括46個國家。其中大多數國家包含著各有自己語言的州(邦)和民族;有許多國家雖無州(邦),卻合並了其他民族和語言;所有的國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和疊合的歷史、政治、文化和記憶;每一個國家都被翔實地研究過。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短暫的60年歐洲歷史,光是英文的第二手文獻,就已經是無窮無盡的了。
    於是,無人敢立志寫出一部包羅萬像的或者確切的當代歐洲史。我自己恐怕也有點力不勝任:作為戰爭結束後不久出生的人,我同本書描述的大多數事件處於同一時代,而且隨著寫作的進程,我能記起所見所聞——甚至親身參與過——的這段歷史中的許多事情。這究竟使我更容易理解還是更難以理解戰後歐洲的史實?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這些記憶有時可以導致客觀冷靜地解決歷史難題。
    本書不冀求采取一種類似奧林波斯山上諸神的超然態度。我希望《戰後歐洲史》堅持客觀和公正,坦率地提供一種對晚近歷史的個人解說。說得難聽些,本書是“固執己見”的。它的有些判斷可能會引起爭議,有些可能會是錯誤的。凡人皆會犯錯。但無論如何,它們是我自己的判斷——盡管任何差錯都會溜進篇幅這麼長、範圍如此廣的一本書裡。如果本書存在這類差錯,但至少有些評價和結論經得起時間考驗,那麼也應該大部分歸功於許多學者和朋友,他們使我在研究和寫作本書的過程中獲益匪淺。
    首先,這類書是站在其他書的肩膀上的。 現代歷史經典著作中使我們得以找到靈感和範例的有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的《極端的年代》,喬治? 利希泰姆的《20世紀歐洲史》,A? J? P?泰勒的《1914——1945年英國史》,還有已故的弗朗索瓦?孚雷的《一種願景的消逝》。這幾部書從各個方面來看都彼此迥異,它們的作者無疑都有淵博知識和學術自信心,這在他們的後繼者中間已很罕見——而且他們思路清晰的寫作風格應該成為每一位歷史學者的楷模。
    我們拜讀過的晚近歐洲史學者中間,特別值得一提和值得感謝的是哈羅德?詹姆斯、馬克?馬佐阨、安德魯?莫拉夫斯克。他們的著作明顯地影響了本書的各個章節。在研究現代歐洲的學者中,我要特別感謝博學的艾倫?S?密爾沃德對戰後經濟的創新研究。
    就我熟悉的中歐和東歐歷史而言,這是一般歐洲史家們經常關注的課題,但都由西歐的專家們撰著,而拙著得益於一批纔華橫溢的青年學者,包括布拉德?艾勃拉姆斯、凱瑟琳?梅麗代爾、馬齊?肖爾、蒂摩西?斯奈德,以及我的朋友雅克?魯帕尼克和伊斯特凡?德雅克。我從蒂摩西?加爾頓那裡學到的不僅是關於中歐的知識(這是他本人多年來的研究方向),而且尤其是關於“東方政策”(Ostpolitik)時代兩個德國的情況。在多年來同揚?格羅斯交談的過程中(我得益於他的開創性著作),我不僅了解了波蘭歷史,也學會了如何理解戰爭的社會後果,他在這方面的著作裡表現出無與倫比的洞察力和人性關懷。
    本書與意大利有關的一些章節得益於保羅?金斯伯格的著作,而關於西班牙的幾章得益於閱讀著名學者維克特?佩雷茲-達埃茲的著作和聆聽他的高見。我特別要感謝他們兩人,還有安妮特?維維奧卡,她對戰後法國在大屠殺猶太人問題上的曖昧反應所做的權威性分析《驅逐出境和種族滅絕》深深地影響了我對那段棘手史實的敘述。我對“代表一種生活方式的歐洲”的思考大多受到傑出的國際法專家安妮-瑪麗?斯勞特著作的影響,她對“崩潰的國家”的研究著作有力地為歐盟形式的國際治理辯護,這不是因為此舉在本質上更有利或代表著一種理想模式,而是因為在我們存身的世界裡舍此別無他法。我在歐洲各地的朋友們、同行們和讀者們教給我的歐洲大陸晚近歷史和當前歷史的知識,遠遠勝過我自己點點滴滴地從書本和檔案館裡收集的資料。我要特別感謝克爾齊茲托夫?齊蘇斯基、彼得?凱爾納、伊凡?克拉斯臺夫、丹尼斯?拉考納、克爾齊茲托夫?米哈爾斯基、米爾西?米哈伊斯、伯爾蒂?穆斯裡烏、蘇珊?尼曼和戴維?特拉維斯等人的慷慨幫助。我要感謝伊斯特凡?雷夫堅持要我參觀布達佩斯的“恐怖屋”(House of Terror),無論這種體驗令人多麼不愉快,畢竟值得一看。在紐約,我的朋友和同事理查德?米頓、凱瑟琳?弗萊明和傑羅德?西格爾慷慨付出時間和思想。迪諾?布圖羅維克善意地幫我仔細檢查我對南斯拉夫語言的復雜現像的敘述。
