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深藍帝國——海洋爭霸的時代1400-1900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韓朱京哲 著,劉暢,陳媛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世界史  世界通史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2576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1257647
    叢書名:沙發圖書館

    作者:(韓)朱京哲著,劉暢,陳媛譯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6月 


        
        
    "

    編輯推薦
    《深藍帝國:海洋爭霸的時代1400—1900》:國內**本完全以海洋為主題,講述近代世界歷史的著作。亞洲視角,顛覆西方中心主義。書中特別強調歐洲航海建立了強權秩序,帶來了殖民和傷害。而中國和亞洲,非洲目前的“一帶一路”設想就是要恢復印亞的和平往來,矯正500年以來的霸權秩序。

    《深藍帝國》除了講述霸權歷史,作者生動地介紹了文化、人種、物產的交流細節,大量圖片和故事,使本書可讀性很高。 
    內容簡介
    各個文明的擴張和貿易,崛起與衰落,都和對海洋的控制直接相關。可以說,誰主宰了海洋,誰就主宰了世界秩序。

    《深藍帝國》講述的正是中國、阿拉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如何進行遠洋航行、並擴張勢力的故事。但作者強調在歐洲海航擴張伴隨著*的暴力和征服,給其他文明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征服海洋不但能夠對其他文明取得控制權,同時也客觀上促進了人種、物產和文化的空前交流。這是世界歷史中極為豐富和引人入勝的細節。

    海上霸權時代的遺產,不論好的壞的,我們都必須在深刻的反思中承載。
    作者簡介
    朱京哲,1960年生於韓國首爾,本科畢業於首爾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繫,研究生畢業於首爾大學西洋史專業,在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獲得博士學位。現任首爾大學西洋史專業教授。主要研究成果:專著有《歷史的記憶,歷史的想像》《大航海時代》等。
    目錄
    淺藍的東方,深藍的西方(序) 李永石
    中文版序
    引言:深藍的歷史
    章亞洲的海洋
    繁榮和平的亞洲海洋世界
    鄭和的遠征:曇花一現的海洋帝國?
    華僑的命運:死亡與財富
    大流散
    朝鮮與世界的“遭遇”
    從公司到帝國
    第二章暴力橫行的世界
    歐洲的擴張:為了尋找伊甸園
    葡萄牙帝國:橫跨三個大陸的海上帝國
    暴力的全球化


    淺藍的東方,深藍的西方(序) 李永石

    中文版序

    引言:深藍的歷史

    章亞洲的海洋

    繁榮和平的亞洲海洋世界

    鄭和的遠征:曇花一現的海洋帝國?

    華僑的命運:死亡與財富

    大流散

    朝鮮與世界的“遭遇”

    從公司到帝國

    第二章暴力橫行的世界

    歐洲的擴張:為了尋找伊甸園

    葡萄牙帝國:橫跨三個大陸的海上帝國

    暴力的全球化

    幸運之島

    “發現”美洲大陸?

    巴利亞多利德論爭:良知與偏見的較量

    美洲文明的災難

    瑪琳琦:民族叛徒,還是保護者?

    第三章船員與海盜的世界

    “沙漠之舟”與海洋之舟

    北冰洋航線的開拓

    緯度與經度

    船員:早的無產階級

    船上的生活:紀律與抵抗

    海盜與國家

    海盜與民主主義

    第四章殘酷的奴隸貿易史

    奴隸貿易:非洲的災難,還是契機?

