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德意志史(平裝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860-1248
    【優惠價】
    538-780
    【作者】 德烏爾夫·迪爾邁爾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世界史  歐洲史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2038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203852
    作者:[德]烏爾夫·迪爾邁爾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2年01月 

        
        
    "

    編輯推薦

    什麼是“德意志史”?這片叫作“德意志”的土地何時開始擁有自我意識?它如何崛起為中歐強權?在瑰麗的民族文化與擴張的帝國情懷之間,它又是怎樣搖擺糾結的?在戰爭的廢墟中,它如何實現了涅槃重生?數位德國歷史學家聯手,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精神等各方面出發,全面而簡潔地回答了上述問題,並努力跳出民族國家的框架,從更為廣闊的全球史視野來解讀一個民族的成長歷程。

     
    內容簡介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德意志是一個無法回避、又極難書寫的對像。一方面,它不僅在歐洲中世紀裡扮演著頗為重要的角色,而且在19世紀以來的全球歷史演進中以其光彩(科學藝術方面的成就)與窘迫(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的雙重形像,成為無數研究者的目標。另一方面,正如本書導言所指出的那樣,所謂“德意志史”,若以現代民族國家的視野去回溯,必然遭遇很多棘手問題,如疆界變動頻繁、民族意識淡薄等。正因如此,書寫一部“德意志史”,既需要一種敏銳而宏大的世界眼光,又必須借助一種超越19世紀以來人們習以為常的民族史套路的創新立場。新世紀以來,德國史學界在這一方面的探索不可謂不多,本書是眾多成果之一。


    本書的敘述內容從6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柏林共和國(即聯邦共和國)時期的2012年。作者們努力突破民族史框架,站在歐洲史與全球史的角度去討論德意志史的演進歷程。整本著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歷史事件,但又不是以通俗史學的方式來書寫。作者們都是專業學者,但盡量以讓讀者感興趣的方式來編寫,使之對德國歷史感興趣。與其他德意志史讀本相比,本書的優勢明顯:它的篇幅不大,言簡意賅;以時間為序,書中每一章由這一領域的學者書寫,反映了新研究成果;附有詳細的文獻指南,為延伸研究提供方便。

    作者簡介
    烏爾夫•迪爾邁爾(Ulf Dirlmeier,1938-2011),德國中世紀史學家,曾任錫根大學教授。
    安德烈亞斯•格斯特裡希(Andreas Gestrich),德國宗教史學家,曾任維爾茨堡大學、特裡爾大學的教授,倫敦的德國歷史研究所所長。
    烏爾裡希•赫爾曼(Ulrich Herrmann),德國歷史教育學家,曾任圖賓根大學、伯爾尼大學、蘇黎世大學、波茨坦大學的教授,《教育學雜志》主編。
    恩斯特•欣裡希斯(Ernst Hinrichs,1937-2009),德國近代早期史學家,曾任國際教科書研究所所長,奧登堡大學教授。
    康拉德•H.雅奧施(Konrad H. Jarausch),德國當代史學家,波茨坦當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克裡斯托弗•克勒斯曼(Christoph Kle szlig;mann),德國當代史學家,曾任比勒菲爾德大學教授,1993年起任波茨坦大學教授、當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於爾根•羅伊勒克(J uuml;rgen Reulecke),德國城市史學家,曾任錫根大學、吉森大學的教授。
    譯者簡介:

    烏爾夫•迪爾邁爾(Ulf Dirlmeier,1938-2011),德國中世紀史學家,曾任錫根大學教授。


    安德烈亞斯•格斯特裡希(Andreas Gestrich),德國宗教史學家,曾任維爾茨堡大學、特裡爾大學的教授,倫敦的德國歷史研究所所長。


    烏爾裡希•赫爾曼(Ulrich Herrmann),德國歷史教育學家,曾任圖賓根大學、伯爾尼大學、蘇黎世大學、波茨坦大學的教授,《教育學雜志》主編。


    恩斯特•欣裡希斯(Ernst Hinrichs,1937-2009),德國近代早期史學家,曾任國際教科書研究所所長,奧登堡大學教授。


    康拉德•H.雅奧施(Konrad H. Jarausch),德國當代史學家,波茨坦當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克裡斯托弗•克勒斯曼(Christoph Kleßmann),德國當代史學家,曾任比勒菲爾德大學教授,1993年起任波茨坦大學教授、當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於爾根•羅伊勒克(Jürgen Reulecke),德國城市史學家,曾任錫根大學、吉森大學的教授。