    我非常感謝紐約大學藝術科學繫的先後幾任繫主任——菲利普?富爾曼斯基、傑斯?班哈比和理查德?福萊——支持我的研究,也支持了我為鼓勵別人研究和討論歐洲問題而建立的雷馬克研究所。若沒有伊維斯-安德烈?伊斯特爾的慷慨支持和保護,我就不可能創建雷馬克研究所(它主辦了許多研討班和講座,從中我受益良多)。若沒有研究所所長傑伊爾?凱斯勒任勞任怨而且特別高效的合作,我就不可能在管理雷馬克研究所的同時寫出這本書來。
    我同樣感激我的著作權代理人安德魯?威利和莎拉?查爾方特的友誼與高見;他們自始至終支持這樣一個項目,盡管不曾預料到時間延長和篇幅增大。在感謝編輯拉維?默欽達尼和斯科特?莫埃斯的同時,我也要特別感謝斯科特和他在企鵝出版公司的同事簡?弗萊明,正是有賴他們這本書纔成功出版。感謝列昂?維斯爾蒂埃,他在《新共和》周刊上開闢的著名藝術專欄首先以雜文形式發表了對卷二第5章和卷三第1章的評價意見。使我在專業問題方面受益最多的無疑是羅伯特?西爾弗斯,他是《紐約書評》的主編,一位無與倫比的編輯,多年來他一直鼓勵我在更大的政治和歷史視野中漫步,這種冒險給我帶來許多風險,也帶來許多益處。
    本書極大地受惠於紐約大學的一批學者。他們中的一些人——尤其是保利娜?布倫博士、丹尼爾?科恩博士(現今在萊斯大學)和尼科爾?魯道夫博士——用他們自己的歷史研究成果幫助我理解戰後歐洲史,我謹向他們致謝。另外一些人裡,傑西卡?庫伯曼和艾維?帕特作為研究助理做了很有價值的工作;米歇爾?平托和西蒙?傑克遜毫無怨言地做出了富有經驗的圖片研究,米歇爾負責安排許多同內容最相關的插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那幅包扎起來的列寧雕像的照片,為第三部分的結尾增色不少。亞力克斯?莫洛特勤奮地尋找和積累已發表和未發表的統計數據報告和繫列數據,像本書這類著作不可避免地依賴這樣的確切數據。說實話,若沒有這些數據,這本書就寫不成。
    我的家庭在戰後已經生活了很長時間——我的子女們在戰後度過了整個青年時代。他們不僅容忍我不在家或外出旅行,以及由此給他們帶來的煩惱,而且對本書的內容也做出了很大貢獻。丹尼爾確定了本書的書名;尼克拉斯提醒我,好故事不一定要有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我的妻子珍妮弗為本書貢獻甚多——她至少將書稿仔細閱讀了兩遍,並且提出建設性意見。但是本書作者欠她的實在太多,故《戰後歐洲史》題獻給她。




    【書摘】
    導言

    每一個時代都是一個斯芬克斯,一旦它的謎被揭開,就墜入了深淵。
    ——海因利希?海涅
    情勢(某些先生居然對此無動於衷!)在現實中給每一條政治原理塗上明顯的色彩,並且帶來不同的結果。
    ——埃德蒙?伯克
    重大事件,親愛的小伙子,注意重大事件。
    —— 哈羅德?麥克米倫
    世界歷史不是一片生長出快樂的土壤。各個快樂的時期在裡面都是空白頁。
    —— 蓋奧爾格?威廉?弗裡德利希?黑格爾

    我最初決定寫這本書,是在維也納主要的火車站——西站——換車時。那是在1989年12月,恰逢時機。當時我正從布拉格回來,瓦茨拉夫?哈維爾的“公民論壇”的劇作家和歷史學家們正在強行去除一個“真實存在的社會主義”,將它們扔進歷史的垃圾筒。幾個星期
    前,“柏林牆”出人意料地被拆毀了。在匈牙利同在波蘭一樣,每一個人都直面後共產主義政治的挑戰:舊政權——幾個月前它還執掌著一切權力——退出後的斷裂。立陶宛共產黨剛剛宣布從蘇聯獨立出來。在去火車站的出租車裡,收音機播送著羅馬尼亞反對齊奧塞斯庫家族獨裁的暴動的最初報道。一場政治地震動搖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凍結的地緣政治結構。