    非洲北部和東部的奴隸貿易

    白糖與奴隸

    奴隸貿易抽空了非洲

    中央航路:地獄之路

    奴隸的國度

    第五章世界貨幣的循環

    尋找金銀

    全球白銀流入中國

    日本的銀與銅

    人參與白銀

    貝殼貨幣

    消失在鴉片煙霧中的白銀

    第六章物質與感覺的交流

    文明與味覺

    茶與陶瓷

    色彩的旅程

    作物的旅程:技術與文化的融合

    “種子島”:亞洲人開始使用火槍

    從槍到刀的回歸

    第七章精神文化的衝突

    語言的擴散與滅絕

    拯救母語

    傳教:壓迫與受虐

    日本的基督教傳教

    第八章生態環境的激變

    復制歐洲

    大海雀、海狸與滅絕

    文明膨脹與森林縮減

    阿育吠陀:印度傳統醫學與西方植物學的融合

    病菌的交流

    結語重寫世界史:以希望之名

    參考文獻

    前言
    中文版序
    《深藍帝國——以海洋為中心的全球近代史》能被介紹給中國讀者,我作為本書的作者感到無比榮幸。
    這本書從歷史的角度探究了世界各文明通過海路互相踫撞、融合,並終形成新的近代世界的過程。世界各地長久以來發展而成的各大文明圈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是通過陸路進行交流,但由於陸路交通的條件並不樂觀,這種陸上交流必然是一個緩慢且坎坷的過程。換句話說,文明的成果如同滲透壓現像一樣緩慢地向周邊擴散。中國的絲綢、印度的胡椒傳往歐洲,馬可?波羅等旅行家尋訪中國和印度,印度的佛教傳往亞洲各地,都經歷了這一艱難的過程。
    直到15世紀之後人類世界纔真正開始嘗試相互踫撞、物資交換,開始了相互支配和衝突以及文化的交流。大洋航海之路一旦被打開,世界各大陸迅速實現了相互連結。海洋不再是交流的障礙,開始扮演起高速公路的角色。各文明圈和生態界的各要素向全世界擴散,我們生活的近代世界也隨之經歷了激變。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兩個現像。中文版序

    《深藍帝國——以海洋為中心的全球近代史》能被介紹給中國讀者,我作為本書的作者感到無比榮幸。

    這本書從歷史的角度探究了世界各文明通過海路互相踫撞、融合,並終形成新的近代世界的過程。世界各地長久以來發展而成的各大文明圈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是通過陸路進行交流,但由於陸路交通的條件並不樂觀,這種陸上交流必然是一個緩慢且坎坷的過程。換句話說,文明的成果如同滲透壓現像一樣緩慢地向周邊擴散。中國的絲綢、印度的胡椒傳往歐洲,馬可?波羅等旅行家尋訪中國和印度,印度的佛教傳往亞洲各地,都經歷了這一艱難的過程。

    直到15世紀之後人類世界纔真正開始嘗試相互踫撞、物資交換,開始了相互支配和衝突以及文化的交流。大洋航海之路一旦被打開,世界各大陸迅速實現了相互連結。海洋不再是交流的障礙,開始扮演起高速公路的角色。各文明圈和生態界的各要素向全世界擴散,我們生活的近代世界也隨之經歷了激變。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兩個現像。

    首先是歐洲走在了這一激變的前列。初世界海路的開拓毫無疑問是歐洲航海人的功績,比如哥倫布到達了美洲,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之後歐洲人通過產業革命獲得了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並在這一力量的助推下成功實現了帝國主義的膨脹擴張。歐洲和它的後繼者美國在這一過程中掌握了現代世界的霸權。歐洲掌握了世界霸權就意味著亞洲交出了主導權。現在歷史學界普遍認為,19世紀之前以中國、印度為首的亞洲的經濟水平並不遜色於歐洲,在更早的過去,亞洲的經濟實力反而遠領先於歐洲。這就意味著15-18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所指的並不僅僅是世界開啟了海上交流之路,也是指一個歷史潮流的引導者變更的時代。

    另外近代世界的形成並非歐洲的一己之力。毋庸置疑歐洲掌握了霸權,崛起為世界的強者,但這並不意味著新的世界文明完全由他們獨自創造。世界各文明圈長久以來累積的成果相互傳播、融合並創造出了新的結果,也就是近代世界。綜合上述兩種現像可知,海洋航路的開拓致使世界各文明相互融合,並形成了新的世界秩序,而主導這一新秩序的歐洲終掌握了世界的霸權。可以說世界歷史的潮流具有兩面性,本書中展現的那個時代世界所發生的變化一方面極具暴力性和破壞性,另一方面又不乏建設性和創造性。

    細致冷靜地探究這一重要時代的歷史發展過程具有深遠的意義。以史為鏡,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應對現代與未來。時代在變化,21世紀的今天世界文明的結構和秩序都在重組之中,特別是中國經濟實力的驚人增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亞洲的文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歐洲和它的繼任者美國主導世界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亞洲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這一變化會產生哪些結果呢?