    譯者簡介:


    孟鐘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繫、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教授,主要從事德國史的研究和教學。出版專著:《德國1920年<企業代表會法>發生史研究》《尋求黃金分割點——聯邦德國社會伙伴關繫研究》《德國簡史》《地圖上的德國史》《20世紀德國企業代表會體制演變研究》;譯著:《世界主義與民族國家》《歷史科學基本概念辭典》《非自由主義的失敗》《德國天纔》。


    葛君,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冷戰國際史、德國當代史、中德關繫史。


    徐璟瑋,上海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德國史。

    目錄
    導言 什麼是“德意志史”?
    烏爾裡希•赫爾曼

    章 中世紀早期與盛期(6—13世紀)
    烏爾夫•迪爾邁爾
    時代概覽
    中世紀早期德意志史的前提條件(6—9世紀)
    總體狀況/政治發展的基本特征
    中世紀盛期(10—13世紀)
    總體狀況/從加洛林帝國分割到奧托王朝的統治/薩裡安家族的皇帝:在通往主教敘任權之爭道路上的帝國/斯陶芬家族崛起為中世紀盛期帝制的後

    第二章 中世紀晚期(13世紀中葉到15世紀末)
    烏爾夫•迪爾邁爾
    時代概覽

    導言  什麼是“德意志史”?


    烏爾裡希•赫爾曼


     


    章 中世紀早期與盛期(6—13世紀)


    烏爾夫•迪爾邁爾


    時代概覽


    中世紀早期德意志史的前提條件(6—9世紀)


    總體狀況/政治發展的基本特征


    中世紀盛期(10—13世紀)


    總體狀況/從加洛林帝國分割到奧托王朝的統治/薩裡安家族的皇帝:在通往主教敘任權之爭道路上的帝國/斯陶芬家族崛起為中世紀盛期帝制的後


     


    第二章 中世紀晚期(13世紀中葉到15世紀末)


    烏爾夫•迪爾邁爾


    時代概覽


    中世紀晚期的帝國:總體狀況


    從斯陶芬王朝末期到選舉制王國(13世紀中葉到14世紀中葉)


    14世紀中葉後塑造帝國的新開端


     


    第三章 從宗教改革到《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


    (15世紀末到1648年)


    恩斯特•欣裡希斯


    時代概覽


    16世紀初的德意志


    人口、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精神生活/政治體制: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統治下的皇帝、帝國與帝國改革/教會和教會機構


    宗教改革與查理五世的普世性皇帝政策


    馬丁•路德/查理五世與帝國/宗教改革與帝國:1519—1524年/農民戰爭


    /宗教改革、帝國與信仰運動:1525—1555年


    奧格斯堡與特倫托之後的德意志:“教派分立時代”


    三十年戰爭的前史與歷史


     


    第四章 從《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到維也納會議


    (1648—1814年)


    安德烈亞斯•格斯特裡希


    時代概覽


    三十年戰爭結束時的帝國


    人口與經濟/帝國的政治結構與憲法/主義在邦國內的


    崛起/宮廷社會的出現


    在1648—1740年間歐洲衝突中的帝國


    在路易十四征戰中的帝國/北方戰爭與西班牙王位


    繼承戰/抗擊奧斯曼帝國的戰爭


    轉變中的社會:18世紀的文化、宗教、經濟


    日常生活與科學中的感知變化/從巴洛克到啟蒙運動/宗教與


    教會/兒童、青少年與家庭的轉變/18世紀的農業和工商業


    舊帝國的落幕


    普魯士的崛起及德制的開端/在開明專制標簽下


    的改革/舊帝國的終結與歐洲的新秩序


     


    第五章 從維也納會議到次世界大戰爆發


    (1814—1914年)


    於爾根•羅伊勒克


    時代概覽


    19世紀前半葉的啟程、反動與改革


    從1848/1849年革命到1871年帝國建立


    帝國:在現代化與故步自封之間的國家和社會


     


    第六章 世界大戰時代(1914—1945年)


    於爾根•羅伊勒克


    時代概覽


    從次世界大戰到個德意志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一次“民主實驗”的崛起與失靈


    “奪權”與納粹政權的建設:1933—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的時代終結抑或插曲?