    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新的歐洲正在誕生。這顯而易見。但是隨著舊秩序的逝去,許多由來以久的假設就發生問題了。曾經看來是永久性的、不可避免的事情卻轉瞬即逝。冷戰對峙;東歐、西歐分裂;“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競爭;繁榮的西歐同它東面的蘇聯衛星國集團的故事是各自分離、互不傳播的:所有這一切都不再被理解為意識形態需要的產物或政治的鐵定邏輯。它們隻是歷史的偶然結果——而歷史卻正在將它們推開到一邊。
    歐洲的未來看起來會非常不同——它的過去也是如此。回顧1945年至1989年的歲月,從現在來看,它不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而是一個過渡時期:一段戰後的間歇,1945年結束了無休無止的衝突,然而它的尾聲又持續了半個世紀。對歐洲的塑造有賴於未來歲月,以往經歷過的熟悉的、有條有理的故事難以重演。我覺得很明顯,在那個冰冷的中歐12月份,戰後歐洲的歷史是需要重寫了。
    時間合適,地點也合適。1989年的維也納是一幅覆蓋畫,將歐洲原先復雜層疊的昔日畫面覆蓋了。在20世紀初,維也納就是歐洲:它是一種文化和一種文明在大災變門檻上的多事之都、邊緣狀態、自我欺騙的中心。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維也納從輝煌的帝國大都市淪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國的貧困干癟首都,漸漸地褪失了榮耀,最終成為納粹帝國的邊疆省份,它的大多數公民熱情地向納粹宣誓效忠。
    德國戰敗後,奧地利落入西方陣營,被認定是希特勒的“第一個犧牲品”。這兩次受之有愧的好運氣使維也納得以祓除舊日的恥辱。它作為納粹同盟者的事實被輕輕遺忘了。奧地利的首都——被蘇聯的“東”歐包圍的一座“西”方城市——獲得了一種新的身份,它是自由世界的前哨和榜樣。對於它先前的臣民、如今陷落在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的人而言,維也納代表著“歐洲中心”:一個在世紀的進程中似乎被拋棄的歐洲人的想像中具有世界性文明教化的地區。在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的那些年裡,這座城市變成一個傾聽自由的地方,一個重新充滿活力的地方,一個為東歐人逃向西方、西方人建起通向東方的橋梁而相遇和啟程的地方。
    於是,1989年的維也納成為一個“思考”歐洲的好地方。奧地利體現著戰後西歐頗為自得的一切特性:一個充滿福利的國家所標志的資本主義繁榮;通過一切主要的社會團體和政黨自由地致力於創造工作機會和薪酬待遇而實現的社會安定;由西方核保護傘明顯庇護下獲得保障的外部安全——而奧地利自身保持著沾沾自喜的“中立”。與此同時,跨過利塔河和多瑙河僅僅幾公裡的東面,是“另一個”荒涼窮困和秘密警察的歐洲。將兩者分隔開的距離可以用維也納的兩個火車站的對比來做恰如其分的概括。西站繁華而充滿活力,商人和度假者登上光潔的現代快車去慕尼黑、蘇黎世或巴黎;南站卻陰森而毫無吸引力,是從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駛來的肮髒舊火車裡下來的生活拮據的外國人出沒的破舊、髒臭、還有點險惡氣氛的地方。
    正如維也納的兩個主要火車站無意中承認了歐洲的地緣分裂——西站面對積極樂觀的、遍地黃金的西方,南站粗心大意而很不情願地承認著維也納屬於東歐一面的素質——這座奧地利首都城市的街道也見證了一種無聲的分裂,將歐洲平靜的現實同它不安定的歷史隔離開來。咄咄氣勢、充滿自信的樓宇沿寬闊的環城路而立,訴說著維也納一度有過的帝國性質——盡管對於一個歐洲中型首都來說,這環城路本身似乎有點太大、太輝煌,因為它隻不過用作日常通勤要道——而這座城市卻無可非議地為它的公共建築物和城市空間感到自豪。的確,維也納頗為沉醉於喚起對昔日榮耀的思念,但是一涉及不久前的歷史,它卻注定要緘默。