    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但我們可以抱著美好的希望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亞洲文明擁有悠久的歷史,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就是我們的希望。相比於帝國主義統治近代世界的暴力手段,我們更期望人類文明彙聚的優秀文化因素能夠向其他地區傳播,終達到世界的共同繁榮。我不知道人類是否擁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實現這一願景,但我希望對歷史的研究可以對此產生或多或少的幫助。如果本書能夠為中國讀者提供一個思考上述問題的契機,我將感到無上的光榮。

    後我要向本書的譯者劉暢老師以及北京大學出版社表達衷心的感謝。

    朱京哲

    2015年2月
    在線試讀
    初的世界商人:波斯和亞美尼亞人
    從西亞和印度到中國的福建省,眾多商業民族在海外建立了商業網。其中伊朗人的海外擴張雖然在亞洲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對我們卻是陌生的。
    伊朗人早在12—13世紀起便開始移居印度,與此同時,商人們在印度各地定居,商業活動開始繁榮。商人們通過波斯灣,將中東地區和東部非洲與印度相連,並進一步向東南亞展開擴張。有關商人誇扎·穆罕默德·卡萬·吉拉尼(Khwaja Mahmud Gawan Gilani)的研究表明,他的家人和堂兄弟們擔任埃及、麥加和印度各地區的派駐官員後,進行了馬匹和武器貿易。研究表明這雖然隻是家族式企業,但商業的輻射範圍卻非常遠。
    伊朗籍商人遍布亞洲各地。歐洲人進入亞洲以後,處理商業關繫時經常面對的就是伊朗商人。歐洲人的記錄多將伊朗人描寫成“牢牢抓住伊斯蘭教國家宮廷的波斯人”和“比任何印度人都傲慢的人”。在印度著名的鑽石產區戈爾康達,伊朗商人在宮廷的庇護下壟斷了鑽石產業,並在緬甸和泰國的居留地建成後,擴大了伊朗與這些地區的貿易。伊朗商人們在泰國從事金屬錫的生產和出口。泰國本是佛教國家,國王為了吸引伊朗商人,專為他們建造了伊斯蘭教的寺院。由此伊朗商人影響力之大可略見一斑。
    伊朗商人的擴張絕不僅限於貿易層面,伊朗的政治家、軍人、學者和文人深入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在文化層面上亦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在印度北部的莫臥兒帝國,波斯語成為了宮廷和統治階層的用語,波斯美術和文學也成為了上流文化。因此,15—18世紀伊朗人大規模且不間斷的移民在亞洲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既是亞洲諸國的形成期,同時又是海外貿易的擴張期。時至今日,歷史學家常認為國家的建設依賴武力,同時是面向內陸的,且與商業活動無關。但近的研究卻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例如指出了莫臥兒帝國也並未漠視商業,不僅本國商人大量進軍海外市場,帝國政府為充實國庫,也積極參與了國際貿易。
    伊朗人的事例表明商業與政治、軍事和文化等諸多方面是緊密結合的。大流散是亞洲各地區相互影響的重要方式。日後歐洲人闖入亞洲的貿易網,搶占貿易據點,並以此為基礎擴大其在政治、軍事和文化上的支配力,這一切也隻不過沿用了過去的方式而已。
    亞美尼亞商人霍夫漢內斯的旅行
    在貿易大流散中,亞美尼亞商人霍夫漢內斯(司祭大衛的兒子)的旅行非常值得關注。這次商業旅行的賬本現藏於葡萄牙國立圖書館手抄本資料保管室。這本44頁的賬本記錄了霍夫漢內斯在1681年12月19日至1693年12月6日這11年(譯者注:原文錯誤,應該是12年)間的活動。研究者通過這一資料獲取了關於亞美尼亞商人活動及其商業網絡的許多珍貴信息。初的世界商人:波斯和亞美尼亞人