     


    第七章 分裂與民族統一的恢復(1945—1990年)


    克裡斯托弗•克勒斯曼


    時代概覽


    生存戰略——四國占領區內的衰敗社會


    “冷戰”、德國的分裂與融入兩大集團


    1961年建牆:戰後德國歷史的重大轉折


    “以接近求轉變”和以區別求穩定:東、西德的德國政策


    兩個德國的社會發展道路


    社會結構的變遷/社團、教會以及社會運動/文化


    實際存在的社會主義的內部崩潰與民主德國的革命


    舊聯邦德國與新聯邦德國


     


    第八章 柏林共和國的開端(1990—2012年)


    康拉德•H.雅奧施


    時代概覽


    統一帶來的矛盾後果


    尋找“正常化”的認同


    在全球化的陷阱中


    常態化的挑戰


    一個柏林共和國的展望


     


     


    地圖一覽表


    索引


    譯後記

    媒體評論

    該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歷史事件,但又不是以通俗史學的方式來書寫。作者們都是專業學者,卻盡量以讓讀者感興趣的方式來編纂,使人們對德國歷史感興趣。這本書同時也有益於中學以上的學生來閱讀,不過其深度自然高於一般的教科書。


              ——安德烈亞斯•呂迪希(Andreas Rüdig),杜伊斯堡記者、專業書評家


    本書首先覆蓋政治史,同時也概述了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和精神史的相互聯繫,並在篇首縱覽每一時段的總體狀況。在個案分析中,本書還使用了較為少見的歐洲比較視野,特別是有關查理五世和三十年戰爭的篇章。


          ——海因茨•席林(Heinz Schilling),柏林洪堡大學歷史學教授

    在線試讀
    什麼是“德意志史”?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小書,談的是中世紀至今的“德意志史”。但是,有可能存在一段“德意志”史嗎?
    在我們著手撰寫有關“德意志史”的讀物,讓一段“德意志史”具像化之前,看上去比較明智的做法是去確證“德意志史”究竟為何物,或者說,“德意志史”可以意味著什麼、標志著什麼?因為講述一段過去和現在,是以建構講述對像為前提的。這種建構(重構)存在著無數可能性——一個族群的歷史、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發生在特定疆域上的歷史事件;一段文化社會史。它取決於講述者的立場與視角,即他當時把何物視作“德意志史”。

    一段“德意志”史有可能是“德意志人”作為族民的一段歷史嗎?或許不行。因為這種“德意志人”的移居空間、語言空間與文化空間所大致確定的界限,存在時間並未超過百年。“這些”德意志人(或多或少)希望擁有共同歸屬感,超越政治界限,生活在同外來移民相互隔絕的居住區內,直至海外也是這樣。然而也正因如此,一般而言,他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也不擁有共同的歷史。
    的確,自法蘭克帝國在查理大帝後分裂,統治權從法蘭克人轉移到薩克森人以來,法蘭克人與萊茵河以東地帶“德意志人”之間的分離日益明顯——這同樣體現在當時人的意識中:人們談到了“德意志王國”。不過,我們或許還不能說這是一種“德意志”民族意識;同樣,疆界明晰可辨的“德意志”國家也並未產生——直到11世紀,這種國家纔登上舞臺。它更多是一個從波羅的海到西西裡島的“帝國”所擁有的“德意志”組成部分。
    這個“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在15世紀起作為政府形式得以構建起來),到1806年纔降下帷幕。當時,弗朗茨二世自行摘掉了皇冠。在這種“帝國”中,“德意志人”既非以國家也非以民族形式進行組織。在這種帝國內,說德語的民眾可以擁有政治自主權(例如三十年戰爭結束時的尼德蘭人與瑞士人)。是的,在這種帝國聯合體內,到18世紀,帝國諸侯(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仍兵戎相見。顯然,無論是共同的語言,還是帝國歸屬感,都未能傳遞一種共同的“民族”意識,也未能讓人們產生“德意志人”這樣的自我認識,也許在文化民族的意義上有一些。當時,“德意志人”在“政治”意義上既不是一個民族,也不是一個國家,因為他們生活在“德意志蘭”,而這個“德意志蘭”的疆界卻未曾被精確描述過;他們在“文化”意義上也不是同一群人,因為他們在信仰上是分裂的,各自以家鄉為導向,在大量城市與邦都中以地方和區域來組織。席勒與歌德以兩首聞名於世的《格言詩》(Xenien,第95首和第96首)表達過此類情況:
    德意志帝國