    猶太人曾經占據了內城的許多樓廈,對繪畫、音樂、戲劇、新聞和思想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那曾經是維也納的黃金時代,對於這一點,維也納卻緘口不言。維也納的猶太人被暴力驅趕出他們的家,從維也納漂泊向東,關於他們的記憶也被抹去,這解釋了今日維也納帶有負罪感的緘默。與戰後的西歐一樣,戰後的維也納是一座建築在不可言說的過去之上的宏偉大廈。那段過去中最可怕的部分大多發生在後來被蘇聯控制的地區的時候,這就是它很容易被忘卻(在西歐)或很容易被掩蔽(在東歐)的原因。隨著東歐回歸,以往的歷史將不再難以言說:但現在是不可避免地不得不說了。1989年後,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將來,不是現在,更不是過去——是可以難為情的。
    雖說我正是在1989年12月決定撰寫一部戰後歐洲史,但在此後多年,我一直未動筆。這是因為客觀情勢復雜交織。回顧往事,有一點是很幸運的:許多事情在當時還朦矓模糊,到今天卻變得有些明朗了。檔案館的大門敞開了。革命性的轉型造成不可避免的混亂,卻使自身釐清了從1989年動亂以來的某些長期後果,使之現在觸手可及。而1989年的餘震並非很快消除。等到我下一次去維也納時,這座城市正在想方設法容納成千上萬名從鄰國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來的難民。
    奧地利放棄精心培育的戰後自治、加入歐盟的三年之後,它自己浮現為歐洲事務中的一股力量,這是東歐劇變的直接結果。我於1999年10月重訪維也納時,發現西站貼滿了尤爾格?海德爾的自由黨的海報。雖然海德爾公開吹捧說,納粹軍隊“可尊敬的人們”在東部戰線“履行了他們的職責”,但是他仍然贏得了那一年27%的選票,其手腕是煽動奧地利同胞們對過去10年裡的世界所發生的變化產生的焦慮和不解。在幾近半個世紀的靜默之後,維也納像歐洲其他國家一樣重返歷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書講述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故事,所以從1945年開始說起:就像德國人所說的那樣,從零點開始。但是,正如20世紀的一切事情一樣,它的故事被從1914年開始的30年戰爭的陰影籠罩,歐洲大陸從那一年起就開始遭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本身就是一切參與者難忘的屠場——塞爾維亞18歲至55歲的男性人口的一半死於戰爭——但是什麼問題也沒能解決。德國(與當時普遍認為的相反)在戰爭中、在戰後解決方案中未被摧毀:很難解釋它隻過了25年就又崛起,而且統治了幾乎整個歐洲。確實,由於協約國的勝利代價超過了德國戰敗的代價,而德國並未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付出賠償,因此在重新崛起時,比在1913年更強大。隨著一個世代以前普魯士崛起而在歐洲浮現的“日耳曼問題”依然未能解決。
    1918年舊式土地帝國垮臺後出現的一些小國家都是貧窮的,不穩定的,不安全的——而且怨恨鄰國。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歐洲多的是“歷史修正派”的國家:俄國、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亞都在大戰中被打敗,它們等待時機要收復領土。1918年後,國際局勢並未恢復穩定,大國之間也未恢復平靜:隻不過由於筋疲力盡而產生了一段幕間休息而已。暴力戰爭並未減弱。它轉向了國內事務——轉變為民族主義爭端、種族歧視和內戰。歐洲在20年代,尤其是在30年代,步入了一場戰爭的餘燼和另一場隱約可見的戰爭之間的薄霧之中。
    隨著歐洲經濟的蕭條,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歲月裡內部衝突和國家之間的對抗形勢更加惡化,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經濟蕭條引發了惡化的形勢。在那些年裡,歐洲的經濟生活事實上遭到三重打擊。第一次世界大戰扭曲了國內就業,摧毀了貿易,蹂躪了整個地區,甚至還造成了破產國家。許多國家——尤其是在中歐——始終未能從這些後果氣。那氣的國家在30年代的大蕭條中重又走低,而銀根緊縮、商業失敗、竭力保護關稅以遏制外國競爭等等,造成的後果不僅是失業率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工業生產能力荒廢,而且使國際貿易崩潰(1929——1936年法德貿易下跌83%),由此使國家之間的競爭和怨恨加劇。接著就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對受影響的國家中平民人口和國內經濟造成的史無前例的衝擊,將在本書第一部分裡敘說。