    從西亞和印度到中國的福建省,眾多商業民族在海外建立了商業網。其中伊朗人的海外擴張雖然在亞洲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對我們卻是陌生的。

    伊朗人早在12—13世紀起便開始移居印度,與此同時,商人們在印度各地定居,商業活動開始繁榮。商人們通過波斯灣,將中東地區和東部非洲與印度相連,並進一步向東南亞展開擴張。有關商人誇扎·穆罕默德·卡萬·吉拉尼(Khwaja Mahmud Gawan Gilani)的研究表明,他的家人和堂兄弟們擔任埃及、麥加和印度各地區的派駐官員後,進行了馬匹和武器貿易。研究表明這雖然隻是家族式企業,但商業的輻射範圍卻非常遠。

    伊朗籍商人遍布亞洲各地。歐洲人進入亞洲以後,處理商業關繫時經常面對的就是伊朗商人。歐洲人的記錄多將伊朗人描寫成“牢牢抓住伊斯蘭教國家宮廷的波斯人”和“比任何印度人都傲慢的人”。在印度著名的鑽石產區戈爾康達,伊朗商人在宮廷的庇護下壟斷了鑽石產業,並在緬甸和泰國的居留地建成後,擴大了伊朗與這些地區的貿易。伊朗商人們在泰國從事金屬錫的生產和出口。泰國本是佛教國家,國王為了吸引伊朗商人,專為他們建造了伊斯蘭教的寺院。由此伊朗商人影響力之大可略見一斑。

    伊朗商人的擴張絕不僅限於貿易層面,伊朗的政治家、軍人、學者和文人深入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在文化層面上亦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在印度北部的莫臥兒帝國,波斯語成為了宮廷和統治階層的用語,波斯美術和文學也成為了上流文化。因此,15—18世紀伊朗人大規模且不間斷的移民在亞洲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既是亞洲諸國的形成期,同時又是海外貿易的擴張期。時至今日,歷史學家常認為國家的建設依賴武力,同時是面向內陸的,且與商業活動無關。但近的研究卻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例如指出了莫臥兒帝國也並未漠視商業,不僅本國商人大量進軍海外市場,帝國政府為充實國庫,也積極參與了國際貿易。

    伊朗人的事例表明商業與政治、軍事和文化等諸多方面是緊密結合的。大流散是亞洲各地區相互影響的重要方式。日後歐洲人闖入亞洲的貿易網,搶占貿易據點,並以此為基礎擴大其在政治、軍事和文化上的支配力,這一切也隻不過沿用了過去的方式而已。

    亞美尼亞商人霍夫漢內斯的旅行

    在貿易大流散中,亞美尼亞商人霍夫漢內斯(司祭大衛的兒子)的旅行非常值得關注。這次商業旅行的賬本現藏於葡萄牙國立圖書館手抄本資料保管室。這本44頁的賬本記錄了霍夫漢內斯在1681年12月19日至1693年12月6日這11年(譯者注:原文錯誤,應該是12年)間的活動。研究者通過這一資料獲取了關於亞美尼亞商人活動及其商業網絡的許多珍貴信息。

    霍夫漢內斯與其他兩名出資人結成合伙關繫,開始了前往印度的商業旅行。在這次商業旅行中,兩名出資人出資250拖曼(toman,古波斯貨幣單位),由霍夫漢內斯進行實際的經營。關於利益的分配,他們協商決定霍夫漢內斯得1/4,兩個出資人共得3/4。實際上,這次旅行更像是一次探險,因為它涵蓋了無比廣闊的地域。霍夫漢內斯從伊斯法罕出發,到達班達爾阿巴斯後又返回伊斯法罕,之後經由馬赫、喀什噶爾、設拉子等地後重新回到班達爾阿巴斯。在此之後,他又遊歷了蘇拉特、奧蘭加巴德、喀什葛爾等眾多亞洲城市,於1686年抵達西藏拉薩。他在拉薩生活了六年,後途經印度回到了故鄉。