    什麼是“德意志史”?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小書,談的是中世紀至今的“德意志史”。但是,有可能存在一段“德意志”史嗎?


    在我們著手撰寫有關“德意志史”的讀物,讓一段“德意志史”具像化之前,看上去比較明智的做法是去確證“德意志史”究竟為何物,或者說,“德意志史”可以意味著什麼、標志著什麼?因為講述一段過去和現在,是以建構講述對像為前提的。這種建構(重構)存在著無數可能性——一個族群的歷史、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發生在特定疆域上的歷史事件;一段文化社會史。它取決於講述者的立場與視角,即他當時把何物視作“德意志史”。


     


    一段“德意志”史有可能是“德意志人”作為族民的一段歷史嗎?或許不行。因為這種“德意志人”的移居空間、語言空間與文化空間所大致確定的界限,存在時間並未超過百年。“這些”德意志人(或多或少)希望擁有共同歸屬感,超越政治界限,生活在同外來移民相互隔絕的居住區內,直至海外也是這樣。然而也正因如此,一般而言,他們沒有共同的過去,也不擁有共同的歷史。


    的確,自法蘭克帝國在查理大帝後分裂,統治權從法蘭克人轉移到薩克森人以來,法蘭克人與萊茵河以東地帶“德意志人”之間的分離日益明顯——這同樣體現在當時人的意識中:人們談到了“德意志王國”。不過,我們或許還不能說這是一種“德意志”民族意識;同樣,疆界明晰可辨的“德意志”國家也並未產生——直到11世紀,這種國家纔登上舞臺。它更多是一個從波羅的海到西西裡島的“帝國”所擁有的“德意志”組成部分。


    這個“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在15世紀起作為政府形式得以構建起來),到1806年纔降下帷幕。當時,弗朗茨二世自行摘掉了皇冠。在這種“帝國”中,“德意志人”既非以國家也非以民族形式進行組織。在這種帝國內,說德語的民眾可以擁有政治自主權(例如三十年戰爭結束時的尼德蘭人與瑞士人)。是的,在這種帝國聯合體內,到18世紀,帝國諸侯(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仍兵戎相見。顯然,無論是共同的語言,還是帝國歸屬感,都未能傳遞一種共同的“民族”意識,也未能讓人們產生“德意志人”這樣的自我認識,也許在文化民族的意義上有一些。當時,“德意志人”在“政治”意義上既不是一個民族,也不是一個國家,因為他們生活在“德意志蘭”,而這個“德意志蘭”的疆界卻未曾被精確描述過;他們在“文化”意義上也不是同一群人,因為他們在信仰上是分裂的,各自以家鄉為導向,在大量城市與邦都中以地方和區域來組織。席勒與歌德以兩首聞名於世的《格言詩》(Xenien,第95首和第96首)表達過此類情況: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蘭?


    它在哪裡?


    我知道那塊地方無法被找到。


    學術上的德意志蘭從何處開始,


    政治上的德意志蘭就在何處結束。


     


    德意志的民族特征


    你們希望建立你們的民族,


    德意志人,這是徒勞;


    做你們能做的,


    使自己發展成更自由的人。


    ……


     


    在全球化的陷阱中


    兩德統一後,占據統治地位的發展路徑是對全球化提出的挑戰加以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應對。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德國模式”取得的相對巨大成功,反而帶來了如下問題,即“萊茵資本主義”讓必要改革延期,並讓這一問題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內駐足不前。1973年,石油價格驟然上升,國際貨幣體繫轟然崩潰——此事業已向人們提出了震耳欲聾的警告,讓人們明白,今後不再有可能自動實現經濟增長。盡管聯邦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成功地借助一種混合方式(即把厲行節約、目的明確的增長刺激與彙率限制聯繫在一起),克服了次危機。但是,由於1979年第二次出現石油封鎖,造成了基本失業者人數超過200萬。唯有赫爾穆特•科爾在20世紀80年代通過他的新自由主義轉向,纔又一次激發經濟發展好轉。終,兩德統一連同它帶來的新壓力,把德國經濟的內在結構缺陷都暴露無遺。