    這些打擊所積累的衝擊,毀壞了一種文明。歐洲給自己帶來的災難,其範圍之廣,即便在戰爭剛發生時,也使當時的人們明顯感覺到了。有些人(無論是極左派,還是極右派)將資產階級歐洲的自殺當作一次為改善境遇而戰的機會。奧登稱30年代為“低劣、卑鄙的年代”,但它也是承擔道義和樹立政治信念的時代,在西班牙內戰的幻滅和犧牲中達到高潮。這是19世紀激進觀點的印第安之夏 ,此時卻投入了一個更險惡時代的意識形態激烈戰鬥:“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代多麼渴望一種人類新秩序,然而不得不經受悲慘的失敗。”(阿
    瑟?凱斯特勒語)
    歐洲絕望了,有些人逃避了:起先逃向仍然是自由民主的西歐更遠的地方,然後——倘若他們能及時逃出去——逃向美洲。還有一些人,例如斯蒂芬?茨威格和瓦爾特?本雅明,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歐洲大陸最終跌進地獄的前夕,它的前景顯得毫無希望。在歐洲文明自我爆炸的過程中,無論失去的是什麼——茨威格的心目中維也納失去的東西,其跡像早已由卡爾?克勞斯和弗朗茨?卡夫卡憑直覺而知覺到了——都再也無法重新獲得。在讓?雷諾阿於1937年拍攝的經典電影成名作《大幻覺》裡,那個時代的“大幻覺”是戰爭和隨之而來的關於榮譽、等級和階級的神話。但到了1940年,有見地的歐洲人發現,整個歐洲最大的幻覺恰恰是“歐洲文明”本身,它已經聲名狼藉,再無法復原了。
    鋻於之前的遭遇,在敘述歐洲出人意料復原的故事時傾向於采用慶幸甚至抒情詩般的口吻也就可以理解了。而這正是占主導地位的戰後歐洲史書的內在主題,尤其是在1989年以前寫成的史書——就像歐洲政治家們在回顧自己這些年裡的成就時所采用的主調一樣。在總體戰的大災難之後,歐洲大陸各國復蘇和重新崛起;國家之間不再起衝突,以制度化的形式逐步擴大歐洲內部的合作;30年經濟熔毀過後的持續性經濟復蘇,以及繁榮、樂觀、和平的“正常化”——這一切都引起了誇張的反響。歐洲的復蘇是一個奇跡。“後民族的”(post-national)歐洲接受了晚近歷史的教訓。一個和解的、和平的歐洲站起來了,“像鳳凰一般”從它的謀殺——甚至是自殺——的歷史灰燼中再生了。
    就像許多神話一樣,這種使人非常樂於接受的對20世紀下半期歐洲歷史的敘述,包含著一點事實真相。但它也留下了許多空白。東歐——從奧地利邊界到烏拉爾山脈,從塔林到地拉那——都被排除在神話之外。它的戰後幾十年同以前發生的一切相比,當然是和平的,但僅僅是由於蘇聯紅軍未經邀請的駐扎:這是坦克監視下監獄院子裡的和平。而如果說蘇聯集團的衛星國之間的國際合作在表面上可以同西方的發展相比較的話,這僅僅是因為莫斯科靠武力強迫它們接受“兄弟”的制度和交流。
    戰後歐洲兩個部分的歷史不能相互孤立來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以及在此之前的幾十年和先前戰爭的後果,迫使東歐和西歐的政府和人民做出同樣艱難的選擇,即如何盡最大努力來建立國內事務的秩序,以杜絕任何重蹈覆轍的可能。歐洲兩個部分最初的普遍選擇是尋求20世紀30年代那種激進方案的人民陣線運動(這一點提醒人們,有時看來1945年絕對不是新開端)。東歐的某種激進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回到聲名狼藉的過去,已經沒有可能性。那麼用什麼來取而代之?共產主義也許是一種錯誤的選擇,但這是一種兩難,而對此要做出的反應卻是非常實在的。