    在這次旅行中,每到一地,霍夫漢內斯都會找到當地的亞美尼亞商人組織,進行商業活動以獲取利潤,然後用獲取的利潤繼續旅行。他所經手的商品種類豐富,有大米、茶、瓷器、英國產望遠鏡、紙張、煙等,其中,主要的是各式各樣的布料。在商品交易之外,他還進行貨幣交易。霍夫漢內斯能夠進行如此長途的旅行,與亞美尼亞商業網絡的廣闊性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在近代之初,亞洲的商業網已經是錯綜復雜了。

    鄭和的遠征:曇花一現的海洋帝國?

    近針對中國、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等亞洲諸國的研究,均在強調這些國家都沒有被禁錮在自己的領土內,而是具有強大的海上擴張能力。這其中代表性的是中國明朝初年鄭和的遠征。鄭和 是出身於穆斯林家庭的宦官,他奉皇命在1405年到1433年間七次橫渡印度洋。8千噸級的大型船舶行駛於整個船隊的中央,2-3萬人分乘60餘艘大型艦船和100餘艘小船,共航行18萬5千公裡,這是世界史上的大規模海上行動。如果某一天這種大型船隊突然出現,人們將會切實感受到大明帝國的威嚴。

    特別是行駛於船隊中央的旗艦,又被稱為寶船、西洋寶船,或西洋取寶船,因運載著賜給各地統治者的物品和各地統治者獻給皇帝的貢品,而有“寶物運送船”之意。的寶船長150米,寬60米,按照現在的標準衡量不知是否令人驚嘆,但在15世紀的當時這不僅是全世界規模的船舶,而且比19世紀以前英國海軍中的船隻還要大3倍以上。

    鄭和船隊曾到達印度洋沿岸的30個國家,遠至非洲東海岸。馬歡是與鄭和同行的阿拉伯語翻譯,航行中他看到了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不禁感嘆“這個世界為何如此不同”。鄭和記錄下他曾到過“木骨都束”,雖然無法確定現在這裡為何處(也許是馬達加斯加?),但確信無疑的是該地位於非洲東海岸。在東部非洲基爾瓦阿布扎比清真寺的穹頂內出土了大量中國明代的古瓷器,說明這裡與中國的貿易曾相當活躍。鄭和遠征中規模的第七次,也是後一次遠征,在44天中不間斷地航行了5000公裡,這種高速航行在當時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目前我們所了解的鄭和遠征就不得不說是一項偉大的航海壯舉,近一位叫做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的前任英國潛水艇艦長,也是一位業餘歷史學家,他出版了一部驚世之作。他在書中指出鄭和在1421年到達過包括美洲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個地區,並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利福尼亞等地建立了殖民地,甚至探訪過瑪雅文明,還在亞馬遜流域進行過鑽石交易。在歷時兩年半的時間裡航行了數萬公裡,並且到過北極圈和太平洋,這即是孟席斯所謂的完成了偉大壯舉的“1421年假說”。部分中國學者接受了這種假說,因為這可以為中國的歷史增添光彩,但這卻很難得到他國學者的承認。我個人持保留意見,因為他的主張僅建立在非常間接的推論基礎上,缺少直接證據。當然支撐這一學說的絕定性證據說不定在某一天會突然出現。

    關於鄭和遠征一直存在一個疑問,那就是明王朝到底為什麼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海上探險活動,其目的是什麼?