    由於人們不斷處理全球化帶來的部分後果,以至於增強了人們在政治上對下列現像加以理解的難度:世界範圍內,商品交易、交流與金融轉移支付的快速增加,不過是全球化整體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通過高科技的突飛猛進發展,特別是在微電子方面,一些創新型工業領域應運而生。它們再通過對於生產進程的更好控制,又對其他部門產生了影響。新技術性設備的發展,如電視、電腦和手機,進一步打開了交流視野,以至於在流行文化中,這個世界看上去已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清除關稅壁壘的行動首先出現在歐洲,然後是跨大西洋區域,後擴展到整個世界。與此同時,近十年,由於借助集裝箱貨輪來運送大眾貨品,運輸費用下降,致使商品交易量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快速增長,從而克服了過去商品交易行為的地域依賴性。後,金融浪潮的國內外管制被不斷解除,從而有可能出現對於投資決策和盈利轉移的全球規劃。由於上述網絡化發展,經濟總體狀況業已出現了根本性變化。


    對於這些發展,業已擴大的聯邦共和國隻是部分做好了準備。數量相當可觀的專利表明,本土工程師仍然繼續富有創造力——但是,在已經固化的工業結構中,向新生產的轉型,卻頗為困難。因為在計算機技術行業的新領導性工藝裡,它們隻扮演了一種次要角色,以至於在汽車行業與“媒體高科技”的層面上,德國人的活動受限。由於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模式得到強化,所以德國企業隻能在嚴肅轉型後,纔有可能在國際上幸存下來。盡管德國商人作為成功的出口商,受益於開放的國際市場,但他們隻能依靠設計或質量上的突破,纔能出售大部分昂貴商品。交通價格的降低,一開始有助於維持本土地域性優勢,但從長期來看,德國人必須向外擴展生產基地。後,緊盯工業的銀行業被證明過於保守,以至於無法在世界範圍內的投機活動中獲利。


    競爭壓力的激增,不僅讓那些安於現狀的企業獲得了新契機,同時也導致許多穩定的公司陷入破產境地。一些成功的大型康采恩基於它們在歐盟內的霸權地位,已經成長為本領域內的全球領導者。如西門子或者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大型康采恩在國外雇用許多雇員,它們的大部分盈利也來自德國之外。與此相反,一些完全不同的行業,如休閑電子設備或者相機制造等,都步了紡織業與采礦冶金業的後塵,幾乎完全從德國消失,因為這些產品在新工業化國家裡的生產成本更低,而且從長期來看,其質量未必糟糕。與此同時,新型的“股東價值”管理目標的設定,導致了一種通過合理化來使短期利潤化的現像,而此舉總是以犧牲勞動力為代價。當本土公司能夠在工資價格更低的國家中收益,國內工作崗位必定會被削減。毫無疑問,相關工人便把全球化視作一種危險。


    有關上述變化的公開討論,圍繞的是德國“失去競爭力”之原因展開的。一些因素首先使經濟有可能取得成功,如勞資之間的緊密合作關繫,但從現在開始,這種關繫卻被證明是一種障礙。同樣,經費不足、面臨困境的教育體繫,幾乎無法保障創新動力。勞動時間逐漸被縮短到每周35小時、休假時間較長以及擁有許多節假日的情況,讓德國工人在本質上不如其競爭對像。此外,勞動收入由於增加了額外工資,而讓企業背上了沉重負擔,以至於德國福利國家的擴展效率不高。其原因在於,盡管福利國家一方面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另一方面卻縮短了勞動時間,這使得基於工資開銷的商品在根本上被抬高了價格。後,在傳統勞動道德受到侵蝕後,生產率與質量上的優勢,完全不能依靠價值轉換來得到維持。在許多領域內,德國本土看上去已不再具有競爭力。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