    西歐激進變革的可能性業已消失,部分原因是美國的援助(和壓力)。對人民陣線方案和共產主義的吁求減退了:這兩者都是西歐在艱難時代開出的藥方,但至少從1952年起,時世已不再那麼艱難。因此在其後幾十年裡,戰後初期的艱難困苦已被遺忘。但是在1945年時,看來非常現實的是,事情完全有可能采取一種不同的方式——它們的確會采取一種不同的方式;正因為有可能回到舊日的噩夢(失業、法西斯主義、德國軍國主義、戰爭、革命),所以西歐走上了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新道路。後民族主義、福利國家、合作、和平的歐洲,這些都並非出自今日歐洲理想主義者們在深情回顧中想像的那種樂觀主義的、雄心勃勃的前瞻計劃。它是焦慮和不安全感的產物。在歷史的陰影下,它的領導者們實施社會改革,建立新的制度,以此作為預防性措施,來避免過去的歷史重演。
    當我們回憶起蘇聯集團當局實質上從事的就是這樣一種計劃時,這個問題就很容易把握了。他們首先關注的也是設立防線來阻止歷史倒退——盡管在共產黨領導的國家裡,不是靠社會進步,而是靠使用實體力量來保障實現目標。晚近歷史的重寫——而且鼓勵民眾去遺忘它——所依據的是一種說法,即共產黨領導的社會革命無疑消滅的不僅是以往歷史的弊端,而且還消滅了使它們可能出現的條件。我們將會明白,這種說法是一種迷思;它最多隻有一半是事實。
    然而共產主義的迷思在無意中證實了,歐洲的兩個部分都在繼承歷史的負擔,這項任務很重要(也很困難)。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舊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一個新歐洲創造了條件。但是整個歐洲在1945年之後的許多年裡長期生活在剛剛過去的歷史上由獨裁者們和歷次戰爭投下的陰影。這是戰後一代歐洲人共同的體驗之一,他們與美國人有所不同,對於美國人來說,20世紀教給他們的是相當不同的、完全樂觀主義的課程。任何人隻要是在尋求對1989年歐洲歷史的理解——以及欣賞在此之後有多大的改變,那麼上述情況就是必要的起點。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在闡述托爾斯泰的歷史觀時,所說的兩種“智性推理”(intellectual reasoning)之間的風格區別頗有影響,他引用希臘詩人阿爾喀洛科斯(Archilochus)的一句名言:“狐狸知道許多事情,而刺蝟隻知道一件大事情。”按照伯林的話來說,本書絕不是一隻“刺蝟”。我在書裡提不出關於歐洲當代歷史的重大理論,不闡釋任何支配一切的主題,不講述一以概全的故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歷史沒有主題形式。相反,它的主題還不止一個。歐洲像狐狸一樣,知道許多事情。
    首先,這是一段歐洲地位下降的歷史。構成歐洲的各個國家在1945年以後再也不能渴望國際的或帝國的地位。這條規則有兩個例外——蘇聯算一個,大不列顛部分地算一個——直到本書敘述的歷史時段之末,它們在自己眼裡、在任何問題上都隻能說是半歐洲性質,而它們的地位也都大大下降。歐洲大陸的其餘大多數國家都曾經蒙受戰敗或被占領的恥辱。它未能靠自己的努力從法西斯主義手下解放自己;它也未能不依賴援助就控制住共產主義。戰後歐洲靠外人來得到解放——或者說是得到豁免。歐洲人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經歷很長時間,纔能恢復控制自己的命運。從前的歐洲海上帝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葡萄牙)失去了海外領土,在這些年裡全都淪落,回到歐洲本土,它們的注意力全都重新指向歐洲自身。
    其次,20世紀下半葉的歐洲歷史敘事”(master narratives)漸漸消失:19世紀的一些歷史學關於進步與變化、革命與轉型的宏大的理論模式,曾經武裝了政治計劃和社會運動,在20世紀上半葉分裂了歐洲。這也是一個在泛歐畫面上纔有意義的故事:西歐政治熱情的衰落(除了少數邊緣化的知識分子)伴隨著——其原因各不相同——東歐失去政治信念和不信任官方的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短暫時期,可以肯定的是,看來似乎知識界的右翼可能上演一場復興。他們提出了一個同樣具有19世紀特色的計劃,試圖廢除“社會”,將公共事務交由不受限制的市場和最小化的政府打理。然而這陣發作總算過去了。1989年後,不再有左派或右派向歐洲提出支配一切的意識形態計劃——隻有自由的前景,這是大多數歐洲人的希望,現在已經實現了。