    遠征並不是漫無目的的,這與明朝初年皇族間爭奪皇權的鬥爭有一定的聯繫。明朝第三位皇帝永樂帝發動歷時三年的內戰,終從姪子建文手中成功奪取了皇位。在南京變亂中曾發生激戰,致使宮殿全部毀於戰火。據傳建文帝自殺,但他的尸身卻未被發現。因此當時傳言他已逃亡海外的各種流言蜚語盛極一時。鄭和遠征時聲稱的理由之一正是要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中國史研究的大家李約瑟認為除要尋找先皇的行蹤外,鄭和的遠征還有如下六點原因。,向印度洋各地區的統治者彰顯中國的威嚴。第二,讓各國承認中國的統治權,並向中國朝貢。第三,鼓勵中國的海上貿易。第四,搜尋奇珍異寶。第五,勘察海路及沿海防御等。第六,調查這些地區國家的實力。

    可事實上中國與印度洋國家間的商品交換早已存在,再重新主張鼓勵貿易是遠征的目的有些牽強。遠征往往被強調是出於博物學的目的,果然隻是為了將斑馬、鴕鳥、長頸鹿等異國動物帶回皇家動物園嗎?這種下西洋的目的說也是值得懷疑的。因此,鄭和遠征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仍舊是一個未解之謎。出現眾多謎團的原因在於後來明王朝實施海禁政策以後,有意將鄭和遠征的記錄銷毀了。

    然而我們需要考慮鄭和遠征的性質問題。正如李約瑟所講,一般情況下中國的歷史學家們主張中國的海外擴張采取的是和平手段。他們強調後期歐洲人在向海外擴張時常暴露出極度的殘忍性、暴力性和基督教傳教的排他性,與此相比較,中國的擴張並不存在武力征服和剝削,而是包容對方的文化。鄭和一行的目的僅在向異國展示中國皇帝的威儀。近中國常強調鄭和遠征等海外擴張的歷史事件(試想一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主題之一正是鄭和的帆船和中國文明向世界的傳播),並著重指出采用的是和平手段,這與當今中國走向世界之意圖是緊密相連的。

    當然事實上在鄭和的遠征中可以找到和平與寬容,典型證據是1409年鄭和在斯裡蘭卡的加勒(Galle)立下的石碑。鄭和為了對此次一帆風順的航行表示感謝,開展佛事,並樹立了紀念碑。碑文刻有中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中文記錄了鄭和在航海人曾經許過願的寺院中禮佛,泰米爾文記錄了中國皇帝對印度教毗濕奴神的化身特那伐雷那延那的崇敬,波斯文則頌揚了真主安拉和伊斯蘭諸聖。並且記錄了向佛祖、毗濕奴和安拉各進獻了黃金一千兩、白銀五千兩和絲綢一百匹等大量的供品。在一塊石碑上用三種文字頌揚了三種宗教的神,這應該如何解釋呢?是因為不知道應該相信哪一位神靈而上的保險嗎?不管原因如何,但可以看出中國沒有要將自己國家的宗教信仰強加給其他亞洲國家的意圖,更顯現出宗教的寬容和實用主義的精神。

    但從整體上看,鄭和船隊不能僅僅說是非暴力與和平的。在第二次遠征時擊沉了十艘海盜船,在三佛齊國抓住了海盜頭目陳祖義,將其押送回中國斬首,並在當地斬殺了數千名海盜。特別是第三次遠征時,斯裡蘭卡爆發的武裝衝突事件值得注意。斯裡蘭卡國王亞烈苦奈兒(Alagakkonara)率兵前來討伐鄭和,鄭和成功反擊,抓住了國王和朝臣,並押解回國。不過明廷對他們非常熱情,改立邪巴來那為王之後將他們釋放回國。針對這一事件李約瑟認為中國強調的是和平手段,但這一事件應視為出於下次航海安全的考慮。明朝是為了在此地區強化中國的影響力,而實施了高超的外交手段。因而很難將這一事件看成是單純的和平主義。反而從兩千名士兵闖入王宮,逮捕國王和朝臣一事來看,鄭和船隊是一支非常有實力的武裝力量。