    再次,作為對歐洲意識形態史上的過時野心的最溫和替代,姍姍來遲地出現了——而且大多是出於偶然——“歐洲模式”。產生自社會民主黨和基督教民主黨折中混合的立法,以及“歐洲共同體”和它的後身“歐盟”似蟹行般的制度延伸,這是規範社會交往和國際關繫方面特征明顯的“歐洲式”道路。這種歐洲方式囊括一切,從兒童保健到國際法律規範,代表的不僅僅是歐盟及其成員國的官僚實務;到21世紀初,它已變成渴望加入歐盟的國家的一座燈塔、一種範例,是對美國、對富有競爭性魅力的“美國生活方式”的一種全球性挑戰。
    歐洲從一個(充滿爭議的)地理概念變成了個人和國家的模板與向往之所,這種出人意料的決定性轉變是一個緩慢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亞歷山大?沃特(Alexander Wat)對兩次大戰之間波蘭政治家們的錯覺的諷刺說法,歐洲不是“命定走向偉大”。它出現的這種能力,從1945年甚至1975年的情況出發都肯定是無法預見的。新歐洲不是預先構想的共同計劃:沒有人從一開始就提出這樣的計劃。但它在1992年後一旦變得明晰,歐洲的確占據了這種國際事務中的新地位,尤其是它同美國的關繫產生了一種新的方式——這對歐洲人和美國人都一樣。
    交織在戰後歐洲敘事中的第四個主題是:它同美國之間的關繫很復雜,而且常常被誤解。1945年後,西歐人要美國介入歐洲事務——但他們也厭惡這種介入,因為那意味著歐洲的衰落。再者,盡管美國在歐洲存在,尤其是在1949年以後的歲月裡,“西方”的兩部分依然
    十分不同。在西歐,冷戰沒有像在美國那樣引起相當警覺性的反應,而隨之而來的50年代和60年代西歐“美國化”則往往是被誇大的,這在下文行將敘述。
    東歐以相當不同的眼光來看待美國及其特性。但其中也會在誤導下過分地誇大1989年之前和之後美國對東歐的影響。東歐和西歐持不同意見的批評家們——例如法國的雷蒙?阿隆,或捷克斯洛伐克的瓦茨拉夫?哈維爾——都小心翼翼地強調,他們並不認為美國可以成為他們國家的任何一類社會楷模。雖說年輕一代的1989年後東歐人一度激奮地要按照美國的模式來使自己的國家自由化,即有限的公共服務、低稅收、自由市場,但是並未達到那種樣式。歐洲的“美國時刻”隻存在於過去。未來東歐的“小美國”們完全坐落於歐洲。
    最後,戰後歐洲的歷史是一個籠罩在沉默裡和不在場的故事。歐洲大陸曾經是一幅復雜交叉的多彩畫面,其語言、宗教信仰、共同社會和民族是互相疊合的。它的許多城市——尤其是新老帝國邊界結合部的一些較小城市。例如,的裡雅斯特、薩拉熱窩、薩洛尼卡、切爾諾維茨、敖德薩或維爾納——實際上化社會的原型,天主教徒、東正教徒、穆斯林、猶太教徒等等都相互熟悉地生活在一處。我們不會將這種舊歐洲理想化。波蘭作家塔德茲?波洛斯基(Tadeusz Borowski)所說的“不可思議的、幾近喜劇般的各民族熔爐在歐洲心髒
    地帶冒著危險的火花”周期性地爆發動亂、屠殺和迫害——然而這是真實的,它在鮮活的記憶中仍然存在。
    從1914年到1945年,這個歐洲卻被摧毀成灰。20世紀下半葉誕生的那個熠熠生輝的歐洲更加有序,沒有那麼多素。由於戰爭、占領、邊界調整、驅逐、種族滅絕,每一個人現在幾乎都生活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中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40年裡,東歐人和西歐人都生活在封閉的民族聚居地,生存下來的屬於同一宗教或同一種族的少數人群體——例如法國猶太人——至多隻代表人口的一個很小比例,而且完全融合進它所在的文化和政治的主流社會。隻有南斯拉夫和蘇聯——正如前面已經指出的,蘇聯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帝國,但隻是歐洲的一部分——站在這個新的、先後趨向同質的歐洲之外。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自從蘇聯解體和歐盟擴展以來,歐洲面文的局面。難民、客籍工人和歐洲的前殖民地的居民都回到了帝國都市,期待著就業和自由的前景;自願的或不自願的移民來自那些隨著歐洲擴張疆域而失敗或倒退的國家,將倫敦、巴黎、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柏林、米蘭等十幾座城市變成了國際性大都市,無論它們是否喜歡這樣。