    那麼基於此,就不應將鄭和遠征的意圖單純地視為和平外交或彰顯中國皇帝的威儀,而應該看成是為了達到某種實際的目標而采取的行動。遠征的結果是東南亞諸國成為了中國的朝貢國,而曾一度是海上強國的、位於爪哇東部的滿者伯夷,在鄭和船隊到來後,其區域盟主的地位被中國取代了。中國將馬六甲當成了新的盟友,馬六甲與巨港和文萊一樣,過去一直是向爪哇朝貢的國家。此時卻依仗中國,很快成為了該地區的霸主。泰國曾設想通過控制馬六甲來抑制中國的海上擴張,但在鄭和的手下氣,不敢再圖謀攻打馬六甲。這些不就是大國在對特定國家進行保護的同時,通過改變勢力的均衡來控制區域秩序的方法嗎?因此,部分學者主張在這個時代中國業已成為了“海洋帝國主義”國家。

    可是中國卻終放棄了海洋而回歸到了內陸。重要的是因北方內陸地區一直飽受來自異族的威脅,國家內部也爆發了農民起義,再也沒有能力耗巨資進行南洋遠征了。遷都北京表明國家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北方。昔日曾主導海洋擴張的宦官勢力在信奉儒家思想的官員面前沒落了。

    結果導致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海禁政策的實施。寶船被拆作燃料,船員充當了建築工人或普通士兵。甚至鄭和遠征的記錄都被銷毀。可見這是要將鄭和完全從中國歷史中抹除。中國標榜徹底的孤立主義,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將目光投向海外,隻要在國內大力發展農業,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支柱構建國家體繫就可以了。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因而不需要從外界購買任何東西。這種態度致使中國被淹沒在世界史的大潮中。

    華僑的命運:死亡與財富

    直到20世紀60年代還常聽說購買了中國華僑曾住過的房子,在修葺時從砸碎的牆壁裡散落出金子。這是因為原來房屋的中國主人用攢下來的錢購買了金子,在家人不知曉的情況下藏到了牆裡,晚年突發疾病,連家人都沒來得及告訴就去世了。似乎生活十分困窘的華僑們隻相信金子。據說韓國華僑也受到了非常殘酷的壓迫,生活艱辛。時至今日東南亞各地的華僑也常遭到剝削,甚至是屠殺。那麼亞洲各地華僑群體在發展進步的同時,遭受殘酷壓迫的歷史原因是什

    麼呢?

    明代以前中國的海上交流非常活躍,特別是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居民常遷徙到亞洲各地,有時同鄉相聚,從而形成了華僑社會。可是15世紀初期鄭和遠征以後,中國朝廷完全禁止出海,實施了將整個國家與海洋完全隔絕的海禁政策。這樣華僑群體被割斷了與祖國的聯繫,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處境淒苦。

    海禁政策是極其殘酷的,未經允許而擅自出海被發現的話,必會被處以極刑。但中國人是不會完全停止海上活動的。沿海地區居民一有機會就會將目光投向海外,並且一直與海外的華僑進行著秘密交易。這樣縱使朝廷實施了海禁,在海外還是形成了小規模的華僑群體。但在海外貿易遭到遏制的情況下,秘密交易活動很難留下詳實的文字資料,這對歷史學家們來說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16—17世紀在馬尼拉例外地形成了大規模的華僑群體。這個地區的歷史可以告訴我們在亞洲的海洋上,中國與歐洲間發生了什麼?

    菲律賓這一國名是根據西班牙王儲菲利普(Felipe)(後來的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命名的,由此可知西班牙人欲將菲律賓作為殖民亞洲的跳板。西班牙人正在找尋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安全而便捷的據點,當他們得知在菲律賓的呂宋島上有一個伊斯蘭教國家存在時,便於1570年引兵來襲。第二年占領了該地區,並建立居留地,希望以此為據點與中國進行貿易。與中國開展貿易,需要中國商人和船隻,因此他們積極吸引中國人遷居馬尼拉。中國沿海地區的居民也希望避開朝廷的監管來進行海外貿易,西班牙的政策完全符合中國人的需求。在短短的30年間,馬尼拉就聚集了無數的中國人,形成了當時規模的華僑群體。但是中國朝廷對百姓的海外遷徙卻漠不關心。

    考察對倭政策便可知曉中國朝廷所持的態度。

    一般情況下,倭寇按活動時期可分為14—15世紀的前期倭寇和

    16世紀的後期倭寇。14—15世紀日本由於戰亂頻發和自然災害導致糧食供給嚴重不足,沿海地區的人們淪為了盜賊。倭患波及了北起朝鮮半島和山東半島,南至揚州的廣大地區。終倭患在明王朝和朝鮮朝的頑強攻擊下得以平息,可在明王朝實施海禁政策以後,倭寇再次卷土重來。但後期倭寇與上個時代的倭寇有著不同的性質。此時資本主義商業網絡已遍布整個東亞,中國國內的各行業也都有很大的發展,並融入了這一商業網以謀取利益,周邊國家的商人也同樣希望與中國進行貿易。可中國仍在固執地堅守著海禁政策和朝貢貿易體繫,中國、日本及周邊各地區的商人都想擺脫本國的禁令進行接觸。中方卻將這些人都貼上了“倭寇”的標簽,實際上從後期倭寇的情況來看,已不全是日本人,也不百分百是侵略了。事實上韓國也有關於所抓獲的倭寇會講韓國語的記錄。特別是臭名昭著的海盜頭目李麻鴻,又稱林風,他就非常有可能是中國人,他糾結海盜團伙曾圖謀征服馬尼拉。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官吏訪問馬尼拉,與西班牙官員商討過應對海盜之策。此時中方隻討論了鎮壓海盜的協作事宜,對華僑問題則毫不在意。由於定居海外的中國人數激增,西班牙望中方對該地區的中國人進行妥善管理。可中方卻聲明西班牙通過中國商人在進行中國與菲律賓,或菲律賓與其他東南亞地區間的貿易時,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即使利潤增加,中方也絕不會干預。在這種完全喪失本國政府保護的情況下,國外的僑民有時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16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與中國間絲綢貿易的增長,定居菲律賓的中國人也大幅增加。1600年前後往返於中國和馬尼拉的船隻達30多艘,居住在馬尼拉呂宋島的中國人也突破了25000名。中國人勢力的過度增長引發了與西班牙人間的矛盾,結果導致在1603年該地區幾乎全部的中國人被屠殺。25000名華僑中僅有500人生還,另有500人逃回了中國,其餘均遭到了殺害!

    讓人喫驚的是,此事發生以後福建的居民再次前往菲律賓。人們會再次前往血腥殺戮之地真是令人費解。中國商船在此停靠,居住在當地的中國人也開始增加,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華僑數量再次達到了3萬。然後悲劇又再次發生了。和以前一樣,中國朝廷毫不關心,華僑不得不接受西班牙的管理和統治。雙方矛盾再次激化,結果導致1639年居住在菲律賓的中國人約有2萬名慘遭殺害。

    中國朝廷對海外華僑漠不關心,就連菲律賓境內中國人連續兩次慘遭殺戮也置之不理。中國朝廷的立場是沒有必要保護違反國法,逃往海外的人。在這種形勢下,居住在海外的中國人是無法與出身於歐洲的商人、主教和軍人競爭的。在擁有強大王權保護的西班牙人,通過國家與資本的緊密結合開展有組織商業活動的荷蘭人,抑或是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面前,中國商人隻能通過個人的謹小慎微和商業技巧來支撐。可是宗族間的互助或華僑自治團體的保護網也無法避免來自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而且也很難構建起貫通遼闊海域的商業網絡。雖然有一部分中國商人富甲一方,可重要的是他們不能自主建立和運用近代體制,而隻能去參與他人建立的體制。

    近代海外擴張的關鍵取決於國家采取的方式和介入程度的深淺。成為世界海洋主宰的是國家主權與私人資本緊密結合的歐洲各國,而不是對海外僑民漠不關心的中國。以史為鋻,可以知興替。如今中國政府重新認識到了全球巨額華僑資本的重要性,並欲將其作為全球擴張的重要一環。近來大力支持華僑史研究的初衷也在於此。


    ……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