    歐洲出現了新的活生生的“異類”——例如,大約1 500萬穆斯林已經進入了歐盟,而在保加利亞和土耳其還有8 000萬等待進入——他們不僅凸顯了今日歐洲對日益多樣化前景的不滿,也使得人們無法繼續泰然地將歐洲歷史上已經死去的“異類”拋諸腦外。自從1989年以後,比過去更清楚的是,戰後歐洲的穩定局面有多少是依賴了約瑟夫?斯大林和阿道夫?希特勒的成就。在他們合力,由於戰時與占領者合作的人的協助,獨裁者們炸平了人口中心,在那時就奠定了新的、不那麼復雜的歐洲大陸基礎。
    對於這一令人窘迫的扭結(kink),在對歐洲歷史朝向溫斯頓?丘吉爾所說的“陽光普照的遼闊高地”平緩前進的敘事中,大多隻字不提戰後東歐和西歐——至少直到60年代一直如此。自此之後,通常隻提及德國人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除了偶爾的爭論外,對另外一些犯罪者——以及犧牲者——的記錄都封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和回憶典型地局限在一套人們所熟悉的道德規範方面:善對抗惡,反法西斯主義者對抗法西斯主義者,抵抗運動戰士對抗通敵分子,等等。
    1989年以後,由於克服了長期以來固定的禁忌,就有可能認識到(有時需要戰勝強大的反對和否認傾向)為歐洲再生付出的道德代價。波蘭人、法國人、瑞士人、意大利人、羅馬尼亞人等等,現在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們希望知道的話——他們國家在短短的幾十年前真實地發生的是什麼。即使德國人也重溫他們國家的公認歷史——結論卻自相矛盾。幾十年來第一次,德國人認為,是德國人遭受了苦難,德國纔是犧牲品,無論是在英國轟炸機、俄國士兵或捷克驅逐者手裡——這些都是受到關注的問題。人們在某些正式的場合重新開始小心翼翼地暗示,猶太人並非唯一的受害者??
    這些說法無論是好是壞,都值得商榷。這種公共記憶是否全部屬於一種政治健康的跡像?或者像戴高樂等人心知肚明的那樣,忘記它們有時是否更加穩妥呢?這個問題將在本書的“跋”中被再次提及。在這裡我隻是想指出,我們不必將上述令人不安的最新回憶看作歐洲原罪的可怕證據——當被和今日爆發的民族或種族問題聯繫在一起時,人們有時會這樣看待它們(特別是在美國)。它沒有從以往罪行中吸取教訓的能力,它帶著記憶缺失的懷舊,它隨時傾向於回到1938年。按照約基?貝拉(Yogi Berra)的話說,這不是“又一次似曾經歷的錯覺”。
    歐洲不會回到戰時的動亂歷史——相反,它正在遠離那段歷史。今日的德國像歐洲其他國家一樣,它意識到的是自己的20世紀歷史,而不是以往50年裡的任何時刻。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正在回到過去。本書嘗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長期陰影沉重地壓在戰後歐洲的身上。然而,它不會完全意識到這一點。對歐洲近期歷史保持沉默,是構建歐洲之未來的一個必要條件。今天——根據幾乎其他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痛苦的公開辯論——看來比較合適的(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避免的)是,德國人也應該至少能夠公開質疑完全有意所為的官方記憶的準則。我們也許對此感到很不舒服;這也許並不是一種好兆頭。但這是一次閉幕。希特勒死後已經60年了,他的戰爭及其後果也已經屬於歷史。歐洲的戰後時代已經持續了非常長的時間,而它也到了最後下結論的時候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